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和记录控制管理要求及应注意事项
文件包括四个层次:
•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包括方针和目标);
• 第二层次: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 第三层次: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包括与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各类管理性和技术性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图纸等);
• 第四层次:记录。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
文件的审批要求
• 《文件控制程序》中规定:
文件在发布前应进行审核(必要时进行评审)和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各类文件的审核与批准权限为:
• 《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
• 《程序文件》由各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 技术文件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 其它文件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文件控制程序》对标识的要求:
• 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在文件封面和每页的页眉处标明版本、修订状态和生效日期。公司内部发放纸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在封面加盖“受控”印章。
• 以公司名义制发的文件,以加盖公司行政公章的通知及其文号(由发文字号、年号和流水号组成)作为识别有效性的标志。
• 以部门、基层单位名义制发的文件,以加盖本部门、本单位公章或有审批人签字作为有效性的标志,文件编号由制发部门、基层单位自行确定。
• 外来文件以原文件的编号作为标识,若转发应按公司内部文件编号。
• 作废文件如需保留时,在显要位置标明“作废留用”或“作废保留资料”字样。
文件的收、发及阅办在《文件控制程序》 4.5 中规定如下:
•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对接收的外来文件进行登记、报批、传阅、催办和归档保管。基层单位接收的(顾客、监理等与基层单位之间)外来文件由基层单位负责登记、阅办和保管。
• 以公司名义制发的文件,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统一发放;各部门、基层单位制发的文件,由相应制发部门、单位负责发放,并填写发放记录。
• 各部门发放的操作规程、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由各部门填写“文件领用登记表”。
文件领用人在“文件领用登记表”上签名领取注有分发号的文件。
文件的评审要求:
• 管理体系文件评审的方式,采取争求意见或会议的形式。
• 年终根据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的结果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企业管理部收集职能部门对管理体系文件的意见,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审,对发现的问题予以修订。
• 文件评审应形成文件评审记录。
• 款规定:公司采用“在用有效文件总清单”的形式控制文件的有效性。
• 年初编制下发公司 “在用有效文件总清单”;各部门和各基层单位据此来建立本部门、本单位的“在用有效文件分清单”,以确保在所有场所都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撤出失效(作废)的文件。
一、对文件的控制管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布受控——文件发布要经过审批、有文件编号。
2.更改受控——对文件进行更改或修订后,要经过再批准;必要时评审更新。
3.版本受控——对文件版本进行标识,建立文件清单(识别新版本、清除作废文件)。
4.发放受控——确定发放范围,建立分发记录。
5.作废受控——对作废文件的回收,处理;若保留,须标识
6.外来文件受控——及时识别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外来图纸的适用性、有效版本,并控制分发。
文件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单位文件的审批要求执行的不够好,内部管理办法或规定,个别单位存在没有审批人签字或加盖公章情况。
2.单位/部门在用有效文件清单建立不及时,应在公司文件总清单发布后,要结合本单位/部门实际,及时编制分清单,作为日常工作和管理的文件依据。如果没有及时编制更新,就存在作废文件被误用的可能。
3.相关部门应经常关注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发布信息,加以识别。如果需要,应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增补所需新颁布文件,及时剔除作废文件。
4.基层单位在文件的阅办处理方面,应加强管理,完善相关记录。如:文件处理记录。
记录控制要求:
• 记录识别——建立编号,建立清单
• 记录填制——内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 记录保存——规定保存期限、保管责任部门
• 记录保管——进行编目,有适宜的设施和保存环境,规 定查询和借阅制度
• 记录处置——对过期的记录进行销毁,需经过审批
• 电子媒体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及其备份
记录的填写应做到:
a)记录填写及时、准确、真实、规范。
b)属竣工资料或需长期保存的记录,应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填写或打印。字迹应工整、清晰,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
c)填写的记录应有编号、日期(必要时到时点)以及记录者签名。
d)记录的内容不得随意涂抹,需纳入竣工资料或上报顾客、监理、主管机关的记录如有更改,应经审批人同意后,在更改处划两横杠,将正确的写在上方,并加盖修改人印章(或签名)。
e)填写时不得留有空格,凡不需填写或不涉及的项目,应在相应的空格内划上斜线。
f)按规定程序履行审核、审批签认手续,需加盖公章的应加盖公章。
• 发现的问题:
1.记录不够清晰、字迹潦草,不规范,有关人员签字不齐全;
2.存在记录未按要求及时填写,事后补填的情况;
3.部分单位在技术(安全)交底书等需要参与人签字的记录中,有代签字的情况;
4.存放资料的文件盒内的记录内容整理不及时,目录与资料盒内容存在不对应的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