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2020-04-26 来源:独旅网
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他山之石 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李沁园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摘北京100024) 要】本文通过电影这个主题来揭示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从宗教,思想文化,文化监管审查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电影中中西 方文化思想内容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中西方;思想;差异;电影 一、导言 中国和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各式各样的体 现,本文分析了文化和社会范畴内对电影所传达的观念起决定性作 用的几个因素,并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分别说明中西方文化思想和观 念在电影中的差异。 二、影响电影中文化思想内容的重要因素 1、宗教 宗教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导致社会思 想差异的一个关键。老师请来的那位有西方留学经历的老师讲到的 内容对作者有很大的启发,他说我们所相信的科学也与各种宗教一 样,是一种思想而已。而在中国,我们的应试教育教给我们的只有所 谓的科学。比如说,我们并不是选择相信进化论,而是关于人类的起 源,我们只接触过进化论这一种学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扼杀青少 年的想象力的,所以国内没有人能拍出宗教题材的电影,因为没有这 个背景,但李安就可以。而通过哲学课,深刻地认识到宗教在人类思 想史上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几乎可以说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 据主要的思想统治地位,直至今天世界上近70亿人口里,信仰宗教 的在48亿以上。这学期的美国新闻简史课上,老师总说的一句话很 有代表性:“西方人离了宗教不说话”。而中国的古典神话一直倾向 于泛神论,这使得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启一神教。 在电影创作方面,人们常常惊叹于欧美宗教电影的数量和质 量,《第七封印》、《十戒》、《七宗罪》、《耶稣受难记》都是其中的经典; 而中东地区反映宗教冲突的影片也有一份深沉而质朴的魅力,《暴 雨将至》、《吾等何处去》等。也许我们对于这些电影的精神内核 在理解上会有一定障碍,但这也为影片平添了一份神秘而宏大的力 量。也许我们没有信仰,但通过观看这些影片渐渐感受到信仰的力 量,而信仰贯穿于宗教国家的社会生活中,这一点不只是宗教题材 的电影才能体现出来。比如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奖项颁给 了伊朗电影《纳得和西敏一一次别离》,在影片中不难看到在这个 路狂飙的现代世界里,古老的宗教观依然顽强地延续着它的生命 力,传统和现代的裂痕也因此日渐彰显。女护工给老人洗澡时要打 电话咨询教职人员;无助的原告要求被告人对《古兰经》起誓;影 片的最后,女护工说出了实情,是因为怕说谎遭到诅咒。 这样的影片让人们不断思考,也许信仰是所谓旧时代的产物, 在更高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里将被淘汰,但人是不是该有信仰?观 之国内,五四运动运动彻底与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决裂,文化大革 命用凶残的斗争冲洗了人们内心的道德和信仰,改革开放之后暴富 的暴富,下岗的下岗,急剧发生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最能助长人 们的贪婪自私和嫉妒仇恨,自此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美德和信仰被埋 藏起来,戒备心武装着每个人。没有信仰和道德的约束,对物质的 追求可以无所顾忌,贪污腐败、医疗黑幕、食品安全等等这些本不该 发生的恶性事件在国内缺乏有效的道德制约。 一2、思想文化 社会思想与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是相关的,中国的古典思 想产生于 建社会农耕经济的泥土中,有一种平和、宽容的整体基 调,他得以发展是依靠统治者的庇护,代价是思想中不变的对人民 顺从的鼓励,例如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论著中的许多语句直接 指向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的向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但与此 同时,儒家思想推崇的个人终极价值就是所谓“平天下”,这是政治 ---——范畴的,是指在 建集权制度下实现政治抱负,具体说就是辅佐君 王统治国家。 西方的封建统治权力由教权主宰,思想控制力度非常强,经济 政治得以运转都依靠强有力的愚民政策和高密度洗脑性质的宗教 活动。西方的思想发生转变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科技的发展使文字 的传播更为便捷,更丰富多样的思想得以传播,宗教再也不能像以 往那样牢牢控制人们思考的能力,得到知识的人们开始追求个人价 值的体现,而这在极度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下是不可能的,于是通 过一系列激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新的社会制度得以建立,这种 制度标榜的首先就是自由,在这一前提下鼓励人们积极实现个人价 值,这就催生了我们在美国大片里最常看到的个人英雄主义。这样 的影片即使多为商业电影,艺术价值较低,但它与电影既定的功能 非常契合,那就是让人们做梦。看到平凡zl、人物成就大事业这种振 奋人心的故事,人们忘记自己的身份和烦恼,羡慕他的同时也幻想 自己也能如此成就一番伟业,电影的娱乐功能由此得到发挥。《阿 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勇敢的心》都是其中的经典,那种对 精神力量和英勇行为的讴歌使这些影片多年来一直广为称道。 观之中国社会思想演变历程,自由这一主题也不是没有被提出 过。儒家的“大同”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这样的社会是人人自由平的;而对统治阶级提出的“无为而治” 的建议也赋予了人民很大的自由。老子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阐述了这一 点;对自由观的阐述最集中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庄子的观点,他揭示 了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即使行动自由受到限制,也要追求精神 上的自由,《逍遥游》里说人应当通过“无己”、“无功”、“无名” 而达到“无待”的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境界,实现哲学上的绝对自 由。但“人”是否有绝对的自由,这一哲学讨论直至今日还没有休 止,庄子所描述的自由,是说脱离社会对人的禁锢之后,再脱离身体 这一躯壳的束缚,实现灵魂在洪荒宇宙中自由的逍遥驰骋,思想的 高度使庄子成为了最接近这种境界的人,这在之后的干百年里也鲜 有人能企及。不过令人惊异的是我们的思想家和古希腊的西方先 哲们对于自由的讨论几乎同时期开始,但不同的社会环境让相似的 两种思想有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前几年中国影坛掀起的“古典热”涌现了一批大成本古装片 《赤壁》、《战国》、《画皮》、《孔子》是其中的几个代表,这类意在 弘扬传统文化的影片,但票房和口碑鲜有令人满意的。原因就是在 这样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浮躁的文化现状下,突然响起“间关莺语 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古典曲调是没有人有心情驻足欣赏那 绕梁余音的。而近年来效仿美国大片的英雄主义故事也没有得到 什么好的收效,这又是为什么呢?怎么在美国长盛不衰的题材在国 内就行不通呢?答案当然是中西社会思想观念的差异。前面说过 国人的嫉妒心理,这是其一;还有就是中国观众是现实的,往往不像 美国观众那么好忽悠、爱幻想、随剧情做自己的梦。结合这两点,国 人的思路是:大家花钱去看电影,结果大荧幕上别人功成名就抱得 美人归,我们坐在这看着不是添堵么。掌握好这个思路,不难拍出 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JgO ̄0电影里的苦情戏是不可或 缺的,看到别人过的比自己惨,观众是能得到一定的慰藉的;还有就 是小人物苦苦奋斗的故事,我们爱看的不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开 202--—— 《新西部》2013.20期 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在电影中的体现 他山之石 疆扩土,而是《高兴》里一个收破烂的的奋斗;再或者乐于自嘲的人, 这就扼杀了许多能揭露社会阴暗面或能展现复杂人性的有思想的 参见所有冯小刚的贺岁喜剧。 影片和段落。即使最终拍摄制作完成,大多数不知名导演的低成本 3、文化监管审查制度 电影是不可能有渠道投入院线的,没有发行商敢冒这个险,好的结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 果是通过网络发行收回一点成本,大多数是赔的血本无归,今后更 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 难筹集资金。很多有思想有梦想的电影人在这样的尝试之后选择 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这一步在当时迈得艰难,但着 了放弃。 实功德无量,在新闻和文艺领域确立了“自由第一”的主张。美国 在这样的环境下,有钱拍电影,拍出的电影能上映,上映后有人 近当代文化艺术的兴盛都得归功于自由的创作氛围,而世界各国都 看,看的人多能赚到钱,这已经是大多数导演至高的追求了。至于 理应是这样。文艺领域自由积极的讨论可以有效地起到监督、警醒、 通过影片传达自己的思想,引起观众的思考,对社会起到积极的作 教化的作用,这是政治性的思想宣传绝不能替代的。 用,那就等到拍几部卖座电影成为姜文、冯小刚之后再说吧,现在还 在有了丰富的观影经验以后,能使人们震撼的不再是精巧的镜 不是时候。拍烂片的导演不是不知道自己的电影烂,但在赞助商、 头设计、高深的导演技巧或曲折的剧情。感慨的是欧美电影所能包 出品公司、发行商的多重压力下,烂片往往是导演不得已的妥协的 容的来自各个阶级、各种信仰、不同立场的声音,这些不同的声音让 结果。文艺青年向往的所谓“作者电影”,在中国是没有市场也很 人们一次次刷新自己的观念,更中立、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才 难拍出来的。 是艺术之于人类的意义。美国可以拍讽刺当日寸现任总统的《华氏 美国的电影审查机构在1968年电影分级制度确立之后就撤消 911》,反思越南战争的《生于七月四日》、《全金属外壳》,甚至讽刺 了,很多不以迎合主流观众为目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影片涌现 当时正在发生的伊拉克战争的电影《节选修订》;欧洲可以拍调侃 出来,迅速地丰富和推动了电影艺术和电影行业的发展。很多人呼 教皇的电影《教皇诞生》,英国的《黑镜子》更是详细描述了无能 吁在中国建立电影分级制度,但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电影都能投拍 的首相在要挟下与母猪亲密接触;更不必提新闻和电视节目,时事 上映,那么政府对电影思想的“正确性”就很难控制了。可以预想, 评论员可以肆意发表反对、讽刺甚至漫骂领导人的言论,长盛不衰 这一制度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推行的。不过也不用太过遗憾,电影艺 的美国电视节目《周六夜现场》和英国喜剧《小不列颠》每集都 术的前行显然不是这样一个制度就能决定的,没有更完善的产业 要恶搞总统候选人和首相。这里就不作横向对比了。 链、更高素质的观众、更好的教育等等前提,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 信息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不再隔绝,无疑使当代中国人对近现代 三、结束语 文化的低迷进行反思。在网络上我们可以看到太多有才华的人,他 选择电影这个主题来揭示中西方社会思想差异。,是因为在这个 们从事各种行业,闲暇时只在论坛上写写文章,但这已经是所有人 领域里中西方差异真的太大也太具有代表性了。但相关知识和社会 的幸运,因为还有更多智慧的思考得不到发声的机会,问题就是才 经验的匮乏,使这个主题在作者面前像一座高山,也只是说明目之所 华和话语权的配比极度的不均衡。电影行业里很多底层的工作者 及的景象,并诚惶诚恐的希望已经阐明了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怀揣着倾注了自己所有感悟和思考的剧本,做着副导演、摄像助手 甚至场工,吃盒饭、干体力活、挣辛苦钱。幸运的也许能筹集到资金, 【作者简介】 但往往需要植入商家广告,做一些艺术上的妥协。但这只是开始, 李沁园,女,陕西西安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10级 投入拍摄前,面对审查只有妥协改剧本和转为地下电影两种选择, 导演(剪辑技术与艺术)本科在读. The Immigrants’Dilemma: (TIME 不当而导致其支持率创下历史新低,很多以前支持者都离他而去。 2006.4.181 标题中的Labor指the Labor Party fo hte Great Britain(英国工党), 这个标题的后半部分模仿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Hamlet) Love喻指“支持”,生动地表现了布莱尔的艰难处境。 中的名言T0 be,or not be,that is the question。巧妙地运用了名言, 使读者联想到哈姆莱特的困境,也对将要报道的复杂事件有了形象 【参考文献】 的估计。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 2、隐喻(metaphor)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标题中运用隐喻,会增强形象性和表现力。例如: [2]周学艺.英关报刊文章阅读(精选本第二版)[M].北京 Deal Maker Details the Art of 堑 g £ ! :(New York 大学出版社,2001. Times,2006.8.6) [3] 吕志英.新闻英语词汇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这片报道讲述一位美国承包商人如何运用金钱向议员行贿,换 2002(10). 取优先承包某些项目的好处。标题中的“greasing the palm”的字 [4] 马文书.新闻英语语法特点研究[J].科技信息, 面意思是“在掌心涂油”,比喻向人行贿。 2007(17). 3、头韵(al1iteration) [5]顾维芳.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浅析[J_.东华大学学报 头韵指两个或者更多的词以相同的音节或字母开头,蕴含了语 (社会科学版),2005(12). 言的音乐美和形式美,加强了行内的节奏感。例如: L Q£:墨LQ 曼LQs 【作者简介】 With his suppo ̄at historic lows,Tony Blair is fighting to avoid 李桂花(1971一)女,吉林省龙井市人,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大 an early exit.(TIME,2006.5.22) 学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 这篇报道讲述英国首相布莱尔因内政外交方面一系列的举措 《新西部》2013.20期 --——2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