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林语堂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

2022-04-03 来源:独旅网


阅读

民国文士的绰号

杨海亮

绰号,又叫外号、诨号,既非父母所赐,又非个人所愿,而是外人所取。绰号的形成,或用事功,或用事件,或用秉性,或用爱称,五花八门,取法不一。虽然,绰号多有调侃意味,寥寥几字却能道出人物一个公认的形象特征。仔细琢磨,也颇有趣味。

章太炎是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更是近代有名的学人,道德文章,堪称一代之雄。不过,章太炎的外表和言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首如飞蓬,衣衫褴褛,邋里邋遢,不拘小节,这模样当然不受欢迎。而他的个性与思想更是独树一帜,常常持论偏激,疯话连篇,见谁恶心,想骂就骂,从“狗屁皇帝”到“猫腻总统”,一个都不放过。章太炎自称有“神经病”,而时人据其奇言怪论、特立独行,送一绰号叫“章疯子”,也算恰切。

作为20世纪的大师之翘楚,胡适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虽说胡适博闻强识,著作等身,却落了个不雅之号——“半部先生”。黄侃就曾在课堂上放言:“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们不解,黄侃道:“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原来,胡适的学术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及《中国白话文学史》都在早年完成,影响甚大,却都只有上部。那部倾心写就的自传《四十自述》也只作了一半就停笔了。在台湾时,胡适曾想在有生之年还清“债务”,可惜又把晚年有限的宝贵时间花在了《水经注》的考据上,几本著作的“下部”最终没能补上。这恐怕是胡适一生最大的遗憾。

蔡元培执掌北大期间,进行了不少改革,北大风气为之一变,尤其是“思想自由,兼

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影响深远。正是因为蔡元培虚怀若谷、温和尔雅,对中西文化择善而从,对各类人才兼收并蓄,才有了旧学与新知既分庭抗礼又相处一校的奇闻。只是,就算蔡元培处事公平,无适无莫,教员之间的阋墙与摩擦还是不可避免。旧派中的黄侃喜欢攻击新学中的教员,骂他们曲学阿世。于是,众人暗地里戏称蔡元培为“世”,谁往校长室跑谁就是去“阿世”。可就是这个“世”,乃“中国一完人”,其“大德垂后世”。

民国文士中傅斯年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个。他生性豪爽直率,疾恶如仇。在北大读书时,是学生领袖、五四游行总指挥。后来,当了学者,依然喜欢干预政治,敢鸣敢放,大胆臧否,人称“傅大炮”。的确,傅斯年在恶势力面前决不畏首畏脚,而是勇敢地冲锋陷阵。接连两任行政院长宋子文和孔祥熙就是在他的“炮轰”中倒下的,这算是民国史上绝无仅有的奇例。傅斯年的反抗精神过人远甚,文人节操,书生意气,是一般儒生不可比的。

生活中的鲁迅风趣幽默,经常给别人起外号,他自己也有外号。在《两地书》中,许广平称鲁迅是B.EL、EL.DEAR、D.EL,这都是鲁迅的绰号“白象”之变种。这个绰号令人匪夷所思,许广平的解释是,大多数的象都是灰色的,白象非常少,所以白显得可贵、特别。“白象”这个绰号,今天念起来也挺浪漫。可想而知,鲁迅与许广平之间充满了柔情蜜意。

抗战时期,梁实秋住在重庆北碚“雅舍”。一日,冰心来访。饭后,冰心在梁实秋的纪念册上题字:“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这时,围在一旁的客人有意见了,特别是一位女作家叫嚷得最激烈:“实秋最像一朵花,那我们都不够朋友了!”冰心平静地说:“少安毋躁,我还没有写完呢。”于是,她接着写道:“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育尚未成功,实秋仍须努力。”大家换颜一笑。从此,梁实秋就有了“鸡冠花”这个绰号。

章太炎 胡适 蔡元培 傅斯年 鲁迅 梁实秋

林语堂在文学领域涉足甚广,为中西文化交流做了杰出贡献。可是,这位大师有一段很不光彩的历史。当年,南洋爱国华侨集资筹建南洋大学,并聘请林语堂出任校长。林语堂受聘后,不仅在学校安插自己的亲属、亲信,而且提出了背离“刻苦兴学”精神的庞大预算数字,结果酿成了轰动一时的“南大事件”。林语堂与南大执委会意见不合,到新加坡六个月后辞职返美。虽然没有做一日真正的校长,林语堂却领走了二年半薪金,外加遣散费,计新加坡币七万二千余元。因此,有人讥讽林语堂是“影子校长”。可见,再了不起的人,也有人性的弱点。林语堂的这个绰号,正是他一生不可抹去的“败笔”。

(见《中国青年》2011年24期)

名人轶事四则

巴金

巴 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没有一点怨言。1993年,巴金89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直把陈铁迪惊异 得半天没喘过气来。

林语堂

一所女子学校请林语堂演讲,因正值毕业班的“职业周”,所以给他的题目是“文学职

业”。林语堂开口就说:“我劝你们不要选文学为职业。在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叫李清照,她就是嫁了丈夫、解决了吃饭问题,才能做出好词来的。假如李清照靠卖词为生,她的《漱玉词》怕是换不到三碗绿豆汤。而赵明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功,就是养活了一位女词人。所以,我相信你们最好的职业是婚嫁。”一番话,学校师生听得目瞪口呆。

金庸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女作家林燕妮和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是辛苦。转眼过了一年,到续约的时候,林燕妮跑来要求涨稿酬 ,金庸不同意,一本正经对她说:“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是全花光的,不给!”过了几天,亦舒也要求涨稿费, 金庸还是不同意,也是一口回绝:“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赫鲁晓夫

1964年,下台后的赫鲁晓夫常到住处附近的农庄农场散步。有一次,他发现有一片地耕种得很糟,就把队长叫来。队长和农庄主席来了后,赫鲁晓夫骂他们不懂农艺。农庄主席起先张皇失措,不一会就反唇相讥:“您已经不是政府首脑了,用不着多管闲事!”赫鲁晓夫为此伤心了很长时间。有一个农民对赋闲的前第一书记很关心,在赫鲁晓夫别墅的围墙外垫了木板,探头张望,正好看见他在种园子。农民问:“老哥,有没有人欺侮你?”赫鲁晓夫连说:“没,没,挺好!”

那些与诺奖失之交臂的人

廖阳-

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曾有多位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只有一步之遥。

鲁迅:我不配拿诺奖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1927年,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与中国文学家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却被鲁迅婉言谢绝。

鲁迅在给他的朋友台静农的信中这样写道:“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鲁迅认为,诺贝尔奖作为一个确实有水平的奖项不是靠侥幸可以得到的,当时的中国与此还有差距,而世界上优秀的作家多的是,奖项不可能颁给所有优秀的作家。

林语堂:四次无缘诺奖

鲁迅之外,也有作家林语堂得过诺奖提名的说法。第一次是1944年,林语堂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出版后,仅在美国就卖了10 多万部,又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被国外评论界誉为“中国现代的《红楼梦》”,这使他成为第一个被推举预选的中国作家。第二、三次分别是1972年、1973年。最后一次是1975年被国际笔会举荐为诺奖候选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林语堂仍无缘入选。

老舍:被提名得票最多

还让人叹息的 是1968年诺奖评选,作家老舍与诺奖的失之交臂。这一年,老舍被提

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最终在5个候选人投票中,获得最多票。“按规定,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就该是我父亲,但在1968年,‘文革’已经进入高峰期,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的下落,一直没有得到准确音信,就断定老舍已经去世(老舍1966年8月24日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东方人。结果日本的川端康成就获奖了。”老舍儿子舒乙曾说,已故作家萧乾曾偕夫人文洁若到瑞典证实过,老舍确实得票排第一。

沈从文:活着就能拿奖

1985年,中国文学通向诺贝尔文学奖的道路又打开过一次。这一年,汉学家、翻译家名马悦然当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他也是瑞典文学院中唯一能阅读汉语文学作品的院士。他很早就想翻译沈从文的作品,但怕译得不好,就以“沈从文美丽的文字是不能轻易译的”这句话为由搁下了。但马悦然一直希望中国作家能得诺贝尔文学奖。

1987至1988年,马悦然和其他瑞典翻译家将沈从文的《边城》和《沈从文作品选集》翻译成瑞典文出版。1987年,沈从文最后进入诺奖只有5个人的决选名单,但最终还是输于美籍俄国诗人布罗茨基。1988年,沈从文再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而沈从文这次也有更大优势。但这一年5月10日,沈从文不幸与世长辞,又一次使中国文学与诺奖擦肩而过。据说,瑞典文学院的院士已互有默契,决定将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沈从文。马悦然后来在2000年8月15日对记者说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果沈从文没有逝世的话,他当年就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文人的幽默

艾利香-

林语堂是中国幽默的倡导者和鼓吹者,他对幽默有一极其精辟的见解:“要是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派遣最幽默的领导人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给予他们全权代表的权力,那么世界上绝对不会发生战争了。因为他们幽默的智慧,会让会场充满风趣和情调,而不是剑拔弩张的争执。”林氏认为,幽默可以改变我们的文化生活,无论在政治、学术和生活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幽默是自信的艺术,让人在瞬间站到高处看自己、看世界、看命运,在嘲笑和自嘲中获得自信。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鲁迅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不准同学、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 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这样,每个都是,喏!喏!”说着,鲁迅把头微微后仰,用手模拟着防毒面具。

幽默也是求真的艺术,让人猛地进入荒诞、悖谬的死胡同,而后又在笑声中将真实还给真实。齐白石平时很严肃,不爱开玩笑。一段时间,弟子李可染不来看他,齐白石很生气。一天,李可染登门访师,齐白石倒趿布履门口迎接,故作陌生,颔首低问:“请问先生贵姓?”把李可染弄了个大红脸,慌忙谢罪。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必然幽默。老舍的《话剧观众须知》里,非常幽默地说:“如果你是楼上票一定坐楼下,楼下票一定坐楼上,这样剧场才热闹。”老舍用反语的方式,把上世纪30年代中国观众不文明,不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写得非常鲜活。人们读了以后就觉得再也 不好意思这样做了。

郭沫若有一次应邀参加漫画家廖冰兄的画展,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自称为“兄”?一同出席的版画家王琦抢着代为回答:“他妹妹名冰,所

以他叫冰兄!”郭沫若一听,说道:“喔!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

最好的职业

一所女子学校请林语堂先生来演讲, 因为那周正好是毕业班的“职业周”,所以给他的题目是“文学职业”。但林先生开口就说,我劝你们不要选文学为职业。在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叫李清照,她就是嫁了丈夫、解决了吃饭问题,才能做出好词来的。假如李清照靠卖词为生,她的《漱玉词》怕是换不到三碗绿豆汤。而赵明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功,就是养活了一位女词人。所以,他说:“我相信你们最好的职业是婚嫁。”

《论语》十戒

林语堂创办的《 论语》杂志每一期的封二都登有“论语社”同仁的戒条,如下:

一、不反革命。

二、不评论我们看不起的人,但我们所拥护的人要尽量批评(如我们的祖国、现代武人、有希望的作家、非绝对无望的革命家)。

三、不破口骂人(要谑而不虐,尊国贼为父固不可,名之王八蛋也不必)。

四、不拿别人的钱,不说他人的话(不为任何一方 作有津贴的宣传,但可作义务的宣传甚至反宣传)。

五、不附庸风雅,更不附庸权贵(决不捧旧剧明星、电影明星、交际明星、文艺明星、

政治明星及其他任何明星)。

六 、不互相标榜,反对肉麻主义(避免一切如“学者”“诗人”“我的朋友胡适之”等口调)。

七、不作痰迷诗,不登香艳词。

八、不主张公道,只谈老实的私见。

九、不戒癖好(如 吸烟、啜茗、看梅、读书等)。并不劝人戒烟。

十、不说自己的文章不好。

林语堂“丢脸”维权

1927年夏,林语堂初次来到当时的文化重地——上海,潜心写作,并且常常是“一稿两投”:同样的内容,写一份中文的,写一份英文的。后来有人赞叹其中文好到难以翻译成英文,英文好到难以翻译成中文。

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一本周越然编写的《模范英文读本》,随后这本书被当作教科书使用。开明书局的老板章锡琛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同时周越然编写的读本不太符合英文的习惯和语法规范,于是他想找一位英文造诣高的重量级人物重新编一本,后来经人介绍联系到了林语堂。

一本教科书编得好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编得差则误人子弟,深知其理的林语堂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很快便完成了新版教科书《开明英文读本》的编纂,且分为读本、文法和

英文名著选读三部分。该书推入市场后,一时洛阳纸贵,一个月内连连加印了好几次,连带着名不见经传的开明书局也大大兴旺起来。与商务、中华三足鼎立的世界书局见此情况,亦不甘落后,当即找来大学毕业不久的林汉达编写了一套《标准英语读本》,然后铺天盖地地大打广告,趁热销售。

不久,有人向林语堂举报,《标准英语读本》与《开明英文读本》存在许多雷同之处。林语堂将两本书一对比,果然如此!他和章锡琛商量后,立即以开明书局的名义致书世界书局,措辞严厉地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世界书局势大财雄,根本没把新近崛起的开明书局放在眼里,对开明书局的抗议置若罔闻。倒是林汉达自知理亏,几次登门未遇,便留下亲笔便条以表歉意。章锡琛知道与世界书局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只能智取,于是他将林汉达的便条作为强有力的证据,在报纸上公开刊登了题为《世界书局标准英语读本冒效开明英文读本之铁证》的文章。结果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出版界哗然一片。

世界书局担心事情闹得太大,一发而不可收,于是重金聘请了名噪一时的女律师郑毓秀,随后一纸诉状,将开明书局送上了被告席,罪名是“公开诽谤”。当时郑毓秀后台很硬,加上法官的明显偏袒,一审下来,开明书局败诉几为定局,章锡琛一方骑虎难下。按照法庭的赔偿金额,开明书局非关门大吉不可。

这时,林语堂凭着自己在圈内的影响力,直接上书南京教育局,并把两书对照的可疑之处一一罗列出来,证据充分,情辞恳切,使得当时教育局主事人不得不下令严审此案。后经专家的多方取证和讨论,表决得出结论:林语堂指控成立。教育部遂发通告,明令禁止 《标准英语读本》的出版发行。

然而,上海地方法院在世界书局的连续施压下,表示仍将维持原判。林语堂勃然大怒,他将教育部批文做成大幅广告,连夜送到各大报社,用以制造舆论压力。次日开庭前,教育部批文件已是街知巷闻,舆论界也是闹得沸沸扬扬。法院尴尬不已,硬着头皮判开明书局犯有诋毁罪,却仅仅象征性地缴罚30元了事。

林语堂继续借用媒体反击,他以部批文件为根据,撰写了题为《开明英文读本何故被人抄袭冒妄》的文章,深刻地揭露了世界书局的不法行径。世界书局在道义和舆论上彻底失去了立场,声誉大跌,只好请出教育部次长刘大白出面调停,表示愿意单方面赔偿开明书局的全部损失,并答应立即停售并销毁市面上所有的 标《准英语读本》。

林语堂在《脸与法治》一文中说:“中国人的脸太不平等,有脸者,快乐荣耀,可以超脱法律,特蒙优待;无脸者,要处处感觉政府之威严与法律之尊严。中国要真正实现平等法治,不如大家丢脸。”林语堂从自身做起,不惜 “丢脸”,可谓依法维权之楷模。

作文素材

林语堂“相面”

林语堂先生在东吴大学法学院教课的时候,有一项绝招,就是以“相面”打分。他所教的英文课从不举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每当学期结束前,要评定学生的成绩了,他便坐在讲台上,拿一本学生名册,轮流唱名,被唱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他则像一个相面先生一样,略为朝站起的学生一相,就定下分数了。难得有几位他吃不准的,便把他们请到讲台前来,谈上几句,然后定分。

有人问他,怎么能凭外表来打分数呢?他说:“假如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

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几节课下来后,便能直呼学生生的姓名,然后在课堂上,随时点指学生回答问题。一次,还未到学期结束之时,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他心里便早已有数,这就是他敢于“相面打分“的秘诀。

据当时上过林语堂课堂的学生们回忆说:林教授(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以笔试命题计分,所以在同学们心中,无不佩服。”

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教师才能更好地展开教学活动,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师者,值得学生倾听和尊重。

素材运用:争当今大学,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都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师使出十八般武艺仍不能留住学生逃课的脚步:而林语堂的“相面打分”,给现代教学留下了其实:老师要用心教,学生才会用心学。

话题拓展:不止是表面、角色转化

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话题:“春风化雨”“为师之道”

林语堂经典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我的话》

这样大家都好。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林语堂《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林语堂《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林语堂《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

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

葬了三次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林语

堂《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美人鱼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女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