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化学考试复习题

2022-10-04 来源:独旅网


考试题目由 填空、选择、是非、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四部分组成(包括计算)。 一、名词解释

1、自由基 : 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2、环境效应 : 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3、化学去除 :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其他气体或粒子而使原污染物在大气中消失的过程。

4、光化学反应 :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统称为光化学反应。

5、水体富营养化 :是指生物作序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6、光敏化作用: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导致接受体反应。

7、半数有效剂量 :是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死亡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

8、汞的生物甲基化 :

9、毒物的协同作用: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个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M> M1+M2

10、毒物的相加作用 :指联合作用的毒性,等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M=M1+M2

11、多氯联苯:即PCBs是一组由多个氯原子取代联苯分子中氢原子而形成氯代芳烃类化合物。

12、多环芳烃 :即PAN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二、思考题:

1. 试述温室效应的危害。

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两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一些城市可能被淹没;

全球气温上升中,由于两极温度升高快,而赤道升温慢,因此会导致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改变,例如西风漂流等减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都会减弱等,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反应;

另外由于温室气体上升,还会伴随大量其它环境问题,如物种对气候不适应导致的物种灭绝,生物对气候的不适应可能导致的疾病流行等等。 2. 试述光化学烟雾的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

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特征:

烟雾蓝色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

强烈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等,并引起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造成死亡 会伤害植物叶子 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刺激物浓度峰值出现在中午和午后

污染区域出现在污染源下风向几十到几百公里的范围内

形成条件

1. 大气中有强烈的太阳光;

2. 大气中有碳氢化合物(烃类特别是烯烃的存在); 3. 大气中有氮氧化合物; 4. 大气相对湿度较低;

5. 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

3.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通过什么方法来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

4. 试述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沉积物)中吸着的二种主要机理。 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沉积物)中的吸着存在二种主要机理: 1、分配作用:即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包括水生生物脂肪以及植物有机质等)对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作用,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相关。因而,放出的吸附热小。(相似相溶)

2、吸附作用:即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或于土壤矿物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前者主要靠范德华力,后者则是各种化学键力如氢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及π键作用的结果。其吸附等温线是非线性,并存在着竞争吸附,同时在吸附过程中往往要放出大量热,来补偿反应中熵的损失

5. 简述酸性矿水形成的原因。

6.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

(1)毒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分子立体构型、分子大小、官能团、溶解度、电离度、脂溶性等);

(2) 毒物所处的基体因素(基体的组成、性质等);

(3) 机体暴露于毒物的状况(毒物剂量、浓度、机体暴露的持续时间、频率、总时间、机体暴露的部位及途径等);划横线的是关键。

(4)生物因素(生物种属差异、年龄、体重、性别、遗传及免疫情况、营养及健康状况等); (5)生物所处的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季节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光照、噪声等)。

7. 六价铬对人体有哪些严重的毒害作用?

六价铬:对人体有严重的毒害作用。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刺激和伤害黏膜、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胃烧灼痛、腹泻、便血、肾脏损害,严重时会导致休克昏迷;会损害皮肤,引起皮炎和湿疹,甚至产生溃疡(称为铬疮)。致癌作用 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特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和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4个重要特性: ⑴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

⑵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 ⑶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

⑷在相应的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 9.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

10.大气中的卤代烃和氯氟

(1)、卤代烃(见书本45页) (2)、氟氯烃类

⑴来源:制冷剂、发泡剂、洗涤剂

⑵特点:在对流层不会发生光解反应、在对流层难以被.OH氧化、不易被降水消除。 ⑶氟化物主要以气体和含氟飘尘的形式污染大气。氟化烃气体能很快与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氢氟酸气溶胶。

⑷危害:①进入平流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在平流层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CCl3F+hv(175nm≤λ≥220nm)--.CCl2F+Cl.

Cl.+o3—ClO.+O2 ClO.+O—O2+Cl

由于各种氟氯烃类化合物都能释放出Cl.,因此,它们都可以导致臭氧层的破坏。 ②氟氯烃类化合物也是温室气体,既可以破坏臭氧也可以导致温室效应。 ③CFCs浓度增加具有破坏平流层臭氧和影响对流层气候的双重效应。 11.大气含氮污染物和碳氢化合物的光解反应式 (1)Nox和空气混合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 一、 当阳光照射到含有NO和NO2得空气中,便有如下基本反应发生:

NO2+hv---NO+O. O.+O2+M---O3+M O3+NO---NO2+O2

(2)Nox的气相转化 12.气溶胶和云下清除

13.天然水的总酸度、总碱度

总碱度/甲基橙碱度:用强酸标准溶液滴定,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PH=4.3),停止滴定,此时所得的结果称为总碱度,也称甲基橙碱度。

以强碱滴定含碳酸水溶液测定酸度时,以甲基橙和酚酞为指示剂滴定到不同pH 时得到不同的酸度:

14.水体中重金属的沉淀和颗粒物吸附作用

15.土壤重金属特性和植物重金属耐性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特点:重金属不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可在土壤中不断积累,也可以为生物所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很难予以彻底的清除。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由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遗传学特性和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所决定。

⑴不同种类植物对重金属的污染耐性不同; ⑵同种植物由于其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各异;

⑶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植物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可能表现出对某种金属有明显的忍耐性。

16.污染物质及其代谢物质转运的器官及途径

17.有机毒物的生物转化反应类型及甲烷发酵的条件

18.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的方式及化学致癌物类型

19.重金属中毒后的解除

20.水体中砷的影响因素及砷化合的还原(可能不全)

水中镉的浓度分布呈现随着水的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规则。垂直分布规律性:表层和中层的砷浓度低,深层的砷浓度较高。水体中的砷浓度取决于pH、Eh、围岩、光致转化沉积物的化学组成等因素。而大气和降水中的砷则与污染有关。

21.光解波长的计算及溶解度的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