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

2022-08-23 来源:独旅网
第19卷第5期2007年5月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INCHEMISTRY

Vol.19No.5

 May,2007

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

3

直接氧化制丙烯酸

杨秀娟 冯汝明 李 丽 季伟捷

33

 陈 懿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介观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3)摘 要 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是近年来催化氧化的热点课题。MoVTe(Sb)Nb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该反应最重要的一类催化剂。本文对该类催化剂的制备化学包括活化方式以及决定催化性能的主要活性相结构等方面的新近认识进行了系统评述;依据丙烷催化转化的反应途径,总结了有关催化剂元素组分在反应中的作用与功能的最新进展,调变催化剂的粒子尺寸与形貌、晶相组成与结构、表面酸碱性与氧化还原性将是获得优良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丙烷 直接氧化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丙烯酸

+

中图分类号:O643136;O6211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81X(2007)0520643208

DirectOxidationofPropanetoAcrylicAcidoverMoVTe(Sb)NbO

MixedMetalOxideCatalysts

 ChenYi

(KeyLaboratoryofMesoscopicChemistry,MOE,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

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YangXiujuan FengRuming LiLi JiWeijie

33

Abstract Thedirectoxidationofpropanetoacrylicacidhasbecomeahotspotincatalyticoxidationoflightalkanesinrecentyears.TheMoVTe(Sb)NbOmixedmetaloxidecatalystsarethemostimportantcatalystsforthisreaction.Thisarticleintendstoreviewrecentprogressinpreparationmethodologiesandinunderstandingvitalcrystallinestructureswhicharecloselyrelatedtocatalyticperformance.Thelatestknowledgeonthefunctionsoftheconstituentelementsinthecatalystsissummarizedintermsofthereactionpathwaysofpropaneoxidation.Itisrecognizedthatmodificationofparticlesizeandmorphology,phasecompositionandstructure,surfaceacidityandredoxpropertyofcatalystarecriticaltoachievesuperbcatalystperformanceandstability.

Keywords propane;directoxidation;mixedmetaloxidecatalysts;acrylicacid

  饱和烷烃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通过选择性催

[1—3]

化(氨)氧化可以转化为醛、腈、酸等化合物。目前对低碳烷烃的选择氧化引起了人们愈来愈多的关注。然而烷烃没有单电子和空轨道的结构特点以及C—H键较高的键能,使得活化C—H键比活化C—C键需要更多的能量,因而不可避免导致C—C键断裂,引发一系列副反应,从而降低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发展低碳烷烃选择氧化的高效催化剂体系一直

  收稿:2006年6月,收修改稿:2006年12月 3通讯联系人 e2mail:jiwj@nju.edu.cn

是个挑战性的课题。目前,已实现工业化的低碳

烷烃选择氧化是丁烷在钒磷氧(VPO)催化剂上选择

[5—11]

氧化为顺酐。

丙烯酸有活泼的α,β不饱和羧基。通过自身或者与其他单体聚合可以生成重要的聚合物并广泛应用于清洁剂、吸附剂、粘合剂和纺织品等生产领域,因此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工业上丙烯酸由二步法制备,即先催化氧化丙烯至丙烯醛,再由

[4]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44・

化 学 进 展

第19卷

丙烯醛进一步氧化为丙烯酸,两步氧化的丙烯酸总

[3]

收率超过80%。如上所述,由于烷烃直接氧化途径具有诸多优点,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已引起高度重视。我们曾经对丙烷在几种不同催化剂上直接

[11]

氧化制丙烯酸的研究作过介绍,着重讨论了3类催化剂,包括钒磷氧催化剂,杂多化合物催

[15—18][3,19—25]

化剂以及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VPO催化剂对于丁烷的选择氧化效果很好,但是对催化丙烷到丙烯酸的反应并不理想。目前报道的最好结果是在添加0101%Ce助剂的催化剂上获得的,丙烯[26]

酸收率为1818%。热稳定性较差的杂多酸类催化剂在丙烷转化所需的反应条件下容易发生结构分解,催化剂的长期稳定性有待提高。在含Mo和Ni的催化剂中加入Te或P助剂的体系研究得比较少,且丙烯酸产率不超过20%。Mo组分是由丙烯氧化至丙烯醛再氧化到丙烯酸的必需元素,迄今所有报道的相关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均含Mo元素,而且大多数还含有V元素。在Mo2V基础上加入Te(Sb)和Nb组分,可以获得丙烷氨氧化至丙烯腈和丙烷氧化至丙烯酸的高效催化剂

[21,27—29]

[3,12—14]

对于该氧化反应的重要性,也讨论了它在反应中的

作用。

1 催化剂制备过程

111 原料配比的影响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和特定的制备过程。

在制备催化剂时起始物料不能简单地按所希望的比例来投料,特别是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因为V和Te组分在制备过程中会有流失,各组分的适宜比例会形成高活性的晶相结构。虽然VΠMo与NbΠMo

[37]

值会有一些变化,但通常分别接近于013和011。

[38]

Solsona等对不同化学组成的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发现MoΠTe原子比要高于2才对生成丙烯酸具有较高选择性,比值为4时催化剂性能较佳,尤其是Mo+TeΠV的比值为4的催化剂在380℃时丙烯酸收率

[34]

可达30%。Botella等认为丙烯酸收率与表面和

(Mo+V+Te+Nb)值有关,且随着V含量体相的VΠ

增加而线性增加。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收率与V在催化剂中的含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另外,当分别以TeO2和H6TeO6为原料制备时,V与Mo的最佳比例以及变化规律均有所不同,表明即使

[39]

。Mitsubishi

化学公司报道的MoV013Te0123Nb0112Ox催化剂可以一步氧化丙烷至丙烯酸,且可获得48%—50%的丙烯

[30,31]

酸收率。对于丙烷氨氧化制丙烯腈,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并优化进料组成,可以获得50%的收率且

[28]

有很好的稳定性。本文着重讨论Mo2V2Te(Sb)2Nb2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48%—50%的丙烯酸收率来自于专利文献结果,公开的文献报道还未达到过这一水平。无论如何,Mo2V2Te(Sb)2Nb2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体系因具有较高活性、选择性

[3,32—34]

和良好稳定性的特点,因此最具有工业应用前景,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Mo2V2M2O(M为Te,Nb,Sb等)作为丙烷氧化催化剂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乙烷选择氧化

[35]

为乙烯或乙酸的Mo2V2Nb2O催化剂而提出的。Mo2V2Nb2O在300℃可以活化丙烷,但是只产生乙

[36]

酸、乙醛和碳氧化物或者只将丙烷氧化到丙烯。

[23]

加入Te以后可以氧化丙烷或丙烯到丙烯酸,也许因为Te组分涉及到α2H脱除和氧的插入从而可以氧化丙烯为丙烯酸。

本文主要讨论: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活化;主要的活性相及其结构;涉及的反应路径和可能的中间产物;各金属组分的氧化还原性及在反应中的功能。鉴于水(蒸气)

对同一组分采用不同的起始原料制备时,对催化剂

[40]

结构与性能也有影响。1.2 制备方法的影响不同的制备过程对有效活性相的生成以及组分元素在晶相结构中的位置有着较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影响组分元素氧化态的重要因素。目前报道的催

[32,34,41]

化剂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法(hydrothermal),旋

[42—44][45]

转蒸发法(dry2up),物理气相沉积法(PVD),

[46][47,48]

固相法(solidstate)以及自动合成法等。由固相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差。采用水热合成与旋转蒸发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高,但制备周期长。采用自动合成法制备的催化剂其晶相结构和催化性能

[49,50]

有较好的重现性。

[42,43]

Lin等细致考察了混浆制备时不同干燥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冷冻干燥(freezedry)和加热蒸发干燥(heatevaporation)会导致相分离,催化效果不佳。较好的干燥方法是先将所有的原料充分混合形成匀一溶液,然后采用旋转蒸发干燥(dry2

[44]

up),有利于形成较为均一的活性相。Oliver等指出混浆的pH值会影响V和Nb离子在(NH4)6TeMo6O24・nH2O上的分散以及在其表面的分布,因而可能影响活性相的形成。较为理想的pH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5期杨秀娟等 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

[51]

・645・

范围为210—218。Guliants等也提到采用水热法

制备时pH=218可以获得较高活性的催化剂,丙烯

酸收率提高了716mol%。

在上述诸多制备方法中,水热合成和旋转蒸发两种方法应用较广。Watanabe等

[46]

认为由两种方认为水热法

法可以得到相同的晶相,但水热合成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Ueda等

[52,53]

更有利于活性相的形成,他们以TeO2为原料水热合成Mo2V2M2O(M=Te,Sb)催化剂,丙烯酸收率为1214%。Botella等

[34]

以水热合成法,用Anderson型钼碲杂多酸、硫酸氧钒和草酸铌为原料制备的四组分Mo2V2Te2Nb2O催化剂,其丙烯酸收率达到36%—38%。水热合成通常包括以下过程:各组分起始原料通常是钼酸铵、硫酸氧钒、二氧化碲(碲酸)和草酸铌(铵)。室温(或加热)下搅拌溶解,调节pH,然后转入水热釜,水热处理一定时间,抽滤,干燥,在550—600℃静态惰性气氛(氮气或者氩气)中活化以抑制组分的相分离。Mo组分在混合液中的浓度对于得到特定的晶相结构至关重要

[39,54]

烷(氨)氧化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控制酸度,

如加入含氧酸(如硫酸)可以增加丙烷转化率和丙烯

[60,61]

腈选择性。Jiang等在Mo2V2Te2O中加入不同量磷酸,调变了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有利于如下的

5+5+4+6+

氧化还原循环:V+Mo∴V+Mo,从而调变了催化性能。制备过程中加入草酸会影响催化剂比

[23]

表面积,从而提高了丙烷转化率。在Mo2V2Sb2O催化剂中添加钾盐可以减少表面B酸位,从而提高

[62,63]了丙烯酸选择性。除了非载型催化剂,人们也尝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将Mo2V2Te2O负载在MCM241上并应用于丙

[50]

烷选择氧化为丙烯醛,效果不错,将其负载在

[64]

SBA215上效果更好。目前负载型催化剂均以碲酸为碲源采用浸渍法制备,且均是Mo2V2Te2O三组分催化剂。在Mo2V2Te三组分基础上加入草酸铌(铵)时会形成粘稠胶体,因而不容易负载。在制备负载型催化剂时如何有效地引入Nb组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Katou等

[55]

通过控制水热合成过程中水的加入量,得到结晶型(对应低的Mo离子浓度)和无定型(对应高的Mo离子浓度)催化剂,说明制备过程中组分元素的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13 原料Te来源与价态影响

2 催化剂活化方式

催化剂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活化温度和活

[65]

化气氛。Kiyotaka等认为焙烧温度应在870—

[66]

900K,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不理想。Irmawati等指出在较高温度下活化会使催化剂比表面积变小。在873K活化能产生更多可还原(morereducible)物种,表面有更多的可利用氧物种。在惰性气氛中600℃活化的催化剂通常呈现典型的多棱柱晶体的形态特征,对应于催化剂的活性正交晶相。

丙烷的选择氧化和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直接相关。未经焙烧的催化剂活性很差,红外光谱检测发现存在铵离子。经N2中焙烧后,铵离子分解形成酸性位后产生了活性。研究表明,减少B酸位同时保持适度的L酸位对该反应是有益的。B酸位会促**行副反应生成丙酮或促进C—C键断裂生成醋酸

[37]

和CO2。中等强度的L酸可能促使不同晶相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丙烷的有效活化和后续转化。

Mo2V2Te2Nb2O催化剂若在含氧的气氛中焙烧,不仅比表面积下降,而且会有游离MoO3产生。表面V、Nb和Mo减少,有效活性位数目降低,不利于丙烷的活化,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对丙烯酸选择性都比在惰性气氛中活化的要差。在惰性气氛中活化时金属离子会保持部分还原状态,有利于丙烯酸的生[49,50,65]成,而且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催化活性

[46][42,43]

较高。Lin进一步指出:较好的活化气氛是静

5+

[54]

以不同价态的Te原料制备催化

)化合物,如H6TeO6或者Anderson剂时发现由Te(Ⅵ

Botella等

[56,57]

型的MoTe杂多酸(NH4)6TeMo6O24制得的催化剂性能要优于以Te(Ⅳ)化合物如TeO2或(NH4)4TeMo6O22为原料制得的催化剂。性能的差异

可能源自于Te与V、Nb离子不同的结合方式,这与引入不同氧化态的Te源直接相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40]

:对于水热法合成Mo2V2Te2O催化剂,以

TeO2为原料要明显好于H6TeO6原料;对于水热法

合成Mo2V2Te2Nb2O催化剂,以TeO2为原料结合超声处理制备的催化剂其活性与以H6TeO6为原料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是可比的。而对于某些特定组成的四组分催化剂,以TeO2为原料结合超声处理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更优

[39]

。另外,Te组分在制备介质中的

分散非常关键。

114 其它制备因素的影响

迄今人们已经发现影响催化性能的制备化学因

[58,59]

素多而复杂。Tsuji等向多金属氧酸盐(POMs)中加入联氨、羟氨之类的还原性物质,可显著提高丙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46・

化 学 进 展

[70,71]

第19卷

态的惰性气氛,因为流动气氛会将Te组分深度还原并将金属Te带走,从而导致Te组分严重流失;氩气比氮气的活化效果好,因为前者密度较大,容易赶尽活化炉中的空气。催化剂在惰性气氛中活化后,其表体元素组成比较一致,没有明显的相偏析。由于

Te组份的易还原及易挥发性(尤其是在流动态气氛中活化),通常在活化炉的出口会有Te沉积,所以Oshihara等

[22]

称之为M2相。认为M1、M2相的通式可表示为

[70]

Te[MO3]2n+1,其中对M1相n=1,而对M2相n=2。M1相的六方晶相晶胞参数为:a=2161(2)nm,c=01403(1)nm。其分子式可表示为Te0133MO3,M=Mo,V,Nb。M2相的正交晶相晶胞参数为:a=211207(8)nm,b=216831(1)nm和c=018047(4)nm,

分子式可表示为Te012MO312,M=Mo,V,Nb。Al2用TEM、EDS、XRD手段考察了Mo2V2Te2O催化剂,发现主要晶相为M1正交晶相,其晶胞参数a=21125nm,b=21714nm,c=01403nm,其化学组成为Mo0164V0132Te011O3105(MoΠV=2);次要晶相为M2六方Saeedi等

[72]提出了改进的活化方式,即催化剂前

体先在空气中280℃焙烧2h。温度过低没有效果,温度过高会在随后的情性气体中焙烧时发生MoO3偏析。高于600℃焙烧会使催化剂晶相结构破坏,导致非选择性氧化。经空气中预处理后Te组分得到稳定,且使表面Te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催化剂选择性。Katou等[55]

晶相,晶胞参数a=01710nm,c=01405nm,组成为Mo1179V1185Te011O11136(MoΠV~1)。

正交和六方晶相的化学计量分别为(Te2O)M20O56

)物种和(TeO)M2O9(M=Mo,V,Nb),并且Te(Ⅳ)物种主要分布在表面。主要分布在体相,而Te(Ⅵ

EXAFS测定结果表明Te在六方晶相中为TeO4E三

也证实了空气低温预处理的有

效性。对于Mo2V二组分体系,空气预处理几乎不影响催化性能,从而证实在空气中预活化对Te组份的独特作用

[37]

3 催化剂活性相

Ushikubo等

[21]

提出Mo2V基氨氧化的高效复合

角双椎(E表示一孤对电子),在正交晶相中则为

TeO3E扭曲的三角锥,Te离子都占据由八面体构成

[69]

)和Sb的六边形中心。若以Sb替代Te,则Sb(Ⅲ

(Ⅴ)都存在于两种晶相中,其中M1相主要含有Sb(Ⅴ),M2相主要含有Sb(Ⅲ),两者主要位于晶相结构中的六边形中心。含Sb(Ⅲ)的SbO3E类似于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含有两种主要晶相即正交晶相(M1)和六方晶相(M2),M1相的XRD衍射峰位于2θ=910,2211,2713,2912,3510°,M2相的XRD衍射

θ=2211,2812,3612,4512和5010°峰位于2。正交和六方晶相都可以含有几种金属元素。在正交与六方晶相中,并非每一种组成元素都是必需的,其中Mo、V对构成正交晶相是必需的。Te处于六边形中

)的SbO4类似Sb2Mo10O31的三角椎结构,而含Sb(Ⅴ

于TeMo5O16的三角双椎结构

Ueda等

[67]

[73]

提出M1相是由MO6八面体构成,相

心,它的存在稳定了晶相结构,且对XRD衍射峰强度有所影响

[54,67]

。Nb与V在晶相中占据相同的位

置,并与V一起形成正交晶相,它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并使XRD衍射峰变宽,结晶度降低

[41]

M1相的结构模式最初是以Cs017(Nb217W213)5O14

互之间通过共用的顶点形成ab平面,沿着c轴方

向相邻的八面体通过顶点的氧原子连接,对这种层状结构,c轴的晶胞参数总是014nm(图1)。催化剂的性能与M1相中ab平面结构有很大关系,活化后研磨催化剂可以暴露更多ab平面,从而提高催化性能。Mo2V2Te2O催化剂主要包含MoΠV=2的正交晶相,是丙烷(氨)氧化反应的活性相,决定着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正交晶相中的Mo、V皱褶扭曲八面

[52]

体很容易提供活性氧。Vitry等用水热和固相法分别制得了正交和六方晶相。Mo2V2Te2O和α2TeVO4可以形成六方晶相,但对丙烷和丙烯的氧化性能均不理想,可能是因为在六方结构中MO6是高度对称的八面体,不同于正交晶相中的扭曲八面体。另外,M2六方晶相也许不能有效活化丙烷,因为它

5+

不具有M1相所含的V,但对丙烯(氨)氧化具有较好催化作用,尤其是氧化丙烯为丙烯酸(腈)时其催化效果要优于M1相。M2相含有的Te是丙烯脱

4+

[51]

为基础提出来的。金属离子处于MO6八面体中(M=Mo,V,Nb),Te占据由八面体构成的六边形中

心。此外还有八面体构成的七边形和五边形,其中七边形中心是空的,五边形中心可能被Nb离子占据

[54]

。Baca等

[68]

强调了M1相六边形中心的重要

性,它可以储存过量氧原子,并且是重新氧化催化剂的部位。M2相结构是参照Sb4Mo10O31相的结构模式提出的,其六方结构包含由MO6八面体(M=Mo,V,

[69]

Nb)构成的六边形,其中心被Te所占据。

有的文献将六方结构称之为M1相,正交结构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5期杨秀娟等 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647・

丙烷氧化几乎没有活性,V0195Mo0197O5相对丙烷脱氢有活性,但对生成丙烯酸无选择性

[71]

。Botella等

[76]

采用混浆方法用硫酸氧钒替代偏钒酸铵制备催化剂

时获得了一种含Te的新物相M17O47(晶胞参数a=2116nm,b=1196nm,c=0139nm),以及一种结

构尚不确定的TTB型晶相。

4 催化剂组成元素对反应途径的作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催化剂如何活化和转化丙烷分子,许多研究者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了研[23,34,77][78,79]究。Novakova等认为丙烷氧化的反应机理与催化剂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而催化剂组成和结构又与制备过程和焙烧活化过程直接相关,而且在临氧和非临氧条件下其反应机理是不同的。提出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

烷氧化存在两条主要反应途径(图2),这与其他文

[3,34][80]

献所提的观点一致。Luo等通过比较V交换的Beta分子筛与催化剂Mo1V013Te0123Nb0112Ox上的反

Botella等

图1 MoV(Te)(Nb)O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001]以及[100]晶轴方向的结构模型:(1)正交晶相;(2)六方晶相。(●)Te占据六边形中心[67]

Fig.1 StructuralmodelsoflayeredMo2basedmixedmetaloxidecatalystsalong[001]and[100]directions:(1)orthorhombicand(2)hexagonalMoV(Te)(Nb)O.(●)Tesittinginhexagonalchannels

[67]

[23]

应途径,得到同样的结论。当接触时间极短时,丙烯

选择性~100%,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选择性降低,表明丙烯是丙烷氧化到丙烯酸的中间产物。丙烷在催化剂的V位上氧化为丙烯,然后烯丙基中间体可能在催化剂的Te位上形成丙烯醛或者丙烯酸。通常丙烯醛的选择性很低,因为它容易进一步氧化到

[52]

丙烯酸。Vitry等的研究表明,反应对丙烷为一级,对氧为零级,反应速率随丙烷分压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丙烷氧化的控速步骤是丙烷C—H键的活化并形成丙烯。

[71,74][24]

除α2H的活性位。Botella等制得的Te0133MO3133晶相可以有效氧化丙烯为丙烯醛(不含

Nb)或丙烯酸(含Nb),但对丙烷氧化不显活性,据此

认为Te0133MO3133就是Ushikubo等所提的M2相。

M1与M2相纳米尺度上的混合可以产生协同

作用,此时既有M1相较高的活性,同时M2相又可提高选择性,尤其是当转化率较高时,M2相可以提高丙烯中间体的转化率,因此丙烯酸产率要比单独的M1相为好。此协同作用可以解释为:M1相中中等强度的酸位有利于丙烷活化并脱氢生成丙烯,M2相的弱酸位有利于丙烯的后续转化,从而提高了丙

[71,75]

烯酸的选择性。有时催化剂中不只存在M1、M2相,还可能存在其他晶相,如TeMo5O16、V0195Mo0197O5和VΠNb取代的

[23,24,37,38,44]Mo5O14,如Mo5-x(VΠNb)xO14。低V含量

[23]

图2 Mo2V2Te2(Nb)2O催化剂上丙烷氧化反应途径

Fig.2 ReactionnetworkfortheselectiveoxidationofpropaneonMo2V2Tebasedcatalysts

[23]

Concepción等

[36]

4+(V5+)、脱氢位(Te

(Mo6+)。Botella等[76]提出在催化剂Mo2V2Te2Nb2O上

认为烷烃氧化要有活化位

,因为有孤对电子)和氧插入位

会促使TeMo5O16相的生成,高V含量会有MoO3相的偏析,说明MoΠV原子比对形成特定的晶相组成

[24]

与结构至关重要。(V0107Mo0193)5O14和TeMo5O16对

丙烷选择氧化为丙烯酸存在3种反应部位:(1)V位上活化丙烷,如Mo2O2V2O2MoΠNb;(2)MoΠTe位上氧化丙烯,如Te2O2Mo2O2TeΠV;(3)MoΠNb位上氧化丙烯醛至丙烯酸,如Nb2O2Mo2O2NbΠV。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48・

化 学 进 展

第19卷

V是许多烷烃氧化催化剂的关键组分。复合金

属氧化物催化剂中正交晶相的形成需要V,且其含[81,82]

量对催化剂性能有着重要影响。Guliants等用LEIS技术考察了丙烷消耗速度以及丙烯和丙烯酸的生成速度,发现与最外层表面的V浓度相关,而与Mo或者Te的浓度无关,即最外层表面的VOx不但与丙烷的活化、氧化脱氢到丙烯有关,而且与丙烯

5+5+

和丙烯醛中间体进一步氧化有关,其V(VO4+󰂳󰂳[83]6+∴V—O)是丙烷反应的活性位。Mo位可能与丙烯吸附以及与π型烯丙基中间体的氧插入[62]6+

有关。部分Mo可能在非氧化性气氛(如焙烧过5+

程中分解产生的氨气)中被还原生成Mo,从而构[65]

成丙烷氨氧化至丙烯腈的活性位。因此,Mo和V是有效催化剂的基本元素组成,由两者参与构成的

[22]

酸性位可以实现丙烷分子的活化。

Te和Nb组分在丙烷的氧化反应中直接或间接

4+

发挥重要作用。Te位可以脱除丙烯的α2H,促进中间产物丙烯到丙烯酸的转化并抑止丙烯酸的分

[43]

解,从而提高了丙烯酸的选择性。Te的加入也可能使原来的强酸位(其上发生深度氧化)转变为适度

[55]5+

酸性的较弱酸位(其上发生选择性氧化)。Nb位影响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对选择氧化和催化剂再氧化有着重要作用。每个Nb离子被八面体中的

[74,83]

Mo和V离子分开,隔离了催化剂的活性位,同时Nb还有稳定Te元素的作用,提高表面Te的浓度而且可以稳定催化剂表面的氧化态和结构。加入Nb组份会改变催化剂的形貌,Mo2V2Te2O催化剂粒

μ子为长柱状(30—50m),而Mo2V2Te2Nb2O催化剂

[41]

粒子为短圆柱状(300—500nm)。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加入Nb组份后B酸与L酸位的酸强度和数量均下降,因而抑制了由丙烯到丙酮的平行副反应,并使生成的丙烯酸较快脱附,避免了进一

[54,67]

步深度氧化。

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氧化为丙烯酸的反应操作参

数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包括温度、空速、V(air)ΠV(C3H8)和V(vapour)ΠV(C3H8)等。

6 结论与展望

由丙烷一步氧化为丙烯酸可以充分利用低碳烷烃资源,简化工艺路线,降低操作成本,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在国内外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且已成为催化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多组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一般经历高温焙烧,因此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比较稳定,在反应条件下能保持良好且稳

[28,86]

定的催化性能。同时它也是乙烷氧化为乙烯或

[87,88]

乙酸的有效催化剂。然而,目前即使在活性最高的多组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一步氧化至丙烯酸的收率仍只有大约48%。而由丙烯经两步氧化制丙烯酸的总收率可超过80%。因此从收率上看,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步氧化的经济性优势尚不能得以很好地体现。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石油资源的日渐减少,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日益重要,丙烷一步氧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会进一步增加。如果能进一步提高丙烯酸收率和催化剂的稳定性,那么丙烷一步氧化的技术优势会更加显著,其发展前景将是非常诱人的。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化学,各组成元素特定的化学计量以及相关活性相的结构等都是直接影响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尽管已经对这些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但这类催化剂目前离工业化应用尚有一段距离。截止至目前,对于活性催化剂的探索特别是有关元素种类和组成的探索基本上仍是经验性的,理论方面的研究很少,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有关活性相的有效活性晶面以及活性位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对反应机理的深入了解,包括丙烷的吸附与有效活化,副反应的抑制等。另一方面,需要继续改进催化剂的性能特别是选择性指标,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即单位时间内生成丙烯酸的量,而不仅仅是表观收率),理清制备化学的关键影响因素,发展简便有效的制备过程,获得性能优良且容易重复制备、稳定的催化剂体系。通过调变化学组成、引入特定助剂,改变催化剂粒子尺寸及表面形貌,引入载体材料等,可以调变催化剂的结构与织构,氧化还原性和表面酸碱性,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丙烷一步氧化为丙烯酸的高效催化转化。

5 其它影响因素

丙烷一步氧化为丙烯酸的催化反应不仅与催化剂本身的性质有关,也与反应操作参数密切相关,其中水蒸汽的引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该催化反应体系

[20,84]

是有益的,可以促进丙烯酸的生成。Novakova[85]

等认为水蒸汽的引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效:及时移走反应热;稳定催化剂活性相并保持特定的氧化态;增加酸位的形成速度;使生成的丙烯酸在催化

[42,43]

剂表面及时脱附,防止进一步氧化为COx。Lin和Zhu等

[86]

详细考察了由dry2up法制备的复合金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5期杨秀娟等 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

参考文献

[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

・649・

WajikiS,KoyasuY,NakamuraH,etal.EP0608838,1994UshikuboT,NakamuraH,KoyasuY,etal.US5380933,1995UedaW,OshiharaK.Appl.Catal.A,2000,200:135—143BeatoP,BlumeA,GirgsdiesF,etal.Appl.Catal.A,2006,307:137—147

BotellaP,NietoJML,SolsonaB,etal.J.Catal.,2002,209:445—455

ThorsteinsonEM,WilsonTP,YoungFG,etal.J.Catal.,1978,52:116—132

ConcepciónP,BotellaP,NietoJML.Appl.Catal.A,2004,278:45—56BacaM,PigamoA,DuboisJL,etal.Catal.Commun.,2005,6:215—220SolsonaB,NietoJML,OliverJM,etal.Catal.Today,2004,91Π92:247—250

YangXJ,FengRM,JiWJ,etal.J.Catal.,underrevisionFengRM,YangXJ,JiWJ,etal.J.Mole.Catal.A:Chem.,2007,267:245—254

VitryD,MorikawaY,DuboisJL,etal.Appl.Catal.A,2003,251:411—424

LinMM.Appl.Catal.A,2003,250:287—303LinMM.Appl.Catal.A,2003,250:305—318

OliverJM,NietoJML,BotellaP,etal.Appl.Catal.A,2004,257:67—76

GaffneyAM,ChaturvediS,ClarkMBJr,etal.J.Catal.,2005,229:12—23

WatanabeH,KoyasuY.Appl.Catal.A,2000,194Π195:479—485

HolmesSA,Al2SaeediJ,GuliantsVV,etal.Catal.Today,2001,67:403—409

Al2SaeediJN,GuliantsVV.Appl.Catal.A,2002,237:111—120

ChenLQ,DerouaneEG,VédrineJC.Appl.Catal.A,2004,270:157—163

ChenLQ,LiangJ,WengWZ,etal.Catal.Commun.,2004,5:697—701

GuliantsVV,BhandariR,Al2SaeediJN,etal.Appl.Catal.A,2004,274:123—132

VitryD,MorikawaY,DuboisJL,etal.Top.Catal.,2003,23(1Π4):47—53

UedaW,OshiharaK,VitryD,etal.Catal.Surv.Jpn.,2002,6:33—44

UedaW,VitryD,KatouT.Catal.Today,2005,99:43—49KatouT,VitryD,UedaW.Catal.Today,2004,91Π92:237—240

NietoJML,BotellaP,SolsonaB,etal.Catal.Today,2003,81:87—94

BotellaP,ConcepciónP,NietoJML,etal.Catal.Today,2005,99:51—57

TsujiH,KoyasuY.J.Am.Chem.Soc.,2002,124:5608—5609

TsujiH,OshimaK,KoyasuY.Chem.Mater.,2003,15:112—211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BettaharMM,CostentinG,SavaryL,etal.Appl.Catal.A,1996,145:1—48

GrasselliRK.Catal.Today,1999,49:141—153LinMM.Appl.Catal.A,2001,207:1—16UedaW.Catal.Today,2001,71:1—2

CentiG,TrifiròF,EbnerJR,FranchettiVM.Chem.Rev.,1988,88:55—80

AbonM,VoltaJC.Appl.Catal.A,1997,157:173—193WangXS,XuLJ,ChenX,etal.J.Mole.Catal.A:Chem.,2003,206:261—268

XiaoCY,ChenX,WangZY,etal.Catal.Today,2004,93:223—228

ZhuZQ,XuHY,JiWJ,etal.Catal.Lett.,2004,96:221—226

LiXK,JiWJ,ZhaoJ,etal.J.Catal.,2006,238:232—241

李秀凯(LiXK),赵静(ZhaoJ),季伟捷(JiWJ)等.天然气化工(NaturalGasChemicalIndustry),2003,28:40—45

AiM.J.Catal.,1986,101:389—395

LandiG,LisiL,RussoG.J.Mole.Cataly.A:Chem.,2005,239:172—179

LiXK,JiWJ,ZhaoJ,etal.Appl.Catal.A:Gen.,2006,306:8—16

LiXK,ZhaoJ,JiWJ,etal.J.Catal.,2006,237:58—66

赵忠奎(ZhaoZK),李宗石(LiZS),王桂茹(WangGR)等.化学进展(ProgressinChemistry),2004,16(4):620—

630

[17][18][19][20][21][22][23][24][25][26]

李秀凯(LiXK),雷宇(LeiY),赵静(ZhaoJ)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J.Chin.Univ.),2005,26:1716—1721李秀凯(LiXK),雷宇(LeiY),赵静(ZhaoJ)等.化学学报(ActaChimicaSinica),2005,63:1049—1054

FujikawaN,WakuiK,TomitaK,etal.Catal.Today,2001,71:83—88

KaddouriA,MazzocchiaC,TempestiE.Appl.Catal.A,1999,180:271—275

UshikuboT,OshimaK,KayouA,etal.Stud.Surf.Sci.Catal.,1997,112:473—480

OshiharaK,HisanoT,UedaW.Top.Catal.,2001,15:153—160

BotellaP,SolsonaB,Martinez2AriasA,etal.Catal.Lett.,2001,74:149—154

BotellaP,NietoJML,SolsonaB.Catal.Lett.,2002,78:383—387

ShishidoT,KonishiT,MatsuuraI,etal.Catal.Today,2001,71:77—82

程桦(ChengH),韩一帆(HanYF),王怀明(WangHM).石油化工(PetrochemicalTechnology),1999,28(12):803—

807

[27][28][29]

KayoA,KiyonoK,NakamuraH,etal.US5472925,1994UshukuboT,OshimaK,KayouA,etal.J.Catal.,1997,169:394—396

VédrineJC,NovakovaEK,DerouaneEG.Catal.Today,2003,81:247—262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50・

[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

化 学 进 展

[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

第19卷

JiangHC,LuWM,WanHL.J.Mole.Catal.A:Chem.,2004,208:213—217

JiangHC,LuWM,WanHL.Catal.Commun.,2004,5:29—34

BotellaP,ConcepciónP,NietoJML,etal.Catal.Lett.,2003,89:249—253

BlascoT,BotellaP,ConcepciónP,etal.J.Catal.,2004,228:362—373

LiuYM,CaoY,YanSR,etal.Catal.Lett.,2003,88:61—67

KiyotakaK,NakataniK,KubotaT,etal.J.Catal.,2000,194:309—317

IrmawatiR,AsriRM,Taufiq2YapYH,etal.Catal.Today,2004,93Π95:631—637UedaW,VitryD,KatouT.Catal.Today,2004,96:235—240BacaM,MilletJMM.Appl.Catal.A,2005,279:67—77MilletJMM,RousselH,PigamoA,etal.Appl.Catal.A,2002,232:77—92

AouineM,DuboisJL,MilletJMM.Chem.Commun.,2001,1180—1181

BacaM,PigamoA,DuboisJL,etal.Top.Catal.,2003,23:39—46

Al2SaeediJN,VasudevanVK,GuliantsVV.Catal.Commun.,2003,4(10):537—542

MilletJMM,BacaM,PigamoA,etal.Appl.Catal.A,2003,244(2):359—370

GrasselliRK.Catal.Today,2005,99:23—31

HolmbergJ,GrasselliRK,AnderssonA.Appl.Catal.A,2004,270:121—134

BotellaP,García2GonzálezE,NietoJML,etal.SolidStateSci.,2005,7:507—519

LinM,DesaiTB,KaiserFW,etal.Catal.Today,2000,61:223—229

NovakovaEK,VédrineJC,DerouaneEG.J.Catal.,2002,211:235—243

NovakovaEK,VédrineJC,DerouaneEG.J.Catal.,2002,211:226—234

LuoL,LabingerJA,DavisME.J.Catal.,2001,200:222—231GuliantsVV,BhandariR.J.Phys.Chem.B,2005,109:10234—10242

GuliantsVV,BhandariR,HughettAR,etal.J.Phys.Chem.B,2006,110:6129—6140

GrasselliRK,BurringtonJD,ButtreyDJ,etal.Top.Catal.,2003,23:5—22

AiM.Catal.Today,1998,42:297—301

NovakovaEK,DerouaneEG,VédrineJC.Catal.Lett.,2002,83:177—182

ZhuBC,LiHB,YangWS,etal.Catal.Today,2004,93Π95:229—234

NietoJML,BotellaP,VázquezMI,etal.Chem.Commun.,2002,1906—1907

BotellaP,García2GonzálezE,DejozA,etal.J.Catal.,2004,225:428—438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