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高职技校: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020-10-29 来源:独旅网



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0一一年十一月

1



专业建设负责人:王振杰(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专业建设小组成员:

学院:徐爱新(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李桂荣(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黄士良(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曹珍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颜丽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贾素巧(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董祯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行业企业:
赵建成(河北师范大学 教授) 王玉海(河北农林科学院 研究员) 左丽辉(北京成美园艺公司 经理) 王佳俊(创新食用菌公司 经理) 刘俊 (河北农林科学院 研究员) 储博彦(河北林科院花卉所 研究员) 高秀瑞(河北农林科学院 研究员) 关军峰(河北农林科学院 研究员) 李盼威(河北省林业厅 研究员)

2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4(一)建设背景........................................................................................................................4(二)建设基础........................................................................................................................4二、建设思路与目标..................................................................................................................9(一)建设思路........................................................................................................................9(二)建设目标......................................................................................................................10三、建设内容..............................................................................................................................111.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112.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对接........................................................................................11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24.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135.专业教学团队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接........................................................................136.校内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对接........................................................147.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158.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15四、建设资金预算......................................................................................................16五、改革举措..............................................................................................................191.完善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92.突出职业技能,加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93.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20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215.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改革....................................................................................................216.积极开展社会服务............................................................................................................22六、保障措施..............................................................................................................................231.组织保障............................................................................................................................232.机制保障............................................................................................................................233.经费保障............................................................................................................................234.建立责任与激励机制........................................................................................................235.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236.加强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保证建设项目按期完成....................................................24

3



七、预期成效..............................................................................................................................24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可监测)................................................................................251.建设进度.............................................................................................................................252.绩效考核指标.....................................................................................................................26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作为河北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园艺产业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产量稳居全国第二,并成为种植业中第一大支柱产业。2008年全省园艺作物播种面积达1101.4千公顷,比2007年增长2.5%,增幅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2008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293元,其中农业收入占18.7%,比上年提高3.75个百分点。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四个园艺作物生 园艺产业骄人的业绩令产大市依然保持优势,特别是蔬菜产量位居全省前四名。

人鼓舞,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河北省这一主导产业仍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把主导产业变成增收产业还需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然而全省从事园艺生产的技术人员只占全省农技人员的0.2%,技术人员的缺乏已成为河北省园艺行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为更好地满足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为行业企业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园艺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升我院园艺技术专业服务本区域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基础
针对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开设了园艺技术 我院园艺技术专业自开设以来,每年进行园艺企业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调专业。

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做到“学校为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以职业要求设置课程,加大生产性实训的比例,不断调整和完善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入。

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通过分析、归纳、研讨,经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确定园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园艺技术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

4



精神,具备花卉、果树和蔬菜的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适应花

卉、果树和蔬菜生产、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开发、采后处理产品营销和休闲园

艺开发等一线岗位工作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按照“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结合、行动导向”的改革思路,全面贯彻“行

动导向”职业教学思想,构建“拆分建造任务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以工作任

+

以行动过

+

学为主体

务为目标

程为导向

导为主线

教学手段方法

创新

学习情境

+

学习工作

+

教学条件

……

……

设计

单编制

线

……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园艺技术专业学生重点培养的是园艺操作的能力,而操作过程由一系列生产

任务决定,因此课程的安排采用如下流程安排工作任务,如图2

线

市场调研

园艺技术专业人

5

(企业岗位设置、人才需求)

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论证

工作任务分析表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行动领域


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行动能力确定行动能力

园艺技术专业课

构建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

程体系




2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生产技术。

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通过以“训练”为主的教学,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形成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讲学做结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符合认知规律,解决了以往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师资队伍基础
本专业充分吸收校内外一线有工作经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与建设,已经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共建”的教师队伍。目前课程教学队伍共有9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兼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3.3%;师生比约为116.7

梯次分明,整体素质高的院级教学团队已取得硕士学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
教师6人,取得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8.9%

高级职称教师4人,占教师总数的44.5%,中级职称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55.6%
本专业平均年龄37岁,40岁以上教师3人,占教师总数的33.3%30—40岁教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55.6%30岁以下教师1人,占教师总数的11.1% 本专业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涉及蔬菜、农学、园艺等多个专业;
本专业人员结构合理,教师分别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不同的院校;
全部教师均可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7.7%,所有专任教师均参加了花卉园艺工和插花员资格培训,取得了技师资格证。近几年来,团队教师出版专著5部,发表教科研论文40余篇;省级科技攻关课题2项,校级课题数项。

3.课程体系基础
以省级精品课程《蔬菜生产技术》建设为依托,构建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园艺技术专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6



构建基本素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能力拓展课程三大模块,实现专业教学与工作过程、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专职教师与外聘专家、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五大结合,不断完善岗位导向的综合课程体系。

专业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和院级精品课程1门,并且将课程教学资源网上共享。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建设共享共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即建设一个本专业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和网络资源于一体的立体化、共享型、教学互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4.实习实训条件基础
1)校内实训室与实训基地
将课堂、实训室与校内真实工作场所结合起来,我院专业教学突破课堂界限,
突出教学与实训、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校内实训场所包括多媒体教室、专业实训室和室外30亩蔬菜生产基地真实工作环境。专业目前拥有蔬菜综合实训室、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食用菌生产实训室、显微解剖室、病虫害防治实训室、拥有土壤硬度测量仪、叶绿素测定仪、CO2测定仪、人工气候室、生化培养箱、光照培养箱和人工智能光照培养架等先进的试验仪器,现实验仪器设备资产达94.2万元。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是检验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本课程高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现代化全真的教学环境。充分吸取生产一线的管理经验,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培养学生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根据“校内基地教学化,校外基地生产化”的要求,建成了园艺生产实训基地,其中日光温室1000m2,塑料大棚5000m2,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同时,为学院产学研结合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先后建立石家庄市藁城县涉农专业综合实践基地,北京成美园艺公司、河北瑞德种业有限公司,河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河北省 分别签署培养协议,
进行了园艺技术人才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的联合培养工作,探索出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

7



主要实训基地一览表

专业名称

主要合作企业名称

合作开始时间(年月)

订单培养数
(人)

共同开发课程数(门)

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数(人)

接受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准捐赠设备总值
(万元)

园艺技术

北京成美园艺公司

2008-07

20

1

2

25

20

园艺技术

广州今日景艺花卉有限公司

2010-06

0

0

1

25

10

园艺技术

石家庄市云梦花店

2007-03

0

1

2

25

5

园艺技术

石家庄创新食用菌研究中心

2008-03

0

1

2

10

5

园艺技术

河北瑞德种业有限公司

2007-04

0

0

2

10

2

园艺技术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009-04

0

0

3

50

1

园艺技术

河北省果树研究所

2007-05

0

0

3

60

5

5.服务社会能力基础
○.专业紧扣行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针对生产难题进行科技攻关,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与顶岗实践。在推进行业企业发展方面卓有成效;
○.通过开展面向农村妇女的职业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培训、下岗人员转岗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推动了河北省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改善了民生,充分发挥了专业办学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年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达到500人次以上。

8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1.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座谈

会,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知识结构的要求,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界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企

业合作,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改善实验实训和生产性实践教学的条件和职业

环境,全面实现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出生
年月

职务或职称

学历
或学

工作单位

参加学术团体及职务

拟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务

联系电话及邮箱

1

赵建成

1956.7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硕士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石家庄市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植物学会理事
中国苔藓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苔藓植物学家学会(IAB)会员

主任

86269146
1331513861 6

2

关军峰

1963.8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

博士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和园艺学会会员

副主任委员

87652118
1393185907 6

3

王振杰

1966

院长、副教授

博士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副主任委员


4

田莉颖

1965.3

高工,副局长

硕士

石家庄市园林局

石家庄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委员

86033974
1393215352 6

5

李盼威

1963.2

处长,高工

硕士

河北省林业厅


委员


6

左丽辉

1973.4

经理

本科

北京成美园艺公司


委员


7

徐爱新


副教授

硕士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委员


8

李志


副教授

学士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委员


9

李桂荣


副教授

学士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委员


9



10

黄士良

1977.12

讲师

硕士

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省植物学会会员

秘书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

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主线,对园艺技术专业对

应的岗位群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归纳、整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理论与

实践一体化的行动课程体系,最后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确定培养目标、培养模

式和课程体系。通过基于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课程标准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和

校本教材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3.多措并举,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制定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计划,满足高技能人才培

养的需求,从园艺企业行业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授,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

进,建设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教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

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

4.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充分认识到实训基地建设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

需要,借鉴其他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以就业为导向,增加对校内实验实训

中心的投资,依托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工作,提高教

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5.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深化双证书制度

依据园艺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

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结合《插花员》《花

卉园艺工》等资格技能鉴定考核标准,整合理论与实践,设计实训教学方案。

6.立足区域经济,构建多方位社会服务体系

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就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会服务体系的建

立和完善,扩大本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口支援、中外合作和社会交流等社会

服务功能。

(二)建设目标

本专业以创建具有女院特色和风格的品牌专业为宗旨,以当代园艺技术的

先进教育理念为灵魂,以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特色建设为躯干,以花卉栽培养

10



护和果蔬栽培养护为两翼,以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适应园艺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园艺复合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变化、突出重点、机制创新、素质培养”为原则,以“强化领导、专业主任负责制、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总结、实践检验”为运行机制,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形成躯体强壮、两翼齐飞的专业发展态势。在今后两到三年内,使本专业逐步发展成为特色与风格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院级品牌专业,并在国内同类院校同类专业中处于前列。

三、建设内容

1.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完善“对接产业、工学结合、课证融通、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现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实习相交替,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构建并完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项目实训→岗前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的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对接产业、工学结合、课证融通、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对接
园艺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需求
(一)服务面向:园艺公司、种苗公司、花卉公司、蔬菜基地、物业公司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物业绿化部门。

(二)就业岗位:
主要工作岗位:园艺植物生产、园艺技术推广、园艺产品营销、休闲园艺开发等。

相关工作岗位:物业公司绿化人员。

发展工作岗位:园艺师、农艺师、物业绿化主管。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能力结构

1、具备熟练蔬菜种苗生产能力;2、具备蔬菜产品生产能力;3、具备蔬菜技术管理能力;




11



4、具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工作能力;
6、具备与人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

7、具备对新技术的学习、研究、技术迁移和技术创新能力;8、具有较强的生产方案设计、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9、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判断、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知识结构

1、掌握蔬菜、果树、花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掌握园艺基本原理和生产管理的必备专业知识;




3、掌握一定的自然环境知识;
4、掌握园艺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

岗位群

核心能力

核心课程

果树园艺工

制定果品生产计划
能力

果树生产技术

果树苗木生产能力

果树技术管理能力

蔬菜园艺工

制定蔬菜生产计划

能力

蔬菜种苗繁殖能力蔬菜生产技术

蔬菜技术管理能力

园艺技术员

花卉园艺工

制定花卉生产技术

花卉生产技术

能力

花卉种苗繁殖能力

花卉技术管理能力

3根据岗位群设立的核心课程体系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坚持课程教学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行业企业的岗位需要服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适应职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学习规律为依据,在对企业为园艺技术人员要完成的工作

12



任务、完成工作的实施步骤以及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充分调研、分析的

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目标和我院生源情况,逐渐摸索出真实生产、模拟情境、

教学相辅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行业企业的用,有机统一起来,

促进校企结合、学做结合,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锤炼学生职业技术、加强学生职

业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机载体。

在学生的组织上采用分组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将学

生分为学习小组并成立虚拟生产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工学

结合、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以任务开发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工作任务,促进

学生工学结合、学做结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宏观采用项目教学法、分组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微观上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教学手段上运用纸

质教材、电子教学资料、教学网站、虚拟公司、真实的生产环境营造一个立体化

的育人环境。在教学评价上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标准。

4.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确定核心课程建设。根据园艺技术专业

相关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开发专业课

程,以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精品课程为重点,构建完成以工作任务为主

体的课程体系,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主编1门高职高专教材和5

本与核心课程相配套的、符合区域特色的项目课程教材(校本教材)。争取1门课

程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23门课程列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5.专业教学团队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对接

注重职教理论水平的培养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来更新本专业教师职教理念,一方面本专业

教师先后到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一批示

范院校观摩学习,把握高职教育的最新动态。另一方面,学校组织邀请了丁德全

等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讲学,从而提升了教师职业教育理论水平。

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培养

(1)在实践中提高。2006年以来,本专业建立了科技下乡教师队伍,每年走

进乡村开展扶贫助农活动。现本专业专业教师先后走进石家庄一些县市农村开展

技术推广活动,两年推广300余亩,尤其是兼职教师王玉海教授开发研究的多倍

13



体大白菜高产技术,是的北方地区白菜产量得到大幅提升。王振杰教授与蔬菜所联合开发研究的“双面高效控温日光温室”大大提升了温室的保温效果,正进入推广阶段。

2)在研究中提高。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实现本专业教师人人有项目,人人搞研究,实现到让科研带动教学,让教学促进科研的管理理念。承 通过课题研究,迫使教担的课题项目都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立项的,
师本人必须对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必须亲自动手参与研究,进而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从而使教师业务水平有一个质的提升。

教学能力的培养
(1)以老带新。指定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一名青年教师,督促其执行集体备课、跟班听课、试讲及走进实训室制度。

(2)重视并组织好课程的教学科研研讨会
以本专业为单位,积极申报教改课题,定期开展教学研究经验、成果、动态方面的交流探讨,互相切磋,实现科研促教学,教学带科研的良性互动,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

(3)建立了院级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四维一体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每位教师进行教学质量的考核,严格执行奖罚制度。

(4)开展各种教学评比。通过举行年轻教师教案评比、课堂教学评比、说课评比、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多媒体课件和教师教学博客大赛等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激发青年教师学习教学技术、应用教学技术的热情,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提高教学水平。

(5)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学院为了加强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专门组织他们学习职业教学理论和开展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教学基本功单项训练,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学院组织的教学评比中,本本专业教师共取得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两项,说课比赛一等奖一项,优秀教案评比二等奖两项。

提升“双师”素质
本专业每年坚持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组织

14



教师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全体教师已取得本专业相关技师资格证书。

6.校内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对接
完善现有3个实验实训室和1个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施,新建园艺植物繁育生产中心、园林设计工作室,满足园艺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实验、实训的需要,同时为学生技能训练及花卉园艺师、高级插花员、花卉环境设计师等职业技能资格认证提供保障。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学生实训,又能创出效益。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由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项目监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制定《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管理办法》
,配套相关制度,明确资源共享和运行机制,进行独立成本核算,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依托多家省级龙头生产企业作为教学实训基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在“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建成校外实训基地9家。

7.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提升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与水平带动专业群建设。依托专业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围绕园艺植物繁育生产及花卉环境设计两大主要领域,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
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并不断提升专业对地方园艺行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服务与技术研发能力。以园艺技术(专业为重点,着力建设植物组织培养、园林植物栽培、园林苗圃、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插花艺术、园林花卉、园林工程、计算机辅助绘图、植物配置与造景、园林工程监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等核心课程,通过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和课程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带动园林技术专业的建设。通过两年的建设,把专业群打造成立足河北地方、服务福建、辐射周边经济区的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8.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园艺专业现已将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特别是农村妇女培训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展在培训过程中增加职教内容,全面地、多途径地在成人继续教育阶段培养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另外对于在校学生加大职业宣传力度,聘请行业企

15



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工作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同

时,获得从事职业工作的必要能力。

四、建设资金预算

园艺技术专业中央财政资金预算210万元。建设资金来源及年度执行计划详

见下表:

16



园艺技术

专业建设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总预算及来源

中央财政投入

地方财政或行业企业投入

学校自筹


2011.10-2012.9

2012.10-2013.9

小计

比例 (%)

2011.10-2012.9

2012.10-2013.9

小计

2011.10-2012.9

2012.10-2013.9

小计

合计

合计

105

105

210

100








实训
实习
条件
建设

1.质量检测实训室

20


20

49.5%








2.扩建组织培养实训室

5


5








3.扩建食用菌栽培实训室

5


5








4.无土栽培实训室

5


5








5.园艺景观设计实训室

17

13

30








6.监测分析实训室


15

15








7.植物遗传育种实训室


8

8








8.新型日光温室


16

16








小 计

52

52

104








师资
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

7

7

14

20%








2.专业骨干教师培养

7

7

14








3.“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7

7

14








小 计

21

21

42








17



课程

教学
资源
建设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3

3

6

21%








2.优质核心课程

6

6

12








3.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5

5

10








4.专业教材建设

5

5

10








5.专业网络教学建设

3

3

6








小 计

22

22

44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4

4

8

3.8%








实训实习耗材补贴

5

5

10

4.7%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1

1

2

1%








18



五、改革举措

1.完善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接产业、工学结合、课证融通、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专业在筹建阶段,就建立了具有广泛行业和地区代表性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市场调研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明确了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将来就业 确定人才培的职业岗位群。
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所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养的具体业务规格,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对接产业、工学结合、课证融通、逐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对接产业、工学结合、课证融通、逐层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是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利于“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为原则,对接海西花卉产业,利用国家级花博会的资源优势,循序渐进地用职场具体任务驱动学生,进行由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到职业技能训练,能力逐层递进,课证融通的课程设置落到实处,为学生获取多证书提供保障,增强就业竞争力。

1)通过建立园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工学结合实训教材、电子教案、课程录像、教学课件、专业技能标准,真正实现专业现代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社会调研、考察,行业、企业专家座谈,并结合第三方评价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和充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确保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就业之间“零距离”对接。

良好教学功能”(3)通过完善并建立“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
的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成为行业企业职工培训、高职院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工厂”,使校外实训基地成为“理论”教学的“学校”。

2.突出职业技能,加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通过社会调研和专家访谈,开发专业课程与课程体系 在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选择与本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及人才市场进行深度调研,掌握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层次及要求;组织行业专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职业 确定本专业所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其典研发专家研讨,并参照职业资格标准,



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主要课程,并按照园艺技术专业学生从“园

艺植物生产→园艺植物应用→园艺植物营销→园艺企业管理”的职业成长规律制

定教学计划,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2)重点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按照企业不同工种的工

作任务,制定出合理的以新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内容上进行改革,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岗位的需要,建设《花卉生产技术》《蔬菜

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园林规划设

计》6门核心课程。《蔬菜生产技术》已列入省级精品课程,《花卉生产技术》已

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并争取列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同时争取进一步建设1门课

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2-3门课程列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专业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要求,加强教材建

设,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对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标准设定进行改进,全部核心课程将进一步完善课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刻录成光盘,实现资源共享。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计划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

合生产实际的教材4本(《石家庄市区常见园艺植物病虫害》、《植物组织培养》、

《插花艺术》、《花卉栽培技术》。要求每一门专业课都有配套教学课件。运用现

代信息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3)完善以职业能力为主体创建园艺技术专业技能训练体系 通过实践

教学,体现职业能力的四级提升。第一、二学期主要安排专业认知及基本技能训

练,组织到园艺基地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等认知实习。第三、四学期是岗

位技能训练,主要是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以及花卉园艺工和插花员资格认证综合

实训。第五学期为职业能力训导,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第六学期为实战演

练期,学生以准员工、准技术员身份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的综合应用能力。

3.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年龄梯队合适、职称结构合理、专兼比例恰当的“精专业,善教学,

强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1)根据学院总体部署实施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培养工程,计划每年从专业



教师中选拔1名进行重点培养,选送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研修,参加学术会议。

2)计划每年从专业中青年教师中选拔2-3名进行重点培育,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和培训、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及产品开发利用、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把中青年教师培养成为教学骨干,在专业建设上发挥主要作用。

3)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挂职,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获取与专业相关的“技师”或“高级技师”等级证书,使“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100%

4)聘请行业企业中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形成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比例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在原有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计划完善现有精密仪器室、园艺植物保护综合实训室、组织培养实训室和食用菌栽培实训室,以及微生物实训室等5个实验实训室和校内品种园实训基地实训设施。满足我系园艺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实验、实训的需要,同时为学生技能训练及在校期间获取花卉园艺工、中级插花员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提供保障。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与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能满足学生实训,又能创出效益。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由系领导、专业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项目监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资源共享和运行机制,进行独立成本核算,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依托多家省级科研机构及多家园艺生产企业作为教学实训基地,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训场所及青年教师锻炼机会,并选派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实训。在原 设施花卉栽有8家的基础上新建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培基地等)。

5.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改革
1)理论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改革 在理论教学方面,以往学习效果的评价仅限于卷面考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上课不认真、考前讨要复习提纲、



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考后基本忘光的恶性循环,单纯的考试制度已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本专业的各门主要专业课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卷面笔试、口试、调查报告考查、论文考察、上机操作考核、PPT报告考查等。这样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掌握学生专业学习的长处所在,使教师能尽量做到针对性培养,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

2)实践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改革
实训考核 实训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仅靠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是不能反映学生实训的掌握程度,并且存在实训报告抄袭、弄虚作假的情况。所以在补给 实训过程与实训仪器熟悉程课程的评价上采取实训报告与实训操作水平相结合、
度考查相结合、多种实训题目备选考核、实训数据结果与本人学号挂钩等考核方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必修实训项目的掌握。

实习考核 除了传统的由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上交评定成绩外,更重要的是实习单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在实习场所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学习结束后,学生除了要交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鉴定外,还要学生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制作实习总结的多媒体幻灯片进行演示,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成绩评价,激发集体合作精神,善于收集、利用、学生资料的能力。

6.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面向基层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与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与地方实现资源共享、 石家庄及周边地区有着较强的园艺产业发挥高职院校智力支持作用的重要内容。

发展优势,在我校建立园艺实训基地,积极开展高职教育、社会培训与社会服务,对于立足石家庄、服务河北,辐射全省园艺行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专业坚持教学和科研并重,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教提高创新效率,并从技术与政策上支持教师从事科师和科研人员的激情和活力,研工作。鼓励教师发挥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生产需要,确立科研课题,承担科研任务,解决技术难题。开展园艺栽培技术服务,对园艺生产产区的农民和园艺企业的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开展优新园艺植物品种的示范、技术推广,将直接带动和加快当地产业



化项目的升级换代。尝试探索与实践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增强专业在河北及石家庄周边地区的较高的行业认可度和社会认可度。面向社会行业进行花卉园艺工、中级插花员等技能培训与鉴定,充分发挥园艺技术实训基地的社会化功能。计划今后每年培训、鉴定100-200人。专业教师曾多次参与“石家庄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和“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等服务于社会的专业培训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建设的领导,领导组成员由学院主管领导、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并聘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为技术顾问,对项目实施实行决策咨询和全程监控,全面参与专业规划和建设工作,保证建设项目有序进行。

2.机制保障
由院教学与科研处牵头,定期与不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专业建设活动,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校企合作、基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同时,学院在专业教师引进与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经费保障
在专业建设资金安排使用中,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并严格按建设进度使用经费,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按学校的财务制度,以保证重点专业建设经费,满足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建立责任与激励机制
本专业建设在学院总体部署下,将严格按照建设规划分步骤实施,建立目标责任制,每个项目都有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激励机制,对专业建设成绩显著、效益突出的项目与人员,予以奖励,并纳入当年的年度考核绩效。制订并认真实施项目建设绩效考评制度,定期对项目进行考评。通过建立一 使项目建设有标准、有规范,建设成果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套相应的规章制度,
5.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
专业建设将继续取得行业和企业的广泛支持,成立以企业、行业及政府相关



部门领导广泛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设置、调整和调研、论证等工作,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从方案制订、论证到计划实施都有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从人员、设备到资金尽力引进行业企业资源。将实训基地作为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开发与优化、开发学生潜能、评价学业成绩与专业提升的平台,真正实现校企互动。

6.加强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保证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实训实习条件改善等方面重点投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在师资培养和引进、
前提条件。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完善规章制度,实行阶段性目标管理,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分阶段进行专业项目建设,保证按期完成。

七、预期成效

通过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园艺技术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使其成为集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园艺类专业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在职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以及园艺企业的技术支持基地。

1.通过完善园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科学运行机制,实施产学一体化,不断为本区域培养并输送大批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园艺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2.通过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立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完善课程评估体系等,使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 从而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3.通过专业带头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兼职教师的聘请,教师团队结构更加合理,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4.通过扩/增建一批专业实习实训室,保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再建10个校外实训基地和实习实训资源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条件。同时,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新技术推广工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

6.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的设备和条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每年开展村干部培训200人次,为菜农、果农、花农开展技术培训500人次,为行业开展技术培训和鉴定300人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2项。

八、建设进度与绩效考核

(一)建设进度

序号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实习实训内涵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

课程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011.10-2012.9

扩建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专业带头人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

技术培训

扩建植物采后处理实训室

实习实训教学改革

骨干教师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教材与课件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技术服务

扩建园林园艺实训基地

实习实训耗材补贴

双师”素质教
师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


新建监测分析实训室

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行(企)业高技
术人员








扩建植物保护实训室







2012.10-2013.9

新建无土栽培实训室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双师”素质教
师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调研

精品课程建设

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

技术培训

新建花艺实训室

实习实训教学改革

行(企)业高技
术人员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教材与课件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技术服务

新建植物遗传育种实训室

实习实训耗材补贴

行(企)业高级
技术人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



(二)绩效考核指标

建设内容

2011.10-2012.9
(绩效指标、验收要点)

2012.10-2013.9
(绩效指标、验收要点)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总体目标

校内实训基地以真实的企业环境为标准,以公司运营模式为实习

程序,充分挖掘校内实训基地的潜力,实现其功能最大化。遵照高职

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我院

专业设置基本情况及现有条件,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担负我院和

本地区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任务,实

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多方受益的目标,将基地建成集教学、科研、

生产、培训多功能于一体的省内甚至国内领先的示范性实训基地。

扩建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完成新增设施的安装调试,可同时满足60 名学生实训,工位满足课程实训要求。并为教师在组培领域提供研究平台,为校企合作服务。

①电子天平、酸度计、验收要点
解剖镜、离心机、磁力搅拌器、灭菌器;②满足组织培养课程专业实训。

预期目标:全面完善实训室功能,

满足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训要求。可

同时满足60 名学生实训,开展校

企合作服务。

验收要点:①纯水机、灌装机,干

燥箱、超净台、培养箱、电导率仪,

药品柜;②满足组织培养课程专业

实训。

扩建食用菌栽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完成新增设施的安装调试,

预期目标:全面完善实训室功能,完成设备调试,满足专业学生对课





培实训室

可同时满足60 名学生实训,工位满足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实训要求。并为教师在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提供研究平台,为校企合作服务。

验收要点:①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冰箱、恒温培养箱、分层栽培架、电磁炉;②满足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专业实训。

程实训要求。可同时满足60 名学生实训,开展校企合作服务。

验收要点:①多媒体设备、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冰箱、恒温培养箱、分层栽培架、电磁炉;②满足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专业实训。

扩建园林园艺实训基地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功能,建设日光温室2 栋,可满足植物生产类课程的实训要求,并为教师在植物培养领域提供研究平台,为校企合作服务。

验收要点:480m2日光温室正在筹建;②可满足温室植物生产管理实训的基本要求,可以进行温室蔬菜、食用菌、花卉培养的实践教学。

预期目标:全面完善园林园艺实训

基地功能,建设三个中心,可满足

150 名学生植物露地生产管理营销

等实训要求。同时能开展技术培训、

技术服务等活动,并开展营销服务。

验收要点:①智能化温室运转正常;

苗木培育中心、营销中心,果树

繁育中心设备到位,运转正常③可

满足学生进行温室花卉和生产等

实训任务

新建无土栽培实训室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完成新增设施的安装调试,可同时满足60 名学生实训,工位满足无土栽培课程实训要求。并为教师在无土栽培技术领域提供研究平台,为校企合作服务。验收要点:①分层栽培架、农药速测仪、叶绿素含量测量仪、便携式手持叶面积仪、电导率仪;②满足无土栽培课程专业实训。

预期目标:全面完善实训室功能,

完成设备调试,满足专业学生对课

程实训要求。可同时满足60 名学

生实训,开展校企合作服务。

验收要点:①多媒体设备、分层栽

培架、农药速测仪、叶绿素含量测

量仪、便携式手持叶面积仪、电导

率仪;②满足无土栽培课程专业实

训。

新建监测分析实训室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完成新增设施的安装调试,可同时满足60 名学生实训,工位满足土壤肥料、植物生理、农产品质量检测课程实训要求。并为教师在化学领域提供研究平台,为校企合作服务。

验收要点:COD 测定仪、定氮

预期目标:全面完善实训室功能,

完成设备调试,满足专业学生对课

程实训要求。可同时满足60 名学

生实训,开展技术服务和校企合作

服务。

验收要点:①紫外分光光度计,显

微镜,超声波清洗器、溶解氧测定






仪,真空干燥箱、旋转蒸发仪、自动旋光仪等、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②满足化学课程专业实训。

仪、烘干机、粘度计、水份测定仪、

沸点测定仪、表面张力和饱和蒸汽

压实验装置;②满足课程专业实训

和技术培训。

扩建病虫害实训室

预期目标:初步满足30 名学生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实训需要

验收要点:①实训室可初步满足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实训;②体式显微镜、菌锅、标本柜、实验台、水浴锅,培养箱等。

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功能,基本满足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训要求。可同时满足60 名学生实训,开展技术服务和校企合作服务。

能够满足植物病虫害验收要点:
防治课程专业实训;②超声波清洗器、干燥箱、电热板、灭菌器、显微镜各,酸度计、光照培养箱,电子天平、超净工作台。

新建插花技艺实训室

预期目标:满足插花、花艺设计、人造花制作等一系列教学研究工作,可满足基础花型制作训练、酒店插花制作训练、会议插花制作训练。

验收要点:①操作台,陈列柜、压花器,干燥板、保鲜柜;②满足插花技艺课程的实验实训。

预期目标:满足多媒体与示范相结

合的直观教学。开展对外培训及第

二课堂活动。力争能够满足插花员

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进一步发

展做准备。

验收要点:①单反相机、多媒体设

备,防潮柜;②实训室能够开放,

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对本地区的花

艺工作者进行技术培训。

新建植物遗传育种实训室

预期目标:满足植物遗传育种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和果树、蔬菜、花卉等园艺植物遗传理论的验证和育种研究工作。验收要点:①实验台,生物显微镜,试剂柜、物品柜,天平,冰箱等;②满足遗传育种课程的实验实训。

预期目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满

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进行简单

的植物育种工作的研究和新品种

的培育。

验收要点:①恒温箱、气候箱、多

媒体设备,干燥箱、体式显微镜;②

实训室能够开放,进行第二课堂活

动,开展简单的育种研究工作。

校外实训基地

预期目标: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需要和教师能力提升需要。

验收要点:①新增5 个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②开展技术交流工作。

预期目标:继续扩大校外实训基地

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学生实习实训、

顶岗实习需要和教师能力提升需

要。

验收要点:①再增5 个企业建立长

期合作关系;②积极开展顶岗实习,

深化技术交流工作,实现校企双赢。

总体目

创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建设环境真实、企业化管




习实训内涵建设

理、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践基地,实现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由企业和学校共建新型实习实训资源服务平台。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改革实习实训项目,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建设高质量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完善校企共管和考核的长效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预期目标:创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

验收要点:①校企共建协议;②实训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实施细则。

预期目标:提高实训室利用率,搭建新型实习实训服务平台。

验收要点:①学生技术工作档案、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档案、顶岗实习管理档案等;②社会服务档案

实习实训教学改革

预期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体系,制定实习标准,为同类院校的实习实训内涵建设提供指导。

验收要点:①工学结合的实验实 (校习教学改革方案;②实习标准
内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准)。

预期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实习实

训教学体系,制定实习标准,为同

类院校的实习实训内涵建设提供

指导。

验收要点:①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

教学改革方案;②实习标准(校内

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

准)。

实习实训耗材补贴

预期目标:满足本年度所有实习实训项目所需耗材。

验收要点:实训耗材发票与记录

预期目标:满足本年度所有实习实

训项目所需耗材。

验收要点:实训耗材发票与记录

师资队伍建设

总体目标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通过提高专业带头人水平;引进和聘请行业的能工巧匠;骨干教师培训和实践技能提高,打造高职教育理念先进、专业技能精湛、专业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双师”素质的能引领行业发展的教学团队。为专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目标:建设包括1 名专业带头人、4 名骨干教师和10 名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力争“双师” 素质教师达90%以上。

专业带头人培养

预期目标:引进和培养1 名高层次专业带头人。

验收要点:①负责本专业及专业群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制定;②组建有创新特色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预期目标:提升专业带头人水平。

验收要点:在行业、企业有一定知

名度和影响力,担任大中型企业技

术专家或顾问,带领本专业(专业

群)教师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

双师素

预期目标: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能

预期目标:教师的“双师”素质得





质教师培养

力及实践技能,教师的“双师”素质得到提升,比例达80%以上。验收要点:① 5-7 人次企业顶岗实践2 个月或国内培训1 次;②参与产品研发或技术改造1

到较大提升,比例达到90%以上。

验收要点:①1 人次取得相关证书;②

5-7 人次企业顶岗实践2 个月或国

内培训1 次;③参与产品研发或技

术改造1 项,参与人数1 人。

聘请兼职教师

预期目标:聘请4 名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验收要点:①工程师、技师或能工巧匠②4 人承担实践教学实习指导,1 人年授课60 课时以上。

预期目标:继续聘请6 人,承担主干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学。

验收要点: ①工程师、技师或能 ②3 人承担课程实践教学,工巧匠;
3 人承担教学实习指导,1 人年授课60 课时以上。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与教学资源建设

总体目标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

培养。根据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选取课程内容,体现“理论+实践”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重点建设5 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并编写5 本实训教材,制作

2 套优质课件,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2 门精品课程。推行“校

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

证书对接,充分利用实训基地授课,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互动形式,

创新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人才培
养模式
构建、
课程体
系构建、教学内
容改革

预期目标: 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符合职业标准要求。

验收要点:①修订完善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课程体系;②建立生产性实训的管理制度,开发完成实训包,确定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③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比例不低于60%;④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达100%;⑤毕业生高级以上“绿化工、花卉园艺工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98%以上。

预期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加符合职业标准要求。

①校内生产性实训(学验收要点
时)比例达60%以上;②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数达100%;③制定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考核方法和④毕业生高级以上“绿考核标准;化工、花卉园艺工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达100%以上。

课程建设

预期目标: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及本专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完成2 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开发2本工学结合实训教材和1 套精品

预期目标: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及本

专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完成3

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开发3 门工

学结合特色实训教材和精品课件,






课件,按照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标准分别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①优质核心课教学资料;②开发的教材和课件;③精品课程网站运行良好。

按照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标准分

别精品课程。

验收要点:①优质核心课教学资料;②

开发的教材和课件;③精品课程网

站运行良好。

教学资源建设

预期目标: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

验收要点:满足专业学生学习要求。

预期目标:有效使用数字化教学平

台,教学效果好。

验收要点:满足专业学生学习要求。

社会服务

总体目标

利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资源,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通过多种

形式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向合作企业和社会人员开展专业技

术培训,解决技术难题,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技术培训

预期目标:每年开展村干部培训100 人次;为花农、菜农开展技术培训300 人次,为行业开展技术培训和鉴定100 人次。

验收要点:①培训学习的相关资料;②学员考评资料。

预期目标:每年开展村干部培训100 人次;为花农菜农开展技术培训500 人次,为行业开展技术培训和鉴定100 人次。

验收要点:①培训学习的相关资料②学员考评资料。

社会服务

预期目标:开展技术服务,为合作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 项。
验收要点:单位证明材料。

预期目标:开展技术服务,为合作

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 项。

验收要点:单位证明材料。




附件2

编号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推荐 书



推荐院校

* *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单位



* ******

推荐省份



xx市

填表日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一○年六月



填写 要 求

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

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

三、推荐书封面“编号”栏由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 办公室填写。

四、本推荐书请用A4纸打印,一式25份上报。



1.推荐院校基本情况

1-1


院校名称1

* *职业技术学院

所在地区

xx

启用现在校名时间

2001-01

举 办 方

省级政府 □地市级政府行业 □企业 □其他

建校时间2

2001-01

院校性质

公办 □民办

建校基础3

xx市职工化工学院、xx市化学工业学校、xx市仪电自动化学校、* ******党校

通信地址

xx市北辰区西堤头

邮 编

300402

学校网址

www.****y.net.cn

法人
代表
信息

姓 名

**

职 务

院长

办公室电话

***-****131

传 真

***-****131

手 机

13*****318

E-mail

Bh****an@163.com

联系人
信 息

姓 名

**

职 务

常务副院长

办公室电话

****86846812

传 真

****86846817

手 机

18*****6616

E-mail

Yl***9@sohu.com

1-2


占地面积(亩)

722.5

建筑面积(平方米)

****2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普通高中起点

6843

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


中职起点

981

全日制五年一贯制在校生人数

90

其它4 单独招生

90

全日制成人高职在校生人数

0

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

526

全日制成人中职在校生人数

0

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

191

全日制普通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

0

以上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形式

业余

全日制成人本科委托培养在校生人数

0

2009 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人次

11081

教职工总数

697

2009 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

行业委托培训

专任教师数

478

专任基础教师数

70

兼职基础教师数

0

专兼教师之比

10

专任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

15066

兼职基础教师授课课时数

0

专兼授课课时比

10

专任专业教师数

408

兼职专业教师数5

144

专兼教师之比

10.35

专任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

92664

兼职专业教师授课课时数

12490

专兼授课课时比

10.14

现有专业数

36

已招生
专业中

工科专业数

31

2010 年招生专业数

34

3+2”专业数

4

在校生中参加自考本科教育人数

0

在校生中参加远程本科教育人数

0

自考或远程教育主要组织形式


1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院校名的请一并填写
2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
3指院校成为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前的办学基础,例如学校合并升格前的一所或多所学校名称4请具体说明学生类型
5仅指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的专业教师

1



(续1

1-2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

2007

2008

2009




普通高中招生

2409

2203

2231

三校生”对口招生

105

175

177

32”招生

215

101

208

五年制第4 学年

150

90

0

其它4

0

0

0

第一志愿上线率

100%

100%

100%

新生报到率

85%

82.87%

92.2%

毕业生人数

2466

3626

2830

初次就业率6

95%

95.58%

96.68%

所在省份平均初次就业率7

91.15%

91.27%

92.21%

主要就业区域

xx、河北、北京、山西、内蒙、青海

主要就业领域

化工、医药、石化、航天、核工业、冶金、港口

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35780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6136

其中:现有房屋建筑总值(万元)

28550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0.78

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以下简称“实践性专业”)

占专业设置总数的比例

100%

生产性实训学时占实训总学时50%以上的专业占“实践性专业”的比例

70%

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占应届毕业生比例

100%

双证书”专业数8

36


双证书”专业占专业

总数的比例

100%

双证书”专业中平均“双证书”获取率

100%

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名称

化工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隶属中国化工技能鉴定中心)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工种名称/最高等级

1.有机合成工/高级技师

2.有机试剂工/高级技师

3.分析工/高级技师

4.蒸馏工/高级技师

5.三废处理工/高级技师

6.水处理工/高级技师

7.溶剂培菌工/高级技师

8.盐水工/高级技师

9.化工仪表维修工/高级技师

10.无机反应工/高级技师

6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公布数据为准7以每年9月份各省教育行政(或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上报教育部数据为准8指社会上有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

2



(续1

1-2


校内主要顶岗实习场所(总计 9 个)名称

主要实习专业

2009 年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

1DOP 生产实训车间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240

2.化工单元操作生产实训

中心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216

3.日用化学品生产实训车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72

4.净化水实训车间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60

5.化工仪表自动化实训基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20

6.分析检测中心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净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检验

180

7.化工机械加工维修中心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制冷与冷藏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360

8.信息技术实训中心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240

9.经济管理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国际金融、商务英语

180

校外主要顶岗实习场所(总计58 个)名称

主要实习专业

2009 年度接收顶岗实习学生规模(人月)

1.xx中河化工厂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

720

2.xx大沽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

210

3.石家庄污水处理厂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城市水净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会计

240

4.xx永康食品有限公司

工业分析与检验,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国际金融

360

5.xx溶剂厂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会计

240

6.xx津津药业有限公司

生物化工工艺、化学制药技术

132

7.xx新科仪表成套设备

生产过程自动化、电气过程自动化、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商务英语

246

8.有机化工二厂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会计

450

9.环科水务开发有限公司

城市水净化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

120

10.有机化工一厂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

366

11xx大沽化工热电分厂

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市场营销、会计

420

12.xx化工厂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国际金融

672

(续1

3



本省高职生均经费基本标准9(元)

本省高职生均学费标准9(元)

本省高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9(元)

项目 年份

总收入10(万元)

学费收入

(总万元/生均元)

总额(万元)/生均()

10200

本省本科生均经费基本标准9(元)13800

5000/5500 本省本科生均学费标准9(元)

3200/ 4000

5076

本省本科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9(元)5400

2007

2008

2009

7210

7579

7769

4578/4798

4325/4808

4509/4709

2379/2798

3130/3912

4084/5076

1-3

其中:

1.学生奖助学金

215

681

448

2.中央实训基地设

0

130

0

方财政

备款

专项投

100

150

0

3.示范校建设项目

11

(万元)

400

0

250

4.化工实训基地专

项款

办学

经费

总支出(万元)

7887

9679

10774

征地(万元)

462

1844

249

房屋建设(万元)

173

1408

4168

设备采购(万元)

761

216

471

日常教学(总万元/生均元)

4300/5058

4570/5573

4580/5725

教学研究(万元)

40

103

94

师资建设(万元)

122

128

135

制度建设(万元)

36

18

18

贷款余额(万元)

3700

3600

3500

资产负债率(%

12

10

8

9 由学校根据省教育厅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填报,可分专业或分类填写10 包括学费总收入、财政预算内总拔款等
11请填写地方财政专项投入的各项目名称

(续1

4



1-4


校内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名称

校企合作办公室

机构成立年月

2001-04

机构专职人数

5

有合作协议的企业数

58

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数

100%

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数

100%

2009 年度合作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12

13380 人月

2009 年度合作企业接收就业学生数

1837

合作企业对学校
准(捐赠)的设备总值

500 万元

2009 年度学校为合作企业技术服务获得经费数

45 万元

2009 年度学校为
合作企业培训员工13

13000 人日

工 学 结 合的主要形式

1、顶岗实习:学生在毕业前学院组织安排参加顶岗实习半年以上。2、半工半读:学院实施了弹性学制。

3、订单培养:学院按照企业订单计划进行培养。

4、校内生产性实训: 345 学期安排三次,每次不少于一周的学生在校内参加生产性实训。

5、校外生产性实训:按照专业课程不同,在第4 5 学期学生参加不少于二周的校外生产性实训。

6、仿真训练:学生第二学期在校内模拟仿真工艺室进行10 学时的技术仿真训练。

7、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院目前已经有40%的职业技术课程和100%的技能训练课程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学生边学习边训练。

8、项目化教学:学院推行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

1-5




所 在 地 区
重点发展产业

依据xx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发展定位,将重点发展: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2009 年以来八大优势产业完成总产值12119.03 亿元,占全市工业92.82%(石油化工列居榜首)。

是 xx化学工业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发源地,xx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化工、石化、石油三大产业,是全国唯一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和中化工四大国家石化化工企业于一地的城市,目前原油开采、聚酯、化纤、聚氯乙烯、苯酐、顺酐、有机涂料、重质纯碱、烧碱、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等的规模及技术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

院校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学生规划数

8000

专业规划数

40

院校发展类型定位

一产为主二产为主 □三产为主 □综合

重点建设项 目

1、校企共建重点专业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建设3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1 个省部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6 个院级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带动学院整体专业建设提升水平。

2、校企共建师资团队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名师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专兼教师配备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化工文化教育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

4、校园环境提升建设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征地100亩、美化绿化改造工程。

5、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制度建设。

121 名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满1个月为1个人月,实习半个月算0.5个人月,照此计算131 名企业员工在学校培训1天为1个人日

5



(续1

1-6

















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情况

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启动时间

2007 4

本校列为省级示范高职建设院校时间

2007 6

本校获得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专项经费数额(万元)

2700

重点建设项目

重点项目一: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建设重点项目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重点项目三: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
重点项目四: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建设
重点项目五: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重点项目六: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其他项目:校园教学环境建设

专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与培训制度及实施情况

根据《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教人[20033 号)文件和xx市《关于完善职称评聘有关政策的通知》津人〔200557 号文件精神,很好地落实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评审多个专业技术资格、完善转系列评聘职称等政策,多方筹措专项经费,鼓励骨干教师学习提高。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素质教育,探索多元化的考评体系,经教育部

和xx市人民政府批准,《xx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综合改

革方案》正式颁布。《方案》于2009 年开始实施以来,初步建立了多

元评价体系;逐步推进了高考内容改革;实施了高职院校自主招生选

拔录取的试点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及实施情况

享受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在正式招生计划内提供学历教育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的政策。

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政策及实施情况

参照xx市劳动保障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关于建立学生意外伤害附加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津劳社局发〔200814 号),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xx市教育委员会《xx市学生意外伤害附加保险实施细则》津劳社局发〔200887 号的通知,各个院校建立了相应的制度,确保了学生实习实训安全。

基础能力建设方案及实施情况

xx市教育委员会和xx市财政局规定xx市市级示范校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的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40 万用于实训基地基建项目。

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制度及实施情况

市教委下发《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学院制定关

于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署《安全协议》,

并规定了三方分担的 责任及工伤保险补贴办法。

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制度及实施情况

学院出台《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进行明

确规定,确保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满意度。

实训耗损补贴制度及实施情况

学院出台《实训耗材使用管理规定》每年下拨实训耗材计划,保证实训实习正常运行。

6



1-7















现状情况:
* *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化工专业为特色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专业数占全院70%),有着52 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学院是行业办学,行政隶属于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 ******(原xx市化工局)。学院于2001 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集团公司领导任主任委员。

* ******是中国123 家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有4 个产品是中国名牌,近10 个产品产量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22 个产品荣获xx市名牌产品称号,占全市名牌的30%。集团以其雄厚的基础、强劲的实力位居中国最大500 家企业集团第108 位,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59 位,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百强企业第7 位,是xx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

集团公司始终将学院的建设发展纳入行业产业整体发展战略,在集团公司“一园四区中长期振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以学院为本部,把学院确立为集团公司的教育培训园基地予以重点建设,推动了集团“产业园、科技园、教育培训园”的同步发展,多年的校企多方合作,保障了集团公司企业生产一线紧缺技能操作人才的需求,在推动行业发展,提升学院办学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 年,为进一步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倡导尊师重教,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公司高职学院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津渤化教8 号文件,明确了校企双方的任务,更加密切了校企双方的合作。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校企共建了功能完备的化工实训基地,搭建了共育化工技能人才平台;校企共建了特色鲜明的化工专业,适应了化工产业发展需要;校企共建了德技双优的化工师资,支撑了化工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共建了环境育人的化工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培育人才氛围;校企共建了开放办学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了服务辐射功能。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规划建设:
按照集团公司的产业发展要求,校企将更加密切合作,加快化工紧缺人才培养。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公司高职学院发展建设的若干意见》津渤化教[2008] 8 号文件精神,学院要牢固树立为企业行业服务的思想,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方法,新内涵,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的作用,不断创新办学机制,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面,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

1、巩固校企合作成果,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在集团公司行业内进一步完善、拓宽和调整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依据xx市教委关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评价标准,重点选择和吸纳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员工素质高、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企业加入校企合作体系,扩大合作成员,在《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和《* *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章程》的指导下,校企共同研究开发合作项目,创新合作机制。

2、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企业对毕业生考核、评价体系,企业全过程参与学生的评价和毕业教学环节;学院定期到企业反馈毕业生信息,建立追踪档案制度;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建立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校企共管机制,实现实习岗位对口、实习过程可控、实习管理规范;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师资团队建设上的主导作用;校企双方共同组建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构建学院多元化用人机制,制订完善学院人才政策,骨干校建设期间兼职教师的聘任逐步达到1:1;企业技 发挥行业企业在优化育人环境中的主导作用,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时达到专业总课时的50%
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打造高水平的育人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化工文化品牌;建立校企双方共同承担科研课题,解决企业技术攻关难题,实现校企互利。

7



1-8

















现状情况:

学院依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多年来探索了以下几种具有学院特色

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1校企共同开展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合作。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制订学生学案,教师

教案,及时按照企业生产变化,不断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先后探索了三种学生在校的订单

培养班模式。即2006 年开展的与xx大乙烯企业共同联合开办的160 名同学参加的“三年

全程订单的乙烯模式”、2007 年与内蒙古神华集团共同联合开办的有45 名同学参加的“两

年定向就业的神华模式”和2009 年于xx碱厂共同联合开办的由200 名同学参加的“一年

定岗就业的天碱模式”,目前学院有各类型的订单班占到全院的30%。订单培养班的实施,

带动了学院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订单班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100%,满意率100%”

2校企共建校内工厂,学生边工边学,企业边产边教,探索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工学结

合新模式。结合化工生产岗位特点,校企逐步总结并探索出了极具学院特色的技能人才培

养新途径--- “DOP 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通过校企共建的校内工厂生产流水线,使学生全

面了解和熟悉企业,通过实训锻炼,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安全生产能力、化工操作能力、设

备维修维护能力、化工识图绘图能力、化工仪表自动控制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企

业调入高工人员专职负责此项目实施,使学生毕业后真正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其

内涵是“围绕一个生产中心、贯穿四个能力模块、完成三个实训环节、实施一个评价体系”。

3学院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实现了100%学生毕业前的生产性顶岗实

习半年以上,并与上岗前的培训相结合,对接了毕业即就业,顶岗即上岗。每年学院提供

超过当届毕业生数30%的岗位供学生选择,使顶岗实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规划建设:

学院将继续巩固原有工学结合模式,依据专业特色,不断创新发展内涵,开发多渠道

的新模式,特别是在以下重点建设专业中要着力提升工学结合的水平和质量。

1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依据精细化工行业生产特点,结合学生职业取向,依托*

*精细化工园区,以“模块化、能力型课程体系”为核心,与xx中河化工厂合作,实施“岗证

融合、校企互通的一体两翼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

2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根据环境保护行业发展趋势,按照环保专业岗位群分析,

依托* ******所属企业,与xx化工厂、石家庄桥西污水处理厂等企业合作,以“实施工学

并举,企业顶岗实训”为核心,实施“双证融通、校企共育”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

3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工作过程、真实任务、职业标准”为依据,与xx

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以共建工学结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为核心,实施核心技

术、核心课程模块、核心实训基地、核心证书四位一体的“核心技术一体化”的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改革。

4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以专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以* ******所属企业为依托,

与xx化工厂、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以构建“典型产品案例与实际工作过

程一体化课程体系”为核心,实施“工学结合+岗位任务训练+双证融通三结合”的工学结

合教学模式改革。

8



1-9









现状情况: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主动服务区域经济,为化工行业发展做贡献,通过开放办学的

交流机制,主动为社会服务。

1在与企业联合开发科研项目方面:学院充分发挥知识密集型的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

共同开发科研项目。三年来,校企合作研发项目达到39 项,被列为xx市级的校企合作科研课

9 项,一项获xx市技术创新优秀项目三等奖;与xx化工厂合作的《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

催化技术开发》项目获市科技创新择优资助计划一等资助;申请技术专利7 项。2009 年学院张

利峰博士承担渤海*****重点项目,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园区渤天化公司负责《甘油法生

产环氧氯丙烷催化技术开发》的项目研究,该项目获得2009 年首批“xx市企业博士后科技创

新择优资助计划”,并获得了xx市科委的一等项目资助。2009 年学院共得到企业技术服务资金

45 万元。

2在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方面:近三年来学院对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在岗职工进行各种岗

位培训,每年约8000 人;为企业共培养了高级工3200 多名,技师512 名,高级技师40 名。学

院还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资源,每年承担xx大沽化工厂参加全国工人技术比武的选手进行

赛前培训的任务,通过每年学员在校园近二个多月的封闭训练强化,迅速提高了参赛选手的竞技

水平,为选手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贡献。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化工实训基地对渤海*****所属企业

的化工聚合反应工、蒸馏工、试剂工、化工分析工等近十个工种的高、中级考评员进行每年定期

培训,每期都能圆满通过xx市的统一考核;为此,学院被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评为“优秀增塑

剂技术培训机构”。

3在与兄弟院校资源共享方面:学院利用校内化工实训基地还与部分xx市兄弟高校实现

资源共享,2009 年分别利用实训基地DOP 车间为河北工业大学2006 级制药工程专业的110 名本

科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生产实训;2008 年、2009 年利用实训基地为xx农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培训

2007 级生物技术专业的24 名同学;三年间还为xx石油职业技术学院、xx城市管理职业技术

学院和xx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化工类学生培训达到了1000 余人,并且签定了长

期合作意向。学院与青海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已为其培训教师9

名(时间半年),培训学生27 人(时间两年),选派支教师资4 名,两地互访交流往来10 余次。

规划建设:

1围绕渤海化工“一园四区”建设和xx大化工发展项目,主动为化工企业和行业、社会

服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工作和技能鉴定工作。全院每年为社会培训各类人员不少于1 万人次;

4 个重点专业三年培训化工技能人才不少于2000 人次;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计划24 项。

2积极发挥学院在化工教育师资、设施资源方面的优势,建设开放性、多功能的产学合作

服务平台,将学校建设成为集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教师资

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区域性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

基地、xx市化工高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化工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的作用,保持在中国

石油和化工行业以及xx市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3积极为化工中职毕业生在岗接受高等学历教育服务。充分利用学院面向化工企业一线技

术工人开办的“蓝领双正班”办学优势,每年主动为化工中职毕业生举办高等成人学历教育100

人。

4对口支援服务。学院以中国西部顾问单位的身份与西部多所化学化工类职业院校结对,

特别是支援青海省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将继续开展深度交流。与xx市内外5 所高职院校进行

对口交流,发挥引领作用。

5对环渤海地区同类院校的服务。学院将充分发挥环渤海化工职业院校协作会秘书长单位

的作用,以协作会为平台,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环渤海职业院校服务。

9



1-10














1

专业名称14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专业开办时间

20019

专业是否跨省招生

是 □否

学制(年)

3

2009 年招生人数

162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447

2009 年毕业生人数

185

(准)订单培养人数

136

2009 年初次就业率6

100%

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16/3297

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11/1081

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37%

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33%

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

63%

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课时数

725

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873.691

现有实训设备(台/套)

295

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5总值(万元)

629.02

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台/套)

13

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

100%

双证书”8获取比例

100%

其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

1. 有机合成工 / 中级 / 100%

有机合成工/ 高级/ 90%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

顶岗实习;订单培养;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学生模拟仿真工艺训练

合作企业数

7

主要合作企业名称

1.xx中河化工厂

2.筠凯化工有限公

3.xx有机一厂

4.xx德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起始年月

2003-06

2005-03

2005-11

2007-07

主要合作内容

科研合作、企业职工培训、毕业实习、就业

教师企业锻炼、企业职工培训、学生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就业

技术开发、学生

生产实习、就业

企业职工培训、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就业

企业参与教学人/

3/220

2/186

3/190

3/182

2009 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

80/6

25/6

50/6

40/6

2009 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30

18

45

30

2009 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16

18

23

22

2009 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210

70

140

210

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

12.2

9.8

10.9

12

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

11

9

9

10

专项投入(万元)/项目

1.2/1

0.8/1

1.9/1

2/1

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

1.香料香精工艺

2.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3.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方向)

4.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10



1-10














2

专业名称14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专业开办时间

2001

专业是否跨省招生

是 □否

学制(年)

3

2009 年招生人数

125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335

2009 年毕业生人数

143

(准)订单培养人数

92

2009 年初次就业率6

98%

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16/3160

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9/1160

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51%

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48%

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

52%

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课时数

820

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305

现有实训设备(台/套)

172

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5总值(万元)

107

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台/套)

12

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

100%

双证书”8获取比例

100%

其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

三废处理工/高级工/85%

分析工/高级工/80% 水处理工/高级工/80%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

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拟仿真实训;学生毕业前参加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吸纳就业;

合作企业数

12

主要合作企业名称

1.环科水务有

限公司

2.石家庄桥西污水处理厂

3.环境监测总站

4.西堤头污水处理厂

合作起始年月

2006-07

2005-04

2004-05

2008-06

主要合作内容

师资培训,科研合作,订单培养,就业

师资培训,科研合作,顶岗实习,就业

专业开发,订单

培养,就业

学生定岗实习,技术研发

企业参与教学人/

2/40

3/104

4/120

2/120

2009 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

40/2

90/3

24/2

40/2

2009 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20

30

20

35

2009 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20

4

2

0

2009 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20/2

4/30

3/20

2/40

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

9

9

9

0

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

9

9

9

0

专项投入(万元)/项目

0

0

0

0

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

1、城市水净化技术 2、生物化工工艺

3、安全技术管理 4、生物制药技术

11



1-10














3

专业名称14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专业开办时间

2004

专业是否跨省招生

是 □否

学制(年)

3

2009 年招生人数

159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323

2009 年毕业生人数

130

(准)订单培养人数

93

2009 年初次就业率6

96%

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13/3026

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

8/1047

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33.9%

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65.1%

生产性实训占实训总学时的比例

56.1%

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课时数

880

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840.362

现有实训设备(台/套)

272

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5总值(万元)

128.6

其中大型实训设备14(台/套)

10

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

100%

双证书”8获取比例

100%

其中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

1. 化工仪表维修工 /中级工 / 100%

2. 化工仪表维修工 /高级工 / 85%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

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订单培养;模拟仿真训练;学生就业

合作企业数

7

主要合作企业名称

1.xx大沽化

工厂

2.xx中河化工厂

3.xx新科仪表成套设备

4xx勤发化工有限公司

合作起始年月

2004-09

2004-09

2004-09

2008-03

主要合作内容

课题开发、就业、顶岗实习

课题开发、实习实训、就业

实习实训、就业

技术服务、就

企业参与教学人/

5/471

1/106

1/110

0

2009 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

215/1

47/1

51/1

0

2009 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35

40

20

20

2009 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22

38

5

15

2009 年度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102/5

120/5

22/5

77/5

对学校(准)捐赠和投入总额(万元)

41.8

6.8

300

8.2

其中(准)捐赠的设备总值(万元)

40

4

300

7

专项投入(万元)/项目

1.8/1

2.8/2

0

1.2/1

专业群相关专业名称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3.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4.应用化工生产技术

12



2.院校建设方案要点

2-1














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机制,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面,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品牌”的办学举措,突出化工办学特色,实施打造“一个基地、四个专业、五个中心”的“145”工程,即:校企合作建设“国内一流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4个重点建设专业,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使学院成为“xx市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骨干、xx市化工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骨干、xx市行业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骨干”;校企合作共建“化工文化教育中心”、“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中心”、“环境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渤海DCS 技术应用中心”、“分析检测技术中心”,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院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实施方案综述: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津渤化教[2008]8 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培训选拔机制;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完善合作科研开发的工作机制;完善课程建设机制;完善校企共同评价机制;强化校企合作的各项制度建设。在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的基础上,由* ******、相关化工企业和学院共同组建* *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继续实施学院“以化工产业链构建专业链,服务区域经济,2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打造化工专业品牌”的发展战略,校企合作创新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岗证融合、校企互通的一体两翼式”模式;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双证融通、校企共育” 模式;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技术一体化”模式;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工学结合+岗位任务训练+双证融通三结合”模式。

3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提升管理效能。一是建立以前期监控、过程监控和后期监控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按工学结合要求,明确评价标准。三是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社会综合考核评价系统。四是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档案,逐步以现代网络为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4师资队伍与领导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坚持师资专兼结合,使学院教师实现“工程师教师化,教师工程师化”。着力在“双师素质”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形成职教闻名的化工师资品牌。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培养、考核和监督机制,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廉政勤政廉洁自律,形成学院凝心聚力、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科学发展的领导团队。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4 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发挥学院与行业企业紧密型合作的优势,建设开放性、多功能的产学合作服务平台,将学校建设成为集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区域性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基地的作用,保持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行业以及xx市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形成叫响全国的化工服务品牌。

13



(续2

2-2






1

专业名称16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专业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概述:

1、专业建设目标
坚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发展技术应用和能力型培养的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能力型培养的特色课程;打造一支在企业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装置,重点建设虚拟现实型仿真实训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立足xx,立足滨海,辐射京、津、冀区域的化工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诸多方面起示范作用,带动相关专业群改革与建设,突出和加强专业对行业服务能力,使本专业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品牌专业。

2、实施方案概述
1)探索“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专业内涵,在目前实施的“岗证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化和优化能力型课程体系。将精细化学品生产行业员工技能培训纳入培养内容,构建“一体两翼”式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即:“职业模块化、能力型”课程体系;“两翼”即:既符合高职在校生教育,又能满足企业员工职业培训。

2)深化工学结合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以岗位能力为中心,参照企业真实工作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考核机制,完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系统,深度与企业合作,开展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建设与技能目标相适应的9 门优质核心课程,校企联合主编特色教材10 本。

3)教学团队建设
在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3 年的建设,专业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骨干教师队伍、校外技术骨干队伍的建设。师资团队实现2 名校企带头人领衔、7 名骨干教师、7 名专任教师和16 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

4)深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以“校中厂”、“厂中校”的形式,建设以学生实训、双证教育为主,兼顾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培训、教师科研实践、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达到校企经济利益互惠、技术互惠,实现校企之间资源共享。

5)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建设
通过“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学习、企业培训、教师教学状况调查,研究制定教学质量改进的方法,建立新课程体系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制度、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建设。

16按专业分页填写,一个专业一页,编号依次为“专业(1)、(2)……”,可不概述专业群建设内容

14



2-2






2

专业名称16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专业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概述:

1、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绿色化工建设,不断深化实践“双证融通、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与企业合作开发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等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将本专业建设成为xx市乃至全国环境保护行业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培训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环境保护,在同类专业中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2、实施方案概述
1)深化 “双证融通、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不断深化“四阶段” 的教学法,探索新途径;考察环保专业相应岗位的任务流程,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进一步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之更加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2)深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
进一步对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工作流程进行分解,提炼出岗位任务分析序列,结合近年来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用人单位反馈的岗位需求,归纳出适合本专业重点发展的三个人才培养岗位群,包括:环境监测岗位群、三废处理与处置岗位群和环境服务岗位群;加大力度建设院级、市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三年内建设1 门国家级,2 门市级精品课程,1 门网络优质课程,4 门院级精品课程。建立及完善实训项目与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

3)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精,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懂生产实践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在未来三年内,重点培养2 名校企组成的专业带头人,6 名“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聘请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1,兼职教师任课达专业课总学时的50%

4)加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水处理技术实训车间”建设运行,提高校内实训中心的整体水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继续扩充校外实训 三年内开发本地区和外地实训4 处,实现学生100%顶岗实习和70%基地规模,
以上学生顶岗后就业上岗。

5)深化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 使监控手段更加先进, 监控过程更加规范, 监控机制更加完善, 评价目标更加明确, 评价指标更加科学,达到校企共育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环保人才的目的。

15



2-2






3

专业名称16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专业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概述:
1、专业建设目标
面向环渤海地区石油化工行业,辐射制药、轻工等行业,定位于化工仪表维修工、中控室操作工、DCS/PLC 维护员岗位,完善“核心技术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成以仪表校验、PLC 应用技术、DCS 应用技术为核心能力的特色专业;发挥勤发化工DCS 研究室的作用,校企合作组建“渤海DCS 应用 ,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发挥实训技术中心”基地辐射作用,为社会培训更多过程控制类人才;强化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引领并带动专业群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同类院校过程控制技术开发、服务、培训领先。

2、实施方案概述
1)完善“核心技术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xx市化工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调整核心课程设置,将新知识新技能及时纳入课程体系;继续完善“核心技术一体化”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学期八段式1348教学模式,本着“课程跟着工程走”的理念,实行三学期八段式的1348 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确保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建立适合“校企合作”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确立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建立“校企合作”实施执行机构;
2)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
以“工作过程、真实任务、职业标准”为依据,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以“技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的建设思路。三年内建设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 门xx市级精品课程、5 门院级精品课程,
开发系列项目导向式教材10 本,申报科研课题8 个,发表论文18 篇。

3)校企共享的师资团队建设
按照“技高为师,身正为范”,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影响力。通过引进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力量和在社会行业和企业中有知名度的专家,建设一支由26 名专兼结合、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培养2 名专业带头人、1 名市级名师,双高教师比例达40%以上,兼职教师比例达11;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

4)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的实训基地建设理念,与大型企业合作建设集散控制系统实训基地;与国际知名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合作建设西门子过程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使其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引领作用。三年内新增3~5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实施“三学期八段式1348 教学模式”和顶岗实习、就业的需要。

5)进一步加强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教学执行与监督管理组织分线运行,同时设立教学质量三级管理体系;二是构建全方位动态性教学监控评价系统,负责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三是建立教学信息反馈体系,负责收集、整理来自教学过程、社会、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公正和公平。

16



2-2






4

专业名称16

工业分析与检验

专业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概述:
1、专业建设目标
经过建设,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建设、实训环境、专业群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处于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进而成为国家级品牌专业;与xx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汉沽盐场、普析通用仪器设备公司共同组建“分析检测中心”,开展技术研发,搞好技术服务;发挥实训基地辐射作用,为社会培训更多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成为xx市乃至全国化学分析与检验技术服务和培训中心。

2、实施方案概述

(1)创建“工学结合+岗位任务训练+双证融通”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企业的岗位进行认真的分析,对专业开设的课程中职业能力进行剖析,高度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并根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专业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适时加以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对岗位典型任务需求。

(2) 加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
以“工作过程、典型产品工作任务、职业标准”为依据,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学习领域,并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以“技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的建设思路,从而形成岗位、能力目标分析与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整体框架。建设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 门xx市级精品课程、3 门院级精品课程,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发项目导向式教材5 本,申报xx市级教科研课题3 个,发表论文20 篇以上。

(3) 教学团队建设
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培养2 名全国知名的校企专业带头人。通过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力量和在行业和企业中有知名度的专家,建设一支由25 名教师组成的、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市级教学团队。双高(高级职称、高级工程师)教师比例达45%以上;专兼职教师数量比例达到1:1,兼课时数达5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3%以上。

(4) 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满足理论教学、操作实训、工学交替、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并在国内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有示范作用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实训基地成为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培训及生产服务的场所。校外实训基地更好地发挥工学交替、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作用。校企合作与xx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汉沽盐场、普析通用仪器设备公司共同组建“分析检测中心”;使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达到12 个。

(5) 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建设
一是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实施的三层机构负责制;二是组成教学质量评价的教学督导机构;三是制定涵盖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和质量评价各环节的教学管理制度。

17



2-3



项目一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建设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内涵建设,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

享、责任共担的校企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建设内容:1、校企合作机构平台建设: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修订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强化工作

责任,落实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校企合作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完善:制度文件;建立校企合作信息支持系统:

建立校企合作服务系统,辅助信息收集、资源整理及校企合作项目管理。2、完善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工作机制

借助于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校企共建产学研一体化生产实训基地,完善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工作机制。建立校企

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档案。3、完善师资培养培训、

选拨机制:依据《章程》,明确企业为学院派出兼职教师的责任。建立和完善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企业积

极吸纳学院教师下厂实践锻炼和技术攻关。建立校企双方共育“双师”素质教师管理和考评制度。4、完善校企

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机制和课程建设机制:建立专业建设专家(顾问)制度围绕化工行业产业的发展,及时调整

学院专业,合理制定课程体系,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

建设和课程建设研讨会,分析专业岗位能力,确定培养能力和素质的要点,构建教学情境。校企合作共同论证人

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促进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实施。5、建立校企合作共同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校企合

作共同评价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共育教师、共育学生。

项目二化工文化教育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按照渤海*****《关于进一步加快集团高职学院人才培养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发挥行业企

业在优化育人环境中的主导作用,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化工文化品牌。

建设内容:实施校企共建“五个一”工程:校企共建1 个校外化工德育基地xx碱厂教育基地:收集整理化工

发展史料和实物,编辑视频和纸质宣传媒体,在厂内设立化工文化展馆。校企共建1 个校内化工文化教育中心

化工文化教育长廊;设立史展,设立化工名人塑像,设立化工安全教育与绿色化工教育展。设立学生技能大赛展

室,表彰在历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奖学生,树立技能标兵,营造学技能比技能的校园氛围。校企共编1 套化工教育

丛书:主编出版《中国百年化工xx第一》《中国近代化工的开拓者》《化工职业道德》《现代化工发展》等系列

丛书。校企共建1 个载体开展主题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化工文化讲座、化工文化征文、化工知识竞赛、化工安

全技能比武等。校企共建1 个化工素质教育的师资团队。选拔培养开设化工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专职教师,组织

化工素质教育研究室。吸纳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劳动模范作为素质教育兼职教师和辅导员。

项目三 教学质量保障平台建设

建设目标:与企业人力相关人员合作,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共管式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优化运行

机制,强化内涵建设,逐步形成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及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内容:加强教学管理制度系统建设,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加强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建设,建立完善

校企联合的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依据行业企业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的质量

管理标准体系,通过与化工行业企业专家、岗位技术人员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制订或修订教学质

量标准、课程质量标准;加强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建设,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建设,通过

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网络平台,对毕业生就业追踪评估,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全

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模式。

项目四 提升校园环境及社会服务与辐射体系建设

建设目标:以打造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建设开放性、多功能的产学合作服务平台,将学校建设成为集企

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区域性培训基地,

充分发挥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基地、xx市化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化工特有工种技能

鉴定站的作用,保持在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行业以及xx市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建设内容:校园环境提升工程:积极筹措经费,使校园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文化氛围有机地结合,

促进特色鲜明的化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修养,构建和谐校园。服务与辐射体系建设:对行业、社

会服务与培训体系建设、参加企业技术服务,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对西部的辐射与服务、对本地区职业院校的服

务、对环渤海地区同类院校的服务、加大国内外交流学习。

18



2-4



一、项目建设的组织保障
成立以渤海化工集团领导人组长,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为项目负责人的建设领导组织,下设有: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示范学院建设办公室、实施方案编撰工作组、效能监察工作组、校园环境建设工作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组、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资金保障工作组、宣传工作组、档案管理工作组等专门机构,设置专职人员指导、协调、负责项目建设的具体工作。建立项目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工作目标管理及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责任到位,落实到人。实行季检查、年度考核总结。定期检查建设进度,逐项落实建设内容,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按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二、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
学院在争创国家骨干学院建设期间共投入资金5200 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投入2000 万元、xx市财政投入2000 万元、渤化集团公司和学院筹资1200 万元。

渤化集团公司表示随着化工生产经济的不断发展,将对学院投入更多的资金,确保学院建设项目的全面实现。学院也保证每年在办学经费中列支建设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三、项目建设的制度保障
制定《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规定》《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学院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校企合作办学委员会章程》《学院国家骨干高等院校建设项目校内实训基地管 《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理办法》
专业、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共计七个规章制度。

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将本着科学规划、厉行节约的原则,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财务规章制度,确保专款专用,所有设备的采购一律实行公开招标,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监督和审计。

四、项目建设的政策支持
,并 xx市政府、市财政局、市教委在2007 年已经批准学院为“xx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确立为“xx市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建设单位”,还与教育部共同批准为xx市滨海新区化工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承诺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学院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校园育人环境改善、教学实训基地、招生计划、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以加快xx高技能化工紧缺人才的培养。另外,随着xx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建设,化学工业将成为xx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也急需一所化工类骨干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化工技能人才的支撑。

* ******在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三大园区”建设方案,即:建设渤海产业园、建设渤海科技园、建设渤海教育园,其中的“渤海教育园”就是以学院为核心,建设和打造成为xx市化工技能人才教育基地和培训基地,并将学院的发展纳入了集团公司总体建设规划之中。因此,随着渤海*****化工经济的不断发展,迫切需求大量的化工高技能人才向生产一线充实力量,因此,学院将会得到集团公司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

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教育协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多年来也给予了学院许多政策方面的支持和资金的支持。2008 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把学院确定为首批“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化学工业出版社向学院捐赠4000 余册各类化工图书。2010 年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又授权学院开办“全国化学检验工技师培训点”,对学院给与了充分的信任。近期,当听到学院正在积极申办全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联合会表示将全力支持学院的发展建设,并专门致函《关于推荐* *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的函》中石化联人发[2010]201 号文件,积极向教育部、财政部推荐学院,希望学院申办成功。

19



3.项目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预期效果

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立项阶段(2010 7 月):按照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要求,认真制定建设分期具

体任务,并做好实施建设准备。项目建设实施阶段(2010 7 月~2013 7 月):2012 12

月,对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2013 7 月,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进行验收。项目验收阶段(2013

7 月):完成建设项目的全部任务,迎接教育部、财政部、xx市教委验收。

项目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彰显建设效果:

1、通过项目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进一步完善师资培养培训、选拨机制。

重点建设专业聘用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师达到50%以上;重点做实兼职教师聘任、实

训基地建设、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成员单位吸纳重点建设专业毕业生达60%

上。二是完善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机制。校企合作合理制订化工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完善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工作机制。每年组织企业技术课题发布会,校企共同承担科研课题,

解决企业技术攻关项目每年至少2 项。申报专利6 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 项。四是完善校企

合作课程建设机制。各专业依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分析岗位能力,建立课程体系。五

是建立校企合作共同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完善校企共同培育学生机制。

2、通过项目建设,以化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 个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化工行业相关的专业群建设,紧紧依托企

业合作,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岗证融合、校企互通的一体两翼式”模式,

双证融通、校企共育”模式,“核心技术一体化”模式,“工学结合+岗位任务训练+

证融通三结合”模式;每个重点建设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建设5 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国家

级标准1 门、市级标准2 门、院级标准5 门的精品课程。校企合作编写核心课程规划教材20 门,

制作多媒体课件20 套,形成高质量的优质核心课程资源。

3、通过项目建设,以“三个结合”为目的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以校企

合作共建“化工文化教育中心”、“精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中心”、“环境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渤海DCS 技术应用中心”、“分析检测技术中心”为平台,完善学院化工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

功能。学院每年向化工行业及相关产业输送2500 名毕业生,为企业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0000

次。

4、通过项目建设,以“双师”结构为特征的高素质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全面形成:充分发挥行

业办学的优势,实现“工程师教师化,教师工程师化”。支持教师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证。重

点建设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每个专业聘请1 名政府特贴行业专

家担任专业带头人。达到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标准的2 个,xx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标准4 个,

所辐射专业群学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0 个。培养国家级名师1 名,省部级名师3 名。建立兼职教

师资源库,专业教师要落实为企业服务的责任,实施“化工企业责任关怀”的内涵,教育化工

技能人才增强从事化工生产的社会责任感。

5、通过项目建设,建立一套严谨科学且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使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

6、通过项目建设,提升校园设施水平:积极筹措经费,把校园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文

环境、文化氛围得到有机的结合,促进特色鲜明的化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修养,

构建和谐校园。

7、通过项目建设,发挥骨干作用,服务辐射功能进一步加强:建设开放性、多功能的产学合

作服务平台。本地区院校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1000 人次;派出30 人次为西部院校提供课程建

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服务;为西部院校培训教师90 人,联合培养学生120 人;为社会培训6000

人次;为本地化工行业培训8000 人次。

20



4-1.建设经费预算(按重点建设专业汇总)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申请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投入
(来源:xx市财政17

行业企业投入
(来源:集团公司) 17

其他投入
(来源:学院 17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合计

2000

100

2000

100

700

100

500

100

重点专业

1、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734

36.7

281

14.4

103.6

14.8

58

11.6

2、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633

31.65

217

10.83

88.2

12.6

48.5

9.7

3、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633

31.65

217

1083

88.2

12.6

48.5

9.7

4、工业分析与检验及专业群



140

7

21

3

25

5

小计

2000

100

854

42.7

301

43

180

36

专业群

专业群小计



400

20

35

5

70

14

其他项目

1、化工文化教育平台建设


40

2

7

1

15

3

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20

1

7

1

10

2

3、教学质量保障平台建设


10

0.5

0

0

10

2

4、提升校园环境及社会服务与辐射体系建设


670

33.5

350

50

210

42

5、其他配套






5

1

17请在“来源”后明确写出具体单位名称

21



4-2.建设经费预算(按重点建设内容汇总)

资金总预算及来源

合 计

建设内容

申请中央财政

申请地方财政

学院投入

集团投入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比例

金额

比例

合 计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

2000

100

2000

100

500

100

700

100

5200

100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900

45

600

30

90

18

140

20

3160

60.8

申请中央

师资团队建设

280

14

100

5

50

10

140

20

财政重点

支持专业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820

41

20

1

15

3

35

5

其他

5

1

505

9.7

400

20

申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

70

14

建设

140

7

25

5

21

3

186

3.6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化工文化教育平台建设

40

2

15

3

7

1

1349

25.9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20

1

10

2

7

1

其 他

教学质量保障平台建设

10

0.5

10

2

350

50

提升校园环境及社会服务

670

33.5

210

42

与辐射体系建设

22



5.院校举办方承诺

(包括院校办学定位、资金、政策、人才培养目标等)
* *职业技术学院是* ******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理念先进,秉承“立足化工、面向社会、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实施“三尖工程”,创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形成了突出化工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显示了依托企业办高职教育的独特优势。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内涵建设,学院在改革、发展、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实力、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职业技术学院是我集团唯一一所高职学院,也是集团确立的行业人才培养重点建设单位;学院领导班子整体能力强,作风正,水平高,教育理念新;教育教学改革成绩突出,建设效果显著;社会服务功能完备;建设环境良好;项目建设方案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切实可行。集团公司决定将对学院的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给予配套资金700 万元的支持和保障。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0]文件要求,经专家组预审和论证,认为* *职业技术学院符合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条件,同意推荐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

举办单位(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联系人信 息

姓 名


部门及职务


办公室电话


传 真


手 机


电子邮箱


23



24



6地方政府支持承诺

(包括政策、资金、院校办学定位等)

教育厅(章) 财政厅(章)

主要负责人签字: 主要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部门及职务


办公室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部门及职务


25




办公室电话


传 真




电子邮箱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