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较小半顶角的内压锥壳厚度计算分析

来源:独旅网
第3期 .5. 较小半顶角的内压锥壳厚度计算分析 杨福昌,胡丽萍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61) [摘要】在压力容器设计中,锥壳半顶角大多不超过3O。。本文从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和工程实例论证三方面入手,论证了 锥壳半顶角不超过3O。时折边过渡的必要性和计算折边锥壳厚度时的简易方法。 [关键词]压力容器;锥壳;半顶角;计算方法 前言 等决定。本文将对半顶角小于30。的锥壳大端和 锥壳在压力作用下的薄膜应力同圆筒相比, 小端锥壳厚度的设计进行讨论。 相同点在于同有环向和轴向两个方向的应力分 1理论分析 】【4][ 布,且环向应力为轴向应力的2倍。不同点在于圆 筒两向应力大小沿环向、轴向不变,而锥壳两应 1.1无折边锥壳应力分析 力沿轴向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直 4 径越大应力水平越高。 对于承载薄膜应力的锥壳, 1、\、 其壁厚按当量圆筒计算。但当锥壳 与相邻圆筒连接部位,有与变形协 脯 , 争nn 调引起的附加应力的作用时,壁厚 需另行考虑。附加应力的大小与锥  】} f f f{{\; 壳半顶角大小直接相关。半顶角较 /l l ; 小时,锥壳与圆筒连接处变形协调 l 靛 ; 产生的附加应力很小,不会影响锥 \ } 壳的计算厚度。但半顶角较大时, / l 其边界力和由此产生的附加应力会 显著增加,并导致锥壳与圆筒连接部位的厚度增 图1锥壳变径段与圆筒壳的连接内力示意图 加。该加厚的部分分别称为锥形封头加强段和圆 筒加强段,并取等厚。此外加强段尚有大端加强 根据锥壳变径段与圆筒壳的连接内力示意 段和小端加强段之分。 图,见图1所示,小端、大端锥壳与圆柱壳连接处 的变形协调条件分别为: GB150—2011《压力容器》规定:对于锥壳半 顶角超过30。的锥壳大端必须设置折边过渡段, l=A 1=一 i 且要求折边过渡段转角半径不小于0.1倍的大端内 △。2=△ 2= 2 直径且不小于3倍过渡段厚度;对于锥壳半顶角超 过45。的锥壳小端必须设置折边过渡段,且要求 利用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一分析设计 折边过渡段转角半径不小于0.05倍的小端内直径且 标准》(以下简称JB4732)附录A.3的公式,可 不小于3倍过渡段厚度。 以求得内力Q-、M-、Q:、Mz。将求得的Q-、M 对于锥壳半顶角小于30。的锥壳大端和半顶 值代入JB4732附录A式(A_3.1 1)再代入式(A.2. 角小于45。的锥壳小端是否设置折边过渡段,主 作者简介:杨福昌(1 981一),男,山东泰安人,硕士,海工 要由设计者根据以往经验、使用工况、制造条件 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6一 ■论文广场 .11)、式(A.2—12),Q2、M2值代入式(A.3—14) 再代入式(A.2—11)、式(A.2.12),可分别得到 小端与大端圆柱壳的经向、环向应力。将求得的 Q。、M 、Q:、M 代入A.2.2的圆锥壳公式,可求得 圆锥壳中的应力。 锥壳大端最大应力为轴向的薄膜应力叠加弯 曲应力(起控制作用),此处为总体不连续,按 照应力分类法,用一次应力加二次应力小于等于3 倍的许用应力进行控制。 锥壳小端最大应力为环向的薄膜应力(起 控制作用),此处为总体不连续,按照应力分类 法,保守地划归为一次局部薄膜应力(一次局部 薄膜应力是指应力水平大于一次总体薄膜应力, 但影响范围仅限于结构局部区域的一次薄膜应 力。局部应力区是指经线方向延伸距离不大于 √D ,,/2,应力强度超过1.1倍的许用应力的区 域),按照分析设计标准JB4732,应采用1.5倍的 许用应力进行控制。 1.2折边锥壳应力分析 大端折边锥壳的计算厚度取锥壳大端的计算 厚度与过渡折边的计算厚度中较大者,见图2。 图2大端折边锥壳 锥壳大端计算厚度以锥壳大端直径D 代入锥 壳厚度计算式得到。过渡折边的计算厚度按当量 蝶形封头进行计算。方法是将锥壳用与之相切的 球壳(球冠,见图2)代替,并以锥壳大端的第二 曲率半径R 作为该球壳的半径。将此球壳与半径 为r的过渡圆弧段(环壳)构成一蝶形封头。其中 第二曲率半径可由几何关系得: 1——.2 r(1-cos ̄) . ..... ....—....——足= 一 一 2016年第1石油和化工设备 9卷 以R:作为碟形封头的球壳半径,代入碟形封 头的计算公式,根据过渡圆弧处的最大应力(包 括薄膜应力与弯曲应力)以1倍许用应力进行控 制,计算其厚度。 封头厚度计算中的焊接系数 取封头拼缝接 头系数,不包括封头与圆筒连接环缝。 小端折边锥壳的厚度计算方法同无折边小端 加强段的计算方法。 1.3定性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随着半顶角的不断减小, 弯曲应力对锥壳厚度计算的影响逐渐减小,如果 将半顶角限制在足够小的范围(Q<30。)内, 锥壳厚度计算就更加接近于与锥壳相连接筒体壁 厚,而筒体壁厚计算则是以薄膜应力为主推导而 来,因此锥壳与简体连接处在小半项角情况下是 否设置折边过渡对设备设计影响不大。 2公式推导 】【 2.1折边锥壳厚度公式分析t 圆筒的计算厚度公式(适用范围)为: 舞 ㈩ 折边锥壳大端的厚度计算按以下两公式计 算,取其较大值。 过渡段厚度: ㈤ 与过渡段相j妥处的锥元厚度: (3) 其中.厂 坚2coz ̄ 比较式(2)和式(3)并整理得: 篓歉 …貔熬-.篓.1麟 。丛生黢 2 -c,,sp嚣 蓐 芦秘 簪棚 擎 紫吨嚣  拳《熏一 嚣 辔郴壤 第3期 杨福昌等较小半顶角的内压锥壳厚度计算分析 一7一 本文参考文献【 中,在l 0。 Q 3 0。且 0.105r/Di 0.50时,始终有1S f<1.5存在,而且存 键 (5) 一 缝i 《 2.3小半顶角锥壳厚度分析 在 2 吨鉴 一 ,可见,公式(4)的值始 终小于1。这说明,在10。 12_5_30。且0.10 r/Di 比较公式(5)和公式(3)并整理得: 0.50时,过渡段的厚度始终小于与过渡段相接处 的锥壳厚度。所以折边锥壳厚度完全可以由与过 键 嚣敬/燕勰蚤(6) 渡段相接处的锥壳厚度(公式3)确定。 通过查参考文献 中图5一l2、5.14和表5—7 2.2无折边锥壳厚度公式分析 可知,在半顶角Q 30。时,Q/2f的值一直在 根据工程经验:对于小半顶角(12<30。)的 1.05~1.152_间,说明有折边锥壳厚度和无折边锥 无折边锥壳,为了节约材料,锥壳的名义厚度为 壳厚度在半顶角a<30。时很接近。 锥壳计算厚度、腐蚀余量和钢板厚度负偏差三者 之和的圆整值,因此,在大端和小端简体与锥壳 3工程实例论证 连接处都需要加强,并且根据设计经验,一般都 GB150.3.2011《压力容器》对受内压锥壳厚 大于0.002,因此锥壳端的计算厚度为与锥壳相连 度计算框架图如图3所示: 接的圆筒厚度与大(小)端应力增值系数之积: 注:本图中式、图和字母符号与GB150.3-20ll一致。 图3内压锥壳厚度计算框架图 现将三个工程实例按照图3计算步骤进行锥 壳厚度设计计算,锥壳实例结构尺寸简图如图4所 锥壳实例设计参数见表1。 不。 一 : 表1设计参数表  :0 T●- 序号 计算压力P。/MPa 设计温度T/"C 6 s/mm 6 L/mm L/mm 锥壳材料 1 O.83 180 800 1400 700 S30403+Q245R 2 1.7 60 1400 1800 700 Q245R 3 0.48 151 1800 2400 1000 S304O3+Q245R 根据图3,锥壳厚度计算结果见表2。 图4锥壳结构简图 ●论文广场 . 一 2016石油和化工设备 年第19卷 表2 锥壳厚度计算结果 序号 l 2 3 半顶角a/。 锥壳大端计算厚度/mm 折边 无折边 4.61 l1 4.27 4.97 l1.12 4.67 锥壳小端计算厚度/mm 折边 无折边 5.2l 13.12 6.29 5.21 13.12 6.29 锥壳计算厚度/咖 折边 无折边 4.61 11 4.27 4.71 11.12 4.32 23.2 16 17 分析表2数据可知,当半顶角Ⅱ分别为 23.2。、16。和17。时,三台设备锥壳大端计算厚 Q一锥壳半顶角,(o); Q一系数,取Q。或者Q:; Q 一大端应力增值系数, 由GB150.3.2011中 图5.12查取; 3.2011中 O:一小端应力增值系数, 由GB150.图5.14查取; 度、小端计算厚度和锥壳计算厚度在有无折边过 渡的情况下近似相等。 4结论 (1)半顶角不超过30。时的锥壳大小端计算厚 度在工程设计中近似相同,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可 以不考虑折边过渡设计,以便降低制造难度; (2)在工程设计中,计算折边锥壳厚度时,可 只考虑与过渡段相连接处的锥壳厚度。 本文符号说明 P。一计算压力,MPa; ◆参考文献 『11 GB150.3-20ll,压力容器fS]. [21寿比南,杨国义,徐锋,谢铁军主编.GB150.2011压力容 器标准释义嗍 E京:新华出版社,2012. [3】李世玉主编,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压 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培训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杨金来,朱瑞林,胡兆吉.4】锥形封头过渡段应力的理论分 析与设计方法【J】.机械强度,1998,20(3)-178.180. Di一圆筒内径,mm g 【o】 一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一[5】JB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一分析设计标准[s】. [6】刘福玲,冀峰,俞树荣,等.折边锥形封头厚度计算探讨 【J1.石油化工设备,2006,35(2):50.52. 焊接接头系数; 【7】朱瑞林,胡兆吉,全其兴.折边锥形封头计算厚度探讨[J】.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21(1)-'98.101. K一系数,见GB150.3—2011中表5.6; f一系数,见GB150.3.201l中表5.7; 书讯 《石油和化工设备》2015年合订本已经出版,该合订本由2015年全年12期杂志组成,硬皮烫金封 面,极具收藏价值,每册工本费220元(含邮寄费用,可开北京国税局机打发票),数量有限,欲购从 速。请邮局汇款至: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4号院19号楼B219室邮编100120,收款人: 《石油和化工设 备》杂志社有限公司,附言注明邮购几册,同时在汇款人地址栏中注明您的详细地址城市街道门牌号及 邮编,收件人姓名及联系电话,以便准确投递。 《石油和化工设备》编辑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