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施工技术题库(上)

2020-12-11 来源:独旅网
 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库(上)

(单选多选题的答案均在精品课程网上和验收规范上找 简答题的答案在教科书上、精品课程网上和验收规范上找)

施工教研室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土方边坡坡度大小一般情况与 A 无关。

A、开挖机械; B、开挖方法; C、降排水情况; D、开挖深度。

2、在已有建筑物附近且为淤泥质土的基坑支护结构中,其支撑宜选用 C 。 A、自立式(悬臂式);B、锚拉式;C、型钢水平支撑;D、土层锚杆。 3、当沟槽宽大于6m或土质不良时,轻型井点降水平面可采用 B 布置。

A、U型; B、双排; C、环型; D、单排。 4、对于端承型桩,打桩的入土深度控制应在 C 。

A、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为参考; B、仅控制贯入度,不控制标高;

C、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作为参考; D、仅控制标高,不控制贯入度。 5、当筏形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B 时,方可在底板上支梁模板继续

浇筑完梁部分混凝土。

A、15%; B、25%; C、30%; D、50%。 6、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A 时,方准上人施工。

A、1.2N/mm2; B、1.5N/mm2; C、2.0N/mm2; D、2.5N/mm2。 7、悬挑长度为2m、混凝土强度为C40的现浇阳台板,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D 时方可拆除底模板。

A、50%; B、70%; C、75%; D、100%。

8、混凝土强度C30,统计强度标准差6.0N/mm2,施工配制强度为 D 。

A、C30; B、C35; C、C36; D、C40。

9、地下连续墙施工时,一般采用2个挖掘段单元或3个挖掘段单元组成一个槽段,长度可为 A 。

A、5m; B、10m; C、12m; D、15m。

10、气温33℃时,砌筑用水泥混合砂浆应在拌合后多少时间内用毕? B A、2h; B、3h; C、4h; D、5h。

1

11、梁和板的混凝土应 D 。

A、在柱浇筑前1~1.5h浇筑; B、任何时候均应同时浇筑;

C、高度大于1.5m的梁可单独浇筑; D、在一般情况下应同时浇筑。

12、 B 浇水自然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A、掺用缓凝剂的混凝土; B、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C、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 D、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

13、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的①号钢筋外包尺寸为59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

156mm,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为36mm,则①号钢筋下料长度为 B 。 A、6172mm; B、6100mm; C、6256mm; D、6292mm。 14、对于实心砖砌体宜采用 C 砌筑,容易保证灰缝饱满。 A、 挤浆法; B、刮浆法;

C、“三一”砌砖法; D、满口灰法。

15、 D 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

A、温度缝; B、沉降缝; C、施工缝; D、后浇带。 16、当泵送高度为50m以下时,用卵石作为粗骨料,其最大粒径d与输送管内径D之比

应 C 。

A、<1/3; B、>1/0.5; C、≤1/2.5; D、≤1/3。

17、当日 A 降到5℃或5℃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A、平均气温; B、最高气温; C、最低气温; D、午时气温。 18、分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第二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 B 浇筑完毕。

A、终凝前; B、初凝前; C、水化前; D、硬化前。

19、预应力管桩静压沉桩时的接桩方式为 A 。 A、焊接法; B、法兰法;

C、硫磺胶泥法; D、榫接法。

20、在土方填筑时,常以土的 C 作为土的夯实标准。

A、可松性; B、天然密度; C、干密度; D、含水量。 21、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中,“静压沉桩”的紧前工序为 C 。 A、压桩机就位; B、吊装插桩; C、桩身对中调直; D、测量定位。

2

22、砖砌体墙不得在 C 的部位留脚手眼。

A、宽度大于1m的窗间墙; B、梁垫下1000mm范围内; C、距门窗洞口两侧200mm; D、距砖墙转角450mm以外。

23、隔墙或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 A 。

A、最后用砖斜砌顶紧; B、用砂浆塞紧; C、用埋筋拉结; D、用现浇混凝土连接。 24、以下支护结构中,无止水作用的支护结构是 A 。

A、H型钢桩加横插板; B、地下连续墙; C、深层搅拌水泥土墙; D、密排桩间加注浆桩。

25、 A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性土、低饱和性粘性土、粉土、湿陷性黄土 和回填土,是施工速度快、造价低的地基处理方法。

A、强夯法; B、砂石地基法; C、振冲地基法; D、水泥搅拌桩加固地基法。 26、砌体墙与柱应沿高度方向每 D 设2¢6钢筋。

A、300mm; B、三皮砖; C、五皮砖mm; D、500 mm。

27、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标准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槎高度不超过 D 。

A、一皮砖; B、二皮砖; C、三皮砖; D、五皮砖。

28、砌砖墙留直槎时,需加拉结筋。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拉结筋每边

埋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 D 。

A、50mm; B、500mm; C、700mm; D、1000 mm。 29、为了避免砌体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高度偏差,最有效的措施是 A 。

A、准确绘制和正确竖立皮数杆; B、挂线砌筑; C、采用“三一”砌筑法; D、提高砂浆的和易性。

30、当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不大时,宜采用的浇筑方法是 A 。 A、全面分层; B、分段分层; C、斜面分层; D、局部分层。

31、浇注混凝土时,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 B 。 A、1.5m; B、2.0m; C、2.5m; D、3.0m。

32、在竖向结构(柱墙)中,当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 B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

A、2m; B、3m; C、4m; D、5m。

3

33、某混凝土梁的跨度为6.3m,采用木模板、钢支柱支模时,其跨中起拱高度可为

D 。

A、1mm; B、2mm; C、4mm; D、12mm。 34、在填方工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必须采用同类土填筑; B、应由下至上分层铺填一次碾压; C、当天填土,当天压实; D、基础墙两侧或四周应分别填筑。

35、筏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应覆盖和洒水养护不少于 A 。 A、 7d; B、14d; C、21d; D、28d。 36、表面振动器多用于振实 B 的混凝土。

A、厚大结构构件; B、楼板、地面等薄型构件;

C、断面小且钢筋密的竖向构件;D、预制屋面板构件。 37、正循环回转钻孔成孔时,钻下的土渣 A 。

A、沿孔壁向上流动排出; B、由钻杆内腔返回地面;

C、沿螺旋叶片上升排出孔外; D、螺旋叶片反转带出。 38、混凝土的自然养护温度应符合 D

A、高于20℃; B、不低于20℃;

C、低于5℃; D、不低于5℃。

39、砌砖墙留斜槎时,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 C 。

A、 1/2; B、1/3; C、2/3; D、1/4。

40、预制构件吊环必须采用 B 钢筋制作,严禁以其他钢筋代换。 A、冷拉HPB235 级; B、未经冷拉的HPB235级; C、冷拉HPB335级; D、未经冷拉的HPB335级。

41、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规范规定应采用静载

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当总桩数大于等于50根时,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 A 且不应少于3根。

A、 1%; B、2%; C、3%; D、4%。

42、正式打桩时宜采用 A 的方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A、“重锤低击,低提重打”; B、“轻锤高击,高提重打”; C、“轻锤低击,低提轻打”; D、“重锤高击,高提重打”。

4

43、现场一般用大应变动测法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其数量验收规范规定:除设计等级

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的灌注桩和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外,其他桩基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比例和最少抽检根数分别是 B ,同时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A、30%、20根;B、20%、10根;C、10%、10根; D、30%、10根。

44、当采用机械开挖基坑土方时,应在基坑底面标高以上保留 A 厚的土层,采 用人工清底。

A、200~300mm; B、100~300mm; C、300~500mm; D、500~1000mm。

45、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应比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大 C ,使混凝土强度相对混凝土强度标准值有95%保证率。

A、1.2倍标准差; B、1.5倍标准差;C、1.645倍标准差; D、2.25倍标准差。

46、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 C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粒径大小;B、承载能力;C、开挖难易程度;D、孔隙率。

47、 C 适于加固承载力不大于0.12MPa的饱和粘土、软粘土以及沼泽地带的 泥炭土等地基。

A、强夯法; B、振冲地基法; C、深层搅拌地基法; D、压实地基法。 48、砌筑砂浆的抽样频率应符合: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 C 砌体的同种砂浆,

每台搅拌机至少抽检一次。

A、100m3; B、150m3; C、250m3; D、500m3。 49、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在梁或梁垫的下面,应用 B 砌筑。

A、一顺一丁; B、丁砖; C、三顺一丁; D、顺砖。

50、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 C 。

A、加水; B、振捣; C、二次搅拌; D、二次配合比设计。

51、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C 时,跨度为6m、强度为C50的现浇混凝土梁方可拆除底模板。

A、50N/mm; B、25N/mm; C、37.5N/mm; D、35N/mm。 52、当筏形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C 时,可进行基坑回填。

A、10%; B、20%; C、30%; D、50%。

5

2

2

2

2

53、在砖墙中留设施工洞时,洞边距墙体交接处的距离不得小于 C 。 A、 240mm; B、360mm; C、500mm; D、1000mm。 54、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为 C 。

A、 350kg/m3; B、320kg/m3; C、300kg/m3; D、290kg/m3。

55、 A 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范围内)钢

筋的连接。

A、电渣压力焊; B、闪光电焊; C、气压焊; D、电弧焊。

56、搅拌混凝土时,为了保证按配合比投料,要按砂石实际 C 进行修正,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A、含泥量; B、称量误差; C、含水量; D、粒径。 57、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当土体含水量大且不稳定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B、一般应采取“分层开挖,先撑后挖”的开挖原则; C、开挖时如有超挖应立即填平;

D、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应采取降水措施后开挖。 58、泥浆护壁成孔钻孔过程中,应保持筒内泥浆水位 A 。

A、高于地下水位; B、低于地下水位; C、等于地下水位; D、无特别要求。

59、下列土料中,一般不能用作填料的是 C 。

A、粘性土; B、碎石类土; C、淤泥; D、碎块草皮。 60、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对土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是 D 。 A、土的颗粒级配; B、土粒直径;

C、压实遍数; D、土料含水量。

61、计算纵向、横向水平杆的内力与挠度时,纵向水平杆宜按 A 连续梁计算。

A、三跨; B、两跨; C、实际跨; D、任意跨。 62、如图所示,1、2、3杆分别是指 D 。 A、竖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 B、立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 C、大横杆、小横杆、立杆; D、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

6

63、一般情况下单排脚手架搭设允许高度为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 C 。

A、20m; B、30m; C、50m; D、80m。

64、脚手架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距底座上皮 C mm.。 A、100 B、150 C、200 D、250

65、脚手架连墙杆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C mm。 A、200 B、250 C、300 D、350

66、立杆的稳定性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C 。 A、 N ; B、 N M ;

fwf AWA C、 N 或 N M ; D、都不是。

fwf AWA67、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 A 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A、刚性; B、柔性; C、刚性或柔性; D、钢丝等。 68、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的 B 侧,其长度不宜小于 B 跨。 A、内、2; B、内、3; C、外、3; D、外、2。 69、 B 尤其适用于现场狭窄的高层建筑施工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 A、轨道式塔式起重机; B、爬升式塔式起重机; C、附着式塔式起重机; D、井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16分,选项2~4项,错一项扣本题2分) 1、以下挡土结构中,无止水作用的是 ABC 。

A、混凝土灌注桩加挂网抹面护壁; B、密排式混凝土灌注桩; C、土钉墙; D、钢板桩; E、深层搅拌水泥土墙。

2、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的工艺流程中,在“下钢筋笼”之前完成的工作

ABCE

A、测定桩位; B、埋设护筒; C、成孔; D、绑扎承台钢筋; E、制备泥浆。 3、对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下述不正确的做法有

A、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进后退;

B、沿高度每500mm设2¢6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少于1000mm;;

C、砖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超过500mm;;

7

AC

D、构造柱应与圈梁连接;

E、应先绑扎钢筋,而后砌砖墙,最后浇筑混凝土。 4、按成孔方法不同,混凝土灌注桩分为

ABCE

A、钻孔灌注桩; B、沉管灌注桩; C、人工挖孔灌注桩; D、静压沉桩; E、爆扩灌注桩。 5、土方填筑时,常用的压实方法有

BDE

A、水灌法; B、碾压法; C、堆载法; D、夯实法; E、振动压实法。 6、 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应力作用产生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有

BCDE 。

A、提高水灰比; B、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 C、减少水泥用量; D、留施工缝; E、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 7、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纵向钢筋连接方式有: BDE 。

A、熔焊; B、直螺纹连接; C、电渣压力焊; D、闪光对焊; E、电弧焊。

8、目前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柱墙联结的拉结钢筋留置方式有 BCD 。

A、埋入混凝土内先弯折然后回折; B、预埋钢板再焊接拉结筋; C、植筋; D、膨胀螺栓固定先焊在铁板上的预留拉结筋; E、混凝土内预埋套筒连接。 9、 地下连续墙采用泥浆护壁的方法施工时,泥浆的作用是 ABCE 。

A、护壁; B、携砂; C、冷却; D、降压; E、润滑。 10、 砖墙上不得留脚手眼的部位包括 ABCE 。

A、半砖墙和独立砖柱; B、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C、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范围内; D、距洞口两侧300mm处; E、距转角450mm处。

11、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缝一般应留在 ABCD 。

A、基础顶面; B、梁的下面; C、无梁楼盖柱帽下面; D、吊车梁牛腿下面; E、柱子中间1/3范围内。

12、某工程开挖大型基坑,长80m,宽30m,开挖深度为4m,二类土,地下水位较 高。挖土机可选用 CD 。

8

A、铲运机; B、正铲挖土机; C、反铲挖土机; D、拉铲挖土机; E、抓铲挖土机。

13、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导墙的作用是 ABCE 。

A、挡土; B、测量的基准; C、重物的支撑; D、排渣; E、维持稳定液面。 14、不能作为填土的土料有

ACDE

A、淤泥; B、砂土; C、膨胀土;

D、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土; E、含水溶性硫酸盐多于5%的土。 15、关于加气混凝土砌块,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CDE 。

A、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5mm; B、可用于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以下部位; C、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1/3;D、不得留设脚手眼; E、至少抽检5片墙。 16、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宜留置在

AB

A、剪力较小位置; B、便于施工的位置; C、弯矩较小位置; D、两构件接点处; E、剪力较大位置。

17、进行轻型井点设计时,若其达不到降水深度要求,则可采用 ABDE 方法。

A、降低井点管埋设面; B、采用多级井点; C、加大井点密度; D、与集水井法结合使用; E、改用其他井点形式。 18、 换土垫层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 ABD 、砂石垫层。

A、砂垫层; B、灰土垫层; C、粘土垫层; D、碎石垫层; E、黄土垫层。 19、土方边坡的坡度,应根据 ACDE 确定。

A、土质; B、工程造价;C、坡上荷载情况; D、使用期; E、边坡高度。

20、以下各种情况中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的是

ABCD

A、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为3m; B、混凝土温度过高; C、振捣时间过长; D、运输道路不平; E、振捣棒快插慢拔。 21、抗震设防烈度较低时,砌砖墙可留直槎,但必须留成阳槎,并沿墙高每 500mm设置一道拉结筋。当墙体厚度为 CDE 时,拉结筋可用2¢6。

A、490mm; B、370mm; C、240mm; D、180mm; E、120mm。 22、砖墙砌筑时,在 BD 处不得留槎。

9

A、洞口; B、转角; C、墙体中间; D、纵横墙交接; E、隔墙与主墙交接。 23、混凝土结构表面损伤,缺棱掉角产生的原因有 BCD 。

A、浇筑混凝土顺序不当,造成模板倾斜; B、模板表面未涂隔离剂,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 C、振捣不良,边角处未振实; D、模板表面不平,翘曲变形; E、模板接缝处不平整。 24、填充后浇带混凝土? ABCE 。

A、要求比原结构混凝土提高一级; 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

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20~30m; 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 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25、下列是脚手架承载能力设计计算的内容的是 ABCD 。

A、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 B、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C、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D、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E、剪刀撑强度计算。

26、脚手架立杆稳定计算荷载效应组合方式有 AB 。

A、永久荷载+施工均布活荷载;

B、永久荷载+0.9(施工均布活荷载+风荷载); C、风荷载+3.0KN; D、风荷载+5.0KN;

E、永久荷载+0.75(施工均布活荷载+风荷载)。 27、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ABDE 。

A、主节点处的纵向水平杆; B、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 C、剪刀撑; D、连墙件; E、纵、横向扫地杆。 28、在发生以下 ABCD 天气情况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A、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 B、雾; C、雨;

10

D、雪; E、五级大风。

三、施工简答题(每题6分,计24分,★为必考题) ★1、回填土料如设计无要求一般按什么原则选用?

答:1)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碴(粒径不大于每层铺厚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的填

料。

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

3)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使含水量

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5)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土不能作回填土。 6)冻土、膨胀土等均不应作为填方土料。

7)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第一是较为经济,第二是回填压实后与基底、坑壁的原土亲和力较强。

2、写出静力压桩的施工程序和施工要点。(P81和P82)

★3、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分哪两种?其留置数量验收规范是如何规定的? 答:标准养护试块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为什么?适宜含水率为多少?

现场用什么检验方法检验?

答:问题一答:天气炎热而砖又很干,砌筑时砖将砂浆中水分吸干停滞了砂浆水泥的水

化反应,严重影响强度增长。根据验收规范,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但当天气炎热砖含水率不合格时砖需要补浇水。根据GB50203-2002条文说明,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对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11

5、基坑土方开挖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⑴支护结构与挖土应紧密配合,遵循先撑后挖、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对称限时的

原则。土 方开挖宜选用合适施工机械、开挖程序及开挖路线。 ⑵要重视打桩效应,防止桩位移和倾斜。

⑶注意减少坑边地面荷载,防止开挖完的基坑暴露时间过长。 ⑷当挖土至坑槽底50cm左右时,应及时抄平。

⑸在基坑开挖和回填过程中应保持井点降水工作的正常进行。

⑹开挖前要编制包含周详安全技术措施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 ★6、画出构造柱平、立剖面,写出构造柱的工艺流程。

施工顺序:绑扎主筋与箍筋→边砌马牙槎砖墙边绑扎拉结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

构造柱平面 (2分) 构造柱立剖面(2分

7、梁板钢筋绑扎与安装一般应符合哪些要求?

★8、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为什么要进行二次清孔?什么时候进行二次清孔?沉渣厚度验收

规范是如何规定的?

答:由于在吊装钢筋笼进入钻好的洞口时,会发生刮擦、撞击洞壁泥土;其后在吊放

导管时也会被钢筋笼钩住,扯震落部分虚土。泥土沉入桩底导致沉渣厚度过大影响桩基沉载力的发挥。

钢筋骨架(或钢筋笼)、导管安放完毕,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第二次清孔,清孔完毕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

沉渣厚度检查属于一般项目,要求端承型桩沉渣厚度≤50mm,摩擦型桩沉渣厚度≤150mm,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

12

★9、说明沉管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10、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对施工缝有何要求? 如何处理?

答: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同

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1)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

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

2) 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

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3) 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

的砂浆成分相同。

4)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机械振捣时,宜向施工缝

处逐渐推进,并距

80~1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11、试述墙身皮数杆的用途、画法、立法?

212、任何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中,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均属于应测项目。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一般有哪两个测试项目?监测的目的是什么?一般如何布设测点?

答:围护桩墙顶面水平位移监测和侧向变形监测,而在不同深度上各点的水平位移监测,称

为围护桩墙的侧斜监测。监测的目的就是随时掌握变形情况,分析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保证基坑的安全。位移监测间距宜为10m~15m,在基坑地质较大变化处、基坑地形较 大变化处和基坑支撑处应布点监测,用位移计或经纬仪观测,每隔2~3天监测一次, 位移较大时每天监测1~2次,到离底部1m时或接近报警值时,应再加重频率观测。

四、分析题与计算题(每题10分,计30分,★为必考题) 1、分析处理题

某工程平面框图和支护、放坡等布置如图1所示。在图中表明施工分为2个施工段,第1施工段一侧因场地较空旷,采用放坡(1:1.5)开挖的做法(图中点划表示的部分);第2施工段因离道路较近,管线较多,采用¢600@750长10.8m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开口支护,外加1排¢600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混凝土支护桩至基础外边缘间距为800mm,支护平面总长为68m。支护桩的设计和实际施工的开挖剖面及桩身、压顶配筋见图2。由图可知,原设计意图在自然地面挖去2m范围内深 1.5m的地表土,而实际施工时不知何故省

13

略。

基坑开挖分两个施工段施工。在开挖第1施工段及周围土方时,采用放坡开挖,工程进行得很顺利;继而进行第2施工段的土方开挖,开挖方向见图1从开口桩端开始并直接开挖到底,在开挖一开始(1997年12月底),当即发现支护桩及附近的工程桩向基坑内侧有不同程度的倾斜。支护桩的水平位移最大时,每小时达3cm。因施工进度要求,仍然继续开挖,并在第2施工段开挖方向左侧边采取支护外侧挖土卸荷及管井降水措施;在支护内侧采用临时支撑和堆放砂包等综合措施,经1个月的努力,终于使支护桩和工程桩稳定;经检查,支护桩向内侧作两个方向的位移(向内及向开口端方向),最大水平位移约1.0m,工程桩(空心预制桩)最大水平位移为70cm,支护桩外侧土体垂直下沉最大为60cm,未发现工程桩隆起现象。

此次开口支护施工虽经抢险成功,但实际上是施工不当已酿成事故。当然设计方因为在支护桩开口两端没有设计围护加强也负有一定责任。

问题一:试从施工角度分析酿成事故的原因;(4分)

问题二:如果你是现场施工技术员,谈谈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开挖手段和施工监测措施(如监测点种类、数量、位置设置和监测手段及与挖土的配合等)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6分)

图1 支护平面布置图

14

图 2支护桩设计和实际施工的开挖剖面及桩身、压顶配筋图

问题一原因分析:

①没有按图施工即先放坡1.5m卸去土侧压力。 ②没有分层开挖而是一挖到底。 ③没有施工跟班监测。

④第2施工段开挖方向应从中间往两边薄弱方向挖更合适。 问题二、开挖方法:

①先在自然地面挖去2m范围内深 1.5m(-1.35m到-2.85m)的地表土,进行土侧压力卸荷。 ②分两层开挖(也可以分三层开挖),先挖两米(从-2.85m到-4.85m),随时进行监测,如没 有异常,再进行第二层开挖,即从-4.85m到-6.84m),同时进行监测,特别是到离底部1m 时,应加重频率观测。

③施工监测中必须要测的是支护结构顶面水平位移和地面沉降。顶面水平位移监测观测点 间距宜为10m~15m,本工程中可以安排6点,在放坡开挖接口处必须设点,用位移计或 经纬仪观测,每隔2~3天监测一次,位移较大时每天监测1~2次,到离底部1m时, 应再加重频率观测。沉降位移观测点间距为10~20m, 本工程中可以设置4点,用精密 水准仪进行观测。报警值设定: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的比值达到0.35%~0.7%,即在 本案中,报警值在19mm~39mm之间均算对;地面最大沉降与开挖深度的比值达到0.5%~ 0.7%,即在本案中,报警值在27mm~39mm之间均算对。(但考虑到沉降发生时间比水平 位移发生时间滞后,且比例在0.65~1之间,沉降报警值应设置比水平位移报警值小)。

15

★2、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住宅小区,1~8号楼为11层的小高层,9~20号楼为21层

的高层住宅。小高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桩径为500mm,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现场地面标高-0.3m,桩顶设计标高为-2.3m。高层住宅采 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地下停车场,采用桩径为1200mm泥浆护壁钻孔灌注 桩,桩顶设计标高为-5.0m。

问题一:经抽检,1号楼中55号桩的桩顶标高为-2.35m,桩位沿基础梁中心线方

向偏移142mm,垂直基础梁中心线方向偏移为132mm,当其余验收内容均 符合要求时,该桩是否符合验收标准?(5分)

问题二:经对15号楼一边桩进行检查时,实际桩径为1170mm,桩顶标高为-4.97m,

桩位偏移141mm。当其余验收内容均符合要求时,该桩是否符合验收标

准?(5分)

预制桩(PHC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盖有基础梁的桩 1 1.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2 3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为4~6根桩基中的桩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4 1. 最外边的桩 2. 中间桩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允许偏差(㎜) 100+0.01H 150+0.01H 100 1/2桩径或边长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表 桩位允序号 成孔方法 许偏差(㎜) 垂直度允许偏桩位允许偏差(㎜) 1~3根桩、单排桩基群桩桩基础的边桩 1 泥浆护壁钻孔桩 套管成孔灌注桩 D≤1000㎜ D>1000㎜ D≤500㎜ D>500㎜ ±50 ±50 -20 -20 -20 +50 +50 <1 D/6且不大于100 100+0.01H 70 100 70 50 100 D/4且不大于150 150+0.01H 150 150 150 150 200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差(℅) 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2 3 4 <1 <1 <0.5 <1 干成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桩 混凝土护壁 钢套管护壁 注: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端面。

2.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16

问题一答: 55号桩 桩顶标高 -2.35m-(-2.3m)= -0.05m= -50mm∈〔-50,+50〕 符合验收要求。(1分) 55号桩沿基础梁中心线方向偏移

150+0.01H = 150+0.01×(2300-300)=170mm>142mm 符合验收要求。(2分)

55号桩垂直基础梁中心线方向偏移

100+0.01H = 100+0.01×(2300-300)=120mm<132mm(2分) 该桩不符合验收标准。

问题二答:15号楼一边桩 桩径偏差1170-1200=-30mm∈〔-50,+50〕

符合验收要求。(1分)

桩顶标高偏差-4.97m-(-5.0m)=+0.03m=+30mm∈〔-30,+50〕

符合验收要求。(2分) 灌注桩边桩桩位允许偏差

100+0.01H=100+0.01×(2300-300)=120mm<141mm 符合验收要求。(2分) 该边桩符合验收标准。

17

★3、分析处理题

某剧场挑台平面和柱截面配筋如图1所示。在14根钢筋混凝土柱子中有13根有严重的蜂窝现象。具体情况是:柱全部侧面面积142m2,蜂窝面积有7.41 m2,占5.2%;其中最严重的是K4,仅蜂窝中露筋面积就有0.56 m2。露筋位置在地面以上1m处,正是钢筋的搭接部位(图1c)。

图1

问题一:为什么柱脚会产生蜂窝现象?(4分)

提示:本案例中混凝土灌注高度太高,7m多高的柱子在柱中间模板上未留灌注混凝土的洞口,直接倾倒混凝土下去;本案例施工时未用振捣棒,而采用6m长的木杆捣固;本案例中柱子钢筋采取搭接绑扎连接,搭接处的钢筋设计净距太小,只有31~37.5mm,小于设计规范规定柱纵筋净距应≥50mm的要求,实际上有的露筋处净距为0或10mm。

18

问题二:施工中怎样预防本案例中的柱脚产生蜂窝现象? (3分) 提示:改变柱子钢筋连接方式可作为预防方法之一。 问题三:本案例中已出现的柱脚蜂窝一般如何处理? (3分)

问题一原因分析

①柱混凝土底部发生离析或混凝土浇注高度过高,造成模板底部侧力过大,在振捣过程

中容易发生跑浆或“跑盒子”(即模板侧向位移),使混凝土产生“烂根儿”。或写出规

范规定:竖向结构中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3m。

②(钢筋过密不利振捣和浇注:从竖向钢筋看,该部位处于上下钢筋搭接部位,钢筋数量有所增加,尤其对柱筋而言,钢筋直径较大,钢筋间隙变小,且根据构造要求,该搭接部位箍筋加密(一般加密一倍),从外观上看变成了钢筋“疙瘩”,显然对混凝土的浇注和振捣增加了难度,易产生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③因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过高,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受钢筋的阻力被黏结浮挂。而石子倾落在先头,易产生“石窝”。

④必须采用振捣棒振捣,并控制好棒头, 不能采用6m长的木杆捣固。 问题二预防措施

①柱中间模板上留灌注混凝土的洞口,不超过3m倾倒混凝土下去,并用溜管或串筒灌注。 ②在开始浇注时必须先浇去石水泥砂浆,一是作为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层,二是弥补先浇混凝土砂浆之不足。

③柱子钢筋连接采取电渣压力焊代替搭接绑扎连接。

问题三处理措施:

①用小凿轻轻凿去蜂窝处混凝土及旁边松动的混凝土,用钢丝刷刷干净。 ②浇水湿透或用湿麻袋塞紧湿透。

③支喇叭口模板浇筑提高一个等级的掺微膨胀剂豆石混凝土,并最后凿掉边余混凝土

或 画图说明支喇叭口模板也算对。

19

★4、某基坑底面积为22×34m,基坑深4.8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2m,天然地面以下1.0m为杂填土,不透水层在地面下11m,中间均为细砂土,地下水为无压水,渗透系数k=15m/d,四边放坡,基坑边坡坡度为1:0.5。现有井点管长6m,直径38mm,滤管长1.2m,准备采用环形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⑴试进行轻型井点的高程布置计算。(5分) ⑵画出高程布置图(5分)。 ⑴

L220.54.8114.4m2

HH1hiL4.80.51 14.46.74m106.740.26.94m6m井点管不够长(前共2分) (下为参考答案)

降低井点管抽水设备的埋置面以适应降水深度要求,先挖去1m深的杂填土 1 L220.53.8113.9m

HH1hiL3.80.513.95.69m210 5.690.25.89m6m 井点管足够长。(前共3分) ⑵参考图(5分)

20

5、某抗震等级四级砖混结构的阳台悬臂梁XLC-101配筋如图所示,试计算①(4分)、②(3

分)、③(3分)号钢筋下料长度,图中①号钢筋为HRB335级,②、③号钢筋为HPB235级。

箍筋调整值 表1

箍筋直径/mm 箍筋度量方法 6 量内包尺寸 100 8 120 10 150

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内包周长+箍筋调整值+10d

21

★6、分析处理题

某办公楼为四层混合结构,双向板现浇楼盖,板厚100mm,开间及进深各为3.5m及5.5m。主体结构完工后,发现各层楼板中部下凹,呈锅形,板在支承边附近普遍发生裂缝,最大裂缝宽度达1~2mm如下图。人在楼板上跳动时有严重的颤动现象。经凿洞检查,发现板的支座钢筋全部被踩下,¢8负弯矩钢筋离板底下皮仅8mm~20mm。 问题一:为什么板支座钢筋被踩下,支承边附近就会发生裂缝?(2分) 问题二:施工当中一般采取什么方法保证板支座钢筋不被踩下?(3分)

问题三:对于钢筋工程检查一般要经历哪三次检查,每次检查的内容有哪些?(5分)

问题一答:

支座处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负弯矩,而板的厚度100mm本身较薄,由于板支座钢筋被踩下,有效高度大大减小,抗弯能力急剧下降,支承边上皮混凝土被拉裂。 问题二答:用钢筋边角料做的铁马凳或塑料撑脚支撑住支座上皮钢筋,不到每平米设置一个,呈梅花形布置。

问题三答

经历三轮检查:第一轮是每检验批钢筋安装时必须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第二轮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的隐蔽工程检查要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第三轮是分部工程(基础分部和主体分部)完工后必须进行实体检验即用钢筋位置探测仪来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防止楼板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被踏弯。

22

★7、基坑底长62m,宽43m,深6m,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

1.06。 已知土属于三类土,其最初可松性系数ks1.24,最后可松性系数ks⑴画出平、剖面图,试计算土方开挖工程量。(4分)

⑵若混凝土垫层、基础和地下室占有体积共为9600m,则应预留多少回填土(以自然状态的土体积计)。(3分)

⑶如果用斗容量为4.5m的汽车外运,需运多少车?(3分) ⑴

33

23

8、分析处理题

现有一矩形柱,钢筋分为主要受力筋和次要受力筋,主要受力筋为垂直于主要外力方向 上的最外缘钢筋,其余则为非受力钢筋如图1所示。如果其中两根主要受力筋在浇筑混凝土后发生偏移如图,施工中如何处理?(10分)

图1

⑴主要受力筋位移的计算高度在5%以内,且不大于50mm时按规程方法调整即将竖筋按1:6的斜度调回原位,但调整前在竖筋根部向下剔混凝土100~120mm深,从混凝土底开始按1:6斜度调正钢筋,这样可使钢筋在混凝土内调回20mm见图2,其余位移值的强度损失由设计安全系数承担。因一般双向受力,钢筋互为主次,所以纵横两边钢筋均要调整复位。(4分)

图2 竖筋调正 图3 植筋补强

⑵竖向筋在横向的位移,其根部可不剔混凝土,按规程作横向整正即可。(2分) ⑶主筋位移超过计算高度的5%、且大于50mm,还需要用植筋方法补强见图3。植筋需钻孔,为保证下部主筋与箍筋的安全,钻孔深度400~500mm;植筋的直径应小于主筋(如原主筋是25,植筋可取20或18),植筋全长l2lm6a,其中lm为钢筋锚固长度即钻孔深度,a为偏移值,即植筋全长l800~1000mm6a。竖向筋的焊接方法应优先选用电渣压力焊。(4分)

24

★9、分析处理题

某天炎热下午,西安东郊突发一阵暴风(后测定7级风),将某单位的一砖混结构饭厅新砌的一道厚37cm的西长墙吹倒。该饭厅工程为单层砖木结构,长约37m,砖墙高6.2m,除两山墙外,中间无隔墙,发生事故的当时,南北向的山墙已砌好,并与东外侧的厨房砖墙连接。西长墙也已砌完,但该墙孤立无横向墙连接,木屋架由于加工不及时,在砌墙一、二个月后尚未安装,加之操作上也不太好,在遭受大风袭击时,西长墙即被吹倒。

先检查设计图纸文件论证无错误。根据倒塌后的砖块上观察,砖面上很少粘住砂浆,证明当初砖很干,还发现砖块上水平砂浆严重不饱满;同时发现部分墙墩混合砂浆等级实测只有M2.5,而设计要求M5,现场施工时没有进行砂浆试块的抽检。

问题一:为什么砖很干会严重影响砌体强度?实际工作中应如何操作避免此类现象?对于烧结普通砖、多孔砖的含水率现场如何检验?(4分)

问题二:水平砂浆饱满度的合格质量要求是多少?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几处?(2分) 问题三:施工中对于砌筑砂浆试块的抽检数量,验收规范是如何规定的?(2分)

问题四:除了以上三个施工操作和管理原因外,此砌体事故还有哪些施工管理纰漏?(2分)

问题一答:天气炎热而砖又很干,砌筑时砖将砂浆中水分吸干停滞了砂浆水泥的水化反应,严重影响强度增长。根据验收规范,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但当天气炎热砖含水率不合格时砖需要补浇水。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GB50203-2002条文说明) 问题二答:用百格网检查不得小于80%;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问题三答: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问题四答:尚未安装楼板、屋面(本案例是屋架)的砌体墙,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是有限制的,超过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验收规范规定37cm墙遇到7级风时限高5.2m,而本工程墙高6.2m已超过。因此没有设临时支撑是严重施工管理纰漏。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