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补全对话检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曾坤
摘要:此文针对近年来乐山中考失分率高的补全对话一题,笔者做了相应的调研和思考,结合自身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见解,旨在研究解决此类问题的相关策略,希望对提升学生的对答能力、提高中考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中考;补全对话 一、引言
英语补全对话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很多学生为之头痛。该题不仅考试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测试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英语教学已经在中国发展了几十个年头,现已进入交际时代,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要以语用知识为核心,即以交际技能技巧、社会语用规则为英语教学的主要关注内容。为此,我们需要开始以学习、生活等知识体系为教学内容的文化英语教学时代,注重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信息。近几年,我市中考补全对话第二题【请根据对话内容及上下文,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单词、短语或句子,使其通顺、合理、结构完整】得分率很低。令人困惑的是,教师们已经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何还是出现该题得分不够理想的情况?因此,针对该题解答现况我做了一次调研。
二、调查结果以及分析
此次对乐山市中区的几所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谈话等形式的调查,调查对象为初中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结果反映:1、有部分学生英语成绩好,听说读写能力也比较强,在校时常与老师、同学用英语谈论各种话题,该类同学觉得该题很容易做。2、大多学生坚持按老师或自己的要求经常背英语课文,对于第一题选择语句补全对话没问题,就应考第二题上,有些学生觉得背的文章对此题作用不大。原因在于,不知道借助课文语句原句或变化适当的形式去填写,经常
因为一些小细节导致答案错误。3、大多学生反映,对于此题几乎都能翻译,就是不知该如何去准确填空,不知道怎样构建句子。4、部分学生反映对于此题是束手无策,看不懂此题,甚至有些学生连怎么做此题都存在疑惑。
三、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现状,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些教学工作的尝试或改变,以改变目前的窘迫状况,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
1、英语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重点训练
在我们新标准版本的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都是不同话题的口语对话文章,包括打电话、购物、问路、英语学习、旅游、约会等许多常考话题。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刻意选出一些重要句型,如Can I help you? I’ll take it! (购
物)Who’s that? This is Lingling speaking!(打电话),在课堂里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对于该类知识都能记忆。对于一些灵活的语句,如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No. 5 Middle School? 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Hongxin Hotel?(问路)It’s difficult to remember so many words? (学习)What size/colour would you like?(购物)等,我们注重让学生变换不同的人称、地点、时间、句式等,采用造句、对话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反复操练,融会贯通,做到应用自如、脱口而出。
2、利用课余零碎时间,巩固语言知识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学生记忆知识后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对所学重点及时复习才能阻止遗忘。因此,我个人认为,零碎时间复习所学知识是很好的方法之一。下课后、上学或放学、餐厅、厕所都能成为我们与学生之间疯狂复习的重要时间,我们可以对课堂里的重要语句再次操练,而且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难度不等的考查,以此巩固、拓展所学内容,增加记忆的深度和灵活度,这不仅有助于考试,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增进师生间的情谊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适当增加练习,学以致用,及时检测
在目前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教辅资料里,很难寻找到我市中考补全对话第二题的练习题。为了提高此题的得分率,让学生认为该题仅仅是a piece of cake,除了我们课堂教学的特别关注外,我们还应该适量增加练习量。比如每一个模块结束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功能话题自己搜寻或编写两三个相关内容的补全对话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作出及时反馈,力求让学生牢固掌握每一个话题的相关内容。如果不经常将该题落实到笔头,恐怕考试到来时又会给人不够满意的成绩。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完全突破此题,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地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切不可中考之前来打突击战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效果不是很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发展,英语教学需要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教师也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积累经验,更新教法,力求进步,让我们满足新时代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肖礼全. 2006. 英语教学方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