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2题;共27分)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下列四组词,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各有一个,它们的排列顺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 A . 团结、结合、勾结 B . 鼓舞、鼓动、煽动 C . 爱护、看护、庇护 D . 牺牲、丧命、死亡
2. (2分) (2019·昆山) 在下列各组词语中,选出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 . 安装 刻苦 坚强不曲 色彩斑斓 B . 密秘 艰难 斩钉截铁 目不暇接 C . 迁徙 耽误 神通广大 分辨是非 D . 畸形 窟窿 平铺直叙 数久旱天 3. (2分) 与“物极必反”的“极”意思相同的是( ) A . 登峰造极 B . 极目远望 C . 极乐世界 D . 极有兴趣
4. (2分) 下面4个词语中,哪个词不是表现看的( )。 A . 左顾右盼 B . 高瞻远瞩 C . 一览无余 D . 眉开眼笑
第 1 页 共 10 页
)5. (2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不要_______地作结论。 ②这个厂子的饮料,口味_______,质量始终如一,顾客反映不错。 ③报纸也不过偶尔看看,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对这件事他_______。 A . 轻率、纯真、漫不经心 B . 草率、纯正、漫不经心 C . 轻率、纯正、漠不关心 D . 草率、纯真、漠不关心 6. (2分) 读课文《倾斜的伞》,思考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下面对“泪光点点”错误的理解是:( )
A . 外公被我的关爱深深地感动了。
B . 外公对“我”的潜移默化的爱心教育得到了汇报,激动得哭了。 C . 外公年纪大了,眼睛容易流眼泪。
7. (2分) (2019·安徽模拟) 根据文段的内容,依次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种镇定剂,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束阳光,________________。宽容是一座桥梁,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③①④
第 2 页 共 10 页
8. (2分) 下列句子,属于反问句的是( )。
A . 这块圆石头是什么呢?原来这不速之客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的一颗流星。 B . 这刻骨铭心的国耻,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C . “说不说?说不说?”敌人疯狂地吼叫着。
D . 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就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 9. (2分) 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松鼠喜欢在平原地区生活,白天经常出来玩耍、吃东西。 B . 松鼠十分警觉,动作轻快、灵活。
C .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窝口朝下,很容易进出。 D . 松鼠通常一胎生一个。
10. (2分) 小海龟出世后为什么“拼命”地爬向大海?选择用肯定句式进行准确概括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 . 小海龟生活在海里,出世后必然回归大海。 B . 沙滩不是小海龟生活的环境。
C . 小海龟不拼命逃跑“就会被空中的捕食者逮去做美餐”。 D . 小海龟为了回归大海的途中逃避天敌的侵犯,求得生存。 11. (2分) 我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主要通信方式是( )。 A . 鸿雁传书 B . 信鸽传书 C . 邮驿 D . 烽火传报
12. (2分) (2019·张家界) 我能根据自己的积累正确地填空。
第 3 页 共 10 页
(1) 春天多姿多彩,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诗句。
有赞美柳树的: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练。有儿童快乐地在春天里玩要;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 (2) 母亲是一个热心的人,只要别人有事请她帮忙,她总会把自家的活放下,先帮别人,并教育我说:“平时肯帮人,________”母亲还教育我们再小的事,也要讲究诚信,因为“________则________。”
(3) 她在柳枝上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________、________枝头笑。 (4) 各________,________浓,齐________,共繁荣。 (5) 过中秋,吃月饼,________。
二、 阅读和理解 (共3题;共20分)
13.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州菊花满地金
一天,苏轼到王安石家(做 作)客,正巧王安石有事,苏轼就在书房等了一会。他忽然看到书桌上有一张折叠的诗稿,上面是一首只写了开头两句的咏菊诗,一看就知道是王安石的手笔。这两句诗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读后(悄悄 暗暗)发笑,心想:人们都说菊花不畏严寒,怎么会西风一吹就落下花瓣来呢?苏轼自以为才华过人,忍不住在纸上写下这样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还特意把“仔细吟”三个字放大,然后微笑着看了一遍,(悄悄 暗暗)地不辞而别。
后来,苏轼因政治上遭受失败,被贬到黄州(做 作)官。第二年重阳过后,连日大风,风息以后,苏轼约了好友到后院赏菊。只见后院里像天女散过花一样,到处是金黄的菊花瓣,满地铺金。苏轼顿时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回想起王安石的诗句,才知道是自己错了。后来苏轼回京时还当面向王安石赔了礼,认了错,感了谢。
(1) 在短文括号处选择正确的字、词
(做 作)________客 (悄悄 暗暗)________发笑 (悄悄 暗暗)________地不辞而别 (做 作)________官 (2) 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成语。 ①不告别就离开。________ ②形容受惊愣住的样子。________
第 4 页 共 10 页
(3) 回答问题。
①“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这里的“西风”指的是________;“黄花”指的是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②读了短文,你觉得文中的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
14. (2分) (2019·张家界) 阅读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片段,回答问题。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 找出中心句,并抄写在下列横线上。________
(2) 文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写出了原野的热闹非凡。从这段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
15. (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是我最笨的学生
①毕业后我留在北京教书,父亲闲着寂寞,便打电话托我买台电脑,他要和我视频聊天。我笑他,都50岁的人了,对电脑一窍不通,可得专门请个老师才行。父亲说,几年前你是我的学生,现在让老爸做你的学生好不好?我说那老爸你得认真学,我可没时间手把手教你。父亲笑着说,那是当然,我得争取做闺女班里最聪明的学生。
②以后的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被老爸硬拽到电脑前,起初是打长途教他申请到了QQ号,然后是终于让他学会了使用视频。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我每次都是扯着嗓子教他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但父亲的电脑知识,却始终停在开着视频,对着话筒和我呵呵说笑的程度。
③老爸似乎对自己的愚笨没有丝毫的察觉,他胖胖的脸在视频的镜头里,始终是心满意足地笑着。我说老爸你要实践啊,只是每个周末听我讲,之后一个星期就再也不摸电脑,那怎么行?父亲照例在视频里笑开了花,说,老爸其实很聪明的,姑娘你只要有耐心,老爸肯定会进步飞速。我看着每一个指令需要我重复N遍后才会点头的一脸茫然的父亲,突然有点泄气。我在想究竟是我这个老师不合格,还是父亲真的太笨,对这样先进的知识,完全没有学会的细胞?
④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此后不管我怎么努力,他都停在原地,再不会前进半步。隔壁的同事每每听到我声嘶力竭地在房间里吼,就知道准是又在教父亲上网了。有一天,我同事无意中笑着说,对待
第 5 页 共 10 页
笨的学生,冷落有时候比耳提面命的教导更管用,为什么不试试呢?我欣然采纳。
⑤老爸对我的这项政策显然有些不适应,没过一个星期,他就撑不下去了,说姑娘你还是手把手地教教老爸吧,我这么一大把年纪,比不上你们年轻人。后来见我无动于衷,终于急了,竟然和我开始冷战。我打电话给母亲,让她转告父亲,像他这么笨的学生,我还是第一次碰到,都三个月了,打字还像牛车的速度,照这样下去,我岂不是教他一辈子也教不会?母亲听完我的抱怨,叹口气,小声道:孩子,其实你爸哪有那样笨呀,他只是想多听你说说话罢了,他要是什么都学会了,还怎么能认你做老师?你每次在视频上不耐烦地朝他嚷,他都不急不躁,还笑着听你讲课,如沐春风。他花几千块钱,只是买了个能看见你的模样的电话而已 , 他这么大年纪了,学会上网又能做什么呢?能和你面对面地聊天,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精通电脑了呀!
⑥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笑啊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着的,只是看看千里之外的我,是不是还好好的,是不是还像他想念我一样,将他放在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1)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A . 时间顺序 B . 空间顺序 C . 逻辑顺序 D . 事情发展的顺序
(2) 第②段中,父亲有些“懈怠”的原因是什么?( ) A . 父亲年纪大,学电脑费劲。 B . “我”怨父亲笨,使他兴趣大减。 C . “我”都是扯着嗓子教他,致使他不爱学。 D . 父亲有意“懈怠”,好多些机会与“我”交流。 (3) 第⑤段中“这项政策”指的是( ) A . 手把手教父亲学电脑。 B . 父亲学会了使用视频。
C . “我”冷落父亲一段时间,不再教他学电脑。
第 6 页 共 10 页
D . 父亲懂得如何搜索资料、如何盲打、如何储存东西。 (4) 下面哪句话为第⑤段的画线句作铺垫?( ) A . 到了这一步,父亲就有些懈怠。
B . 父亲所谓的进步,也就到能和我打字聊天为止。
C . 我觉得自己所费的劲,几乎比教班级里最笨的学生还要大。
D . 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笨到和父亲面对面,看见他温柔地冲我笑啊笑,都不知道……最温暖的地方。 (5) 题目是“你是我最笨的学生”,为什么“我”却说“最笨的那个学生原来是我”?
(6) 本文主要写“我”与“父亲”之间的事,但作者又安排了“母亲”这一人物,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 (7) 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父亲?请联系文本内容简要写下来。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6. (5分) 本周的班会上,班主任说班里要组建一个先锋小组,让这个小组带领大家一起“更上一层楼”,请大家各自写一封自荐信。请你从性格、特长、学习态度和奋斗目标等方面推荐自己加入这个小组。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2题;共27分)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2-2、
12-3、
第 8 页 共 10 页
12-4、
12-5、
二、 阅读和理解 (共3题;共20分)
13-1、
13-2、
13-3、
14-1、
14-2、
15-1、
15-2、
15-3、
15-4、
15-5、
第 9 页 共 10 页
15-6、
15-7、
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
16-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