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第四册《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qing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可是周总理的时代离现在的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时间距离学生不容易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无法言明的感情对课文的理解大打折扣。我揣思着:对小学生而言“情”的感染更有效于“理”的说教。所以我以“情”为契机利用情绪的感染性特征让学生在“情感”中学习并以此加以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案例分析
“我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
《难忘的泼水节》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是很不容易的。这样的课文对现在二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很难有学习的兴趣课堂能达到这个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情感投入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使学生逐步走近周总理。
请看这一片段:
“周总理真的来了同学们看见了吗?老师把周总理请到我们的课堂(出示课件)你能说说他的穿着吗?”
“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反复读读通顺。
“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就是傣族人民你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有什么感觉?”
生:周总理穿的是傣族的衣服。
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
师:是啊周总理穿着打扮和傣族人民一模一样和傣族人民融为一体了。他不仅跟大家打招呼而且一起和大家欢快地舞蹈。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我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抓住学生发言中的精彩点引导学生读进去学生读通了周总理外貌描写的句子我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浅层次的阅读上“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如此一问把学生置身到泼水的人群中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真正去体验语言文字走进语言文字里边去。学生首先发现这身衣服和傣族人民穿着是一样的紧接着学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这一感受很可贵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周总理就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教师自然地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这样的读书学习才是真正地读进去了又读出来了。
读中悟“情”
这篇讲读课文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既生动又形象课文中很多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每段中的关键词语在语句环境中品词析句读文使学生读文中体会这种深厚的感情。
师:人们如此的喜欢周总理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周总理的呢?你认为哪个词更能体现人们对周总理的喜爱你是怎么理解的?(看课件读课文)
生:欢迎的场面很热闹!
生:有“一条条”、“一串串”
生:还有“四面八方”也能体现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