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一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称为最终产品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关系。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政府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后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货币需求的谨慎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
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在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在上升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流动性偏好陷阱
凯恩斯区域:LM当水平状区域为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膨,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斟酌使用的(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