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计划
系 别: 兽医系
专 业: 畜牧兽医 班 级: 牧医11.5班
学生姓名: 任 富 (13号)
指导教师: 高启贤 老师
完成时间: _2013年6月28日____
宠物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计划
任富富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威 733006)
内容摘要:养宠物从古沿袭至今,猫、狗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宠物。饲养宠物的人并不算少,但很多时却因为缺乏足够的护理常识而引致宠物生病。我们为大家列出几种最常见的宠物疾病,以及预防的方法,助你的宠物成长得更健康。
关键词:常见病 诊断 防治
养宠物从古沿袭至今,猫、狗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宠物。饲养宠物的人并不算少,但很多时却因为缺乏足够的护理常识而引致宠物生病。我们为大家列出几种最常见的宠物疾病,以及预防的方法,助你的宠物成长得更健康。
1、常见宠物疾病的病因、病症及治疗
1.1 线虫
病因:线虫是多种狗只或猫只肠道寄生虫的总称,排出来的虫为线状的,都称之为线虫。BB狗很多时都会有此类寄生虫,因为出生时狗妈妈都会把这些寄生虫带给狗BB,所以很常有。
疾征:饲主会发现宠物胃口欠佳,大便稀软、肚疴、消瘦以及肚部凸出来,像有一个大肚腩一样。
治疗:饲主只要定期为宠物杜虫便足够。
1.2 狂犬病
病原: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或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症状为各种形式的兴奋和麻痹。
症状:潜伏期长短变化很大,一般为20~60天,最短8天,也有长达十几年的。症状有两种类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
狂暴型的病犬在初期精神差,有时烦躁,常躲在暗处不愿出来 ,爱吃异物。吞咽时伸颈,瞳孔散大,唾液增多。经过半天到两天 ,此时兴奋狂暴往往与沉郁交替出现,兴奋狂暴时,常攻击主人,之后病犬疲劳,卧地不动,但不久又起,出现特殊的斜视和惶恐,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出现一次新的发作。疯狂地攻击人、畜 ,自咬四肢、尾巴和阴部等处。病犬不认家。2~4天后,病情进入末期即麻痹期。此时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流诞多,不久后驱麻痹,走路摇摆,卧地不起,最后死亡。
麻痹型,仅经过短期的兴奋期即转入麻痹期。主要表现喉头、下颌、后驱麻痹、流涎、张口和吞咽困难等,经2~4天死亡。
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的病犬,无法治愈,应予扑杀。不能剥皮吃肉,应深埋或烧掉。未发病的犬每年应到有关部门指定的地方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能传染人,人若被有狂犬病或疑似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应迅速用清水、20%肥皂水反复冲洗至少20分钟,再用70%酒精或碘酊充分消毒伤口,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
同时结合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
1.3 皮肤硬块
病因:这泛指一切在皮肤表面摸到凹凸不平的物体,有分良性和恶性,轻微的可以是因撞瘀而引起的。
病征:无故在皮下出现肿皮肤硬块,而又令宠物感到很不舒服,痕痒,便应尽快带往兽医处检查。
治疗:若因撞伤告成血块,饲主当然要多加留意宠物的活动环境,其它良性或恶性的肿瘤却没有甚么方法可以避免。
1.4 犬瘟热
病原: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以急性鼻卡他以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 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幼犬。
症状:犬瘟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4天,有时可延长到17~21天 。病初通常表现为眼、鼻流出水样分泌物,精神差,缺乏食欲,体温升高,初次体温升高至39.5~41℃,持续1~3天,然后消退,此时病犬似有好转,可能吃食,几天后又发生第二次体温升高,持续一周或更长。出现更广泛的症状,咳嗽,轻度的呼吸困难,常有下痢,呕吐。病犬濒死时可能有抽搐,最终死亡,不死的会留下后遗症。
神经症状不尽相同,可见到冲撞、转圈,步态和姿势异常,肌肉颤动等症状。偶尔还可见到脚垫过度角化。
犬瘟热病的病程长短差别很大,主要取决于继发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1.5 犬细小病毒病
病原: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其主要特征。多发生于幼犬。
症状:本病的症状有两型,即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潜伏期约7~14天。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先黄色或灰黄色,有多量粘液和伪膜,而后粪便呈蕃茄汁样,带有血液,发出特殊难闻的腥臭味。病犬精神差,没有食欲,体温升至40℃以上(也有体温不升高的),并迅速脱水。也有的呈间歇性腹泻或排软便。心肌炎型病脉快而弱,呼吸困难,可视粘膜苍白。听诊心脏可听到杂音。
1.6 尿道炎
病因:多发生在雄犬身上,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雄犬性欲强,发育期间前列腺分泌物积聚;二是有细菌或病毒侵入造成尿道积聚了脓。
病征:阴茎红肿,尿道有脓及有黄色的分必物。
治疗:经常保持狗儿小便处卫生,减低细菌滋生,一旦发现狗儿有不雅动作,应该尽早替它进行绝育手术减低分泌。 外出时,留意狗儿小便姿势有没有令它沾染细菌,以及不要让狗儿随意与其它雌犬交配,若发病,及时带往兽医处检查属于脓还是前列腺分泌物。若属前列腺分泌物,饲主需多加替狗儿清理。
1.7伪狂犬病
病原:伪狂犬病又叫阿氏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所致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的症状。
症状:潜伏期1~8天,少数长达3周。最特征的症状是病毒入侵范围内的瘙痒刺激,有时由于不断的搔抓和自咬而自残。
初期病犬淡漠,之后发生不安,拒食,蜷缩而坐,时常更换坐的地方,有时体温升高,且常发生呕吐。经过消化道感染的病犬常大量流涎,吞咽困难。起初病犬舐皮肤上受伤处,稍后痒觉增加,搔抓舐咬痒处,引起周围组织肿胀,或造成很深的创伤。有时缺乏这种症状,但病犬呻吟,似乎身体某处有疼痛。部分病例还可见类似狂犬病的症状。呼吸困难。常很快死亡。
1.8 食物中毒
病因:犬吃了腐败变质、发馊的食品、臭肉、臭鱼和酸奶等,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在腐败变质发馊的食物中,常污染有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沙门氏杆菌、肉毒梭菌等,尤以前两种菌污染最多见。
治疗:葡萄球菌毒素中毒可引起严重呕吐、腹痛、下痢和急性胃肠炎症状。病犬精神沉郁,心力衰竭,体温正常稍低。足毒严重时,可引起抽搐、不安、呼吸困难和严重惊厥。根据饲喂腐败变质食物的前因,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
1.9 传染性肝炎
病原:传染性肝炎是由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症状:潜伏期短,人工感染约2-6天发病,易感犬与病犬自然接触后通常在6--9天后表现症状。精神差,食欲下降,渴欲增高,体温升高达40℃以上,持续1--6天。有时呕吐,常常腹泻,粪便有时带血。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剑状软骨部位的腹痛。很少出现黄疸。在急性症状消失后7--10天,约有25%的康复犬的一眼或双眼出现暂时性角膜混浊(眼色素层炎),颜色发蓝。病犬粘膜苍白,有时乳齿周围出血和产生自发性血肿。扁桃体常急性发炎并肿大,心搏动增强,呼吸加快。病犬血凝时间延长,如果发生出血,往往流血不止。病程较犬瘟热短得多,大约在2周内恢复或死亡。
治疗:目前市面上的疫苗多是与犬瘟热等制成的联苗。一般在第9周龄时进行第一次免疫接种,然后在第15-周龄时再接种一次。成年犬需每年接种一次。
2、常见疾病的防治计划
2.1 疾病诊疗的一般性原则
防重于治是动物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对宠物也完全适用,尤其是对于一些饲养历史比较短、人们不常见的宠物(如爬行类、两栖类以及节肢动物类),防病、消毒十分重要,因为对这些动物疾病的研究缺乏,也没有专门的疫苗接种,动物一旦患病就难以治疗,造成极高的死亡率。对于一些珍稀物种来讲,死亡甚至会影响到该物种的存亡,这也是目前饲养珍稀另类宠物需要经过国家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目前挂靠在国家和各级林业部门)批准的重要原因。
2.2宠物疾病防治的重要技术措施
2.2.1宠物饲养前的准备
1、当饲养宠物的类型和对象确定以后,要根据饲养对象的实际进行必要的准备:(1)查阅相关的材料(书籍、网络),了解饲养对象的基本信息(体型大小、生物习性(尤其是另类宠物,食性特点与常见的传统宠物差异较大,本地的饲料资源能否满足饲养的需要是必须事先考虑的问题)、品种和产地的气候特点、适应能力;结合居住地的情况,决定购买宠物的时间、运输的方式。
2、场地和器具的准备,根据饲养目的、饲养对象的大小、类型(水生还是陆生)准备适宜的场地和笼具。
3、场地和器具的清洗、消毒,如果属于专用的圈舍,因该在宠物入驻前消毒3次,最后一次可采用熏蒸消毒,然后将圈舍密闭24小时以上。
2.2.2宠物的选购和引进
对于第一次饲养宠物的新手而言,选购宠物非常关键。通常可以请教具有一定经验的朋友或熟人,或者是挑选规模比较大、信誉好的商家,也有直接到养殖场进行挑选的。不论通过什麽渠道购买,饲养者对将要饲养的宠物在心中也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和要求标准(如品种、毛色、成年后的大小、宠物的神经类型等等)。
选购宠物时,对宠物的外观、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等情况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宠物的外型要符合品种特征,对于狗、猫等哺乳动物一般在断奶后选购,可以减少哺育的压力和损失。选购时,不仅要对拟选购的个体仔细检查,还要对其父母或同窝的其他个体做适当观察和了解。
对于幼龄宠物,头颈、四肢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是检查的重点。此外就是生长发育情
况、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以及毛色和被毛的类型,动物的运动是否协调、敏捷,步态是否正常。
如果是选购用于繁殖的种畜,建议在动物接近性成熟的年龄进行选购,这时,除了可以对宠物的体形外貌、生长发育、行为习性有更加准确的了解以外,还可以对种畜的生殖系统的发育有一定的了解(如公畜阴囊、睾丸的完整性和发育状况,母畜的乳房数量、排列以及外阴的发育等等。
2.2.3宠物选购时的检查步骤:
1、看(借助视觉器官对宠物的外型进行观察,形成总体的认识和印象):重点是总体的发育情况(品种特征是否明显、体躯各部是否协调,与同窝个体相比,选择个体有没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或者优缺点
有条件时,还应该查阅其繁育记录资料,对其血统传承有更深入的了解,必要时将相关资料进行复印。
2、摸(用手对动物躯体的主要部位进行触摸,了解各部位的结构和特征)
头颈、躯干、四肢都要进行适当的触摸,尤其是头颈部,眼、耳、口、鼻的结构、形态,不同器官间的协调性。背腰是否平直,绝对不能有明显的凸起或者凹陷,背腰长短适中,尾部着生的位置符合品种特点。四肢发育良好,步态正常、运动协调。
3、问:向卖家询问有关宠物饲养繁殖、疾病防治的有关情况。购买年龄较大的种畜,必须索要防疫证明和检疫证书。如果是成年种畜,应该了解其繁殖成绩和相关记录。
4、遛:要求卖家引导宠物作适当的运动,进一步查看动物的运动状态和精神状态。
有时,还可以准备少量该物种喜爱的食物进行喂食,观察动物的进食情况,借以判断动物的健康状况。
选定以后,将动物装进事先准备好的笼具运输,根据运输距离的远近,适当准备一些清洁的饮水和食物。
2.3宠物疫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和措施
2.3.1制订防疫程序
根据饲养宠物的类型、年龄大小、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同类动物疫病发生的情况,合理制订防疫、消毒程序,并且严格执行。对于猫、狗等传统宠物而言,防疫的技术成熟,疫苗来源广、使用方便。以狗的疫苗为例,目前5联、6联苗的生产厂商比较多,既有国内的,也有进口的,注射一次,在6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可以预防5-6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大多数疫苗需要在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防疫效果良好。
针对地区性烈性传染病,注射单苗的效果优于联苗。所以单苗的制备更具区域性和针对性,来源不是很稳定,宠物饲养者可以在实际饲养宠物之前,向当地的兽医部门进行咨询,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情况下,猫、狗在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预防注射。
2.3.2定时进行驱虫
猫、狗等宠物由于户外活动,不可避免会染上内、外寄生虫。对于体内寄生虫,每年可定时驱除一次。对于外寄生虫,一经发现,要及时驱除和治疗。
2.3.3做好消毒工作
对笼具、食具和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参考文献
[1]许南.1978.犬猫疾病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杨宝峰.2001.常见宠物疾病手册.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3]高得仪1993.宠物饲养及疾病防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刘旭明.1997.养狗与狗病防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李宝林.2001.宠物的饲养与治疗.第二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6]周新民.2003.宠物疾病大全手册.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7]王振林.1986.犬猫驯养与疾病防治.河北:河北农业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