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王艳坤
接手新初一的第一节课是和学生共同学习一首诗歌《在山的那边》。这是一首抒写大山里的孩子对美好未来充满期望的诗篇。在我配合着和谐而又激昂的旋律范读完毕之后,我听到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学生们的情绪也受到感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又请一位同学伴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她也读得很入境,感觉很棒。此时,我却没有抓住这个大好机会,让学生们在这本已营造好的氛围中带着已经调动起来的情绪再去深入地朗读,而是让他们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两节诗的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然后首先交流第一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们说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学生们只抓住其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进行概括,犯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错误。于是我又针对学生概括的情况进行了方法上的指导,然后再让学生们互相探讨去概括第二节诗的内容。这一节课的后半部分就在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概括中艰涩地完成了。一节课下来,觉得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虽然有学生的朗读和探究活动,也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另外也准备了一首小诗让学生理解内容作为对目标达成度的检测,但是作为诗歌教学,我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其一,忽略了学生的朗读,是那种深入的朗读。我后来曾经请教过教研员冉老师,在诗歌教学中如何选择最佳的切入点。冉老师云淡风清般只说了一个字:“读”。此时的我方觉醍醐灌顶。是啊,朗读是最佳的切入点,不是说“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吗?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尽情地朗读,去充分的思考,只一味地希望学生立刻顿悟准确地说出诗歌内容,真有急功近利之嫌。应当在学生们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以后因势利导,学生们在反复诵读中自然会对内容有理解有感悟。其二,诗歌是一种表意含蓄的文体。用诗歌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概括的训练稍欠妥当。鉴赏诗歌的方法应当是抓住诗中的事物形象(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中创造的意境,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思。本诗中主要描写了“山”和“海”两个意象,诗中的“我”从小向往着大海,希望一睹大海秀美的容颜,感受大海澎湃的激情。于是不停地翻越无数座山,一次次战胜失望之后,终于山那边的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了他的双眼,从而创造了一种让人热血沸腾、豪情万丈、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对美好未来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诗人要告诉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虽然漫长,但只要百折不挠地艰苦奋斗,理想终将会实现。如果引导学生抓住“山”和“海”这两个意象,通过反复的朗读,借助联想和想象,体会诗中的意境,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把握作者的情思便是水到渠成之事。将诗歌理解得支离破碎,必定会破坏诗歌含蓄的美。如果学生面对诗歌只有艰涩的概括而无美的享受,岂不违背了诗歌教学的初衷?我想,一节课中学生晦涩难懂,学习过程不畅时,很可能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出现了问题,或许出在把握教材上,或许出在把握学生上。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虽然这节课自己觉得不尽如人意,但有一点无庸质疑,那就是经历失败定会收获经验。
总之,我坚信一点,在反思中醒悟,在反思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成功。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也相信山那边一定是海,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