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的高超。
2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户上都贴着_________
2、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位姥姥,你会感到__________
3、请你来读读课题
(及时评议读的情况)
4、小结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课题读好了,就迈出了读好课文的第一步。
过渡:姥姥的剪纸都是她心灵手巧的劳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文字中感受感受吧!
二、学习1~6小节
1、自由轻声的读课文1~6,想想姥姥的剪纸给你什么感觉?
2、谁来用文中的词来说说姥姥的剪纸给你什么感觉?
3、指名回答板书“神”
4、村里人和大家的想法一样,他们是怎么样夸姥姥的呢?谁找出来读读
(投影出示文字)
5、谁想学学村里人来夸夸姥姥。
指名读齐读
6、村里人的夸奖把姥姥剪的动物说活了,你能不能也学着村里人的说话的韵味和形式也来夸夸姥姥剪的其他东西呢?我们来夸夸姥姥剪的植物(投影出示文字)
师生评议交流
7、从村里人的赞叹中,一个“神”字把姥姥的剪纸说白了,点透了,姥姥的剪纸还神在哪儿?请大家快速的找找看
(一)蒙眼剪“喜鹊登枝图”
1、姥姥可真是神了,看,这就是姥姥被我死死的捂住眼睛不大一会功夫就剪出的“喜鹊登枝”图(投影出示剪纸)
2、瞧瞧,你看到了什么?用书上的话说说看。(投影出示句子)
3、姥姥神吗?读好这句话就更能体会到姥姥的神。
指名读齐读
4、看着这福精美的“喜鹊登枝”图,文中的我是服了,而老师却始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姥姥在被我捂住双眼,不大一会功夫就剪出来的,我不由地想到了一个词“神奇”,你也能用带“神”的词夸夸姥姥吗?
指名回答
5、姥姥为什么能如此神了?那是因为他引读
6、总剪,什么时候剪呢?(指读书上的话,一个接一个的说)
7、所以姥姥的手就有准头了,就能(投影出示文字)齐读
所以姥姥就能在被我捂住双眼的情况下,不大一会功夫剪出的“喜鹊登枝”图(投影出示文字)齐读
8、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剪久了,剪多了,姥姥的手就成了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他的两根延长的手指。姥姥就这样练就了高超而娴熟的剪纸技艺。
9、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熟能生巧的经历吗?谁来说说看。
姥姥不仅是经验之谈,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想要练就一门真本事,得下苦功夫,勤练不止!
(二)蒙眼剪“喜鹊登枝”图,可以看出姥姥的剪纸很神,还可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姥姥的剪纸神了?
一把普普通通的……
1、你是从哪几个词中体会到的?
(对比写出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
2、你觉得村里人会在什么时候找姥姥为他们剪纸,姥姥又会为他们剪什么呢?
3、小结:慈祥的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慈祥的姥姥的大脑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要什么只要一搜索就全有了。难怪村里人会啧啧赞叹(投影出示文字)齐读
4、过渡:姥姥神奇的剪纸让村里人啧啧赞叹,让年幼的我深深折服,姥姥的剪纸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谁来说说是什么?
三、学习7~12
好好地读课文7~12小节,想想姥姥用什么剪纸拴住我的
1、想看看姥姥拴住我的剪纸吗?
(投影出示剪纸)
2、这两幅剪纸文中的我是读懂了,你读懂了吗?
指名回答
3、现在你明白姥姥是靠什么把我拴在屋里的吗?
板书情
4、多么有意思的牛兔图啊,多么有意思的祖孙对话啊,我们来分角色读读这段有趣的对话。
分角色朗读
5、姥姥还会剪出怎么样的老牛和小兔了?他们之间又构成了怎样温情的画面?
指名回答
过渡:姥姥就这样用他的剪纸拴住了多少个多云密雨的盛夏,用他的深情拴住了幼年不懂事的我,直到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虽然我越走越远,但姥姥的剪纸却越剪越长,我还是会不断地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有一副是这样的
(投影出示剪纸)师伴读文字
四、学习13
1、同学们,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头静静的老牛身上,从他的眼神中,你读出了什么?
2、(投影出示文字)引导齐读
3、俗话说“梦由心生”板书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的梦境就是我的心境的体现
4、在梦中,我会梦到怎样的情景了?谁说说
5、同学们,让我们拿起笔,告诉姥姥昨夜你做的梦吧!
(投影出示文字)生写话
6、指读姥姥的信
7、此时,我知道同学们有千言万语想对姥姥说,就让我们把所有的语言都浓缩到这段文字当中吧!齐读(投影出示文字)
五、小结
1、从此,姥姥的剪纸溶入了我的血液里,溶入了我的生命里,姥姥用他的神奇的剪纸把我牢牢的拴在心中,也让我们把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姥姥牢牢地拴在我们的心中。
2、齐读课题
六、作业
写完给姥姥的信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他普通,他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的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他不普通,他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的化不开的亲情。我们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到姥姥的心灵手巧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剪纸”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就抓住这个主线,从“姥姥剪纸的神”“姥姥剪纸中对我的情”“我对姥姥的梦”这3处入手,批文入情,让学生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
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紧扣文本,紧紧抓住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尽量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入情。其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还注重抓住文章中的几处可以补白的情境,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也使得文中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