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侵犯肖像权能判多久

2021-07-13 来源:独旅网

一般情况下,侵犯肖像权属于民事案件,行为人不会被判刑。受害人可以自行制止侵犯肖像权行为,也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排除阻碍,按照法律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那么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

一、怎么样才算侵犯名誉权

侵犯名誉权的情形如下: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损害的事实;

2、行为具有违法性。

(1)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只要有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法行为,该不法行为只能是积极地作为,不可能也不会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因为公民权的实现,只要求他人不加损害,并不要求他人的积极协助即可实现;

(2)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一是暴力侮辱,指对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而使他人的名誉受到侵害;二是语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词对被害人进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当众出丑;三是文字侮辱,即通过文字,图形等对他人进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1)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

(2)对于间接的因果关系,一般不予考虑。但是,在名誉侵权行为中,由于侵害名誉权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精神损害,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都是通过无形的、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对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就不能拘泥于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一般说来,只要侵权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且有过错,即便是间接损失,也应看做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就是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故意。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于发生了损害他人名誉权的后果。

二、乱骂人犯法吗?

违法。骂别人神经病侵犯了对方的人格权,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有关法律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三、记者参加工地摄影还需要经过人家同意吗

记者拍摄需要经过别人的同意。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经他人的同意,用他人照片当头像的,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消除。如果未经当事人同意,将当事人的照片发布到网络社区,公众平台,不管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只要当事人主张,一般都属于侵犯肖像权。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