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析

2023-03-04 来源:独旅网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与赏

(陶渊明《桃花源记》)

1.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下铺垫.

2.作者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3.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不写出渔人说了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说起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熟知的事,如果写出来就显得累赘了.桃花源人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4.作者在结尾写“遂迷,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 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压迫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

(刘禹锡《陋室铭》) 1.文章中说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惟吾德馨.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3.文章中“惟吾德馨”这句话能概括全文大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表现了作者不受世俗羁绊,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结尾引用孔子的话,隐含陋室主人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 (周敦颐《爱莲说》) 1.文中写莲,为什么写牡丹和菊?表现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作者以花喻人,托物言志,写牡丹和菊是为了衬托莲之“君子”形象的高大.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文中作者说“莲,花之君子者也”从他对莲的赞美看,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应鄙视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而应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句话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表现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态度.

4.“晋陶渊明独爱菊”而“予独爱莲”,两人的生活态度是否完全对立,为什么?

不,两人都倚世独立,不随波逐流,只不过陶渊明是消极的隐居遁世,而作者是洁身自好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应如何理解?这是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傲自诩的品格.

(魏学洢《核舟记》)1.本文的写作意图是:赞扬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舟子只能算陪衬人物,为什么把他们的表情动作写得如此细致?

雕刻品是静止的,写舟子的神态给人动态感觉,做到动静结合,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政治方面是实行禅让制,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人际关系方面是平等,博爱,融洽,各有归属;社会秩序方面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邪恶和犯罪行为.

2. “大同”社会和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有,政治上都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亲密融洽,和睦友好的;社会环境都是自由宽松,民主团结的.

3.大同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其社会道德要求是讲信修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良好社会秩序.

(郦道元《三峡》)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四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总写三峡重岩石叠嶂,雄伟峻拔的山势 第二段:写三峡夏天湍急的水势

第三段:写春冬之时三峡令人向往流连的风光 第四段:写三峡秋季的凄凉景色

2.第一段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什么景色?

这八个字描绘出了三峡两岸山峰重叠,高耸云霄,险峻幽邃的奇景.

3.第三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绘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

4.文章描写江水为什么不按四季顺序写,而是首写夏季,将春冬二季合写,再写秋季?

夏季是水旺的季节,秋季是水枯的时候. 夏春冬秋的记叙顺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春秋二季合写,是因为水的状况较接近,并不是一般性的略写处理.

5.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渔歌有什么作用?

结尾引用这句渔歌,突出表现了秋色的萧条怪异,渲染了悲凉的气愤,增强了三峡风光神奇的韵味,表现了旅人的哀愁.

【例7】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这篇短文,文辞清丽,主要描写山水之美.

2.文中的“静景”描绘的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文中的“动景”描绘的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生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4.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这奇丽山水,从而曲折地表现了作者的清高的句子

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例8】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文章可分为三部分,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第一层:叙述月夜至承天寺与友人散步.第二层:写月下承天寺中的景物.

第三层:抒发自己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2.“寻张怀民”一句中将“寻”改为“访”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寻”有一种急于找到失物的紧迫感,这就确切地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3.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蕴含着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

4.请赏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句话.

这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这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流露出自我排遣的微妙复杂的情感.寥寥数语,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5.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 “闲人”指像作者和张怀民那样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

的悲凉心境.

【例9】 (周密《观潮》)1.文章第一段为“涨潮图”,第二,三,四段分别是“水战图”,“弄潮图”和“观潮图”.

2.第一段描写涨潮的顺序是什么?第一段描写涨潮的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弱到强.

3.文中写观潮人数之多有什么作用?写观潮人数之多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4.作者在第三段写弄潮儿,是抓住“善”这个字来写.

5.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本文的写景特色.本文写景的特色:抓住特征,从形,色,声.势四方面具体描绘,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十分形象生动.

【例10】 (张岱《湖心亭看雪》)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绝”字用得好吗?为什么?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为下文写有人冒寒看雪作铺垫. “绝”字用得

好,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寒意.

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连用三个“与”字有什么作用?

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3.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二段主要叙述湖中奇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结合第一,第二段来看,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4.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里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而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话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一、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寡人无疾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C哀转久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D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8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冬之时(的) 吾欲之南海(往,到)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

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 其真无马邪(这里)

D故渔歌曰(所以) 桓侯故使人间之(特意)

9、请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成现代汉语(3分)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

(二)三峡

原文略:

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1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6、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分)

17、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理由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

18.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

A.之:春冬之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其: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其境过清

D.故:故渔者歌曰 故自号曰醉翁也

19.试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略无阙处( ) ②不见曦月( )

③良多趣味( ) ④晴初霜旦(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1.(链接题)选出下面不是写“水清”的一项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 三峡 和答谢中书书 阅读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①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②,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注]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4)四时俱备

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一、积累运用:

1、注音或写字。

阙 处 素湍 属 引 绝yǎn 沿sù xī 月

2、课文选自《______ __》,这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______ _著作,作者是________,我国古代的______家。

三峡是指 峡、 峡、 峡的总称,作品在写景物时多用 字 句,受楚辞、汉赋的影响,富有文学气息。

3、解释加点字词。

○1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亭午夜分 ○4不见曦月

○5至于夏水襄陵 ○6沿溯阻绝

○7或王命急宣 ○8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9虽乘奔御风 ○10不以疾也

○11则素湍绿潭 ○12良多趣味

○13每至晴初霜旦 ○14林寒涧肃

○15属引凄异 ○16空谷传响

4、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通 ,解释: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通 ,解释:

5、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绝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6、说说下列句子表现了三峡景物的什么特点。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文章描写了三峡四季山水景物,作者注意在写景时动静结合,文气张弛有

度,试从文中各举一例。

动景:

静景:

轻快舒畅:

凄凉沉重:

二、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 ( )夏水襄陵 ( ) 良多趣味 ( ) 属引凄异 ( ) 沿溯阻绝( ) 飞漱其间( ) 晴初霜旦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4.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5.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作者描写三峡壮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1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15、16题。(4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 ‘尔养马而死, 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答:

13、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2分)

答:

三、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5、直接写山高的句子是: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8、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

9、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10、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1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

12、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

13、描写三峡秋季景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 的静景,也描写了 , 的动景,动静结合,

相得益彰。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A.念无与为乐者/念念不忘( ) B.遂至承天寺/称心遂愿( )

C.怀民亦未寝/废寝忘食( ) D.相与步于中庭( )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5.文中“闲人”的含义是什么?

6.“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7.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8.请写出你所积累的关于月的诗句。(不少于三句)

答案:一、7.C 8.c 9. 译文: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共3分,译出“连山”、“略”、“阙”各 10. 答:(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共3分,答出相同点、不同点各1.5分,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11.D 1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3.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 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14.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 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15.A

)1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7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

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8.D 19.①缺 ②太阳或(阳光)③真、实在 ④早晨

20.①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②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21.B

三 、阅读

11.(1)或:有时(1分) (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失(1分) (4)俱:全,都(1分)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

1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 《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

14·(1)如果不到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分) (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2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quē tuān zhǔ 溯 曦 2、《水经注疏》 地理 郦道元 地理学家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3、(1)完全 全部(2)像屏障一样的山峰(4)正午(5)日光,这里指太阳(6)到了……的时候 上(7)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断(8)有时(9)即使 飞奔的马(10)快(11)急流(12)实在 的确(13)到(14)寂静 (15)连续不断(16)回声4、(1)从 如果(2)消失 极高的 (3)它们,它们(4)(5)实指三;虚指,强调多数(6)季节 经常

4、阙 缺 缺口 转 啭 宛转,声音曲折5、(1)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群山连绵, 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2)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3)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了两岸的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

(4)它们之中间相距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觉得得快啊。

(5)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1)山高(2)水势浩大 (3)水清,风景秀丽 (4)山连绵不断、高(5)凄凉寂静

7、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只要符合特点的句子即可,此处只是示例)

二、1、同“缺”; 涨; 实在; 连续;顺流而下;冲荡;早晨。

2、⑴从、由;如果⑵长时间地;长度大

3、这两句的意思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中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这清澈。“素湍”见浪花之雪白;“绿潭”显潭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动态。

4、清荣峻茂

5.文章布局匠心独运。作者描写的是三峡四季的山水景物,劈头落笔于山极为自然。夏水暴涨承山高江窄而来,最富三峡特色。下面先春冬合写,后独记秋天,也是顺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顺势而下,入情入理。

6.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对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

8.渲染萧瑟的秋景,表现旅人的哀愁。(侧面表现了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引用渔歌,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特点.

9、(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

10.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11.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15、2分 (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16、2分 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四、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早发白帝城》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8、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参考答案

1.A. (考虑/思念) B. (于是,就/顺,如意) C. (睡觉) D. (共同,一起)

2.A.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B.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

4.旷达(或“豁达”)

5.一是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政治生活清闲,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

6.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特点。

7.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微妙)的感情尽在其中。

8.示例: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1.12.50.2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