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
摘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理念不断深化,各所高校开始关注与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希望学生日后可以实现成功创业,进而为社会发展环境下的新业态变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训练实践 引言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群体的要求也转变为具有创新创业思维以及能力的人,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效率,缓解当前阶段我国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自身得到锻炼,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无论从学生未来创业还是就业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的提出对广大教育者而言为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态
1.1国家向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支以援手
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要加强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落实完善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国家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和贴息,免费的政府服务。
1.2独特的大学环境
创业需要的激情和新奇的想法。大学就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法的地方。这里汇集着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思维的大学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一个给他们展示的平台。互联网这个任何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地方给了他们机会。而且
大学的生活空闲时间很多,足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探索。优越的教师力量,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创新创业锦上添花。
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要想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质量,很有必要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这是当前阶段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互联网+”背景下各大高校致力于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自主创业学生数量与以往相比显著增加。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可知,当前我国正处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想使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获得成功,必须注重发展学生四个方面能力,即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可知,主要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让其在发展中更好地找寻机会,抓住机会,最大程度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整体创业质量。为此,“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3大学生互联网创业需要的对策 3.1首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
互联网是不断地发展的,但是入门的钥匙是要牢牢掌握在手中的。迫切需要专业知识,大学生要主动学习。高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材施教。
3.2国家或培训机构应保证电脑设备,软件模拟供应和保证网速的速度 学习条件的满足,可以推动创业的进步。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在创业之初,是具有比较完善的电子设备的。网速没有保证,等于高端的汽车没有油,会大大影响汽车的行使。
3.3媒体应设专栏着实报道大学生创业,牢固决心,充实创业信心
创业是要有决心的,还要有坚持走下去的毅力。马云先生并非一开始就取得了成功,在摸索中失败过,但是他坚持下来了,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是有磨难的,需要信心的支持。
3.4预防技术风险
针对于技术风险,大学生们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希望会在一些专业的问题上能够自己解决,而不是没有头脑的乱撞。严控市场的不定性,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风险与损失。对于盈利性来说,策划多种盈利模式,盈利模式具有独立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适合市场的竞争。当然对于软件的开发给予其可伸缩性,在其硬件的快速发展下其软件也能根据其环境适当给予解决方案。对于其风险,会严格落实,在最低的损失程度下解决其问题,其次深入市场了解其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应对方案,及时调整应对战略,使软件进入市场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3.5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双创教育应立足网络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建设,“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该平台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此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率,这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其自主获取创新创业知识。比如在该平台中学生可以自主分析、互相交流讨论、获取与双创资源有关的信息。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时教师应以“互联网+”为基础,于校园网站上开设“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板块。比如以专业为基础,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在明确各专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融入创业教育信息,以此对学生进行网络创新创业教育。
4创新创业项目导师团队和创业团队建设
创新创业项目导师团队培养研究,(1)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形成模式:模式一主要是政府支持推荐的相关行业企业的优秀创业者,并在行业企业内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意愿的企业家;模式二主要是合作的汽车类企业的优秀创业者和市场运营人士,对创新创业市场有充分了解的合作伙伴以及优秀的校友;模式三是社会自愿提供社会服务的个体优秀创业者,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资源,对模拟的创业项目有投资意愿和入股愿望的投资者,以及其他渠道的参与创新创业的参与者。(2)创新创业导师的工作方式:①多对一指导:根据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相应的需求,调研好前期的各种市场环境,咨询相关的机构,采取多对一的模式,从上述的导师团队中选取导师团,有针对性地对创业的项目进行指导,并
多方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定期进行交流和指导,并根据模式运营的情况,进行反馈和优化辅导,形成闭环式指导流程。②创业交流和咨询: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和高校间的沟通和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专家交流和自信活动,通过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和咨询,并对咨询的建议和想法形成具体方案,进行优化和论证,运用于创新创业项目模拟运行实践。
5汽车类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与孵化研究
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成果,推广的实施方案研究研究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流程和实施细则,以及成果推广的方式和途径,形成总体的实施方案,多渠道多方式立项,全程跟踪式中期检查与反馈,以项目实施成效作为验收的主要考核指标,对项目实施的成果进行示范推广。
6汽车技术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
面向汽车市场进行服务,“互联网+汽车技术服务”创业基地和数字化的实践模拟平台,孵化汽车美容,汽车配件及精品网络营销,二手车鉴定评估及保险理赔等创新创业项目。将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转化为实践的创业项目,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训练学生进行低成本创业。依托汽车市场进行互联网创业模式运营,探索试验各种商业模式。力争满足汽车市场产业链中最迫切的诉求,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实现汽车市场互联网服务的高效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双创教育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在此环境下,学校必须牢抓发展机遇,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标准和需求为核心,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深化“互联网+”思维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积极引进优秀的双创指导教师人才资源,建设科学规范的双创教育课程内容体系,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8(22):41-44.
[2]张林,王佳.“互联网+创新创业”导向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3):15-18.
[3]李总苛.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因素分析及其评价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4]石娟.“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D].四川师范大学,2017.
[5]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占艺,汪凯.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23-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