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排尿困难的护理
关键词 预防 排尿困难 护理
术后自控镇痛患者可以自行决定给药的时间和剂量,它已成为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自控镇痛技术,具有效果好,起效快,血药浓度恒定的优点,成为术后患者主要的镇痛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椎管内给药可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尿潴留,且发生率高[1]。如不及早干预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为了促进排尿,减少尿潴留。本研究对自控镇痛患者的拔尿管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5例。两组年龄、体重、病程、并发症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0.05)。
方法:两组术前放置f16双腔气囊尿管。实验组在术后6小时夹闭尿管,2~4小时开放一次,即使膀胱充盈→排空→再充盈→再排空,以训练膀胱功能。术后24小时当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对照组遵医嘱在术后24小时拔除尿管。
观察指标:拔除尿管后3小时内排尿、3~5小时辅助排尿和尿潴留情况。
评估标准:拔除尿管后3小时内自行排尿指有尿意,排尿顺利;3~5小时辅助排尿指有尿意,但自行排尿困难,经采取按摩、热敷腹部,温水冲洗会阴,听流水声,肌肉注射新斯的明针5m等诱导措施后自行排尿者;尿潴留指有尿意经诱尿措施后超过5小时仍不
p
能自行排尿,需要重置尿管。
统计学处理:所得资料用spss13.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x
2检验。
结 果
实验组自行排尿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辅助排尿和尿潴留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讨 论
尿潴留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尿潴留既是常见的护理问题,也是患者疾病并发症之一,指因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特别是术后患者,由于受住院手术的影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窘迫等不良心理状态,精神紧张易致膀胱紧张度和感受性降低,甚至神经麻痹,致不能正常排尿。由于尿液存留过多膀胱充盈过度,致使膀胱收缩无力发生尿潴留。尿潴留影响患者康复,给患者增加痛苦,也是造成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自控镇痛泵的好处及不良反应:给患者应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极大地降低了术后住院患者疼痛程度,但与未用自控镇痛患者比较易出现排尿困难和尿潴留。术后硬膜外导管与镇痛泵相连接,泵内药物会持续作用脊髓神经而影响膀胱逼尿肌功能,并减弱膀胱平滑肌张力,使患者对膀胱充盈的敏感性降低,造成排尿不畅和残余尿增多以致尿潴留[2]。夹闭尿管、间歇放尿的方法,训练了膀
x
2=36.1,
p
0.05)。结果见表1。
胱功能,增强了患者对膀胱充盈的敏感性。在膀胱充盈、膀胱壁上感受器受压迫时拔除尿管,借以建立排尿反射,有效促进排尿,减少了尿潴留。
肾脏生成尿液的机理及膀胱排尿的原理: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排尿是间歇的进行,只有当尿液在膀胱内储存达一定量时,才能引起反射性排尿[3]。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持续开放患者的排尿过程,是连续的,违背了正常的排尿模式,使本应该间断的排尿活动变成了与肾脏产生尿同步的过程,膀胱的贮存功能被废用,膀胱牵张感受器得不到刺激,排尿反射中断,膀胱内有尿即流,长时间呈空虚状态,引起膀胱平滑肌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拔除尿管后不能正常排尿。夹闭尿管、间歇放尿,锻炼了膀胱平滑肌功能,当患者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利于膀胱充盈刺激自行排尿。 参考文献
1 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2002:1. 2 张萍芳,张燕萍.持续镇痛方法对妇科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中国护理杂志,2003,38(2):109.
3 李小寒,尚小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