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钠的性质及用途
一、 钠的物理性质
二、 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钠与水反应 3. 钠与酸反应 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三、 钠的制取和保存 1.
2.
保存: 四、钠的用途
制取:
【思考】
1. 钠能否保存在CCl4中? 2. 钠在空气中变质。
知识点二、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性质比较 物质 色态 类别 氧的价态 电子式 生成条件 热稳定性 与水反应 化学性质 与CO2反应 与酸反应(盐酸) 氧化钠(Na2O) 白色固体 -2 常温 不稳定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具有碱性氧化物通性 过氧化钠(Na2O2) 淡黄色固体 -1 加热或点燃 稳定 2Na2O2+4HCl===4NaCl+2H2O+O2↑ 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 主要性质与用途
@佟佟老师小仙女
未来可期.T
2.Na2O2的性质 --强氧化性
知识点三、碳酸钠、碳酸氢钠 1.性质对比 名称 俗名 水溶性 稳定性
碳酸钠(Na2CO3) 纯碱或苏打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稳定,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风化 碳酸氢钠(NaHCO3) 小苏打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 受热易分解,其分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 △与H反应 主要性质 + 与碱Ca(OH)2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 硫酸铝 产生CO2气体的速率Na2CO3 Na2CO3 NaHCO3 用于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等工业中 灭火器、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固体 溶液 加热,分解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NaHCO3 滴加盐酸 加入氯化钙 【思考】1.将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 @佟佟老师小仙女 未来可期.T 4.制纯碱原理--侯氏制碱法 ①在饱和食盐水中通 饱和后,再通 : ②生成NH4HCO3的溶解度大,而c(Na+)也大,而NaHCO3溶解度小,故产生沉淀。 ③将析出沉淀加热,制得Na2CO3(纯碱) 5.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 -----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化学方程式不同。 ①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开始时酸过量) ②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时酸不足) 知识点四、碱金属 1.焰色反应 (1)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属于物理变化,是元素的性质。 (2)用品:(或铁、铬、镍、钨等)、(或煤气灯)、试剂。 (3)焰色反应鉴别盐类的步骤: (4)钾、钠焰色反应颜色: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钠——黄色。 2.碱金属的性质 原子结构 元素性质 物理性质 单质性质 化学性质 3.碱金属的性质规律与特例 (1)通常合金多呈固态,而钠钾合金却是液态。 (2)碱金属单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生成过氧化物甚至比过氧化物更复杂的氧化物,而Li只生成Li2O。 (3)碱金属单质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递增,但K的密度比Na小。 (4)碱金属单质一般跟水剧烈反应,但Li跟水反应缓慢(LiOH溶解度小)。 (5)碱金属单质因其活动性强,多保存在煤油中,而Li却因密度比煤油更小,只能保存在液体石蜡中。 (6)碱金属的盐一般都易溶于水,但Li2CO3却微溶。 (7)一般说,酸式盐较正盐溶解度大,但NaHCO3却比Na2CO3溶解度小。 (8)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金属Na、K等除外。 (9)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如:2Na+CuSO4+2H2OCu(OH)2↓+H2↑+Na2SO4。 (10)Fr是放射性元素,所以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相似性 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 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性,最高正价均为+1价 (除Cs外)都呈银白色,密度较小,熔、沸点较低 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递变性(由Li→Cs) 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金属性逐渐增强 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 还原性逐渐增强,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 @佟佟老师小仙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