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华龙小学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计划 当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 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吨,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 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 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 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在“全面构建绿色生态和谐校园” 精神的指导下,在盱眙县教育局、团县委组织的“节能减排、收旧利废”活动的号召下,我 们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的 :
1、通过对垃圾处理的实地调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对垃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随意扔垃圾,将会造成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毁灭性破坏。
2、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垃圾分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希望同学们将习惯与意识带到社区、带到社会、由点向面的推广,希望每个同学都做宣传员以及环保卫士。 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尝试, 不断的将观念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4、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观念,增进正确的环境认知,进而进行实践。
5、推动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活动,落实提升环境品质的理念。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欣 赏自然的情操,及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二、内容要点: 1、宣传和动员:
( 1)掌握必备的垃圾分类知识对实施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给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做准备,在学科教学(科学课、美术课等)中,渗透“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的宣传,指导学生理解:环保是一项全球性的公益活动,垃圾可以分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 2)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开展“垃圾分类在各国”资料、图片收集活动,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垃圾分类的情况。
( 3)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小卫士”卡通形象设计及宣传语征集活动。
( 4)成立“班级绿委会” 、“爱绿护绿活动”小组和“垃圾分类管理”小组。 ( 5)定期召开“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班队会,制作“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小报。 2、发出倡议:
在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知识后,经过绿委会的宣传,发出如下倡议:希望全校的同学能积极行动,科学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让学生们知道被我们称为“垃圾”的
许多物质都具有被再次资源化利用的可能, 完全可以合理的加以开发利用变废为宝, 这些“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好的卫生习惯带到社区、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自己周围的“由 点向面”的推广,努力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员和“环保小标兵” 。 3、组织全员参与:
我校进行“垃圾分类”这项活动的最高目标是: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这项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我们班摆放了可回收垃圾袋、不可回收垃圾袋。在可回收垃圾袋上我们请美
术老师做了很漂亮的标签, 在上面注明了可回收垃圾的种类, 希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能有意识、 最终达到 “无意识” 地进行 “垃圾分类” 。在每学期结束时, 评选“环保小标兵” 。同时,鼓励学生回家向父母做宣传,在家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三、活动形式与方法: (一)落实行动: 第一阶段: 1、撰写环保小论文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校园的实地调查,调查过后,要求同学们撰写有关垃圾处理的小论文。同时将调查时所拍的照片和所撰写的文章制作成刊板,摆放在了班级门口,这样可以让其他同学可以身临其境有所感受。
2、推荐阅读《环境保护 1000 问》一书、印发环保知识小问答等。 3、利用周一班队会课上, 由班级绿色委员会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进行 的宣传和动员活动。
4、有计划地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的介绍活动:
在班会课上,由班级绿委会成员进行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做垃圾分类的讲座,使学生们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利用黑板报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专题介绍,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5、进行“垃圾分
类”小卫士卡通形象设计竞赛活动。第二阶段: 1、成立班级绿色委员会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 班级内组织 3~ 4 人成立绿色委员会, 负责监督班级的垃圾分类,
天由班级的值日生管理两个分类垃圾袋,然后一天两次分别装入学校相应的大垃圾桶内。关
于废电池,在大队部固定地方有专门收集废电池的箱子,像这种有毒有害的物品应该单独放
开。
2、开展《环保与垃圾》小知识竞赛。
3、通过网络,收集整理资料,为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板报做准备。第三阶段: 1、制作以“满分新人类,垃圾要分类”为主题的宣传刊板。 2、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展评活动。
3、结合科学课有关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下一步设想:
1、坚持不懈地在本校全面开展垃圾的分类收集。
2、将“垃圾分类” 的理念更进一步地延伸到校外、 社区,在家中、 社区继续进行 “垃圾分类”的活动;不断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垃圾分类”是一种观念,正是在这一念之间可以变废为宝。
四、注意事项:
1、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明确知道有关垃圾应该放在哪里,并且向父母及亲友宣传“垃 圾分类”的知识。
2、将掌握的知识,不断转化为“无意识”地行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垃圾 分类”的理念和持之以恒的卫生习惯。
3、对学生们在平时所表现的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及时给于鼓励和适当的奖励。 道,在国外就有针对学生的垃圾银行,
在鼓励、 奖励机制下持续发展自己的行为。 篇二: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校园垃圾的分类处理与资源节约”活动计划 陆霞丽
当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吨,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同时,在“全面构建绿色生态和谐校园”精神的指导下,在奎文区教育局、团区委组织的“节能减排、收旧利废”活动的号召下,
(据报
学生们可以) 每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在学校领导的英明决策下,在学校德育处、大队部的工作支持下,全班同学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我们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定本计划。 一、活动目的 :
1、通过对垃圾处理的实地调查,让学生知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对垃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随意扔垃圾,将会造成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毁灭性破坏。
2、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垃圾分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们希望同学们将习惯与意识带到社区、带到社会、由点向面的推广,希望每个同学都做宣传员以及环保卫士。 3、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尝试,
不断的将观念和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4、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观念,增进正确的环境认知,进而进行实践。
5、推动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活动,落实提升环境品质的理念。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欣 赏自然的情操,及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 二、内容要点: 1、宣传和动员:
( 1)掌握必备的垃圾分类知识对实施垃圾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给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做准备,在学科教学(科学课、美术课等)中,渗透“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的宣传,指导学
生理解:环保是一项全球性的公益活动,垃圾可以分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 2)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开展“垃圾分类在各国”资料、图片收集活动,了解世界各国有关垃圾分类的情况。
( 3)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小卫士”卡通形象设计及宣传语征集活动。
( 4)成立“班级绿委会” 、“爱绿护绿活动”小组和“垃圾分类管理”小组。 ( 5)定期召开“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班队会,制作“垃圾分类与资源节约”小报。 2、发出倡议:
在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知识后,经过班级绿委会的宣传,发出如下倡议:希望全校的同学 能积极行动, 科学处理垃圾,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让学生们知道被我们称为 “垃圾”的许多物质都具有被再次资源化利用的可能,完全可以合理的加以开发利用变废为宝,这些“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好的卫生习惯带到社区、带到社会,认真做好在自己周围的 “由点向面”的推广,努力争当“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员和“环保小标兵” 。 3、组织全员参与:
我校进行“垃圾分类”这项活动的最高目标是: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这项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我们班摆放了可回收垃圾袋、不可回收垃圾袋。在可回收垃圾袋上我们请美
术老师做了很漂亮的标签, 在上面注明了可回收垃圾的种类, 希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能有意识、 最终达到 “无意识” 地进行 “垃圾分类” 。在每学期结束时, 评选“环保小标兵” 。同时,鼓励学生回家向父母做宣传,在家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活动。 三、活动形式与方法: (一)落实行动: 第一阶段:
1、撰写环保小论文
班级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校园的实地调查, 调查过后,要求同学们撰写有关垃圾处理的小论文。 同时将调查时所拍的照片和所撰写的文章制作成刊板,摆放在了班级门口,这样可以让其他 同学可以身临其境有所感受。
2、推荐阅读《环境保护 1000 问》一书、印发环保知识小问答等。 3、利用周一班队会课上, 由班级绿色委员会的同学向其他同学进行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的宣传和动员活动。
4、有计划地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的介绍活动: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在班会课上,由班级绿委会成员进行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做垃圾分类的讲座,使学生们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利用黑板报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专题介绍,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5、进行“垃圾分类”小卫士卡通形象设计竞赛活动。 第二阶段:
1、成立班级绿色委员会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情况, 班级内组织 3~ 4 人成立绿色委员会, 负责监督班级的垃圾分类,
天由班级的值日生管理两个分类垃圾袋,然后一天两次分别装入学校相应的大垃圾桶内。关
于废电池,在大队部固定地方有专门收集废电池的箱子,像这种有毒有害的物品应该单独放
开。
2、开展《环保与垃圾》小知识竞赛。
3、通过网络,收集整理资料,为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板报做准备。 第三阶段:
1、制作以“满分新人类,垃圾要分类”为主题的宣传刊板。 2、开展“变废为宝”小制作展评活动。
3、结合科学课有关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写心得体会。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下一步设想: 1、坚持不懈地在本校全面开展垃圾的分类收集。 2、将“垃圾分类” 的理念更进一步地延伸到校外、 可以变废为宝。
四、注意事项:
1、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明确知道有关垃圾应该放在哪里,并且向父母及亲友宣传“垃 圾分类”的知识。
2、将掌握的知识,不断转化为“无意识”地行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垃圾 分类”的理念和持之以恒的卫生习惯。
3、对学生们在平时所表现的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及时给于鼓励和适当的奖励。 (一)校园环境整洁活动 1. 各班教室及校园卫生区 卫生小组 每日 2. 定期清除卫生死角。 绿委会 每日
(二)垃圾分类 1. 一般垃圾使用专用垃圾袋收集 垃圾分类管理小组 每日 2. 可回收资源及分类处理管理小组 每周
(三)资源回收 利用资源回收袋,分类回收资源。 管理小组 每日 (四)校园美化绿化 1. 加强班级领养的树木管理 绿委会 每周 2. 维护走廊花草 绿委会 两日一次
3. 利用盆栽加强绿化美化 管理小组 每周篇三:竹峪镇农村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方案竹峪镇农村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方案
自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 我镇坚决落实省委、 省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部署,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
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特别是搞好城乡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是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提高公众意识,搞好垃圾分类处理,现制定我镇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方案如下: 一、统一技术规范
统一编制印发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技术手册,尽可能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 二、培训形式
社区,在家中、 社区继续进行 “垃圾分类”
的活动;不断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垃圾分类”是一种观念,正是在这一念之间
每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镇整治办工作人员负责培训村社干部和保洁员。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三、培训内容 1 、垃圾分类的意义与好处
一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资源的再循环与可持续发展,利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利益。二是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即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2、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的基础, 是能源再利用的前提。 垃圾可以分为以 下四类:
( 1)可降解垃圾:泥土尘灰、厨余垃圾、植物枝叶等垃圾,由农户自行处理,不进行收集处 理。处理办法: 1 采用生物堆肥的方式集中处理; 2 对于厨余垃圾和植物枝叶可进入沼气池发酵。
( 2) 可回收垃圾: 1、废纸: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等(纸 巾和厕所用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 2、塑料: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 次性塑料餐盒餐具、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 3、玻璃: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暖瓶等。 4、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等。 5、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物、桌布、
毛巾、布包等。针对此类可回收垃圾可由农户自行回收,也可由农户送入垃圾点,由村民小组安排进行分类回收,回收变卖收入原则上为谁分类谁收益。此类垃圾不进入中转站。
( 3)建筑垃圾:由村组织就近填埋,不进入中转站。
( 4)不可回收垃圾: 对不可降解垃圾, 由村统一送镇上垃圾中转站, 再由镇集中送区垃圾处理场进行集中处理。此类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的药品等。 通过培训,提高群众的保洁意识,明确垃圾只有通过分类,资源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变废为宝。垃圾才能真正得到无害化处理。同时,让群众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和堆肥技术,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 ,既不危害环境,又能变废为宝。
专业资料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