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乡愁》教学设计

2020-12-30 来源:独旅网
设计理念:文学评论家唐建新说“ 学生处在诗的年龄,他们应该具备诗意表达的能力.”学生对现代诗歌这种纯美文字的渴望,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们应努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破读书写诗的神秘感,诱发出学生对诗歌之美的感悟和兴趣.

《乡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一)导入 :

乡愁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古代的诗词里就有许多关于“乡愁”的 诗句(多媒体播放)。同学们可以说一两个吗?

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是故乡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题目就叫做“乡愁”,让我们一起来体味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情。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1947年后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厦门大学外文系。1949年后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求学。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进修。先后在美、台、香港等地任职,1984年返台任教。其诗作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在划分诗的重音时,对于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意象,一般要重读,另外,对这些意象加以修饰的词语,能够表现诗歌感情的形容词也应该重读。

2、学生集体朗读,自评。(对于节奏和重音提出朗读的问题或优点,强调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3、个别学生朗读,学生评价。(要加感情) 4、全班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5、听示范朗读,并投影出诗节奏、重音的划分。 6、配乐,学生朗读,进入诗歌的情境。 (四)研读、赏析诗歌:

1、思考: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思考: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明确: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3、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他们之间是怎样对应关联的?(板书)

学生思考并明确:

子思母念 乡愁可人 夫爱妻怜 乡愁动人 祭母奠土 乡愁感人 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船票 后来 坟墓 现在 海峡 愁系祖国 着笔惊人

总结: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构思特点: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形象(意象) ,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

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4、教师总结《乡愁》诗的意象美、结构美、音乐美。

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全班带有深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学生欣赏余光中另一首表达乡愁的诗作《乡愁》(席慕容)(配乐朗诵) 2、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并明确,教师补充:

两首诗主题一样。余光中的《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席慕容的《乡愁》,新奇的比喻显示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缠绵的情思表现力女诗人特有的细腻。

(六)课堂练习

模拟诗中的句子,以乡愁为本体,写一个与其句式基本相同的句子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深深地被作者那段乡愁所感动,希望同学们能明白,不管你将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你的心中都要有着祖国,有着故乡。最后,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八)布置作业 :

1、背诵这首诗。

2、仿照这首诗,写一首题为《童年》的诗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