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朵杏花

2020-08-04 来源:独旅网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解生字新词,读好长句子。

  2、把握文章结构。

  3、了解课文的主人公,初步体会人物精神。

  4、体会提示语的作用和用法。

  一、出示课题,介绍竺可桢

  板书课题,读课题。第一朵杏花,是由数量词和名词组成,到底应该重读哪一部分呢?带着问题读课文。(为什么要写?课文的内容?)

  二、引导初读课文,解答第一个问题

  1.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读完课文,学生应该会说,应重读“第一朵”。因为课文写的是竺可桢爷爷为了科学研究用两年时间观察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的事。

  2.简介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对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竺可桢一声有着对气象学、气候学和地理学的执着献身精神,率先对台风、季风、气候变迁等进行研究,其中一些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天气预报。

  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特别重视调查研究,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71岁那年,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参加南水北调考察队。他最后一次去野外考查时,已是75岁高龄。

  竺可桢一生发表科学著作近300篇,晚年写的《物候学》等专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物候学指什么?(“物候”是指生物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周期性现象:如植物发芽、开花、结果,候鸟迁徙,某些动物冬眠等。

  三、引导二读课文, 扫清阅读障碍

  1.这篇课文就讲了竺可桢爷爷研究物候的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要求:

  轻声跟着读,圈出生字新词,注意读音。

  2.交流:

  (1)画出了哪些字词,为什么:

  着重指导:皱(zhòu),翘舌音,读准后再扩词;盛:多音字。

  曾(céng),平舌音。顷刻,顷读第三声,指极短的时间。(讲到这个词顺便指导读好这句长句。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呢,能把它找出来吗?兴冲冲的兴也是多音字。)

  郑重指严肃认真。估计:大概的推测。推断:推测判断。

  四、三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过渡:刚才我们听了课文朗读,找出了生字词,并初步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接着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根据时间顺序,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写一写每一部分说了什么?

  第一段:(1-5)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常年准确、细致的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五、四读课文,品读人物对话

  1.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竺可桢爷爷为了研究物候,连续两年看杏花,并与小男孩进行了两次对话,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次看杏花的情况。

  出示竺可桢看杏花的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

  指名读,指导,齐读。

  思考:竺爷爷看杏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阳光明媚,红杏出墙,一派烂漫春色,一般人可能会驻足欣赏,沉浸在美好的春光里。可是竺可桢爷爷却不是简单地流连春景,而是“走近”“数了数”并发现这四朵杏花是不同程度地绽开,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是研究物候的,他关心的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可是错过了时机,只好询问孩子。从而可以看出,竺可桢爷爷是多么留心周围植物的变化,他的观察又是多么细致呀,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放又不无遗憾。)

  2.比较对话,体会提示语的作用。

  出示:

  孩子天真地说:“爷爷,你又看花啦?”

  竺爷爷习惯地说:“是啊,杏花开了。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孩子说:“哪天?今天开的。”

  竺爷爷说:“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请你读读这段话与课文原文,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预设:1、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课文中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中间,而出示的全在前面。

  2、孩子天真地说只写到了神态,而书上是“他仰起脸天真地问道”,还写到了动作。

  教师点评:人物可以同时带着神态和动作说话,这样的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

  3、出示的每一句都用到说,而书上不是这样的。(书上表示说的词有哪些呢?去找一找。有“问、补充、回答、告诉”还可以到第二段对话中去找找,还有“喊、道、叫”)相机板书这些表示说的词

  教师板书:(动作+神态)提示语+对话(提示语可以既有动作也有神态,也可以只有动作或者只有神态,应该根据对话的具体情况来定)

  根据这种公式,我们可以变换出很多种对话的形式,从而使文章的表达活泼而丰富。同学们,你们能变化出几种公式来?

  预设: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后面等……

  3.孩子牢牢记住了竺爷爷的嘱咐,一年过去了,他终于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了,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出示:

  “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为这段对话加上丰富的提示语吗?提供一些词语:奇怪、高兴、激动、肯定、自豪、半信半疑……

  交流。(预设:孩子用手指着院墙外,高兴地说;竺爷爷激动地问;孩子脱口而出;竺爷爷伸出一根手指头,认真地问;孩子用力的点点头,回答道……)教师相机把好的答案写上去。分角色朗读写好提示语的这段话。

  六、总结,整体朗读课文,消化课堂学习

  两年过去了,竺可桢终于观察到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他曾不止一次这样说过:引读最后一小节。

  课文讲的是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为什么不直接用竺可桢的故事为题,而用第一朵杏花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明天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