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类高职院校“师导生学”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24-04-18
来源:独旅网
第4卷第1期 湿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构建农类高职院校“师导生学”的“三全育 工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应巨林,邹良影,陈建勇,谢志远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温州 325006) [摘要]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基于全员育人工作子体系、全程育人工作子体系、全方位育人工作子体系,对构建农类 高职院校“师导生学”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并对实践经验进行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农类;高职院校;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Building the System of“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Learn”and‘‘Three-wide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YING Ju-lin,ZOU Liang-ying,WANG Yi-juan,ZHENG Guo—liang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nzhou,Zhejiang 325006)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k sub-systems of educating students by all staff,educating students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educating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in 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is paper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on building the system of“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learn’’and“three-wide education”in agricultural voca— tional colleges,reflecting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agncultural;vocational college;three—wide education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在温州市农科院基础上筹建 专业的优秀学生干部作下一年级班主任的助理。班主任负责 班级所有学生相关的工作;专业发展指导老师负责学生专业 发展的指引与解惑服务等;班主任助理主要对学生的生活、 学习进行指引,发挥良师益友教育的功能。导师实行聘任制, 班主任与专业发展指导老师聘期为三年,班主任助理聘期为 两年。这样是让更多的老师和优秀学生参与学生的专业指 导,思想道德建设,关注学生个性需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 面成长,实现全员育人。 1.2“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 以“农”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以来,一直积极努 力探索构建农类高职院校“师导生学”的“三全育人”工作体 系,推进学院育人工作不断发展。 “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是我院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 力量,做到全员育人;立足学生的成长发展,做到全程育人;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做到全方位育人。我院“师导生学”的 “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由全员育人工作子体系、全程育人工作 子体系、全方位育人工作子体系所构成。 1全员育人工作子体系 基于对“班级导师制”育人与“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 育人的研究与实践,来构成对全员育人工作子体系的研究与 实践。 1.1“班级导师制”育人 “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是指调动家庭、学校和 社会的力量,共同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制度。首先,在家 庭方面,教育实践表明家庭教育对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影响 是重大的、不可忽视的。健全家庭教育网络,实现家庭育人, 通过家访、发放家长通知书、电话联系、请家长到校等多种形 式,与每位学生的家庭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成立家长管理服 务委员会对学生的成长提出宝贵的建议,构建家校联动机 “班级导师制”是指一个班级配备三名导师,即一个班级 配备一名班主任、一名专业发展指导老师、一名上一年级同 制。其次,在学校方面,它不仅仅是学生工作队伍的教师参与 【作者简介】应巨林(1983一),男,汉,浙江温州人,理学学士,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助教,学工办副主任,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10 缓州科技职业譬院学报 2012年6月 学生服务中,更重要的是调动学校如行政、后勤、图书馆、计 财、工会、系部等所有部门的老师共同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并 建立我院“党员三联系”制度,即一名教师党员联系一个班 级、联系一个寝室,联系一名困难生。最后,在社会方面,正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 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宣传、理 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 精神食粮。在利用社会资源和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方面,与温州市瓯海区司法部门紧密联系,定期请他们给学 生上法制课,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聘请模范人物为校外辅 导员,由他们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密切联系温州团市 委、团区委等部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 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温州地区的企业、农 村、学校、幼儿园,参加浙江省内企业调查、就业见习、顶岗实 习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 经验。 2全程育人工作子体系 基于对始业教育育人、日常教育育人、毕业教育育人的 研究与实践,来构成对全程育人工作子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1始业教育育人 始业教育育人是指学生刚入校时,教师本着以生为本的 理念,特别是班级的三位导师,满怀热情去迎接每一位新生, 让学生有家的感觉。在始业教育中,让新生了解、熟悉学校, 开展专业教育,开展军训、优秀校友讲座等系列教育活动,开 启我院新生学习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2.2日常管理与服务教育育人 日常管理与服务教育育人是指在学生经过始业教育直 到在毕业前这段时间里,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过程 中开展的教育活动。第一,我院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特 点,对学生进行“段位制”教育,即大一导向引导,主要侧重于 学生的发展意识的树立;大二定向培养,主要侧重于学生的 发展能力的培养;大三去向指引,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发展去 向的引导。第二,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中,以学生为 主体,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以及做到 以学生为本,开展符合学生发展教学、教育活动,开展心理健 康教育、寒门学子的资助帮扶、特殊学生“一对一”帮扶制、暑 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 2.3毕业教育育人 毕业教育育人是指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 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成功地就业创业,并提供后续支出与服 务。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专业知识还是存在许多不 足时,学生可以申请回校“回炉再炼”,结合工作,继续深造学 习,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我院开展毕业典礼系列活动,如给每 一位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进行毕业生座谈、成立毕业生校 友会等系列活动。院长亲自为毕业生颁发证书,并叮咛、嘱咐 和勉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每发一个证书, 台下观众都会为这名学生鼓掌,给毕业生一种强烈的荣誉感 和自豪感,让每名毕业生都终生难忘。 3全方位育人工作子体系 基于对“师导生创”的特色创业教育育人、党建“七个一” 活动育人、“流动医院”社会服务育人、“农业科技”社会实践 育人的研究与实践,来构成对全方位育人工作子体系的研究 与实践。 3.1特色创业教育育人 特色创业教育育人是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 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创新教育活动,主要有面向“三农” 的的创业教育:“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的农类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学生团队为单位,在导师的专业 指导下,以创业项目为载体,以农业基地为依托,以农户(或 农村专业合作社)为合作对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培养面向 “三农”的创业型人才。这个模式既是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有效 载体,也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更是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学生创业的形式,实现高校科学知 识和农业科研成果从课堂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农村,从实验 室走向农户、走向市场。 我院出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导师+项目+团队”教育 模式实施办法》文件,于2009学年立项《家庭开心农场》、《温 科学子种子销售中心》等34个“导师+项目+团队”项目, 2010学年立项《“创意田园”家庭水培系统》、《浙江经典竹鼠 产销合作社》等70个“导师+项目+团队”项目,共有600余 名学生参与其中,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科研 能力。在实施“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创业型人 才培养模式一年多时间里,成功孵化了如甜玉米、亲子农庄、 芳邻、小麦草等农业创业项目。 3.2党建“七个一”活动育人 “践行‘七个一’,服务新农村”是学院在提出的大学生入 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模式(简称“七个一”培养工程)。“七个 一”培养工程的具体内容就是开展一次“三农”问题调研、走 访一户农村贫困户、联系一个农业种养基地村(农企)、参加 一次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推广一项农业新技术、提供一条农 产品供求信息、宣传一项“三农”政策法规。此活动试行不到 半年,就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先后有4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 分赴城乡25个村镇开展实践活动,共开展“三农”问题调研 42项,举行农业科技下乡26次,走访农村贫困户39户,联系 农业种养基地村26个,发布农产品供销信息百余条,宣传农 业法规10余项,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百余项。此实践形式也 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七个一”培养工程是一项十分值得肯定的大学生党建 育人新举措,这项举措将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才干的增长、 特色的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大学生理 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也为学院育人工作提供坚 强、有力的保证,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经过“七个一”培养 工程的锻炼,逐步成长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员。 3.3“流动医院”社会服务育人 (下转第23页) 疆州料技职业学院学报 4.3拓宽对口招生口径 2012年6月 涵盖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职业教育,才能为每个人一生 的职业发展提供服务 ,才能使每个人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 的挑战,更好地应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 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 一由于我校到现在为止的三校生招生都是体现在专业对 口上,有不少学校,同是中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大不一样,对 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即使对三校 生来说,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 加强专业对口的同时,如果能推进与中职院校的合作培养, 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所以高职教育对生源 提出了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基 础,又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中等职业学校的 毕业生基本符合要求,如果实现了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不仅 定点培养,就能够更好地进行衔接,在学习体系上能够循序 渐进,知识构成更加系统化,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逐步提高 也是大有益处的。 4.4中高职对接要结合地域特色 可以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理想 的生源 。然不同的地域对中高职衔接有着不同的要求,同 样,针对不同的专业,中高职对接的衔接内容、衔接模式等又 由于温州市属于沿海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家族式的中 小企业较多,多人才的需求更倾向于具有全方面素质,在最 近温州的金融模式受到诸多质疑的大环境中,更应该培养学 生处理危机的能力,可以借鉴兄弟城市宁波的经验,加强中 高职对接教育与终身职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只有扩展为 各有特点,我校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特应该有着自己的地域特 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力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上有所突破,并逐步推进对口招生的步伐,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徐健.中高职衔接:戴着镣铐跳舞[J].职业教育研究,2004(8):l1—12 [2]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冲国职业技术 .2004(5):46—48 [3]王孝坤,傅琼,陈化贤.加快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县域高职教育[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6):17—19 [4]陈付.建设类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2(6):34—40 (上接第11页) 我院充分发挥国内独有的集农业科 实践活动,尤其是在其前身为温州农校取得了一些成绩,连 研、农业教育、农技推广于一身的综合优势,创新建立城郊农 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平台——农业流动总医院。通过这一平 台,大大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设立农业问题门诊平台,开 展流动诊治服务,解决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和发展过程中出现 的各类问题,培养学生以土地为伴,以农民为亲,形成了“百 续四年被评为“国家级先进集体”,也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 实践证明,暑期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途 径。 4结束语 高校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工对学 生进行全方位育人,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为进一步加强和 名专家带领千名学生服务万计农民”的科研服务育人新载 体,使农类大学生除了加强理想信念以外,所学的专业技能 也能得到大大提升。 3I4“农业科技”社会实践育人 改进农类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立足自身以“农”为特色,我们 更应该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理念, 力求优化育人的全过程,夯实育人全方位的载体,切实做好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 “农业科技”社会实践育人是指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题 的暑期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的活动。学院结合自身“农”字特 色、“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优势,开展大学生的暑期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1.19 [2]蔡红建.从英国高校的学生工作谈“三全”育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10):81—83 [3]刘学芬,马香.高职示范院校“三导制”育人模式践行的实践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3):54—55 [4]林建华.高职高专院校全员育人机制的构建[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3(1):128—129 [5]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丛发滋,刘新海,张金泉.按需切入,活化“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应用——鲁东大学生科院“三全育人”理念践 行及其启示[J].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2006(11):66—67 [7]王景华.论新形势下高校“三育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03—106 [8]江晓铃.科学整合“三大课堂”,探索全方位育人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12 [9]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 [10]李新生,刘敏.“三育人”,德育机制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7):74—75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