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城市建设坚持保护与改造同步、扩城与延伸并举
2023-07-31
来源:独旅网
文保与规划和谐相融——上杭城市建设坚持保护与改造同步、扩城与延伸并举流芳牌坊、红四军八大会址太忠庙、王阳明《时雨记》碑、文庙、丘逢甲师范传习所、紫阳书院、丁状元旧居……昨日,笔者走进上杭瓦子街,一处处历史古迹、古建筑与现代客家风格建筑和谐相融,相得益彰,为千年古邑上杭城魅力增色不少。“瓦子街的成功改造成就了文物保护与城建规划和谐共进的‘上杭版本’。”上杭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巫贞森说,“前几年实施瓦子街改造时,上杭县认为这些古迹、古建筑是城市的根城市的脉,为了保护它们,原本紫金南路通车直下改建成步行街道。”旧城改造:为文保让路 为古迹空地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上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历史和文化的挖掘、传承,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采取“保护、修复、仿建”的方式,注意对珍贵文物遗迹实行原址保护、修复。这方面,上杭县城区瓦子街的改造建设堪称典范。瓦子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符号,街区文物资源丰富,不仅有流芳牌坊、红四军八大会址太忠庙、王阳明《时雨记》碑,还有福建省保存最完好、迄今已有787年历史的文庙和丘逢甲师范传习所、紫阳书院、丁状元旧居等古建筑。当年,上杭县临江镇紫金南路旧城区一期改造工程(即现在的瓦子街)的大片民房因修建时间久远,大都已经陈旧不堪。残破的房屋严重影响了城市总体形象,更日益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脏、差、乱的环境成为制约该片区迅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广大居民要求对紫金南路旧城区进行改造建设的呼声很高。2006年1月,经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把紫金南路建设与开发列入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紫金南路的改造,涉及多处文物,县委、县政府先后5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了其中文物保护的问题,形成了保护文物共识。在城区改造建设中,上杭县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文物:成立县紫金南路建设文物保护协调小组,对拆迁改造中所涉文保单位及文物点制订原地修复保护设计方案并加以实施;落实文物保护经费,增加城区文物古迹保护预算经费等。2011年元旦,历经两年多时间的改建,瓦子街顺利开街。“过去的老宅‘脏、乱、差’人居环境恶劣,如今出门就是繁华的步行街,住进亮堂堂的新房心里特舒坦。”如今住在改建一新的瓦子街居民全都十分感激。上杭县文化体育出版局副局长孙辉说:“上杭县一贯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在旧城改造项目中,在项目实施前期进行大量的文物勘察,对所涉及文物,依法、依程序进行保护。2008年瓦子街开始改造时,上杭投入500多万元对流芳牌坊、太忠庙进行全面改造。目前又投入30多万元对省保文庙进行编制维修方案。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对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的客家石雕、砖雕、木雕等古建筑构件进行收藏保护。”城市规划:为城脉留根 为民生蓄积对于城市古迹最好的保护就是做好城建规划。一座城市的魅力除了融入现代风格,很大一部分还来自对历史文化的守护与传承。近年来,上杭县充分发挥城市建设规划龙头作用,创新规划理念,投入巨资聘请高资质的一流团队、一流规划师,提高规划设计质量,有力推进江滨园林城市及县域城镇的顺利建设。2011年完成了城乡规划编制项目投资3680万元。尤其在规划过程中,坚持在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提升品位上下定决心,狠下功夫,特别是对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古建筑,不断加强保护力度。从2007年开始至2011年的五年时间里,上杭县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了文物家底,登记了不可移动文物616处。在实施项目建设前,上杭县有关部门正是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及文物保护单位资料,认真履行文物勘察审批程序,反复核实建设区域文物分布情况,依法、依程序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在全面摸查的同时,上杭县加紧文物申报工作,最大限度地扩大保护范围。2011年,上杭县又公布了12处文物为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该县已有5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上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杭县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2012年,该县又启动相关程序,把上登迴龙阁等6处文物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上杭县委托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古建所对临江楼地段街区进行了保护性规划,并对街区内的古建筑进行了现场测绘,在瓦子街片区、临江楼片区分别划定了近24公顷和4公顷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同时,
委托厦门大学建筑学院对近800米长的解放路老街进行了保护性的更新设计,还对上杭古建筑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上杭客家住宅的建筑文化和居住形态》,设计了16套的具有客家建筑风格住宅在上杭县城乡推广。目前,上杭县出台了政策,启动上杭籍将军故居的维修保护工程。城市建设:为旧城造血 为新城增彩旧城固然有许多历史价值,但面对危险落后的民生设施,存在的民生安全隐患,改造与保护和谐并进便不可避免。上杭县按照“北扩南延、沿江开发”的思路,加快中心旧城区发展,和沿江城建项目的规划与建设,着力把上杭建设成为“山清水秀、协调发展、和谐文明、安居乐业”的生态型工贸强县。十年来,上杭顺应时代潮流,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城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1平方公里扩大到72平方公里(全市最大县城),建成区面积从6.4平方公里拓展到9.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到9万多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5%。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1%。为解决暂时无法改造的老城区居民出行,上杭县投入了1000多万元硬化了100多条小街小巷,安装了6000多盏路灯,整修下水沟、线路,做好卫生防疫等。城市大了,上杭县通过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就业富民”战略举措,在保持青山绿水蓝天中发展工业,又通过做强做大教育,聚集人口,目前城区已有一所大学、6所高中、1所独立初中、7所小学和10所幼儿园。此外,还以房地产及服务业聚集人口,全城百余座高楼蔚为壮观。目前已建成3500多套保障性住房,“十二五”期间,上杭县将每年建设保障性住房1000套以上,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农村人口及其他群体的住房问题。同时该县大力培育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中介、旅游休闲等新兴服务业,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2011年,上杭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建筑之乡、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等20个国家级荣誉和品牌。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74.91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人18.66亿元,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7402元,增长19.1%;城乡固定资产投资、铜产业产值、紫金本土项目产值、市场主体注册资本突破百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含表外)突破200亿元,全县经济总量从全市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客家元素与现代潮流相得益彰,历史风貌与现代风格交相辉映,文化品质与城市品位同步提升。如今的上杭,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楼变高了,路变顺了,城变宽了,景变靓了,生活变美了,一座美丽的“江滨园林城市”已初具雏形。(通讯员 杭轩)www.shhmn.com 上杭网 YS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