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鉴赏题的解答方法
[关键词]高考 诗词鉴赏题 解答方法
从2002年高考起,诗词鉴赏题型由以往的选择题变为笔答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因此,教会学生鉴赏诗词,并且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那么,怎样使自己的答案最合理呢?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根据原有诗词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组织有逻辑性的语言,才会有最合理的答案产生。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细处着眼,形成对诗歌本身的大体认识,包括诗歌的背景、作者和具体的时间,如2003年高考题 :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影,安禅制毒龙。
我们对诗题做简单的分析,第一可知的信息是诗人是从过香积寺经过;第二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王维的认识,知道他是山水田园派的大诗人,向往山水间的自由的生活;第三通过注释我们知道他要克制世俗的欲念。这样诗词思想就明了了,即向往恬然宁静的隐居的山林生活。这样我们虽然没有看诗歌本身就对它有了很深入的了解,所以题目、作者、注释这些细微处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有助于我们对诗歌主旨的全面了解。
第二步,融入诗歌,在头脑中描绘诗歌中的的景象,揣摩诗人当时的感受、心情。如上题:
我们找到了诗眼是“冷”和“咽”。这时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融入诗歌中。这时,你成了诗人,走到了那树木遮天蔽日的、泉流作响的深山古刹之中,那么感受到的是宁静和恬淡,对这种远离喧嚣、世俗、浮华的生活的向往就会油然而生,这样景物特点就不再难把握,表达的思想情感就明晰了,所以把自己融入诗歌中是把握鉴赏诗歌的关键所在。又如2004年高考:
17、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试分析这首诗写了生活中的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分析:秋天,有家乡的人要回去,我要捎一封家书托他带回,纸短情长,担心在匆忙间说不完我对家乡的惦念,他要走的时候,我又将信封拆开,补写。
是什么东西这样让作者放心不下,牵肠挂肚呢?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样就不难理解作者在故乡人临走之前还要开封的行为了,简单的拆信看似简单却不简单,包含了作者对家乡说不尽的思念之情。这就抓住了诗歌的主旨。
第三步,组织语言,语句要通顺。
一般来说,对于考查炼字的题目,要先解释词语,再描述景物,再挖掘景物中的情感。对于考查表现手法的题目,要先答出手法,然后再现当时的具体环境,对这种手法进行分析,有时还要说出它的表达效果,总之,答题的时候要先分析,再下结论,由表层到深层,由景到情。
虽然诗词鉴赏在高考试卷中是难度较高的一部分,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增强诗词文化的积淀,在答题过程中理解诗人的真实意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组织好语言,就一定会作出精彩的解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