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文化产业现状

2021-09-20 来源:独旅网
中国文化产业现状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年份 增加值增速 增加值(亿元) 占GDP比重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1.51% 25.16% 19.0% 10.09% 31.57% 25.29% 5123 6412 7630 8400 11052 39000 2.45% 2.60% 2.43% 2.50% 2.75% 3.0% 对GDP贡献率 2.81% 2.60% 2.53% 2.91% 4.61% 4.90% 拉动GDP增长 0.37% 0.37% 0.25% 0.19% 0.26% 0.40%

二.分类发展情况 三大类 七 小 类 新闻服务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发 展 概 况 产出超过1.5万亿元,全国有48家涉及新闻出版业务的品牌企业集团上市,9种品牌期刊动漫期刊进入全国城市期刊零售市场期刊发行量前30强 电影791部;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动画片共435部,比2010年增长18%,动漫产业产值接近500亿元…... 核心层 广播.电影.电视服务 文化艺术服务 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达到156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4.4万家,网络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用户数量分别达到1.2亿、1.17亿和3500万,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经接近400亿元...... 旅游行业实现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15万亿元,增长15%。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大事:一是中国旅游日的确定,二是京沪高铁通车,三是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四是大陆赴台个人游成行,五是杭州西湖申遗成功,六是实景演艺持续火爆。 网络文化服务 外围层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其他文化服务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 相关层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活动 三.发展类型 类型 支柱型 扩张型 成长型 调整型 衡量标准 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 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有持续较大提高,占GDP比重指标有“质”的变化。 文化产业增长速度上有较持续的高水平表现。 尚未探索出适合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的表现反复不定,在多个区域间徘徊,从而使得相比全国总体水平而言,没有显示出速度和规模上的良好表现。 一直处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始终低于全国总体水平,这表明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在当地经济中重要性还非常低, 地区 北京、上海、广东、云南 湖南、天津、江苏、河北、湖北 是福建、河南、安徽 重庆、山西、浙江、山东、辽宁、吉林、江西、广西、陕西九个省市 孵化型 四川、新疆、黑龙江、海南、内蒙古、甘肃、宁夏七个省、区。 四.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具体表现在:

(一)文化产业总量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相比之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短缺”突出,“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尽管国际社会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产业划分标准,各国文化产业的统计口径还不一致,但也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发挥不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影响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国

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

(二)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由于起步较晚和文化领域条块分割、市场壁垒等原因,我国的文化企业“软小散滥”问题比较突出,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布局不均衡,大规模、高水平、产业链完整的龙头企业少,缺少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知识产权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内涵深刻、风格独特、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投入、人才保障不完善。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够完善。文化立法比较薄弱,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产业政策还需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产业规划不明晰,行业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对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的管理仍然依赖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模式。盗版侵权问题仍比较突出,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虽然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底子薄、基础条件差,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的需求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对文化投入总量仍显不足,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薄弱。

文化产业的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短缺,人才培养和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刚刚起步,统计指标体系还在完善,统计工作尚未全面覆盖从事文化产业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现代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愈加紧密,但传统文化产业利用新技术的动力不强、活力不足。文化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和规模扩大。

(四)文化贸易逆差仍然较大,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虽然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数量有所增长,但文化贸易逆差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渠道比较狭窄,出口价格远远低于进口的同类产品,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传播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以演艺产品为例,我国引进和派出的文艺演出每场收入比约为10∶1,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不到1亿美元,不及国外一个著名马戏团一年的海外演出收入。 (五)盲目发展的苗头一定程度存在,规划、引导和调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热情高涨,竞相上马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遍布各地,各种资本也纷纷涌入文化产业。这一方面体现了各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也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盲目发展、资源浪费、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已经出现,需要引起重视。如全国有几十个城市已开工或准备建设大型动漫主题公园或文化主题公园;不少风景区都拟上马大型实景演出;有的文化产业项目以文化之名搞房地产开发。这些势头如不及时加以规划、引导和调控,很可能影响到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

四.2011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四大趋势

1 新形态不断呈现企业管理面临考验

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形态日益丰富,我国首部IMX3D电影《大明宫传奇》上映、首部立体动画片《渔童》问世、首份3D日报正式发行。未来5年,我国的3DMMORPG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些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不仅为相关行业寻求了一条新的发展出路,对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市场国际化、专业化的浪潮中,我国的文化企业能否驾驭这些新呈现出来的形态,能否在市场化的大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文化企业将面临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考验。

2 品牌化提升企业多元化发展

从近几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文化产品的品牌化程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助推了旅游、新闻出版、电影等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中的大型企业在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个别中小型企业也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壮大,实现了大中小型企业并存发展的市场局面。同时,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我国文化产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3 规范化建设推进国家管理复杂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形态的不断创新、文化企业的不断增多,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将成为我国政府管理机构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4 量与质将更趋平衡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各文化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和技术专业化的考验,文化产业不仅在“量”上实现快速增长,而且在“质”的方面也有新的跨越和提升,两者的平衡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http://wenku.baidu.com/view/1ad8d8dba58da0116c1749fd.html?from=rec&pos=0&weight=94&lastweight=62&count=4 2009年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http://www.ce.cn/culture/gd/201204/25/t20120425_23273112.shtml http://www.ce.cn/culture/gd/201202/15/t20120215_23074580.shtml http://www.ce.cn/culture/gd/201202/15/t20120215_23073189.shtm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