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品质部内审检查表

2020-11-02 来源:独旅网
内部审核检查表

受审核部门 品质部 Q:4.2。3/4。2。4/5.2/5.3/5。4。1/5。5。3/6。2。2/7。1/7.2/7。5.3/7.5.1/7。5 .5/7。6/8。3/8.2.3/8。2。4/8。4/8.5。1/8.5.2/8。5。3 E:4.3。1/4。4。1/4。3。3/4。4。2/4.4。3/4。4。4/4。4。5/4.4.6/4。5.1/4。5。3 检 查 内 容 检查方法 审核日期 审核员 审核条款 陪同人 条款号 4。2。3文件控制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引以为荣;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夹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夹时,对这些文件夹进行适当的标识; 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检查结果记录 评定 1、是否制定了符合公司实际运行的程序文件及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2、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 3、现场查看作废文件是否得到作废和回收,以及特殊情况时是否对文件夹进行标识。 4、抽看3~5文件,了解文件受控及发放情况。 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哪些? 4.2。4记录控制 为提供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而建立的记录,应得到控制。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4.4.5记录 1、了解该部门有哪些质量记录? 2、现场抽样几份记录,查看该部门的质量记录是否清晰,是否按要求记录; 3、观察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及处置所需的控制。 4、结合查阅各种质量记录,查看、问质量记录保存和使用情况。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询问品质总监,如何看待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相关工作要求并得到满足。 5.4。1质量目标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a)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1、了解该部门的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 2、质量目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明确? 3、环境管理方案的进度和完成效果是 否符合时间上的要求? 4、查看本部门近三个月考核目标的达成情况,有无未达成项目,未成达有无纠正预防措施,结果是否得到验证? 5。5。1职责和权限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a)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表现(绩效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1、了解该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得到规定和沟通。 2、抽查本部门1—3员工对自己所在的岗位职责、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清楚? 5.5。3内部沟通 4。4。3信息交流 1、组织内部有哪些沟通工具?内外部a)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的渠道是否畅通有效? 的信息交流; 2、是否规定内、外部信息交流的方法b)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以及各种信息如何传递、记录. 收、形成文件和回应. 6.2.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6运行控制 a)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情况; 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准则; c)对于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并将适用的程序和要求通报供方及合同方。 1、是否对人员能力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考核?人员的安排能否满足要求? 2、是否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员工全部进行了培训?并使员工明白他们的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的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 3、部门内部有无对产品符合性进行了培训?是否评价了培训的有效性 4、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如何? 5、是否保持了适当的培训记录? 6、程序是否适用、有效?现场观察并结合运行控制程序进行提问.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于组织的动作方式。 1、通过策划是否确定了产品实现的过程?是否形成了必要的文件? 2、是否确定了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3、是否明确了产品实现的必要资源? 4、是否明确了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 认、监视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的准则? 5、确定了哪些必要的质量记录? 6、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是合同是否编制了必要的质量计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1、询问品质部负责人参加产品要求(订单)评审的情况?如何配合销售部处理顾客的投诉。查阅客户投诉记录。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a)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 1、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提供监视c)使用适宜的设备; 和测量设备是否适应? 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2、能否满足监视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备; e)实施监视和测量; f)实施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产品的唯一标识,并保持记录。 1、出现不合格时能否进行追溯?如何追溯?现场抽查一不合格产品是否容易追溯? 7。5。5产品防护 组织应在产品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其提供防护,以保持符合要求.适用时,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1、询问如何配合仓管做好库存品的检验工作。 2、询问如何做好包装材料的检查工作. 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验证)的依据; b)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4。5。1监测和测量 1、有无建立计量器具台帐?计量器具是否按要求定期检定?使用前是否经过校准,有无记录? 2、量具检定是否有检定合格证?盘点量具台账是否贴有标签标识? 3、查看《量具管理制度》; 1、是否明确了为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须进行的产品实现过程测量和监控方法? 2、是否按规定的要求进行了实施?效果如何。 8。3不合格品的控制 a)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 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d)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1、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在程序文件中是否规定了对不合格产品的识别与控制? 2、是否明确了对不合格品的评审方式?评审结果是否得到了实施? 3、不合格产品是否有得到了纠正?纠正后有无对其进行再次验证? 4、对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了措施?有效性如何? 5、让步放行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谁有使用让步放行的权限? 1、到仓库查看所有来料是否都进行了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检验?有无合格证. 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应保2、询问IQC主管,对进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置的,是否要求供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应商采取纠正措施。 3、供应商是否按要求提供合格证据. 4、询问IQC主管,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进行进货检验的物资是如何处置的,以确认: a.是否了解紧急放行的程序或规定; b。由谁来审批; c.对紧急放行的产品是如何标识和记录的; d。紧急放行的物资经检验不合格后,是如何追回的。 5、到车间观察过程检验的情况,确认: a.质量控制点的员工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b.是否存在工序完工检验未完成就转序的情况; c。是否规定了例外转序的情况. 6、到生产车间抽查2~3个最终检验过程,确认: a.检验人员是否有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 b。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有效期 内; c.查看“成品检验报告单\",是否在所有的数据备齐后,出货检查员签字确认后可产品入仓,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是如何控制的。 7、查检验记录保存情况,查看3~5份检验记录,确认:a。是否规定保存周期,存放地点、条件是否适应; b.记录项目是否清楚,数据齐全,是否 能够证实符合验收准则的要求 c。检验记录是否标明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 8.4 数据分析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 1、查看品质部是否对收集到的数据(日报、周报、月报)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8。5.1持续改进 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对公司品质目标进行分解情况?抽查部门月目标完成情况如何?未达标纠正预防措施跟进效果怎样? 8。5。2纠正措施 1、查阅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抽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查近期正在实施的2~3项《纠正和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预防措施通告单》的实施情况以及实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施后的效果如何? 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内审中开出给本部门《不符合项报 告》的填写、跟踪是否符合要求? 1、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是否按程序要求定期进行? 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是否覆盖了认 证范围内的全部活动、产品、服务? 3、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充分的考虑了对环境的全部影响,包括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七种类型、两种方式(可控制的、可施加影响的)? ————查阅环境因素清单,判断其是否充分(不要遗漏相关方、过去、将来、异常、紧急时的环境因素以及危险品可能引发的环境因素。)? ---—抽样审核环境因素识别的合理性。 4、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否有评价准则(如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主要准则之一)及评价方法? 4。3。1环境因素 a)识别其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的服务中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此时应考虑到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因素; b)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 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5、查看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判断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否适宜、充分? 6、巡视公司的重要现场,并了解园区内供应商,判断重要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存在明显遗漏,是否对园区内供应商的重要环境因素施加影响? 保存期限:三年 保存部门:品质部 注:评定栏填“1”表示符合;“2”表示严重不符合 ;“3”表示轻微不符合;“4\"表示观察项;“2\" “3\"

开具不符合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