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婆媳关系看《孔雀东南飞》主题研究综述
0901010305林强
摘要:《孔雀东南飞》在我的印象中,是一段十分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别的古代爱情悲剧所不同的是,这对恋人有过短暂的相处,但基调是一样,同样是有头没有尾的,有点像后来的《梁祝》。其实,往往这种爱情会叫人撕心裂肺,因为两人都是那样深爱彼此。更可悲的是,毁灭这段爱情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身边最亲的人——“焦母”。这长诗里以内外交加的矛盾来突现了爱的真与切,同时,也反映出了千古难以回避的难题,婆媳关系。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古代婆媳关系 主题
(一) 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阐释
一个生下自己丈夫的女人,从十月怀胎,把他生下来,有着血与肉的关系,割都割不断,然 后,含辛茹苦养育他,并给予教育和爱,这种母爱不会比妻子的爱少。然而,无论怎么样,这种爱都得被另一种爱所替代。原因太简单不过了,每一个人的各个阶段 都应该有相对应的爱来满足,小时候依靠的是母爱父爱,还有些许兄弟姐弟之爱和祖父母的爱,一旦成人,就需要异性之间的爱,并织成婚姻家庭,还会有自己的支脉和血肉延续。这些爱都会陪人终身,不过是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主次之分,有了爱人,自然以爱人为主。一个家庭主线绝对的主线,应当是夫妻关系。总之,这就是 人家庭生活的规律。
西方人早看透了,成年后都早早地离开了父母,成了家,以夫妻关系为主。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却把家庭搞得好复杂,把一些次关系当成主关系,东西颠倒,以致生活常常陷入一种混乱状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婆媳关系。中国人家庭里最头痛的是婆媳关系,从古到今都是最难搞好也是婆媳关系。
过去我们都是把主题的研究观点集中在: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讴歌反抗压迫的
叛逆精神;反对汉代婚姻包办制度;歌颂刘、焦夫妇忠于爱情、追求自由等。透过层层主题的分析不难得出造成这出婚姻悲剧的根源。
1、 反封建礼教和反封建伦理道德
几种文学史教材和作品选持此观点,游国恩本说它“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章培恒、骆玉明本认为它“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选》则称它“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的罪恶”。鲍鹏山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谓本诗“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赞扬了焦、刘夫妇反对封建礼教的不妥协精神”。
付安、许广州的《诠释与衡定——<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24卷第1期)中,有“孙殊青 肯定它热烈地歌颂了他们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的斗争;俞平伯提出它之所以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叙事诗,在于能当反抗礼教的旗手,对着传统伦理的最中心点‘孝道’ 给了一个沉重的打击,当头一棒;陆坚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一篇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控诉书——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再就是这种观点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赞同,比较著名的有:朱思信认为,刘兰芝的形象之所以完美,就在于它“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封建的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从本质上否定了这套反动的东西” ;王汝弼50年代认为“本诗的主旨,固在废除片面的礼教,但绝不主张废除全面的礼教”,到80年代他对此观点提出修正,认为诗歌“准确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相互关系,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石雅琴提出“《孔雀东南飞》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表达了具有深刻而巨大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反封建礼教的主题。”吴小如认为《孔雀东南飞》是通过家长压迫下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性。田明清认为“焦仲卿、刘兰芝的死无疑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冲击,他们以死来表示对这个时代的不满和反抗,对这个制度的嘲讽和抨击。”
以上这些研究基于《孔雀东南飞》文本中刘、焦二人在外界力量的逼迫及主人公性格相对怯弱下走向离散,婚姻破裂直至夫妻双方“黄泉下相见”。
2. 反对汉代婚姻包办制度制度
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还提出: “作者在有意无意中,用积极或消极的手法一个个描绘出来,直接暴露焦母、刘兄等人的罪恶,间接暴露封建制度的罪恶”。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里提出“焦刘的婚姻是被外力活活拆散的”,“他们之间的爱愈加炽热,最后双双自杀,用以反抗包办婚姻,同时也表白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恋之情”]。唐弢说“《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思想之所以如此鲜明、如此深刻,就因为作者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制度”。余冠英认为“《孔雀东南飞》的伟大不在于故事哀艳,不在于篇幅长短,也不仅仅在于文字优美,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表现了受封建制度迫害的人们的反抗。”
进入新千年,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也不断出现,赵莉认为“《孔雀东南飞》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母权的高高在上,出嫁女子的卑微下贱,汉代愚孝之风的盛行以及女子再婚的习俗” 。张丽红提到“男权制社会中,社会成员作为隐性的签约者,他们必须履行男权制契约的约定,违背这一契约就必将受到惩罚,无论签约者的追求、行动多么具有进步性,多么符合人性的要求。《孔雀东南飞》展示的就是各种契约冲突下的人生悲剧、爱情悲剧、婚姻悲剧。”
3. 歌颂爱情
李明劼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一个“重返伊甸园神话的缩影”,“它在神话的世界里,暗示着焦刘二人脱离人世英雄步入神明仙境之后重新团聚,重获幸福的美丽” 。罗竹风认为《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 。 王运熙认为它“一方面勇敢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忠于爱情的高尚品德” [。杨玉芝提到“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惋惜伤怀之情及希望此后这类爱情悲剧不再发生的心愿。这种情感的流露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表 白,这也正是作者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之所在,也即作品主题之所在。”张秀英倡导“《孔雀东南飞》的深层主题是对中华民族爱情情结的揭示,是对人性中最美好爱情的讴歌。”李杰提到“它振颤人们心灵和激起历代读者共鸣的恰恰是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生
死相许信念的感染力。”此外,还有田明清的《谈<孔雀东南 飞>的悲剧美》(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年);刘德敏、马春元的《<孔雀东南飞>主题新探》(文学评论2007年第9 期,安徽文学万方数据)等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一观点。
除上面提到的封建婚姻制度和汉代社会习俗外,人物性格也是造成婚姻家庭悲剧的原因,《孔雀东南飞》的婚姻悲剧,其根源在前人探讨分析的成果中常有流露:
在付安、许广州的《诠释与衡定——<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中,综述悲剧的根源:无子;越礼和对家长制的反叛;爱情;门第观念。
(二)、由于婆媳引起被遣的原因和观点
1、刘兰芝和唐婉被遣的原因,都与婆媳关系的不和有关。古代礼法中的姑尊妇卑,使媳妇沦落到家族的最底层。婆媳关系不融洽的原因,无非是男权社会下,女性出于补偿心理、恋子心理和家族荣誉的考虑,是男权制度下造成的女性心理的扭曲,也是封建社会中男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婆媳关系与家庭悲剧——浅析《孔雀东南飞》与《钗头凤》婚变悲剧成因《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 第1期)
2、对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根本原因的探究,有人认为刘兰芝之所以被遣,是因为她没有生孩子,是因为她不守礼节,是因为焦母的恋子情结, 是焦母处于更年期等等。这些解释视角比较狭隘,从更宽广的社会角度,来探索古代媳妇悲剧结局的内在原因,从中知道古代婆媳关系的特殊启示。(《从《孔雀东南飞》看古代婆媳关系》 学术期刊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年10期 )
3、我们发现,从西周到东汉封建宗法制从产生就一直不断加强,在家庭中“姑”(婆婆)的地位日趋强权化,而“妇”(儿媳)的地位目趋卑弱化,致使婆媳之间地位悬殊,这也就使“妇”的命运完全掌控在“姑”的手中。这样,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故事产生的文化背景的追溯性考察,发现刘兰芝的被休就是焦母为了维护和显示她的家庭特权,而使勤劳贤慧但不懂曲意逢迎的刘兰芝被休弃,这正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对年轻妇女的戗害。
(从东汉以前婆媳关系看刘兰芝的被休——《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新探《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6期 )
参考文献:
1、《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4、《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24卷第1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