题目: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编写:《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
第一章 就业与职业 第一节 就业概述
一、就业及就业环境:
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一种行为。即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在对就业进行理解时,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 1、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
在我国,就业人口是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包括在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从业的人员。
2、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3、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就业环境是指与大学毕业生择业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十分广泛的影响。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递增、结构性就业、学校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因素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总体上不容乐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1.就业人口因素
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630万,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这是使得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客观原因。下图为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据统计。
7006005004003002001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2.“结构性”因素
“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
1
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1)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但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2)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3)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3. 学校环境因素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市场能力”——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等等。一些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高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高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4. 毕业生自身因素
(1) 毕业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有些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必然是精英,但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几十年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要有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庭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实际上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创造出的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应理性地给自己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
(2) 毕业生自身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期望。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一些学生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3) 毕业生缺乏必要的诚信。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但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想而知,这样的没有诚信的毕业生是不会被社会所认同的。另外,一些毕业生为争取好工作,不惜涂改专业成绩隐瞒实际情况,这首先在人格品行上就没有过关,当用人单位了解真实情况后,都不会予以录用。
(4) 思想作风和态度不端正。一位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成功人士在谈到当代大学生与他们最大的区别的时候说:“打个比方,如果两个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被派去扫大街,我们那一代人想着怎么扫才能扫得比别人更干净,而这一代人则想着怎么才能不扫,区别就在敬业上。敬业精神是两代人的差距,我们要提倡敬业。”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聘用后,一般都
2
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在试用期间被辞退,除了极少数是因为专业知识、能力太差外,许多人是因为忽视工作态度,不遵守组织纪律所致。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和业务能力都一样看重。
(二)大学生就业的有利条件
尽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困难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是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总体上是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
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广阔的空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潜在的经济需求是极大的。更关键的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这些需求已经被成功启动,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后是沿海的小城市与农村地区,随之而来的将是广阔的中西部地区。中国同时兼具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工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最为关键的经济发展平台,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都将是吸引就业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2.政府就业政策的持续优化将会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大学生自由就业制度的实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行政分割被打破,都很好的促进了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优化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配置机制,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维护了就业市场稳定,促进了经济增长。
第一,稳定劳动力需求。除通过经济刺激计划稳定劳动力总需求外,还通过如下办法达到稳定或者增加劳动力需求的目的。
(1)稳定困难企业的劳动力需求。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文件),提出通过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或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方式支持困难企业更多地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2009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文件),更为明确地提出了稳定困难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措施:“通过缓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率,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引导困难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
(2)增加服务业的劳动力需求。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以增加劳动力需求的措施。比如,大力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和新门路,重点开发养老服务、医护服务、残疾人居家服务、物业服务、廉租房配套服务等社区服务岗位,引导和支持动漫、创意、租赁、家政和农业技术推广、农用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等服务业发展,等等。
(3)增加中小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中小企业数量多、增长速度快、运营灵活,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发展中小企业,是增加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出路。在国发[2009]4号文件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强融资和担保服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咨询等专项服务,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体作用。”
(4)增加国有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劳动力需求。国有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其在稳定劳动力需求中的特殊重要性。在国办发[2009]3号文件中,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在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国发[2009]4号文件中,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尽可能不裁员或少裁员。做好已批准企业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实施工作,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多种稳妥方式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第二,改善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3
(1)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国发[2009]4号文件中,国家提出要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岗位流失情况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制定应对规模失业的工作预案。建立健全企业空岗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2)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信息传递、就业指导。劳动力市场监管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就业指导机制是否有效,是衡量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而若能加强上述三种机制的有效性,也必然意味着对就业的促进。针对监管机制,国发[2009]4号文件中,国家提出要“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各类主体合法权益。”针对信息传递机制和就业指导机制,国家提出要及时收集、发布准确有效的岗位信息,针对城乡劳动者求职就业的需要,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服务、能力测评、政策咨询服务、就业失业登记等。
第三,加强职业培训。国家加强职业培训的措施集中体现在国发[2009]4号文件中,该文件提出要“组织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指导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组织待岗人员开展技能提升或转业转岗培训,为企业生产发展做准备;支持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参加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帮助失业人员参加再就业培训,提升其再就业能力;组织引导退役士兵免费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技能型人才;组织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加强技能劳动者储备。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训,培育一批掌握一定技能的村镇建筑工匠、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养护、维修人员等专业人才。”
第四,鼓励自主创业。国办发[2008]111号文件中,国家提出要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并从市场准入、行政管理、税收优惠、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融资渠道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同时,国家还提出要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并从健全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内容、提供用工服务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第五,对于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国家还单独提出了鼓励政策。农民工方面,国家鼓励积累了一定资金、掌握了一定技能、具备自主创业潜力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实际帮助。高校毕业生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基地的角色得到强调,同时,对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适当扩大贷款规模,从事微利项目的享受贴息扶持;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等等。
第六,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的职业,我国实施了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就业激励政策,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政策在2004年以后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国务院规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等重大项目,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加大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力度,扩大由中央财政支持的西部志愿者规模。国家就业激励政策的实施将会更有效地支持国家整体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最终实现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三赢”结果。
3.高等教育的持续改革将会逐步改进大学生更好地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就业能力。 第一,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学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知识化与全球化使得就业政策与教育政策正在围绕“职业路径”进行重组,整合教育与工作的联结机制,提升就业能力,实现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的目标。大学已经开始强化对外部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竞争能力,增强大学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二,大学正在将就业能力的市场内涵转化为教学创新行动。在教学模式创新行动方面,
4
以强化通识教育为目的的通识型教学、以需求驱动的实践基地建设为标志的实践型教学、以强调研究方法为内容的研究型教学、以拓宽国际视野为目标的国际型教学、以培养就业能力与学习能力为内容的能力型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参与和投入为目标的参与型教学等都在不断尝试,试图通过教学创新,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大学毕业生。
第三,在职业指导服务方面,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就业中心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能够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市场要求,改进他们展示专业水平的能力;大学正在寻求建立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社会需求,并将其转换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2)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第一,签订就业协议书是大学生就业的一大特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就业协议书是保障大学毕业生权益的一项有力手段。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由于在校大学生尚未毕业,因此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磋商之后,达成意见一致,双方直接订立正式的劳动合同尚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实践中,为了克服这一障碍,促进在校大学生就业,教育部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在校大学生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之前,先与在校大学生及其所在学校签订就业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签订前用人单位、学校、在校大学生三方行使权力、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
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就业协议,就业协议的内容主要包括:(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2)签署劳动合同的时限规定;(3)当事人为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所应从事行为的义务性规定;(4)违约金条款。
具体来说,在履行就业协议的过程中的违约行为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大学生不履行就业协议的约定 大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后,不履行按期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谈判的义务,就应当认定为违约。另外一种情况是大学生在签订就业协议后,又因其他原因不愿订立劳动合同(比如考上了研究生、又与其他单位有订约意向等),但其又不愿因违反就业协议而承担违约责任,便按期去与用人单位谈判签订劳动合同,但在劳动合同条款协商过程中找一些理由不签约,要求用人单位解除就业协议。此种情况实际上属于大学生恶意不履行订约义务的情况,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在实际中,对于如何判断大学生的过错,存在一定困难。对此,我们应当就大学生提出异议的理由是否正当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过错。
2)用人单位不履行就业协议的约定
此种情形主要包括在就业协议约定的期限到来时用人单位明确拒绝订立劳动合同,或者拒绝接收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过错使得双方签订就业协议的目的不能实现,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另外,如果用人单位不欲与大学生订立合同,而刁难大学生,提出不适当条件,则应根据上一种情况中对大学生恶意的判断标准进行判断。
因此,大学生在签署就业协议之前,首先应对用人单位有个基本了解,看用人单位的有关证件及资料是否齐全。对自己不甚清楚或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向招录人员进行询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第24条规定:“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订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订的协议无效。”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订立的大学生就业协议不仅仅是一种意向,它本身又是一份合同,其效力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协议的订立各方均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否
5
则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二,就业协议签署之后,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单位就业时,一般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思考】2002年11月,某报社派两名部门主任到某高校选聘文字编辑,小周参加了招聘考试。当天,她就签了约,一份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另一份是《聘用协议》。然而,直到2003年6月中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结束时,小周仍未报到,也没有任何音信。原来她已经到另外一家报社上班去了。7月,报社正式致函,请其履行协议,否则,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9月,在始终没有收到任何书面明确答复的情况下,报社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小周违约,要求被告赔偿。请问,小周是否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分析:原、被告之间自愿签订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聘用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达。双方都应按照协议履行。小周的行为,违反了《合同法》,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就业与职业的关系:必要前提和选择结果;
就业是职业的必要前提,而就业是职业的选择结果。职业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分工,是个人维持生活、完善个性、服务社会的途径。社会职业是指社会从业人员所从事的有偿工作的种类,存在于分工之中,在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上,人们从事的工作在目标、内容、方式与场所上有很大的差别。
(一)职业的要素
职业的要素包括:作为职业的符号特征的职业名称;工作的对象、内容、劳动方式和场所;承担该职业工作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工作取得的各种报酬;在工作中建立的与其他部门或社会成员的人际关系。这些要素充分体现了职业是社会与个人、整体与个人的联结点。社会整体依靠每一个个体通过职业活动来推动和实现发展目标,个体则通过职业活动对整体做出贡献并索取一定的回报以维持生活。整个社会因不同的职业分工和从业者的工作,构成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结构。
(二)职业的特征
社会特征。职业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每一种社会职业都体现了社会分工的细化,体现了对社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较高层次的职业观是把各种职业看成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经济特征。在承担社会职业岗位职责并完成工作任务之后,劳动者从中索取报酬,获得收人。一方面是社会、企业及用人部门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和代价;另一方面,劳动者依此维持家庭生活,这是保持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技术特征。任何一个职业岗位,都有相应的职业要求,能胜任和承担岗位工作的人,除了达到该岗位职业道德、责任义务、服务要求以外,至少要达到持证上岗的技术水准。
总之,各行各业、各个单位在职业待遇上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较高层次职业观是以艰苦创业为乐,有心理承受能力,无消极埋怨情绪,即使自己从事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比较,物质待遇差一些,也通过精神生活的追求,保持心理平衡。
(三)职业的作用
职业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职业生活是构成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职业生活首先表现在必须通过参加社会劳动来获取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基于劳动创造实现的,没有社会每个人的劳动创造,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职业活动对人的个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人们通过参加职业活动逐步形成、不断发展与完善自我的个性,随着从业时间的增加,个人的智力、体力、知识与技术水平都
6
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提高,从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是劳动者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其本身的作用就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们的职业劳动在为个人获得谋生的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当前社会的劳动有着十分明确的分工,一个人只能从事某种具体的劳动,不可能同时从事直接生产所需全部生产资料的各种劳动。只有通过各自劳动成果的交换,才能满足彼此的需要。职业是社会的载体,社会是职业联合体,社会的三大系统,即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是由许多职业组成的,各种职业的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全面进步。
(四)职业的发展
职业自产生以后,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职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人类进行了三次社会大的分工,首先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粮食作物种植与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分,20世纪初,一些工业国家进入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的时代。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饮食业、行政管理、社会福利、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信息服务等,在职业中占了很大比重。现在每年平均有100多种新职业产生,同时有500多种传统职业被淘汰。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合作观念。由于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从业人员转换职业将越来越频繁。为此,要求从业人员不断充实自我,转变观念,树立不断选择、不断发展的观念,不断调整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发展着的新职业的要求,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资料】新兴职业扫描
许多年前,不少看了美国大片的中国观众,大都会在影片结束后,惊异地讨论主人公的职业,进而惊异于美国职业的古怪,譬如什么巧克力品尝师、海洋研究员等等,大家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也算是职业吗?不过,在当今的中国,俗话说的“三百六十行”早已被冲破,各种前所未闻的新职业每天都在悄然诞生。
所谓“新”职业,自然是相对于传统的“旧”职业而言的。一个社会就仿佛一个机体,职业的“新陈代谢”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在知识飞速更新和全球经济加快融合的过程中,经济中的新领域被不断地开拓出来,今天不少的新职业就是由此而诞生的。据专门研究劳动和社会保障的专家预测:“未来几年里、有几个职业必定在中国火起来:一个是精算师,这是全球保险业、咨询业及社会福利业迅速发展的结果,中国现获得国际精算行业资格认证的还很少;再就是网络安全专家,互联网已经和现代人的生活分不开了,而网络违法行为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再一个是游戏设计师,这是娱乐进入网络时代的结果,”与此类似的,还有商务策划师、会展策划师、DV策划制作师、城市景观设计师、模具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手机短信写手、手机小说写手等等。除了经济新领域是新职业的重要策源地之外、更多的新职业则是诞生在经济生活的日常领域、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善、细化,各种需要被挖掘出来,比如婚姻分析师、洒后代驾、新闻线人、形象设计师、点菜师、私家侦探、气象经纪人、职业道歉人、职业道谢人、职业砍价人、职业监护人、职业送帖者、商标炒家等等就是这么滋生的。
三、大学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分析 职业观是人对职业的基本看法,与人生观、世界观一样是人的一种意识形态。维持生活、完善个性、服务社会构成职业观的三个要素。由于三大要素的比例关系和联结方式不同,表现为职业观的不同层次,包括不同层次的对职业理想、职业评价、职业成功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出现6个新特点:职业理想表现出兴趣化、多元化;注意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重视职业规划,流动性强;把收入多少作为职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喜欢宽松、和谐
7
的职业环境;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就业观是人们对就业的基本看法,是职业观在就业时的具体反映。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对大学毕业生正确择业、成功就业有看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常见的几种就业观 1.竞争就业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竞争,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通过竞争寻求理想的职业,通过竞争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大学毕业生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仅有竞争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雄厚的竞争实力。竞争实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特长、面试技巧等。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下,竞争实力是实现理想就业的资本。
就业竞争是客观现实的,也是无情的。竞争应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反对尔虞我诈、相互抵毁、弄虚作假、瞒天过海。在就业竞争面前,大学毕业生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己的竞争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技巧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
2.自主就业观
自主就业是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大学生在临毕业阶段,要广泛了解和收集就业信息,不要一味依赖学校和家长,应自己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使得毕业生本人从被动的服从组织安排变为主动到人才市场去寻找就业机会,这意味着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临就业市场,把自己融入到人才市场中。
3. 动态就业观
传统就业观是终生在一个单位就业,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铁交椅”、“铁饭碗”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不复存在。随着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往一些固定的用人模式已得到改变,实行竞争上岗。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就业了也可能失业,需要再就业。
4.渠道就业观
大学生必须从多渠道、多门路入手,实现就业。广泛获取就业信息,打破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有的毕业生把自己限制得太死,非大城市、大公司不去,其实,无论是进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到外资、私营、个体企业都有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
5.自主创业观
自主创业是最好的就业。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已为有志青年提供了自主创业的机遇。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最适合自主创业自己的事业,青年学生要立创业之志,走创业之路,建创业之功,树立自主创业观,通过自主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二)常见的就业观误区
大学生还存在一些影响其顺利就业的观念,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显得更为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误区:
1. 终生一次就业
大学毕业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主观设定的理想工作,他们把就业与终生奋斗目标直接等同。在目前形势下,这种观念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是不现实的。理论上只有尝试多种岗位才能找到自己的能力倾向与特长,才能更有效地放大自身的价值。因此,应在大学毕业生中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以度过目前的困境。
2. 学而优则仕
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热持续不减有多种社会原因,其中“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的影响不能低估。在庞大的“考公”后备军中不乏靠父母供养的“考公”专业户,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态势。这种局势不加以扭转不仅会加大就业压力,对社会稳定也是一种冲击。
8
3. 重就业、轻创业
这个误区的形成与大环境有关,也与长期以来在大学生就业观中养成的思维定势有关,走出这个误区既需要社会各部门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政策上的持续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也需要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思维观念,在思考如何就业的同时也思考一下创业的可行性。
4. 铁饭碗
如果说考公务员是获取金饭碗,大学生们在择业上退而求其次就是追求铁饭碗的岗位,即财政供养的岗位,这种心态在大学生中极为普遍。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经济结构布局的完成,财政供养的岗位会越来越少,非国有经济将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体,这不仅是大局也是定局。
5. 唯城市论
“唯城是举”的择业倾向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在区域选择上的主流心态,尤其是大、中、沿海城市,大学生们更是趋之若鹜。就对大学生的需求而言,中国的现状是大、中城市吃不了,县以下、西北内陆区域吃不饱。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更关键的是如何构建一个长效的引导大学生向县区流动的体制。
6. 唯专业论
围绕所学专业找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思路,这无可厚非。然而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来看,有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方面近年来各大学开设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积累了大批过剩专业人才,形成“所学无岗”的就业局面;另一方面大学生所读专业,相当一部分非学生兴趣,读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往往是高考分数、家长意志、教师指导等综合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应本着兴趣是原动力的原则,在照顾所学专业的同时把兴趣作为择业的参考坐标,拓宽就业的视野,进而间接缓解就业压力。
7. 唯利是图
有的大学生把收入看得太重,不看单位的发展潜力,不看自己在这个单位的发展前途,只关心切实待遇。在就业时,大学毕业生与聘用单位在收入上讨价还价,聘用单位会误认为你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从而影响到用人单位对你的录用。
8. 门户之见
由于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许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对能否解决户口看得非常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户口至上的观念,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尤为突出,在这些大城市的招聘市场上,当“收入”遭遇“户口”往往败下阵来。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就业日益市场化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对人才的配置作用无法避免地出现日益弱化的趋势。
9. 高人一等
在影响大学生择业的因素中,干部身份的情结依然浓重。 然而,这种观念与社会发展是格格不入的,这种存在“身份”的不同,也是社会需要改变的,有干部身份的人可以干体力劳动,工人也可以成为科研人员,这种身份上的差别正在被弱化。人事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合并,也预示着这种身份将逐步改变,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界限会越来越少,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在社会上建立自己的养老账户。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清就业形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在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就业压力较大。大学生应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国家的就业形势。首先要比较充分的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择业应适应时代的需求,既要追求自己的职业
9
理想,更要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是理想就业、奋发创业的重要条件。
2、正确评价目己
大学生要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尤其是心理定位要准确,既不能对自己估价过高,也不能对社会期望太大。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文化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劳动意识强、上进心强。但存在的不足也很多,比如动手能力差、吃苦精神欠缺、学习不勤奋、口头表达能力差、适应社会能力不强等。因此,择业时,大学毕业生要善于扬长避短,在竞聘中尽可能发挥自身优势,即综合素质高。从实际出发,先降低个人的就业期望值,客观估价自己的能力,真正实现先就业,再择业,
3、开阔视野,拓宽就业面 在求职过程中,有的毕业生盯着国有企业,盯着家门口的企业,盯着本专业,非此不干,结果是就业的路越走越窄。
首先,毕业生要开阔视野,要有开创精神。现在吸收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民营、三资和股份制企业,所以,选择企业不要只看企业的性质,更要看企业效益与发展越势。其次,年轻人要拓宽就业面。内地不好就业,不妨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取得较高收入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练就本事。最后,正确对待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过分要求专业对口是很被动的。毕业生应该主动适应,主动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的机会。从目前的就业趋势看,第三产业、加工业的发展迅速,用人量日益增长,即使专业不对口,大学毕业生也不妨先去干一干,在实践中发挥特长,要争做发光的金子。
4、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 现代企业强调的是综合素质,不仅要求应聘者学习成绩优秀、品德高尚,还要身体健康、爱岗敬业、有团队精神、表达能力强、精神面貌好、有培养前途等。所以,大学生除了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与人相处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要学礼仪常识、面试技巧等,以增加自身的竞争能力。
【案例】贝塔斯曼集团人力资源总监之路
1997年,我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专科毕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贝塔斯曼公司,经过6年的努力,现在担任贝塔斯曼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我想我的经历,对专科生来说,绝对是一种鼓舞。有很多人问我,是什么原因使你获得了老板的赏识?我想大概有三方面:
一是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很清晰的规划,我对未来充满理想,或者说“野心”。我刚进贝塔斯曼做培训讲师的时候,就想到要做培训主管,虽然有一年多时间我没有得到任何晋升,但我的这一目标从没放弃。当我被提升为培训主管的时候,我就在想,下一步是到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到咨询部门进行咨询服务。后来我担任了一线助理,接着做服务经理,在咨询部门为公司内的5个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在这一阶段,我要与5个企业的经理打交道,相当于供职于5个公司而且比供职还累。因为按照贝培斯曼的规定,这5个企业每年各出资2万元以得到人力资源服务,作为企业主管来说,即使你做得再好,他也希望你做得更多更好一点,于是对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这阶段我得到了很多锻炼,提高很快,之后,我就走上了人力资源总监的岗位。
二是我十分喜欢自己的工作.我有一个推测,要做就做到自己的最好,要付出100%的努力。每次面对困难,我都会这样对自己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宝贵的锻炼机会。在我任人力资源总监前,公司曾经做过一次幅度很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涉及200多个员工的岗位调整。这个时候,困难很多,问题十分棘手,我的前任对我说,这是锻炼你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你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会增加很多。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在公司里,与有关人员一起讨论、策划新的组织架构的形成,最后很妥当地解决了问题。
10
三是我自认自己是一个善于总结自己并不断找出自己问题加以改变的人,我经常思考自己有哪些问题,存在哪些不足,再想办法进行调整。虽然我是专科毕业进入公司,但我接受了很多培训,包括领导力培训、团队合作培训、顾客关系管理培训、心理培训、MBA短期课程培训等,获得很多十分有用的知识,我也读了复旦大学的本科。
今天,专科生在贝塔斯曼这里依旧是受欢迎的。我们对员工的专业、学历没有太多的要求,不会考虑对方是本科生还是大专生,只要他达到我们的要求,能够与我们“以客户为中心、讲究团队合作、尊重每一个人、面向市场、积极改变”的企业文化匹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不管你是何种学历层次,只要你有梦想,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节 学业、职业与就业
一、学业、职业与就业的关系
在处理学业,职业,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当认识到学业是基础,就业是导向,职业是载体,使得学业、职业和事业相协调一致的理想境界。
(一)以学业为基础
学业,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在德智体方面提升自己的诸多因素,不仅包括专业学习,更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文化知识技能掌握、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等各方面。学业是就业、职业、事业发展的基石。
(二)以就业为导向
就业是联结学业和职业与事业的桥梁,是他们的关节点。一方面,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导向,就会提升自己的学业,促进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如果顺利实现了就业,就为通向职业和事业成功之路做了铺垫。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就失去了走向成功的阶梯。所以,首先要就业,为了成就事业必须顺利就业,而为了顺利就业必须搞好学业。
(三)以职业为载体
只有在具体的职业、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调适自己,完善自己,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如果职业不适合自己可以转行,可以从事多个职业,但是,无论多么不喜欢这个职业,在干这个职业的时候,都要认真工作、爱岗敬业,因为职业是大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
【案例】小张是某校的应届毕业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在班级当中属于中上水平,由于他找工作总持观望态度,“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期望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以至于错失了几次很好的就业机会,眼看着自己的同学一个个落实了就业单位,心理非常着急,因此迫切希望尽快找到一家适合自己的单位。
这时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到学校招聘,小张凭借充足的准备和良好的心态,在经过两轮面试以及两个星期的试用以后,该公司正式通知小张签订就业协议,并对他说:“就业协议书拿来拿去签比较麻烦,你先到学校签好字、盖好章,我们可以当场签。”小张想想就同意了,于是在领取就业协议时要求就业办的老师在空白协议上事先进行签字。老师提醒他如果学校事先签字可能会对他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在他的再三要求并写下责任承担书的基础上给他加盖了学校签证章。当天他就拿看协议到公司签约,人事部主管在与他就协议的服务期限、工资、违约金等事项进行细致协商并在协议上详细注明后,要求小张签字,并以公司总经理今天外出出差,单位公章拿不到为由要他第二天来拿就业协议。小张签约心切,什么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第二天他一拿到协议就傻眼了,原本没有约定条款的就业协议现在多了两条附加余款:“1、本协议所约定的收入为税前收入并包括四金;2、毕业生自签约之日起开始
11
上班,至正式报到期间为实习期,实习期工资为每月500无。”他想争辩,却发现他根本不在理,可以说他尚未走出校门就摔了一大跤。
对于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签约之前一定要协商清楚,否则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案例】小赵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在招聘会上,他看上了一家待遇和条件都不错的IT公司,经过“过五关、斩六将”被公司录用了,当他报到时,公司负责人告诉他:“你刚毕业,没什么工作经验,我们给你3500美元。待遇是很高的,今后,公司还会给你很多培训机会,要培养你。为了避免日后由于你个人原因给公司造成损失,在咱们正式签劳动合同前,请你先交2万元风险抵押金,这是公司的规定。”
问题:小赵是该交还是不该交抵押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功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余、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 因此,小赵不应交这个抵押金。
二、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角色转换和岗位适应
即将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最大的愿望是顺利地在新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最需要的是充分地认识自我和积极地适应社会,从而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迈好事业的第一步,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 1.学生角色
大学生大多处在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求学成才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努力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的多方面知识,培养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各种能力。可以这样界定学生角色:在社会教育环境的保证下和家庭经济的资助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社会的合格人才。
2.职业角色
职业角色的个性表现得非常具体,但是千差万别的职业角色却有其共性的抽象:职业角色扮演者具有自己的社会职位和一定职权、相应的职业规范、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履行一定的义务、经济独立。可以这样界定职业角色:在某一职位上,以特定的身份,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报酬。
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受教育,掌握本领,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逐步完善自己;一个是用自己掌握的本领,通过具体的工作为社会付出,以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取得相应的报酬。具体的不同可以分为:(1)目的不同。对于学生来说,目的是学到知识,考个好成绩;而职业人士的目的是完成公司交给的某项工作。(2)两者所需要的技能不一样。学生所需的技能是良好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职业人士要想把公司交给的岗位工作做好,需要更多的技能。(3)工作方法不同。学生工作方法是个人的独立行为,每位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负责;而职业人士,更强调的是团队合作。
【案例】小周是北方人,2005年在北京的一所高校毕业后,应聘来到武汉的一家公司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小周提出辞职。原因是小周对生活环境难以适应,小周从小生活在北方,对北方的气候、饮食、习俗等已形成习惯。在武汉,炎热、隔三差五的阴雨天气常常令他精神委靡,对武汉的风土人情、居住及饮食环境更令他无所适从。虽然这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公司发展前景很不错,小周所学的专业也很对口,待遇很不错,但由于对生活环境不适
12
应,还是放弃了工作。
分析:生活环境对有些人来说影响非常大,甚至终身不可改变。北方和南方的生活环境从气候、饮食到人的性情、行为方式都有根大差别。小周是因为新单位的地域物理环境与原来生活的环境大相径庭不能适应而放弃工作。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要考虑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选择就业地域。
(二)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角色理论,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必须伴随着角色冲突、角色学习和角色协调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大学生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应该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自我,尤其是对社会,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进行深人细致认知,作好上岗前的各项准备,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
1.心理学上的角色转换理论
(1)社会角色。就像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一样,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从事不同的社会职业(或中心任务)都要有相应的个人行为模式,即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社会角色就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2)角色转换。从事职业的变化,职务的升迁,家庭成员的增减等,都会产生新旧角色的转换。新旧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新旧角色的冲突。角色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不过,可以通过角色协凋使得角色冲突尽可能地降至最低限度。协调新旧角色冲突的有效方法是角色学习,即通过观念培养和技能训练,提高角色扮演能力,使角色得以成功转换。
2.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两个过程
大学毕业生从学生角色转换到职业角色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角色冲突。只有尽早做好准备,形成职业角色观念,提高职业角色技能,增强角色扮演能力,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开端。因此,充分把握好毕业前后的两个阶段至关重要。
(1)毕业前夕的角色转换。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每年7月初离校,奔赴工作岗位,但是就业工作一般从前一年的11份就开始了,前后共有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毕业生转换角色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毕业前夕是择业的黄金季节。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可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就业定位,进而通过签订就业协议书来确定自己的职业角色;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切身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并依据自身感受调整职业期望值,实事求是地定位自己的职业。这是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第一步,这为大学生的职业角色确定了一个基调,对角色的转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见习期内的角色转换。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一年或半年为见习期,之后转为正式人员,与大学相比,都有很大区别。高校大多位于大中城市,学习和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空闲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比较多,节奏也比较缓和,压力较小;而众多的职业岗位不一定在城市里,有的在偏僻的山沟里,有的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有的环境相当艰苦。由于工作繁忙,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从大学学习环境到职业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加剧角色冲突,为此,大学毕业生应该加强见习期内的角色学习,使角色转换顺利实现。一般来说,大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同事的认同和领导的肯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和锻炼自己。
①要善于展现自己的知识。大学毕业生因为具有新知识而受到同事的青睐和尊敬,但为此也使一些人与同事之间容易产生一定的距离。因此,大学生在同事面前一定要表现得谦虚。随和,在尊重同事丰富经验的同时,适时适度地展现自己的知识。在交流中让同事了解你的为人和性格,表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缩短与同事间的距离,成为大家的朋友。要切忌以文凭自居自傲,那样只能使得同事对你产生反感,使得自己越来越脱离群众,变得
13
孤立无助。
②要树立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学生对未来都有美好的记望,都想在事业上大干一场,建功立业。但是多数人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初,一般不会被委以重任,而是先从最简单的辅助性工作做起,这也符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但是,有不少人凭着对工作的新鲜感和学识上的优越感,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了,对一些工作不愿意干,甚至开始闹情绪。其实,这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足够的热情,更要有丰富的经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经验和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来积累和训练。显然,凭借热情和情绪只能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因此,不管工作的大小,分工的高低,大学生都要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对待,圆满完成。
③要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大学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立意识,在工作上总想独挡一面,取得成就。尽管很多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认真谨慎的,但在很多时候,工作中还是难免出现失误。工作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地认识失误,不能实事求是地去承认失误。如果工作中一旦出现了失误,就要认真地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找准失误点;同时要敢于向领导和同事承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勇于承担责任,以获得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另外,要虚心学习、请教,总结经验教训,防止避免类似失误再次发生。
【案例】小王通过招聘进入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从事统计工作,令小王的同学羡慕不已。但没过半年,他就被调离原岗位,下到车间当工人,最后不得不离开公司。原因在于尽管小王业务能力较强,但他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工作责任感,统计数据经常出现差错,而且上班时间内他常常心不在焉,经常盯着玻璃长时间发呆。同事发现后以为他有心事,详细询问才得知他存在强烈的“恋校”情结。特别怀念刚刚结束的浪漫而精彩的大学生活,思念那些朝夕相处的同班间学,无法从这个“结”里走出来,对工作完全没有兴趣。
小王强烈的“恋校”情结,使他失去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实在令人惋惜。大学里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和美丽精彩的大学生活确实让人终生难忘,但这种怀旧情绪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不能成为工作的阻力。学生行为习惯与职场角色要求存在矛盾。有的毕业生存在很强的“恋校”心理,难以做到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常常在职场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学生角色的行为习惯,缺乏社会角色应有的责任感。许多学生工作几个月后还静不下心来,三心二意,不安心本职工作就是最为明显的表现。这必然影响其社会职场角色的转换,并给其社会化过程产生消校影响。毕业生应该吸取案例中小王的教训,脚踏实地,安心工作,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三)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大学生在从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新旧角色的冲突。有些人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尤其是自身认知能力、人格心理发展、意志品质以及情绪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角色转换的实质,或者在角色转换中不能持之以恒,于是在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对学生角色的依恋
一些毕业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依恋学生角色,出现怀旧心理。经过十多年的读书生涯,对学生角色的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深刻了,学生生活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上都养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习惯。因此,在职业生涯开始之初,许多人常常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置身于学生角色之中,以学生角色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来待人接物,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2.对职业角色的畏惧
面对新环境,一些大学生在刚走进新的工作环境时,不知道工作应该从何人手,如何应对工作,怕担责任,怕出事故,怕闹笑话,怕造成不良影响。于是工作上就放不开手脚,缺
14
乏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
3. 观望等待的依赖心理
大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承担起成人的职业角色时,成人的自觉性和独立性还没有养成,因而,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存在着一种观望等待的依赖心理。在这种依赖心理的作用下,一些大学生不去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范围、程序以及相互关系,工作上全靠领导安排,安排多少干多少,致使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4.消极退缩的自卑心理
初入职场,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生疏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往往缺乏应有的自信。一些大学生在工作中放不开手脚,看到别人工作经验丰富,驾轻就熟,相比之下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胆小、畏缩,不知工作应从何入手,担心自己做错了事,会造成不好的印象。另外,大学生初入社会,很容易产生不被重视的自卑感。在校园内,每个学生都是处于平等状态,但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单位,作为新来的试用者,常常要从最基层干起,且各方面都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很难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很多大学生产生沮丧情绪,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理,进而产生自我否定心理。 5. 苦闷压抑的孤独心理
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大学生旧的交际圈子已天各一方,而新的交际圈子尚未建立。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每个人都会产生一段短暂的友情真空时期,特别是那些远离家乡的大学生孤独感更加强烈。另外,工作单位等级分明的上下级关系,居高临下的命令方式等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6.眼高手低的自傲心理
一些大学生轻视实践,放不下架子,看不起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人员,甚至认为大学毕业从事低层工作、干一些不起眼的事是大材小用,有失身份。在这种心理下,很多大学生在现实中表现为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
7.客观作风上的浮躁
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毕业生表现出不踏实的浮躁作风和不稳定的情绪情感。近年来,毕业生要求调整单位的人数增多,就是因为一些学生就职很长时间后还不能稳定情绪,进人职业角色,反而认为单位有问题,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位。
(四)角色转换的原则
角色转换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1.调整期望值,珍惜首次就业机会
青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的时期,青年人成就欲望强烈,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但大学生朋友要清醒地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很多有作为的大学生对自己首次选择的职业,都是由不喜欢逐渐发展到喜欢,由不爱逐渐发展到爱,直至取得事业的成功。
2.热爱本职工作,培养职业兴趣
热爱本职工作,安心工作岗位是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转换的基础。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应当尽快地从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角色转换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并自觉地加以克服。
3.虚心学习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虚心学习知识,提高工作能力是角色转换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出现,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去学习、锻炼和提高。大学毕业生面对全新的职业,还需要虚心向有
15
经验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最终达到自我完善。
4. 全面认识新环境
作为一个职业岗位的新手,要尽快地适应工作的要求,完成角色的转换,必须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和熟悉工作对象的特点和规律,对新的工作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在初到工作单位的一段时期,应主动地收集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只有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有了较充分的了解,才能适应角色。
5.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职业形象是社会和他人对一个人从事某项职业的总体印象和态度。良好的职业形象既是职业的体现,又是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的体现,尤其是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职业形象的成功开端,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职业形象是职业成功的重要条件,对处于社会特殊层次,特定地位的大学毕业生来讲,尤其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可以从以下途径来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诚实守信等。
6.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
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是角色转换的有力保障。大学毕业生进入职业角色,只有发现问题,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去努力解决问题,才能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只有分析研究职业对象的内部规律,也才能培养自己的独立见解。
7.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在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这种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对几千名被解雇的男女雇员进行了综合调查,发现在这些被解雇的雇员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人高出两倍多;每年调动人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而无法施展其所长的占90%以上。美国《幸福》杂志所属的名人研究会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所作的调查表明:93%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畅通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8. 培养坚强意志,勇于吃苦
一些毕业生满怀理想、一腔热血,准备到社会上大展宏图。但一接触实际,尤其是接触到社会的一些消极面,往往就会从理想的峰巅一下子跌入谷底,内心产生严重的矛盾冲突。在矛盾和困惑面前,往往一蹶不振、消极退缩。因此,角色转换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才能不断地克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才能做到永不放弃。这就要求大学生朋友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工作中要任劳任怨,勇于吃苦,不计个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社会的承受,从而实现社会角色的顺利转换。
9.勇挑工作重担,乐于无私奉献
勇挑重担、乐于奉献是完成角色转换的重要标志。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应当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努力承担岗位责任,主动适应工作环境,促使自己更好、更快地完成角色转换。
【案例】小王和小李同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同时受聘于一家公司的市场营销部。虽然两人在学校时参加过市场营销的演示训练和半年的顶岗实习,但是真正到了工作单位,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两人也是一筹莫展,不知道怎样熟悉并融人这个群体。小王在工作中十分留意同事的工作方式,平时同事谈论工作方而的内容,他都认真倾听,有时也参加讨论。他通过资料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市场营销部的营销方案、区域和网点,连公司所在街道周边的商场、宾馆、银行、车站等情况也一清二楚,小李每天上班只是认真地查看公司的资料,
16
之外就是看一些市场营销方而的书籍,工作上感觉无从下手。小王已经开始帮助主管和同事处理一些事情了,如帮办公室购买一些工作用具,到宾馆、酒楼订房订餐,甚至到车站接站和送客户等。小王因为灵活、勤快,同事也很热情地指导他,慢慢地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营销业绩也一路上扬。而小李工作则不顺利,营销业绩徘徊不前。
小王在试用期间做到了:深入了解公司的情况,熟悉周围环境,从小事做起。与领导同事建立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融入工作环境,突出工作重点,使工作业绩得到提高。而小李虽然态度是积极的,但因为在熟悉中只重视了表面的东西,没有积极融入群体,所以处于下风。
课后思考:
1.职业具有哪几方面的特性?
2.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场就业前的环境分析与现状讨沦会,探讨自己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展望。
第二章 大学生的就业准备
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求职就业,必须认真充分地做好就业的各种准备,因为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当然,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不仅表现在毕业阶段,而是贯穿于大学生活始终。但从即将就业的现实角度来讲,大学毕业生要就业,更多的是要立足于对所从事的职业与用人单位考察的需要,来做好一切必要的就业准备,将几年大学学习获得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文化素质得以充分的展示。其水平如何,将决定其在就业求职时的自由度和取得职业岗位的层次。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准备的要素
一、认真思考,做好思想准备
大学毕业的求职,意味着一个天之骄子向普通求职者的转变。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不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呵护、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大学生择业要知己知彼。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诸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几年大学生活行将结束,在离别母校,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业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
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当然,还要在思想上准备好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在学校里,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帮助,100分的知识学会六成也能及格过关;而在社会上,一项工作交给你独立完成,没有及格与不及格的标准,只能拼命干好。
【案例】从自己能做的事情做起
小张是某大学2004级学生,毕业在即。从大二开始,她就开始在校园内组建创业团队:送报纸,卖电话卡、手机卡。大二时,不仅依靠自己的努力完全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还给近百名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
在大学生创业网的支持下,她在2007年9月份组建了第一个大学生创业俱乐部——郑州大学创业俱乐部。俱乐部刚一组建就被郑州移动看好,直接给郑州大学俱乐部提供了“大
17
学生创业俱乐部动感地带实践岗”,并且交付给其俱乐部承办了在郑州大学新校区举行的“2007郑州动感地带群星演唱会赠票晚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郑州大学创业俱乐部就通过各种校园商业活动的运作,获得了近2万元的净收入,并且为80多名大学生免费提供了兼职工作岗位,受到了学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赞扬。
郑州大学创业俱乐部得以成功运营之后,小张又利用大学生创业网这个网络平台和以前自己积累的校园关系,相继在郑州市各个高校里组建了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如河南商专大学生创业俱乐部、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河南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在2007年的11月份,又把各高校力量整合创办了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俱乐部。随后俱乐部又增开了“家教兼职”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服务,给大学生免费提供家教兼职工作和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为大学生免费进行职业生涯规则培训和创业指导。
眼下,就要毕业的小张对就业似乎比较乐观,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摘自:网络)
二、主动出击,做好能力准备 就业能力是个人成就、理解力及个人品质的综合体。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个体就业的核心因素,“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基础来支撑”这是尽人皆知的最浅显的道理。就业能力也是需要大学生逐步培养和积累的。
当前,不少大学生把在校的成绩单和各种证书看做是吸引用人单位的主要因素,而用人单位却认为应届毕业生没有商业意识、缺乏应变能力等。这就反映了毕业生不能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以及取得的成绩转化为能和用人单位产生共鸣的语言,不善于展示自己;使得他们的智力、知识和文化优势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导致他们在求职乃至工作过程中屡屡碰壁。因此,就高校而言,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是解决难就业问题的关键因素所在。
上大学这几年,抓紧时间学知识之外,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锻炼自己与人沟通、待人接物、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早适应未来的工作。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择业路上,愚者等待施舍,智者则提早准备。就业形势严峻,我们无法逃避,只能主动出击。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一般能力指:(1)自学能力,如阅读、使用工具书、利用文献信息资料、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2)表达能力,主要有口头的书面的、图表和数字的表达能力;(3)环境适应能力,如独立生活、人际交往、应付挫折、独立工作等能力;(4)创造能力,如从事科研活动、提出新见解、新发明等;(5)自我教育能力,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等;(6)管理能力,即人的管理和技术的管理等;(7)动手能力,如具体的操作能力。专业能力因专业的不同,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但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都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在就业准备期应该做到:学好专业知识,参加有关的科技活动和科研活动,结合专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进行专业实习,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和论文等。
能力准备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大学生除了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多参加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和技能,为就业准备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来看一段著名的《Intel总裁对话》内容:人生中有很多转折,不是个人所能够完全规划或掌握的,但人生路上你可以掌握 3个C。人生 3C就是Competence 、Communication 和 Cooperation。 Competence 是你的专业能力,能力代表你的本事和专业; Communication 代表有效沟通,你的有效沟通的能力直接和你的求职成败密切相关;Cooperation 代表统御融合,如果只是一个人在某个角落埋头苦干,你的价值只有一个人;倘若你学会沟通,学会合作,那你就有机会成为统御一方的经理级人物。
三、端正态度,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18
就业心理准备是大学生在就业前所应该学会做的一种心理训练活动。
首先,在学校学习期间,大学生就应该通过相关的专业学习,熟练掌握自己所学专业的内容和服务对象以及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使自己能逐渐认识到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特性,为今后进入就业市场早做准备。只有这样做,高校毕业生们才能主动认识社会,增强自身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所能与所不能。对于每一个青年大学生来讲,在今后的日子里都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成员,甚至会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和建设者。重要的是要完全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尽早弥补自己的不足,这将有利于我们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最终求得更大更强的发展空间。
再次,学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职业意向。在充分了解就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大学生们更要及时、主动的调整和拓宽自己的就业面,在选择职业时具有较强的前瞻思想,更要学会把变化当做机遇,勇于挑战。学会放下身价,调整过高的期望值,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自身的吃苦精神和向各种社会成员学习的习惯。
最后,增强自身心理素质。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时时拥有心怀必胜的积极想法,把每一次的失意当成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用美好的感受去影响自己。学会善待顺境,更要学会直面逆境,放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微笑着面对一切,随时保持一种轻松愉悦、乐观自信的心态。
【个案】成也心态,败也心态
小黄聪明活跃,有较强的组织和学习能力。在某大型公司的面试中,她表现得很不错。关于薪酬问题,她是这样说的:“我看重公司给予我们大学生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薪水目前不是重要的,我接受公司的规定。”但在复试时,当人力资源部告之她薪酬待遇后,她表现出非常失望并提出质疑,最终双方没有签约。
分析:双方未成功签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公司认为小马在薪酬问题上初试的表现不诚实。2.小马自己对这个薪资水平也不能接受。我问小马为何要那样回答关于薪水的问题,她说是从书中学到的。实际上薪水是她衡量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本文我们不分析她这个标准的正确性。书中的答案体现了“学习为先”的职业心态,小马照猫画虎地学说了,但并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认知,因此在事实面前过不了关,甚至她自己都接受不了薪酬低于自己期望值的这个现实。小马运用职业心态获得了初试的机会,同样也因为职业心态在复试中败下阵来。职业心态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学习、思考、积累、沉淀的过程中塑造的。大学生越早修炼自己的职业心态,受益越早。
(来源:http://hb.ndkj.com.cn/showart.asp?id=4&showpage=4)
第二节 职业形象分析
一、仪容、仪表、仪态的涵义 (一)仪容
仪容是指个人的容貌,它是由发式、面容以及所有未被服饰遮掩、暴露在外的肌肤构成的。通常是指人的外观、外貌。其中的重点,则是指人的容貌。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的仪容都会引起交往对象的特别关注。并将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在个人的仪表问题之中,仪容是重点之中的重点。
首先,要求仪容自然美。它是指个人容貌自然的长相和适应的装扮相得益彰,展现个体的天生丽质。每个人无论天生容貌还是后天修饰,都应当尽量令自己感觉愉快,令他人赏心悦目。大学生的修饰打扮应以清雅素淡、大方自然、活泼健康为主,要能显示青春的朝气,
19
服饰要适合自己的身份,提倡自然简朴,注意经济耐用。
其次,要求仪容修饰美。它是指依照规范与个人条件,对仪容时行必要的修饰,扬其长,避其短,设计、塑造出美好的个人形象,在人际交往中尽量令自己显得有备而来,自尊自爱。
最后,是要求仪容内在美。它是指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培养出自己高雅的气质与美好的心灵,使自己秀外慧中,表里如一。
真正意义上的仪容美,应当是上述三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使仪容美失之于偏颇。
要做到仪容修饰美,自然要注意修饰仪容。修饰仪容的基本规则,也就是美观、整洁、卫生、得体。
1、仪容美的基本要素
仪容美的基本要素是貌美、发美、肌肤美,主要要求整洁干净。美好的仪容一定能让人感觉到其五官构成彼此和谐并富于表情;发质发型使其英俊潇洒、容光焕发;肌肤健美使其充满生命的活力,给人以健康自然、鲜明和谐、富有个性的深刻印象。但每个人的仪容是天生的,长相如何不是致关重要的,关键是心灵的问题。从心理学上讲每一个人都应该接纳自己,接纳别人。
2、仪容的修饰
为了维护自我形象,有必要修饰仪容。在仪容的修饰方面要注意五点事项:其一,是仪容要干净,要勤洗澡、勤洗脸,脖颈、手都应要干干净净,并经常注意去除眼角、口角及鼻孔的分泌物。要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有狐臭要搽药品或及早治疗。其二,是仪容应当整洁。整洁,即整齐洁净、清爽。要使仪容整洁,重在重视持之以恒,这一条,与自我形象的优劣关系极大。其三,是仪容应当卫生。讲究卫生,是公民的义务,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嗽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指甲要常剪,头发按时理,不得蓬头垢面,体味熏人,这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做好的。其四,是仪容应当简约。仪容既要修饰,又忌讳标新立异,“一鸣惊人”,简练、朴素最好。其五,是仪容应当端庄。仪容庄重大方,斯文雅气,不仅会给人以美感,而且易于使自己赢得他人的信任。相形之下,将仪容修饰得花里胡哨、轻浮怪诞,是得不偿失的。
【资料】七嘴八舌话面试 【菜鸟困惑】
公务员面试现场非常严肃,容易紧张,什么样的仪容仪表才能够让人显得更自信从容呢?
【七嘴八舌】 考生一:“面容要有精神,但妆不能夸张,头发要梳理好,最好不要披肩,整洁大方最重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能慌。”
考生二:“全程要表现出自己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底气,装也要装出来!” 考生三:“学会微笑。学会鞠躬,学着用眼神说话。学着放松自己。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一张笑脸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通过我对朋友分数的了解已经知道一些。面试中一直保持微笑的比板着张脸的人分数要高上2.5到3分。”
考生四:“一定要注意个人形象,男士胡子要剃光,修剪毛发,不要露出两根鼻毛或者耳毛随风摇摆;女士最好化淡妆,发型简洁干练,并选择简单、经典的配饰。让人眼前一亮!”
考生五:“关于细节的问题,无非就是要站得直坐的正,小动作不要太多,这个考试的时候适当注意一下就行。其实真正在考场上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最紧张的时候其实是在备考室,进了考场把心思都放到题目上就好多了。我讨论的过程中一直在扶眼镜,因为眼镜一直往下滑,这些应该有的小动作个人觉得也不用刻意的避免,不然的话整个人会显得很僵硬。”
20
考生六:“全程要表现出自己有充分的准备和足够的底气,自信心最重要!”
(文章来自:大学生校园网)
(二)仪表
仪表是综合人的外表,它包括人的形体、容貌、健康状况、姿态、举止、服饰、风度等方面,是人举止风度的外在体现。风度是指举止行为、接人待物时,一个人的德才学识等各方面的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风度是构成仪表的核心要素。
1、仪表装饰的原则
生活中人们的仪表非常重要,它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礼仪素养,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形象\"。天生丽质,风仪秀整的人毕竟是少数,然而我们却可以靠化妆修饰、发式造型、着装佩饰等手段,弥补和掩盖在容貌、形体等方面的不足,并在视觉上把自身较美的方面展露、衬托和强调出来,使形象得以美化。成功的仪表修饰一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适体性原则:要求仪表修饰与个体自身的性别、年龄、容貌、肤色、身材。体型、个性、气质及职业身份等相适宜和相协调。
TOP原则:时间(time)、地点(place)和场合(Occasion)相匹配的原则。即要求仪表修饰因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使仪表与时间、环境氛围、特定场合相协调。
整体性原则:要求仪表修饰先着眼于人的整体,再考虑各个局部的修饰,促成修饰与人自身的诸多因素之间协调一致,使之浑然一体,营造出整体风采。
适度性原则:要求仪表修饰无论是修饰程度,还是在饰品数量和修饰技巧上,都应把握分寸,自然适度。追求虽刻意雕琢而又不露痕迹的效果。
(三)仪态 仪态,指的是人的姿势,举止和动作。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的社会历史背境,对不同阶层,不同特殊群体的仪态都有不同标准或不同要求。资本主义国家的贵族阶层和统治集团的上层人物的仪态讲究绅士风度,不同宗教对其教徒也讲究具有宗教特征的仪态。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也逐渐形成很多对皇家宫室,对儒雅学士,对民间妇女等很多方面的仪态标准和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倡讲文明、讲礼貌,使每个人仪态应当力求美化。
【资料】面部仪态展心态
眉毛能表达人们丰富的情感。如舒展眉毛,表示愉快;紧锁眉头,表示遇到麻烦或表示反对;眉梢上扬,表示疑惑、询问;眉尖上耸,表示惊讶;竖起眉毛,表示生气。 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在社交场合交谈时,目光正视对方的两眼与嘴部的三角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凝视的时间不能超过4、5秒,因为长时间凝视对方,会让对方感到紧张、难堪。如果面对熟人朋友、同事,可以用从容的眼光来表达问候,征求意见,这时目光可以多停留一些时间,切忌迅速移开,不要给人留下冷漠、傲慢的印象。 嘴巴可以表达生动多变的感情。如紧闭双唇,嘴角微微后缩,表示严肃或专心致志;嘴巴张开成O形,表示惊讶;噘起双唇,表示不高兴;撇撇嘴,表示轻蔑或讨厌;咂咂嘴,表示赞叹或惋惜。 人们交往时,手势是语言的最好辅助,如翘起拇指或鼓掌表示钦佩、赞扬;连连摆手表示反对;握紧拳头表示愤怒、焦急;招手叫人过来,挥手表示再见或叫人走开;搔头表示困惑,用力挥手或拍额头表示恍然大悟。
注重仪态的美化有三个标准:一是仪态文明,是要求仪态要显得有修养,讲礼貌,不应在异性和他人面前有粗野动作和行体;二是仪态自然,是要求仪态既要规则庄重,又要表现得大方实在。不要虚长声势,装腔作势;三是仪态美观,要求仪态要优雅脱俗,美观耐看,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四是仪态敬人,是要求力禁失敬于人的仪态,要通过良好的仪态来体现敬人之意。
21
【小贴士】倾听的艺术
1、目光凝视(1-3秒)对方舒适区,不时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 2、面部表情尽量随对方的谈话内容转变 3、手头不可兼做其他事,身体其它部位最好成相对静止 4、专注,保持思考状 5、稍侧耳,正面与对方夹角5-10度 6、身体前倾,与水平夹角3-5度 7、不时稍点头,说些简短而肯定对方的话语。如:对、行、好、嗯、可以、不错、是的、OK、没问题、大棒了。
【小贴士】面试时必要的三种姿态
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心理学教授罗纳德·E·雷吉奥根据一系列研究结果,认为人们在应聘面试中需要呈现3种非语言交流信息。
泰然自若。研究表明,泰然自若、充满信心的人,即人们常说的圆滑机警,往往能赢得工作机会。他们显得充满自信、舒适放松,对自己有着很强的驾驭力,能够控制住紧张的动作,显得很专注的样子。通过面试练习可以获得这种自信的感觉,在真正面试时便能无声无息地将你的气势发出去。
充满兴趣。非语言交流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展示出你对这份工作、这家公司和面试官充满兴趣。不要打哈欠,做出厌倦的样子,或者东张西望。保持适当的眼神接触,身体稍微向前倾。
展现自己。展现自己积极、兴致勃勃的一面,在回答问题时注入一些积极的情绪,包括不时的微笑。但绝对不要皱眉和露出怒容,尤其是当你谈到一个你讨厌的老板或者同事时。仪态的基本要求包括:
(1)站姿
女性的站姿要有女性的特点,要表现出女性的温顺、娇巧、纤细、轻盈、娴静、典雅之姿,给人一种“静”的优美感。
男性的站姿要有男性的气质,要表现出男性的刚健、强壮、粗犷、剽悍、英武、威风之貌,给人一种“劲”的壮美感。
(2)坐姿
所谓坐有坐相,是指坐姿要端正。优美的坐姿让人觉得安详舒适,而不是一副懒洋洋的模样。
1)坐姿的规范要求
正确的坐姿,在其身后没有任何倚靠时,上身应正直而稍向前倾,头平正,两肩放松,下巴向内收,脖子挺直,胸部挺起,并使背部与臀部成一直角,双膝并拢,双手自然地放在双膝上,或放在椅子上。这样显得比较精神,但不宜过于死板、僵硬。背后有倚靠时,在正式社交场合里,也不能随意地把头向后仰靠,显出很懒散的样子。
2)坐姿注意事项
首先,入座轻缓,起座稳重。着裙装的女士入座时,应将裙子向前拢一下。站立时,右脚先向后收半步,然后站起。(“左入左出”的原则)
其次,不要坐满椅子。女子落座双膝必须并拢,双手自然弯曲放在膝盖和大腿上。如果坐在有扶手的沙发上,男士可将双手分别搭在扶手上,而女士最好只搭一边,以示高雅。
再次,切忌坐椅时前俯后仰、东倒西歪。不可摇腿、抖脚。坐立时,腿部不可上下抖动,左右摇晃。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3)走姿
1)走姿的规范要求: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挺胸、收腹,手臂伸直放松,双臂自然摆动;步幅不要太大,步速保持相对稳定。
2)走姿的注意事项
首先,切忌身体摇摆或弯腰弓背,给人以无精神的感觉;其次,双手不可乱放,自然下
22
垂跟随身体摆动;目光注视前方,脚步干净利索。
【资料】影响面试成败的小动作
一边谈话,一边玩弄手指:求职者在面谈时,若无意间玩弄衣服纽扣或手帕的一角,将会给招聘者一种长不大的感觉。
交叉跷脚的坐姿:放松心情、双脚平放,是面试时最基本的坐姿要求。因此,求职者应避免跷脚的坐姿出现,以免让主考官产生不端庄的印象。
拉裙子:求职者在面试时,若是害怕因为自己的裙子过短让自己走光,不断的拉扯裙摆,容易让主试者觉得求职者的个性太过于浮躁。因此,面试时的尺度需要提前考量好。
拨弄头发:留着长发的人与人交谈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拨弄头发,但这种习惯,会令人产生不尊重的感觉。因此,为避免这种习惯影响到面试的结果表现,求职者此时最好将长发扎起来,或理个有精神的发型。
支支吾吾地小声谈话:面谈时,求职者的谈话,若太小声,以致主考官无法听清楚的话,会给人留下一种没自信的印象。
眼神飘忽不定:求职者在面试时,若两眼到处乱瞄,容易让主考官觉得这是一位没安全感、对任何事都抱着不信任态度的应试者,而产生负面的印象。
夸张的肢体动作:面试时,太过活泼、夸张的动作,易招致不稳重的印象。因此,在回答主考官时,应以平稳、平实的态度为原则。
手提服饰袋:面试时,随手提个服饰袋,容易让人留下不够尊重或太轻浮的印象。若不得已,可将服饰袋先置于车站的实物柜内。
不停地看手表:不论是在面谈或与人交谈时,不停地看时间,会让人有一种压迫感产生,因此,在面谈时,求职者切记要留下一段充裕的时间,以防此种情形的发生。
(4)微笑
微笑是社交场合最富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它表现着人际关系真友善、诚信、谦恭、和蔼、融洽等最为美好的感情因素,所以它已成为各国宾客都理解的心理性“语言”。
【案例】
号称美国“旅馆之王”的希尔顿,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旅馆之一。50年来,美国希尔顿旅馆从一家店扩展到70家,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各大城市,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服务人员微笑的魅力。
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于1919年把父亲留给他地1.2万美元连同自己挣来的几千美元投资出去,开始了他雄心勃勃的经营旅馆生涯。当他的资产从1.5万美元奇迹般地增值到几千万美元的时候,他欣喜自豪地把这一成就告诉母亲,想不到,母亲却淡然地说:“依我看,你跟以前根本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5100万美元更值钱地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之外,还要想办法使来希尔顿旅馆地人住过了还想再来住,你要想出这样的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的办法去吸引顾客。这样你的旅馆才有前途。”
母亲的忠告使希尔顿陷入迷惘:究竟什么办法才具备母亲指出的“简单、容易、不花本钱而行之久远”这四大条件呢?他冥思苦想,不得其解。于是他逛商店、串旅店,以自己作为一个顾客的亲身感受,得出了准确得答案:“微笑服务”。只有它才实实在在地同时具备母亲提出地四大条件。
从此,希尔顿实行了微笑服务这一独创地经营策略。每天他对服务员的第一句话是:“你对顾客微笑了没有?”他要求每个员工不论如何辛苦,都要对顾客投以微笑。
1930年西方经济全面危机,也是美国经济萧条严重的一年。在这一年,全美旅馆倒闭了80%。希尔顿的旅馆也一家接一家地亏损不堪,曾一度负债50亿美元。困难时期,希尔顿并不灰心,而是充满信心地对旅馆员工说:“目前正值旅馆亏空靠借债度日时期,我决定
23
强渡难关,我请各位记住,千万不可把愁云挂到脸上,无论旅馆本身遭遇的困难如何,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阳光。”因此,经济危机中纷纷倒闭后幸存的20%旅馆中,只有希尔顿旅馆服务员的脸上带着微笑。当经济萧条刚过,希尔顿旅馆就率先进入新的繁荣时期,跨入黄金时代。
总之,“微笑”是不见金钱的资本,生意兴隆的法宝,是就业过程中的基本保证。 2)如何正确运用微笑
微笑的基本做法是不发声、不露齿,肌肉放松,嘴角两端向上略微提起,面含笑意,使人如沐春风。同时,微笑应当与仪表和举止相结合,力求表里如一,微笑要发自内心,真诚的笑才显得亲切自然,与你交往得人才能感到轻松愉快。有同学问,到了应聘的时候,又紧张又慌乱,如何才能让自己自然的微笑呢?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方法进行技术性训练:
① 第一步:“念一”
因为人们微笑时,口角两端向上翘起。所以,练习时,为使双颊肌肉向上抬,口里可念着普通话得“一”字音,用力抬高口角两端,但注意下唇不要用力太大。
② 第二步:口眼结合 眼睛会“说话”,也会用眼睛笑,如果内心充满温和、善良和厚爱时,那眼睛的笑容一定非常感人,否则强作眼睛的笑容是不美的。要学会用眼睛的笑容与顾客交流。
眼睛的笑容,一是“眼形笑”,二是“眼神笑”,这也是可以练习的:取一张厚纸遮住眼睛下边部位,对着镜子,心里想着最使你高兴的情景,鼓动起双颊,嘴角两端做出微笑的口型。这时,你的眼睛便会露出自然的微笑,然后再放松面肌,嘴唇也恢复原样,可目光仍旧含笑脉脉,这是眼神在笑。学会用眼神与他人交流,这样的微笑才会更传神亲切。
总之,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它并不是一种形式,而关键是要建立起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第三节 就业能力展示
一、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一)、就业信息的来源:
1、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是学校的一个职能部门,整理和发布就业信息,是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在与用人单位多年的交往中,与用人单位取得了相互信任,并建立起了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经过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筛选和分类的用人单位,其可信度高、信息量大。所以,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会定期收集所在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因此地域性较强;对于有明确的就业地点要求的毕业生来说,这种渠道的就业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2、学校老师和校友 毕业生所在学校工作、任教的教师,比一般人更了解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就业的方向和范围,以及近几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与校外的研究所、企业、公司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或兼职教学、培训活动中,教师熟悉这些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工作环境和人才需求情况,他们提供的信息针对性强,更能满足学生对专业发展的要求。校友是指那些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师兄”、“师姐”们。通过他们,毕业生可以寻求去他们单位实习的机会,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就业信息。
3、家长和亲友
毕业生的家长和亲朋好友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他们十分了解自己工作的单位,并与各部门有着较广泛的接触,知道本单位哪个部门要进人,待遇如何,甚至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
24
信息,家长和亲友们都可以直接告知毕业生本人。所以,这也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4、供需见面会及人才市场 高校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各地市举办的各类招聘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集众多用人单位和大量的需求信息,因而时效性很强。目前,各地的人才市场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资源,也纷纷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部分省市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固定市场,毕业生可以上网查询。
5、互联网等媒体
以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为代表,用人单位在其平台上发布大量的用人信息,而且相关的就业政策、就业咨询、求职经验、就业指导等栏目一应俱全,大学生需要注意选择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参考。
二、求职材料的撰写
自荐材料是广大毕业生用来和单位取得联系,“投石问路”最常用的办法之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自荐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就业。
(一)编写要领
1、目标明确。组织和编写自荐材料的大目标和大方向就是为了就业,凡有利于就业的各种材料、各种组织编写方法都可以加以运用。
2、针对性强。即编写自荐材料时,应根据大致的就业意向,根据应聘的行业、职业或单位特点进行材料的合理组织、安排和撰写。要做到有针对性,就须做到知己知彼,根据不同情况写出最适宜的自荐材料,“投其所好”。
3、客观实用。即实事求是,摆正位置。在编写自荐材料的过程中要采取客观真实的思想态度,可以说,自荐材料的真实性是一个择业者的生命线,一旦用人单位发现自荐材料有假,便失去理想的就业机会。
(二)主要内容及特点
1、自荐材料内容主要包括:封面、求职信、《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复印件、个人简历、教务下发的成绩单复印件、附件(证书复印件、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就业推荐表是一个官方的认证,具有权威性,用人单位对此有较高信任度。把它放在自荐材料中加大了自荐材料的可信度及自荐力度。学校推荐表一般包括本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和奖惩情况,自我鉴定,组织意见等部分。正因为就业推荐表统一规范,易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内容上也难于全面,缺乏个性。所以这就要求毕业生在组织编写其他自荐材料中既不要重复,但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添加。必要时也可在就业推荐表中选取最有价值和利于就业的重点部分进行复印(如学习成绩、组织意见等)加入自荐材料中。
附件即指能证实自荐材料中所列的各方面情况的原始证明材料,它也是证明自荐材料的真实性和自荐人各种能力的有力佐证。为防止投递过程中丢失,可用复印件,一般用人单位决定录用后是要看原件的,所以原件一定要妥善保存。
2、自荐材料的特点
(1)客观性。自荐材料必须要以事实做基础,以能够顺利就业为目的。
(2)创造性。自荐材料从形式到内容,材料的结构和组织取舍,完全可以发挥自荐者的创造性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从而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创造性并不等同于求新求异,切忌把材料搞得花里胡哨,哗众取宠。
(3)独特性。正因为自己编撰自荐材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它也是最能充分展示择业者的个性特征,使自荐材料具有他人不可取代的独特性。
25
(4)全面性。要针对应聘对象,取舍得当,突出重点,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让用人单位能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促使对方早下面试录用你的决心。
(三)投寄程序
投寄自荐材料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递交,另一种是间接递交(包括转交或以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投寄等)。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求准确、便利、快捷,要在用人单位规定的投寄时间内寄到。
投寄自荐材料首先要明确投递对象,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逐一检查自荐材料,不要有遗漏与错误,特别是材料内容是否与投递对象一致,千万不要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样是对用人单位的不尊重,对择业者也是个遗憾与损失;第三要注明双方联系办法。如果以信函方式,则要把投递地址写清楚。接收方若是具体人,则要把姓名写清楚、写正确。同时,职位称谓、单位的地址、名称等不要写简称。此外在自荐材料的明显位置必须有联系办法,以方便用人单位与自荐人联系。还有,信封要用标准信封,在信封上也可写上联系办法。注意上述几点后,再经过确认,就可以把一份精心编制的自荐材料投寄出去了。
三、笔试技巧和面试艺术全攻略
根据不同的行业领域特点、不同单位的情况和要求、不同身份的考官等,设计面试的环境、设想面试考官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指导面试考生如何揣摩考官心理,抓住各类问题的要点,直接切入主题,简明扼要地精妙应答。
面试与笔试是用人单位普遍采用的考察应聘者的方式,通过面试和笔试增加对应聘者的了解,从而能够选择录用合适的人员。
(一)笔试
求职笔试是用人单位采用书面形式对应聘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智力水平、文化素养以及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进行的考查与评估。
1、笔试分类:
1)专业考试。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考查求职者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实际能力。外资企业要考核外语;科研院所有可能考查实际操作等动手能力;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考查行政管理和法律知识等。
2)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用事先编制好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要求应聘者完成,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来判定其心理水平或个性差异。一些对应聘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用人单位常常以此来测试求职者的态度、兴趣、动机、智力、个性等心理素质。
3)智商测试。智商测试主要测试应试者的记忆力、分析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思维反映能力。一些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常采用智商测试。他们对于应聘者所学专业一般没有特殊要求,认为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入职后的培训获得,但是否具有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则至关重要。
4)性格测试。性格测试的是考查应聘者的性格是否与应聘岗位的要求相符,是否人职匹配。一些企业在筛选应聘人员时引入了性格测试测评工具,如MBTI麦氏模型人格类型测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兴趣与职业匹配测试,个体价值观和职业匹配测试,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与职业匹配测试,气质与职业匹配测试,16PF人格测试等。
5)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与智商测试有相似之处,但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主要考查应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应聘者的全方位测试。
26
6)命题写作。这种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应聘者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例如,阅读一篇文章写读后感;自编一份报告或会议通知;听取几个人的发言后写一份评价报告;就一个科研题目写出科研论文的详细大纲等等。在进行命题写作时要注意使用公文写作的行文格式和语言风格。
7)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四章第十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一律实行面向社会的公开竞争性考试。应届大学毕业生只需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2、笔试攻略 (1)考前准备
大学生参加各类笔试之前都应从心理准备、物品和环境准备等方面调试好自己。尽管大学毕业生对于考试而言已是身经百战,但考前仍会怯场、紧张,这很正常。所以,首先,大学生要尽量在考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冷静、客观地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相信自己的实力,克服自卑心理。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以便考试中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再次,考前应对照考试规则及要求,开列拟带物品(证件及考试用具)清单并进行准备。最后, 提前到场熟悉考场环境和考场规则,并将每场考试的起止时间、作答要求等重要事项牢记于心。
(2)备考策略
我们以公务员考试的备考策略为例。
1)要严格按照当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准备考试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考生仔细阅读,看是否有新要求和新题型,以便把考前有限的时间用到“刀刃”上。同时,还要准确理解把握各部分题目所要考查应试者哪方面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试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2)掌握方法比反复练习重要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预测个人在行政管理职能领域中成功的可能性,考核考生是否具有在生活和实践中积累的稳定能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命题原则并不是让考生平均完成每道题,而是让考生找出各类题的规律和“捷径”去解题,只有把知识、能力、速度和质量结合起来,才具备做一名高素质公务员的潜能。
备考“申论”,考生首先应具有鲜明的“角色认定”的本领,即要求考生以怎样的身份出现,是以普通公职人员身份还是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其次是注意“限制性规定”,如字数限制、自拟标题限制、资料性质(是找教训的资料还是总结成绩的资料)的限制、归纳主题或主要内容时应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限制、提出对策时不要离开给定资科内容与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限制、进行论证时主旨突出及申发式与申说式不同的限制。
27
3)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申论”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只靠临时突击是无济于事的。平时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全面积累,养成论述社会热点事件的习惯,并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和应试方法。
(二)面试 1、面试的含义
面试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的场景下进行的招聘者与应聘者之间有目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同时也是一个双方彼此考量和认知的过程。面试主要考察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判断决策能力、与职业相关的能力以及个人修养等等。
2、面试的方式与种类
面试按操作方式可分为结构化面试与非结构化面试;按应聘者的行为反应可分为交谈式面试和模拟操作面试;按人员组成可分为单独面试和小组面试;按面试进程可分为一次面试、二次面试、三次面试等。
3、面试前的准备 (1)做好信息准备
面试前务必要收集、准备三种信息及资料,即招聘单位及应聘职位的信息、收集面试主考官的有关信息、准备妥当自己的资料(熟悉自己的简历)。
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招聘单位的性质、背景、企业文化、业务发展、竞争对手;了解招聘职位的说明及要求;了解单位的地理位置、乘车路线等等。
(2)调整心态
面试前过度的焦虑状态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面试时的水平发挥。如果面试前能够做足功课、充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焦虑情绪自然会得到缓解。因此,模拟面试是面试前消除紧张心情的上乘之举。
(3)精心着装
面试当天的穿着打扮是否得体至关重要。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需要精心准备,不能疏忽大意。着装的原则:整洁最重要,头发、指甲要干净,衣着要整齐,皮鞋要擦亮;既不要穿便装,也不要款式太标新立异,最好不穿新衣服。
(4)过好面试前一天
为确保面试不迟到,面试前一天应知道面试单位的准确地理位置、乘车路线、所需时间等,如有条件最好先到面试地点去一趟。准备好现金、月票、手机等一切能使你从容按时到达面试地点的物品。复习事先准备好的应聘单位的相关资料以及个人简历;将个人简历、简历中涉及的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纸张和笔放进面试时携带的背包中;准备好着装物品;保证良好睡眠。
4、面试过程中的技巧 (1)面试中的礼仪
面试时谨记“细节决定成败”。从应聘者踏进求职单位大门的那一刻起,招聘者就开始考察其言行举止,比如是否守时、怎样与主试者握手、坐姿如何等等。
① 守时:守时是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守时与否不仅体现出自我约束力,而且反映了对人对己是否尊重。面试迟到将被视为致命错误。面试者最好提前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过早或过晚都不合适。
② 敲门:即使前面一个应聘者面试已经结束,但在没有接到通知前,应聘者仍应在门
28
外耐心等候;接到可以进入的指令后,进门前无论门是开着、虚掩着还是关着一定要轻轻敲门,允许后方可进入。
③微笑:微笑是面试过程中的显示器,能够显示出自信与风采;微笑也是润滑剂,便于打开谈话之门;应聘者应在敲门时就将微笑准备在脸上。
④握手:握手要有感染力,态度要坚定,既不能用力过大,也不能轻轻接触,特别是女生同样要通过握手,展示自信、真诚与朝气。
⑤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通过友好的目光交流传达出自信与真诚,最好直视对方,不要游移不定、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⑥坐姿:既不要紧贴座椅靠背坐,也不要只坐椅子的边沿,坐姿既不宜过于放松,也不宜过于紧张,最好坐满椅子的2/3,腰杆要挺直,手自然放在膝盖上,保持轻松自如的姿势。切勿弯腰弓背或翘起二郎腿。离位时要轻轻将座椅还原。
⑦手势:手势要自然,动作不宜过大或过多。不要频繁耸肩、手舞足蹈、颤动双腿等,手中不要搓弄衣角、笔或其他物品。
⑧语音:应保持音调平稳、音量适中,不要尖声尖气或细声无力,也不要拿腔拿调,尽量说普通话。回答问题要简洁、清晰、有逻辑性,不要带“嗯、啊、这个、后来、然后”等口头语。
⑨其他:手机要关闭或静音;在休息室候考时,为了保持口气清新,可嚼一块口香糖,但进门前一定要吐掉;即使在休息室也不要抽烟;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或大型皮包要放在座位下右脚边,小包则可放在右手椅侧或背后。
面试结束临走时要整理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丢三落四、风风火火,要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出门时要正面面对主考官退出门,然后轻轻关上门。
(2)面试技巧
①准备一个精彩、漂亮的自我介绍 ②减少紧张情绪,展示自信 ③有效倾听,冷静回答 ④谨慎结束,留下深刻印象 5、面试后的工作 (1)致谢
面试后两天内,应聘者最好向主考官或其他有关人员写一封感谢信。感谢信要简明扼要,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部分提及应聘者的姓名、简单情况及面试时间,并对主考官表示感谢。中间部分可重申对该公司、该职位的兴趣以及对得到这份工作的愿望。结尾部分可再次表明对自己的素质符合公司要求的信心,同时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希望早日得到答复。感谢信是整个面试过程的最后一步,它会给大多数用人单位留下很深的印象。
(2)回顾与反思
面试之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面试做好准备。“吃一堑,长一智”,一次面试就是一次成长。因此,应聘者有必要在面试后的当天进行回顾,并从下列几点进行认真反思:
① 这次面试有什么地方准备不足?
② 这次面试有哪些地方表现不理想?犯了什么错误? ③ 以前面试中出现的错误是否又犯了? ④ 自己是否表现得从容、镇定、有自信? ⑤ 这次面试得到了什么经验与教训?
(三)教师岗位面试分析
29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地位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能够走上教师岗位。然而,大学生对于如何能够通过教师岗位的考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与茫然。
教师岗位的考核程序
教育系统招聘教师一般从三方面进行考查:面试、笔试和教学能力测试。面试与笔试前面已进行了详细讲解,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教学能力测试能够考查应聘者从事教学工作的各项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所以成为各类学校遴选优秀人才的必考项目。
所谓教学能力测试其核心内容包括试讲和说课,其中以试讲最为普遍。较为规范的试讲一般分为三步:面试试讲、能力测试试讲和教学实践试讲。
面试试讲是用人单位的初选环节。这一环节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与非教师岗位的初次面试基本相同,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初步了解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从事教师工作的动机等,从而决定是否让应聘者进入到下一个考查环节;另一种情况是在初步了解应聘者的基础上,以即兴命题的形式,让应聘者进行10~15分钟的试讲,主要考查应聘者是否具备教师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以及对某门课程的驾驭能力,然后再结合简历综合考虑应聘者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考查。
能力测试试讲相当于复试,一般由校领导和专业教师一同对应聘者进行考查。试讲内容一般为一节课,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指定课程、指定章节的命题式试讲;另一种是指定课程但不指定章节的自由式试讲。试讲时台下没有学生,只有校领导和专业教师,但试讲者必须展示面对学生时所应具备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实践试讲一般是对即将录用教师的最后考查。这一环节区别于能力测试试讲的是台下既有学生也有领导和专业教师。进一步考查应聘者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秩序驾驭能力、与学生的交流能力等等。
面试前的准备
教师岗位的面试与非教师岗位的面试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大多可参照“面试与笔试”一节的内容。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有两点:
(1)面试前充分了解应聘学校的情况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办学规模、治学思路;其次,要了解学校的教学水平以及社会声望,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于进人的要求与标准不同;再次,要了解学生的层次、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最后,要了解学校的待遇水平,个人的发展空间以及学校的具体位置等等。只有充分了解应聘学校的情况,才能在面试过程中应答有物、有的放矢。比如主考官问:“你为什么来应聘我们学校?”应聘者要明白这一问题是考查求职动机与愿望。同时学校还担心应聘者专业思想不稳固,很快跳槽等。因此,学校格外关注应聘者对于教师职业的真实态度。应聘者要想答好这一问题,就得事先充分了解学校情况,既要能对学校进行恰如其分的概括与分析,又要能自然、诚恳地表达出自己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思考、归纳自己与教学工作有关的实践经历
绝大多数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全面总结、归纳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有助于增加应聘的砝码。例如,在大学期间担任过“助理试验员”、“助理教学管理员”,参加过偏远地区的志愿者支教工作,到中小学进行过教学实习,当过家教等等。在介绍这些经历时,要将重点放在通过参加这些教学实践,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加深了对教师岗位的理解,对未来从事教学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
(四)女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凸显的一个问题。随着就业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同等条件,男大学生被录用的机率往往高于女大学生。同时,一些特殊行业如建筑、钢铁、勘探、汽车制造等,因为工作环境和特定的工作要求等原因不适合
30
女性工作。因此,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要远远多于男同学。对此女大学生要对此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保持清醒头脑,敢于直面现实,客观定位。
1.发挥自身优势,合理确定就业目标
女性的表达能力强,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一般要强于男性,因此可以选择教师、文秘、文字编辑等方面的工作,发挥特长。
2.协作沟通的优势
女性在社交场合或者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沟通能力,具有协作精神,这与女性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有关,女性性格普遍温顺和蔼,亲和力强,选择社会工作、行政秘书、公关、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发挥其特长。
3.踏实细致的优势
女性在从事相对单调的工作中,表现出踏实耐心的特点,对于一些单一的、重复的、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显示出孜孜不倦的持久性。选择图书管理、财务工作、办公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发挥其特长。对于女大学生而言还有许多优势,例如形象思维能力强、情感丰沛、处事周到等等,而且相对于不同女生个体还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在就业过程中可着重扬长避短,结合自身优势,确定职业目标。
4.正视现实,敢于竞争
在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面临的困难很多,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更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满意的岗位,就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就业过程中女大学生还应该具有敢于竞争的勇气,只有在精神上不畏困难、不惧挫折,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偏见,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思考题:
1、你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准备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2、故事感悟: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一片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的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路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了自己满意的果子?”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一个学生说,“我刚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好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 第三个学生说:“我走进果林就开始比较,看我能见到的最大的果子大概有多大,走到路程的三分之二时,我就比较出来了,在后三分之一的路程里我就照着我所见到的那个果子的标准进行寻找。最后我采回的果子或许不是果林中最大的,但它是我所见到的最大的果子之一。我能把它采回来,也就满意了。”
思考:在择业这个问题上你的做法和苏格拉底哪一个弟子的做法相似呢?
第三章 就业心理障碍与对策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障碍
31
近年来,由于就业体制变化、高校扩招和社会转型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致使大学生就业时心理受挫现象日趋严重。这不但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危害,而且对社会也产生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反应强度大小等不同,不同的大学生遇到就业挫折后会产生不同的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常有以下几种:
一、情绪障碍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映,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
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希望尽快落实就业单位,或幻想无需付出多大努力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单位;有的大学生求职时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烦恼;有的因性别和学历层次等不敢大胆求职。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焦虑。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焦虑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女同学为用人单位“只要男性”而焦虑……对每一个涉世不深、社会经验缺乏的大学生们来说,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成为他们困惑的难题。就业对毕业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数年的窗苦读,一方面是为了祖国现代化建设,另一方是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
从心理学上说,轻度的焦虑人皆有之,是正常;适当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压力感,促使人积极;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活动,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或疾病。高强度的焦虑,表现为心急如焚,顾虑重重,没精打采,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造成精神恐惧;或者因为应聘失败,意志消沉,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无所适从;生理机制失调,如呼吸和脉搏加快,四肢发凉,出虚汗,心前区产生压迫感或放射性疼痛等。这势必影响自己对用人单位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必然造成就业的失败。
【案例】女大学生半年内应聘52次未果三次试图自杀
济南某高校大四学生蓉蓉是个漂亮的女孩,是校学生会副主席、校广播站播音员。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大学生,半年内应聘52次未果,在就业的压力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三次试图自杀,目前正在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
点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是正常的,轻度焦虑有一定积极作用,可以激发潜能,使自己产生紧迫感,从而更努力的寻找就业机会。可是一旦焦虑过度,上升到“焦虑症”就应该及时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
(二)抑郁
抑郁是指情绪低落、内心沉重感、忧虑沮丧、悲观失望、生活乏味、自我感觉不良,甚而有生不如死之感、疲倦乏力、无精打采等以心境低落为主的情绪症状。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由于常常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导致情绪低落、心情压抑、沮丧、无精打采而产生抑郁心理。处于抑郁状态的大学生,一般以个体心中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身体不适,睡眠不足,陷于择业失败的阴影中难以自拔,生活中稍有不顺心的事,情绪就很难平静下来,过度敏感。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抑郁心理, 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甚至影响再次择业。
(三)攻击
32
攻击是焦虑发展到严重阶段,学生对前途没有信心,逃避现实,出现的思维紊乱,容易发怒,甚至出现攻击他人、损坏公物等问题行为。
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因为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而导致落聘,由此而感到社会就业竞争不公,对社会产生敌视心理,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求职中因输给同班同学而产生敌视或攻击心理。当个体受到挫折时,常常会产生愤怒情绪,并因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把自己愤怒的情绪和行为直接地作用于造成挫折的人或事物上。大学生遭受求职挫折,往往会情绪激奋。这种情绪一旦失去控制,很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种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有些大学生会暴跳如雷,和用人单位产生冲突;有的则会埋怨父母没有社会资源可以利用或办事不力,这是直接攻击。有些大学生会将矛头转向其他目标,如踢门、摔杯子等,这是间接攻击。有些大学生则把矛头指向自己,进行自我攻击。如有的大学生就业受挫后会责怪自己无能,严重的还可能会自杀。近年来许多毕业生自杀的现象正是自我攻击的表现。
二、自我认知障碍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内容,它所回答的是“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要求对自己各方面有一个系统的、真切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按照社会性的尺度考察自己,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自卑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自卑常和怯懦、依赖等心理交织在一起,自卑心理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求职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这是由于受到暂时性挫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难免会遇到的面试失败的经历和工作上各种各样的打击,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使之产生自卑心理。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自卑往往伴随着懈怠。”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如学习成绩、社交能力以及家庭背景等。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成绩平平,面对择业市场,常常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大胆推荐自己,认为自己竞争力不够。
有些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择业中他们缺乏自信心,勇气不足,例如认为自己相貌不好,怕用人单位以貌取人,更害怕用人单位拒绝而无地自容。自卑心理源于他人对自己的不客观评价和自己对自己的消极暗示。反复地消极暗示可能导致认知功能的丧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大学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会成为他们择业乃至生活的最大障碍。自卑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忧郁孤僻、不思进取,阻碍了学生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在择业过程中往往过于拘谨,缺乏勇气和自信,不敢面对竞争,不敢参与竞争;在面试时更是紧张得言行拘谨,辞不达意,从而错失良机,影响了求职择业。
(二)自负
自负是一种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的心理。自负的学生与自卑的学生正相反,他们往往盲目乐观和自信。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为:不能清醒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盲目追求好单位、高工资,期望值过高。在自负心理的支配下,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自认为是“天之骄子”,对自己估价过高,自认为高人一等,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心理定位偏高,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弱点,表现出非常强的优越感,于是在择业过程中,往往不切实际地追求高工资、高名利的单位,而对一般的工作单位百般挑剔,甚至提出过高的要求。这些学生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看不上这单位,瞧不起那种职业,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愿从基层做起,认为那样会让自己的能力掩盖在平凡当中,自命不凡。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地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的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
33
倘若未能如愿,情绪则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
(三)攀比
攀比是指学生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特别是忽略了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与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其他学生的择业比较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攀比心理,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认为别人的准备和选择比自己的好,盲目向别人对比看齐。在就业工作中,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以及能力和性格、碰到的机遇各不相同,因而职业选择上不具有可比性。而青年毕业生大都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强。大学生不屑到基层工作,总想找到一份十全十美的工作,这种攀比心理使得毕业生四处碰壁。一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这些消极与不良的心理,极大影响了他们在与应聘单位的互动中对自己和对方客观的思维和判断能力,浪费或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最终使自己很难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
(四)从众
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中就认知、判断和行为等方面与他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缺乏主见和能动性,从众心理较为严重。持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中往往不考虑自己的专业范围、职业兴趣与事业追求、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等,无论是应聘前的准备还是单位的选择,都表现出个人意向的缺失,人云亦云,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由于中国应试教育的特点,大学生较少进行自我探索,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明晰自己适合做何种工作。于是,在就业过程中,“月亮走,我也走”,便出现了从众现象。例如,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容易忽视自身所学专业和特长而盲目从众,比如盲目寻求热门单位、热门职业,将自己的就业单位定位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企业;如将自己的就业区域定位于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死守“天(天津)、南(南方沿海城市)、海(上海)、北(北京)”,不去“新(新疆)、西(西藏)、兰(兰州)”;如将自己的起点固定于高薪高职,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等等。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不顾自身实际情况,毕业生从心理上限制了自己,择业面变窄,在看到同学纷纷签约时,按耐不住躁动,仓促签约,最终不能做到“人职匹配”。
【案例】房价涨得夸张 珠三角都市涌动“白领返乡潮” 在珠三角都市里,一股“白领返乡潮”正悄然涌动。 晓林是广州某广告公司的销售经理,在大都市工作了7年的她,年前就起了返回湖南老家工作的念头。“这两年房价涨得夸张,而且居高不下,感觉压力很大。而且我大学在广东读,算起来都离家11年了,应该回家了,”说到家人,晓林表情有点悲哀,“挺想回家的,一回去就感觉温馨,而且我也到要结婚的年龄了,回家买房便宜点,日子也可以过得幸福点。”
“今年2月,广州十区一手商品房价格为11963元每平方米;深圳关内一手商品房价格为24195元每平方米。也就是说,我要买一个90平方米的房子,在广州平均需要107.7万,而在深圳则需要217.8万。叫我们怎么买?!”
小婵是广州的一名白领。她拿着4000元的月薪,和朋友合租一套小公寓,每个月却仍是“月光族”。她向记者倾诉,在大城市工作感觉越来越无奈,已经准备辞去广州的工作,回韶关老家发展。
据了解,不少白领认为自己曾经执着追求的都市优越感、归属感、安全感已经逐渐消褪,都市的光环开始黯然失色,而工作的压力和焦虑却有增无减,缺乏幸福感。而且,不少的受访白领们已经开始在老家联系朋友,物色合适工作,准备返乡。
34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示,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内陆,相对落后地区、西部地区,近几年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很多中小城市跟一线大城市的生活差距逐渐拉小。两相比较之下,大城市生活的压力和艰辛显得尤其清晰,容易勾动起大都市闯荡的白领们思乡的神经。“回乡发展”开始成为一些一线城市白领的选择。(摘自:中国新闻网)
(五)依赖
依赖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持有这种心理的人缺乏独立意识和责任感,缺乏进取精神,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寄希望于学校、家庭,甚至把自己的就业看作是学校、家长的“义务”。这部分学生尽管已经长大成人,渴望早日走向社会,通常自立意识不强,缺乏独立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就业以及往后的发展都存在着消极的影响,在择业时从不主动寻找机会,不能主动地去竞争,去推销自己,把择业的任务推给父母、恋人、亲友,一切依赖他人。
在人才市场上,父母代替子女、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好像不是大学生自己求职,而是父母亲属在求职。产生依赖心理的学生群体主要来自于独生子女或是家庭经济、社会条件较好的学生群体之中。这一类学生群体大部分是 20 世纪 80 年代出生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就业过程中,他们往往没有任何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去主动寻找和争取就业岗位,而是期望家庭成员利用各种力量为其提供现成的、优越的工作岗位,从而使得就业进程滞后。
(六)功利
功利是指大学生在择业时一味地追求那些经济收入丰厚、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和经济发达、生活环境优越的德区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也为近年来诸多关于大学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报告所揭示,调查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选择的单位性质依次为外资企业(28.27%)、合资企业(13.84%)、事业单位(13.72%)、国有企业(13.6%)、党政机关(6.34%);大学生在选择单位所在的地区依次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
对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来说,在走向社会之际希望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真是人性的表现,本无可厚非,然而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这也恰恰也是一个心理误区。首先是这些被大学生首选的职业岗位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其次,大学生的自身条件也各有差异,这些为大学生普遍向往的职业却未必是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最佳选择。具有这种功利障碍的学生中特别是农村贫困大学生中占有较大比例。他们为了保持“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和光宗耀祖的自豪感和做人上人的优越感。这份良好的感觉,想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学习,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大公司,成就一番大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转变命运回报父母和家庭。功利思想加剧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常常会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攀比心理,使其对就业的选择变的盲目和急功近利极大加重了心理负担和就业压力。
[资料]福州大学对2003届3932名毕业生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 74.25%的学生选择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沿海城市就业 19.13%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 1.12%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 38.34%的毕业生希望能进入外企工作 33.78%的学生想去机关和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只有少部分人选择。 35 70%毕业生希望月薪在1500元以上, 30%选择2000元以上。
——摘自网络
(七)固执狭隘心理
固执狭隘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择业中缺少变通性,有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心理。他们不顾社会需要,不顾社会分工与专业分工的辩证关系,只看到专业的独特性,无视专业的伸缩性;只看到专业的惟一性,无视专业的适应性。
在改革人事制度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后,毕业生想用其所学,发挥专业特长,成为职业能手,这是“专业对口”心理产生的个体现实需要。但是,如果一味按自己所学专业去择业,就太限制自己了。专业不等于职业,即使专业与职业完全对口,为了在这个职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仅靠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是很不够的。实际上,在很多用人单位,不仅看专业,更看专长,还要看创造性和协调能力。日本中型以上公司在招聘时,从来不管你是哪个专业,只要他认为你适合这个岗位,什么专业都行。目前,职业和专业呈现了相关性、边缘性、交叉性和通用性的趋势,个体在择业求职时,不能只拘泥于自己的专业,应该学会变通,灵活地自我调节。如果死板地固滞在自己既定的目标上,忽视现实,那么择业范围将大大缩小,成功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三、人际心理障碍
有一个实业家告诫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社会总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又总比我们想像的要简单。”的确,与大学生习以为常的备受关爱的家庭、“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的学校相比,社会显得复杂多样、丰富纷杂。在学校里,你的成绩与你的勤奋大多成正比;到了社会,你处理不好有时却成反比。在家里,你出了错,父母总会原谅你;在社会里,你得罪了人,有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原谅。在父母面前你可以童言无忌;在职场中无心的一句话会使你几年的努力前功尽弃。所以,我们对现实的人际交往要有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克服理想模型和自我中心意识,以便进入社会后,能很快地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一)怯懦
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人际心理障碍。有些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择业过程中谨小慎微,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在用人单位面前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支支吾吾、答非所问,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一急之下,忘得一干二净;生怕说错话,害怕回答问题不好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代表心目中的形象,以致不敢放开说话,该表达的未表达,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和推销自我,没有把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表现出来。这些学生渴望公平,但在机遇到来时却手忙脚乱,局促不安;他们盼望竞争,然而在机遇面前却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自我推销”中退下阵来。这种怯懦心理也多见于一些女生以及性格内向和抑郁气质类型的学生。
【案例】陈晴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大四上半学期就开始联系工作,班级的同学大多已经落实工作去向了,可是她还没着落。不知道为什么,一参加面试就害怕,结结巴巴的,辞不达意,不敢看对方的眼睛。开始主要是在学校参加招聘会,经过几次失败之后,越来越怕了,于是转到人才市场,因为在这里较少遇上同学和熟人,但进去后,一看见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就不由得陷入恐慌。家人每次打电话问她找工作的事,便撒谎说已经找着了。她说:“最初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但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后,我只能认为是自己没能力,人家看不上。我真害怕找工作,要是我能一直不毕业,就这么下去,不用找工
36
作,那该多好呵!”
(二)冷漠
冷漠是遇到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心理,是一种对周围的人或事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置之不理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挫折的退缩式反应、逃避现实的表现。一般而言,多数大学毕业生血气方刚,情感丰富,富于激情,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对就业表现出情绪冷漠。引起大学生情绪冷漠的主要原因是对战胜挫折、克服困难自感无能为力,从而失去信心和勇气,不积极主动争取就业机会,对原先追求的目标失去兴趣以至于甘心退让,表现为漠不关心、情绪低落、麻木冷漠。此外,缺乏家庭的温暖,缺乏安全、信任、尊重的社会环境,也会造成大学生性格孤僻、态度冷漠。在择业过程中,由于经受不住挫折的打击而态度冷漠的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他人,对自己的人生价值、前途漠然处之;意志衰退,心灰意冷,缺乏进取精神;看破红尘,逃避现实,听天由命,随波逐流,任凭自然发落。
(三)嫉妒
嫉妒是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感,是比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自己的威胁,于是感到心理不平衡。
有嫉妒心理的大学生往往自私、心胸狭窄、虚荣心强。嫉妒的对象往往是与它们专业、才貌、兴趣相近或是性别相同的同学。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当看到其他同学的求职条件好或是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往往会产生羡慕、眼红的心态。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这样会使同学关系恶化、人际关系冷漠,同时也会增加嫉妒者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还有的大学生把自己的就业挫折进行不正确归因,把求职失败视为无权无势、生不逢时,认为世上一切都不公平,从而产生一种愤世嫉俗心理,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的看法。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克服这种心理,培养健康稳定的择业心理,才有利于择业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
调适,又称心理调适,是指改变或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境的历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引发各种心理问题,既不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求职就业,甚至还会影响整个人生。心理调适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冲突时,能够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的原则和方法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环境,消除其产生的种种主、客观因素,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和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的原则
双向选择就业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相互选择的就业方式,也是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市场就业方式。这是顺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所进行的毕业生就业制
37
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双向选择中就业心理问题调适可采用的原则主要有:
第一,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是指在就业心理问题调适中充分认识到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适,其目的既是为了彰显个性,突出核心竞争力,又是为了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心理调适难以回避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就业指导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努力提升就业效果,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多样性以及鼓励个人能力倾向的多样化,并通过分层指导、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人性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学生个人的能力和潜力泛差异,对多样性的承认,意味着对差异的尊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差异是一种自然现象,针对能力差异,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容易从个体角度出发考虑自身对就业的种种要求,而忽视或者轻视社会现实的要求,使得自我评价呈现个体性特点,当个体遭遇社会,无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甚至冲突,从而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就业心理的调适就应坚持差异性原则,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良好心态。
第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观”,培养学生自主调节的能力,使之成长为能进行自我教育和独立进行就业活动的主体。在当前择业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始终是双选的主体,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师只是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行使指导、服务、检查、监督职能,必须充分尊重两个主体的意愿。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主体性教育,大学生既是就业指导的客体,也是就业实践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主体教育的过程中。从教育过程上看,通过就业、择业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有助于把就业指导的相关理论内化成学生的自身要求,更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的转变。要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就业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人才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通过深入人才服务中心、劳务市场等就业一线课堂,提供咨询服务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就业主体意识,调节学生心理。
第三,自信性原则
自信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哪怕自己遭遇到就业挫折,也能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深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就业。自信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大学生需要合理定位个人的择业目标,克难奋进,逆势飞扬,内外兼修提升个人的求职竞争力。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弱点,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利用优势,把它发展到最佳状态,认识了自己的优势就能在竞争中敢于竞争,就会有较好的竞技状态,从而获得自信。其次,要善于抓住机遇。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自信可以帮助你抓住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机遇。当前,求职者可以不局限于去一个单位应试,还可主动寻找其他单位,主动寻找机会推荐自己。大学生要用自信成功敲开就业的大门,在择业遇到挫折和心理困惑时,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困扰,保持积极而又稳定的心态,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想和目标。
【案例】小周是我接待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她身材娇小,穿着朴素,缺少城市青年的时尚、活跃,比较安静、内敛。她向我描述了个人的简历:“我两年前高考没考好,落榜后我参加了成人大专秘书班的学习,学习了涉外秘书、标准日语、办公室自动化等课程。最近就要毕业了。我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所以想尽快找到工作,减少家里的负担。但我担心自己不是全日制大专毕业,工作不太好找。两年中,我虽然学习努力,成绩也比较好。但是,老
38
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平平,性格内向,所以,我很担心自己一旦面试就会失败。”
【建议】 小周缺乏自信,小周的心情我们很理解。我们以前都曾失败过,现在又面临着择业的激烈竞争,有压力是自然的事。但现在小周的当务之急是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因为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第四,竞争性原则
竞争性原则是指大学生在就业心理调适中明确“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每一个大学生都提供了展示自我、公平竞争的大舞台,只有敢于竞争,才能抓住就业机遇。当前,大学生选择单位时要公开、平等地竞争,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要择优录用。就业竞争机制的引入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择业环境,客观要求大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主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1)敢于竞争。强化竞争意识是大学生在择业前最基本的心理准备。大学生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一是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二是必须在心理上准备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2)善于竞争。要想在求职与择业中取得成功,仅仅敢于竞争还不够,还必须善于竞争。善于竞争体现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这就要求既要注意就业期望值的适当,又要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就业竞争意识,告别依赖和从众心理,勇敢地面对社会竞争的挑战和压力,勇于承受在人才市场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
第五,心理援助原则。
心理援助原则是指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中需要社会、学校的支持,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等心理援助,让大学生迅速走出逆境,恢复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首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辅导能够唤起学生职业生涯的意识,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发展职业素质,对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加强就业心理辅导。不仅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素质。最后,发展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建立心理援助机制,学校要发展心理中心、职业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通过咨询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帮助,缓解学生就业工程中的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扰和问题。还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的方法
解决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学校采取有力措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尽快完善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同时需要社会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需要高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第一,国家、学校采取的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
1、加强在校生心理指导和咨询,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能力。目前,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以往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由于心理教育及心理指导滞后造成的学生心理素质较低问题,以及因为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和压力所产生的新的不良心理,使学校在学生心理指导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在于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全过程开展职业指
39
导。教师要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保持经常化和普及化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有关心理保健理论指导下,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提高就业竞争力。
2、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量新型产业、职业的涌现,国家就业制度、用人制度的深度变革,均使广大毕业生在职业的选择、定位、发展等方面面临更大的自由空间,同时对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帮助大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第一,适宜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智力水平、业务能力、身体状况、心理特点等;能够进一步了解社会因素对择业的影响,如经济发展变化对不同职业需求的影响,社会资源、就业信息的有效利用以及机遇的把握;能够使同学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测定,如有关个人潜力、职业能力倾向的科学测定,职业兴趣、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匹配的测验,对自己的职业倾向、发展潜力有一个总体把握,最终使学生能够有目的的设计自己的现在和将来,根据现有的条件和愿望,以及社会环境条件提前设计选择好职业道路。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职业生涯道路的制定,能够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能够奋发图强,在业务学习、能力培养、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有选择、有目标的进行努力和发展,从而不断打造实力,增强自信心,为未来的职业竞争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
3、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证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发挥水平,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一是有关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方面的指导。通过这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判断就业形势,了解国家有关指导性的就业政策,为职业调整、定位做好心理准备。二是择业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包括求职材料,如自荐书、求职信等的准备,面试、笔试等应聘过程中各种技巧的学习等。帮助同学拉近与应聘单位的距离,更好的适应应聘单位选人、用人标准,以便在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三是就业心理指导。包括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健康情绪的调整和保持,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以及如何客观认识自我,怎样参与竞争,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等,确保同学在求职应聘过程中能够知己知彼,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案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小王是上海某高校信息学院2008届毕业生。大四全身心投入考研的备战,认为可以规避就业的困境。但是08年1月的考试却失败了。他没有找工作,在学习附近租个小房间继续复习,结果09年的考研又失利了。小王只能开始找工作,由于不是应届毕业生,有没有工作经验,他的求职道路非常坎坷。先到一家流水工厂工作两个月后嫌辛苦辞职;接着一边准备报考注册会计师、一边四处投简历;虽然每天忙得团团转,但是考试依然失利,应聘的工作也杳无音讯。沮丧的他在一个月后黯然回湖南老家。这时,一家公司准备通知他被录用,但是已经无法联系上他。
点评:该生性格太急而且心态不稳。在校期间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把考研作为不去找工作的借口,没有真实的面对现实问题。另外,该生在找工作时就像病急乱投医,没有职业规划,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
第二,大学生努力进行自我调适,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解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所谓自我调适,就是自己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控制调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困扰。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能够帮助自己在择业遇到困难、挫折和心理冲突时,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化解困境,排除困扰,改善心境,寻找最佳途径实现自己择业的理想和目标,不至于因受挫而使情绪一落千丈或丧失信心。因此,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积极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增强承受挫折、化解冲突
40
和矛盾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促使心理健康,顺利择业。
1、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以社会需求为标准,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给自己准确定位,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就要做到自我反省和进行社会比较。自我反省的关键在于要真实、客观。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应当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等等。同时,如果有过失败,不应一蹶不振,一定要珍惜这样的经历,反思自己失败原因,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毕业生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要将自己与社会上的其他人加以比较。一是要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二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三是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从活动的结果分析来评价和认识自己。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即择业取向要以社会需要为重,要将职业理想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和社会的基础上,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择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保持良好的择业心境就非常重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制度有一个理性认识,客观地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了解目前就业市场的现状,树立科学求实的职业理想观,要适应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要求,培养竞争意识和良好的敬业精神,树立面向基层、艰苦创业的思想,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职业观念,树立淡化就业单位身份、属性的观念,经过自身不断努力,通过实践以获取理想的职。大学生还要自觉调整就业心态,避免就业定位的理想主义色彩,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克服从众、攀比心理,克服依赖心理,克服急功近利心理,在求职中抓住机遇,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失败,确保顺利就业。
3、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一次重大选择,因此给大学生带来较大的思想、心理压力,也使部分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大学生要努力做到: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排除抑郁、焦躁等情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适当扩大人际交往;客观认识自我,克服自卑、自傲心理,以克服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知问题等心理障碍。
4、运用自我调适方法。大学生自我调适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自我激励法。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情绪进行斗争,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因为失败、挫折已经成为过去,要勇敢地面对下一次,尽可能地把不可以预料的事当成预料之中的,即使遇到意外事件出现或择业受挫,也要鼓励自己不要惊慌失措、冲动、急躁,而是开动脑筋、冷静思考、寻找对策。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通过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第二,适度宣泄法。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紧张的情绪得不到解除,就可能以粗暴的行为代替理智的思考。要消除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泄。可以向朋友、亲属、老师和同学倾诉,也可以通过大运动量的体力消耗达到情绪的宣泄。但是宣泄一定要注意场合,不能对社会公共财产造成损害,不能影响他人的生活。第三,转移注意法。即把注意力从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寻找一个新颖的刺激,激活新的兴奋中心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兴奋中心,使不良情绪逐渐消失。如:听听音乐,参加体育运动,进行自我娱乐,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参加有兴趣的活动等等,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中,以求得心理平稳。第四,自我慰藉法。其实质是自我辩解,关键是自我忍耐。在择业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主观上已尽力仍无法改变时,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以缓解动机的矛盾冲突,解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说服自己适当让步,找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理由让自己保持内心的安宁,承认并接受现实,以求得解脱。
41
5、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困扰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即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因此,通过认知纠正,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人们的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例如,有的大学生择业不顺利就怨天尤人,认为“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太少”,“用人单位要求太高”,其原因就在于他只从客观上找原因,认为“大学生择业应当是顺利的”,“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岗位”等等。正是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认知信念,造成了他的不良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恰恰来自于他自己。所以,如果能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观念,调整认知结构,不良情绪就能得到克服。大学生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时要把握三点: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不是源于外界,而是由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所造成的;二是情绪困扰得不到缓解是因为自己仍保持过去的非理性信念;三是只有改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才能消除情绪困扰。自我调适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环境调节法、自我静思法、广交朋友法、松弛练习法、幽默疗法等。这些都是应变的一些方法,但最主要的是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择业要充满信心,要注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乐观豁达的态度,不要惧怕困难、挫折,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
【案例】呆在半空,只有啃老
张文考研面试时,被一个有关系的人给挤掉,让他领悟到什么是权力。于是他卯足劲考公务员,吃穿全部靠父母的退休金,连着三年考了三年,终于获得面试机会,但是仍没被录取。他坚信,打工是地狱,公务员才是天堂,既然与天堂只差一步,那就不能心甘情愿的进入地狱!就这样,虽不知天堂何时有望,啃老倒已成现实。
点评:张文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过于理想化。一心向往高薪职业或稳定岗位,但是全然不考虑自身素质的匹配与否,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预防和调适
由于每个择业者的择业目标不同,心理倾向就不同,当这种心理经过不断的强化,就会形成稳定的心理定势。在心理定势的作用下,择业目标更加既定化、模式化,一旦自我选择与社会期望相矛盾、主体与客体相冲突,原先设计的择业目标难以实现,就会引起择业心理冲突,产生不良心理,严重者还会产生心理障碍,以下对择业中的几种主要心理障碍提出预防和调适的办法。
(一)增强竞争意识,克服焦虑等情绪心理。
部分对人才竞争不了解,没有体验,心中无数,容易产生各种焦虑、恐惧等情绪心理。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使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是对自身惰性的进攻,它可增强人的进取心,人只有面对压力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但过度的焦虑又会严重影响学生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择业失败。要克服情绪心理,主要是要更新观念,打破中国传统的事事求稳、求顺的思想,增强竞争意识。而且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确立了竞争意识,就勇于竞争,果断决策,不怕风险和挫折,敢于面对失败的考验,焦虑的心理必定得到缓解或克服。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不断增强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主动化解和转化不良情绪。同时,毕业生还应克服自己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客观冷静地制定求职方案和目标,尽量减少挫折。否则越急越容易择业失败,而失败的体验又会强化沮丧和焦虑的情绪。
(二)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自负心理。
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自负心理。要消除自卑、自负心理,至关重要的是要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纠正过低、过高的自我评价,有意识地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求成功的因素,体
42
验成功的喜悦。要自信而不自负,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学会自我欣赏和自我悦纳,设置合理的就业目标,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要消除自卑心理,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优点列举法:列举自己的诸多优点,然后请同学和父母帮你写出“同学眼中的我的优点”“父母眼中的我的优点”,综合后最大程度的不断挖掘自己实际存在的优点和优势。(2)能力展示法;要克服自卑感还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比如,学会如何平静地与人交谈,如何接近陌生人,如何同别人握手寒暄,如何进行开场白,如何使谈话继续和终止等技巧。(3)自我暗示法:在就业时暗示自己,不要计较别人的议论。失败、成功都是自己的事,无需担心他人的议论;在应聘中暗示自己,如果此次面试不行,还会有下一个机会,这个单位不录,还有其他的单位在等着自己,在面试场上要暗示自己,面试无非是一场谈话,尽量使自己放松。(4)成功体验积累法:可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习观摩活动的组织等,通过丰富的体验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励自我不断发现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心。要克服自负心理,核心也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方法包括:(1)社会比较。首先,要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作比较,要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与其他所获得的各种比较信息基本一致,那就基本可以认为自我认识发展比较好,比较客观;如果不一致,差距太大甚至相反,那就表明他的自我认识发展不好,不够客观,缺乏自知之明。(2)自我静思。也叫自我反省,通过反省应当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自己的爱好特点是什么,自己的性格气质是什么,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等等,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心理测验,如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兴趣测验等对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和性格作一个客观评估。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案例】冯云是湖北大学电子专业本科2003届毕业生,自2003年11月开始踏上求职之路后,她经历了61次求职失败的痛苦。但她没有灰心和气馁,一次次打从失败的打击中站起来,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终于走向了成功。在参加第62次面试时被武汉唯冠电子公司录用。(摘自《中国青年报》2003年7月31日)
(三)学会正确定位,消除从众、攀比心理。
在就业问题上,克服从众、攀比心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弄清自己的条件(优势和劣势),摆正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而不是盲目随大流。《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代的战术,更是现代大学生就业之道。面对择业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毕业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做出正确定位,不从众、不攀高。首先是待遇定位。当前受金融危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就业机会减少,大学生应认识到当前形势,做出合理的待遇定位,应先解决就业和生存,才能谈发展、谈未来。其次是地区定位。第三是职业定位。大学生在就业时应摆脱从众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的工作岗位类型,有选择地去应聘,这会大大地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案例】曾经有个毕业生,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月薪是2000元,可是好景不长,他所在的公司半年后就倒闭了。在后来的求职中,他始终认定要找一份月薪不低于2000元的工作,多次求职未果。一天他跟着当菜农的父亲去卖菜,早市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们的菜是全市最好的,不能比别家价格低。”直到中午,因为菜价高还是问的多买的少。儿子急了,要父亲降价,父亲始终不答应。天快黑了,他们的菜经过一天的风吹日晒已毫无优势,最后被人以低价买走了。儿子埋怨父亲为什么不早点出手?父亲笑着说:“是啊,那时候出手该多好,可早上总以为自己的菜应该值那个价,就像你现在总以为自己月薪必须2000元一样。”父亲的话让儿子深感震动!
43
点评:人生其实就像卖菜一样,要想卖个好价钱是不容易的,有时候越想卖高价,越卖不出去,做人也一样不能自视太高,要善于把握时机。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不要幻想和要求所选择的就业岗位或从事的工作是十全十美。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调整,终身从事一种职业是可能的,但终身在一个岗位上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小了。特别是在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时候,要有“生存危机”,应当考虑先解决“吃饭”问题,树立“先生存、后发展”的就业观,要在首先保证生存的基础上再考虑所选择的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能否得到提高、将来发展潜力如何等等。
(四)建立自信,克服依赖心理。
依赖他人的帮助,大学生有可能也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从长远来说,依赖的心理对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却是有害的,因为依赖的习惯会使人逐渐丧失自信、失去自我,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的自信程度)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克服依赖心理,毕业生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建立自信,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其次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做,通过行动上不断累积的成功来强化自己动手的习惯。
(五)提高综合素质,克服固执狭隘心理。 大学生要克服固执狭隘心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避免就业心理压力对自己的困扰,最基本的道理和根本的出路就是不断学习,增强就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第一, 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引导大学生正确清楚地认识自我, 挖掘自身潜力, 从而实现职业目标与理想。职业生涯设计可以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合理的利用时间,增强实践的动力, 提升成功的机会; 职业生涯设计还能提高个人竞争力,只有先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 才能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提高效率并取得成效; 职业生涯规划也可发掘自我潜能, 增强个人实力。所以,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通过不懈的努力进行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事业的成功。第二,不断增强就业心理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成功就业的基础和保障, 大学生作为就业压力的承受者, 应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使自己能够自我缓解、校正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及时解决日常心理问题,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另外还应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也是求职择业的基本保证。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创造更多、更新知识的本领,掌握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技能有机结合的方法,通过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使自己能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择业的需要,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第四,提高实践能力。针对高校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加强社会交往,来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虎添翼,也自然会缓解就业心理方面的压力。
《中国大学生》2002年第二期中,发表了题为《一大于四》的文章:一个中国的下岗青工是个夜大生,做了十年的商业会计,并且获得高级会计资格证书。美国老板急需一位商业会计,却不能录用。美国老板要的会计是什么条件呢?除了会计专业知识外,这个会计必须能熟练地操作电脑,要经常与各大公司在电脑上对帐;其二要懂英语,因为国际间各种账
44
单的往来几乎都是英文;第三条,公司由于非常注重工作效率,进来不久公司会给配车,所以必须会开车。如果只精通会计这一行的话,公司招进来之后,还要给配上电脑操作员、翻译和司机。那么,原来的一个岗位被分成四个岗位,人浮于事不说,相互之间容易有摩擦。最后,从英国请了一个会计,月薪是两千美金。如果在国内要是遇到合适的人选,月薪是七千元人民币。那个美国老板非常想在中国聘用一位会计,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工资费用。但是从工作效率上来看,他不得不聘用这位英国会计。七千元的月薪,按照国内工薪标准是一个高收入。但是,那位只懂工业会计的下岗者,却没有肚皮吃下这碗饭,想想:真叫人感到惋惜!
(六)树立正确择业观,消除功利心理。
加强择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功利心理。“双向选择”给大学生以很多的择业自由度,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机会,这就难免会使毕业生产生一些脱离实际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作为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遵循个人期望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理想与务实并存、需要与可能并举的择业原则。择业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总之,盲目到一些表面上看来不错,但不适合自己,自己才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的单位去工作,是不会让自己的满意的。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改变自己,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事例]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擦鞋这个职业收入低下,地位卑微,甚至被排列在72行之外。一位大学生却放着现成的白领不做,当上了擦鞋匠,在全国开起了连锁店。这个“怪人”就是“罗记星级擦鞋”连锁店总店的创始人罗福欢。
1996年,罗福欢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父亲所在的单位工作。工作清闲,工资也不少,但是一次偶然的经历却让他注意到了擦鞋这一职业。
那是一个冬天,他在春熙路看见一位老太婆在寒风中等人擦鞋。他的鞋并不脏,但是他坐了下来。鞋擦完了,他拿出10元钱递给老人家说:“不用找了,你这么大年纪了挣钱不容易。”老人执意不肯要他的钱,“你以为我很穷是不是,其实我一天也有七八十块钱收入呢!”罗福欢将信将疑。站在旁边观察起来,发现老人所言非虚。他甚至发现有个擦鞋匠在一小时里擦了1 6双鞋,平均不到四分钟就挣1块钱。
这就是毫不起眼的擦鞋匠!罗福欢不由有些眼热心动: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却未必有擦鞋匠挣得多。他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行业远未得到充分的开发,现在的市场不过是冰山一角。他更坚定了当擦鞋匠的决心。
听说儿子放着好好的白领工作不干,要去当擦鞋匠,罗福欢的父亲大惑不解,罗福欢的女朋友听说他要去当一个擦鞋匠,也断然与他分了手。“既然你决定了,我也无话说。”父亲长叹一声后说,“但是,我还要叮嘱你一句——即使是擦鞋也一定比没读过大学的擦得更好!”
罗福欢想把擦鞋做得能登大雅之堂,使鞋类美容成为现代人消费生活中一重要内容。但是还没有完成原始积累,他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为了使自己有别传统的擦鞋匠,他特地制作了一块宣传板“星级擦鞋 美好生活从脚上开始!”他还将收费定位在每双鞋5元。
第一天上街,他穿着西装,打领带,在热闹的红星路摆起了摊子。周围很快围了一堆人。议论纷纷。这时候,一位中年人在他面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我希望今天的美好生活能从脚上开始!”那人幽默地对他说。洗泥、清洁、上油、抛光、打蜡—整套工艺中的每一个环
45
节,他都做得很仔细。
经过几年的努力,由于他的周到而高水平的服务,他的罗记星级擦鞋已经资产上百万,与国际著名品牌合作的模式,创立全国独一无二的品牌连锁店。他的新理想:不仅要把擦鞋店做成知名品牌,还要努力将其推向世界。
——摘自《中国青年》2003年第12期
(七)促进自身社会化过程,消除嫉妒等人际心理。
要消除大学生的嫉妒等人际心理,主要靠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道德水平,促进自身社会化来克服。良好的社会化既是学生适应未来职场生活的前提,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首先要认清嫉妒心理的卑鄙性和危害性,做到坦诚磊落,培养高尚情操,遏制嫉妒心的萌发和滋长。其次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在地上画了一根直横线,问他的学生:“你怎样才能把这根线变短呢?”学生用手把线擦掉了一部分。老师摇了摇头,在旁边又画了根更长的线,说:“与这根线相比,刚才那根线就变短了。做人也如此啊!”学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从此改掉了自己喜欢嫉妒别人的毛病。由此可见,要使自己比别人“长”,最好的办法不是把别人“擦短”,而是让自己更“长”,也就是长进自己。再次要学会与他人协作,客观地对待他人的成功与进步。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别人的长处你也不可能使自己全都具备。所以,有的时候你应该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在向他人学习的同时应该学会与人协作。只有这样,你才会克服嫉妒心理,提高自己在集体里的人缘,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综合力量。好的人缘也会为自己求职带来更多的信息和途径。最后要善于及时积极地调整心态,化嫉妒为动力。一个人在嫉妒别人时,总是注意到别人的优点,却不能注意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当个体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总之,对别人产生了嫉妒并不可怕,关键要看个体能不能正视嫉妒,能不能升华这种嫉妒之情,把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思考题】
1、大学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障碍是什么?如何克服? 2、案例分析:
企业“挫折面试”检测大学生潜质
“招聘营销人员,年薪5万—25万。”昨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招聘会,广东佛山一家企业打出的高薪招牌吸引了众多求职学生的注意。不过等到他们前往应聘时,最先遭遇的却是一个“下马威”。
“我觉得你的普通话并不标准,这样和客户沟通起来会不会有问题?”“来求职之前,你好像没有对我们的企业和行业进行必要了解,这样随意投简历是不是有些缺乏诚意?”记者看到,高薪招聘营销人员的佛山市顺德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短短一小时内,就收到了近20份简历。
但每对一个求职学生进行初步了解后,面试官总会开始挑“毛病”:小则求职者语言表达有漏洞,大则其性格兴趣与工作不相匹配。“被面试了一刻钟,我的汗都要下来了。”大四学生小赵告诉记者,如此面试他还是第一次见,“压力很大”。
思考:如何看待招聘公司此类的挫折面试?
第四章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第一节 创业概要
46
一、创业和大学生创业 (一)创业和创业的意义
人们通常把创业看作是开创事业的活动。但“创业”本身是科学名词,有着特定的含义。“创业”,在《新华词典》里定义为开创事业。“创”,篆文从刀,仓声,是形声字。“业”,篆文像古代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板,上面刻有锯齿,以便悬挂钟、鼓等乐器。后引申为所从事的学业、事业、职业、行业、就业、产业、创业、工作等。由此可见,创业是创字当头,业为基础。这就意味这就意味着任何一项事业都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旧到新的创造过程。
广义上的创业,泛指一切人们从事地开拓性的革新活动。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艺术等事业,人们只要从事前无古人可循的事业,皆能称为创业。狭义上的创业,仅指群体或个人在社会中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主题的活动。这种创业活动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看,也许是史有先例的,但就创业者自身来说,却是从未有从事过,是开创性的。
综上所述,可以把创业定义为: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必须要贡献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
创业必须要贡献出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
创业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业是创造具有“更多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 第二,创业需要贡献必要的时间,付出极大的努力。第三,承担必然存在的风险。财务、精神、社会领域及家庭等。第四,创业报酬、金钱、独立自主、个人满足。
对于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创业过程不但充满了激情、艰辛、挫折、忧虑、痛苦和徘徊,而且还需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渐进的成功也将带来无穷的欢乐与分享不尽的幸福。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现象,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
创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十分重要。创业者通过自己的创业实践,可以对社会的产品、服务、工作机会和收入等方面做出贡献。对企业的员工而言,使他们具有了可支配的收入,对创业者而言,有了商业利润,对国家而言,增强了新的税收,从而在国民福利上面可以有更大的投入。
(二)创业的类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身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科学投资》调查研究表明,国内创业者基本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1、生存型创业者
生存型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创业人群。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说,这一类型的创业者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其中许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为了谋生混口饭吃。一般创业范围均局限于商业贸易,少量从事实业,也基本是小型的加工业。极少数因为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
2、主动型创业者
主动型创业者又可以分为两种:盲动型创业者和冷静型创业者。前一种创业者大多极为自信,做事冲动。这种类型的创业者,大多是博彩爱好者,喜欢买彩票,喜欢赌,而不太喜欢检讨成功概率。这样的创业者很容易失败。冷静型创业者是创业者中的精华,其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或是掌握资源,或是拥有技术,一旦行动,成功概率通常
47
很高。
3、反欺诈委托加盟
反欺诈委托加盟是一个新的业务模式,表示加盟投资商委托一家公司帮着加盟策划,以达到规避加盟风险、和引进合适的加盟项目。反欺诈委托加盟绝对不只是简单地为加盟投资商推荐一家连锁企业,而是从加盟创业、维权、店铺经营这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策划。这一全新的概念是由伦琴反欺诈加盟网提出的。
【资料】可供大学生自主创业申办营业执照类型
考虑到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受到资金、人员成本、场地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推荐以下五种执照类型,因其创办投资少、开办费用低等特点,适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要求。
1)个体工商户
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自己个人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由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市场经营主体。
2)个人独资企业
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3)合伙企业
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有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自认。
4)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企业
是以合作制为基础实行以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职工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股权平等,民主管理的企业法人组织。
5)有限责任公司
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三)大学生创业
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来临,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目前,我们国家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之所以提倡大学生创业,除了创业不失为缓解目前就业压力的一条解决途径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要具有一种敢于开拓的创业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即创业能力护照,要求把创业能力提升到与学术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美国旺盛的创业热潮就源自于学校的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奥斯丁德州大学首届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举办此类竞赛,逐渐波及到全世界的大学。其中,影响最大的创业活动是麻省理工大学,从1990年开始,每年都有几家新企业从大赛中诞生并被高薪买走。由创业计划直接孵化出来的企业中,有的短短几年即成长为年营业为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如Yahoo、Excite、Netscape等公司。据统计,在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有46%出自创业计划大赛。
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中,美国已经形成相当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教育。其他诸如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已经开始
48
有目的的把创业教育渗入到普通教育中去。
我国率先开创创业教育的是清华大学,1998年举行第一次创办计划大赛,成功的代表是视美乐公司,开创和引领了国内学生创办公司的热潮。1999年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成功举行更引发了大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教育部也作出决定,允许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据中国教育在线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平均比例是0.3%,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比例约为20%。受今年金融危机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与当下失业人员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数字叠加起来,使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显得相当严峻。
【资料】创业梦变成现实的“七步走”战略 一、必不可少的创业计划书
创业不是仅凭热情可梦想就能支撑起来的,因此在创业前期制定一份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书应该是每位创业者必做的功课。通过调查和资料参考,要规划出项目的短期及长期经营模式,以及预估出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当然,以上分析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象,主观判断。根据计划书的分析,再制定出创业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各阶段的分目标,同时订出详细的工作步骤。
二、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
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是保证“有粮吃”的重要步骤。在项目刚启动时,一定要做好3个月以上或到预测盈利期之前的资金准备。但启动项目后遇到不可避免的变化,则需适时调整资金运作计划。如果能懂得一些必要的财务知识,计划好收入和支出,始终使资金处于流动中而不出现“断链现象”,那么项目的初级就能为未来发展大好基础。
三、不断强化创业能力与知识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战”,创业者要想成功,必须扎扎实实做好充分准备和知识的不断积累。除了合理的资金分配,创业者还必须懂得营销之道,比如何进货,如何打开产品的销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都要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这些知识获取渠道可以是其他成功者的经验,也可以是书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和各类人士打交道,如工商、税务、质检、银行等,这些部门都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要善于同他们交朋友,建立和谐的人脉关系。
四、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大学生创业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比如加入行业协会,就可以借此了解行业信息,学会借助各种资源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提升自己的行业能力。千方百计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商业氛围,这对创业者的起步十分重要。
五、学会从“走”到“跑”
在创业的初期,受资金的限制,或许很多事都需要创业者本人亲自去做,不要认为这是“跌份”或因此叫苦不迭,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企业,从“走”到“跑”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只有明确目标不断行动,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轻重,抓住关键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解决一件关键的事情,比做十件次要的事情会更有效。当企业立了足,并有了资金后,就应该建立一个团队。创业者应从自己亲历亲为,转变为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的作用,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一旦形成了一个高效稳定的团队,企业就会跨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六、盈利是做企业最终的目标 做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无论你的点子有多少,不能为企业赢利就不具备商业价值。
49
因此无论是制定可行性报告、工作计划还是活动方案,都应该明确如何去盈利。企业的盈利来源于找准你的用户,了解你最终使用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并尽量使之得到满足。
七、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从创业成功案例中不难发现,创业者往往都有“见了南墙挖洞也要过去”的信心。从小就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真理的大学生创业者,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力量呢?如果创业失败了,你又应该怎样面对失败?充分的准备和不断地学习,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概率所起的作用。与此同时调整方案,换个方式和方法继续前进,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经历过一个“死而复生”的过程,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脚步更加坚定。永远要记住一点:信心是企业迈向成功的阶梯。(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二、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弊端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1.有激情。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精力旺盛、朝气蓬勃, “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其创业很可能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所以普遍相当的胆识,敢冒风险,“初生牛犊不怕虎”,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有技术。大学生在大学里进行了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有技术优势。而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
3.有创新精神,大学生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另外,大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领者;
4.良好的环境。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对有条件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已经具备了难得的机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文,对于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提出了明确的支持政策。不仅3年内免交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而且在经费支持、人事关系办理等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的政策。
【资料】关注“小企业”的创立
小企业是指企业所有者能与其经营者直接沟通,与大部分企业员工(包括骨干)进行个别接触的类型的企业。现有的数据表明,1)在许多国家,高达99%的企业是小企业。2)在许多国家,超过40%的员工就职于小企业。3)在许多国家,小企业创造的价值约占全部企业创造价值的40%。4)小企业创造了约75%的新岗位。5)50%的小企业在成立的头两年内倒闭。6)60%的小企业的启动资金来自个人,如个人存款、亲友借款。7)通过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所需的成本要比通过大企业低得多。8)小企业吸纳了批发零售业和服务行业的大部分就业人数。9)在某些制造行业,小企业的销售额和雇佣人数占了较大部分。10)小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11)新企业存活期超过5年的机会只有25%。12)几乎在所有国家,小企业都是创业者的乐园。
(二)大学生创业的劣势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有的学生在前期听到创业艰难,没有尝试就轻易放弃了。创业者需要决断力、信心、说服力以及坚定不移的品质。
50
一旦作出某种判断,创业者就相信自己的判断。否则一遇挫折就打退堂鼓,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甚至自己有信心还不够,还必须有能力说服别人相信他的判断,这样才能引来投资或别人的支持。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分钱”。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3.大学生的市场法制观念较为淡薄,缺乏商业信用。大学生毕业前都是依赖父母生活,独立人格没有完全形成,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诚信守法是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精神素质。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诚信守法,注重声誉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4.社会资源贫乏。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而大学生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平时应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通过这个平台,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人脉。
5管理过于随意。一些大学生创业者虽然技术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要想创业成功,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可从合伙创业、家庭创业或从虚拟店铺开始,锻炼创业能力,也可以聘用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的日常运作。
三、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途径 大学生创业途径有很多种,如果从创业者与事业的关系角度分,有个人创业、家族创业、合伙创业(联合知本、资本创业)、参与创业(发展创业)等途径;如果从创业时机选择角度来分,可分为兼职创业、休学创业和毕业后创业等途径;如果从创业的依据和手段角度可分为技术风险型模式创业、概念创新模式型创业和综合型模式创业等途径。下面简单介绍之:
个人创业古已有之,也是一种最普遍的创业方式,同时也是困难最大的一种创业形式。在任何一项事业创业初期都要经过艰苦的创业历程。许多创业事例表明,创业初期很多都是个人奋斗、积累的结果。
家族创业,就是以家族为单位,秉承祖上基业,在新的时期创立新的业绩。这种创业形式的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权控制在家族成员手中,企业绝对多数的股份被家族成员所控制。它的主要特点是,企业家族化。所谓企业家族化,指的是企业管理氛围有亲和力和凝聚力,员工感到企业像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这种大学生创业形式,流行于中国台湾地区和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
合伙创业就是个人在创业全部条件不完全具备情况下,联合具有不同优势条件人员,共同谋取事业发展、共担风险的创业形式。我们知道一项新的事业的创立起码要具备资金、技术和人才三方面条件,在事业建设过程中,还要具备充分的市场调查、准确的决策、科学管理、妥善经营,创业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事业才有可能得到发展。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事例中,有许多都是这种形式。
技术风险型模式。这种创业模式是大学生将自己拥有的专长或技术发明通过“知本雇佣资本”的方式发展成企业。创业的大学生具备某一专业、技术特长,或成功研制一项新产品、工艺,但要创建成企业需要高额资本,而学生往往由于缺乏信用保证难以通过信用机制从外部筹措大量需求的资金。于是大学生就以技术、专利、其他智力成果做资产估价,吸引有眼光的公司提供风险投资基金来创建企业。这种创业模式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高科技农业等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型的行业。经营形式上采取股份法人公司制,管理上十分
51
强调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这种模式是技术与风险资金的结合,不确定性程度高,风险大。
概念创新型模式。这种创业模式刚刚兴起,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点子、想法进行的创业活动。创业者的设想能够标新立异,在行业或领域是个创举,并迅速抢占市场先机。概念创新常见于的创业形式如规划设计公司、广告创意公司、投资服务公司、企业策划公司等。创业的资金需求量不是很大,创业者可自筹资金、或用民间借贷等传统融资方式,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这种创业需要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和旺盛的创业欲望,善于洞察商业机会,创业难度高,不确定性大,但成功的收益也很大,是一种开创性价值创造型创业。
综合型模式创业,具有知识型、技术型和概念型创业的综合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的创业准备
一、创业精神的培养 (一)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广雅》:“创,始也”;新,与旧相对。创新一词出现很早,如《魏书》有“革弊创新”,《周书》中有“创新改旧”。和创新含义近同的词汇有维新、鼎新等,如“咸與惟新”、“革故鼎新”、“除旧布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综上所述,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
“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敢想、敢干、敢于抓住机会,这是创业成功的第一资本。企业家常常作出与众不同的判断,福特预见到50年以后人人开汽车而不再坐马车,乔布斯预见到20年以后人人使用计算机来学习和工作。他们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把世界推向了他们预想的方向。创新精神就是要求大学生具有独立思索和分析的能力,主动探索,积极创新。
(二)事业精神
大学生要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种职业,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来对待。确立明确目标,并且坚定执行。
(三)创优精神
创业需要创优精神,即强烈的责任心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挖掘潜力。你也许无法马上或最终不能自主创业而成为企业家,但是通过关注创业,接受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具备创业意识和技能的你们都将成为潜在的成功者。
【案例】温州人的创业精神
温州经济的起飞是温州人自己培养的,是闯市场闯出来的,也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温州几乎家家办工厂,户户搞经营,每个家庭都直接面向市场,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80年代,温州有100万人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当“游商”(业务员)拉订单。他们站火车、睡地板,教育部门的教师证、邮电部门的各类信封、香港警察更换的警徽,甚至连美国海陆空三军的
52
军徽订单,也被温州人拿来了。创业时期,温州人从小事做起,从做钮扣、皮鞋、打火机、门锁、拉链等小小商品入手,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终获成功。温州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就是因为他们有“四千”精神,从来不怨天不怨地。失败了,爬起来从零开始再干! 在温州人思维中,就没有“等、靠、要”这一说。温州人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与其坐等,不如从不屑一顾的小事做起”。15年前,很多温州人千里迢迢来到北方做各种各样的小生意,最典型、最常见的就是修鞋。现在他们哪个不是腰缠万贯的老板。
【资料】提升个人创业特质的途径 1、坚持看《新闻联播》2、到大公司打工 3、雇精明能干的员工; 4、与商人交往; 5、与政府人员交往; 6、投资学习; 7、尊重员工; 8、听取他人意见; 9、模仿成功者; 10、持续寻找问题.
二、完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哈佛大学拉克教授讲过这样一段话:“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件极具诱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但任何一个梦想成功的人,倘若他知道创业需要策划、技术及创意的观念,那么成功已离他不远了”。也就是说,创业者光有热情和梦想还不够,必须切实的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一)创业者四大素质 1、心理素质
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创业者的心理条件,包括自我意识、性格、气质、情感等心理构成要素。他的自我意识特征应为自信和自主;他的性格应刚强、坚持、果断和开朗;他的情感应更富有理性色彩。成功的创业者大多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创业者,必须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和成功欲望,帮助创业者克服各种困难走向成功。
2、身体素质
所谓身体素质是指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思路敏捷。现代小企业的创业与经营是艰苦而复杂的,创业者工作繁忙、时间长、压力大,如果身体不好,必然力不从心、难以承受创业重任。
3、知识素质
创业者的知识素质对创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业者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要作出正确决策,必须掌握广博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创业者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做到用足、用活政策,依法行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掌握与本行业本企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能力;具备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如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等。
4、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是指善于通过特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来判断、控制、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完全自主地承担社会责任的心理品质。现代企业者需要有道德感、责任感和义务感。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诚信守法,注重声誉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资料】哈佛教条 “理财三句话” (1)每月储蓄30%工资;(2)投资年回报10%以上;(3)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这样钱就越来越多。
53
巴菲特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二)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
创业者至少应具有如下能力:创新能力、筹集资金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应变能力、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
有了这些创业能力,创业者才能真正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和创造机会,才能有效地搜集、处理、运用信息,适应市场变化,创造利润。 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筹集资金主要有三种途径:自己积蓄、小额贷款和风险资金。自筹资金,可靠但很缓慢;后两者条件严格,需要抵押物,抵押物高于贷款数额,抵押物有现金价值,到期不还贷,抵押物即拍卖变现。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创业者必须完全具备这些素质和才能去创业,但创业者本人要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自觉性和实际行动。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途径:一靠学习,二靠改造。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就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和改造自我者。
【资料】借来的钱就是你的钱!
小仲马在他的《金钱问题》剧本中说: “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讨一元、十元钱叫“乞讨”;讨百元、千元钱叫“集资”;讨一万、十万元叫“借贷”;讨百万、千万元叫“融资”;讨十亿、百亿元叫“资本运作”。
第三节 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一、创业的基本程序 (一)产生创业的想法
大学生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根据爱好和兴趣产生了创业的想法,这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产品研究,并围绕它产生业务构想。从而形成自己的创业规划。
创业发展阶段图
阶段 修炼期 等待期 企划期 创建期 创业期 时间 1-3年 1-5年 3-6个月 1-6个月 0.5-1年 目标 从新人成长为潜在创业者 寻找合适的创业机会 为特定的创业构想做全面企划 创建自己的事业 使自己的获得立足之地, 因陋就简,凡事亲力亲为 策略 在别人的企业完成修炼 广种薄收 自完成企划任务 尽量缩短只花钱不赚钱的创建期 生存是唯一目的 (二)组织优势互补的团队
选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基本素质,能充分胜任技术工作的人才。同时人员还要有能充当一定角色的能力,如生产技术人员、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公关人员、流通控制和销售人员。选配人员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公司的创意特点,考虑到自己的整体策略。选配人员时要注意整体的协调一致,即\"合得来\"。
同时还要选择经营方式,是开店还是办公司?针对的客户的类型选择企业的地址。
54
(三)制定商业计划
1、确定公司名称。给公司命名不是一件草率的事,也有许多讲究与艺术。 ①合法,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符合相应法律规范。 ②自己喜欢,员工也易于接受; ③字数不宜太多,不要有歧义,要给人以正确的印象,不应对外界产生误导。易于读写,朗朗上口;
④要独树一帜,不要人云亦云;
⑤不要过于专业化,应为以后的发展保留合理的弹性和余地。如\"××无线电元件公司\"和\"××二极管公司\"绝不是等同的概念;
⑥要适合目标、公众的口味。如\"好利蛋糕\",公司的目标公众市民化、大众化。 2、聘请顾问律师
新公司的创立经常要接触到许多法律和制度方面的问题,你很难掌握那么多的法律知识,因而需要专业人士给出正确的建议。
3、筹集原始资金 无论是股东集资、银行贷款、对外举债还是个人资产,都必须考虑大笔资金的到位问题。
(四)企业登记注册 1、筹办、注册经济实体
完整的注册企业的程序包括:准备经营场地、开具有关房产证明、企业名称登记、领取并填写工商注册登记表、准备提交相关文件资料、办理有关前置审批手续、办理入资、验资手续、领取工商营业执照。
企业在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如下手续: ①企业代码登记;②刻公章,开银行账户;③国税登记;④地税登记;⑤统计登记;⑥行业管理登记;⑦科技企业登记;⑧ 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及就业证办理。
2、涉及学校的手续办理
对于应届毕业生在自主创业中担任企业法人代表的,在其公司申请注册中,需要学校出具的证明包括:
①就业办公室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 ② 公安处户证科出具的集体户口证明;
③ 公安处治安科出具的无刑事犯罪纪录证明。
对于应届毕业生在自主创业中担任企业股东的,学校为其提供的证明包括: ① 就业办公室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 ② 公安处户证科出具的集体户口证明。
3、各种章程的成文
成立公司的一些基本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虽然一定还很不完善,但是一个基本的运行框架是必需的。
4、引入必要的生产办公设备。注意功能实用,切忌追求高档、豪华。
5、员工培训。对招聘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明确技术和纪律要求。
6、材料的采购和试产试销。选购少量原料,进行试生产,发现存在的问题;把试制品拿给专业人员和消费者,搜集反馈信息,勘探市场情况。
7、重新确立产品设计。把生产、流通、销售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汇总,重新审定产品的设计,一旦确认可行,则可进入下一步。
8、正式规则。招集创业人员,制订正式的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策
55
略方案,这样你的公司便可走入运行的正轨。
【资料】中国青年成就计划(YBC)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全国工商联共同倡导发起,是一个旨在帮助青年创业的教育性公益项目,通过与国际商业领袖论坛、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等组织合作,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力量为创业青年提供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YBC扶持的对象是年龄介于18至35岁、有创业潜质但缺乏资金和经验的创业青年。(来源:网络)
二、大学生创业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对政府扶持政策知之甚少。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学生表示对政府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不是很了解。今年各地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但大部分学生对政府出台的这一措施尚不知情。另外,一些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反映,想办理一些相关注册手续,但不知从何下手,也不知哪一项有优惠,感觉是一头雾水。
2、专业知识难以发挥。据了解,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对与本专业联系密切的相关行业选择较少,愿意从事非专业对口创业的占绝大部分。目前来看,由于大学(尤其是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等原因,毕业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往往对接不上,大学毕业后创业的行业不对口非常普遍。据常德抽样调查,有90%的创业学生选择餐饮、营销、代理等服务行业,认为服务行业投资少、投入少、综合素质要求不是太高,易入行。
3、缺乏创业资金。融资困难是我国创业的活动的瓶颈,更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最大障碍。如果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创业并不是仅凭热情就能完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资金不足是当前大学生创业者遇到的最头痛的问题。虽然国家有小额贷款扶持,但与大学生们想在心仪的专业上创业,相差甚远。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限制条件多。导致很多有创业念头的大学生因缺乏启动资金停止了创业脚步。
大学生在大学读书的几年,几乎都是家里资助学费,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毕业后创业,不愿再找家里要钱,要靠白手起家。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建议
1、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 应当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待遇。 特别是在创业资金方面,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 也可从全国金融体系战略的高度来建立完善的内部融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机制。积极探索个人和企业创业的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民间借贷、典当融资、金融租赁等融资方式;特别是要发展适合高科技创业的创业投资公司,引导政府、大企业和富有个人设立创业资本。
2.帮助树立创业意识,明确创业目标。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社会和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要转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起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意识。创业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所有关于创业的知识、技能以及激发创业意识的其他因素都是外在的,必须通过长期性、反复性灌输,以加深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和情感,为创业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比较务实的创业项目。 要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加快对大学生创业成果的转化。
3、主动大学生提高自身创业素质。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保持饱满的创业精神的同时,更要牢固树立不断创新的意识,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创业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大学生本人应认真分析自己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合创业,不但要有很强的创业意
56
识和创业动机,而且要分析自己是否做好了创业准备,是否具有创业技能,如何解决项目资金与场地问题等。
4、形成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舆论导向。仍有很多的大学生们父母希望子女们有一份体面、安稳、专业对口的工作,不赞同子女自主创业。因此,各级部门应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建议家长不但要给予他们精神支持,还应积极引导他们,要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也要使他们意识到风险,此外还要给予大力支持,做好后勤服务。
三、创业实例分析
(一)个人创业办企业有哪些形式 1、个人独资企业
当创业怱如一夜春风来吹遍神州大地之时,已是每个人都可能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追求,抑或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征程。张瑞敏、柳传志、刘永好、李东升、黄光裕、陈东升、丁磊、张朝阳、陈天桥……
优势:
1)注册手续简单,费用低个人独资企业的注册手续最简单,获取相关的注册文件比较容易,费用比较低。
2)决策自主:企业所有事务由投资人说了算,不用开会研究,也不用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作出说明,所谓“船小好调头”,老板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经营方向。
3)税收负担较轻:由于企业为个人所有,企业所得即个人所得,因此只征收企业所得税而免征个人所得税。
4)注册资金随意:《个人独资企业法》对注册资金没有规定,极端的说法是一元钱可以当老板。
劣势:
1)信贷信誉低,融资困难:由于注册资金少,企业抗风险能力差,不容易取得银行信贷,同时面向个人的信贷也不容易。
2)无限责任:这是最大的劣势。一旦经营亏损,除了企业本身的财产要清偿债务外,个人财产也不能幸免,加大了投资风险。
3)可持续低;投资人对企业的任何事务具有绝对的决策权,其它人没有决策权,这加大了个人的责任,如果投资人有所闪失,企业本身就不可能存在。而且个人决策也有武断的一面,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对企业不利。
4)财务有限:企业的全部家当就是个人资产,财务有限,很难有大的发展。 5)缺乏企业管理:这是个人独资企业的一个大问题。 2、非公司制企业法人
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指拥有法人资格而与公司有别的企业,与公司的明显区别是注册资本的不同。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是10万元,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是3万元。
优势:
1)有限责任:由于拥有法人资格,天大的责任由法人承担,股东个人承担的责任仅仅以所出的股本为限,其它个人资产不受牵连,降低了个人投资风险。
2)运行稳定:注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时,要求拥有完善的管理和财务制度,同时股东入股后不得抽回资金,这就在法律上保证了充裕的资金和健全的运行机制,不会因为个别股东的变故而使企业生产动荡。
劣势:
1)注册手续复杂、费用高:注册非公司制企业法人必须经过严格审查,费用比较
57
高,主要是获取相关的注册文件和验资费用。
2)税收较高;一方面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3)不能撤回资金,转让困难:股东一旦出资就不能撤回资金,股东只能享受收益,不能随便转让股本。
4)信贷信誉不高,发展空间有限。 3、私营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指合伙人之间以合同关系为基础的企业组织形式,为了共同的目的,相互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
优势:
1)注册手续简便,费用低:注册方式与独资企业类似,关键在于合伙人之间的共同协议,合伙企业运行的法律依据就是他们之间的协议。
2)有限合伙承担有限责任,易吸引资金和人才。一方面合伙企业通过普通合伙人经营管理并承担无限责任,保持合伙组织的结构简单、管理费用较低、内部关系紧密及决策效率高等优点;另一方面,可以吸引那些不愿承担无限责任的人向企业投资,也可以吸引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税收较低:和独资企业一样,只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年营业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年营业额3-10万元,税率27%;年营业额11万元以上的,税率33%。
劣势:
1)无限责任:合伙企业最大的风险就是无限责任,同时还有连带责任。一旦合伙人中某一人经营失误。则所有合伙人都被连累。因此合伙人的选择和合伙协议的拟定就相当重要。有人认为连带责任可以在合伙协议中用相应的条款规定分担比例,减少个人风险,但我国的法律规定合伙人之间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权益,请求合伙人中的一人或几个人承担全部清偿责任。
2)易内耗:公司是资本说了算,而合伙企业各合伙人平均享有权利,这是它的优点,但也会带来问题。合伙人一旦有隙,企业决策就难达成一致意见,互相推委。业务开展困难。如果合伙品质有问题,则后患无穷。
3)合伙人财产转让困难:由于合伙人的财产转让影响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法律对此要求严格。向外转让必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而不是采取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退伙也存在这个问题,除非在拟定合伙协议时有明确规定,否则很难抽身而退。
(二)陈生成功创业分析:
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十多年前放弃了自己在政府中让人羡慕的公务员职务毅然下海,倒腾过白酒和房地产,打造了“天地壹号”苹果醋,在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千万富翁级的“猪肉大王”。
不完全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则只有2%~3%,有97%~98%的大学生创业失败,专业人士分析,缺乏相关的创业教育和实战经验、缺乏“第一桶金”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对于成功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的实战经验及“第一桶金”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为什么陈生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进入养猪行业,就能在广州开设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好好追问。
实际上,之所以能在养猪行业里很短时间就能取得骄人成绩,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集团的董事长,还在于陈生此前就经历的几次创业的“实战经验”:陈生卖过菜,卖过白酒,卖过房子,卖过饮料。这使得陈生有着这样的独到的见解:很多事情不是具备条件、做好了
58
调查才去做就能做好,而是在条件不充分的时候就要开始做,这样才能抓住机会。
然而,“条件不充分”时到底怎么才能“抓住机会”呢?我们来看一下陈生的做法:他卖白酒时,根本没有能力投资数千万设立厂房,可是他直接从农户那里收购散装米酒,不需要在固定设施上投入一分钱便可以通过广大的农民帮他生产,产能却可以达到投资5000万的工厂的数倍。此后,他才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开始租用厂房和设施,打造自己的品牌。迅速的进入和占领市场,让他在白酒市场上打了个漂亮仗。而当许多人“跟风”学习一位到南方视察的国家领导人用陈醋兑雪碧当饮料的饮食方法时,善于“抓住机会”的陈生想到了如何将这种饮料生产出来。经过多次尝试,著名的“天地壹号”苹果醋就此诞生。
当然,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陈生成功的秘诀更让人难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无数企业“抓破脑袋”寻求发展良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技高一筹者才能够取得成功。而一些企业运用精细化营销,就是一种技高一筹的做法。于是,从传统的中国猪肉行业里,陈生分析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因为中国每年的猪肉消费约500亿公斤,按每公斤20元算,年销售额就高达上万亿。而与其他行业相比,猪肉这个行业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基本上没有形成像样的产业化,竞争不强,档次不高,机会很多。更重要的是,进入这一行业的陈生,机智地率先推出了绿色环保猪肉“壹号土猪”,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猪肉。
虽然走的还是“公司+农户合作”的路子,但针对学生、部队等不同人群,却能够选择不同的农户,提出不同的饲养要求,比如,为部队定制的猪可肥一点,学生吃的可瘦一点,为精英人士定制的肉猪,据传每天吃中草药甚至冬虫夏草,使公司的生猪产品质量与普通猪肉“和而不同”。在这样的“精细化营销”战略下,陈生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叫响了“壹号土猪”品牌,成为广州知名的“猪肉大王”。
(三)胡启立成功创业分析
胡启立是武汉科技学院电信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红安农村人。4年前,他借债上大学。在大学期间,他打工、创业,不仅还清了债务,为家里盖起了两层洋楼,自己还在武汉购房买车,拥有了自己的培训学校。
他创业走过了怎样一条路?学校师生对他创业又是如何看的呢? 从小收购土特产卖
胡启立1982年出生在红安县华河镇石咀村一个普通农家,父亲在当地矿上打工,母亲在田里忙活。
在胡启立3岁那年,父亲在矿上出事了,腿部严重骨折瘫痪在床,四处求医问药。三年后,父亲总算能下地走路了,可再也不能干重活累活。为给父亲看病,家里几乎家徒四壁。
胡启立的父亲不能下地干活,只得开了家小卖部,卖些日用品。胡启立小小年纪就经常跑进跑出“添乱又帮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从小就接触到了买和卖。
慢慢长大了,胡启立在商业方面开始显才。全村20多个同龄小孩,他的年龄和个头都不是最大的,但却是“领袖”,他经常带着同伴们去挨家挨户收购土特产,如蜈蚣、桔梗、鳝鱼等,卖到贩子手上,挣些零花钱。
2002年,胡启立读高中,学习成绩还不错,正在读高一的弟弟辍学外出打工,给哥哥赚学费。胡启立心里不是滋味,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胡启立说,他从那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大一好好学习,尽量多去学点东西,从大二开始,寻找机会挣钱,力争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能当上老板。
高考时,他本打算报考一所商学院,却遭到家人的反对,好在他对电子也有兴趣,最后选择了武汉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贴海报发现校园商机
59
2002年9月,胡启立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从姑姑那借来的4000元学费,到武汉科技学院报到。
进校后,胡启立感觉大学生活比高中生活轻松多了,空闲时间也多,他利用这些空闲时间逛遍了武汉所有高校,也熟悉了武汉的环境,这为他的下一步创业打下了基础。
大学时间相对充裕,稍不注意就会养成懒散的习惯,胡启立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决定提前走入社会,大一下学期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学期。
2003年春季一开学,胡启立开始给一所中介机构贴招生海报,这是他找到的第一份兼职工作,并且交了10元钱会费。
“贴一份0.20元,贴完了来结账。”中介递给他一沓海报和一瓶糨糊,胡启立美滋滋地开始往各大校园里跑。
“贴海报,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做的。”胡启立没想到贴份海报,还要受人管,一些学校的保安轻者驱赶一下,严重的会辱骂甚至动手。
3天后,胡启立按规定将海报贴在了各个校园,结账获得25元报酬。同行的几人嫌少,都退出了,而胡启立却又领了一些海报,继续干起来。不过,他心里也开始在想别的门道了。
一次,他在中国地大附近贴海报时,看到一家更大的中介公司,就走了进去,在那里遇到一位姓王的年轻人。
王某是附近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在学校网络中心搞勤工俭学。几个学生商量,能不能利用网络中心的电脑和师资,面向大学生搞电脑培训。网络中心同意了,但要求学生们自己去招生。
“只要你能招到生,我们就把整个网络中心的招生代理权交给你。”王某慷慨地说。胡启立想,发动自己在武汉的同学帮忙,招几个人应该是没问题,就满口应承下来。
做招生宣传要活动经费,胡启立没有经验,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商量,结果大家都不知道要多少钱。有的说要5000元,有的说要2000元,最后胡启立向王某提出要1800元活动经费,没想到王某二话没说,就把钱给了他。
胡启立印海报,买糨糊,邀请几个同学去各个高校张贴,结果只花了600元钱,净落1200元。这是他挣到的第一笔钱。
尽管只花了600元钱,但招生效果还不错,一下子就招到了几十个人。然而,这些学生去学电脑时却遇到了麻烦,因为动静搞大了,学校知道了这个事情,叫停了网络中心的这个电脑培训班。胡启立几次跑到网络中心,都没办法解决这个事情。他无意间发现网络中心楼下有个培训班,也是搞电脑培训的,能不能把这些学生送到那去呢?
对方一听说有几十个学生要来学电脑,高兴坏了,提出给胡启立按人头提成,每人200元。非常意外地,胡启立一下子拿到了数千元钱。
办培训学校,圆了老板梦 2005年,“胡启立会招生”的传闻开始在关山一带业内传开了。一家大型电脑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找胡启立商谈后,当即将整个招生权交给他。
随着这家培训机构一步步壮大,胡启立被吸纳成公司股东。但胡启立并不满足,他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一家专门做校园商务的公司。
胡启立谈起成立第一家公司的目的:“校园是一个市场,很多人盯着这个市场,但他们不知道怎么进入。成立公司,就是想做这一块的业务,我叫它校园商务。”
同时,胡启立发现很多大学生通过中介公司找兼职,上当受骗的较多,就成立了一家勤工俭学中心,为大学生会员提供实实在在的岗位。他的勤工俭学中心影响越来越大,后来发展到7家连锁店。“高峰时,每个中心能有一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2005年下半年,由于业务越做越大,胡启立花20多万元买了一辆丰田花冠轿车,
60
在校园和自己的各个勤工俭学点奔跑。去年9月,他又将丰田花冠换成30多万元的宝马320。记者问他为何换名车,他说:“谈生意,好车有时候是一种身份证明吧。”
在给一些培训学校招生的过程中,胡启立结识了一家篮球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开始萌生涉足体育培训业务的念头。经过多次考察比较,2006年底,胡启立整体租赁汉阳一所中专校园,正式进军体育培训。当年招生100余人,今年的招生规模预计是300人。“以前都是为别人招生,这次总算是为自己招了。”
如今,胡启立已涉足其它类型办学,为自己创业先后已投入200万元左右。 师生眼里,他是个怪才
尽管现在成了校园里的创富明星,但胡启立一点也不张扬。
虽然在外面买了房子,但胡启立现在还和以前一样住在学生宿舍,吃食堂,而且他看上去和大多数同学差不多,只不过稍显得老成一些。
只是在学校很难见到他的人,用同学们的玩笑话来说:“谁要想见他,都要提前一个月预约。”他和同学关系都比较好,虽然经常不在学校,但是如果有消息的话,一般不出半天就会通知到他。
“他是个怪才,我们都很佩服他。”胡启立的同学裴振说,其实,班里对胡启立的看法,分成两派:一部分人十分羡慕他,大学还没毕业就能自己赚钱买车买房;另一部分人认为他虽然创业成功了,但学习没跟上,而且他现在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没什么关系,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怪可惜的。
胡启立在大学期间,学校也为他创业提供了帮助,从院长到老师,都为其创业和学习付出了更多心血。由于忙于创业,耽误了一些课程,学校了解他的特殊情况后,特事特办,按规定允许他部分课程缓考。
班主任杜勇老师谈起自己的这个特殊学生,也连说:“我带过很多学生,但胡启立是其中最特别的,创业取得的成绩也较大。”他认为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不太好的前提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为别人提供岗位。“但要是能兼顾学业就更好了。”
【思考题】
1、一个成功创业者的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 2、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3、大学生创业、择业调查问卷
学校:__________ 专业:_____ 学历:______ 性别:_____ 毕业时间: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来自:___________ (1)农村 (2)小城镇 (3)大城市 家庭条件:___________ (1)贫困 (2)一般 (3)富裕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的大学生将何去何从?为了探究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和创业想法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现在这个困境并成功地走上康庄大道,我们特开展此项调查。请各位大学生如实填写问卷,谢谢合作!
一、单选题:
1、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对自己的前程有什么打算?( )
A 考机关事业单位 B 自主创业 C 进企业工作 D 其他____________ 2、你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
A 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 B 先就业、再择业 C 不就业,继续深造 D 自主创业 3、如果你去单位工作,你认为第一年的每月工资是多少?( )
A、800—1000元 B、1000—1200元 C、1200—1500元 D、1500—2000元
61
4、如果你去单位工作,你认为单位是不是一定要给你交纳五金?( ) A、一定要 B、可以交纳 C、无所谓 D、其它___________ 5、假如你想自主创业,那么你会选择哪个领域?( )
A 与自身专业相结合的领域 B 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C 往当今热门的方向发展 D 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 E.其它(请注明) ____________ 6、如果要选择一个合作伙伴,你比较愿意和哪一类人一起创业?( )
A 同龄人 B 有经验的人 C 学历高的人 D 有资金基础的人 E 志同道合的人 7、如果您在第一次创业中失败了,你会( )
A 放弃,进企业工作再说 B 筹集资金,努力进行二次创业 C 等待时机,积累经验 8、当你在创业过程中发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您会 ( ) A 向政府部门申请资金 B 向银行贷款 C 吸引风险投资
D 向亲朋好友借钱 E 自己积累 F 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 9、您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风险的看法是? ( )
A 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B 年轻人应勇于尝试,即使失败也可重新再来。
C 创业风险大,成功机率低,造成很大身心压力。 D 没考虑过,无风险意识。 二、多选题:
1、你认为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备哪些素质:( )
A 强烈的挑战精神 B 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 C 较好的专业知识 D 优秀的管理及领导艺术 E 良好的社会关系
2、您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对于社会其它阶层优势在哪里?( )
A 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 B 专业素质较高 C 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 D 网络信息能力强 E 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认为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是:( ) A 专业知识 B 实际能力 C 政策环境 D 市场环境 E 创业团队 F 创业机会 G 资金条件 H 创业项目 4、您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障碍是什么?( )
A 经验不够 B 缺乏社会关系经验 C 资金不足 D 没有好的创业方向,开拓市场难 E 要考虑继续深造 F 亲人的反对 H 缺乏人才和核心技术 I 创业团队缺乏合作精神 5、您认为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方面应该做哪些扶持(任选两项)?( ) A 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 B 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C 政策支持 D 宣传鼓励
E 政府不应该扶持,不应再出台过多的这类政策,使大量大学生盲目地选择创业 F 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诸多,请依次排列其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 A 家庭经济条件 B 个人能力 C 政府的政策 D 市场大环境 E 创业伙伴 F 机遇
三、问答题
1、你认为在自主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希望有哪些好的措施和扶持项目? 2、你第一次自主创业失败,造成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注:未自主创业人员免答。) (来源:海盐县大学生服务中心)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