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姓名:石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刘宏
20071101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摘要
随着体验时代的到来,面对顾客更为独特体验需求,企业为了维持良好的顾客关系以追求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提供更符合顾客需求的体验产品和服务来留住顾客。企业如何在实施体验营销的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体验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顾客带来独特的购买和使用体验,也成为新探讨的议题。
有鉴于此,本文从顾客体验的角度着手,构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实证调查,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进行验证。目的是通过对体验的服务质量感知的测度,发现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从而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外在测评,反映出企业内在服务质量水平高低,并进一步发现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出令顾客产生不满的服务质量的要
素,为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议。为此本文通过运用SPSS12.0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根据Parasuraman,Zeitheml&Berry的服务差距模型和SERVQUAL量表,识别了五个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别为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
其次,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期望与实际感知存在显着的差异,其中差
异较大的有“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 ”、“计费准确,话费透明”,建议移动通信企业针对以上四项进行改进,以提高服务质量。再次“期望的服务水平 ”对“感知的服务水平”存在显着性正向影响,同时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对 “顾客满意度 ”存在显着性正向影响。此外,对于移动通信行业,整体“感知的服务水平 ”低于 “期望的服务水平”时,反而产生了顾客满意,而且 “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体验,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i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STUDY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QUALITY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SED ON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ABSTRACT
Withthe coming of age experience, in the face of customer uniquedemand,
Enterprisesmust provide speci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retain customers and inpursuit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anda new study topic that how enterprises provide high-quality serviceexperience to improv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s coming.
Inview of this, the paper build the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the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from the customerexperience perspective, and do questionaires of the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to verified relation model,in the end wemake suggestion for th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enterprise toimprove service quality. This paper makes use s of SPSS12.0 toanalysis the questionaies and the main conclusion are as follows:
Mainlybased o SERVQUAL and Parasuraman, Zeitheml&Berry ’s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framework, this study founds the checklist to examine the servicequality.
Thischecklist includes the five facets and 22 survey items. The fivefacets are
'Tangible","Reliability", "Empathy", "Responsiveness", “Assurance",and there is significantdifference between customer's expect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he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enterprise.The most important items are"Let the customers clearly the merits and the scope before thetransactions"," the company can quickly apologize and makeup for the inconvenience ","The company provides theflexible fees way to choose for the customer"," costsaccurately, accurate billing",the th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enterprise can enhance service quality by improving the listed
items.“Expectation service level" ha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to"perception service leve", "perception service level"has the positive impact influence to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garding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the whole "the sensationservice" is
lowerthan "expectation service level", “servicequality" has the positive impact influenceto "customer satisfaction".
KEYWORDS: experience,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atisfaction, factor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ii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
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创作的、己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石毖日期:2唧,胆.,≯
关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河北工业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Ep,帚J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石蕊期砩7卜及
导师签名:11期涉多厅7,哗垆≯夕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传播速度的加快,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逐渐趋向于规模
化、同质化,由此出现了PineII 和Gilmore(1999)所谓的“商品化”[1]现象。虽然最初企业通过装配流水线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获利空间,但
随着商品化的全面普及,不同企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不断降低价格,导致获利空间逐步萎缩。面对无差异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时考虑的也只剩下了价格等少数几种因素,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和认同日趋模糊淡化。如何
维持稳定的市场份额、保持顾客巩固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成为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服务经济的日益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需求层次结构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商品使用价值和功能利益,而是进一步演变为对商品购买与消费过程背后所蕴含的身心愉悦、社会认同与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价值的追求。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与企业产品服务创新能力的相对萎缩,导致企业顾客关系更加不稳定。顾客流失日益消减着企业的获利基础,而消费者的效用也无法提高。
顾客满意战略曾被视为是根治企业竞争颓势的一剂良药,近年来企业界普遍开始关注顾客的满意度,希望通过改善服务质量的人员、设施、产品等服务质量的各
个构面,来提高顾客满意,并不断提升顾客忠诚。但所谓的“顾客导向 ”并未真正贯彻,大多数顾客满意测量方法仍然是以企业所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属性为测量对
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象,尽管可以使“顾客满意度 ”不断提高,但 “满意 ”的顾客甚至“非常满意 ”的顾客也会经常转换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Reichheld、Jones和Frederic[2-4]实证研究资料表明:宣称满意或很满意的顾客大量流失现象在各个行业均屡见不鲜,这一比例在65%-85%之间,汽车行业甚至高达85%—95%。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 体验经济,在继产品经济、商品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在我国悄然兴起。“体验经济 ”由于其经济提供物 ——“体验”因素的融入使得产品增值, “体验”也因而成了新的价值源泉。体验经济与传统经济
形态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彻底改变了顾客在生产与交付过程中的地位, PineII 和
Gilmore[5]于199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体验式经济时代己经来临”的著名论断,继而又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对 “体验”的内涵作了进一步阐述,昭示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经济的新纪元,体验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继服务经济之后的
又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企业有能力提供众多别出心裁的体验,日趋激烈的竞争也驱使企业不断寻求新的出路,追求独特卖点,尤其是经济价值本身,以及它趋向进步的本性—— 从产品、商品、服务到体验,都使得体验经济得以发展。
从目前来看,现存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大多是对体验经济的概念引入、体验式营销的论述和体验经济时代特性等作了比较粗线条的论述,但以体验经济时代为背景,通过顾客体验效果讨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未曾研究,
本文即在借鉴前人学术界和实务界体验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些方面1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希望能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对企业管理实践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体验为切入点,通过顾客对体验媒介和体验效果的感知,反映出顾客对体验中的服务质量水平,从而发现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进而依据顾客满意度的外在测评,反映出企业内在服务质量水平高低,并进一步发现导致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出令顾客产生不满的服务质量的要素,为企业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建议。
通过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的高低来反应企业的顾客满意度,从而研究服务质
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这是一种比较新的研究角度。目前有关的文献资料相对
匮乏,且缺乏实证研究,同时,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此研究大都在探索阶段。因此
,本文作为阶段性的研究会有很多不成熟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这一阶段性
研究的终点能成为下一个研究的起点,算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当然更希望能听到不同的观点,为体验经济时代的服务管理研究提供借鉴。§1-2研究目的及意义
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文认为随着企业推出的体验的产品或服务的增多,企业必须清楚影响顾客对体验性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因素,以此来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以移动通信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顾客对移动通信所推出的体验服务的质量评价,重点考查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
本研究的目的:
(1)根据顾客对体验媒介和对体验效果的感知,寻找出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因素。
(2)验证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关系,并分析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因素。
(3)根据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总结出改善服务质量的建议。
研究者认为,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有以下几点:
(1)理论意义:一方面,本文把用于测量传统服务的服务质量概念模型,通过改进应用于体验服务,扩展了服务质量概念模型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本文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希望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2)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识别了影响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属性维度,并构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考查了服务质量因素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服务质量以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建议,对移动通信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3研究内容与结构
本文首先对相关的文献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以实证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了相关数据,来验证顾客体验的背景下 “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基于体验提高服务质量的经营策略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部分:
第一章绪论:叙述了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研究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的现实意义,由此提 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出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然后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回顾:回顾体验的定义、体验营销的特点、服务的概念与特性,阐述 Parasuraman,Zeitheml &Berry服务质量的概念、构成要素及衡量模型,重点对 服
务质量衡量模型研究演变与改进进行介绍,为建立本研究服务质量维度作参考;
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然后对顾客满意度理论相关内容进行了概括,并说明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关系,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研究模型与实证设计:根据文献阅读情况,提出本文的研究模型,对模型中的相关变量做出解释,并就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同时陈述实证调查过程,例如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等。
第四章实证研究与统计分析:以SPSS12.0统计软件为工具,运用描述统计、T检验、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问卷资料进行分析和假设验证,包括对被访者人口统计变量方差分析、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期望服务质量
的T检验、服务质量维度因子分析、服务质量各维度及其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回归分析等等。
第五章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根据第五章统计资料分析的结果与分析,总结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归纳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并且根据结论提出具体的建议,以供移动通信企业改进服务质量作参考。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创新点、局限性和未来可深入的方向。本文的研究过程具体描述如图1.1。
图1.1研究流程图
Fig1.1:Theflow chart for research
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4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为了使本文的研究结果更有意义,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特别
注意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各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
如下几个方面:
(1)文献研究
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本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运用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研究顾客体验中的属性要素;并以顾客体验的服务属性为基础,引入感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顾客满意度,提出与之相对应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2)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对于体验这样新兴起的营销效果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没有针对性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文献阅读,综合前人的相关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模型和理论假设;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弥补理论研究的不足,并通过实证调查的结果对研究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验证,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3)问卷调查
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的对象包括各个行业移动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调查目的是获取不同类型顾客对服务质量各子项目的
重视程度和满意程度方面的数据,并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般性的规律,使本文的研究模型更为科学有效,进而为移动通信企业提出改善服务质量的建议。
结合上面所提及的研究方法,归纳起来本文的研究重点内容为:
(1)以顾客体验的服务属性为基本要素,结合服务质量的差距模型和顾客满意度,构建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
(2)依据基于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并提出相关假设,以移动通信行业的顾客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进行验证。其中,基于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与验证过程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之一。
(3)通过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分析,得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因素,并结合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从服务质量的理解性、设计性、传递性、沟通性、体验性五个方面为移动通讯企业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建议。
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关于体验的综述
2-1-1体验经济
B.Joseph Pine II和JamesH. Gilmore[6] (1998)在合著的《体验经济》中指出,人
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三个阶段后,将是体验经济阶段。根据经济价值的演进,经济形态可分为四个阶段:货物、产品、服务和体验。这四者的区别为:货物是可加工的,商品是实体的,服务是无形的,体验是难忘的。在体验经济阶段,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产品或服务的基本功能,而转向了自我实现、追求个性的新的要求;他们也不再被动地接受产品和服务,而是更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产品经济时代以产品生产为核心,服务经济将重心从
产品转移到服务,体验经济则以体验作为取胜的法宝。 PineII 和Gilmore(1998 )将体验经济与传统经济进行了比较,见表 2.1。
表2.1体验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表
Table2.1 Experience economy and the traditional economy comparison tables
经济产品经济模式 经济功能 产物特性 主要特征 供给方式 买方卖方 需求要素初级产品 农业 采掘提炼 可替换 自然大批储存 交易商 市场 特点
商品工业 制造 有形 标准化 生产后库存 制造商 使用者特
色服务服务 提供 无形 客制 按需求配送 提供者 顾客 利益
体验体验 展示 难忘 个性化 在一段时间内
展示展示者 客人 独特的感受
资料来源:PineII, B. Joseph, and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15-9
由表2.1可知,农业与工业时代皆以产品生产功能为主要目标,产品比较单一化,在市场中较无竞争优势,几乎完全取决于制造产品的成本与市场定价,产品与产品之间较无特别明显之处,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完全取决于产品的功能上;在服务与体验时代,强调不单是产品的本身,也强化产品延伸出的服务与消费者的体验的设计,产品呈现更多元化的特点,而精心设计出的体验模式与产品包装、创意、技巧等等,更成为企业进行产品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这些元素皆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再购意愿,这些后来附加的元素也直接反应在产品的成本上,提高了产品的售价,具体体现如图2.1。
5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图2.1体验经济与传统经济主要特性
Fig2.1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experience economy and the traditional
economycomparison
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资料来源:PineII, B. Joseph, and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 . Boston: Harvard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15-9
2-1-2相关领域对体验概念的界定
体验(exper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Exprientia,意”指探查、试验。许多的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以及管理学家对体验有不同的见解,具体如下:
(1)心理学的概念:体验是在直接观看或者参与某事件的过程中对某些刺激而产生的内在反应,这种反应通常会在人们的言语和表情中表现出来。根据刺激程度的不同体验又可以细分为感官体验和高峰体验两个层次。其中感官体验是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五大感官系统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是感官需求得到满足的结果,属于一般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感官体验更接近于“经历”)。马斯洛[7](1987)指出高峰体验则是人类最高境界的一种需求,是人类在超越自我实现后的超然状态。高峰体验属于深刻的理解与领悟,是感官体验升华的结果;而感官体验则是高峰体验的基础。
(2)经济管理的范畴内对体验的理解大致有以下两种视角:一是从供给方面来讲,体验代表一种已经存在但先前没有被清晰表达的经济产出类型,是一种独特
的经济提供物,也是增加企业价值的一种新途径(PineII和Gilmore,1999)[1] 。作为体验的提供者,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展示具有吸引力的、令人
信服的体验产品以及独特的体验环境。二是从需求方面来看,体验首先仍是一个心理层次的概念,是指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其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基于对这种美好感觉的强烈追求,消费者不仅愿意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体验环境当中,而且愿意重复并通过口碑宣传这种体验。当然,这种美好体验可能依附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也可能是作为纯粹的体验业务而独立存在,如旅游业和娱乐业就是专门为顾客设计体验的行业。
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管理学领域与体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营销领域,目的在于企业通过各种体验要素的设计和管理、借助于品牌体验以及体验式营销等手段为顾客设计有价值的独特体验,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和忠诚,增加企业赢利。而服务营销对顾客体验的关注源于对顾客满意的研究。Normann[8](1984)在服6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务管理的理论中引入了“关键时刻 ”(又称为“真实的瞬间 ’)。其中假设是: Fisk[9](1993)认为顾客对服务接触的感知是决定顾客满意度、质量感知以及长期忠诚的关键因素。Gronroos[10](1982)率先提出了顾客服务质量感知的概念和总的服务质量感知模型。在这些研究中,服务体验的术语开始被采用,但此时服务体验更多地是作为顾客感知的代名词,其本身并没有被赋予确切的定义。随后,服务营销领域派生出一个研究分支,主要是围绕顾客体验的产生过程来展开研究,研究重点之一是顾客参与对体验的影响方式和程度[11](Larsson和Bowen,
1989)。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对顾客参与的方式进行了研究,Zeithaml和Bitner[12](2000)认为顾客在服务交付过程中可以扮演三种角色:一是生产性的资
源,为服务过程提供信息和精力;二是作为自己所获得的服务质量、价值和满意的提供者;三是作为服务企业的竞争者(DIY) 。
随着顾客参与进入服务营销的研究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学者们对体验的理解也越来越接近其真实的含义。Schmitt[13](2003)认为体验是在直接观看或参与某事件——无论是真实的、梦幻般的还是虚拟的—过程中对某些刺激产生的内在反应,并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根据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提出可以把体验分为“感觉、感受、思维、行动和关系 ”五种类型。
从体验发展现状来看,从经济和管理视角对顾客消费体验(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关注的时间尽管不是很长,但其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有关研究已经覆盖到旅游、娱
乐(如迪斯尼公园)、教育培训(如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式培训)、高科技(如索尼梦苑、三星数码体验馆)、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并且体验已经越来越多地与企业的经营、顾客企业二者之间的互动相关联。从经济价值方面来发掘体验的深意、服务
营销角度来探求体验的效果,这正体现了时代的不断进步与服务营销挖掘的深入。
经由不同学者对体验的定义可以描绘出,所谓体验是指的是生理、心理、情绪受到外在环境的刺激和诱发后,所留下的美好印象。体验的感觉每个人是不同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体验是享受服务的美好经历。
2-1-3体验的相关研究总结
综观多年来体验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六大主题:体验型消费与功能型消费的区分、消费体验的维度构成、消费体验的管理理论、消费体验管理执行工具、消费体验整合理论、消费体验实证研究。其中在有关服务营销领域主要针对
1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消费体验的维度构成、消费体验管理、消费体验管理执行工具、消费体验实证进行的研究,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大主题进行总结与评述。
(一)消费体验的维度构成
早期的学者为了证明消费体验的存在,不得不对传统的功能型消费和体验型消费进行区分,从而证明消费体验的存在。从现实经济发展来看,消费体验的存在是
不容质疑的。然而,如何度量消费体验也是消费体验研究在“身份得到认同 ”后马上会产生的问题。这方面,Holbrook[14](2000)教授提出的4Es即体验
(Experience)、娱乐(Entertainment)、表现欲(Exhibitionism)、好消息的分享(Evangelizing),4Es是消费体验维度研究中引用最多的观点。Schmitt(1999)
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战略体验模块,认为体验包括五项形态: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我们可以从体验维度构成的文献中看到Holbrook的4Es理论学术价值最高。而Schmitt的战略体验模块操作性最强,为体验营销的实践提供了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消费体验管理理论
7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如在了解了消费体验的存在性与维度构成的内容之后,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
何管理好消费体验”。从企业角度来说,管理消费体验己经成为一种营销模式,也就是当今我国营销界流行的 “体验营销”。Schmitt是这个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除了Schmitt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也对此作出了贡献,其中不乏有中国学者的身影。
郭红丽[15](2006)以顾客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根据吸引顾客、发展顾客和保留顾客这三个不同阶段,提出了一个企业实施顾客体验管理的系统模型,同时提出体验信任,尊重、关怀、身份等十个主题(维度),为企业进行体验测量和绩效考核提供参考,并以此作为体验创造和完善的依据。并在这一框架范畴内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造,既保证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识别顾客的体验需求,又可以兼顾到创造体验和完善体验的现实要求。
(三)消费体验管理执行工具
作为体验营销领军人物的Holbrook提出的“体验媒介4Es”是这个领域应用最广的一个理论,我国学者崔国华提出的体验营销组合理论也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崔国华[16](2003)针对如何管理顾客体验提出了体验营销组合5Es,认为体验营销组合应包含五大要素:体验(Experience)、情境(Environment)、事件(Event)、浸入(Engaging)和印象(Effect)。
(1)体验是体验营销组合中最基本的要素,它描述了公司要提供给顾客什么样的体验;
(2)情境就是企业为顾客创建的 | “表演舞台 ”,是体验产生的外部环境; |
1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事件是特指为顾客设定的一系列的表演程序;
(4)浸入是指要通过营销手段使顾客真正浸入到企业所设计的事件中;(5)印象是对体验给顾客留下的深刻和难忘的过程的看法。
(四)消费体验实证研究
除了基础理论研究之外,许多研究消费体验的学者纷纷将注意力放在消费体验实证方面。综观这些实证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题:
(1)消费体验与顾客价值之间的关系。这类研究是最多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消费体验作为一个研究命题存在,关键在于它是一种价值来源。
(2)消费体验模型实证建构问题。如消费体验内容构成,消费体验情绪对顾客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影响。
(3)运用消费体验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进行。例如如何增加购物体验的价值性、旅游体验与行为满意度的问题。
(4)服务消费体验与服务质量的问题。
从以上的研究成果来看,由于体验在学术界关注的时间相对较长,但企业界体验刚刚兴起,这给体验理论的进一步构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特别是针对体验营销的如何传递体验、效果如何等这些方面,国内的相关研究十分薄弱,这都需要从实证面加以研究,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之一。
2-1-4顾客体验营销理论构架
针对体验经济的到来,企业纷纷推出了以体验为主题项目的产品和服务,其实在传统的4P组合的营销手法中,不能说完全没有“体验”的成分,只是在其营销的组合,消费者能感受到的是以产品为核心,这样的“体验 ”只是围绕产品本身,或
者所得到的效益打转。特别是传统的营销中,品牌只被当成 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用来识别商品在市场中地位和份额的策略,并不强调品牌对消费者的体验。体验营销目标便是,由商品体验扩大到品牌体验,并且通过多元媒介使它丰富化,从而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那么体验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Schmitt[17]将传统的营销观点包括其中,并以消费者的心理学及社会行为学为基
础,整合提出体验营销(Experientialmarketing),而作为管理顾客体验的概念构架,此构架包括两个层面:策略体验模组(StrategicExperiential Modules,SEMs)及体验媒介(ExperientialProviders,ExPros)。1.策略体验模组(Strategic
ExperientialModules, SEMs)
主要分为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种。其诉求目标和诉求形式如表 2.2。
表2.2策略体验模组
Table2.2 Strategic Experiential Modules, SEMs
1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体验模组形式
感官(Sense)
诉求目标
创造感官效果,为产品增加附加价值。
诉求形式
了解如何达到感官冲击,经由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或嗅觉等方式,完成刺激—过程—结果模式。
了解何种刺激可以引起消费情绪,并促使消费者主动参与,包括品牌或正面的心情,欢乐与骄傲的情绪连接。
有惊奇引起兴趣,引导消费者作集中或分散思考。
藉由增加身体体验,指出做事的替代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态、并丰富消费者的生
活。将品牌与社会文化产生的环境关联,对潜在的社群成员产生关联。情感(Feel)思考 (Think)行动 (Act)关联 (Relate)
触动个体内在的情感与情绪。
引发个体的思考,涉及参与,造成思考的转移。诉诸身体的行动体验,与生活形态相关。个体与理想自我、他人或社会文化产生关联。
资料来源:Schmit.Bernd.H.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to Connecting Your Customers.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Sons,
2003
2.体验媒介
Schmitt(1999)指出体验媒介是体验营销的策略执行工具,关键体验媒介可以分为七类,分别为沟通(communication)、口语与视觉识别(visualand verbal identity )、产品呈现(productpresence)、共同建立品牌(co-branding)、空间环境(spatialenvironment)、电子媒介(electronicmedia)和人(people),体验媒介
将会影响消费者在心理上及生理上对产品、服务的认知,因此经由体验媒介提升消费
者的满意,为消费者建立品牌形象。体验媒介分述如下:
(1)沟通体验媒介:包括广告公司内外部沟通,例如杂志广告、小册子、新闻稿与年报等及品牌化的公共关系活动等。
(2)口语与视觉识别体验媒介:包括名称、商标与标志系统的识别媒介。
9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产品呈现体验媒介:包括产品设计、包装与品牌吉祥物。
(4)共建品牌体验媒介:包括事件营销与赞助、同盟与合作、授权使用以及合作活动案等。
1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5)空间环境体验媒介:包括建筑物、办公室、工厂空间、零售与公共空间及商展摊位。
(6)电子媒介体验:通过网站和电子媒体进行互动,为许多创造顾客体验的公司提供一个的论坛。
(7)人员体验媒介:包括销售人员、公司代表、顾客服务提供者、及与公司或是品牌连结的人。小结
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科技的进步使企业有机会提供良好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消
费者。消费者重视的不再局限于产品价格和品牌,而是关注参与消费过程中的感
受。所以企业需要做的是通过体验营销的各种媒介去打动顾客的内心情感,让顾
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企业实施的体验营销是通过体验媒介沟通
(communication)、口语与视觉识别( visualand verbal identity)、产品呈现
(productpresence)、共同建立品牌( co-branding)、空间环境(spatial
environment)、电子媒介(electronicmedia)和人(people)这七个方面传递给顾
客,顾客对企业实施体验营销效果的评价,不仅仅综合了以上七个方面,而且将体验给自己带来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
(Act)、关联(Relate)等方面的影响整体作为评价体验的要素。通过顾客对
企业的产品、设施、服务环境等体验效果的评价,我们可以得出这些体验的产品
和服务是否满足了顾客的期望,体验的结果与企业宣传的效果差距是什么等问题
。可以得出,体验媒介及顾客体验后的感受正是我们评价企业在实施体验营销中
的服务质量因素,我们将以体验媒介和顾客体验的心理感受等的相关因素为载体
,借助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对体验营销中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
的关系进行探讨。
§2-2关于服务质量的综述
2-2-1服务的特性
Parasuraman.etal[18](1985)将服务的本质和特性归纳为:无形性(Intangibility)、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不可贮存性(Perishability)、所有权不可转让性(Absenceownership)五个主要特征,说明如下:
(1)无形性(Intangibility)指消费者无法在购买服务之前用感官感觉。因此,容易使顾客对质量的期望与感知产生距离,影响认知的质量。
(2)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指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几乎同时存在而无法分割。
因此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和消费者互动。
(3)异质性(Heterogeneity)指服务会随着供应者、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当服务对象众多的时候,服务质量的控制就更加困难。
(4)不可贮存性(Perishability)指服务的价值仅存于顾客出现时。因此,当服务面临较高需求时,便无法满足顾客的期望,影响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估。
1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5)所有权不可转让性(Absenceownership)指消费者所拥有的服务消费的权利因服务交易的结束而结束。因此,消费者感受到购买服务的风险性,造成消费者心理
障碍。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无形性是服务的最基本的特征,其他特征都是由这一特征派生出来的。因为服1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务的五大特性,所以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评价、控制、补救要难于有形商品,要维持并管理好服务质量,服务业比制造业难度更高。
2-2-2服务质量的定义
尽管学者们很早就认为在有形商品与服务之间存在着差异,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
法,但真正提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并对其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当属芬兰瑞典经济管
理学院的格罗鲁斯(Gronroos)教授。Gronroos[19]认为,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是对顾客的服务期望(Expectation)与感知服务绩效(PerceivedService
Performance)之间的差异比较。感知服务绩效大于服务期望,则顾客感知服务质
量是良好的,反之则是低劣的。同时,他还界定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基本构成要素,即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由技术质量(TechnicalQuality)和功能质量(FunctionalQuality) 组成,从而将服务质量与有形产品的质量区别开来。格罗鲁斯创建的感知
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差异结构 (DisconfirmationConstruct) 至今仍然是服务质量管理研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此后,ParasuramanZeitheml &Berry [20](1985)将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顾客基础服务后实际知觉到服务之间的差距。如果期望的服务水平与认知
的服务水平相等,表示服务质量普通;如果认知的服务水平大于期望的服务水
平,表示服务质量高;反之,表示服务质量低。Parasuraman[21](1988)又补充认为,服务质量为服务传递过程中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互动中的整体服务优劣程
度。其他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服务质量的概念,代表性的观点如表 2.3。
表2.3有关服务质量的概念
Table2.3 The concept of the quality of service
年代学者 服务质量的概念
[22]1972Levitt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结果符合所设定的标准。
1982Smith
&Houston服务质量是服务的提供者及消费者对服务期望绩效上的符合程度,传送有质量的服务,传送的服务符合消费者对服务的期望。
1983Lewis&Booms 服务质量为一种衡量企业服务水平能否满足顾客期望的工具。
Parasuraman
1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Zeitheml&Berry服务质量是服务的一种长期性评估,是消费者主观预期与实际感知相比较的结果。1988年又补充认为,服务质量为服务传递过程
中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互动中的整体服务优劣程度。1985
1990Lewins&Vincent 服务质量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程度。
1992Bitner 服务质量为消费者于消费后再次购买服务的整体态度。
1992Stevens,Patton&
Thompson服务质量是顾客预期服务与实际获得服务之间的差距程度。
1993Garrin 服务质量是一种主观的感知质量,而非客观的。 服务质量是服务的期
望与实际服务间的差异,服务质量同时影响 2001Wakefield 提供服务的态度及地
点。
资料来源:Thisstudy coll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ept of the quality ofservice
11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综合各学者对服务质量的定义,绝大多数都认同服务质量是消费者认知的服务质量,即使用者对于期望服务与实际感知服务的差距予以主观判断的结果。本研究认为顾客对体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评价时,是根据其对体验服务的感知与期望之间的比较来认知服务质量,因此,本文采用上述服务质量定义。
2-2-3服务质量的构成
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 [23] (1985)认为服务质量对消费者而言,
比产品质量更加难以评估,而且服务质量的认知是来自于消费者期望与实际服务表现的比较,服务质量的评估不仅仅是结果的评估,还包含了服务传递过程的比较。三位学者通过对银行、信用卡中心、证券经纪商与产品维修业四种服务业进行深入访谈,提出了“十项服务质量构成因素”:
(1)可靠性:企业第一次执行任务时就做正确,表示公司对其承诺的尊重。(2)反应力:员工提供服务的意愿与及时性。
(3)胜任力:员工具有执行任务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接近性:顾客易于接触到所提供的服务。
(5)礼貌性:服务人员的体贴、友善与礼貌。
(6)沟通性:员工愿意倾听消费者的意见,并能以顾客听得懂的话来交谈。(7)信赖性:值得信任、可相信并诚实。
(8)安全性:使顾客免于受到危险和怀疑。
(9)沟通性:了解和熟知顾客,致力于了解顾客需求并且能认识顾客。
(10)有形性:指服务发生之实体设备,包括提供服务的工具、设备及员工的外在形象等。
1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 [24]1988 年依其1985年所提出的服务质量十个构成因素,再度针对银行业、信用卡公司、证券经纪商及产品维修四种服务业的管理人员及顾客进行了研究,将原来的十个因素浓缩成为五个因素,包括:
(1)有形性(Tangible):看见的实体或表现,包括服务提供的设备、设施、场合,以及服务提供者的仪表或行为表现等。
(2)可靠性(Reliability):服务者能否可靠且准确地提供承诺服务的能力。
(3)反应性(Responsiveness):指服务者协助并实时提供服务给顾客的意愿以及提供服务的速度。
(4)保证性(Assurance):服务员工的知识、礼貌及让顾客信任的能力。(5)关怀性(Empathy):关心顾客,了解顾客需求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有关服务质量的构成,其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 (见表2.4)。
国内在服务质量研究方面,基本上处于引进消化阶段。汪纯孝[27]等(1999)通过对医院的实证研究认为服务质量包括环境质量、技术质量、感情质量、关系质量和沟通质量。范秀成[28](1999) 提出了交互质量概念,指出服务质量包含技术质
量和交互质量,交互质量包括各种交互,狭义指人际交互,该模型是对“服务生产模型(Eiglier&Langeard[29],1977 ) 、“服”务接触”、“服务交互 ”等概念的整合和发展。陈学军[30](2001)研究发现饮料行业服务质量的五个因素,它们分别是服务技术、服务可靠性、服务承诺、责任性和服务环境。台湾学者叶凯莉和乔友庆
[31](2001) 的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的服务质量主要有消费者导向、效率性、确实性和可靠性等四个要素构成。白长虹,陈哗 [32](2005) 通过对公用服务企业 (包括1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4国外学者对服务质量构成要素的研究
Table2.4 Foreign academics on the quality of service elements
年代学者 服务质量构成要素
(1)安全:消费者认为服务系统可予以信赖的程度。 (2)一致:服务
Sasser
1978Olsen&
Wyckoff应是一致、标准化的,不因服务人员、场合或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别。 (3)态度:服务人员对顾客的态度应和蔼有礼。 (4)完整:服务应周全及完备。 (5)方便:指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方便顾客。 (6)可取性:
顾客能便利取得的服务。 (7)及时:指服务所需时间和服务的速度。
1983Gronroos[25] 依服务传递的内容与方式将服务质量区分为: (1)技术质量:指
实际
传递服务内容的质量水准。 | (2)功能质量:指服务传递的方式。 |
1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实体质量:包括产品本身和服务过程中的实体支持。
1983Lehtinen (2)相互作用质量:指消费者与服务人员的接触过程。
(3)公司质量:指公司的形象质量。(1)顾客的需求在服务中具备的程度。1990Murdicket (2) 顾客对服务的认知是否达到其理想的水平
1992Bitner[26] 、服务质量为消费者于消费后再次购买服务的整体态度。
(1)实体观点:包括实体设施的外观及实体设施的方便性。(2)可靠性:包括承诺及正确的做法。(3)人员互动:包含精神上的信任及周到的协助。(4)问题解决:专指除了退货、更换及顾客抱担。(5)政策:是否有回应顾客需要。Dabhotkar,1996 Thorpe& Rentz
服务的期望与实际服务间的差异,服务质量同时影响提供服务的态2001Wakefield 度及地点。
资料来源:Thisstudy coll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ept of t the quality ofservice elements
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燃气公司、热电公司)调查研究,提出公用服务质量包括功
能质量和过程质量两个因素,其中功能质量由标准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服务补救
四个要素组成;服务过程质量由服务交互界面、员工服务表现、服务标准、服务流
程、服务设施与工具、服务承诺、顾客期望管理和服务投诉八个要素组成。
通过以上国内外研究结果看出,学者们从特定对象的实证研究中提取服务质量的构
成要素,在这些提取的服务质量要素中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如有形要素、人员的态度
和反应等,但服务质量因素结构和因素数量却非常不同。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不同
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属于不同的行业,而不同行业的服务要求可能会有很大差异的原
因造成的,所以有关服务质量一般性和统一的构成维度并没有形成。本文对服务质
量构成参照ParasuramanZeitheml &Berry提出的五要素。
2-2-4服务质量测量评价模型与方法
服务质量测量评价模型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测量模型从传统的服务业发展到网
络时代网络服务质量测量模型。由于体验的营销是新兴的营销形态,对于这种营销形式的服务质量测量没有现成的理论参13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考,本文综合传统的服务质量测量评价模型,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奠定基础。以下是不同的服务质量测量评价模型与方法:(1)顾客观点的评价模式
Sasser[33]等人于1978年从顾客需求为出发点,引申出顾客的需求属性(安全性、一致性、态度、完整性、调节性、即用性),管理者可再根据这些需求决定各属性的服务水平,建立了如图2.2的服务质量模式。可以看出该模型设计的顾客需求
1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有马斯洛五个需求层次的痕迹,而引申需求的属性与后来 | PZB 提出的十个维度有 |
相同之处,对这些维度的衡量方式采用的是直接感知的方式,这与PZB的感知与期望不一致衡量方式有所不同。
图2.2顾客观点的服务质量模型Fig2.2Customers view service quality model资料来源:Sasser.Olsen& Wyckoff (1978)
(2)服务接触过程的评价模式
该模型由Bitner[34](1990 ) 所提出,在服务接触过程中,特别强调顾客知觉和营销组合的重要性,此服务质量模式如图 2.3所示。
该模式认为与顾客互动的过程中,应将注意集中于会影响顾客评价、服务质量知觉以及重复购买行为的可控制要件上。当顾客知觉的服务绩效与期望的绩效有差距时,顾客心理将产生不确定性,而此不确定性经过顾客归因的结果,会影响服务接触过程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其知觉服务质量,最后服务质量的优劣也影响了顾客的行为意愿,如口碑、服务转换以及服务忠诚度。该模型利用顾客感知与期望不一致来衡量服务质量,分析了满意度对服务质量与行为意愿的关系。(3)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
Gronroos[35]于1982年率先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Perceivedservice quality)的概念和总的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Themodel of total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如图2.4所示)。服务质量是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它的含义是服务质量不能由管理者
来决定。更重要的是,服务质量不是一种客观决定的质量,而是顾客对服务的主观感知。这实际上意味着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会因人而异,并且还会随时间变化,因为顾客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会逐渐成熟。
1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从上图模型可以看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
而是取决于顾客所预期的质量和所体验到的质量之间的差距。Gronroos创建的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顾客差异结构、衡量顾客的服务体验、服务结果与顾客期望吻合程度的方法至今仍然是服务质量管理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4)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Gapanalysis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及SERVQUAL量表
在众多服务质量评估模型中,以Parasuraman,A,Zeithaml, A & Berry 在1985年所发展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式”和SERVQUAL量表最受其他学者认同,SERVQUAL量表是第一个系统地衡量服务质量的量表,为学术界与实务界研究评价服务质量水平提供
了重要依据。因此本研究将依据此研究模型来分析顾客对体验的产品与
服务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下面针对Parasuraman,A, Zeithaml, A & Berry 服务质量评估模式的发展进行详尽的探讨。
15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在Gronroos(1982)提出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的基础上,1985年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36] 提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见图2.5)。该模型的目的是分析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助管理者了解应当如何改进服务质量。
图2.5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Fig2.5Gap Analysis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参考文献:Parasuraman,A. Zeithaml, A & Berry, L. Conceptua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49(8):41-50
2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此模式在解释服务业者的服务质量始终无法满足顾客需求的原因时,认为服务业
者需设法消除模式中的五个差距(Gaps),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获得顾客服务的满意水平,差距五受到四个差距的大小和方向的影响,因此,通过降低或消除
前四个差距有助于弥补服务质量差距。服务质量是由差距一和差距五而来的。
差距1:消费者对服务的期望与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感知之间存有差距。因服务提供者不能真正了解顾客对服务的期望是什么所导致。
差距2:管理者认知的顾客期望与其所制订的服务质量标准间存有差距。因管理者由于资源或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提供高服务质量的管理承诺所导致。
差距3:公司的服务质量标准与实际提供服务间存有差距。因传递服务系统受到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导致。
差距4: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与有关服务的外部沟通间存有差距。因广告、大众媒
体或其它的外部沟通将影响对顾客服务的期望,也同时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
受所导致。差距5:顾客对于服务的期望与其所感知到的服务间存有差距。当消
费者感知的服务超过期望时, 1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的感受就是服务质量很好,反之则是服务质量差。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 所定义的服务质量为:服务质量(ServiceQuality)=实际感知服务(PerceivedService)一期望服务(ExpectedService )。他们在1985年同时提出,由差
距五产生的服务质量衡量维度,共包含有10个维度和97个测试项目。同时指出这些因素和项目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如图2.6所示,这10个衡量维度决定了
2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顾客的期望服务与感知服务,而另外影响期望服务的因素包括了口碑、个人需求、过去经验等(PZB于1990年的研究中加上了“外部沟通”因素)。
在1988年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 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证研究,把量表的十个维度浓缩为五个维度,把项目库由97个项目先精简为54个项目,后又压缩为34个项目,最终简化为22个项目。这五个维度是: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包括了原来的能力、礼貌、可信度、安全性)和关怀性(包括了原来的理解、沟通、可接近性),至此形成了被广泛使用的SERVQUAL量表(见表
2.5)。
该量表被认为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阶段性地考察服务质量趋势,可以评估
特定企业的每个维度的服务质量和最终质量,能明确影响服务质量感知维度的相
对重要程度,以此改善服务质量。如 PZB在银行、信用卡、家用电器维修和长途
电话四个行业的调查基础上,得出可靠性是最重要的维度,而关怀性是最不重要
的维度,其他三个维度在同行业重要性不同。 SERVQUAL量表的提出受到服务
质量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综合以上相关研究,本研究认为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所提出的“服务质量模式”及SERVQUAL量表最具完整性及应用性,虽然对SERVQUAL量表的有过批评,认为量表的问题并不能全面包括服务质量的所有方面,但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本身对这些问题也不断地予以修正与响应。而
且评论的学者也并未提出更完整全面的衡量尺度,因此 SERVQUAL量表仍是目
前最常使用的服务质量评估量表。有些学者直接以实证的方式,采用原
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1988 )提出的SERVQUAL量表,自行加以修
订测量、或变更、或仅采用测量量表的一部份进行实证,以验证其观点获得良好
的研究效果。因此,本研究以三位学者提出的SERVQUAL量表及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基础,结合顾客体验的服务特点,并对已有的服务质量量表进行改进,对顾客
体验的服务质量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中论述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
度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研究目的。
2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7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表2.5SERVQUAL 服务质量衡量量表
Table2.5 Servq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构成定义
看见的实体或表现,包括
有形性服务提供的设备、设施、
场合,以及服务提供者的
仪表或行为表现等。
服务提供者是否能可靠且
可靠性准确地提供所承诺的服务
能力。项目 (1)设施外表具有吸引力。 (2)具备完善的设备。 (3)员工具 (5)能有清洁、整齐的外表。 (4)公司的各项设备与所提供的服务相协调。
履行对顾客的承诺。 (6)顾客有困难时,表现出协助的诚意。 (7)公司是可信赖的。(8)准时提供所承诺的服务。
(9)将与服务相关的纪录正确的保存。
服务提供者协助并实时提
反应性供服务给顾客的意愿以及
提供服务的速度。(10)确实告知顾客各项服务的时间。(11)所提供的服务符合顾客的期待。(12)服务人员总是乐意帮助顾客。
(13)服务人员不会因忙碌而无法提供服务。
(14)服务人员是可以信任的。
保证性服务人员的知识与礼貌、( 15)提供使顾客安心的服务。(17)服务人员能互相帮助,提供更好的服务。
2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8)对不同顾客付出个人关怀。
关怀性关心顾客,了解顾客需求
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 (19)服务人员关心顾客。 | (20)了解顾客特殊需求。 |
(21)重视顾客的利益。
(22)提供顾客方便的营业时间。
资料来源:Parasuraman,A., Zeithaml, A. & Berry, L.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Retailing, 1988, 64: 12-40.
以及让顾客信任的能力。 (16)服务人员总是很礼貌。
§2-3关于顾客满意度的综述
2-3-1顾客满意度的含义
自从1965年Cardozo[37]首次将顾客满意的观点引入营销领域以来,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顾客满意或者不满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
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顾客购买或消费企业提
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自己的要求是否被满足的心理感受或认知
,顾客的这种心理感受或认知直接反映了对产品或服务是否满意。而顾客满意与
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顾客满意度,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理解和认识(见表
2.6)。
1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2.6学者关于顾客满意度概念的理解
Table2.6 Scholars on the concept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年份
1969学者Howard&Sherh 顾客满意概念的理解满意度是消费者对所付出代价与所获得收益是否合理进行评判的心理状态。
1977Hunt 顾客满意是一种经由经验与评估而产生的过程。
1982Surprenant&
Churchil[38] 顾客满意是购买与使用产品的结果,是由购买者对预期结果的回报
与投入成本进行比较所产生的心理状态。顾客满意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交易行为,在消费以后对这次交易所进行1984Day 的整体评价。
1991Kolter [39] 顾客满意是产品预期与结果的函数。
满意度是顾客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产品或者服务性能以及产品或
1991 Oliver 者服务本身的评价,给出了 | (或者正在给出 )一个与消费的满足感有关 |
2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的感觉水平,包括低于或者超过满足感的水平。
1996Babin& Griffin 顾客满意度是对一系列的经历进行评价中产生的一种情感,
这些评价由能激发起情感反应的各种过程构成。
顾客满意是顾客对某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某一
2000ISO9000 事项指:在彼此需求和期望及有关各方对此沟通的基础上的特定时
间的特定事件。
从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可以看出,满意度是一种心理比较过程,当消费者比较自己的期望和实际服务表现时,就会产生所谓的期望不一致(ExpectancyDisconfirmation) ,如果期望不一致的结果是负,则消费者不满意;如果期望不一
致的结果是正,则消费者有较高的满意度;如果期望不一致的结果是中立的,则消费者确认自己的期望与感知一致,这与服务质量概念有相通之处。
2-3-2顾客满意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测量
顾客满意度的理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现在体系和应用都比较成熟,对满意度的研究内容比较丰富,表2.7为有关顾客满意度研究的主要观点。根据表2.7进行整理发现顾客满意理论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65-1980):1965年,Cardozo首次将顾客满意的观点引入营销领域,提出由于顾客满意会带动购买行为。这个时期,通过美国学者的研究,构建了顾
客满意度的理论基础,并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顾客满意度与顾客行为意愿的关系
。
第二阶段(1980-1990):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和实证分析上证明了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存在显著的相
关关系,但并不一定是线性关系。
第三阶段(1990-2000):进入20世纪90年代,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更加深入,并引入顾客价值的概念。在此期间,顾客满意理论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顾客满意测评成为全面质量19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管理(TQM)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表2.7顾客满意度研究的主要观点
Table2.7 The main viewpoints Customer Satisfaction Study
年份学者 有关顾客满意研究的主要观点
期望对产品和购物体验评价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顾客满意包括整个产1965Cardozo 品提供的评价。定义了四种类型的期望:理想的、预期的、最低限度的、应当的。由于1977Miller 期望类型不同,顾客的满意情况可能不一样。1980Oliver[40] 期望对顾客满意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高水平的满意度可增加顾客对品牌
2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的偏爱态度,从而增加对该品牌的重复购买意向。
期望对满意度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对期望与事实绩效间所产生之差距有直接的消极影响。
期望处理有三个纬度:激励、可知性、不确定性,模型假设期望应该包含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的特征。
顾客满意对重复商业购买行为和顾客忠诚的影响方式随着不同的产业 1982
Churchill&Surprenant Oliver& Winer 1987
1992Fornell 发生变化。顾客满意和忠诚之间的关系依赖于产业层面的因素诸如
市场
规则,转换成本,品牌。专有技术和产品差异性等。
期望是对即将发生事件的可能性的预测,不同的期望来源于顾客的期望1997Oliver 层次,即从理想层次到不能忍受的层次。
Ruth&
Katherin顾客通过考虑当前资源在供应商与顾客关系中如何进行交易来决定未来
对服务的消费程度。顾客的消费水平可以通过定价策略,沟通和更为一般性的动态顾客满意管理理论来进行控制。1999
第四阶段(2000年一现在):进入21世纪,顾客满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的突
破,把准实验的研究方法引入顾客满意度的研究以及从时间序列分析满意及其相关
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衡量顾客满意度时,因不同学者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提出不同
看法,有些学者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整体性、概括性的概念,仅以整体满意
程度(overallsatisfaction)来衡量。如Day&Ralph[41] (1977) 指出透过衡量单一整体
产品满意程度,进而了解顾客对产品的使用结果,因此满意度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后
行为(如:再购率、口耳相传及忠诚度)。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多重项目的衡量,即综合性尺度,先衡量产
品各属性的满意程度,再加总求得整体的满意度。如Pfaff(1977)便提出反对单一整体满意程度是衡量顾客满意的最佳方式,因此衡量方式会造成顾客在面临一复
杂情况下做出立即但粗糙的反应。Smith&Houston(1983)从心理学与组织理论中发现,满意是一多重的构面,即应以多重项目来衡量满意程度。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顾客满意度的模式中看出,所谓的顾客满意度即顾客对某
一项服务的期望与服务提供者实际提供的服务成果相比较的结果,若服务的成果
“达到”或 “超过 ”顾客的期望时,顾客会产生满足的感觉,此时即达到了
顾客满意度,反之则否(韦福祥[42],2003)。
2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顾客在对其体验的商品和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是顾客在特定使用情景下,对于其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情感性反应。因此,顾客满意度决定于顾客期望服务的实现程度,即从顾客的总体评价观点来反映期望与实际结果是否一致,所以本文在研究顾客对体验的产品和服务满意度时,采用整体满意程度衡量的方法。
图2.7顾客满意模式
Fig2.7Customer satisfaction model
资料来源:韦福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23(1)23—25
§2-4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综述
一般而言,目前学术界定义的顾客满意度大多以服务质量为基础,这些观念可由Parasuramanet al. (1985)所提出的理论中得到证明。顾客满意度研究比服务质量早
了许多年,然而二者是非常接近的概念,都是源自期望一失验模式(Expectation-DisconfirmationModel ) ,因此二者具有相当大的重叠性,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
些差异,包括个别模型的衍生过程、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因果关系、对模型要素的定义等等,学者之间也因为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也因此造成两者之间的观念渐渐混淆不清。下面,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以阐述本文的定位。
2-4-1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异同
通过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概念的比较,两者的同异整理如下:1)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的相同之处
(1)两者均建立在比对的基础上。服务质量为建立在消费者期望与消费者感知的比较上,而顾客满意则为消费者期望与服务业者提供的服务的比较上。(2)两者均以消费者期望为比对母体。
(3)两者均认为服务业者为消费者的期望所做的努力是服务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2)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的不同之处
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最基本的差异有两点,分别是对预期的看法以及选用服务者绩效或消费者所感知的绩效,但Parasuramanet al(1981)与Cronin&Taylor
2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992)似乎都把服务业者的主观绩效与消费者所知觉的绩效视为相同)。此外,其它的差异包括了:
(1)两者对比的客体不同:顾客满意度模式中是对消费者期望与服务业者提供的服务作比对,而21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服务质量模式则是消费者期望与消费者感知作比对;
(2)对消费者预期的定义不一致:根据顾客满意度文献,预期为一种消费者对
交易所可能发生的预测(Parasuramanet al,1988)。Oliver[43] (1981)也认为预期为一种由消费者认定,某些行为所可能产生正面及负面影响的机率性看法。故整体来看,顾客满意度被定义为消费者对某一次特定交易的评量;而依据服务质量文献,预期为消费者认为服务者应提供并可能提供的服务,服务质量则被视为一种有关服务优越性的整体判断或态度,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整体性评量。
(3)顾客满意度衡量模式是采取消费者期望与服务成果两主体比较来进行,认为两者之间可以用孰高孰低来表示消费者满意与否的程度。而服务质量模式则以衡量消费者对服务的期望与感知之间的差距来表示,并可以用具体方式找出两者差距,定出服务质量高低。
(4)顾客满意度所对应的影响消费者期望和服务提供者所提供服务的因素是一般性或概念性的。服务质量所对应的影响因素则是相对比较具体的。
(5)围绕着顾客满意度的开发且能运用的测量方法相对较少,而围绕服务质量所开发的可行的测量方法则较多。在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及运用上,服务质量也相对高于顾客满意度。
2-4-2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重要但尚未被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相关文献中关于这两个概念间的因果关系仍然没有达成共识。服务质量研究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均以交易层次来区分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他们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对特定交易的评价,而服务质量则是对整体性的评估。对特定交易测量的总和,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测量,也就是顾客满意度会导致服务质量。与此相反的,顾客满意度研究者则认为服务质量导致顾客满意度。以下分别为两派学者对顾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不同的看法:
1)顾客满意度为服务质量的前因变量
Oliver(1980)认为第一期的态度是期望 (EXP)的函数,第二期的态度为前一期的态度与本期的满意水平(SAT)的函数,亦即顾客形成对某一对象物的第一期态度是
以期望为基础,之后则根据消费经历中的满意或不满意程度来调整其态度,而服务质量则是对服务一种长期性的整体评估,可以视为一种态度 (Parasuramanet
al.,1985)。因此,满意程度与态度的关系即是满意度与服务质量的关系。由此可
知, Oliver 认为满意度为服务质量的先行变量。 | Bolton 和 Drew [44] (1991) 亦认 |
2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为,顾客满意度是藉由测量期望及感知差异而来,并且会更进一步地影响服务质量。
2)服务质量为顾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
Woodside,Ferry和Daly[45] (1989) 认为,个别事件的顾客满意度是个别事件服
务质量的函数,而整体性顾客满意度则是整体性服务质量的函数。Cronin和
Taylor(1992)针对银行、疫情控制、干洗及快餐店等服务进行服务质量方面的研究,其结论指出顾客满意度对顾客的购买意图存在显着性影响,而服务质量为顾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另外也指出服务质量对购买意图的影响不如顾客满意度。在实证方面,浙江大学的冯云 [46]对旅游集散中心进行调查,结论是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蒋波 [47]的满意度测量模式中即以 “整体满意度”、 “再
度购买倾向”和“推荐与介绍意愿 ”等三个变量,作为测量顾客满意度的指标,说明
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存在相关关系。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服务质量研究的未来方向便是与顾客2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满意模式结合,扩大二者相同之处,化解二者相异之处,减少研究二者理论上的
差异,以实务的观点,强调实务上运用的共同价值。有的学者提出“服务质量 ”与“顾客满意度 ”之间的差异也确实渐渐模糊起来(李纯青,孙瑛和郭承运[48], 陈学
军[49]),有逐渐整合的趋势。特别是面对“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虽然顾客体验早在被西方学者提出,而且顾客体验维度的概念也有所提及,但尚不成体系并且缺乏实证的检验,而且在对于顾客体验的效果测评方面研究尚显不足,仍有待深入。所以将顾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结合,测评顾客体验的效果,其主要作用在于协助企业找到企业当前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引发顾客不满的原因,从而更好的预测顾客的行为,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而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概念之间的差距并非重点所在(Richard& Allaway [50] ,1993 )。
文献小结
回顾相关文献后,可发现服务质量方面得研究发展至今已经比较完善,尤其是
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的一系列研究更是做了卓越的贡献,其中SERVQUAL量表应用在不同行业之中,效果也是显著,但是后来学者对此提出了很多的质疑,如Cannan(1990)指出SERVQUAL稳定性较好,但五个因素不是中性指标,对不同的行业并不具有完全的适用性,而且并非所有行业皆有专用的量表。过去相关研究在进行所有变量间因果关系模型验证时,仅采用单一或简单问项来衡量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这将无法有系统的了解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
因此本研究将在采用已发展且信效度良好的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 服务质量量表为基础,结合Schmitt的策略体验模组(StrategicExperiential Modules,SEMs)及体验媒介(Experientialproviders,ExPros)的相关因素,并参考
3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Holbrook等学者的相关理论,形成了顾客对体验产品的和服务的服务质量量表,通过预调研和不断完善,最终得到适合大规模发放的服务质量量表。
由于过去研究对于顾客满意度的定义仍然缺乏一致性的共识,尤其在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的因果关系更是没有一个能互相说服的统一结论,本研究以衡量整体满意度来进一步探讨顾客在体验产品和服务的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在关系,以充实国内实证方面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的研究还需进一步的深入,不同的学者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国内对二者关系研究相对较少,为了全面考察顾客对体验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评价,对其进行与服务质量关系的研究,探讨究竟哪些服务质量的维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显著是十分必要的,从而为企业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服务质量的建议奠定理论基础。
23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第三章研究模型与实证设计
本章根据第二章的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构思与假设,分析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框架,并以移动通信行业的顾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进行验证。并根据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之间关系分析结果,借助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对服务质量的改进提出建议。
§3-1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为了验证体验营销背景下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选择我国移动通信行业作为研究背景,主要是移动通信行业顾客的整体需求已经超越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人们愿意付出一部分额外的费用去消费那些能为生活增添乐趣、获得满足
感的移动通信服务产品,特别是中国移动公司针对商务人士设计的“全球通 ”、针对青年群体设计的 “动感地带”和针对普通大众群体的 “神州行”,通过为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类型的套餐服务和增值服务,让不同顾客群可以在使用语音通话的服务
外,还可以有选择性的享受移动增值的免费下载、在线游戏、移动新闻等体验服务,而完善的功能和丰富的移动增值资源同时吸引了大批个人免费链接网站,让更多的移动增值用户体验到了时尚前沿的免费服务,因此移动通信行业有可能成为中国率先迈入体验经济的行业之一。由于移动通信行业处于高度集中化态势,业务的同质化趋势也较为明显,因此在本次调查测评中并不针对特定的企业、而是针对整个行业进行。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高校在校学生和普通移动通信用户,高校学生大多为中国
移动公司“动感地带”和中国联通公司的 “UP新势力”品牌套餐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同时也是两大通讯公司推出的各种体验业务的积极体验者,对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另外,移动通信公司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分别推出
3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了不同的体验服务,由于移动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移动通信用户可以体验移动增值服务,而体验作为一个层次化的、较为前沿的概念以及隐性心理诉求,顾客的体验需求结构更为之完整和深刻,易于满足研究的要求。
§3-2理论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关于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Parasuramanet al与Cronin&Taylor 等人已经在理论上或实证上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
体验性产品的特性,我们提出了体验性产品和服务的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
3-2-1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的构成
Gronroos(1982)顾客的服务质量并不取决于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而是取决于顾客所预期的质量和所体验到的质量之间的差距。Parasuraman(1985)提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认为服务业中存在五个差距,其中差距五是差距一到差距四
的函数,顾客对于服务的期望与其所感知到的服务间存有差距。24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根据Parasuraman(1985)对服务质量定义:顾客对服务质量好坏的感知,通常是顾客通过把自身所期望得到的服务与其实际上所感知到的服务两者进行比较而得到的。因此本文将“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使用体验营销商提供的相关服务后,实际感知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两者间的差距。
3-2-2理论模型研究
在本文第二章文献综述,可以得到在服务业中,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服务业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来自顾客对其的认知,而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认知,通常来自于顾客本身的期望(Expected)所应得到的服务与其实际上所感知(Perceived)到的服务两者比较的结果。通常顾客所感受到的服务质量越好,满意
度就会提升,即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度的前因,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存在影响作用(Oliver,Cronin&Taylor1992,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51-53])。
本文拟从顾客实际感知服务和期望服务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实证探讨感知服务、期望服务以及感知服务和期望服务的差异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企业在传递体验的服务质量和顾客感知服务产生差异的原因,为改善企业服务质量的提供方案,从而促使企业在推进体验营销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的理论模型如下:
图3.1:本文的理论模型
Fig.3.1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research
3-2-3研究假设
3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根据本文的研究模型,顾客对体验的产品和服务有着不同的期望,进而引发顾客的体验行为,顾客在体验产品和服务后对其产生了感知评价,感知水平与期望水平的差距(服务质量)影响顾客的满意度。
当面临同样的产品质量时,怀有较高的期望且产生负向不一致的消费者,会比那
些怀有较低期望的消费者,产生较高的质量评价。因此,顾客的“期望服务水平 ” 与“实际绩效水平”之间会形成正相关关系(Olsen& Dover, 1976 )。顾客的期望越高,便会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获得某项产品或服务,使自己感受到服务质量的提
升。因此,“期望服务水平”对 “实际绩效水平 ”会有正向的影响(Spreng& Mackoy, 1996 )。这一影响也是服务质量概念模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顾客对体验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感知与期
25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望,我们建立如下假设:
假设1:“期望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在传统的服务质量概念模型中,很重要的一个关系是顾客感知的“实际感知水平 ” 对“顾客满意度”具有正向的影响(Parasuraman,Zeithaml & Berry 1985 )。如果消费者实际感知的绩效水平较高,则会因为满足其需要而形成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因
而“实际绩效水平”对“顾客满意度”具有正向的影响(Churchill& Surprenant1982)。
因此,本研究建立了如下假设:
假设2:“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 ”有正向影响作用。
Parasuramanet al. (1996)认为决定顾客满意度的主要是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认知水平,WoodsideFerry& Daly(1989)认为个别事件的顾客满意是个别事件服务质量的函数,而整体顾客满意则是整体性服务质量的函数,即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度的前因,满意度受到服务质量的影响(Oliver,1980;Cronin&Taylor,1992 ;
Parasuraman,Zeithaml & Berry,1994)。胡凯杰[54](2003)在探讨汽车客运乘客服务质量、满意度及行为意愿关系一文中,证明了服务质量对乘客满意度有正向的影
3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响作用。本研究就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加以研究。依据上述文献,提出假设3:
假设3:“感知与期望的差距”对 “顾客满意度 ”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同向变化影响。
在假设3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假设 3-1和假设3-2:
假设3-1:“感知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 ”之差为正时, “服务质量”对“顾
客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服务质量五个维度中, “保证性”对“顾客满意度 ”的影
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关怀性 ”,而 “有形性 ”对“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最小。
假设3-2:“感知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 ”之差为负时, “服务质量”对“顾
客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作用。服务质量五个维度中, “保证性”对“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 “关怀性”,而 “有形性 ”对“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最小。小结
本小节根据Parasuraman等人在1985年提出的“服务质量概念模型”的 “缺口五 ”并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之后(请见3.1小节),结合本文提出了框架(图3.1),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具体假设关系如图 3.2:
图3.2本文研究的假设关系图
Fig.3.2The relationship of assumptions this research
2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变量定义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主要由四个操作性变量组成,包括“期望的服务水平 ”、“感知的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和 “顾客满意度 ”,分别说明如下:
1)期望的服务水平
Zeithaml& Parasuraman(1990)指出,服务期望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测量顾客的基准期望(normativeexpectations ),而这种期望即为感知的理想标准(idealstandard )。本文认为:顾客在体验服务和产品之前对其服务和产品存在一定的心
3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理标注,这就是期望。因此,本研究将“期望的服务水平 ”定义为:顾客期望体验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提供的服务的水平。
2)感知的服务水平
Parasuraman等人(1985)认为,消费者主观感知的质量即为感知的服务质量。在顾
客使用和体验了的产品和服务后,顾客对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的表现有一个主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是与“期望”进行对比的结果,也可能是与其同类的产品进行对比的结果,当然也可能并不存在对比而是一种独立的感受。因此,本研究将“感知的服务水平”定义为:顾客所感知体验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效果。
3)服务质量
Parasuraman等人(1985)认为,顾客对服务质量好坏的感知,通常是顾客通过把自
身所期望得到的服务与其实际上所感知到的服务两者进行比较而得到的。因此,本研究将“服务质量 ”定义为:在顾客体验了产品与服务后,实际感知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两者间的差距。
4)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是消费态度的一种特定形式,反应了消费者在某一消费经历之后对产
品或服务的喜欢程度或不喜欢程度(Woodside,Frey&Daly ,1989) 。顾客满意度衡量的是顾客对所经历服务的高级评价,这种评价基于其感知的绩效水平与之前
的期望水平,它同时是一种深入的评价,这种评价将影响其以后是否继续使用该服务。因此,本研究将“顾客满意度 ”定义为:顾客在使用体验营销商所提供的体验的产品和服务之后的深入心理评价。
§3-4实证方案设计
在对已有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假设模型,这些模型和假设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与否。在这一节中,我们主要介绍本文实证研究的设计内容,包括基本的设计思路和具体的问卷设计、发放与收集及执行情况。
3-4-1基本设计思路
为了确保问卷的科学有效,本文的实证研究分三个阶段来进行:一是问卷初稿设
计阶段,确定服务质量问项的构成;二是预调研(小规模调查)阶段,进一步删改问项并改进问卷的提问方式;三是正式调研(大规模调查)阶段,获取充足的数据用于实证分析和模型检验。
27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问卷的初步设计
通过问卷的设计,本研究将对相关问题中涉及的各个变量进行度量,以尽可能地实现变量测度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问卷设计中,通过大量的文献研
3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究,总结出体验性产品的服务质量的评价问项,初步设计出了问卷的整体指标,
对本研究的相关变量进行测度。
(2)预调研阶段
预调查是实证调研的必经阶段,在大规模的正式调查之前先进行小规模的预调查,一方面可以检验问卷内容的信度和效度,初步验证从文献回顾中总结出的理论假设模型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被调查者的反馈进一步改进问卷的提问方式,使被调查者明白无误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并尽可能提供真实的答案,为实证分析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预调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被调查者的选择,本次预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移动通信的消费者——在校研究生学生。之所以选择在校研究生学生,主要是因为在校学生是移动通信的长期消费者,喜欢经常尝试和体验移动通信公司推出新业务,是移动通信青年消费群体的代表。
在问卷的设计上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包含生涩的技术术语;二是问题中尽量不涉及个人隐私;三是在问卷的末尾设置了一个开放式问题,了解“除此之外您还比较看重的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问卷。最后是问卷的发放,主要采用实地发放的方式,以便参与被调查者的填写过程,对有疑问者及时进行解答。
本次预调研共发放问卷40份,由于过程控制得当全部有效回收。经数据分析,删除了有异议的项目,并根据反馈意见和开放式问题的答案,调整了意思表达不清的问项。最后,确定调整后的包含22个问项的问卷,进入正式的大规模调查阶段。
(3)正式调研阶段
正式调研以大批量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各个行业的移动通信顾客的调查,获得充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问卷就是预调研后形成的问卷。具体的有关该阶段问卷设计和样本选取的情况将在下一小节中详细说明。
3-4-2问卷设计
本研究依据主要以 Parasuraman,Zeithaml& Berry 1991年重新修正原始的
SERVQUAL量表为基础,同时参考了体验营销的理论中策略体验模组及体验媒介相关理论及Holbrook[55-56]等学者对体验要素分类,发展出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量表。依据以上理论所形成的量表,不仅可以体现了顾客在体验媒介沟通(communication)、口语与视觉识别( visualand verbal identity)、产品呈现(productpresence)、共同建立品牌( co-branding)、空间环境(spatial
environment)、电子媒介(electronicmedia)和人(people)这七个方面感受企业实施体验营销效果,而且综合了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
(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的顾客心理,使得原有的服务质量量
3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表达内容更加丰富,同时将体验的特性在服务质量的评价因素中更好的表达出来(见表3.1)。
2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3.1预调研问卷的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问项
Table3.1 service quality elements of pre- investigation
体验策略模组
及体验媒介
因素
1.公司服务设施的内在设计和外观令人心旷神怡2.公司有关服务和产品的宣传资料很吸引人3.服务人员衣着洁净得体感官策略
体验模组4.在进行咨询和业务办理时,营业人员始终做到彬彬有理5.计费准确,话费透明6.网络稳定,技术可靠7.需要通过科技设施(电话、网络和自动化仪器)完成所需要的服务
8.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 思考策略
体验模组9..通过移动通讯业务,能帮我与他人建立互动关系10.顾客在与公司的接触中能够学到不少新知识11.使用该业务也给我带来了乐趣情感策略体验模组12.
顾客自己感觉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移动通讯工具
13.通过使用该业务使我提高了我生活。工作的效率 14.营运商对个人信息的保密15.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 关联策略
体验模组16.服务人员知识丰富,能够回答顾客的任何业务问题17.服务人员能够为
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讯和建议18.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个性化套餐服务
19.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业务的体验和使用机会
20.公司对产品和服务的宣传让我对使用该业务有了进一步了解21.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公司提供的相关资费、优惠等相关信息22.顾客有疑问,随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公司反应行动策略
体验模组23.在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各种业务的优劣以及使用范围24.对于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25.在时间、渠道和流程各方面,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
26.如果公司的决定与顾客有关,应及时让顾客知晓
27.服务人员不会因忙碌而无视顾客的要求提供
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问项(共27个问题)参考文献Parasuraman,Zeithaml& Berry(1991),Holbrook(1994),Schmitt(1999),袁艺桦[55-56]29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经过预调研及分析后,将有异议的问项删除,形成了最终的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量表(见表3.2)。
表3.2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构成要素
Table3.2 Customer service quality elements
量表
构成原始SERVQUAL量表的维度含义
1.
看见的实体或表现,包括
有形性服务提供的设备、设施、
场合,以及服务提供者的
仪表或行为表现等。 3.4.
5.
6.
服务提供者是否能可靠
可靠性且准确地提供所承诺的
服务能力。7.8.
9.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计费准确,话费透明 网络稳定,技术可靠服务人员一次就把服务正确的完成 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营运商对顾客个人信息保密 在时间、渠道和流程各方面,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2.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要素(共22个问题)公司拥有吸引力的外观和门面 公司员工有整洁的服装与外表
10.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
服务提供者协助并实时
反应性提供服务给顾客的意愿
以及提供服务的速度。11.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业务的体验机会12.在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
14.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的要求
服务人员的知识与礼貌、
保证性以及让顾客感觉信任的
能力15.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16.通过使用该业务提高了顾客的生活、工作效率
17.公司网站、服务专线提供专业的查询和咨询服务
18.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
19.服务人员能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
3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关怀性关心顾客,了解顾客需求
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
21.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个性化套餐服务
22.公司对于不同的顾客提供个人关怀
最终的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顾客期望与感知的服务质量。第三部分,调查顾客满意度。第四部分是顾客为企业提出的建议。本文在大样本调查前,问卷经由部分移动通信消费者进
行预调查,并根据探测性调查结果和建议在问卷词句措辞方面进行3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修正。故问卷较合理,以下对这四部分内容进行逐一叙述: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信息
根据本文对人口统计变量的定义,这部分问项共计有7个。前6题以单选方式供填写者选择,包括“性别 ”、“年龄 ”、“教育程度 ”、“职业”、“手机月费用 ”和“所使用的移动通信品牌”等。设置这些问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使用者的基本情况。
而最后1题为多选题,主要询问内容为“顾客使用的具体业务类型”,作为分析的依据。
第二部分:期望的服务水平与实际感知的水平
这部分问卷的设计,目的在于了解问卷填写者对移动通信企业提供期望的服务水平与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
“期望的服务水平”这一变量的测量方式,是以 “重要程度”的五点尺度(不重要、较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来测量问卷的填写者期望的服务水平的高低;而“感知的服务水平 ”这一变量的测量方式,则是以“满意程度”的五点尺度(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来测量问卷的填写者感知的服务水平的高低。
由于直接对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的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资料很少,本研究通过对体
验、服务质量以及顾客满意度的文献研究加以整理,以Schmitt的体验策略模组和体验媒介及Parasuraman,Zeithaml& Berry 1991年重新修正原始的SERVQUAL量表为基础,提出了顾客对体验产品和服务的服务质量测量量表,通过预调研,形成了最终的调查问卷。
第三部分:顾客总体满意度
这部分问卷的设置,旨在考查问卷填写者对使用的移动通信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体满意度,问卷同样以Likert五点量表来的五点尺度(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测量问卷填写者对于问项的满意程度。
第四部分:若被调查者认为企业仍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改进,请被调查者填写出改善服务质量方案的建议,以便为最后为企业提出建议做参考。
3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4-3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1)样本的选择
本研究从移动通信的主要服务对象移动通信使用者的视角出发,对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进行探讨,因此将使用移动通信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方式收集资料。
(2)本文研究顾客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关系,所以本研究在移动通信的顾客
中抽样,共发放了428份问卷,实际收回381份,回收率89.0%,扣除因漏填资料造成的无效问卷,共取得有效问卷363份,有效率84.8%,抽样的样本分析详见第四章。
3-4-4资料分析方法
本小节依据研究目的、研究假设以及实证的方案设计,对计划使用的统计方法加以介绍。本研究采用SPSS(12.0版)统计分析软件包作为资料的分析工具,具体统计方法如下:
(1)描述统计分析(DescriptiveStatistics)
利用描述统计方法说明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和各种调查指标(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等)31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均值和方差的分布情况,用以对比得分,发现其中的差距,为后面的统计分析奠定基础。
(2)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实现两个目的:其一为检验问卷指标的单维度性,并评估问卷的结构效度;二是尝试探索出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的构成因子。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其目的是希望用较少的几个因子去描述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
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本研究将对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构成指标体系的22个指标做因子分析,将众多项目的信息归结为几个有实际意义的综合指标。这样不但可以简化指标体系,以便于后面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工作,同时也可以用来验证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及假设。(3)方差分析(ANOVAAnalysis )
方差是一种对组与组之间均值差异的调查,以此来评估是否存在真实的总体差异及其显著性。本研究主要是分析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和不同消费行为的顾客对体验的服务质量的期望水平、实际感知水平与总体满意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4)配对T检验(PairedSample T-test)
4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来检验期望的服务水平与顾客感知服务水平之间有无显著
差异,本研究分别针对所有问项询问被调查者的“期望”与“感知 ”,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以考查所有问项的“期望服务水平 ”和“感知的服务水平 ”两者之问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
(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RegressionAnalysis)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出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某些变量
来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值。本研究使用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分析“期望服务水平 ”、“感知的服务水平 ”以及 “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 ”之间的因果关系。
3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实证研究与统计分析
本章主要以 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假设验证。首先对问卷
的信效度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利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第三章所提的假设进行验证。
§4-1基本资料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移动通信业务的使用者为调查对象,采取对移动通信业务使用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共发放了428份问卷,实际收回381份,回收率89.0%,扣除因漏填等原因造成的无效问卷,共取得有效问卷 363份,有效率84.8%。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资料整理如表 4.1所示:
表4.1顾客基本资料统计表
Table4.1 The sample
’sbasic information tables项目
类别男 女21—25岁26—30岁
年龄
31—35岁35—40岁40岁以上教育工作者 政府机关工作干
部财经人员医护人员 金融从业人员
职业
科技科研人员法律工作者 企业管理人员 商业服务业从事人员
公司职员大中学生 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
专科(包括成教、自考)
本科硕士及以上
使用品牌
全球通动感地带
次数(人)
4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性别
19553.7 53.7 168 46.3 100 153 42.1 42.1 99 27.2 69.3 36 9.9 79.2 42 11.581.7 33 9.3 100 18 5.0 5.0 27 7.4 12.4 18 5.0 17.4 15 4.1 21.5 33 9.130.6 30 8.3 38.8 6 5.0 40.5 45 12.4 52.9 33 9.1 62.0 36 9.9 71.9 10228.1 100.0 39 10.7 10.7 60 16.5 27.3 201 55.4 82.6 63 17.4 100.0 7219.8 19.8 120 33.1 52.9
33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神州行
集团卡
联通世界风
新势力4211.6 64.5 81 22.3 86.8 12 3.3 90.1 24 6.6 96.7 CDMA 12 3.3 100.0
50元以下
手机
月费用51—100 元101—150 元
151—200元
200元以上10528.9 28.9 204 56.2 85.1 42 11.6 96.7 9 2.5 99.2 3 .8100.0从以上分析可以的到以下结果:
(1)性别:男性(53.7%)比例略高于女性(46.3% ),差距并不十分显著。
(2)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根据统计结果,移动通信的使用者以20—25岁为最多,约占42.1%,
而25—30岁次之,约占27.2%,这表明移动通信使用者以青年群体为主;在职业方面,以学生最多,
约占28.1%,其次为企事业单位者(12.4%),最少的是医护人员(4.1%)。由此看出上班族和学生是移动
通信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在教育程度上,本科为最多(55.4%)居多,其次为硕士及以上(17.4%),最
少为高中以下(10.7%),可以看出高学历的顾客是移动通信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与高学历相对易接受
新兴事物,喜欢追求和尝试个性生活方式有关。
(3)使用品牌:使用的移动通信品牌中,动感地带最多 (33.1%),其次是全球通(22.3%),由此显示
中国移动公司针对青年群体设立的这个品牌业务很受欢迎,同时也显示出针对青年消费群体的移动通信
4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业务有很大的推广空间。
(4)手机费用:其中51—100元的消费等级的人数最多(56.2%),其次50元以下(28.9%),200
元以上最少(0.8%)。
表4.2顾客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使用情况
Table4.2 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s useinformation
使用过的增值服务
短信
彩信
彩铃
手机上网(WAP)
飞信
下载服务
移动聊天
手机报回答次数 回答次数百分比 回答次数占 总人数百分比36324.1 100.0 249 16.5 68.5 228 15.1 68.2 183 18.7 28.8 48 3.2 13.2 17411.5 47.9 126 8.3 34.7 39 2.6 10.7
总回答次数(Totalresponses):1509回答次数总百分比: 100.0
表4.1是针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前六题:“性别”、“年龄 ”、 “职业 ”、 “教育程度”、“使
3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用品牌”、 “手机月费用 ”分别是单项选择,所以单选变量的频次统计分析,由于问卷中的第七题“使用的增值服务 ”是多项选择,统计结果不同于以上前六题,故单独进行多选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2。
从表4.2中可以看出在移动增值业务中,短信使用者数量最多(100%),其次为彩信(68.5%)、彩铃(68.2%)和下载服务(47.9%),由此显示移动增值业务除短信外,其他业务的市场潜力巨大。
§4-2信度、效度和因子分析
4-2-1问卷的信度分析
在对问卷进行基本资料分析后,为进一步了解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我们必须
考察其信度,以确保测量的质量。本文以1965年Cuieford提出的Cronbach's系α数,作为测量信度的标准。该系数值越大,表示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变量内部各项目之间的相关程度越大,因此这些因素越足以代表所要考查的变量。
4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系数一般介于0.35与0.7之间;α系数大于0.7,表示高信度;a系数小于0.35,则表示低信度[57]。
如表4.3示,本研究的四个操作性变量的a系数都在0.7之上。因此,各个变量内部有相当高的一致性(详见附表B1,附表B2及附表B3)。表4.3本文研究变量的信度
分析
Table4.3 Reality analyse of our research
测量变量期望的服务水平 实际感知的水平 服务质量 顾客满意度4-2-2问卷的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所使用的“测量工具 ”能够测量出研究人员真正想要衡量的事物的程度:
一般而言,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 (ContentValidity) 和结构效度(ConstructValidity)
等,分述如下:
(1)内容效度(ContentValidity)
内容效度是用来测量“测量工具”当中的内容(问项)所能涵盖“研究主题”的程
度,如果内容越能代表研究主题,表示该“测量工具 ”越具有内容效度。本研究问
卷的服务质量问项基本采用Parasuramanet al. (1988)所提出的服务质量问项并以
SERVQUAL量表为基础,同时参考了体验营销的理论中策略体验模组及体验媒
介相关理论,然后在根据文献研究和顾客体验的特性,并通过预测调查修改而成,因此本研究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2)结构效度(ConstructValidity)
结构效度又称构造效度,即构造的量表结构与测定结果的吻合程度。结构效度包
括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问卷中的所有指标均拥有高于0.5的因子荷载,表明该问卷具有相当程度的收敛效度。并且每个指标与所对应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均
高于指标与其它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同结构变量内各个指标的 | Cronbach's | α |
0.8930.921 0.924 0.729 35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Cronbach's系α数也高于不同结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代表同类指标和其它结
构变量具有相当的区别性,问卷具有较高的判别效度。
4-2-3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必须先进行因子分析适合性的评估,以确定所获得的资料是否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的方法主要有KMO样本测度(Kaiser-Meyer-Olkin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和巴特莱球体检验(BartlettTest of Sphericity)。用
KMO值用来检查变量间的偏相关性,用Bartlett值来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表4.4为服务质量的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球体检验结果。
表4.4KMO 样本测度和 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
Table4.4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and Bartlett ’sTest
KMO样本测度
4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近似卡方值
Bartlett
球体检验
对于哪些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来说 | KMO 的样本测度:在 | 0.9 以上,非常 |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在0.8—0.9之间,很适合;0.7—0.8之间,比较适合;0.6—0.7不太适合;0.5—0.6很勉强;0.5以下,不适合。本研究KMO测量值为0.823,说明本文的服务质量各个维度适宜做因子分析; 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
性概率是0.000<0.0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是适宜做因子分析,这为因子分析奠定了基础。
本问卷共有 22个问项测量服务质量变量,以因子分析采用分析主成分分析法
(principalcomponents) 来萃取公共因子,并选择Varimax正交旋转方法,在因素数目的提取上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进行,共得到五个因素。求取各项目在这五个因素上的负载量,选取绝对值大于 0.5的项目来解释所提取的因素。
本研究问项萃取的特征值都在到 0.55以上,五个因子对整体的方差贡献率达到69.366%,因此以这五个因子代替 22个问项进一步的分析是较合理的。从表 4.5
处理结果来看,测量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22个问项被归于五个因子,各因子在相应题项上的负载分布在0.526至0.854之间,说明问卷在服务质量测量方面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五个维度的Cronbach's值α依序为0.833,0.811,0.746, 0.736及0.851皆大于0.7。信度系数若大于0.7表示信度相当高[57],可见这五个维度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全部可供后续分析使用。各因素的特征值、因子的命名及方差贡献率具体见表4.5。
【因素一】:可靠性(方差贡献率为 17.846%)
在因素转轴后,因素负载量绝对值大于0.5者共有5个问项,包括:“在时间、流程和渠道方面,公司的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网络稳定,技术可靠 ”、 “通过使用该业务提高了顾客的生活、工作效率”。由于这五个问题的内容所归纳的因素一和移动通信企业准确、可靠地提供服务有关,因其测量项目与
原有的“可靠性 ”基本相同,因此本研究仍将其命名为 “可靠性”因素。这一因素的方差贡献相率为17.846%,a系数为0.833,信度较高。自由度 显著性概率Sig.
0.8231444.402 231 0.000
3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5服务质量因子分析结果
Table4.5 Factor Analysis resut of service quality
服务质量测量项目
4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因子1
9.在时间、流程和渠道方面,公司的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3.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10.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5.网络稳定,技术可靠
16.通过使用该业务提高了顾客的生活、工作效率14.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的要求
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19.服务人员能够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讯和建议22.公司对于不同的顾客提供个人关怀8.营运商对个人信息保密
11.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业务体验的机会
17.公司网站、业务专线有提供专业的查询和咨询服务 6.服务人员一次就可以把工作正确的完成 18.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
12.在交易发生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 4. 计费准确,话费透明 | 1. |
公司拥有吸引力的门面和外观
7.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 2.公司员工有整洁的服装与外表21.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个性化套餐服务 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
供顾客选择
15.公司允许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亲自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组
合因子2
各因子因子3
因子4
因子5
0.7700.175 0.170 0.101 0.195 0.752 0.258 0.056 0.197 0.140 0.712 0.1100.354 0.074 -0.0460.710 0.171 0.201 0.199 0.108 0.673 0.165 0.2060.143 0.330 0.280 0.241 0.240 0.049 0.161 0.273
0.7590.055 0.068 -0.0810.690 -0.033 0.291 0.161 0.636 0.235 0.218 0.2520.597 0.241 0.007 0.413 0.586 0.184 0.029 0.285 0.569 0.449 -0.084-0.254
0.0640.468 0.526 0.085 0.221 0.239 0.028 0.729 0.190 -0.1010.087 0.0950.684 0.011 0.542 0.280 0.279 0.654 0.289 -0.0060.120 0.378 0.5850.234 0.092 0.114 0.081 0.047 0.854 0.042 0.147 -0.003
0.3740.744 0.116
0.2240.357 0.193 0.617 0.050 0.409 0.225 -0.001 0.155 0.741 0.508 0.213-0.024 0.120 0.669 0.384 0.375 -0.035 -0.049 0.578
Cronbach's α0.833 0.811 0.746 0.736 0因.851子命名方差贡献率
萃取方法:主成份分析法
4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旋转方法:含 Kaiser正态化的Varimax法α转轴收敛于5次迭代可靠性
反应性
保证性69.366%
有形性
关怀性
【因素二】:反应性(方差贡献率为 15.761%)
在因素转轴后,因素负载量绝对值大于0.5者共有6个问项,包括“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的要求”、“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服务人员能够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讯和建议”、“公司对于不同的顾客提供个人关怀”、“营运商对个人信息保密”、“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业务体验的机会”。由于这六个问题的内容所归纳出的因素二和服务提供者协助并实时提供服务给顾客的
意愿以及提供服务的速度有关,因此本研究将此因素命名为“反应性 ”因素。这一因素的方差贡献率为15.761%,a系数为0.811,信度较高。【因素三】:保证性(方差贡献率为12.385%)
在因素转轴后,因素负载量绝对值大于0.5者共有5个问项,包括“公司网站、业务专线有提供专
37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业的查询和咨询服务”、“服务人员一次就可以把工作正确的完成”、“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 ”、“在交易发生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计费准确,话费透明”。由于这五个问题的内容所归纳的因素三与移动通信公司向顾客提供安心的服务、服务者与顾客交流有礼貌、服务人员具备专业
的业务知识、公司提供完善的科技及设施有关,因其测量项目与原有的“保证性 ” 基本相同,因此本研究仍将其命名为“保证性 ”因素。这一因素的方差贡献相率为12.385%,a系数为0.746,信度较高。
【因素四】:有形性(方差贡献率为 11.757%)
在因素转轴后,因素负载量绝对值大于0.5者共有3个问项,包括“公司拥有吸引力的门面和外观”、 “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公.司员工有整洁的服装与外表”。由于这三个问题的内容所归纳出的因素四和移动通信服务商
提供实体有关,因其测量项目和原“有形性 ”基本相同,因此本研究仍将其命名为“有形性”因素。这一因素的方差贡献相率为11.757%,a系数为0.736,信度较高。
【因素五】:关怀性(方差贡献率为 | 11.616%) |
4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在因素转轴后,因素负载量绝对值大于0.5者共有3个问项,包括“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个性化套餐服务”、“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公司允许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亲自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组合”。由于这三个问题的内容所归纳出的因素五和移动通讯企业是否会主动关怀、解决使用者的问题有
关,因此本研究将此因素命名为 “关怀性”因素。这一因素的方差贡献率为11.616%,a系数为0.815,信度较高。
本文根据PZB1991年重新修正原始的SERVQUAL量表为基础,再根据文献研究与顾客体验服务的特性,原本整理出五个影响服务质量的维度即:有形性、可靠
性、反应性、保证性和关怀性,并以22个问卷项目进行测量。运用SPSS对问项指标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经过因子分析并旋转后产生五个服务质量因子,考虑到PZB的SERVQUAL量表应用到不同行业时需要根据行业特点进行修正,因此本
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所得五个因子进行研究,并分别命名为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具体含义阐述分析见表4.6。表4.6服务质量因子题目及含义
Table4.6 Service quality factor and the meaning
因子
因子名称因子题目
负载
1.公司拥有吸引力的门面和外观有形性7.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
2.公司员工有整洁的服装与外表
9.在时间、流程和渠道方面,公司的业务
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 | 可靠性 3.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 | 10.顾客反 | “可靠 | |||
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 | 5.网络稳定,技术可靠 | |||||
16.通过使用该业务提高了顾客的生活、工作效率 | 0.833 移动通信公司可靠且准确 | |||||
地提供所承诺的服务,因其测量项目和原 | “可靠性 ”基本相同,仍将其命名为 | |||||
性”。 0.736 移动通信公司提供服务的实体部分,因其测量项目和原 | “有形性 ”基本 |
相同,仍将其命名为“有形性”。因子含义3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继前表
14.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的要求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
反应性
19.服务人员能够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讯 | 和建议 | |
22.公司对于不同的顾客提供个人关怀 | 8.营运商对个人信息保密 |
4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1.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业务体验的机会17.公司网站、业务专线有提供专业的查询和咨询服务
6.服务人员一次就可以把工作正确的完成
保证性
18.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12.在交易发生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4.计费准确,话费透明
21.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个性化套餐服务关
怀性
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15.公司允许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亲自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0.851
给与顾客的个别的关怀,因其测量项目和原“关怀性 ”基本相同,仍将其命名为 “关怀性 ”。
0.746
移动通信公司提供让顾客安心的服务,保证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及让顾客信任的能
力,因其测量项目和原“保证性 ”基本相同,仍将其命名为 “保证性 ”。
0.811
移动通信提供服务给顾客的意愿以及提供服务的速度,确实告知各项服务的时
间,主动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困难,因其测量项目和原“反应性 ”基本相同,仍将其命名为 “反应性 ”。
§4-3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分析
由于顾客对服务质量衡量维度感知的水平与期望的水平皆有显著差异,所以有必
要针对重要属性变量分析其差异。本节将以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 为工
具,目的是为了了解“期望的服务水平 ”、 “感知的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
及“顾客满意度”等四个研究变量,对于人口统计变量和使用的增值服务的不同项
目,是否分别存在显着性差异。从表 4.7,我们可以发现:
(1)“期望的服务水平”、“感知的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 ”和“顾客满意度
”四个研究变量,对于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均分别不存在显着性的
差异。
(2)在教育程度不同的条件下,“期望的服务水平”、“感知服务水平 ”、 “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四个研究变量分别存在显着性的差异。
(3)“期望的服务水平”、“感知的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 ”和“顾客满意度”四个研究变量,对于不同的使用品牌业务,分别存在显着性的差异。
4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通过人口统计变量不同项目的方差分析,本文发现对于移动通信企业而言,关于人口统计变量“性别 ”、 “年龄 ”、 “职业”三个方面,顾客的服务质量的期望、感知、感知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及顾客满意度并不存在明显差异。而关于人口统计变量“教育程度”和“使用品牌 ”,却存在明显差异(见表4.7)。
39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表4.7基于人口变量的方差分析
Table4.7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basic information tables based onpopulation 性别
期望感知 差距 满意
男
女
FSig.
4.174.55 0.971 0.521
3.863.45 0.644 0.567
-0.31-1.10 1.773 0.828
3.403.32 0.270 0.640
年龄
期望感知 差距 满意
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 岁40岁以上FSig.
4.044.18 4.25 4.14 3.91 0.697 0.242 3.78 3.40 3.55 3.55 3.45 0.855 0.520-0.26 -0.78 -0.70 -0.59 -0.46 1.712 0.376 3.47 3.31 3.66 3.14 3.371.560 0.204
职业
教育工作者
政府机关 工作 干部
财经人员
医护人员
金融从业人员
科技科研人员
法律工作者
企业管理人员
商业企业从事人员
4.361.312 0.438 3.64 0.715 0.690 -0.72 0.975 0.713 3.18
1.5330.137
5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公司职员
大中学生
FSig.
期望感知 差距 满意
3.744.12 4.29 3.89 4.393.82 3.83 4.15 3.59 3.520.08 -0.29 -0.14 -0.30-0.873.67 4.00 3.50 3.60 3.27
教育程度
期望感知 差距 满意
高中及其以下
大专
本科
硕士及其以上
FSig.
4.534.50 4.24 4.25 1.829 0.018* 3.30
3.83
3.67
3.760.866 0.021*
-1.22-0.67 -0.57 -0.49 2.173 0.046*3.85 3.20 3.27 3.52 2.374 0.034*使用品牌
期望感知 差距 满意
全球通动感地带 神州行集团卡世界风新势力 CDMAF Sig.
4.194.35 4.40 3.69 4.51 4.37 4.08 0.769 0.003*3.92 3.53 3.71 3.35 3.593.54 3.86 0.989 0.035*-0.27 -0.82 -0.69 -0.34 -0.92 -0.83 -0.22 1.8460.046*3.08 3.38 3.43 3.41 3.75 3.50 3.75 0.808 0.019*
注:P<0.001(***);P<0.01(**) ;P<0.05(*)。
4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期望的水平与感知的水平差异分析
由于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与感知的服务水平是由同一位顾客在问卷上顺序测量
的,属于配对样本,根据研究变量定义,顾客体验的移动通信业服务质量=“感知的服务水平”—“期望服务水平。故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PairedSamples Test) 来了解两者之间是否有差异,具体见表4.8。表4.8顾客期望与感知的服务水平差距检验表
Table4.8 Customer expectations and the perception gap between the level of
servicetest table
5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期望水平
服务质量问项(共 22个问题)
均值
1.2. 3. 4. 5. 6. 7. 8. 9.
公司拥有吸引力的外观和门面 公司员工有整洁的服装与外表
标准差
感知水平均值
标准差
差距水平(服务质量) 均值差距
标准差
T值
显著性
0.320.972 -2.58 0.011-0.31 0.458 -2.99 0.003-0.77 0.141 -5.70 0.000-0.660.948 -4.08
0.000-0.960.351 -7.36 0.000-0.90 0.344 -7.37 0.000-0.71 0.193 -6.55 0.000-0.370.454 -
2.740.007-0.92 0.381 -7.30 0.000-0.54 0.354 -4.36 0.000-0.16 0.689 -1.070.284-1.29
0.491-9.51 0.000-1.08 0.909 -7.84 0.000-0.60 0.469 -4.51 0.000-0.63 1.490-4.62
0.000-0.630.161 -6.02 0.000-0.32 0.379 -2.57 0.011-0.42 0.711 -2.70 0.008-0.830.352 -
6.720.000-0.97 0.500 -7.33 0.000-0.94 0.545 -6.70 0.000-0.38 0.713 -2.440.016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4.38计费准确,话费透明网络稳定,技术
可靠
服务人员一次就把服务正确的完成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 营运
商对顾客个人信息保密
在时间、渠道和流程各方面,业务办理
和缴费都很方便
10.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
做出答复
5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1.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业务的体验机会12.在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
并进行弥补
14.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的要求15.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16.服务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解说能力17.公司网站、服务专线提供专业的查询和咨询服务
18.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19.服务人员能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21.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
个性化套餐服务
22.公司对于不同的顾客提供个人关怀
顾客满意度
均值:3.36标准差:0.82
41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整体上,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的顾客满意度为3.36,标准差为0.82,介于“不肯定”和“比较满意 ”之间,这表示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的整体满意度只有偏向一
般,没有极高满意。
2)所有22个测量项目的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水平都在 4.01以下,除了“1公.司拥
有吸引力的外观和门面”外,其他问项的感知的服务质量水平均值小于期望的服务质量水平均值,即服务质量平均值基本为负数,因此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质量有差距(Gaps)存在。
3)由于顾客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水平基本小于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水平,显示移
动通信企业的服务质量未达到顾客的预期,移动通信公司对此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从上表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所有服务质量检测项目中,差距最大的是“12.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1.29)”和“13给.顾客带来的不
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1.08)”,差距均在1.0以上,其次为“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0.97)”和“5计.费准确,话费透明(-0.96)”,差距均在0.96以上。在“5计.费准确,话费透明(4.74)”、“12在.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4.61)、”“9在.时间、渠道和流程各方面,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4.59)、”“17服.务人员能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
(4.50)”这些问项中,顾客给予了较高的服务质量期望。其中,“12发.生交易之
5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感知与期望的差距是22个测量项目中最高(1.29),仅有“1公.司拥有吸引力的外观和门面”这一项上,顾客感知的实际水平(3.87)高于期望的服务水平(3.55)。
产生这个差距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反映了移动通信企业的工作服务人员在服务态度和能力存在自身不足,需要加强培训。据询问被调查者实际调查发现,移动通讯服务人员面对顾客的咨询,虽然可以回答顾客的问题,但对顾客关心的该业务优劣与利弊解释的不够全面,不能对针对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恰当的建议,从而在服务质量期望和实际感知中造成差距巨大。另一方面由于移动通
信的服务人员在服务能力和态度上尚显不足,仍需加强培训。 ==§4-5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4-5-1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影响
本文已通过因子分析将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分为五个因素(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反应性、关怀性),本小节将讨论在“期望的服务水平”五个因素对 “感知的服务水平”影响。本研究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检验变量间是否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见表4.9。
表4.9期望的服务水平影响感知的服务水平回归分析表Coefficients(a)
Table4.9Regression analysis on expectation affect service perception
ModelUnstandardized Standardized B Std. ErrorBeta
0.612t Sig. (Constant) 4.414 0.644期望的服务水平1.2070.143 6.868 0.000 4.485 F =4.174 0.000 P=0.000 R0.496 R2 0.246Adj-R2= 0.017a Dependent Variable:整体而言,我对此移动通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4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从表4.9的分析结果发现,R2为0.246,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解释量达到24.6%,F值为4.174,F值检验的显著性概论为
0.000<0.05,达到了显著水平,具有良好的回归效果。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期望的服务水平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回归系数为0.612,t值检验显著性概率小于0.1,效果较好。
为了便于表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因果关系,我们用E表示期望的服务水平,P表示感知的服务水平,SQ表示服务质量,CS表示顾客满意度,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标准回归方程为:
p=0.612×E
接着以期望的服务质量水平各衡量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
怀性)为自变量。
==顾客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探讨感知的服务水平可由期望的服务之平各维度解释的程度。
5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表 4.10 期望的服务水平各维度影响感知的服务水平回归分析表 | Coefficients(a) |
Table4.10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dimensions of service
expectationaffect customer satisfaction
Model(Constant) 有形性的期望可靠性的期望 反应性的期望 保证性的期望 关怀性的期望
UnstandardizedStandardized B Std. Error3.072
1.463
Beta0.317 0.131 0.191 0.162 0.158
t6.275
Sig.0.000
0.8450.128 0.222 0.146 0.132 0.008 0.207 0.143 0.267 0.095 6.593 0.0425.431 0.017 7.112 0.026 8.452 0.011 2.332 0.031 F
=6.331P=0.013
aDependent Variable:整体而言,我觉得对此移动通信服务感到满意表4.10分析结果发现,该回归分析的 F值为6.331,F值检验的显著性概论为
0.000<0.05,说明该回归方程显著性并是显著的;同时可知,“有形性的期望”、“可靠性的期望 ”、“反应性的期望 ”、“保证性的期望”、“关怀性的期望 ”五个方面对应
的t检验值均小于0.05,说明“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 ”有显著的影响, “有形性的期望”、 “可靠性的期望 ”、“反应性的期望 ”、“保证性的期望”、 “
关怀性的期望”应当作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五个解释变量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解释率达到 20%。
故整体而言,以期望的服务水平来解释感知的服务水平可以达到正面的价值和结果。同时可得,进入回归方程的五个维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直接来比较各自变量对因变量(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影响程度。通过标准回归系数的比较,得到期望的服务水平的的五个方面对感知的影响水平影响程度排序为: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可靠性。
为了简便表达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影响关系,我们借鉴服务质量
的五个维度有形性(Tangible)、可靠性(Reliability)、反应性(Responsiveness)、保证性(Assurance)、关怀性(Empathy)的英文解释,用ET表示有形性的期望,ER1表
示可靠性的期望,ER2表示反应性的期望,EA表示保证性的期望,EE表示关怀性的期望,其标准回归方程为:
43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p=0.317×ET+0.191×ER2+0.162×EA+0.158×EE+0.131×ER1
5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通过的期望的服务水平及各衡量维度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回归分析发现,顾客对移动通信公司的“有形性的期望 ”对“感知的服务水平”影响程度最重要,而顾客对移动通信公司的 “反应性的期望”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影响最小。期望的服务水平及各衡量维度对感知的服务水平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接受假设 1。
4-5-2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为了确认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 ”与“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关系,首先以感知的服务 4.11)。水平自变量,顾客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见表
表4.11感知的服务水平影响顾客满意度回归分析表 Coefficients(a)Table
4.11Regressionanalysis on service perception affect customer
satisfactionModel =
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B Std. Error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Beta
0.654= t =Sig. (Constant) 2.524 0.215感知的服务水平0.2300.056 11.729 0.000 4.1310.000
R0.594R2 0.353 Adj-R20.141 F 17.066 P0.000
aDependent Variable:整体而言,我对此移动通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从表4.11的统计结果显示,R2为0.353,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直接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的解释量已达到35.3%,F值为17.066,F值检验的显著性概论为0.000<0.05,达到了显著水平,具有良好的回归效果。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感知的服务水平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回归系数为0.654,t值检验显著性概率小于
0.01,效果较好。标准回归方程为:
CS=0.654×P
接着以感知的服务质量水平各衡量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为自变量。顾客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探讨顾客满意度可由感知的服务之平各维度解释的程度。
表4.12分析结果发现,该回归分析的 F值为9.953,F值检验的显著性概论为
0.000<0.05,说明该回归方程显著性并是显著的;同时可知,“有形性的感知”、“可靠性的感知 ”、“反应性的感知 ”、“保证性的感知”、“关怀性的感知 ”五个方面对应的t检验值均小于0.05,说明“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 ”有显著的影响,“有形性的感知”、“可靠性的感知 ”、“反应性的感知 ”、“保证性的感知 ”、“关怀性的感
知”应当作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五个解释变量对顾客满意度的解释率达到32.8%。
故整体而言,以“感知的服务水平”来解释顾客满意度可以达到正面的价值和结果。同时可得,进入回归方程的五个维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直接来比较各自变量对因变量(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通过标准回归系数的比较,得到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的五个方面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保证性、可靠性、反
5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应性、关怀性、有形性。用PT表示有形性的感知,PR1表示可靠性的感知,PR2表
示反应性的感知,PA表示保证性的感知,PE表示关怀性的感知,标准回归方程为:
4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S=0.354×PΑ+0.260 ×PR1+0.243×PR2+0.236×PE+0.218×PT =
表4.12感知的服务水平各维度影响顾客满意度回归分析表 Coefficients(a)
====
Table4.12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dimensions of
serviceperception affect customer satisfaction
Model
UnstandardizedStandardized B Std. Error
Beta0.218 0.260 0.243 0.354 0.236
t8.162 2.438 2.940 2.729 4.131 2.645 F =9.539
Sig.0.000 0.016 0.004 0.007 0.000 0.009 Sig=0.000
(Constant)2.148 0.263有形性的感知可靠性的感知 反应性的感知 保证性的感知关怀性的感知
0.1850.075 0.172 0.058 0.171 0.063 0.230 0.056 0.159 0.060 R0.573 R2 0.328Adj-R2= 0.371
aDependent Variable:整体而言,我对此移动通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通过顾客感知移动通信公司的服务水平及各衡量维度与顾客满意度的回归分析发
现,顾客对移动通信公司的“保证性的感知 ”对 “顾客满意度 ”影响程度最重要,顾客对移动通信公司的“可靠性的感知 ”较为重要,而顾客对移动通信公司的有形性感知对“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最小。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及各衡量维度对顾客满意度存在着显著性正向影响,即接受假设2。4-5-3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本小节将继续讨论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 ”对“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根据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L 对服务质量的定义,本文对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特作如下定义:
顾客对体验的服务质量认知=各测量项目服务质量(感知的服务质量水平—期望的服务质量水平)的总和。首先以服务质量为自变量,顾客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13。
表4.13服务质量影响顾客满意度回归分析表 Coefficients(a)
Table4.13Regression analysis on service quality affect customersatisfaction Model
5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B Std. Error
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Beta0.661
t
Sig.
=
=
(Constant)2.524 0.215服务质量
0.2930.065
11.7290.000 4.528
0.000
R0.565R2 0.319 Adj-R20.127 F 18.286 P0.000 a Dependent Variable:整体而言,我
对此移动通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从表4.13的统计结果显示,R2为0.319,顾客所体验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的解释量已达到31.9%,F值为18.286,F 值检验的显著性概论为
0.000<0.05,达到了显著水平,具有良好的回归效果。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体验的服务质量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回归系数为0.661,t值检验显著性
45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概率小于0.1,效果较好。标准回归方程为:
CS=0.661×SQ
接着以服务质量各衡量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为自变量。顾客满意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探讨顾客满意度可由服务质量各维度解释的程度。
表4.14分析结果发现,该回归分析的F值为14.402,F值检验的显著性概论为0.000<0.05,
说明该回归方程显著性并是显著的;同时可知,服务质量的“有形性”、“可靠性”、“反
应性”、 “保证性 ”、“关怀性 ”五个方面对应的t检验值均小于0.05,说明“服务质
量”对“顾客满意度 ”有显著的影响, “有形性 ”、“可靠性”、 “反应性 ”、“保
证性”、 “关怀性 ”应当作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五个
==42.5%。解释变量对顾客满意度的解释率达到
表4.14服务质量各维度影响顾客满意度回归分析表 Coefficients(a)
Table4.14 Regression analysis on dimensions of service quality affectcustomer satisfaction
Model(Constant) 有形性可靠性 反应性 保证性 关怀性
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B Std. Error3.666
5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0.099
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Beta0.176 0.183 0.271 0.302 0.264
t37.016 1.860 3.213 3.073 3.460 2.985 F =14.402
Sig.0.000 0.045 0.002 0.003 0.001 0.003
0.1220.065 0.167 0.052 0.166 0.054 0.168 0.048 0.141 0.047 R0.652 R2 0.425Adj-R2= 0.152
Sig=0.000
aDependent Variable:整体而言,我对此移动通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故整体而言,以感知的服务之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之差得出的服务质量来解释顾客满意度可以达到正面的价值和结果。同时可得,进入回归方程的五个维度的标准回归系数可以直接来比较各自变量对因变量(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通过标准回归系数的比较,得到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的五个方面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程度排序为:保证性、反应性、关怀性、可靠性、有形性。用SOT表示服务质量的有形性,SOR1表示服务质量的可靠性,SOR2表示服务质量的反应性,SOA表示服务质量的保证性,SOE表示服务质量的关怀性。标准回归方程为:
CS=0.302×SOΑ+0.271 ×SOR2+0.264×SOE+0.183×SOR1+0.176×SOΤ通过第4-4节分析发现,22个服务质量问项中除了问项 1的平均感知水平高于期
望水平外,其余的问项都是感知水平减去期望的水平均为负,但是 “服务质量”对
“顾客满意度”确有正向的影响作用。顾客感知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差距对顾客满意度的回归分析发现,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差距的各
个维度对顾客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保证性 ”对“顾客满意度 ”影响程度最重要,其次是“反应性 ”,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 “有形性 ”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小。可以看出 “感知与期望的差距”与“顾客满意度存 ”较强的相关性,但不呈现同向变化。故拒绝假设 3、假设3-1、假设3-2。4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4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总结
以上三小节的分析,将“期望的服务水平 ”、“感知的服务水平 ”和“服务质量”对 “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作用通过回归分析进行了说明并验证了假设,具体关系结论整理如下:
1)期望的服务水平与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关系结论
为了考察期望的服务水平和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关系,以顾客期望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感知的服务水平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探讨顾客满意度对服务质量各维度的解释程度。研究发现,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这五个期望
的服务水平维度进入回归方程,五个维度对顾客满意度的解释能力 | 20%,较有效 |
5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地解释了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变差。通过标准回归系数的比较,得到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影响重要程度排序为: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可靠性。标准回归方程为:
p=0.317×ET+0.191×ER2+0.162×EA+0.158×EE+0.131×ER1
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如图 4.1。
注:P<0.001(***),P<0.01(**), P<0.05(*).
图4.1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影响模式
Fig4.1expectation affect service perception model
2)感知的服务水平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为了考察期望的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以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和感知水平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顾客满意度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探讨顾客满意度对感知服务水平及各维度的解释程度。研究发现,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这五个服务质量的维度都进入回归方程,对顾客满意度的解释能力达到了32.8%,较有效地解释了顾客满意度的变差。通过标准回归系数的比较,得到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重要程度排序为:保证性、可靠性、反应性、关怀性、有形性。标准回归方程为:
CS=0.354×PΑ+0.260 ×PR1+0.243×PR2+0.236×PE+0.218×PT 47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如图4.2。
6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为了考察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按照定义: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各测量项目服务质量(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的总和。以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水平与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水平之差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
顾客满意度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探讨顾客满意度有服务质量各维度的解释程度。
研究发现,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这五个服务质量
的维度都进入回归方程,对顾客满意度的解释能力达到了31.9%,较有效地解释了顾客满意度的变差。通过标准回归系数的比较,得到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
意度的影响重要程度排序为:保证性、关怀性、可靠性、有形性、反应性。标准回
归方程为:
CS=0.302×SOΑ+0.271 ×SOR2+0.264×SOE+0.183×SOR1+0.176×SOΤ
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感知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差距)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模式如图4.3。
4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的结果,对第三章的研究假设验证的结果如图 | 4.4 |
6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注:表示假设关系没有得到验证
表示假设关系得到验证
图4.4本文的研究假设验证结果图
Fig.4.4The amended model of the research
49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研究总结与对策建议
本章针对研究目的及上一章统计分析的结果,汇总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再结合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GapAnalysis Model)与顾客对改善服务质量方案的评价结果为移动通信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议。
§5-1研究总结
根据第四章的研究分析,汇总第四章的研究检验假设检验结果(见表 5.1)。
表5.1假设检验结果汇总表
Table5.1 Summary of results of hypothesis testing
6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研究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期望服务水平”对“感知服务水平 ”有正向影响 “感知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感知与期望的差距”对“顾客满意度 ”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同向变化
影响。
“感知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 ”之差为正时, “服务质量”假设3-1对“顾客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服务质量五个维度中, “保证性”
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关怀性”,而 “有形性 ”
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小。
“感知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 ”之差为负时, “服务质量”
假设3-2对“顾客满意度”有负向的影响作用。服务质量五个维度中, “保证性”
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关怀性”,而 “有形性 ”
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小。 拒绝 拒绝 检验结果 接受 接受 拒绝
1)服务质量的因子分析
虽然Parasuraman,A., Zeithaml, A.& Berry 提出的服务质量五个维度在学术界广为流传并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考虑到学术界通常的做法—— 在研究单一行业时宜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测量问项以探索适合该行业的服务质量维度,本文将顾客体验
的特性融入到服务质量的测量问项中,针对移动通信企业的顾客体验特性设计了
的服务质量测量量表,经过预期的调查,最终形成了22个测量题项,运用SPSS对问项指标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经过因子分析并旋转得到具有较明确含义的五个
因子,并分别命名为“有形性 ”、“可靠性 ”、“保证性 ”、 “关怀性”、“反应性 ”,因其中五个因子含义与PZB提出的五个维度基本一致,故本文用同样的词汇对各因子予以命名。这说明PZB服务质量SERVQUAL 量表基本概念适用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评价。
经因子分析这五个维度的累计方差贡献百分比达69.366%,五个维度的Cronbach'sa系数皆大于0.736,可见五个维度有较高的可信度。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最终确立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衡量量表(见表5.2)
5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5.2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衡量量表
Table5.2 Experience of customer service quality measurement scale
因子名称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测量项目1.公司拥有吸引力的门面和外观有形性7.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
6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2.公司员工有整洁的服装与外表
9.在时间、流程和渠道方面,公司的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3.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可靠性10.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5.计费准确,话费透明
16.通过使用该业务提高了顾客的生活、工作效率14.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的要求
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反应性19.服务人员能够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讯和建议
22.公司对于不同的顾客提供个人关怀 8.营运商对个人信息保密
11.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业务体验的机会17.公司网站、业务专线有提供专业的查
询和咨询服务6.服务人员一次就可以把工作正确的完成保证性18.顾客可以多渠道
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12.在交易发生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4.网络稳定,技术可靠21.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个性化套餐服务关怀性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
15.公司允许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亲自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2)感知的服务水平与期望的服务水平度的差异分析
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与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水平之
间,具有显著性差异,22个测量项目中,除了“1公.司拥有吸引力的门面和外观”外,其余21项中,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水平都小于顾客所期望的服务质量水平,服务质量平均值皆为负数,表示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有差距存在,也就是PZB于1985年提出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中的“差距五”存在,而其中差距最大的
是,差距最大的是“12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1.29)”
和“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1.08),”差距均在1.0以上,其次为“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0.97)”和“5计.费准确,话费透明(-0.96)”,差距均在0.96以上(见表5.3)。本文的研究也发现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见表5.2)。本文的研究也发现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因此移动通信企业必须先从这五个项目入手,加以切实的改进并落实
执行,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51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表5.3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差距最大的项目
Table5.3 the largest ga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测量项目均值差标准
-1.290.491
6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080.909
-0.970.500
-0.960.35112.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 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5.计费准确,话费透明
3)基于人口变量的差异分析
本文通过方差分析,探讨了“期望的服务水平 ”、“感知的服务水平 ”、“感知与期望的差距 ”、 “顾客满意度”等四个变量在在各项人口统计变量的不同项目下,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发现,上述四个研究变量对于不同的“性别 ”、 “年龄 ”、 “职业”均分别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详见表4.6)。而对于不同的“教育程度”和 “使用品牌 ”,整体而言,顾客的 “期望的服务水平”、“感知的服务水平 ”、“感知与期望的差距 ”、“顾客满意度 ”均会因 “教育程度 ”和“使用品牌”的不同而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还发现, “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和 “联通世界风 ”的通信品牌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的各项服务会产生较高的期望。
4)期望的服务水平对感知的服务水平的影响
期望的五个维度中对“感知的服务水平”有显著的影响(详见表4.9和表4.10),也就是说顾客对体验的服务质量“期望的服务水平 ”越高,其满意程度就会越高。
5)在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有形性的感知 ”、 “可靠性的感知 ”、“反应性的感知”、“保证性的感知”、“关怀性的感知”五个方面对“顾客满意度 ”存在显着性的正向影响(详见表4.11与表4.12)。也就是说,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的五个因素的越高,其满意程度也就越高。
6)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方面
本研究发现“有形性 ”、 “可靠性 ”、“反应性 ”、“保证性”和“关怀性 ”五方面的感知与期望之差为负,但是对“顾客满意度”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详见表4.13与表4.14)。这与我们通过文献总结的内容有不一致的地方,从服务质量概念的理解 ,如
果期望的服务水平与感知的服务水平相等,表示服务质量普通;如果感知的服务水平大于期望的服务水平,表示服务质量高;反之,表示服务质量低。本文的中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基本低于期望的服务水平,但是对顾客满意度回归分析仍是正向的影响。
结合调研背景,我们认为这与移动通信的行业特点有关,目前移动通信市场只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个参与者,按照产业组织结构理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属于寡头垄断中的典型情况——双寡头垄断,即整个移动市场上,提供只有很小差别的相似产品。特别是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在国内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处于统治地位,无论在网络资源还是在市场占有率上都有着绝对优势;而中国联通起步较
6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晚,相对资源拥有量少于中国移动根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 | 2007 年 6 月底 |
[58],全国的移动电话的用户达到 4.8亿户左右。其中,中国移动的用户量达到
3.269亿,业务收入占76.9%;中国联通用户达到1.5亿,业务收入占23.1%。本文的调查中,中国移动的顾客占86.8%,中国联通为13.2%。可以看出,顾客在选择其整体产品和服务时候,尽管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两家通信企业的多个品牌业务可以选择,但是由5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于中国移动公司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选择其产品技术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尽管移动通信其他服务项目达的感知要低于期望,顾客认为其技术优势可以弥补其他服务质量的不足,所以会在感知低于顾客期望的情况下,发生顾客满意的情况。
§5-2对移动通讯企业的建议
通过的服务质量问卷的调查,分析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运作过程,可以说顾客体验到的服务与顾客期望、移动公司所宣传的产品和服务确实存在差距,如果对服务质量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差距有确切的把握,实际上就可以通过致力于缩短这些差距来高移动通讯企业的服务质量,从而给顾客提供高满意度的服务。通过第四章的调查分析,我们从统计结果中发现这些差距,而这些差距是如何产生
的,将如何改进,本节结合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GapAnalysis Model),为移动通信企业提出服务质量的改进建议,以供移动通信企业作参考。
5-2-1差距一:质量感知差距分析
质量感知差距:服务组织的管理者对顾客期望和顾客对服务的期望的理解的不一致产生的差距。即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中的差距1。
1)质量感知差距产生的表现与原因
对应本文前面的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在期望的水平与感知的水平差异分析(第4-4节)中,“5计.费准确,话费透明(4.74)”、“12在.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4.61)、”“9在.时间、渠道和流程各方面,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4.59)、”“17服.务人员能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4.50)”这些问项中,顾客给予了较高的服务质量期望,顾客迫切希望移动通信企业在这些方
面有更好的改进;其次可以看由于移动通信服务的本质是一种行为过程而不是某种实物,购买移动通讯服务之前,顾客通常无法精确预期,在购买服务后,需要用有形服务结果“计费准确,话费透明 ”等方面对无形的服务来解释说明;再次可
以从“12在.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9在.时间、渠道和流程各方面,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便”、“17服.务人员能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这些问项可以看出,在移动通信员工向顾客解释和传达企业的信息在过程中,在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还需改进。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差距1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管理者没有深刻的理解服务和服务竞争的特性,通过“计费准确,话费透明(4.74)”可以看出,顾客首先看重的期
6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望是资费准确,说明企业在推出体验的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首先保证服务的技术质量,但是移动通信企业对顾客期望对技术质量方面没有满足顾客的要求,说明需要企业通过进一步调研将探究顾客的期望;同时因为移动通信企业的管理层次过多,特别是我国移动通信企业一般通过总公司、分公司、基层营业厅设立职能部门完成具体的工作以至于堵塞了信息的传递或者在自下而上的传递中发生了变化,信息失真,这就造成了一线的员工在与企业的管理层之间的交流程度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员工在向顾客传递中又一次信息失真;最后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能否理解顾客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由此看出这一差距的产生与服务质量的理解性有关。
2)缩小质量感知差距的建议
(1)将保证技术质量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提高职能质量作为重点。
53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一般来说,服务质量包括两个方面:技术质量和职能质量,应该将这两方面予以分别对待。技术质量是服务交易的核心内容,由于移动通信产品的无形性,通过相对有形的质量方面的改进,如通过提高网络质量使顾客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技术质量。
在技术质量保证的前提下,提高服务的职能质量,特别是改善提供服务的过程、方式等方面。本文认为调整组织结构是服务质量的保证。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具体包括:改变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建立倒金字塔型结构,由于服务组织中的一线员工需要在服务传递的过程中和顾客直接接触,一线工作的员工较高层管理者有高的机会了解顾客的期望,这种由下而上的交流过程是移动通信企业理解顾客期望的有效形式。所以把服务人员特别是一线员工放在企业最重要、最前沿的位置,不仅有利于一线的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直接向上反应顾客的期望,同时也为从顾客的参与中了解顾客期望的过程中,弥补市场调研的不充分,为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创造必要条件。(2)引导顾客正确感知服务质量,形成合理的期望
首先,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具体、形象的服务质量标准,使得服务对于顾客而言具有一定实体性。
其次,在顾客服务使用之前,企业服务人员应与顾客进行良好沟通,一方面告知顾客关于服务的尽可能多的信息,引导顾客正确使用相关服务,避免其由于自身使用错误而将责任归为企业;另一方面告知顾客企业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如技术、服务等还没达到顾客的期望方面),引导其形成合理期望,避免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3)将个性化服务贯穿于移动通讯服务全过程。
6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移动通讯服务的全过程,包括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三个不可分割的阶段。针对不同的产品品牌的顾客群体,在顾客接受服务前,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与建议,顾客接受服务中和服务后,通过短信、电话回访等方式与顾客保持联系,询问顾客对目前使用业务感知质量如何,把顾客的疑问和建议回馈给企业的管理层,从而顾客需求预测和调研奠定基础;同时,在与顾客沟通之中挖掘服务的特殊化与个性化,使每个阶段的服务都给顾客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从而让顾客对移动通讯服务的关注和感知贯穿于购买服务的全过程。
5-2-2差距二:质量标准差距分析
质量标准差距:指服务提供者所制定的服务标准与管理层认知的顾客服务期望不一致产生的差距,即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中的差距2。
1)质量标准差距产生的表现与原因
对应本文前面的研究,发现随着“体验经济 ”的来临,顾客的对移动通信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原来的单从“功能性 “逐渐过渡到 “体验性 ”,为了迎合顾客的这一需求,移动通讯企业推出了“彩信 ”、 “彩铃 ”“无线下载 ”等移动增值业务。
但通过问卷对顾客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除了“短信 ”、 “彩信”、“彩铃”的回答使用过的人数比例较高外(分别为100%,68.5%、68.2%),其增值业务的使用比例均不超过47.9%。可以看出企业设计的这些体验的产品和服务无法与顾客的实际需求相吻合,说明需要企业在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与顾
客的期望存在差距,我们将结合这些问项为移动通信企业提出改进建议,缩小设计的服务标准与管理者对顾客期望认知之间的差距。
通过调研的结果反映出,在移动通信企业差距2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企业在推行体验服务时候对与计5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划工作的执行没有有效监督,使得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没有按照组织计划执行,没有实现较多的顾客可以体验信度新的产品和服务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差距产生的原因与服务质量的设计性有关。
2)缩小质量标准差距的建议
移动通信重视服务设计与提供的管理过程,这是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它有以下三个方面要做:第一,服务规范明确化。
针对移动通信企业设计的众多移动增值业务中,顾客使用过或体验过的只有三项,没有使用其他业务的原因,除了顾客个人的手机不支持外,大部分顾客认为在向热线服务人员的咨询增值业务相关的申请过程中,这些产品在办理过程和程序繁琐,并且操作步骤复杂,而且没有依据顾客的不同型号手机而特别关照顾客,说明移动通信在设计新产品和服务时,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不仅设计适
6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服务规范,明确“提供什么服务 ”,而且要确定 “服务提供规范”,进一步确定“如何提供该项服务的 ”方法与步骤。第二企业高层领导人对服务质量规范有效监督。
如果说“服务规范规定了 “做什么 ”,服务提供规范规定了“怎么做 ”,那么服务质量控制规范则主要检查“有没有做到”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有效地达到了服务标准。对移动通信企业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遵守规定的提供服务规范,并对
是否遵守服务规范进行监督,在出现偏离时管理人员要及时对出现问题管理行为进行纠正,同时对服务提供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收集顾客评价,并且在实施顾客满意度调查中,专人负责指导顾客的填写,确保顾客对服务质量的实施评价更加真实、有效。
5-2-3差距三:服务传递差距分析
服务传递差距:指服务生产与传递过程没有按照企业所设定的标准来进行,即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之中的差距3。
1)服务传递差距的表现与原因
对应本文前面的研究,发现因子分析的过程中,将有关移动通信公司可靠且准确
地提供所承诺的服务的问项目归为了“可靠性 ”的服务质量构面,并且在 “感知的服务水平”对“顾客满意度 ”(分别见第4-5-2节)的回归分析,发现“可靠性的感知”和对“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中排在第二位(回归系数为0.260***)。对应服务质量问卷中“可靠性”问项, “3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5网.络稳定,技术可靠”、“9在.时间、流程和渠道方面,公司的业务办理和缴费都很方
便”、“10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16通.过使用该业务提高了顾客的生活、工作效率”,通过回归分析,发现“5网.络稳定,技术可靠”这一问项对“顾客满意度 ”影响程度最大,我们将结合这些问项对移动通信企业内部
整体运营水平提出改进建议,缩小移动通信企业设计的服务与传递的服务之间的差距。
对于移动通信企业来说,差距3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管理与监督不力、员工对顾客的需要或期望感知有误和缺乏技术、运营方面的支持。具体表现为:整个服务组
织员工的团队合作和运营能力较低;员工与工作的适合程度;服务技术和系统无
法满足标准化的要求;服务质量标准规定的过于复杂和僵硬,员工得不到有效授
权无法及时处理顾客特殊问题等。由此看出这一差距的差生与服务质量的执行性
有关。
2)缩小服务传递差距建议
55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加强团队合作
6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移动通信企业整体服务的传递不仅仅靠直接与顾客接触的一线员工,移动通信企业整体组织的服务配合—— 服务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前台的服务人员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以及不同的服务部门之间的合作都是影响服务传递的过程。
特别是移动通讯企业的一线员工,他们直接与顾客接触,在顾客办理业务和咨询的过程中,对于顾客的疑问(特别是技术疑问),都要在企业内部与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协商与沟通,从而对顾客反映问题较快解决,保证企业较高的整体运营水平,提供可靠的服务。
(2)选择与工作适合程度高的员工
员工和服务传递过程中的问题有时是因为员工不能适应工作对他的要求而产生的,对于不同的服务人员来说,每个人是否愿意直接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愿望是不同的;对同一服务人员来说,不同的时候这种愿望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区别,对于移动通信企业的一线服务人员,长时间做那些重复性的服务工作,往往由于感到限制其潜能完全发挥或感到枯燥而不乐意将服务工作很好地完成。规定服务人员必须达到的最低服务质量水平和服务人员实际可以达到的最佳服务水平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采用岗位轮换等措施,使服务人员在与自己较适合的岗位上尽可能地以最佳服务水平来为顾客服务。
(3)工具和工作的有效配合
对于顾客来说来说,移动通信产品技术性能顾客选择产品的首选因素,但由于通信产品的技术性能的优劣受到手机本身通信质量、通话所在地理位置、网络运营商的技术设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部分顾客由于客观地理环境较难改变,希望移动通信企业不断完善通信设备,使得顾客可以在保障基本通信功能的前提下,体验和感受到更多的移动通信的增值产品的优越性。(4)对员工适当授权
服务传递存在很大的不同一性,因此员工在服务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员工授权程度决定了员工在遇到特殊情况下对问题处理能力。特别是一线的服务人员遇到顾客反映的特殊问题或者要求个别化的移动通讯的产品或服务时,若服务人员得到适当的授权,使得他们能够使他们在接受服务请求后迅速的做出判断,不仅对顾客的疑问进行了及时的响应,提高了顾客对服务质量感知,同时也是使员工获得成就感的好方法。
5-2-4差距四:市场沟通差距分析
市场沟通差距:指服务企业在市场宣传中所做出的承诺与企业自身实际提供的服务不一致产生的差距。即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之中的差距 4。
1)市场沟通差距的表现与原因
7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对应本文前面的研究,发现因子分析的过程中,有关服务人员传递企业承诺的服
务问项是基本被归为“保证性”,并且在 “服务质量 ”对 “顾客满意度 ”(见第4-5-3节)的回归分析,发现服务质量的“保证性 ”对 “顾客满意度 ”的影响最大(回归系
数为0.302***)。对照“保证性”的服务质量调查问卷中的22个问题,五个问项“4.计费准确,话费透明”、“6服务人员一次就可以把工作正确的完成”、“12在.交易发生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17公.司网站、业务专线有提供专业的查询和咨询服务”和“18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发现“4计.费准确,话费透明这一问项5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顾客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五个问项对应了与企业在与顾客沟通之中影响到服务质量的传递的相关服务方面。下面将结合这些问项为移动通信企业提出改进建议,缩小移动通信企业设计在市场宣传中与实际传递的服务之间的差距。
对于移动通信企业来说,差距4的产生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市场沟通的计划与执行不力,一类是企业在广告宣传和市场沟通中过度承诺。具体表现
为:市场沟通计划与服务运营未能融合在一起;企业未能准确自身的服务能力,使服务计划的执行效果降低;组织没有执行市场沟通中大力宣传的服务质量标准;过度承诺等。服务企业能否作到服务承诺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一致,能否与外部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否用顾客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服务,能否耐心倾听顾客的陈述,是解决服务质量市场沟通差距的要点。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差距的产生与服务质量的沟通性有关。
2)缩小市场沟通差距建议
通讯话费计算是否准确和及时成为顾客评价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顾客发现移动通信企业所统计的话费项目有时会迟于实际的发生额,造成顾客无法准确了解自己使用业务项目明细和消费金额。所以建议移动通信企业改善顾客顾客话费查询系统,以便及时有效反映顾客已消费的相关信息。
为了实施企业宣传的服务,移动通信企业需要与本公司和相关企业其他部门合作,
使企业的对外服务整体协调一致。如与科技部门协作,搞好移动通讯公司网络化建
设,顾客可以多渠道办理业务和了解咨询信息,完善服务程序;与业务部门协作,
推动业务发展,避免孤军奋战:与后勤部门协作,保障业务发展的后勤供应;与宣
传部门协作,特别是营销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应定期沟通,一方而确保不承诺力不
能及的事情,另一方而设计人员可充分顾客网络营销活动可能创造的需求,预先准
备和规划能够应付这些需求的技术资源,以免突然增加的访问流量导致网络堵塞造
成可靠性和进入问题。对外,要巩固同业协作,学习外资移动通信企业的经验,扬
长避短提升竞争力。总之,移动通信企业为了保证和企业所
宣传的“计费准确,话费透明 ”、“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 ”等承
7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诺,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避免在需要联合向顾客提供服务时,因为协调不力导致的整体服务质量下降。5-2-6差距五;感知服务质量差距
感知服务质量差距:指顾客所感知的或实际体验的服务质量与其所预期的不一致。即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之中的差距5。
1)感知质量差距产生的表现与原因
通过PZB模型可以得到,差距五是差距一至差距四的整体结果,差距一至差距四是差距五的具体表现。通过第二章的文献可知,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异常错综复杂,与一般实体产品不同,服务具有无形性,异质性,不易储存性等特点,这一系列特点造成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即使最优秀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出现服务失误(ServiceFailure)。即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没能达到顾客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不能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待而导致的顾客不满意的情况。
服务失误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企业形象受到损害,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造成服务失误的原因非常复杂,大体上可划分为服务提供者、顾客自身以及随机因素的影响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采取补救的措施,使得顾客对整体感知与期望的差距总体达到最低,来提升顾客满意度。所以通过上述努力消除质量感知差距、质量标准差距、服务传递差距、市场沟通差距之外,移动通信企业还要在顾客感知服务后,及时修正和弥补服务过程之中造成的服务质量失误,使得顾客感知的服务水平和期望的服务水平57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差距最小,产生较高的顾客满意度。
2)缩小感知质量差距的建议
第一,提高 “关键时刻 ”的服务接触质量水平。
顾客对“关键时刻 ”的服务接触质量很敏感,是顾客将其作为评价服务质量高低的
主要依据,因此提高“关键时刻 ”服务接触质量水平对改善顾客感知质量及其评价
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移动通信企业来说,提高 “关键时刻’的服务接触质量
水平不仅要增强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的互动,还应改善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能对顾客感知产生影响的其它接触因素 (如对于在营业厅实地帮助顾客设置手机
上网的功能,协助顾客使用移动通信增值业务,让顾客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的新的产品和服务等),避免服务失败的发生。
第二,服务失败后进行及时的补救。
即使企业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提供系统,服务失败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时点,服务补救对服务失败后重新赢回顾客满意至关重要。至于服务补救的措施,不同性质的企业有很大的差异。对与移动通信企业,建议运用心理层面和实质层面两种补偿类型,具体通过道歉、迅速反应、同情等方式首先说明服务失败原因,同时进一步进行象征性的物质或金钱补偿、重新免费提供服务、退款等十分有效的
7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补救方法。在实施这些补救措施时,首先要在在时间和响应速度上结合这些补救方式,这对于服务补救成功非常关键。
5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体验的角度入手,构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
并借助移动通信行业的实证调查,通过服务质量的外在结果—— 顾客满意度的外在测评,反映企业内在服务质量水平高低,并可以进一步发现导致产生服务质量
问题的原因,寻找出令顾客产生不满的服务质量的要素,从而为移动通信企业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议。通过这一过程研究,全文的结论如下:
1.根据Parasuraman,Zeitheml&Berry的服务差距模型和SERVQUAL量表,识别了五个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别为有形性、可靠性、关怀性、反应性、保证性。
因此移动通信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因素的重要性,为企业内部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顾客满意度提供建议。
2.顾客对移动通信企业的服务期望与实际感知存在显着的差异,其中差异较大的有“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及使用范围”、“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并进行弥补”、“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 ”、“计费准确,话费透明,建议建议移动通信企业针对以上四项进行改进,以提高服务质
量。
3.“期望服务水平”对 “感知的服务水平 ”存在显着性正向影响, “感知的服务水平 ”
对“顾客满意度”存在显着性正向影响。此外,对于移动通信行业,整体“感知的服务水平 ”低于 “期望的服务水平”时,反而产生了顾客满意,且 “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度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
§6-2研究创新点
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服务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使服务企业日益需要了解与其竞争对手的服务差距,以改进服务水平和留住顾客,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最终达到顾客满意,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如何,是理论界和营销界探讨的热点。体验作为新生的经济形态,国内外对研究还在起步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本文从体验的角度出发,结合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的关系,所以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实证上,本文还是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这给本文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的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
1)从顾客体验的视角研究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7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国内外一直是从二者的异同和因果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二者异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比较标准、概念区分等方面,随着对二者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方向服务质量研究的便是与顾客满意模式结合,扩大二者相同之处,化解二者相异之处,减少研究二者理论上的差异,以务实的观点,强调实务上运用的共同价值,并有有逐渐整合的趋势。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和体验营销的推广,探讨体验营销的效果便成从理论界和实业界关心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从顾客的视角出发,本文运用心理学、管理学和服务营销学相
关理论,通过顾客在体验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的前后的服59基
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务质量评价,
研究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
2)构建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
国内外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多以PZB(1985)三位学者所提出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GapModel)为基础,并应用SERVQUAL量表对旅游服务中的旅游社、饭店、国家公园等进行了广泛的实证与适用性探讨,但对新兴的体验服务缺乏深入探讨,因此本文应用该模型的差距五,构建了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参考SERVQUAL量表,通过对移动通信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实证调查,进而对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进行验证。同时检验和修正了 SERVQUAL量表。并实证萃取体验的服务质量衡量维度,并为每一个衡量因素确定具体的测量项目,最
终建立了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衡量量表。该量表由“有形性 ”、 “可靠性 ”、“关怀性”、“反应性”、 “保证性 ”、五大因素、22个具体衡量项目组成。经检验该量表的五个因素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全部可供后续分析使用。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和
假设验证,得出,在服务质量的五个维度中,顾客对“保证性 ”和“关怀性”的服务质量感知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最重要,这为改进服务质量的建议提供了依据。
§6-3研究的局限性
既然本文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何况体验营销在我国才刚刚兴起事物,同时由于获取研究资源和研究者水平的限制,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
总的来说,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
1)理论研究方面,因国内对体验的定义、性质、特性等基础性概念尚无完整成熟
的研究定义,加上本人研究水平与经验有限,文中提取的体验相关基础概念可能会存在概括不全面的情况。
2)实证研究方面,由于企业界对体验的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处于萌芽阶段,同时受
研究经费与时间影响,本研究仅选取了移动通讯行业进行研究,而不同省市的移动通信的体验业务的推广、发展程度不同,这种情况使得研究结论只具有相对的适应性,不同地区、不同的服务对象等等因素都将影响到研究的结果,实证研究
7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结果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问卷抽样方面,虽然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使用品牌等情况,但实际抽样的情况看还是集中在几个相关移动通信品牌消费群体,且样本的数量与移动通信的消费者总量相比略显不足,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6-4研究展望
由于时间、精力和作者水平有限,关于服务质量测评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1)本文提出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只对移动通信行业的消费群体进行了调研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不免显得单薄和狭隘,因此,该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2)对服务质量的研究包括内部质量研究和外部质量研究,本文主要是从企业的服
务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依据PZB模型中的差距五,验证服务质量的结果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并通过这个外部的结果,为企业内部的服务质量
改进提出理论上的建议,并未对企业内部过程控制和内部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的的实证,后续研究者可以参考Parasuraman等人提出的服务质量延伸模型,实证研究推出体验的营销的企业的内部服务质量存在差距,具体找出影响差距一至差距四的组织因素。6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要对企业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作出全面的评价,需要和同行业的其
他企业进行比较研究,例如顾客满意度指数和服务质量指数,只有跟其他企业相比较才具有实际意义,但由于能力有限,这一部分的工作未能完成。
61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1]Pine II, B Joseph, and 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M].Boston:Harvard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15-9
[2]Reichheld, Frederick F, and Sasser, W. Zero Defections:QualityComes to Servi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68(5): 104-11
[3]Jones ThomasO, Sasser Earl W. Why Satisfied Customers Defect[J].
HarvardBusiness Review, 1995,
73(11-12):88-99
[4]Frederic,F.Reichheld,ThomasTeal. The Loyalty Effect[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7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5]Pine II, B.Joseph, & Gilmore, James H.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Economy[M].Harvard Business
[6]Pine II, B. Joseph, & Gilmore, James H. 1999.夏业良、鲁炜译.The Experience Economy: work is
theatre& every business a stage台.北:经济新潮社 .2003
[7]马斯洛著,李文译.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8]Richard Normann. Servic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inService Business. New York:Wiley,
1984
[9]Fisk.Raymond P, & Bitner, Mary J. 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theServices Marketing Literature.Journal
ofRetailing, 1993, 69(1):61-103
[10]Gronroos, Christian.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n theService Sector. Helsingfors:Swedish
School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1982
[11]Larsson, Rikard, D. E. Bowen. Organization and Customer: ManagingDesign and Coordination of
Servic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14): 213-233
[12]Zeithaml, Bitner, M. J. Services Marketing Integrating CustomersFocus.
Acrossthe Firm. New York:
McGraw-Hill.2000
[13]Schmit.Bernd.H. 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 A RevolutionaryApproach to Connecting Your
Customers.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Sons, 2003
[14]Holbrook, M.B. The millennial consumer in the text of times:Experience and entertainment. 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2000(2):178-192
[15]郭红丽.顾客体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6[16]崔国华.体验营销概念及其策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3[17] Schmitt, B. H. 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Gustomers toSENSE, FEEL, THINK, ACT,
RELATE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M]. New York: :TheFree Press, 1999:117-158
7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18]Parasuraman,A.Zeithaml ,A&Berry ,L.Conceptual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of Marketing,1985(8):41-50
6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 芬)克里斯廷·格罗鲁斯(ChristianGronroos)著.韩经纶等译,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
策略(第二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44
[20]Parasuraman, A, Zeithaml, A & Berry, L. Conceptual of Service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 49(8):41
[21]Parasuraman, A, Zeithaml, A & Berry, 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Process in the Delivery of
ServiceQua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52(8):35-48
[22]Levitt, T. Production-Line Approach to Service[J]. Harvard BusinessReview,1972(50):41-52
[23]Parasuraman, A, Zeithaml, A.& Berry, L. Conceptual of Service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of Marketing,1985, 49(8):41-50
[24]Parasuraman, A, Zeithaml, A & Berry, L. SERVQUAL: A Multiple-ItemScale for Measuring Customer
Perceptionsof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88, 64: 12-40
[25]Gronroos C. An Applied Service Theory[J].Journal of Marketing,1982(7):46-56 [26] Bitner, M. J. Evaluating Sevice Encounters: TheEffecs of Physical
Surroundingsand Employee
Response[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4): 69-82
[27]温碧燕,汪纯孝.服务公平性、顾客服务评估和行为意愿的关系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2,42(2):109-116
[28]范秀成.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 [J].南开管理评论,1999(1):10-11
[29]Engel, J.F,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Consumer Behavior[M].
SanFrancisco:Wadsworth
Publishing,1994:198
[30]陈学军.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关系的实证研究 [J].人类工效学,2001(1)33-35,
7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1]叶凯莉,乔友庆.顾客满意评量之再探讨 [J].管理评论,2001(2):87-111 [32]白长虹,陈哗.一个公用服务质量测评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J].南开管理评论,2005(4)4-11
[33]Sasser,E.W,Olsen,P. R. and Wychoff,D.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Text, Case and Reading.
Boston:Allyn & Bacon ,1978,15-21
[34]Bitner, M. J. Evaluating Sevice Encounters: The Effecs of
PhysicalSurroundingsand Employee
Response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 4: 69-82
[35]Gronroos C. An Applied Service Marketing Theory[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2(7) 46-56
[36]Parasuraman, A, Zeithaml, A& Berry, L. Conceptual of Service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 49(8):41-45
[37]Cardozo, R. 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 Expectationand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 2000(1):244-249
[38]Day, R. L. Modeling Choices Among Alternative ResponsesDissatisfaction[J].
InAdvances in
ConsumerResearch, 1984, 11(5):496-499
[39]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Control[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91: 321-322
[40]Oliver,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Satisfaction Decision[J]. Journal of 63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Marketing,1980(17):45-53
[41]Day, R. L.& Landon, E. L.Toward a Theory of Consumer Complaining
BehaviorIn Consumer and
IndustrialBuying Behavior[M].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Press, 1977: 425-437
[42]韦福祥.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23(1):23-25
[43]Oliver, R. L.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tisfaction Processes in
RetailSettings[J]. Journal of
7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Retailing,1981, 57(4):25-48
[44]Bolton, R.N. and J.H. Drew.A Multistage Model of CustomersAssessments Service Quality and of
Value.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1, 17(4):375-384[45] Woodside, A. G, L. Frey and R.T. Daly. Linking Service Quality,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Journal of Health Care Marketing, 1989, 9(4):15-17
[46]冯云.旅游集散中心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与行为意愿研究——以杭州市旅游集散中心为例:[ 硕
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6
[47]蒋波.服务市场的顾客满意度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
[48]李纯青,孙瑛,郭承运.e-服务质量决定因素与测量模型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4,13(3):132-136
[49]陈学军.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关系的实证研究 [J].人类工效学,2001(1)33-35 [50] Richard, M. D.and A. W.Allaway. Service Quality Attributesand
ChoiceBehavior[J].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1993,7(1):59-68
[51]Oliver, 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Decis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0(17):45-43
[52]Cronin, J. J. et al.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Quality, Value, and
CustomerSatisfaction on Consumer
BehavioralIntentions in Service Environments[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0,76(2):193-218
[53]Parasuraman, A, Zeithaml, A& Berry, L. Reassessment ofExpectation as a Comparison Standard in
MeasuringService Quality: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Marketing, 1994, 58(1):111-124
[54]胡凯杰.应用服务质量量表与知觉价值模式探讨旅客再消费意愿之影响因素:[博士学位论文].
国立台湾交通大学,2003
[55]袁艺桦.体验营销、体验价值与顾客满意度之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国立台
北科技大学商业自动
化与管理研究所,2003
7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56]Holbrook M. B.The Nature of Customer Value :AnAxiology of Service in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
ServiceQuality:New Direc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publications,2002 21-27
[57]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42-320
6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A调查问卷
移动通信顾客体验服务质量调查
尊敬的女士/先生(同学):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移动通信行业顾客消费过程中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以期提升企业服务质
量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现在想了解一下您在日常使用手机过程中,选择移动通信企业时所重视的因素
以及实际使用通信业务后的感受。
您的意见将是这份研究能否进行的重要资料,所收集到的资料纯粹供学术研究之用,并以不记名
的方式作答,敬请放心填写。
对您的支持与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07年10月
我们的联系方式: 联系人:电子信箱:
第一部分:个人基本资料。请在适合您的选项后打勾 “√”。
1.性别:⑴男() ⑵女()
2.年龄:⑴21—25岁() ⑵26—30岁() ⑶31—35岁()
⑷36—40岁() ⑸40岁以上()
3.职业:
⑴退休人员() ⑵教育工作者() ⑶政府机关干部() ⑷财经人员()⑸医护人员() ⑹金融从业人员() ⑺科技科研人员() ⑻法律工作者()⑼企业管理人员() ⑽商业服务业从事人员 () ⑾公司职员()
⑿大中学生() ⒀军人警察() ⒁工人() ⒂自由职业者()
⒃体经营者() ⒄待业人员() ⒅其他()
80/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4.教育程度:
⑴高中及以下() ⑵大专() ⑶本科() ⑷硕士及其以上()
5.使用的品牌业务:
移动:⑴全球通() ⑵动感地带() ⑶集团卡() ⑷神州行()联通:⑸世界风() ⑹新势力() ⑺如意通() ⑻CDMA()
6.手机月费用:
⑴50元以下() ⑵51—100元() ⑶101—150元()
⑷151—200元() ⑸200元以上()
7.您都使用过以下哪类增值服务?(可多选)
⑴短信() ⑵彩信() ⑶彩铃() ⑷手机上网(WAP)()
⑸飞信() ⑹移动聊天() ⑺下载服务(铃声、音乐图片等) ()
65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⑻移动支付() ⑼手机报() ⑽其他()
第二部分:以下是针对您所选择的移动通信服务产品的服务质量调查,当您选项移动通信服务之前,对下列因素的重视程度如何?使用后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又如何?请分别在“重要程度 ”、 “满意程度 ”相应答案数字下打“√”.重要程度不
重要
满意程度
较一比非不比一比非不般较常满较较常重重重不满满要要要满意意问题
一、有形性
1.公司拥有吸引力的外观和门面2.公司员工有整洁的服装与外表4.计费准确,话费透明5.网络稳定,技术可靠二、可靠性
6.服务人员一次就把服务正确的完成 7.公司可以在承诺的期限内满足顾客的要求8.营运商对顾客个人信息保密
9.在时间、渠道和流程各方面,业务办理 | 和缴费都很方便 | 三、反应性 |
10.顾客反应的问题,服务人员可以快速做出答复11.公司为顾客提供新产品业务的体验机会12.在发生交易之前,让顾客清楚业务的优劣
及使用范围
13.给顾客带来的不便,公司能够迅速致歉 并进行弥补四、保证性
14.服务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的要求
15.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16.通过使用该业务提高了顾
客的生活、工作效率
81/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3.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宣传材料一致
17.公司网站、服务专线提供专业的查询和咨询服务 五、关怀性
18.顾客可以多渠道获取相关资费、业务信息19.服务人员能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咨询和建议20.公司提供灵活的资费方式供顾客选择
21.公司能够向顾客提供专门定制的个性化套餐服务66河
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2.公司对于不同的顾客提供个人关怀
第三部分:就您所选择的移动通信服务整体感觉如何?请在认为正确的答案的数
字下打“√”。满意程度 不比一
比满
满较般较意
意不满
满意
意
整体而言,我对此移动通信服务的满意程度
第四部分:您对改善移动通信企业服务质量有何建议,请提出您的改善方案与方法。
改善方案改善方法
本次调查问卷到此全部结束 ,非常感谢您的协助!
67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附录B文中使用相关数据表
附表B.1
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问项信度分析Item-TotalStatistics
ScaleMean if
期望1期望2期望3期望4期望5期望6期望7期望8期望9期望10期望11期望12期望13期望14期望15期望16期望17期望18期望19期望20期望21期望22
ItemDeleted
ScaleVariance if Item Deleted
CorrectedItem-Total
Correlation.202 .175 .676 .690 .543 .455 .283 .608 .496 .761 .578 .555 .469 .218.624 .
441.706 .729 .388 .443 .259 .728
SquaredMultiple Cronbach's Alpha Correlation
ifItem Deleted
82/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91.471190.7025 90.6446 90.7190 90.2810 90.4959 90.4793 90.8843 90.429890.6777 91.1983 90.4132 90.5124 90.7273 90.9669 90.5950 90.768690.9587 90.5207 90.5620 90.5868 90.9256
104.118106.144 97.214 93.887 103.937 102.919 105.052 97.153 103.264 96.65495.110 103.094 102.469 105.467 97.816 103.260 97.096 93.240 104.052102.498 105.044 93.169
.498.478 .692 .933 .751 .757 .629 .781 .683 .808 .705 .657 .743 .649 .774.615 .672 .87 9 .529 .698 .600 .885
.899.897 .884 .883 .889 .890 .894 .886 .889 .882 .887 .889 .890 .896 .885.890 .883 .88 1 .891 .890 .895 .881
6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表B.2
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问项信度分析Item-TotalStatistics
ScaleMean if
感知1感知2感知3感知4感知5感知6感知7感知8感知9感知10感知11感知12感知13感知14感知15感知16感知17感知18感知19感知20感知21感知22
ItemDeleted
ScaleVariance if Item Deleted
CorrectedItem-Total
Correlation.370 .588 .657 .636 .572 .440 .471 .535 .656 .578 .494 .631 .562 .534.576 .
669.513 .519 .681 .601 .591 .532
SquaredMultiple
Correlation.536 .616 .653 .655 .540 .521 .594 .544 .645 .610 .556 .687 .622 .555.623 .
695.509 .551 .658 .727 .716 .484
Cronbach'sAlpha if Item
Deleted.921 .917 .916 .916 .918 .920 .919 .918 .916 .917 .919 .916 .918 .918.917 .916 .919 .919 .915 .917 .917 .918
77.082676.9421 77.3471 77.3140 77.1488 77.3306 77.1240 77.1818 77.281077.1488 77.2975 77.6364 77.5207 77.2645 77.5289 77.1653 77.024877.3140 77.2810 77.4959 77.4628 77.2397
231.493224.488 218.345 217.351 219.961 225.723 227.143 224.650 217.154223.211 226.177 216.067 219.985 223.563 221.268 220.856 225.691222.484 217.870 219.485 219.684 222.467
83/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69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附表B.3
顾客感知与期望的差距问项信度分析 Item-TotalStatistics Scale Mean if差距1差距2差距3差距4差距5差距6差距7差距8差距9差距10差距11差距12差距13差距14差距15差距16差距17差距18差距19差距20差距21差距22
ItemDeleted
ScaleVariance if Item Deleted
CorrectedItem-Total
Correlation.205 .398 .708 .738 .609 .472 .508 .594 .604 .674 .617 .681 .561 .528.645 .
592.560 .623 .653 .526 .471 .638
SquaredMultiple
Correlation.466 .472 .659 .694 .598 .455 .528 .579 .589 .629 .686 .653 .513 .553.629 .
587.558 .580 .648 .632 .670 .640
Cronbach'sAlpha if Item
Deleted.927 .924 .918 .917 .920 .923 .922 .920 .920 .919 .920 .919 .921 .922.919 .921 .921 .920 .919 .922 .923 .920
-14.3884-13.7603 -13.2975 -13.4050 -13.1322 -13.1653 -13.3554 -13.7025-13.1488 - 13.5289 -13.9008 -12.7769 -12.9917 -13.4628 -13.4380-13.4298 -13.7438 -13.6446 -13.2397-13.0661 -13.1240 -13.6860
384.906379.150 356.044 345.793 363.532 371.572 373.031 362.844 364.094361.318 355.657 357.258 363.375 366.051 359.098 370.064 366.375354.748 362.417 365.446 367.576 353.784
7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回首在河北工业大学两年半的时间,感慨良多,内心充满感谢。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宏教授。刘老师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对工作的奉献精神、以及他在生活中积极的心态,都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从论文的选题到最终的完稿过程,刘老师一直不遗余力地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使我可以如期完成论文。而刘老师出众的个人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幽默风趣的谈吐更让我印象深刻,这都使我受益终身。
感谢在问卷收集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所有朋友们,他们很多是久未联系的中学同学、还有大学和研究生同学、还有许多素未谋面的朋友,在百之中为我的问卷提
84/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出宝贵的意见。特别感谢师妹武运卓、师弟张树鹏、李楠、王怀冲、徐恒龙,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问卷的的顺利收集。
感谢寝室同学段丹华、王军花、孟丽萍,两年半的的寝室生活和谐愉快,我们在论文最艰辛的时候携手走过,最后迎来了论文顺利答辩的结果,相信这份友谊能一直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旅途。
最后我要感谢我深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给我最大的包容和帮助,理解我、支持我,默默无私的奉献着,愿他们健康快乐。
千言万语也道不出我心中对每个人的一一感激之情,在我的身后可能还有很多默默支持和关心我的朋友,感谢生活赐予我生命中那么多重要的人。也要感谢河北工业大学,感谢工大让我有机会认识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感谢工大给予我这段丰
富精彩的研究生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奋发努力 !
71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发表论文
[1]Liu Hong, Zhao Li-mei, Shi Rui. Search on Service Innovation StrategyChoic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XiaoboWU. GMC’07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China.hangzhou:Institutefor Manufacturing, University of Cambrige, UK, 2007.31-36
72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石蕊河北工业大学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金成祚 中韩市场营销文化的比较分析 2008
人们历来只是把文化作为企业在经营中所面临的,构成客观环境的不可控因素之一来考察营销活动。但是,在营销活动的实践中发现:营销活动中的商品交换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交换现象,也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表现,而是一种商品文化现象的表现。文化贯穿于营销活动的始终,它是市场营销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加强市场营销文化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5/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韩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尽管两国同属于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圈,但由于社会历史进程、国家特有因素、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民族文化上仍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灌溉于市场营销管理之中便形成了不同的营销文化。当前,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与其他国家的企业一道在中国经营公司,中国企业也进入了韩国市场,因此,开展两国之间市场营销文化的比较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用营销文化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新思路,不仅跨国公司在做国际营销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即便是做国内营销也不可忽视文化的竞争力,这一现象,一方面是企业市场营销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企业为在市场营销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中韩两国市场营销文化的比较研究,促进两国市场营销文化的互相渗透、融合和创新,推动两国市场营销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为两国企业的共同成长、壮大和繁荣,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这也是本文选题和本人竭尽全力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全部目的所在。
2.学位论文赵杰英 湘潭市住宅房地产市场营销问题研究2005
本文在系统分析湘潭市住宅房地产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从企业管理、营销策略两条主线,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误区,重点论述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思路的设想。分析与解决湘潭市房地产企业住宅房地产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是从两方面入手的。一方面从企业角度而言,首先谈到更新营销理念,树立科学的营销观。分析了国内外营销理论中 4Ps、4Cs、4Rs理论,提出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倾向不同的观点。同时,引入 “三全”理论,提出 “全企业、全过程、全员 ”营
销管理的观念。还介绍了可供借鉴,采纳的关系营销、网络营销的观念,以及各种观念对营销策略的影响。其次,从企业文化、人员培训、团队管理三方面,谈到建立与培养一支高素质营销队伍的问题。最后,谈及优化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结构,加强市场营销管理的控制的问题。另一方面,从营销策略的角度谈了湘潭市房地产企业住宅房地产市场营销问题的对策。一是加强营销调研,理顺调研组织和调研步骤。二是理性分销。在介绍销售渠道的类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销售渠道决策应考虑的因素,直销与代销的利弊,介绍了房地产商品产销分离的趋势以及销售渠道管理与评估的基本知识。三是优化房地产企业产品促销组合。结合湘潭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各种促销手段的利弊及效果,以便企业正确的选择合适企业、合适项目的促销手段。最后,建议通过应用价值工程优选方案,绿色营销和倾力打造品牌等三个方面创造企业竞争优势。
3.学位论文邱德立 三钢集团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2006
三钢集团公司经过近50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市场营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市场营销是钢铁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工作。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需要研究企业的营销策略,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86/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本文主要以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一书中提出的营销管理理论为指导,在分析、研究三钢集团公司所处的营销环境以及公司市场营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四个方面完善三钢集团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简要阐明研究三钢集团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必要性,并对三钢集团公司基本情况作了简介。第二章通过对钢铁行业以及福建区域市场的营销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钢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三章对三钢集团公司市场营销现状进行简述,分析了三钢集团公司市场营销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根据三钢集团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以及市场调查的情况,进行市场细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营销流程进行重构、对销售区域进行调整、对营销渠道进行重建以及改进定价方式,完善三钢集团公司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提出保障三钢集团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配套措施,包括改进物流管理、着力降低产品成本、致力新产品开发、建立有效的营销激励机制等。
4.期刊论文 汪红军 市场营销中的信息交流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 2003,13(2) |
信息优势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信息交流也成为市场营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文章在总结和汲取前人对市场营销和信息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信息学的角度对市场营销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为如何促进市场营销中的信息交流提出了一些建议.
5.学位论文袁丹 企业的设计市场营销管理研究 2007
设计的含义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它既具有一般计划的基本特征,又突出平面、立体或空间的形象创造的特点。人们所需要的物品,一般都需要先进行设计,然后依据设计所指定的工艺、材料、结构、功能等投入生产。市场营销,简单地讲就是商品的销售。市场营销需要市场调查、设计、生产、广告促销、批发和零售,还需要了解消费者还未满足的需求,并推出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来达到企业盈利和发展的目的。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是 20世纪以后的事情。与管理学和营销学相比,设
计学的社会基础十分单薄,学术界对它的印象不深。而从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从管理学中脱离出来开始,一直发展到今天,市场营销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十分完善的理论,如市场细分、目标市场、消费者细分、市场定位、设计定位、商品定位等等;而且还有很成熟的策略理论,如服务营销、竞争营销、合作营销、国际营销等。这些内容,对于设计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促进自身的
发展和完善,设计学必须借鉴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当设计越来越成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发展自身的强有力手段时,设计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关心
自身的审美与功能,设计的经济特征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面对加入WTO后的机遇与挑战时,设计也要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去;同时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行业,设计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于是,在设计中引入市
87/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场营销管理是迫在眉睫的。市场营销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设计的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市场营销给企业提供了很多的生产力机会;市场营销也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目标,让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因此,研究设计市场营销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提高设计业整体的设计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设计这一领域,探讨了市场营销管理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当今国内外优秀设计企业的管理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设计行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的建议与策略,还指出设计行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以及要不断进行设计产品的创新,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总之,设计市场营销管理不仅是一个学术界要研究的对象,而且是当今设计企业极其关心的热点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践,尽早探索一条加快我国设计行业健康发展,提升设计行业整体设计实力和竞争力的市场营销管理的道路,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飞速发展。
6.学位论文董培峥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2004
本文以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为主题,利用在 MBA期间
学到的市场营销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全面分析该企业所处环境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在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实施和控制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全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钢集团公司、韩国浦项制铁株式会社和由此两家合资成立的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概况。
第二、三、四章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环境、市场需求和内部条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
第五章对公司所在的冷轧薄板市场进行了细分,选择了目标市场,并对该企业产品做了目标市场定位。
第六章根据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制定了公司的市场竞争策略,重点提出了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第七章对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出了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对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7.学位论文王义昌 企业市场营销预测模型研究与分析 2007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很多生产企业都在进行市场营销的预测,一个好的预测结果可以很好的用于指导企业的决策,使决策者能合理安排生产,合理制定营销策略等等。随着线性预测技术的发展,这一技术在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以及其他应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基于线性预测原理讨论了一种市场营销预测模型,对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实际销售历史数据确定预测模型参数进
行了分析和实验。利用某公司山东地区的 | ACB( 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 ),MCCB( 塑 |
88/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料外壳式断路器)历年来的销量作为数据来源,首先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预处理,在对预测模型参数的估计与计算的过程中,通过选用的一个误差准则来确定一组相对最优的预测参数,最后用得到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线性预测方法是可以用来建立市场营销预测模型的,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8.会议论文万朝生 卷烟工业企业市场营销浅谈 2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即树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买方需求为中心,按需要组织生产,充分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的经营指导思想.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坚持选择目标市场,实施目标市场营销,准确地实施产品市场定位策略,加大对市场的促销力度和服务力度,不断增强企业的诚信度.只有这样,卷烟工业企业才能尽快地走出产品销售困境,更好地应对我国入世后给烟草行业带来的挑战.
9.学位论文王伟 南方化学辽河催化剂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2004
盘锦南方化学辽河催化剂有限公司(简称SCLC)是中德合资企业,主要从事合成气催化剂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国内的市场开发和销售由自身完成,产品出口通过南方公司的国际销售渠道实现。国内的销售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为出口。南方公司选择SCLC作为设在中国的低成本制造中心,旨在占领亚太地区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以确立其在亚太地区合成气催化剂市场的主导地位。
SCLC在国内市场销售业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笔
者选择SCLC的市场营销策略作为研究课题,希望能为SCL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些微薄之力。
本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概述,阐述了市场营
销的概念和现代营销理念,结合营销管理框架、程序,提出SCLC市场营销策略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简单介绍了南方化学集团公司和合资公司的概况,并以高变产品为例简要介绍了催化剂产品及其用途。
第三章从宏观角度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波特五因素分析法对行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从中观角度对影响催化剂市场形势的国际市场行
情、国内合成气和甲醇催化剂产能、需求等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 SCLC面
临的机会和威胁。
第四章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企业的内部环境,通过对企业的技术、生产能力、营销能力、财务状况以及人力资源和组织结构的研究,指出企业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并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
89/ 90
基于顾客体验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第五章对公司销售的催化剂产品进行了市场细分,选择并确定了目标市场策略,对催化剂产品所处的市场竞争地位进行了策略研究。
第六章重点研究了SCLC催化剂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提出了优化产品组合的产品策略;左定价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定价策略;分析公司的分销渠道策略,探讨了渠道管理模式;指出促销活动应致力于构件促销沟通系统,提出公司促销组合策略思路;将服务营销策略和关系营销策略作为营销组合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七章讨论了作好催化剂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和控制应做的各项工作。
本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旨在对SCLC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策略起到指导作用。
10.学位论文傅欣沛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的研究 2003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建筑业是走向市场较早的行业之一,早
在1984年,国务院就提出建筑企业要作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进入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相应的法规、管理制度滞后。目前,建筑市场体制不健全,市场行为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运行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筑企业由于内部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缺乏正确的市场经营理论的指导,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被动且盲目,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及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致缺乏竞争能力,直至破产。为了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建
筑企业就必须使其经营活动按规律而行,这就是市场→企业 →市场。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作为建筑企业的两个有力支点,以二者的多维合作作为建筑企业发展战
略的核心要义,是建筑企业相机抉择中的优化策略。技术创新是建筑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手段,是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必然选择。技术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加强市场营销。
本文链接:
授权使用:绍兴文理学院(sxwlxyIP),授权号:0026ad5a-e145-43f4-9c12-9e3f00f20f95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1日
90/ 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