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开头先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然后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上课和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课文赞扬了刘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课文借景抒情,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运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境界,写人的方法值得借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能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在语言描述中体会人物精神境界。【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 一、朗读语段,导入 1、出示语段: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只只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2、谁愿意读一读?(提示轻声字:喇叭、风筝)大家再一起读一读。3、谈谈你们的感受。(可能会说春天的美好)3、.小结:春天生机勃发,春天蕴含着希望,春天代表着美好生命。春天来了,作者想起了谁?他是怎样一个人?快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评价 1、边阅读边在课文中作上思考的记号。2、检查生词:喇叭、天穹、屁帘儿、擎着、抻动。谁会做“擎”、“抻动”两个动作。 3、评价人物: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语句加以说明。(残疾、热爱工作、关心学生、教学有方、热爱生活……) 4.、提问:为什么要把放风筝这件事写得这样具体呢? 5.、过渡:刘老师课上的表现,也许别的残疾人也能做到,但课后的表现,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也是让作者最佩服的地方,所以作者发出感叹。出示句子:(最后一段)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6、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和小组同学议论议论。 7、交流体会。 三、联系生活,感悟 1、再出示第二自然段,品读。2、作者仅仅是写春天的美好吗?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象征着刘老师对生活充满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对人生积极乐观,顽强不屈。) 3、在你的周围有没有像刘老师这样的人呢?举例说明。 4、小结:同学们,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对待困难和挫折该怎么办?是唉声叹气,还是积极面对,顽强克服?不同的态度就有不同的人生。 四、拓展延伸,表达 1、为什么用“理想的风筝”作题?2、学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3、作业:写一个令你敬偑的人 板书设计: 14.理想的风筝 面对挫折 自强不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