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二班 杨静雅
我对女院的礼仪与修养这门课程可以说是从我开始了解这个学校开始的。从我一开始考虑填志愿填女院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礼仪与修养这课程,一开始我对这个课程就很期待也觉得特别有意义。我觉得女院就应该是这样的,发展女院特色把女院学生培养成高修养,高素质的人才。一开始我就对礼仪与修养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的,我好奇究竟我们能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学完后我们能收获什么?是否能有个比较大的变化,所以一开始对这个也是满怀期望的。一方面是作为女院学生的一种期望,另一方面是作为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生的完美自己的期望。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中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等积极的心态。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有位哲人说过: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也有人说: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作为学生,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礼仪。大学生已完成了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趋成熟和稳定,但青年人的多动性、自主性、独立性和特有的青春期特征,又造就了办事轻浮、不计后果、缺乏礼仪修养的种种行为。大学校园中,果皮纸屑随意丢弃者有之,言语污秽、出口成“脏”者有之,穿着不整、故作潇洒者有之,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虽不成气候,但却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如果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本人的生活和事业,更污染了育人环境。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礼仪与修养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比昂且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并且社会对女性的礼仪要求也是远远超过对男性的要求的。作为女院有必要抓好礼仪与修养的教育,作为女院学生的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学好礼仪与修养这门课程。
我认为学习礼仪与修养不仅是教育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得体,更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优雅的生活。礼仪与修养虽然只是告诉我们一些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方面,比如,如何穿衣服,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合适以及怎么搭配衣服;教我们怎么握手,怎么坐,怎么站等等。都是些很微不足道的我们平常都以为自己会做的事,但我们是否又真正的做好了呢?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我们需要学好这些。学好礼仪与修养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意义有以下几点:
1、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
2、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3、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5、社交礼教与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交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
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大学生应对酬答的实际能力,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具备基本的文明教养。让文明之花在我们校园遍地开放。如果人人讲礼仪,我们的社会将充满和谐与温馨。由此可见,社交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我学习了礼仪与修养感觉收获还是很多的。发现很多事其实都是没我想的那么简单的。微小的事如果去深究,中间的学问也是一大箩筐。比如一个简单的握手,就要考虑身份,性别,地位等各种问题。礼仪与修养是门大学问,也值得多去了解一些,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提前的准备。我学习礼仪与修养之后的收获是:第一,发现了很多礼仪问题都没自己想像的简单,同时也发现了很多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第二,感受到了学习礼仪与修养的乐趣和意义。虽然接触到这门课程的时间比较短,上的课也不是很多,但我觉得我以纪念馆体会到了其中的意义,所以我想我以后会多花些时间充实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努力做个更懂礼貌,更有素质的合格的大学生。就算是作为一个女生,为自己努力,多看书,过属于一个女生的精致的优雅的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