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小工匠。择一事,终一生。”看到《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开篇序文的第一句,我就深有感触。比我看纪录片时更能让人思考,这可能就是文字所带来的特殊魅力。
整本书写时间的是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前夕,给我们描述了故宫各个修复组的故事,揭开了这些师傅的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告诉了我们平时在故宫展览的文物背后被修复的过程。全书是以每个修复组为中心一个一个的去探索,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宫生活”。 这本书是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播出之后出版的,书里开篇写到钟表室的王津师傅在纪录片播出后意外成为“男神”“网红”。在骤然降临的声誉面前,他异常淡定,和他一样的一夜红遍全国的修复师在故宫还有很多,但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一份定力,这些都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文物修复工作带给他们的。说说王津师傅,在钟表室一篇中,我们能看到王师傅对钟表修复的热爱,看到了钟表修复这一唯一在故宫一直绵延下来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到了王师傅在恪守修复最小干预原则时,也不忘去宫墙外参加钟表展,去学习再创新修复技术。“静”是王师傅钟表室给我们最深的印象,这是整个故宫大范围的整体气场,人不由自主也静下来,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修复工作中,只有这种专注这样磨砺出来的心境才能干出一两个月揭一幅画;一年起临摹一幅画;几十年修一个大型钟。所以修复师中间传着九个字“磨性子,静下心,沉住气”不然你根本干不了这个事情。 在那冷冰冰的古董、几百上千岁的文物背后, 有着生动的故事----像
邻居家串门一样,随口说一句“我去寿康宫打个水”,在院里逗逗“御猫”的后代,给它们喂食;或在树荫下散步,穿过层层宫门……也正是这些有趣的日常生活,让这些身怀绝技的人更加鲜活。
我现在虽然不能像他们那样为国家做事,因为这是他们的本职。而我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认认真真学习。为解出一道题而花上半个小时也不为过!正如王津先生一样,肯为修复一尺马车钟表花了3年时间,无一句怨言,无一声不满。他是为别人、为国家修文物,而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我们更应该有一颗执着的心。
一辈子很短,也许只够做一件事。那我们就更要用尽一生,将这件事做好,做完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