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
--读《论语》有感
昭阳区第二中学 刘中奎
记得有个人说过,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旅途上,那些从《诗经》里流传的歌谣,那些在“四书五经”里呈现的嘉言懿行,那些从史传经籍中涌荡的家国情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濡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读《论语》总是我每个假期的必修课之一,每每读到那些哲思睿语,总会刷新我对学生的认知, 总会刷新我对教育真谛的思考,更是会进一步坚定我在三尺讲台放飞激情实现自我的教育情怀。
孔子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的大半时间都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教育思想,给今天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认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实行“因材施教”,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二是通过个别观察。了解个体差异,据其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论语·学而》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便民如成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就是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具体情
况作了不同的回答。
这在今天,我们的各个学段和各类教育形式中,大都依从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依从于学生的自主选择,不管是职业学校教育,还是高中教育,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就是一种因材施教。而落实到具体的基层单位也就是各个班级中,教师们更要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从参加工作以来,在具体的班级教学中,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会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任务后,会在课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制定相应的策略方法,然后看到学生共同的进步。我想这就是《论语》中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带给我的启示。
《论语》教育思想里的“有教无类”,更是让今天的我们受益匪浅。“有教无类”具体是指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在收纳弟子时不分贵贱、贫富、愚笨、勤懒、老少、国籍、美丑,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就可以成为他的弟子。“有教无类”彰显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我们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环境里,孔子有教无类的学生观,更是一种包容一种大爱,不管学生有怎样的缺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那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
可是现实中,学生被老师各种歧视的现象却屡见报端比比皆是。有老师歧视反应慢的学生,有老师歧视成绩差的学生,有老师对敢于说真话的学生也是耿耿于怀,总想借某种机会,把学生清理出自己班级。很多学校在文理分班和组建艺体班的时候,就有班主任老师想方设法把成绩不优秀的学生强制性地喊去艺体班,而实际上学生没有任何艺术特长。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各处的普通高中学校屡见不鲜。回望几千年前的孔子,回看《论语》,
我们今天的老师会从中汲取更多的教育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和教学步骤。
在这么多年一次次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孔子“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的思想一直鼓舞着我扎根于一线担任基层班主任和教师的同时,能够在课余去学习去进修。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可与言终日而不倦者,其唯学乎!”在今天我们提倡终身学习的时代,作为“要给学生一碗水,你得有一桶水”的老师,更是要在新技术的更新和新理念的诞生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勤于学习勤于拓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于教育教学的需要和自身的发展。
从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订阅《高中语文教与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每年读书节总会在网上购买数十本专业书籍、文学读物等,也一直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不管是纸质阅读,还是网络视频学习,都在丰富深化我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让我接收到了很多的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更好地服务于我的课堂教学和考试复习。而在我自身的精神成长来说,更是收获满满。哪怕我的学生行为习惯很差,起点很低,屡犯错误,我也不嫌弃,耐心诱导,一步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没错,我热爱这份教书的职业,热爱我的每一个学生,我力求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够去感染学生去改变学生,更期待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能够去改变他们的命运,更好地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朱自清说过,经典训练的目的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在今天,我们一次次走进经典,品读经典,在汲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会促进精神的成长和丰盈,传承先贤的文化精髓。而在这个过程中,诚如一位外国人说的,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叫人见识经典一番。那么,就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在经典的阅读中增强我们的职业幸福感,丰富我们的灵魂。
作者简介:
刘中奎,男,昭阳区第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硕士学历,在《昭阳教育》《昭通教育》《云南教育》《昭通学院学报》《昭通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和文学作品多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