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
作者:马灵洞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5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传统高中班级管理模式被质疑。班主任管理的“警察式”与“保姆式”形式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不能展现主人翁意识,也不能感觉到班级的吸引力所在,更不能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积极学习。基于此,对高中班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对构建自主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探索与构建
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与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这并不意味着将班主任的作用淡化,而是让班主任在学生自主管理中扮演一个指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在传统班级管理基础上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使学生共同合作营造出奋发向上的学习 环境。
一、当前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独立性差
现行高中学习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比较优越。来自家庭的舒适感以及父母溺爱,使得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竞争能力相对来讲很弱。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自主管理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建立自主管理模式班级,学生的自立能力是关键。家长的错误思想使得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缺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能力形成不是孤立培养的部分,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2.教师观念应该转变
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是教师全权负责的形式,这种形式严格地教师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学生是管理模式中的被操作者,很多高中存在学生怕班主任的现象,在班主任面前不敢讲出对班级建设有帮助的建议。只是跟着教师的指挥走,这样的模式学生中规中矩,但是天性却被抑制。学生不能成为教室中的主人,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而对于自主管理模式,部分教师不能接受,他们对学生不信任,认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就是“放羊模式”。 二、构建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策略 1.树立良好的班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很多生活习惯都在班级中养成。因此,班级的风气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沃土,对学生的成长以及班级的各项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对于班级自主管理而言,良好的班风使得班级自主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树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在这其中起到引领作用。(1)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明确班风的建设意义,带领学生充分理解班风的概念,在具体的实践中感悟集体班风的重要性。例如,集体活动最能彰显班风,在学校的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赛中,班风最容易建立。(2)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在学校集体活动的表现,将班风的重要性传达给学生,使得学生在集体中感受到班级的荣辱感与使命感。(3)教师应该反复强调学生的一言一行是班级形象的体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4)构建良好的班风,需要建立赏罚分明制度,树立典型。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也是集体感的表现,只有一个集体相互之间心向着一个方向发展,才能有益于班级自主管理。 2.自主管理实施模式 (1)我的班级,我管理
在班级中建立自主管理条例,便于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在班级建设板上明示班级自主管理的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使得学生能够对班级管理重视。在具体班级活动中时刻提醒自己哪些事该做,要做好,哪些事不该做,并且自己应该负责的部分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班级建设的表扬栏中为自己的优秀行为增光添彩。榜上有名的管理增加了班级自主管理的透明度,同时也美化了教师摆设,有助于文明习惯的养成。在科任教师上课时能够增加教师了解学生的机会,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班级纪律卫生检查是班级自我管理环节不能缺少的部分,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管理班级情况进行了解,教师对班级的卫生以及纪律的检查,能够促进学生对管理制度的调整与改进。
(2)我的组织,我确立
班级自主管理中的核心带领人物是班委,班委对班级的管理是另外一种班主任管理形式,但是班委与班主任相比,具有更多的亲民性。班委是班级发展的核心凝聚力。高中阶段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因此,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班级管理制度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前提。在班级中人人都应该有“我的班级我做主”的心理,班委应该及时召开班会,在会中对班级管理的纪律、卫生、成绩进行总结,并集思广益,从集体中收集有益于发展的建议,并及时实施。班委将班级内部事务进行分块管理,将每个岗位的主要责任、管理范围进行公示。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测评,在班会中将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并且将班会内容记录在班级日志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正是学生能力养成的转折点,传统班级管理方式不能发挥学生学习与管理的积极性。而构建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不仅能在学习形式上与时俱进,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高中班级管理正向着学生素质能力养成方向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张旭.关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编辑 薄跃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