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狼和小羊》优秀教案

来源:独旅网

  第一课时(总 )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狼和小羊的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狼图)它是谁?你对它有什么了解?狼都是怎样的?

  2、板书:狼

  (1)指名拼读,读准字音。

  (2)学生描红“狼”字。

  3、(出示羊图)它又是谁?小羊都是怎样的?

  4、板书课题:狼和小羊

  (1)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拼读要求掌握的生字。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

  (2)自己读读词语。

  (3)正音。

  “狼”、“弄”、“脏”、“惊”、“争”都读后鼻音。

  “亲”读前鼻音。

  “狼”读边音,不读鼻音。

  “弄”读鼻音,不读边音。

  “脏”读平舌音,不读翘舌音。

  “争”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

  (4)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去掉拼音读,齐读。

  4、把生字词语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顺、流利。

  5、(出示长句子)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1)自己读句子。

  (2)指名读,齐读句子。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为了吃小羊,狼共找了几次碴儿?

  每次是怎样找碴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教学生字。

  1、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自学课后笔顺表,按笔顺描红。

  3、反馈检查。

  4、指导写字。

  (1)本课所有左右结构的字,除“扑”外都是左窄右宽。

  (2)“弄”下面一横最长,“亲”中间一横最长。

  “倒”中间部分写在竖中线上。

  “争”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右边要出头。

  5、教师范写

  6、学生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总 )

  课时目标:

  1、学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坏事情的,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3、扩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续写“狼和小羊”。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新授。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指导说具体。

  一只( )小羊在( )小溪边喝水。

  一只( )狼走来,想( )。

  (3)指名连起来说图意。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谁先到小溪边的?你是从哪儿读出来或看出来的呢?

  (5)齐读第一自然段。

  2、精读第二——六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

  (2)思考:这五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小羊又是怎样说的?

  分别用“——”和“﹏”画出来?

  (3)同桌互相读三次对话,体会一下狼和小羊各自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4)理解“找碴儿”这个词语。

  ①指名读第2-3自然段。狼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是怎样驳斥它的?

  狼在上游,羊在下游,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的,可狼偏说小羊弄脏了水,这是书上说的什么?(出示:找碴儿)齐读两遍。

  ②自由读第4-5自然段。

  狼又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样驳倒它的狼骗小羊说去年小羊在狼的背后说狼的坏话,可小羊去年还没有出生,狼无中生有指责小羊,这叫(出示:找碴儿)齐读两遍。

  ③教师读第6自然段。

  这一次狼找了什么理由?诬赖小羊不成,又无中生有硬讲说坏话的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做什么?(出示:找碴儿)齐读两遍。

  ④现在谁说说“找碴儿”什么意思?

  (5)这一次又一次的找碴儿,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三次语气相同吗?(一次比一次凶狠)

  (6)“你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说法吗?“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换个说法。

  (7)“气冲冲、温和、可怜、反正、再也”通过观察、想象,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指导朗读。

  (8)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自由找同学组合表演朗读,比赛读。

  ②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分两大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9)小结第2-6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练习说话。指导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说出来。

  ②教师小结:凶饿的狼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由此可见狼是多么的蛮横,不讲道理,温和善良的小羊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一次又一次的跟狼讲道理,结果是没有用的。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扩散思维、启发想象

  1、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样和狼作斗争?

  2、小组讨论,指名说,评议。

  四、课文剧比赛。

  小组随意组合表演这篇课文,比赛读。

  教后小记:

  从一年级起,就要重视读词读句的常规训练,训练的起点要低,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指导学生会读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篇文章。在教学此文时,针对课文内容,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儿说了三次,引导学生看图,认真讨论体会,并做多次的师范,声情并茂。这样,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生读时,做到了速度较快,语气较重,一次比一次急促,一次比一次凶恶,表现了狼的狡猾、凶狠、急切地想吃到小羊的心情。同时,通过感情朗读,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朗读水平。《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如果碰上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

  《狼和小羊》层次清晰,分别写了狼的三个借口以及小羊的两次反驳,最后写“狼向小羊扑去”,留给了小朋友多维的想象,全文语言生动,内容有趣,寓意深刻,非常适合低年级小朋友表演朗读,可以让小朋友从读中去理解内容,从读中去感悟寓意,所以,课堂教学时适合以读为主。在小朋友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把话说通顺,并训练多种表达方式,最后在小朋友对生字有了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所以,朗读、语言训练(说话)、生字教学是本课的三个重点,而理解小羊反驳狼的话则为教学的难点,因为其中渗透逻辑思维中的推理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