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课大纲及样题

来源:独旅网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

高职专升本专业综合课

考 试 大 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093



第一部分 无机化学(60分)

一.考试目标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无机化学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并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物质及其变化
基本要求:
1.掌握物质的四种聚集状态;
2.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3.掌握焓变及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计算; 4.掌握热化学定律;
5.掌握生成热;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基本要求: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及有关计算;
2.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3.掌握活化能概念;
4.掌握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 了解浓度、压力、温度和催化剂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三)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基本要求:
1.掌握强电解质溶液概念;
2.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有关计算;
3.掌握一元弱酸、弱碱和多元弱酸的离解平衡及有关计算;4.掌握缓冲溶液概念及有关计算;
5.掌握盐的水解、水解常数和水解度的概念;
6.掌握盐溶液PH的简单计算;
7.了解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
8.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9.掌握溶度积概念;



10.掌握溶解度与溶度积的相互换算;
11.掌握溶度积规则。

()氧化和还原
基本要求: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4.掌握原电池的电动势概念及有关计算;5.了解标准电极电势概念;
6.掌握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7.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8.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9.了解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基本要求:
1.了解电子的波粒二相性;
2.了解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概念;
3.了解概率密度与电子云概念
4.掌握四个量子数;
5.掌握基态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原理及排布;6.掌握周期与能级组;
7.掌握族与价层电子构型;
8.掌握周期表元素分区;
9.了解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概念;10.掌握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

(六)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基本要求:
1、掌握价键理论的要点,
2、掌握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
3、掌握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
4、了解分子间力的三种存在方法,分子间力与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了解四大典型晶体特征、离子极化对化合物的影响。

(七)配位化合物



基本要求: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了解配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3、了解几种典型的杂化方式,掌握SP杂化和SP3杂化理论;4、了解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

5、了解螯合物概念和特性及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八)主族金属元素(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基本要求:
1、掌握碱金属元素的特性
2、掌握碱土金属元素的特性
3、掌握碱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特性。

4、掌握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类的特性。

(九)主族金属元素(二)铝锡铅砷锑铋
基本要求:
1、掌握铝的两性在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的表现、2、了解锡铅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3、了解Pb(Ⅳ)Bi(Ⅴ)的强氧化性。

()非金属元素(一)氢稀有气体 卤素
基本要求:
1、掌握卤素的通性、
2、掌握卤素单质在不同介质和不同温度下的歧化反应、3、掌握卤化氢还原性和热稳定性的递变规律,
4、掌握卤化物键型和物理性质的递变情况;
5、掌握次氯酸及其盐的性质,
6、了解氯的其他含氧酸及溴和碘的含氧酸盐性质的一般规律,7、掌握各种卤素含氧酸的命名方法。

(十一)非金属元素(二)氧硫 氮 磷 碳 硅硼
基本要求:
1、掌握氧的成键特征;
2、掌握臭氧的氧化特征及不稳定性,了解臭氧的成键情况
3、掌握过氧化氢的热稳定性、弱酸性及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势;4、掌握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性质;亚硫酸和硫酸的性质,
5、了解硫的其他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和命名方法;



6、掌握单质氮的稳定性、氨水的弱碱性,铵盐的热分解性质,
7、掌握NONO2的性质,
8、掌握亚硝酸和硝酸的性质,掌握硝酸和金属的反应的复杂性、硝酸盐的热分解性质:
9、掌握正磷酸盐、一代磷酸盐、二代磷酸盐的水解性质、
10、了解碳的多种同素异形体;熟悉CO2的结构和性质,熟悉碳酸的性质,

第二部分:有机化学(70)

一.考试目标
有机化学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考试检验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液平衡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和一些主要元素及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情况。考核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环境工程方面的应用理解和把掌情况。

二.有机化学
()烷烃
1、了解烷烃的通式及其结构特点,了解烷烃的卤代反应及其历程 2、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3、掌握烷烃的命名(习惯命名,衍生命名、系统命名),4、掌握烷烃物理性质递变的一般规律及同分异构现象

()烯烃和炔烃
1.掌握烯烃的通式、命名及其同分异构、顺反异构及其命名、
2、掌握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α—氢原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历程、马氏规则、烯烃的鉴别。

3、掌握炔烃通式的命名及其同分异
4、掌握炔烃的加成、氧化、聚合反应。炔氢的反应及炔烃的鉴别5、掌握二烯烃的的结构与命名
6、了解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7、了解共轭键、共轭效应。

()脂环烃
1.了解环烷烃的通式与命名、物理性质,环的张力2.掌握环烷烃的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3、掌握环烷烃的鉴别



()芳香烃
1.掌握芳烃的同系物和命名(单环、多环、稠环)、
3.掌握单环芳烃的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傅克反应等包括反应条件、 历程及应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及芳烃侧链反应(卤化、氧化)
4.掌握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5.了解苯、萘的结构
()卤代烃
1、掌握卤代烃的命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制备方法
2、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即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氰解、氨解、与硝酸银 -乙醇溶液的反应、与碘化钠-乙醇溶液的反应)、消除反应(札依采夫规则)、 与金属的作用
3、掌握卤代烃、卤代烯、烃卤芳烃的鉴别
4、掌握乙烯基型和苯基型卤代烃、烯丙基型和苄基型卤代烃的结构及特点 5、了解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机理
()
1、了解醇的结构、分类、命名
2、掌握醇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掌握醇的鉴别及其制备方法
4、了解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甲醇性质及其用途
()
1.了解酚的结构、分类、命名
2.掌握酚的化学性质(酚羟基的酸性,酚醚、酚酯的生成、与三氯化铁的反应、 芳环上的反应、氧化和加氢)
3、掌握酚的鉴别
4.了解苯酚、甲苯酚及萘酚的性质
()
1.了解醚的结构、分类、命名
2.掌握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掌握醚的制备和鉴别
()醛和酮
1、了解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掌握醛酮羰基的加成反应、α—氢原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坎尼罗 查反应



3.了解羰基的合成以及重要的醛酮(甲醛、乙醛和丙酮等)
4、掌握醛、酮的制备与鉴别
()羧酸及其衍生物
1.了解羧酸结构、分类和命名;
2.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酰氯、酸酐、酰胺、脂的结构、分类和命名及化学性 质;
3.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酸性、羟基被取代、还原、脱羧、烃基上的反应; 4、了解常见的羧酸及其应用.

(十一)有机含氮化合物
内容:硝基化合物和胺
基本要求:
1.了解有机含氮化合物的种类;
2.了解硝基化合物的定义、结构和命名及物理性质;3.掌握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4.了解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及物理性质;
5.掌握胺的化学性质。

第三部分 化工原理(70分)

一.考试目标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各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典型设备的构造的掌握;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
1.流体流动
内容:
流体的密度、压强、粘度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流体在圆形直管中的流动阻力及其计算;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文氏流量计;流体的流动类型、雷诺数及其计算。

要求:
1)掌握流体的密度、压强、粘度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
2)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3)掌握流体在圆形直管中的流动阻力及其计算;
4)掌握流体的流动类型、雷诺数及其计算;
5)了解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文氏流量计。



2.流体输送机械
内容: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及其应用;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要求:
(1) 了解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及其应用;(2)
(3) 了解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4) 掌握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3.传热
内容: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平壁和圆筒壁定常热传导的计算;对流传热基本原理、对流传热方程及对流传热系数;传热速率方程、热量衡算方程、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传热设备的设计型计算。

要求:
1)掌握热传导的基本定律;
(2)掌握平壁和圆筒壁定常热传导的计算;
3)了解对流传热基本原理、对流传热方程及对流传热系数;
4)掌握传热速率方程、热量衡算方程、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的计算;(5)了解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6)掌握传热设备的设计型计算。

4.精馏
内容:
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精馏原理和流程;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理论板层数的计算;最小回流比及其计算; 要求:
掌握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1)
(2)
了解精馏原理和流程;(3) 掌握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理论板层数 的计算;
掌握最小回流比及其计算。

5.吸收
内容: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及换算;费克定律及其在等摩尔反向扩散和单向扩散中的应



用;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吸收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及其应用;总传质系数、总传质速率方程的概念;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吸收剂最小用量和适宜用量的确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要求:
(1) 掌握相组成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2) 了解费克定律及其在等摩尔反向扩散和单向扩散中的应用;
(3) 掌握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
(4)
掌握吸收的气液相平衡关系及其应用;(5) 了解总传质系数、总传质速率方程的概念;
(6) 掌握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吸收剂最小用量和适宜用量的确定(7) 了解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8) 了解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化学工艺专升本实践考核大纲

适用专业:化学工艺专业
考试时间:70分钟
总 分:100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
1、掌握移液管、容量瓶、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天平等仪器的正确使用,通对如六价铬等的测定,考核学生对某些常用简单的测定方法掌握情况,对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同时,也考核学生正确记录、合理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2、检验学生对各类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3、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1、粗食盐的提纯

内容:
粗食盐的提纯操作
要求:
1) 学习提纯粗食盐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溶解、沉淀、常压过滤、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结晶等基本操作;
3) 了解Ca2+Mg2+SO42-等离子的定性鉴定;
4) 掌握普通漏斗、布氏漏斗、吸滤瓶、蒸发皿、真空泵的使用;5) 掌握加热溶解操作;各种过滤操作;蒸发、浓缩、冷却、析晶操作;
通过粗食盐提纯实验,了解盐类溶解度知识和沉淀溶解平衡原理6)的应用。

2、酸碱中和滴定
内容:酸碱中和滴定



要求:

1) 掌握移液管洗涤;

2) 掌握移液管的移液、放液;

3) 掌握滴定管的选择;

4) 掌握滴定管的洗涤、试漏;

5) 掌握装液、排气泡、调零;

6) 掌握终点判定和记录数据;

7) 实验结束的整理。

3、含铬废水的处理定

内容:

使用72型分光光度计测量水中六价铬

要求:

1) 掌握正确掌握开机顺序;

2) 掌握正确调节零点;

3) 掌握正确选择参比溶液;

4) 掌握正确调节参比溶液吸光度的零点;

5) 掌握正确读数和正确绘制标准曲线;

6) 掌握正确对样品进行读数;

7) 掌握正确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4、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内容:

PH计测量溶液的PH

要求:

1) 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滴定原理、滴定操作;

3) 掌握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4) 掌握用pH计的使用方法;

5) 掌握电极的清洗方法。

注:技能考试学生需带普通计算器。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专升本招生考试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课试题(样卷)

第一部分 化工原理试题(70)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20煤油在圆形直管内流动,密度为810kg/m3,粘度为3mPa·s,管内径为

50mm,煤油在管内流量为6m3/h,则该流体的流动类型为( )。

2.( )( )的交点为离心泵的工作点。

3.对流可分为两类:( )和( )。

4.间壁式换热器的热量传递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热流体以()将热

量传递到间壁的一侧;热量自间壁的一侧以()传递到另一侧;热

量再以( )从壁面向冷流体传递热量。

5.精馏过程的回流包括( )和(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F=225.2kmol/hxF=0.15xD=0.82xW=0.0004,则塔釜残液量为

)。

A 41.1 kmol/h B 184.1 kmol/h C 141.1 kmol/h D 84.1

kmol/h

2.氨水中氨的质量分数为0.25,则氨水中氨的摩尔比为( )。

A 0.333 B 0.261 C 0.353 D 0.361

3.用饱和水蒸气将原料由100加热至120℃。原料液的流量为100m3/h,密度

1080kg/m3,平均等压热容为2.93kJ/(kg·℃)。已知传热系数为680W/

m2·℃),传热平均温差为23.3℃,求所需的传热面积为( )。

A 111m2B 101 m2 C 121 m2D 112 m2

4.某平壁厚0.40米,内、外表面温度为1500300,壁材料的导热系数λ

=0.815+0.00076tW/m·℃,若导热面积为2m2,求通过此壁面的传热速率:

( )。

B 4500kW

C 9000W

D 9000kW

A 4500W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分子扩散



2.气泡夹带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用泵将贮槽中的某油品以40m3/h的流量输送到高位槽,两槽的液位

差为20m,输送管型号φ105×2.5mm,管子总长为450m(包括各种局部阻力的

当量长度在内)试计算泵所需的有效功率。若泵的效率为75%,则泵的轴功率为

多少?设两槽液面恒定。油品的密度为890kg/m3,黏度为0.187Pa·S

2.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纯溶剂等温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溶质。在常压、27

下操作时混合气体流量为1200m3 。气体混合物的初始浓度为0.05(摩尔分

h

2

数),塔截面积为0.8m,填料层高度为4m,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a=100 Y

kmol(m3h ),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且已知吸收因数为1.2。试求:混

合气体离开吸收塔的浓度和吸收率。

第二部分无机化学试题(60分)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HAc稀溶液中加入水,HAc的解离度增大,所以c(H+)

增大。-------------------( )

2.---------------------------------------------------3.-------------------------------------------------------------------( )反应CaCO3(s)

1L1.0mol.L-1氨水稀释到5L,则氨水的离解度增大,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 =1.05


CaO(s)+CO2(g)700时的K


=2.9210-2,在900时,K


)反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2OHS-HPO42-均为酸碱两性物质。--

5.凡是溶度积相等的盐,它们的溶解度相等。----------------------(



)------------------ ( )
6.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势越大,则其氧化型作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就越强。


7.将PH=1.00PH=3.00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2.00---( )
825时,0.1molL-1氨水的标准解离常数是1.7510-5,而0.3molL-1氨水的标准解离常数为31.7510-5

----------------------------------

9

H+/H2

------------------------------------( )
10K是第四周期IA 族元素,其价电子构型是3d104s1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某温度下,反应SO2(g)+

1 2

O2(g)

SO3(g)的平衡常数K =50;在同一温度下,

反应 2 SO3(g)

2 SO2(g) + O2(g)

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2O的共轭酸是 __,共轭碱是

3某温度下已知0.10molL-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中其解离度=0.02,当该一元弱酸
浓度为0.050molL-1时,其解离度______________

4、在0.1mol.L-1HAC溶液中加入少许NaCl晶体,溶液的PH值将 ,若以Na2CO3代替NaCl,则溶液的PH值将会

5、对于反应N2(g)+3H2(g)2NH3(g)(rH<0,即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平

衡向
移动,若增大系统压力,平衡 移动,加入催化剂,平衡 移动。

6、电对MnO/Mn2+Ec(H+)增大而_____________Cu2+/CuE4
c(H+)变化而_____________

7[CuNH34]SO4的命名为

8、原电池(-)Pb| Pb(NO3)2CuSO4|Cu(+) 正极发生的是 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负极发生的是 反应,电极反应式是

9、已知铜元素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势图:Cu2+

0 . 1607

V

Cu+

0 . 5180

V

Cu ,则Cu+(能

/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与碱金属相比,碱土金属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_

11

Cl2

_________________

三、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每题2分,共10分)

1Cr2O72+ SO32- + H+ Cr3+ + SO42-

2ClO3- + S2- Cl- + S + OH-

3KI + KIO3 + H2SO4 I2 + K2SO4

4Cl2 + NaOH NaCl + NaClO3

5Cu + HNO3(稀)→ Cu(NO3)2 + NO + H2O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CO + H2 O ( g ) (476℃) ,:

CO2+ H2的平衡常数K= 2.6

(1) H2 O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CO 的转化率为多少? (2) H2 O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 CO 的转化率为多少?

2、已知25时,Ag2CrO4 的溶度积为1.110-12,试求Ag2CrO4(s)在水中的溶解度

g.L-1)。(M (Ag2CrO4)=331.7

30.002 mol.L-1Na2SO4 溶液与0.02 mol.L-1BaCl2 溶液等体积混合,问SO42-能否沉淀完全?(已知Ksp( BaSO4)=1.110-10)

4298k 时,在Fe3+Fe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时,有Fe(OH)3Fe(OH)2沉淀生成(假设无其他反应发生)。当沉淀达到平衡时,保持C(OH-)=1.0 mol.L-1



E(Fe3+ /Fe2+)为多少?(已知Ksp

(Fe(OH)2)=4.8610-17 ,

E (Fe3+ / Fe2+ )=0.769v)

(Fe(OH)3 )=2.810-39, Ksp

原子量:H1 N14 C12 O16 Na23 Ba137

CI35.5 S32 Fe 56 Ag 108 Cr 52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 (70 )

一.

对下列化合物系统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0 分)

CH3

(1)

2,4—二甲基戊烷

(6)

Br CH2

C= C

╱ ╲

CH3

(2)

2丁烯—1

7

CH3 CH2 CH2

CH3 CHCH(CH3)2

CH3

33-甲基丁醛

(8)

CHCH(CH3)2

CH2 CH3

CH2 CH3

41-间乙苯基-3-溴戊烷

(9)

CH3CHCHCHCH3

│ │

OH CH2 CH3

51235四甲苯

10 BrCH2CH=CHCH2COOH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T,错误的打“F)(10 分)



1.分子式为C5H8的炔烃的异构体有7个。()

2.分子式为C5H12的烷烃的异构体有4个。()

3.乙炔易溶于水。(

4.实验室中,常用冷的20%发烟硫酸来鉴别烷烃和芳烃----烷烃溶解,而芳烃

不溶解。()

5.有机化学中,是把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进氧或脱去氢的反应叫做氧化。

()

6.路易斯酸碱定义为:酸是孤对电子受体。碱是孤对电子给体。( )。

7.烃分子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8 CH3CHCH2CH=CHCH3的命名为5甲基—2己烯。

CH3

9.在溶液中大多数醇的pKa18,这表明醇是比水(pKa15.7)强的酸。

10.乙醇可以被卤素的碱溶液氧化成乙醛,故有卤仿反应。

三、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10分)

1CH3Cl2

hυ

500

2CH2=CH-CH3Br2

3 CH3CC Na CH3CH2CH2Br

液氨

-33

4 CH3CH2 CH2CH2 OH HBr

无水ZnCl2

磷酸-硅藻土

5CH3CH=CH2H2O

~250℃,4MPa



O

6

+ NaCN

H2SO4

CH3CCH3

7

+ CH3CH2 Cl

无水AlCl3

8

+

1

( HCHO )3+ HCl

无水AlCl3

3

KCr2O 7

9. CH3CH2OH

稀硫酸

10CH3MgI H2O

NNNN

NHH2S

O4
H2SO4
H2SO4

四、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1、以电石为原料,合成12-二氯-12-二溴乙烷。

CH3 COOH

2、由│

合成

NO2

NO2

3、用箭头指出取代基进入的位置。

COOH

CH3

COCH3

NH2

│ │ │

4、从丙烯合成123三氯丙烷。



五.推导题(20分)
1、卤代烃AC3H7Br)与热浓KOH乙醇溶液作用生成烯烃BC3H6)。氧化B

两个碳的酸CCO2BHBr作用生成A的异构体D。写出ABCD

构造式。

2、化合物A(C9H10)在室温下能迅速使BrCCI4溶液和稀KMnO4溶液褪色,催化

氢化可吸收4molH2,强烈氧化可生成邻苯

二甲酸( COOH ),推测化合物A的构造式,并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COO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