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2021-09-02 来源:独旅网
浅谈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作者:陈波涛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1期

陈波涛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管理会计作用的外部环境及对象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会计为改善和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论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本文笔者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套缜密而又有效的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在研究上面素来都是重视方法研究,而忽略了理论结构的研究。另一方面,尽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被陆续引入到管理会计之中,从而扩大了管理会计的适用范围,但是,管理会计对于源自这些不同学科的科学成果,尚未能全面而充分地消化,还只是依据这些成果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作了程度有限的修正,有些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还缺乏应用价值。

(二)方法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必须假设:单价是一常数;单价和销售量相互独立;总成本线是一直线。然而,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中,现实经济活动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显得越来越滞后,从而难于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和推广。

(三)观念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陈旧。例如,传统管理会计允许存货存在,并主张通过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最优控制,但这种观念却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在实践中他们为了获取数量折扣而往往大量采购,由此造成原材料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依照目前的适时制生产(JIT)观点,存货乃是一种资源的闲置,它会降低资金使用的效率,造成财富的巨大浪费。

(四)只重视眼前利益

传统管理会计在制订经营目标、进行决策分析或成本控制时,往往只关注企业内部环境及现有产品的降本节流等问题,其所关心的是眼前利益,追求的是短期利润最大化,而忽视对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忽视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以及非货币计量因素的影响,忽视追求长期的综合程度更高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五)信息失真,方法落后

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成本核算方法确实在一定时期内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已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进一步加强基本理论研究

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战略的改变以及由此而来的企业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组织形式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管理会计提出新的要求,必须用动态的不确定方法去研究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由于受托责任的增长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对众多的、经常存在矛盾的受托责任负责,从而对管理会计提出了信息相关性要求,要求管理会计提供及时、相关、有用的信息。

(二)大力推广作业成本法

传统管理会计通常在成本性态的基础上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这是在假定业务量是唯一引起成本变化的原因而简化了成本计算过程。这在过去人工密集型或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里是适合的,但在新的制造环境下这样的计算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这只有在适时生产系统下,当供,产、销各个环节实现“零存货”,且对制造费用的核算做根本性的改革,把数量动因扩展到更复杂的活动量动因,采用作业成本法才行。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归属从因果关系出发,间接成本不再在各产品间直接分配,从而费用分配的因果性更为明确,产品成本的计算也更为准确和合理。故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扩展了成本性态和概念,使成本计算更正确,决策更有效,定价更灵活。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

战略管理的应用挑战传统管理会计,使得传统管理会计观念必须更新,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方面,战略管理会计能够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有用且广泛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其中不仅仅包括企业的内部信息和财务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诸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外部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