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术校本课程民俗文化论文

2020-02-07 来源:独旅网


美术校本课程民俗文化论文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六十条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随着21世纪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将进一步摆脱理性范式的束缚,呈现出感性与理性一元化的倾向。新的美术课程体现出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在一次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现阶段的初中生对民俗文化中美术元素一知半解,却很有兴趣,这促使我下决心开发这一方向的校本课程。

关键词:民俗文化;美术;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新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至12%。这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将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

从英文字面来理解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

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结合福清本地的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加上本校校长对校本课程的重视,并考虑到可以请来帮忙的专职美术教研员。拟制定计划如下:

一、建立学校美术课程开发组。小组成员包括美术教师、学生、校长、当地美术教研员、家长等。 二、进行现状分析。

1、对学生的美术需求进行评估 2、开展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调查 3、围绕美术教学问题进行反思

三、制定美术校本课程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并编制校本美术课程方案。

四、实施美术校本课程,并对已实施的课程进行评价。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在开展当地的课程资源调查这一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民俗文化资料。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

和变异性。

福清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舞龙、舞狮表演;完亲;民间文艺队表演;十番音乐演奏;钩头打击乐演奏;剪纸;伡鼓;宗鹤拳;闽剧;评话;渔翁戏蚌;鱼缸;九鲤灯;五瑞兽;金鼓吹;提线木偶;茶艺表演等。

一、收集民俗文化资源

(一)、协助第一小组的同学收集,融城镇、镜洋镇、东张镇等的民俗文化,有:融城镇完亲、鱼缸、十番音乐,龙山街道柏渡村的游灯、舞龙舞,龙江街道苍霞村提线木偶表演,音西街道冠发小区猜灯谜,宏路街道宏路村做上元(游灯、舞龙、舞狮),石竹街道双环腰鼓闹元宵,阳下街道西亭村游神、游灯,镜洋镇磨石村游灯,东张镇灯牌踩街,

(二)、协助第二小组同学收集渔溪镇、上迳镇、江阴镇、新厝镇等民俗文化,采集到:渔溪镇游灯、九使宫踩街,上迳镇梧岗村、油塘村扬灯出游(迎神、游灯),江阴镇塘边村走街,新厝镇硋灶村、江兜村五瑞兽闹元宵、抽头尾厝(九鲤龙灯舞、五兽瑞狮舞、头尾厝、篝火踏春、送福厝,

(三)、协助第三小组收集海口镇、南岭镇、城头镇、龙田镇、江镜镇的民俗文化,有:海口镇海口村、居民村、立新村、晨光村等四村宗祠元宵游灯活动(舞龙舞狮,游灯),南岭镇机关大院猜灯谜,城头镇黄墩村、新楼村舞龙灯、点灯笼,福清民间光饼舞点火、烤炉、贴饼、烘饼和铲饼五个小节,龙田镇东营村、玉桂村舞

龙舞狮表演,

(四)第四小组同学收集到港头镇、三山镇、高山镇、东瀚镇、沙浦镇相关村板凳龙表演(“打龙围”、“穿龙柱”),三山镇虎邱村香炉传福(传递平安),高山镇山后村游花灯,沙埔镇区手提戏展演等,海口、龙田、新厝镇烧瓦塔等。

二、筛选具有代表性、美术特征明显的民俗文化的开发美术课程,并有计划列出美术课程纲要 列如:

(一)、龙江街道苍霞村提线木偶表演 (二)、新厝镇硋灶村、江兜村五瑞兽闹元宵 (三)、海口镇舞龙舞狮,游灯

(四)、港头镇、三山镇、高山镇、东瀚镇、沙浦镇相关村板凳龙表演(“打龙围”、“穿龙柱”) (五)、玉屏街道老体协“陆地行舟” (一)、龙江街道苍霞村提线木偶表演

访谈龙江街道苍霞村庆新华木偶团“提线木偶戏”传承人:林昌沂、林松生,并邀请提线木偶传承人林昌沂、林松生来校表演、指导。

1、提线木偶的来源 2、提线木偶的材料 3、提线木偶的造型 4、提线木偶的色彩

5、提线木偶提线的位置 6、提线木偶的传承 7、制作提线木偶的步骤 8、学生实践,

活动一:材料准备,木头、色彩、小刀等制作木偶, 活动二:表演。

展示木偶作品,在传承人的指导下,表演提线木偶。

关于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校长评价以及传承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维度评价。

拓展:福建宁德霍童镇提线舞狮来源于提线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 国家木偶剧团提线木偶 (二)、新厝镇硋灶村、江兜村五瑞兽闹元宵

1、访谈新厝镇硋灶村“弄五兽习俗”(传承人:陈有贤) 2、五瑞兽指:大象、甪端、麒麟、弥狮、貔貅等五兽 3、五瑞兽舞的来历

4、五瑞兽的造型、色彩、制作程序。 5、民间艺术色彩的特点。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每个小组以一种瑞兽为主开展活动。

制作面具。学生带上五瑞兽面具模拟五瑞兽舞活动。 (三)、“陆地行舟”、“渔翁戏蚌”等

访谈玉屏街道老体协“陆地行舟”(传承人:卢贤钦、卢瑞香)

观看陆地行舟视频、图片,陆地行舟的造型,用纸箱作材料,制作、上色、表演。

拓展,不同地区的陆地行舟活动情况。

(四)、三山镇、高山镇、板凳龙表演(“打龙围”、“穿龙柱”) 板凳与灯笼组合的简约美,后现代的造型观与西方的波谱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画出单个板凳龙的造型,以及整体表演的场景,注意烘托气氛。

(五)、福清新厝伡鼓

鼓点的节奏与车鼓组织队列变化的美,色彩节奏变化美,与鼓点的节奏变化美相呼应。

三、美术教师与专职教研员以及校领导共同商定美术校本课程,并请来民俗专家、家长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四、开展校本课程公开课,邀请校长,专职教演员,以及民俗专家等听评课,提出宝贵意见,修订美术校本课程。 五、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培训,理论知识相对欠缺。 (二)、学校资源有限。 (三)、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 (四)、学生升学压力太大 (五)、上级规定不明确。 六、解决思路

(1)教师加强理论学习

(2)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与校领导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争取获得学校所在地镇、村干部、群众的支持,联系当地文化部门、民俗专家以及联系家长获得多方面支持。

(3)寻找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循循善诱,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4)引导学生在愉快的、轻松的环境中参与美术学习,缓解过重的升学压力学习。

(5)多次主动与上级沟通获得明确的指导思想 七、意义

(一)、在校本课程中,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收集到的材料来理解社会和自然,从实践中得到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并重。培养学生的关心他人,关心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学生通过实践与具体探索过程,获得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

(三)、教室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发展。 (四)、美术教师在校本课程研究中获得成长,专业素质提升,某种程度上,校本课程研究是教师走向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五)、校本课程研究的过程,也是校长工作能力提升的过程。 (六)、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是一个学校工作成绩的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学校的成长具有很大意义,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七)、美术校本课程研究过程也是美术学科建设不断完善的过

程。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钱初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