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表格

2020-07-02 来源:独旅网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3XKT-YJ042 课题名称 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负责人 李桂红 所在单位 空军西安蓝天幼儿园 结题报告 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开发 3—8岁 关键词 3--8岁是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志。课题结题 中,我们将从更新培养理念入手,通过树立科学的阅读观、在日实教报告 学中摸索实践、提高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针对性等方法途径,激发摘要 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不要只看眼前孩子的成绩考了多少分,他学会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培养孩子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凡是优秀的学生,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优秀学生都有着共同的好习惯,那就是阅读,大量地阅读。读书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它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从现在开始,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共同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幼儿的读书兴趣,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大门。一旦走进去了,你就可以站在一旁看着他不断地前进。阅读是一项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增加知识的活动。阅读得越多,人的能力及适应性也越强。阅读不仅发展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而且启发了幼儿的阅读意识,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阅读的概念,即要看、要听、要读、通过养成教育,有力的推动今后的学习。研究表明, 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尽管他们识字不多,但他们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自主的阅读者。因此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认真培养大班孩子的阅读习惯及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1.阅读: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有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 2. 阅读习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严谨的阅读态度、合理的阅读计划和科学的阅读方法。 3. 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联想能力。 研究范围: 1

结题报告 大班幼儿 二、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依据《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通过对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分析培养,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目标:通过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灵活多变的手段,有效地培养和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创设良好的适宜的阅读环境,优化教师的引导方法,使幼儿阅读活动更加科学化、多元化,不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阅读活动中体会阅读的快乐,使其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从而为幼儿今后乃至终身的个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内容和方法: 1.通过问卷调查、幼儿区角活动、幼儿自主阅读等活动,观察掌握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 2.探讨发掘培养适合大班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3.利用现有资源,对幼儿阅读活动进行组合和创新开发 。 4.结合大班教学,进行适合大班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索。 步骤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3年9月) 1.小组制定总计划 2.搜集有关大班幼儿阅读的相关材料,为课题的研究打好基础。 3.对班级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收集信息,做分析整理,确定班级幼儿的阅读特点。 (二)深化研究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1.学习与研究与课题有关的书籍和资料,提高教师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2.对照《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大班幼儿的阅读的年龄特点,确定能够在班级开展的阅读材料选择。 3.根据材料,与幼儿一起,开发适合大班幼儿特点的阅读方法。 4.研究成员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反复实施,并进行重组、改良、实施、总结归纳出行之有效的阅读习惯培养方法。 5.通过实践研究,调整原有计划,并进行改进,选取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案。 (三)总结与推广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通过区角活动的互动观摩和研究,总结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 2.通过对孩子个体、小组、全体的观察与考量,反馈班级阅读活动的有效的信息。 (四)结题与验收阶段:(2014年1月) 撰写文章交流,总结成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关于幼儿的阅读习惯以及能力的培养,已经日益被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原有知识,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从文字中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通过阅读能开拓幼儿心灵空间,促进其认知能力,增加幼儿的好奇心,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2

建立正确价值观。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发现《纲要》也对幼儿阅读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正确和良好的阅读能力。在新近出版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关于幼儿阅读能力培养也有这样的描述:鼓励和支持幼儿读书或将故事,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由此看来,阅读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针对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开展专项研究,因为,有了前一个学期的经验和基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本学期,我们从教学实践活动入手,课外绘本(读本)为辅,采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方法,带领幼儿进行对读本的深度理解和阅读等研究,旨在让幼儿通过我们的研发,在阅读活动中,能够在阅读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阅读观 1、别样的阅读,让孩子享受阅读 我带的大班,从年龄上来讲,已经是学前班的孩子了,以往,包括我和家长们都会认为,让孩子多认识字,会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于是,我在最初的班级阅读阶段中,企图多让孩子们认字,比如,我在给孩子们进行分享阅读的时候,会很刻意的用手去指读图画下面的文字,而且,语速放慢,目的就是好让孩子们跟上我认读字的速度,这在上学期中,我多采用这样的阅读指导方法,收到的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生字的掌握,非常好,他们在读书的时候,对于文字的运用非常好,很多的家长对我的方法非常认可和支持。 从我的内心来说,就认为只有认字就能读书,认字阅读,阅读能力就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孩子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突飞猛进。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我注意观察孩子,终于,我发现,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由于对文字过多的关注,反而,对书中精美的图画,缺乏关注,他们在读书的时候,很注意某个不认识的字应该怎么读,当认识这个字之后,在另一本读本中,很注意,还有没有这个字,这样,孩子们本身读书的乐趣大打折扣,他们每次读完书,获得的最大收获可能只是对某个字的掌握和巩固,而对于故事本身并没有关注到,他们没有走进故事的世界。这样,完全违背了阅读的本意。 发现了这个问题,我马上开始,在阅读活动中,停止了对字的关注,转而带领孩子们开始对读本中的画面开始分析和观察,然后,让孩子们根据我的分析,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故事中无法表现的世界变成自己心中看得见的画面,所以,在接下来的阅读活动中,我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多看,多交流,多表达,采用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在活动中,孩子们从同伴口中,发现与自己想象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形象,这样,对于孩子丰富自己的想象非常有帮助。因为,但凭个人的想象,会有一定的局限,对于想象的画面质量也很贫弱,艺术性也会不高,久而久之,决定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质量。 3

在这样的活动之后,我忽然想到了一个与阅读活动相辅相成的活动——“自制小书”,我开始在班级带领孩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我们看过的图书,一页一页的画下来,然后,装订好,做成我们自己的小书,渐渐的孩子们已经不满足自己这些,于是,我开始给孩子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来做小书,而且,小书制作的形式也和以往不同,照片、剪贴、画画等等,不拘一格,孩子开始投入到了丰富而又有趣的小书制作活动中,交上了的作品,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画面精致美观,涉及的领域也很多。 我在班级的门厅特意开拓出一个角落,展示这些作品,让孩子们的成果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家长们和孩子们都津津有味的仔细阅读这些来自孩子们自己创作的作品,不时的频频点头,发出赞许的目光。 从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中,我终于明白,读书是什么?真正的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一种享受。 2、关注阅读细节,掌握阅读方法 记得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她特别不愿意吃蘑菇,我就给她讲故事,拿出一本有绘画插图的书,书中有小兔子采蘑菇的画面,我告诉她,这个蘑菇是小兔子采来的,她一听,很高兴的吃下了蘑菇。时隔数年,现已成年的女儿,她告诉我,在她的印象里面,书中的小兔子,永远都是大眼睛,竖起来的长耳朵,红色背带裤,手里还挎着一个竹篮子,篮子里面是满满的蘑菇,能够直立行走。除此之外,她说,再无法想象出兔子的形象了。听完她的话,我感觉,孩子的想象已经被杀掉了,我知道,这样的孩子不止她一个,而且孩子继续增加,因为,我现在班上的孩子们依然在延续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形象。 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每天都在带领孩子们阅读,现在的图书中,有很多的插图,但是,我们中国人制作的图书中的插图,真的是千篇一律,小兔子的形象几十年不变,依然是“大眼睛,竖起来的长耳朵,红色背带裤,手里还挎着一个竹篮子,篮子里面是满满的蘑菇,能够直立行走。”这是我们中国孩子的悲哀吧,我被深深的刺痛了,我决心用我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改变这样的现象。 我找来很多的关于兔子的图书,比如《眼镜兔子》,《飞来的抱抱》,《小兔彼得的故事》,《我的牙哪里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中外不同的绘本图书,有的插图朴实沉稳,有的艳丽夺目,这样不同风格的图书中,兔子的形态各异。在讲述方法上面,我摒弃了很多的老做法,运用新的理论,先不给孩子们讲述故事,先一页一页的翻开图书,让孩子们自己来观察,然后,我让孩子和好朋友分享,最后,可以采用自愿的形式,对全班的小朋友进行分享,我发现,孩子们真的可以脱离文字进行阅读,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想象,将一幅又一幅的图画,进行连接,讲述出不同的故事,而且,一个比一个生动有趣。我终于明白,孩子的阅读,不是读文字而是读画。孩子们乐在其中,看懂许多,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而且,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故事中的兔子形象,很多的孩子都画出了自己看的那本书中的小兔子形象,这种形象再也不是,那种“大眼睛,竖起来的长耳朵,红色背带裤”的模样了,变得更加生动:“有的孩子画出来的兔子是由眼镜的,小小的咪咪眼;有的孩子笔下的兔子是胖胖的,长着四个小短腿;还有的孩子把兔子画成张开大嘴巴笑的样子...... 4

虽然,我的做法,或许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我想阅读是一种好习惯,通过我的思考和改变,我要教给孩子的是方法,是技巧,孩子只有掌握了好的阅读方法,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在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图书阅读过程中,很快的运用这些能力来领会道故事潜在的教育价值,将这些内容,才能进行有效的内化,让好图书真正发挥其作用,这个将是伴随孩子终生的,相信也是终身受益的。 3、展开想象的翅膀,让阅读更长远 近来,读了一本日本著名文人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给我很大的启发。 在这本书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章节,就是《当孩子变得讨厌书的时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书中,对于孩子看书,特别是不识字的幼儿看图书,给出了不少的分析和建议,书中道:“虽然你读书,但是一想到读完以后又要遭盘问,恐怕好端端的读书兴致都会一扫而光。”说的不正是我们吗?我们在平时的幼儿阅读活动组织中,特别喜欢,就一个画面,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展开讨论,我们会认为这样的做法才是知道孩子读书的最后的方法呀。人常常说,孩子是提问狂,但是,看起来,我们也是相当水平的提问狂。 当我们向孩子提问的时候,孩子会怎么想呢?我要是孩子,就一定很讨厌,而且,很快就不喜欢这样的读书活动了,因为,这样的读书活动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故事虽然有趣,但是,我们经常会在活动中,突然中止,就某一个情节,进行观察,分析,提问,如此一番之后,再次进入故事,孩子的兴趣已经荡然无存了。 松居直先生,告诉我们,图画书对孩子是快乐的,图书不是教科书。不是问题集。给孩子们读书的时候,读就是了,这是个原则。 在这样的理论引导下,我在近期组织孩子们的阅读活动的时候,很注意调整自己的方法,在给孩子进行绘本分享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从自身的语言,语气,眼神,甚至动作上面吸引孩子,让孩子融入故事,鼓起自由想象的翅膀,在听故事的时候,尽情的放松,尽情的享受这读书的美妙。 但是,我发现,带孩子读书,并不是说,你什么都不要去做,什么都不要去想,我们不可以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在带领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在分享之前,就应该有一个预读过程,这样的预读,对于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入故事,甚至领会故事很重要,因为,我们在通过预读,能够把握故事的主要线索,还有书中潜在的价值,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在带领孩子们进行读书分享的时候,才能够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很自然的引导,例如:我在给孩子们分享图书《我要变大》的时候,我会通过自己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公鸡变大的感觉,让孩子们通过我的表现感受到公鸡变大之后的骄傲的样子,夸张的做法,很容易被孩子们接收和理解。在分享图书《眼镜兔子》的时候,我会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来表现故事中,那个妖怪的心情,孩子们在我表现中,明白了,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笑声是给我讲述的最好褒奖。 故事听完之后,我改变了以往,那种学习性的提问,我让孩子们自由交流,然后,开始绘画,自己用彩笔画出,想象中的故事人物,再次进行分享,这样,活动变得更加的有趣味了,孩子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人物,我发现,每一个孩子真的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故事,每个人的想象是多么的不同,而且,在分享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争先恐后的要讲讲自己画出的人5

物,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这种行动是积极主动的,是快乐的,是轻松的。 在进行这样的讲述中,我感到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构成有自己的人物形象。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长长久久陪伴孩子一生。 (二)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多渠道提高大班幼儿阅读能力。 开展符合幼儿生活的阅读活动,我也结合了自身的英语教学促进幼儿的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利用自制的图书,信件,提高分享阅读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实践指导。在多渠道开展自制图书活动,调动幼儿积极分享的基础上,自制合适的阅读材料,我们通过师生合作、同伴合作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比如英语故事教学《寄小猫》的延伸活动,请幼儿自主的选择一位自己的好朋友,把你要送他去哪里的场景绘画出来,说给教师,教师将孩子所表达的意思写在绘画纸张的后面,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画好的准备赠送给小朋友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所有的小朋友听,并且装着和爸爸妈妈在家自制的信封里,写上寄信人,收信人,邮政编码等消息,为自己的小伙伴予以赠送;回家后打开信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小朋友给赠送的信件以及里面的绘画所表现的小故事,营造幼儿园与家庭快乐的阅读氛围感受阅读的乐趣;同伴间分享阅读、亲子分享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的习惯;开展将阅读融入生活中,以生活带动阅读的多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幼儿阅读的能力,树立大阅读观。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孩子、教师、家长在活动中共同进步、增进感情,提高多种能力,让大家乐在其中。 1、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多渠道制作图书 (1)师幼共同制作图书 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活动是比较理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了才不会厌烦,成功率会更高;有的美术、手工作业孩子们花了时间,完成的也不错,如果剪下来,配上一些废旧书籍上剪下来的图案,幼儿说一说教师帮助配上说明就形成了一本实用的图书;以幼儿身边发生的大事入手,我们身边的大事也是一种有力的资源。 当一本本自制的图书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孩子们倍感亲切,他们讲述的欲望大了,相互间的分享多了,自然而然的萌发了阅读与分享的兴趣。 (2)亲子共同制作图书 教师和幼儿的集体制作图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而幼儿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充分挖掘家长的潜能,利用我们的家长资源亲子共同制作图书,亲子共同分享阅读也是一种有效地手段。 (3)同伴合作制作图书 现代幼儿教育更注重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快乐阅读,爱上阅读,使其终身受益,而自由的阅读和同伴的分享阅读不仅让幼儿身心放松,更能弥补集体阅读中互相交流缺乏和不能注重个别差异的不足,幼儿和同伴在边合作制作边分享阅读时,他们商量图书的文字表述、画面绘制、页码安排,乃至封面、封底的设计等一系列的环节,在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中获得自信和快乐,提高了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 2、发挥教学艺术在阅读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诚然,丰富、宽松、自由、互动的环境的铺设都是为调动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做准备,而促使幼儿阅读能力提升的主导力量起初 (特别是在幼儿期)还是来自老师与家长即成人的指导,那么为使阅读指导发挥其最大效能,6

我们应当讲究在阅读活动中的教学艺术。 (1)追求声情并茂 特别是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提升幼儿兴趣,我们要恰当而准确地运用语气语调,根据作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刚柔并济,抑扬顿挫,让幼儿身处一种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幼儿心理特点辅以形象、夸张的动作诠释,或配上符合文学作品意境、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的运用,使幼儿有身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故事所营造的意境,更深刻地理解作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我们在故事教学中,把幼儿带入情景中,通过在场景中和教师的互动,自然而然习得所学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瞻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幼儿受益终生,并能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强化了幼儿的各种能力 我们每个月会找一个故事主题,围绕这个故事主题,从听故事,到理解故事内容,到小剧场的故事表演。例如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是个充满情趣的儿童作品,故事围绕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条线索,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虽然类似的情节重复出现,但内容却不相同,而给幼儿的感觉却是清晰明了的,使幼儿能很好地接受。 在导入部分,我先出示小蝌蚪,电子图片的池塘,然后说:“小蝌蚪想找妈妈,可不知道妈妈在哪里,怎么办呢?”激发了幼儿想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从而达到幼儿主动学习的欲望。在活动中,我把故事教学与阅读相结合,重点培养幼儿在阅读中能独立观察并猜测故事情节发展,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基本正确读懂内容,并想象角色的对话,把图画完整地讲述;同时启发幼儿发挥想象,鼓励幼儿根据故事中小动物的角色、心理特点丰富对话内容,幼儿对此环节很感兴趣,能大胆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模仿。在帮助幼儿梳理故事情节时,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前后的画面,推断故事的内容。 由于故事内容较长,我采用了分段欣赏的方法,讲故事分成六段呈现给幼儿。 最感兴趣的还是表演活动了,在给幼儿创设的区角里,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几个叽叽喳喳的小蝌蚪,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螃蟹妈妈,青蛙妈妈等等。孩子们都踊跃参加,在表演过程中很是投入,连平时不太参与的几位幼儿也都乐于表演了。教师和幼儿一起共同参与,提高幼儿的表演兴趣。随后,我们邀请家长进行参与,与孩子们一起共同合作完成小蝌蚪找妈妈的剧目,在彩排过程中,孩子们的状态就很好,当着全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的时候,发现不仅表演的小朋友在场上的状态很好,下面的小观众们也是看的京京乐道。我们抓住这个契机,将家长的小蝌蚪角色现场更换为孩子,由孩子之间进行表演。并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自主选择要承担的角色,进行表演大比拼活动。每个孩子都取得了成功的快乐。 阅读是人一生学习、生活的基础。通过不同的共读方法,不仅能够发展孩子的视觉和听觉,还能促使幼儿仔细观察周围事物、促进幼儿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同能力的发展。让孩子增长知识,为终身学习作准备。同时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经常接触这种符号的孩子,其信息加工7

水平将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其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不同的阅读内容与方式都带给幼儿不同的启迪与发展。由于在阅读学习中广泛地接触了优秀的儿童读物,他们观察理解作品的能力、文学想象创造能力较强,还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概括能力,获得了较好的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了幼儿语言理解及运用的能力发展两年来幼儿的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能力技巧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听——从安静的倾听到认真有礼貌的倾听;说——从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到主动、自然大方表达,再过渡到有表情的讲故事;读——从伴随阅读到自由、自主阅读;写——从开始的心情涂鸦到制作连贯、完整的图书。阅读教育活动,使文学、美术、音乐各种艺术活动交融渗透,幼儿在经常地感受、表现、创作的过程中,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得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喜欢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中能大胆地表现与创造,并表现出初步的自我的艺术鉴赏力。通过在阅读学习中广泛地接触文学故事和日常中亲子经常平等地交流讨论活动,幼儿个个活泼健谈充满自信,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态度、规则意识的倾向。显然,这种积极的情趣和态度的发展,是有益于孩子一辈子的幸福生活。 (三)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设计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环境设置,是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有力支持。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反应,营造一个相适应的环境对幼儿兴趣的产生至关重要。我们把活动室光线充足的地方,用矮柜隔开,铺上地垫,放几个靠垫,作为阅读区,让幼儿随时阅读。为幼儿提供与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有关的书籍:有故事书、自然知识、科学知识、社会知识等方面的书,有的是幼儿熟悉的、有的是幼儿不熟悉的。幼儿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自己构思制作图书画册,并将其放在书架上,闲时看一看也别有一番感觉。此外我们除了投放以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读物,还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读物,比如各种音响磁带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生动直观的影视作品中更能帮助幼儿理解水平的提高。以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阅读的需要,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例如:我们欣赏散文《大树你好》时,幼儿对树产生了兴趣,于是产生了主题:树是什么样的,树可以干什么呀?我们通过发调查表,收集有关树叶的标本、图片、图书、VCD,共同探索树的秘密。我们还根据主题开展得情况及时更换书籍,利用空间与幼儿共同商量、设计布置主题墙饰,创设了主题墙面与图书融为一体的阅读活动区域,扩大了阅读活动的范围,增强了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在欣赏故事《大树你好》后,我们将故事画成大幅连环画,张贴在走廊里,幼儿在自由活动时经常走去看一看、讲一讲,在这种温暖、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把兴趣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3-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年龄特点来看,幼儿对新颖、有趣、具有活动性、参与程度高的事物更感兴趣,把阅读学习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面,这是教导阅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幼儿园可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特点,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多功能、多形式地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大班幼儿对文字、书面符号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帮助幼儿通过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并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图画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8

例如:在《吉吉和磨磨》教学活动设计中,老师考虑到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大的识字量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第一页采用了“猜图说句”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幼儿通过阅读文字来理解、想象画面,通过运用“猜图说句”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老师注意将“简单语句的理解”和“简单绘画的表现”相融合,来激起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可以为今后孩子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实践证明,成人与幼儿共同阅读,交流各自感受,讨论情节,回答幼儿的提问,可使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能启迪思维,积累语言,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在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存在不少困难,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讲究方法。要坚持循序渐进,教会幼儿学习按顺序读书。要教会幼儿弄清书是由什么内容组成的。大班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因此可以教会引导小朋友们去按照书籍的页码去翻阅图书。教会小朋友们正确的看书方式,看书的时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只有仔细认真的连贯起来阅读,才能知道书中内容。要引导幼儿提升理解能力。教会幼儿学会观察书中的人物、动物、表情、色彩以及一些小的细节,理解前后的联系,知道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老师要通过针对性的提问,来引导幼儿对书里内容的关注,并帮助幼儿理解认识。比如:在开展《小熊住山洞》阅读活动中,通过在阅读中一步一步提问使幼儿掌握阅读内容,问小朋友故事里有谁?小熊的家住在哪里?熊爷爷对小熊说什么?你能看出来这是什么季节?小熊走进树林,树林是怎样的?小熊说什么?后来,小熊和爷爷住在哪里?他们快乐吗?为什么?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送花给小熊?他们为什么要感激小熊?经过循循善诱、步步分解、阅读与动手相结合等方式,增强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孩子的语言智能的发展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认识的,所以大班幼儿的年龄虽小,但是仍然可以用轻松、简单的方式提升他的语言技能,促进语言的发展。阅读中还要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视频、网络对幼儿进行认识教育,培养幼儿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并且把视频、图片观察能力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起来,来激发幼儿想象的兴趣,引领孩子走进心目中的童话世界。 总之,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重要的时期,老师要紧贴幼儿的身心特点,个性特点,在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上更深入的进行研究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耐心做好思想行为引导,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考《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文献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