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量刑标准?

2021-09-26 来源:独旅网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窝藏、转移、收购、销售或掩饰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

《刑法》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掩饰犯罪所得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掩饰犯罪所得是指以欺骗、隐瞒等手段掩盖犯罪所得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掩饰犯罪所得是一种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和严厉的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掩饰犯罪所得的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包括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此外,掩饰犯罪所得还可能导致追缴犯罪所得,保全财产等法律后果。

为了应对掩饰犯罪所得的问题,我们应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掩饰犯罪所得的认识和警惕。同时,执法机关应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对于掩饰犯罪所得行为的监督和查处。此外,建立健全的资产追缴制度,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掩饰犯罪所得的行为,也是应对掩饰犯罪所得问题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掩饰犯罪所得的法律后果严重,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和建立健全的资产追缴制度等。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打击掩饰犯罪所得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结语

掩饰犯罪所得,法不容情。依据《刑法》第312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若以窝藏、转移、收购等方式掩饰、隐瞒,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和警惕,是有效对抗掩饰犯罪所得的措施。同时,执法机关应加强监督和打击力度,建立资产追缴制度,加强国际合作。全社会共同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二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