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_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0-02-02 来源:独旅网
《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和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运用\"变量控制\"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

多媒体、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棉布、木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骑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停止蹬车,无论路面多么光滑,自行车总会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 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也是这样. 为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回答: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力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师出示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情况

探究知识点一:摩擦力 体验摩擦力

在分析摩擦力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感受一下摩擦力。

1.将手掌用较小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

2. 将牙刷的刷毛直立在课桌的表面,用力推动或拉动牙刷,观察刷毛弯曲的方向与牙刷运动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3.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景,感受指尖受摩擦力方向。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一边讨论一边感受,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出摩擦力的概念 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具备什么条件才会产生摩擦力呢?

教师演示实验

用两个刷皮鞋的毛刷毛对毛和在一起,并产生相对运动,学生看到刷毛的毛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弯曲,引导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方向还有产生的条件. 2.摩擦力产生条件: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c.接触面不光滑 3.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师简单介绍摩擦力的分类。

探究知识点二: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

从力的三要素看,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呢? 那我要想知道某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比如这个木块放在这个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我该怎么办呢? 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摩擦力吗? 介绍实验装置,指导学生实验

好,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测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得出f=F牵,并提出转换法。 探究知识点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由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注意要说明你猜想时是根据什么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可是这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我们怎么来研究呢? 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控制变量法

下面就请你根据经验,进行猜想,并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注意实验表格自行设计,实验后交流

实验后,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师生共同归纳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探究知识点四: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引导大家说:摩擦力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 讲授

大家说的很好,其实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情况都是有用的: 展示多媒体图片

比如,利用传送带将货物运送到高处时,传送带和货物之间有摩擦;拔河时手和绳子之间有摩擦;人走路时,脚和地面有摩擦;体操运动员手和单杠之间的摩擦;

自行车车闸闸皮与车圈之间的摩擦;拧瓶盖时手和瓶盖的摩擦;这些摩擦都是有益的,都是需要增大的。你还知道那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这些时候,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增大摩擦的呢? 师生总结: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引导

当然还有很多时候,摩擦是有害的。比如我们要推动一个重物时,这是我们可能会在重物下放上圆木,就能减小摩擦;再比如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这时我们会用到滚动轴承。

下面大家一起阅读一下教科书第26页的\"科学世界\",看看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小摩擦。 师生总结: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是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出示图片,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例子各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摩擦力的知识,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作用点和方向,测量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析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并对生活中那些地方要增大摩擦,那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做了讨论,掌握了一些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四.达标检测 五.课下作业布置

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讨论一下自行车上,哪些部位存在摩擦? 哪些摩擦要增大? 哪些摩擦要减小? 各用的什么方法? 【板书设计】

一、摩擦力(F摩)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滑动摩擦力。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 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c.接触面不光滑。

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重、速度、接触面积无关。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摩擦力》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经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经初步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本节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知摩擦力的概念和方向,能够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实验并得出结论。通过本节学习并利用生活经验,能总结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学以致用。本节课以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摩擦力》效果分析

本节课采用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验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本节教学目标。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摩擦力》教材分析

摩擦力是在弹力、重力之后研究的第三种常见的力,教材通过让学生经历感知、描述、探究、分析等认识力的过程来完成学习目标。滑动摩擦力测量的设计是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学习本节教材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无论在知识学习上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据“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有关摩擦力的问题,简单介绍摩擦力的概念之后,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通过猜想学习科学猜想,通过“设计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设计实验表格,通过分析数据学习“分析论证”……..学习交流、合作、评估。要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探究方法,要把科学探究当做科学内容来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从身边最平常最一般的事物中探求科学规律的兴趣。

《摩擦力》评测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B.

冰壶表面打磨得光滑 C.

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 D.

行驶的磁悬浮列车不接触导轨

给自行车的后轴上机油

2. 如图,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逐渐减小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 C.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D.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自行车是非常方便的交通工具,它运用了许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车轮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用力捏力闸是为了增大闸皮与车轮间的摩擦力

C.从斜坡上滑下的自行车不用踩也会前进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作用

D.上坡前用力猛踩几下是为了增大自行车的惯性

4.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对它的摩擦力 B.小车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粗糙,木块将向左倾倒 5.水平面上用20N的力推一个物体,物体未推动,则摩擦力_______ 20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推力为25N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________ N,当推力变为30N时,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N. 6.如图甲所示相同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若将A、B物块按图乙所示紧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2= _______ N.

《摩擦力》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再一次完整地体会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体验探究实验中的快乐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最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摩擦力与前面学过的相对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找出了更合理、更好的实验方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小组每个成员的通力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为创建和谐校园奠定基础。通过探究实验,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争论“摩擦好不好”,使学生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的事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

《摩擦力》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的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