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反方一辩

2020-02-06 来源:独旅网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很高兴在这里参加辩论赛。首先,请允许我感谢对方一辩那慷慨激昂的陈词。刚才对方辩友滔滔不绝,无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网络在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快捷性与方便性,我方自然承认网络对人类文明进程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也认同大学生在正确使用网络时所带来的利益。但是,我们今天要辩论的话题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还是弊大,因此我方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首先,我奉劝对方不要雾里看花,忽略了我们今天探讨的主体——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说到这儿,我想先来谈谈大学生的特点:1、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仍然缺乏有效的判断标准; 2、年轻的我们易被感情左右,心智仍不够成熟,自制力较差; 3、尚未完成社会化,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完全形成,易受社会不良因素感染。下面请允许我从下面几个方面阐述我方的观点:

第一,信息污染。据英国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就有47%与色情污秽有关,六成左右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除此之外,网络上虚假信息、政治攻击、垃圾邮件,血腥暴力,期满诈骗,流言蜚语等等如此之多的信息污染,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无意中潜移默化,步步深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道德意识弱化、价值判断能力弱化,进而产生道德危机。

第二,人际交往的淡化。网络文化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进入了“人——机——人”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真实的面对面,眼对眼的接触机会。即使再Q群或微信中聊得热火朝天,毕竟是蒙上了一层虚假的面具。当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朋友圈,与现实家人、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络就会淡化,与真实生活也产生了距离感。当他们从网络走出来的时候,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极易导致情绪紧张、孤僻、冷漠以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第三,影响学习学业。结合实践与理论在大学里学习,本就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资源的丰富和资源的共享导致了大学生的懒惰,懒得思考,懒得动手。比如课后习题,网上有答案,很多同学是借助答案完成作业,根本就没有思考问题的所以然。因玩游戏看电影小说,导致第二天上课打盹,精神萎靡。屡劝不改,最终荒废学业。对方不要对我们说沉迷网络只是极少数人,其实大部分人是处于半沉迷半理智状态。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28.1%的大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在于游戏娱乐,所占比例最高,学习仅为26.2%,其余大部分为网上聊天交友,看电影等。

第四,影响身体健康。玩游戏,看电影 视频 小说,无不是全神贯注,长期盯住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导致视力下降。且长时间的坐卧,也容易造成背部损伤和腰部损伤诱发颈椎病、腰椎劳损、肩周炎及肌紧张性头痛等疾病。可见网络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弊大于利。谢谢!

(正方一辩结束语;对方辩友也许会在接下来的辩论中列举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例子,但我方要这里重申的是,我们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也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道德素养和辨别能力,而不是自己有了问题,就把责任通通推卸给网络,也希望对方辩友不要犯这样

的错误。在最后,我要重申我方观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

(对方一辩刚才莫名其妙说我们将责任统统推卸给网络,莫非忘了今天的主题——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这是责任不责任的问题吗?可惜对方辩友已经犯下了根本性的错误,希望不要再犯!在最后,我要重申我方观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 可见绝大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据统计,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56.4%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么大量的大学生上网,没有多少人造成人格分裂吧,没有多少人杀人放火危害整个社会吧,没有多少人使国家动乱经济滞后得不到发展吧,那又如何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呢?)

(看来对方辩友还是避开了利大还是弊大的中心,仅仅想以极少数大学生堕入网络黑暗来反映——绝大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让我来告诉对方辩友什么叫绝大多数,身为系维修部,院青协献血队的我,曾数次扫楼派单。当我说同学你好打扰一下推门而入,看到的景象哪不是大学生们坐姿懒散,拿着手机刷刷刷,对着电脑看电影,打游戏,撸啊路呢?你以为每个人都像 惠州学院 的 邓庄 同学这么认真学习吗?天啊!请问对方辩友,何为事实?眼见为实!事实大于雄辩!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