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2020年下半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2020-03-19 来源:独旅网
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2020年下半年真题与答案解析

————————————————————————————————————————【1月9日上午】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提问】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那么按照物质组成成分的种类,可以把物质怎样进行分类呢?

【学生回答】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教师提问】可否进一步分类?

【学生回答】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教师引导】之前主要学习了纯净物的进一步划分,今天来研究混合物的进一步分类。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提问】混合物通常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我们把这样的体系叫做分散系。阅读教材找到分散系的概念。

【学生回答】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提出问题】结合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的概念,说一说对于硫酸铜溶液、泥水来说什么是分散质、分散剂?

【学生回答】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为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分散剂。溶液中溶质分散质为硫酸铜固体,分散剂为水;浊液中分散质为泥,分散剂为水。

【提出问题】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出具体的实例。

【学生回答】气气(空气);液气(云雾);固气(灰尘);气液(泡沫);液液(酒);固液(泥水);气固(海绵);液固(珍珠);固固(合金)。括号外为分散质、括号内为分散剂。【提出问题】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学生回答】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提出问题】将Fe(OH)3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分散质粒子比胶体的大。

【提出问题】那么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关系如何呢?想一想,腌制咸鸭蛋时,Na+、Cl-能透过蛋壳内壁的半透膜进入蛋白质内,而身为胶体粒子的蛋白质分子却不能透过半透膜,那么胶体粒子大小、溶液中粒子大小、半透膜孔径大小关系如何?【学生回答】胶体粒子要比半透膜的孔径要大,溶液中粒子大小比半透膜的孔径要小。说明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小>溶液中粒子大小。

【提出问题】结合刚才所做的实验和教材“科学史话”的内容,思考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粒子大小有什么关系,胶体能够发光吗?

【学生回答】可见光的波长在400~700nm之间,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是被胶体粒子散射的现象,并不是胶体粒子本身发光。

【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光通过溶液和浊液时,没有光亮的“通路”出现?

【学生回答】溶液也能发生光的散射,但由于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及其微弱。所以,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则观察不到这种现象。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质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解析: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就是与这一特征有关。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布置作业:胶体还有哪些性质,课下预习。【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1.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参考答案】

在小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加热至煮沸,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到Fe(OH)3胶体。2.你认为对于本节课来说化学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

化学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如下:①基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教学目标设置问题;②基于所有学生的认知设置问题;③设置开放性问题;④清晰准确地表达问题;⑤留出时间给学生;⑥设计促使所有学生参与的问答模式;⑦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⑧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适当、科学的反馈。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引导】在研究物质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物质转化方法的选择、转化条件的控制以外,还十分关注转化过程中物质间的定量关系。化学变化是物质所含微粒的重新组合。

【提出问题】化学变化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发生的,涉及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单个微粒的质量又都很小,难以直接进行称量。那么,化学家是如何进行物质组成、变化的定量研究的呢?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会有哪些启示?

【多媒体展示】一斤大米、一打铅笔、一包500张的A4纸……

【学生回答】在购买粮食时不会一粒一粒的购买,可能会论“斤”购买,铅笔会论“打”进行包装,一包纸是500张,由此可以,可以对微观粒子进行“打包”进行计量。【教师引导】接下来共同学习“打包”微观粒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大量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或摩(mol)。

【提出问题】都有哪些粒子属于微观粒子?

【学生回答】分子、原子、电子、离子、质子、中子。

【教师引导】物质的量只能用来计量微观粒子,不能用来计量宏观物质,比如大米、小麦等。

【提出问题】在计量的时候需要找好标准,比如国际米原器、国际千克原器分别是计量长度、质量的标准,计量微观粒子的个数的时候标准是什么?结合教材进行回答。【学生回答】选取的标准是C-12原子,1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提出问题】0.012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是多少个,1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是多少个?

【学生回答】大约都是6.02×1023个。

【教师引导】0.012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NA近似为6.02×1023mol-1。

【提出问题】阿伏伽德罗常数到底有多大,尝试进行计算:假如有6.02×1023粒小米,把全国13亿人口不分老幼全动员起来数这些米粒,按照每人每秒钟数一粒,不吃不喝不睡来计算时间,数完需要多久?(学生计算,老师指导。)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大概需要1400多万年的时间。由此可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用它作衡量物质的量多少的基准,1mol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量是相当巨大的,所以物质的量只用于描述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的描述。

【提出问题】判断以下的描述方法是否正确。①1mol氧 ②1mol H2O ③1mol氧原子【学生回答】②③描述正确,①描述不正确。

【教师引导】在使用“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描述微观粒子的时候,需要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

【多媒体展示】结合学习回答以下问题:①1mol O2中约含___________个氧分子;②1mol C中约含___________个碳原子;③1mol H2SO4中约含___________个硫酸分子;

④1mol NaOH中约含___________个Na+和___________个OH一;⑤nmol的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___________。

【学生回答】①6.02×1023;②6.02×1023;③6.02×1023;④6.02×1023,6.02×1023;⑤n×6.02×1023。

【提出问题】由此可知,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微粒数等于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积。【教师总结】用符号 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为:N=n·NA。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计算下列物质的微粒数或物质的量。①0.5mo1 H2中的氢分子数__________;②1mol NaCl中的氯离子数__________;③1mol H2SO4中的氧原子数__________;④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⑤9.03×1023个铁原子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

【学生回答】①0.5NA或3.01×1023;②NA或6.02×1023;③4NA或2.408×1024;④2mol;⑤1.5mol。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作业:思考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1mol 18O2中含有多少电子、多少质子、多少中子?【参考答案】

1mol 18O2中含有16NA个电子、16NA个质子、20NA个中子。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的量不能用于宏观物质的?【参考答案】

首先从用语的提出我就会说明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大量微观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初步说明“物质的量”不能用来计量宏观物质,在学习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之后,我会请学生对“计算数NA个小米粒”进行计算,认识到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大的数,因此物质的量不能用来计量宏观物质。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根据我们上节课的学习,离子方程式如何书写?【学生回答】“写、拆、删、查”。【提出问题】哪些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反应?

【学生回答】在生成难溶物时可以发生,例如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还有哪些条件可以发生离子反应。环节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根据之前所学及预习,猜想有哪些条件可以发生离子反应?【学生回答】除难溶物之外还有水、气体生成的条件下可发生离子反应。

【教师引导】那今天我们就通过两组实验来探究有水、气体参与反应或生成的条件下是否能发生离子反应?

实验1:向盛有2 mLNaOH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两滴酚酞,再滴加稀HCl,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回答】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NaOH与HCl发生了离子反应生成了水。【教师总结】NaOH电离出Na+和OH-,OH-使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指示剂后变红,滴加稀盐酸OH-和H+发生中和反应,即H++OH-=H2O,溶液又褪色,OH-和H+数目减少,Na+和C1-数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在有水生成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式为:H++OH-=H2O。

【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实验已经证明了在有难溶物、水参与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离子反应,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又该如何验证呢?

【学生回答】用Na2CO3和HCl反应生成CO2来验证。

【学生操作】实验2:向盛有2 mLNa2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HCl溶液。【描述现象】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发生了离子反应。

【教师总结】Na2CO3电离出Na+和CO32-,滴加稀盐酸后CO32-和H+反应生成H2O和CO2,即

CO32-+2H+=H2O+CO2↑,CO32-和H+数目减少,Na+和Cl-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教师总结】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环节三:巩固提高

【媒体展示】已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那接下来大家来判断多媒体上的着几组物质能否发生离子反应?(PPT)。【学生回答】①NaOH与H2SO4(可以)②NaCl与H2SO4(不可以)③AgNO3与NaCl(可以)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作业:课下总结酸、碱、盐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实质上是指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小。总体来讲,就是能够发生某些反应,如产生沉淀、产生气体、产生弱电解质、产生络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满足这些条件之一就可以发生离子反应。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分析得到的?【参考答案】

在本节课中,探究的是可以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因此我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列为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重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有关探究能力的提升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除此之外,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也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的难点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月9日下午】高中化学《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在中学的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连有小灯泡和电源的两个金属片插入不同溶液中,发现有的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有的则不能,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呢?

【学生回答】氯化钠溶液,烧碱溶液,盐酸溶液……都可以使小灯泡发光。

【提出问题】为什么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一起来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以NaCl溶液为例,思考溶液为什么会导电?

【提出问题】NaCl晶体由哪些粒子构成?【学生回答】Cl-和Na+。

【提出问题】NaCl晶体加入水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回答】将NaCl加入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Cl-和Na+脱离NaCl晶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NaCl发生了电离。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下:NaCl=Cl-+Na+

(教师结合上图、学生回答进行讲解,示意图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或者让学生看教材也可以。)

2.酸、碱、盐的电离

【提出问题】根据NaCl的电离方程式,写出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酸的本质?

【学生回答】HCl、HNO3、H2SO4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方程式:HCl=H++Cl-HNO3=H++NO3-H2SO4=2H++SO42-HCl、HNO3、H2SO4都能电离出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提出问题】试着写出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碱的本质?

【学生回答】NaOH、Ca(OH)2、Ba(OH)2、KOH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Ca(OH)2=Ca2++2OH-Ba(OH)2=Ba2++2OH-KOH=K++OH-NaOH、Ca(OH)2、Ba(OH)2、KOH都能电离出OH-,因此,从电离的角度认识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

【小组活动】列举常见的盐,思考如何从电离的角度定义盐?【学生回答】

小组回答①:根据CuSO4、NaNO3、MgCl2等的电离方程式,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错误答案,该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铵根离子当做金属阳离子对待。)

小组回答②:(NH4)2SO4、NH4Cl也是盐,但是电离出的阳离子不是金属阳离子。小组回答③:盐能电离出的阳离子有金属阳离子、也有铵根离子,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酸根离子。……

【教师总结】由此可知盐是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从电离的角度判断Na2SO4、Na2CO3、NaHCO3是不是盐,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如何书写?

解析:Na2SO4、Na2CO3、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2SO4=2Na++SO42-Na2CO3=2Na++CO32-NaHCO3=Na++HCO32-教师需要讲解NaHCO3属于酸式盐,电离时,电离成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布置作业:思考NaHSO4的电离方程式该如何书写?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规律没有?【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从电离的角度分析酸、碱、盐的组成。【参考答案】

从电离的角度来看: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概念原理的知识在讲解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参考答案】

概念原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策略:(1)突出证据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2)关注学生的原有认识,建立概念间的联系。(3)制造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转变错误概念。(4)抽象概念形象化,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5)优化推理过程,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离子键》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多媒体展示】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视频,请学生观察现象。【学生回答】钠与氯气反应,现象:产生黄色火焰,有白烟生成。

【提出问题】Na与Cl2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生成NaCl,氯化钠是如何形成的?接下来共同学习“离子键”。环节二: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尝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几个问题:

①Cl和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怎样的?②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钠原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就需失去1个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需获得1个电子。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共同形成了氯化钠晶体。【提出问题】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学生回答】①吸引力;②不仅有吸引力,还有排斥力。

【提出问题】要分析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的作用力,需要清楚不管钠离子、氯离子都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共同构成的,同种电荷之间存在排斥力,异种电荷之间存在吸引力。结合这一点分析钠离子、氯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哪些?

【学生回答】存在: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的排斥力,还存在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

【教师总结】钠离子、氯离子之间既存在吸引力,也存在排斥力,氯化钠晶体中氯离子与钠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就是这些力的合力。化学上把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需要注意这里的静电作用指的是阴阳离子之间作用力的合力。【提出问题】由此判断,离子键的成键粒子是何种微粒?

【学生回答】离子键指的是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由此可以离子键的成键粒子是离子。

【提出问题】KCl、MgCl2、CaCl2、ZnSO4、NaOH等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构成这些物质的粒子分别是何种粒子?

【学生回答】KCl的构成粒子是钾离子、氯离子;MgCl2的构成粒子是镁离子、氯离子;CaCl2的构成粒子是钙离子、氯离子;ZnSO4的构成粒子是锌离子、硫酸根离子;

NaOH的构成粒子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

【教师引导】像氯化钠这样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例如,KCl、MgCl2、CaCl2、ZnSO4、NaOH等都是离子化合物,除此之外还有Na2S、MgO等。【提出问题】组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有何特点?结合元素周期表进行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钠、钾、镁、钙等离子都属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通常,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提出问题】在化学上如何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学生回答】化学方程式、结合原子结构……

【教师引导】为了方便,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

【提出问题】尝试用电子式表示钠原子、氯原子、镁原子、硫原子。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

作业:物质中还存在哪些作用力,课下预习查找资料说明。【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离子键是不是指的阴阳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参考答案】

不是,阴阳离子之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着原子核之间、电子之间的排斥力,因此离子键指的是阴阳离子之间作用力的合力。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离子键的成键过程的?【参考答案】

首先我会请学生结合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说明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包含哪些力、离子键的成键粒子,接下来通过电子式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通过这些设置引导学生学习离子键的成键过程。

高中化学《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能否准确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学生回答】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提出问题】当时在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学是回答】通过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另一种金属,比较出金属的还原性强弱,则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师引导】金属之间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卤素单质之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呢?这节课一起学习《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大家动手做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试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实验】

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学生回答】

1.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无色,下层分别呈现橙红色、紫红色。2.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提出问题】实验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氯水中成分可置换出溴单质和碘单质;溴能置换出碘单质。【教师引导】试着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回答】

①Cl2+2NaBr=2NaCl+Br2②Cl2+2KI=2KCl+I2③Br2+2KI=2KBr+I2

【提出问题】上述反应,能否比较出卤素单质之间的氧化性呢?【学生回答】氧化性强弱:Cl2>Br2>I2。

【提出问题】为什么卤素单质会表现出这样的规律性呢?能否用原子的结构来解释呢?【小组讨论】卤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为7,同主族从上到下,虽然核电荷数在增加,但原子半径也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的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教师引导】通过比较碱金属单质与氧气、水的反应,以及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你能否发现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合作探究】我们可以看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他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B.原子序数排在其前面的卤素单质,能将其从卤化物中置换出来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强D.单质的颜色随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学生回答】C。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回家寻找家中的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杀虫剂等,查阅标签或者说明书,看是否含有卤族元素,向家人说明卤素的有关性质。【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1.卤素单质的共性有哪些?【参考答案】

卤素单质用X2表示,有以下共性:(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H2+X2=2HX(2)与金属单质反应:2Na+X2=2NaX(3)与水反应: 2F2+2H2O=4HF+O2

2.谈一下你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参考答案】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如果知识是一个知识单元的核心、或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这都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以理解或接受比较困难的知识内容、或者问题不容易解决的一些关键点。

【1月10日上午】高中化学《石蜡油分解实验》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从煤和石油中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石蜡就属于石油经过分馏之后得到的一种产品,对其进行深加工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满足更多的需求。那么石蜡油经过分解又能得到哪些产物呢?环节二:新课教学1.石蜡油分解实验

【教师引导】播放石蜡油分解实验。并提问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实验现象,点燃生成的气体之后的实验现象。【学生回答】两种溶液均褪色。气体燃烧有黑烟。

【提出问题】烷烃能够发生类似的反应吗,这样的实验现象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的物质与烷烃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对比之前有关甲烷性质的学习,烷烃并不能产生类似的现象,说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有不同于烷烃的物质,可以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教师讲授】对比烷烃的结构,双键中有一根键比较“脆弱”易断裂,这也就决定了乙烯的性质比甲烷的性质更加活泼——即结构决定性质。2.乙烯的化学性质(1)乙烯的氧化反应

【播放视频】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提出问题】观察实验现象,与甲烷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尝试写出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热。

【教师讲授】乙烯不仅可以被氧气氧化,还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这一类强氧化剂所氧化,因此我们在之前石蜡油分解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乙烯的加成反应

【提出问题】乙烯与溴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这一性质与乙烯的分子结构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多媒体播放+板书展示】乙烯与溴发生反应的示意图。

【教师讲授】反应中,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价键不饱和的碳原子上,生成无色的1,2-二溴乙烷液体。

有机物分子在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乙烯不仅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与H2、HCl、Cl2、H2O等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你能尝试写出其反应方程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作业:思考如何鉴别甲烷和乙烯。【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石蜡油分解实验中加入的碎瓷片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

碎瓷片可以当作传热的媒介,使石蜡油受热完全,迅速增高石蜡油的温度,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乙酸》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黄酒为什么会有酸味?食醋是怎样酿成的吗?【学生回答】存放的时间比较持久,含有酸。【多媒体播放】杜康的人发明酒的传说。

【提出问题】“酉”加“二十一日”,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醋。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物理性质

【教师引导】从色、态、味、熔点、沸点、溶解性几个方面来研究它。出示盛有乙酸的试剂瓶,观察乙酸的色、态,打开瓶盖闻一下气味。【多媒体播放】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教师引导】由于乙酸具有羧基,在水溶液中可以部分电离成H+和CH3COO—,因而具有酸性。二.化学性质1.弱酸性

【提出问题】初中已学过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请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确有酸性;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仪器和药品自选)【合作探究】如下表:

【教师提问】家庭中经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瓶或水瓶,以清除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你能比较出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

【学生回答】利用醋酸酸性,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教师提问】乙酸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乙酸还会有哪些其他的性质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由其分子结构决定。

【展示实验】在1支大试管中加入两小块碎瓷片、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按教材上的装置(制乙酸乙酯的装置)组装好。注意组装顺序,导管口不能伸入饱和碳酸钠液面下。装有碳酸钠的试管里有什么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色、态、味怎样?

【学生回答】有透明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教师总结】乙酸与乙醇在有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乙酸乙酯。

【教师提问】1.如何配制反应混合物?2.浓H2SO4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导管口为何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1.3 mL乙醇,然后边摇动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

2.浓H2SO4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作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作吸水剂,可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3.乙酸乙酯在无机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除去挥发出的乙酸,生成无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溶解挥发出的乙醇。防止倒吸。

【教师引导】实验得到的产物是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乙酸脱去羟基,乙醇脱去羟基氢,结合成乙酸乙酯,并且说是一个可逆反应,你能尝试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吗?

【教师讲解】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问】总结乙酸的性质。【学生回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生活当中搜集一些关于醋酸的应用。【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程中是怎样验证乙酸是具有酸性的?【参考答案】

通过学生自己设置实验,利用酸的一些通性,比如将石蕊试液滴入到乙酸溶液中,观察乙酸是否变红。将金属条深入到乙酸溶液中,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将乙酸滴入到碳酸钠碱性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等等。2.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难点为乙酸的酸性强弱比较,酯化反应的机理。

乙酸的酸性强弱比较部分,我请学生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鉴于这个问题稍有一定的复杂度,我请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合作完成,并通过

“家庭中经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瓶或水瓶,以清除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问题来巩固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的理解。有关酯化反应的知识,我会先为学生演示实验步骤,请学生观察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现象,在初步得到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我继续请学生分析反应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此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高中化学《甲烷》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播放视频】“新中国日记—西气东输工程启动”。

【提出问题】“西气东输”输的气体是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什么要输送天然气?

【学生回答】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甲烷是石油工业的副产物,而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急需能源却又苦于没有能源。所以对甲烷或石油,采用管道输送,比其他输送方法要省。

【提出问题】甲烷在生活中的用处有很多,都会运用它的那些化学性质呢?环节二:新课教学

1.甲烷的氧化反应

【教师引导】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可以燃烧,请依据初中所学知识尝试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提醒:①有机反应中,生成符号不用等会,用箭头;②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要验纯。)

【教师讲解】甲烷燃烧是一个氧化的过程。那么甲烷在其它条件下是否容易被氧化呢?【教师演示】把甲烷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有没有发生变化。【教师提问】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有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没有变化,酸性高锰酸钾不能把甲烷氧化。

【教师讲解】甲烷性质稳定:不与酸性高锰酸钾这样的强氧化剂反应,也不易与酸或碱反应。甲烷四条碳氢键,它们是饱和建,由结构决定性质也可以推断出,甲烷的性质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

【过渡】甲烷的性质稳定,与一般的物质不反应,但是在光照条件下会与氯气发生反应。。

【教师演示】将甲烷的集气瓶置于氯气瓶上方,抽去两片毛玻璃,并反复颠倒,现在将两片毛玻璃插回两个集气瓶中间,其中一个集气瓶用一块黑布盖住,另一个放在没有日光直射的地方。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变浅,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了,有白雾产生,试管内壁油状液滴,这些是生成物。

【教师提问】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能否推测生成物?

【学生回答】白雾可能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是甲烷中的氢原子与氯气中的氯原子的结合。

【教师总结】油状物为甲烷中剩余原子与氯原子的结合,即甲烷中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替换了,用一个方程式来表示:CH4+Cl2→CH3Cl+HCl。

但取代一个氯原子的时候生成的物质却是气态的,而非油状物,这就证明反应还有其他物质生成。其实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一个氢原子被替代后的产物中氢能继续被替代。

【动画展示】视频动画:展示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时分子模型的变化。【提出问题】尝试类比第一个反应写出其他的方程式。【学生回答】 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

【教师讲解】一氯甲烷为气体,二、三、四氯甲烷为液体,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称四氯化碳,为常用的溶剂。

【提出问题】对比实验中,黑布下的集气瓶有什么现象?通过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黑布下的集气瓶无明显现象,证明没有发生反应。【提出问题】由此推断甲烷与氯气的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光照。

【提出问题】请重新把甲烷与氯气的四个反应方程式补充完整。(加上光照条件)【教师讲解】在上述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4个氢原子被逐一取代,生成4种不同的取代产物。这种反应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反应类型,叫做取代反应。【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这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尝试总结取代反应的概念?【学生回答】有机物分子力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对比置换反应和取代反应。【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作业:收集资料,了解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判断烃类物质的熔、沸点?【参考答案】

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在同系物中,随着碳原子数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一般邻位大于间位大于对位。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分析得到的?【参考答案】

在本节课中,探究的是甲烷的化学性质,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因此我将“甲烷的化学性质”列为本节课的重点。

本节课重在理解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因此为了便于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采用观看分子模型的方式,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学生也更容易吸收这样的知识,同时还采取做实验的方式,方便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的难点为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1月10日下午】高中化学《烷烃》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饱和烃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回答】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也称为烷烃。

【教师引导】烷烃分子种类繁多,不同连接方式形成的分子结构不同,那这些不同结构的分子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一起学习“烷烃”。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通常较稳定,在空气中能点燃,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这些相似性的烷烃分子又怎样进行命名和区分呢?

【教师讲解】烷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其余随碳原子数的增加,依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碳原子数在十以上,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一烷”。【提出问题】请说出下列烷烃的名称?CH3(CH2)8CH3 CH3(CH2)15CH3【学生回答】癸烷和十七烷。

【提出问题】尝试写出从甲烷到癸烷的分子式,仔细观察烷烃的分子式,看烷烃分子中C原子和H原子数目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学生1:相邻烷烃分子在组成上均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比如乙烷和甲烷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丙烷和甲烷相差两个CH2原子团。学生2:如果烷烃中的碳原子数为n,烷烃中的氢原子数就是2n+2。

【教师总结】因此烷烃分子的通式为CnH2n+2。像这种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因为他们的结构相似,所以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同。

【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烷烃分子就是甲烷分子中的H原子逐渐被C原子取代的过程。试着写出丙烷的结构式,当用C原子再去取代丙烷中的氢原子时,有哪些情况发生?

【教师引导】大家写出的分子结构式就是丁烷的结构式,丁烷中C原子取代氢原子的位置不同,导致形成的丁烷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的性质就有差异,属于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直链丁烷,称为正丁烷,分子里碳原子相互结合形成的带支链的丁烷,称为异丁烷。

【展示图片】观察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球棍模型也可知道,其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提出问题】正丁烷和异丁烷在性质方面有哪些差异呢?结合表格3-2。归纳一下不同点。

【学生回答】由于分子的结构不同,导致正丁烷的熔沸点、密度要高于带有支链的异丁烷。

【教师总结】像这种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加。例如,戊烷有3种、己烷有5种、庚烷有9种,而癸烷则有75种之多。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分子式相同,都为C4H10,但分子式内C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提出问题】分析、归纳以C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碳碳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碳碳之间可以成环、成链,使得有机化合物存在众多种类繁多的同分异构体。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画图表示4个C原子相连接的方式有哪几种?【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是什么?【参考答案】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

烷烃的状态由气态逐渐变为固态,一般情况下n≤4的烷烃为气态;熔沸点由低到高;

如果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烷烃的密度逐渐增大,但大多小于水。2.本节课是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参考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起促进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在我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都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课堂开始之初,先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的饱和烃概念,学生进行思考,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从而顺利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紧接着,在讲解烷烃的命名时,教师给出学生几种烃类分子,

让学生自己说出它们的名字,深化对命名的理解。在同系物概念的讲解时,学生自己写出烃类分子式,教师只要在这时适时的引导学生,从原子个数角度去观察就可以,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分子式中C原子和H原子的数目之间的关系,从而就能推出烷烃的分子通式和同系物的概念;同分异构体的讲解中,学生也是自己书写丁烷的结构式,学员可以写出正丁烷和异丁烷的两种结构,然后老师就可以顺势讲解这一概念,学生通过自己书写就可以理解分子式不同,结构式不同的现象为同分异构现象。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提问】我们曾做过铝片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实验。在这两个实验当中,能量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当中,还有哪些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学生回答】燃烧、爆炸放热,还原氧化铁吸热,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吸热。

【教师提问】化学反应必定伴有能量变化,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环节二:新课教学

【PPT展示】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2)符号:用____________表示。(3)单位:一般采用____________。(4)可直接测量,测量的仪器叫量热计。(5)反应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用△H表示,单位为kJ/mol。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找到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学生回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放出能量,这就是放热反应;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就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这就是吸热反应。

【教师介绍】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量,此时能量来自于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H为“+”。那么,请同学举一反三,说一说,我们该如何理解△H的“+”与“—”?

【师生总结】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热量而使反应本身的能量降低,所以规定放热反应的△H为“-”;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了能量,而使反应本身的能量升高,所以规定吸热反应的△H为“+”。【教师提问】我们如何用键能和物质的能量计算出反应热呢?

【学生讨论】反应热可以用反应物的键能减生成物的键能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的能量减去反应物的能量表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反应H2(g)+Cl2(g)=2HCl(g),反应热测量的实验数据是184.6 kJ/mol,描述△H。【学生回答】△H=—184.6 kJ/mol。

【教师提问】能否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板演】学生画图,教师指导纠错。环节三:巩固提高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作业: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越高物质的稳定性如何变化?为什么?【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类型?【参考答案】

吸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燃烧反应。

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电离、Ba(OH)2·8H2O与NH4Cl反应、C和CO2、C和H2O(g)反应。

2.你认为化学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哪些?本节课你是怎么导入的?为什么?【参考答案】

温故知新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既巩固了旧知,又能恰当引入新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情境创设导入法:学习兴趣是学生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而理科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而言都避免不了有一丝枯燥乏味,如果在课堂之初通过语言或者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探索欲;

实验导入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上课之前如果通过神奇的实验现象,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本节课我是以温故知新的方法进行导入的。因为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实验,而且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很多时候都会观察是否放热,所以以学生熟知的现象导入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新课。

高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

【展示资料】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而化学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引出课题】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那么用什么样的式子既能体现物质的转变又能体现能量的变化呢?接下来共同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环节二:新课教学

【提问回顾】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学生回答】常见的放热反应: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常见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作还原剂的反应。【教师讲授】我们可以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用△H反应热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负值表示在该条件下反应放热,正值表示在该条件下反应吸热。比如:热化学方程式:CaCO3(s)=CaO(s)+CO2(g) △H=178.2 kJ·mol-1表示1 mol CaCO3吸收178.2 kJ热量,完全分解生成1 mol CaO和1 mol CO2气体。

【提出问题】对比分析与之前所学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不同点。

【小组讨论】各个物质都标明了状态;有反应热的体现;没有加气体符号。

【教师补充】虽然此反应的反应条件是高温,但是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与反应条件无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标准状态下,即温度为25 ℃(298.15 K)、气压为101 kPa时,可以不注明。并且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资料展示】在25 ℃、101 kPa条件下,H2(g)+1/2O2(g)=H2O(g) △H=-241.9 kJ/mol (1)H2(g)+1/2O2(g)=H2O(1) △H=-285.8 kJ/mol (2)2H2(g)+O2(g)=2H2O(1) △H=-571.6 kJ/mol (3)H2O(1)=H2(g)+1/2O2(g) △H=285.8 kJ/mol (4)

【教师提问】对比式(1)和(2),为什么产物都是1 mol H2O,而产生的热量却不同呢?【学生回答】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要吸收能量,因此两个式子的反应热也不一样。【教师总结】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师提问】对比式(2)和(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是相对应的,同一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反应热同样扩大或缩小几倍。

【教师提问】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计量数有什么不同点,其含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可以是分数,表示化学反应各物质的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对比式(2)和式(4),分析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反应热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如果正反应是吸热那么逆反应是放热,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C、CO、CH4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分别表示为C(s)+O2(g)=CO2(g) △H=-393.6 kJ·mol-1(1)

2CO(g)+O2(g)=2CO2(g) △H=-565.2 kJ·mol-1(2)

CH4(g)+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3)完全燃烧相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分析放出的热量的大小顺序。

【学生回答】将式子(1)化学计量数乘以2,都变成2 mol反应物完全进行反应,比较放出热量大小为:CH4>C>CO;或者将式子(2)、(3)化学计量数都除以2,都变成1 mol反应物完全,结果相同。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作业:预习下节课内容:思考化学反应总是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什么可以是分数?【参考答案】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代表的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代表分子数,故可以为分数。

2.你确定的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在课程中是如何体现的?【参考答案】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分别是:1.知道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敢于质疑、积极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举出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热化学反应,激发自主性学习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