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鉴赏专题
【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并了解其内涵。
4、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并了解其内涵。
2、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基本篇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 《春夜宴从桃花园序》
第一课时:生平及诗歌简介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初步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并了解其内涵。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学习方法: 阅读 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现在让我们来追寻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探究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情感历程。 二、生平介绍
1、少年---逸(意气风发 仗剑任侠 心雄万夫)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其父李客(或谓真名不详,“客”是对外来者的泛称),不求禄仕而家境富裕,所以人们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巨商。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有着胡儿豪放洒脱的李白,从碎叶入蜀、入楚,入鲁,入大唐各地。他这种独特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浮萍般的生活。
李白五岁那年,举家内迁西蜀陇叶,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严格的家教,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朝廷崇道形成热潮,蜀中道教盛行,李白深受影响,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十八岁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从小受儒、道、纵横三家影响。从少年时期,就有建功立业的功名心,\"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又深受道教功成身退的影响\"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他有完美的人生理想--功成、名遂、身退。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而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这几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这位\"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有着游侠之气的少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上安州裴长史书》),在积蓄着自己的才气和阅历,准备一鸣惊人!
2、青年---狂(狂热自负 悲喜更迭 侍君荣亲始志不渝)
-可编辑修改-
。
开元724年李白出蜀,“任剑去国,辞亲远游”散金三十万。
后第一次进入长安。李白初入长安为期约三年。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那时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别馆就设在终南山,常有文人雅士(其中包括王维、储光羲等名诗人)去作客。李白结识了这位公主,却未能如愿以偿,终于怏怏离去。开元二十年(732)夏,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江夏、洛阳、太原等地。二十四年,又举家东迁,“学剑来山东”(《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在寓居任城时,曾与孔巢父等人会于徂徕山酣饮纵酒,人称“竹溪六逸”。后又漫游河南、淮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等地,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3、中年---醉(踌躇满志 傲岸不屈 折翅而返 痴心企盼)
二入长安: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命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开始遭到谗毁,“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书情赠蔡舍人雄》),“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这些诗句都是他当时险恶处境的写照。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这一次他在朝中任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却使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赐金放还,再度漫游: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翌年,在山东兖州,李白又与杜甫相遇,同游泗水、东蒙等地。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等诗中,对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的擅权和诛杀异己公开表示抗议,对险恶的政局发出悲怆的呐喊。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4、暮年---愤 (抑郁愤懑 命运多舛 矢志报国 壮心不已)
身经战乱(55-62)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后隐居于庐山。当时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陵东下,“辟书三至”(《与贾少公书》),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一带)。当时诗人正陷于“世人皆欲杀”(杜甫《不见》)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至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李白流放途中,在夔州遇全国大赦,半途赦返,令李白欣喜若狂,归心似箭。这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有《李太白集》。
结语:在那个封建社会个体人性意识受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傲不拘、纯真爽朗的个性,豪放飘逸的诗风,变幻莫测的想像,清新明丽的语言,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明月清风,寂寞锁不住金樽空对,他笔墨纵横,用立体的字,醉倒了大唐万里江山。
他与江天共醉,与江月同归,走完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理想化的人生设计,浓烈奔放的情感,自由狂傲的性格,热切渴盼成为英雄的李白,注定在这纷繁多变、权势倾扎、尔虞我诈的现实中惨遭失败。才华横溢、孤独漂泊、始终不渝追求理想的李白,尽管在每个人生阶段李白都有他特别彰显的个性,但他的\"逸\"、\"狂\"、\"愤\"、\"醉\"始终交织、贯穿和影响了他的一生。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可编辑修改-
。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摹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荡,让人直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意象亦极为阔大壮观。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清溪行》)。李白诗的意象,便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七言歌行篇幅长、容量大,形式自由,宜于表达诗人矛盾复杂的思想,抒发奔放恣肆的才情,而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亲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后人评价李白诗歌的语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补充篇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作业:完成第二课时学案 学习小结:
-可编辑修改-
。
第二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学习时数 :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
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二、内容理解:
(1)从诗中找出描绘天姥山形象的句子。
(2)诗人立在了前人开拓的古道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出相应诗句。
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仙人洞府打开之后,诗人的眼前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世界?(用诗歌原句回答)
(4)李白在梦醒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诗歌原句回答)
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一)一读诗歌 整体感知,注意字音和节奏。完成下面的问题 请概括出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二读诗歌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至少两句) 我喜欢的诗句:
理由:
-可编辑修改-
。
我喜欢的诗句:
理由:
(三)合作探究
l、此诗第一段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3、概括这首诗歌的主题。
(四)三读诗歌 再次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
4、 把李白梦境中的仙境一段改写成一段小散文。(80字左右)
三、学习小结
四、作业
完成第三课时学案
-可编辑修改-
。
第三课时《将进酒》导学案
三维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学习重、难点:
1、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 背诵这首诗。 学习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过程:
一、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课前预习:完成优化探究35页的习题。
二、问题探究: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歌开篇的长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谈谈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可编辑修改-
。
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5.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
6、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
三、作业:
1、完成优化探究37页的习题。 2、完成第四课时学案 四、学习小结
-可编辑修改-
。
第四课时《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比较阅读同类文体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 置身文境,吟咏求气,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中典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学习重点】 :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比较阅读同类文体的文章 2、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学习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完成优化探究118页基础梳理
二、感悟鉴赏
1、分析本文的典故及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2、同为宴游序文,他作大都是这样的情感基调:
《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情调很悲凉;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与王羲之序如出一辙; 《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调子是低沉的。 《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思路结构也基本上是: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成了一个套子。而李白的这篇小序却给人完全不同之感,请从性格、文风等方面分析。
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溪行
[注]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可编辑修改-
。
注这首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1)北宋诗评家胡仔在谈到此诗时说,唐初诗人沈佺期“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脱胎于东晋王羲之的“山阴路上行,如坐镜中游”,他认为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虽有所袭,然语益工也”。你是否同意胡仔对李白诗句的评价?请简要说明。 答:
(2)你认为这首山水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菩 萨 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 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四、作业
比较杜甫李白诗歌,小课题研究,每组完成一个课题,主题题目自定,一周内完成。要求同杜甫专题研究。 五、学习小结:
-可编辑修改-
。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可编辑修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