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对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影响
2024-03-19
来源:独旅网
(社会科学版)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圆园18原01,20穴1雪:95-100DOI:10.3969/j.issn.1008-9713.2018.01.019允燥怎则灶葬造燥枣杂澡藻灶赠葬灶早粤早则蚤糟怎造贼怎则葬造哉灶蚤增藻则泽蚤贼赠渊SocialSciencesEdition冤袁圆园18原01,20穴1雪:95-100野一带一路冶战略对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影响姜丹(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摘要院“一带一路”战略在为辽宁省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辽宁省高等院校的非通用语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辽宁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离不开精通当地语言的非通用语人才。通过对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硕博层面培养基础薄弱、培养模式单一和教师学语专业建设现状调查发现,辽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存在招生语种数量有限、“一带一路”战略对非通用语人才的要求,提出合理增设非通用语历职称不高,以及很多非通用语专业缺乏师资等问题。因此,结合专业、打造高水平非通用语师资队伍、开展沿线国家区域国别研究和加强培养复合型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等建议。培养模式;师资结构关键词院“一带一路”;非通用语;招生语种;中图分类号院G文献标志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8-9713(2018)01-0095-06辽宁省政府提出要立足辽宁实际,主动融入国家自2013年*同志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一战略协同发展。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为辽宁省拓带一路”战略,将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与贯彻“一带一路”加快展对外贸易、发展地方经济、推进文化交流等事业带来了重要机遇。辽宁省可根据自身区域优势,“请进辽宁省内企业也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走向世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步伐,即吸引大批外国企业投资。同时,战略在为辽宁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辽宁省高等院校界,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但是,“一带一路”语言人才先行[2]。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外语教育带来了挑战[1]。发展“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语言铺路,家和地区的官方语言涉及四十多种非通用语,而辽宁省高等院校开设的非通用语语种只涵盖其中九个。所谓的非通用语,也称小语种,分为广义上的和狭义上的两种。广义上的非通用语是指除英语外的其他语种;狭义上的非通用语是指联合国官方语言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之外的语言。本研究采用的是对非通用语广义上的界定,所说的非通用语专业是指经教育部审批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除英语之外的其他语专业,其中不包括作为第二学位的非通用语专业和非通用语选修课[3]。辽宁省作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目前已与俄国、捷克、波兰和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搭建的重要支撑,拥有沈阳、大连和营口等重要节点城市,必然需要大量既懂这些国家语言又具备相关专业知了经贸合作平台。所以,辽宁省与这些国家开展经贸合作,识的非通用语人才。这样一来,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必定会滞迟辽宁省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脚步,成为辽宁省推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一、“一路一带”战略给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其中包括该省唯一的外语专业院校——辽宁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有七所,—大连外国语大学和名东北大学和辽宁大学。这几所高等院校的非通用语专业列国家“双一流”的几所综合性大学,如大连理工大学、基本可以代表辽宁省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最高水平。2017年7月,采用浏览官网与教师访谈相结合的办法,对统计和分析(表1)基本代表辽宁上述七所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设置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概况。收稿日期:2017-11-10(20171s1ktqn-052)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姜作者简介:丹(1983-),女,辽宁大学讲师,硕士,从事跨文化理论和外语教学研究。窑96窑序号1234567学校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表19324342辽宁省七所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开设情况非通用语专业名录日尧俄尧法尧德尧西班牙尧阿拉伯尧意大利尧葡萄牙语日语尧俄语尧德语日语尧俄语日语尧俄语尧德语尧法语日语尧俄语尧法语日语尧俄语尧法语尧德语日语尧法语第20卷非通用语专业数量隶属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部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1.非通用语专业布局表1显示,外语类高等院校开设非通用语专业数量明显多于其他非外语类院校。大其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专业连外国语大学开设非通用语专业为省内最多,数量达九个,数量达到四个。其余为该校在辽宁地区独有。其次,辽宁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开设非通用语专业也相对较多,高等院校开设非通用语专业则普遍很少。此外,总体上辽宁省各高等院校开设的非通用语专业相似度极高,几如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乎都只开日语和俄语专业,而“一带一路”沿线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的语言,西亚国家的语言,如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和波斯语诸语和缅甸语等诸多非通用语,以及“一带一路”沿线中亚、辽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布多非通用语,辽宁省高等院校目前尚无一家开设有关课程。局对于该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极为不利,甚至产生迟滞效应。2.非通用语专业培养模式目前辽宁省大多数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训练学生单一的语言大连外国能力,只有部分高等院校逐渐尝试由单一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外语+翻译”“外语+旅游管理”“外语+服装与服装设计”语大学开设商务外语、“外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开设“日语+X”等专业。东北大学日语系充分利用东北大学多学科优势加强日语同本校其他学科的交叉,复合缺乏专型培养方式。辽宁省内大学毕业生学习反馈调研表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外语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辽宁省同沿线各国在经济、业知识的外语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适应能力差[4]。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当前这种与社会技术、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也日益深入,在此情况下,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辽宁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也同样会产生迟滞效应。目前,培养既精通外语又熟悉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或复合型外语人才已经成为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目标所在和当务之急[5]。3.非通用语专业师资结构就年龄结构而言,老教师人数偏对辽宁省非通用语专业的师资情况分析发现,大连外国语大学的阿拉伯语专业少但年龄偏大,中年教师不足,年轻教师偏多,整体结构呈现过年轻化。例如,如沈阳师范大师资的年龄都偏低,多数教师的年龄在30岁左右[6]。此外,新开设专业师资的年龄也普遍偏低,职称看,开设时间较早学德语系德语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生,全系共四位教师,年龄都不足四十岁。从学历、大连外国语大学韩国语学院拥有20名教师,的非通用语专业教师其学历层次、职称级别一般都比较高。例如,教授六人、副教授九人和讲师11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2名,博士研究生九名;辽宁大学俄语系现任教师十人,教授二人、副教授六人和讲师二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六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一人。而开设时间较晚的非通用语专业教师学历不低但职称相对偏低。以德语专业为例,辽宁省共有四所高等院校开设德语专业。其中,大讲师11人,在读博士研连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拥有教师18人,教授三人,副教授四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三人,讲师四人,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二人;辽宁大学究生一人;东北大学德语专业教师七人,教授一人,副教授二人,沈阳师范大学德语教师四人,德语系教师七人,教授一人和讲师六人,其中博士一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二人;副教除了前面提到的九个已开设授一人和讲师三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一人。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一个现实是,其余30多个作为目前不仅几乎没专业的非通用语种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官方语言的非通用语种,有或者完全没有成立专业的条件,而且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任何相关的专业师资。非通用语专业要实现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支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按照第1期姜丹:“一带一路”战略对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影响窑97窑辽宁省高等院校在各方面这样的发展要求,从以上对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师资结构所做的分析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通用语研究概况目前,我国学者关于“一带一路”沿线非通用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张日培表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要考虑国内和国际语言生活两个大局,其具体包跨境语言与周边安全研究;丝路外语教学政括七个方面:中西部现代化进程提速背景下的语言资源保护研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华语教育研究;话语体系研策与规划研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汉语传播研究;“一带一路”主体民族语言、外语及少数民族语究;语言智库建设与研究[7]。王辉、王亚蓝则从官方语言、官方语言谱系分类、认为这些国家语言种类繁多,语言状况复言五个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王亚蓝等学界人士对杂,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区域内各国在语言使用方面仍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王辉、“一带一路”语言战略提供了参考[8]。沈骑、夏天指出语言是这些国家语言状况的初步研究为我国制定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元素。他们依据语言规划理论提出语言规划应符合沿线国家生活状况和语言战略需求,并从语言地位、语言本体、语言教育、语言声誉、语言服务和话语规划六个方面开展语言规划研究[9]。二是“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文秋芳总结当前我国语言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三个问题:未能双培养模式科学性不强,目标不够明确。针对上向思考语言人才培养;缺乏对非通用语专业布点顶层设计机制;双向考虑“一带一述问题,她提出建议:处理好国家建设需求、学生个人发展与外语习得规律三要素的关系;培养我国所需的复合型外语人才[10]。路”语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借鉴美国经验,王艺静在分析当今国内外指出未来市场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应具有综合能力、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的内涵和意义为视角,创背景下云南省的主要发展造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等特点[11]。李德鹏以云南省为例,概述“一带一路”目标,阐述了云南省区域性语言服务类型,指出云南省区域性语言服务存在的三个问题:语言翻译实力不足;关于东南亚南亚中国语言生存状况研究不足;境外舆情监测不足。就此类问题,李德鹏提出应增加小语种人才数量和提高其质量、绘制境外中国语言地图和加大境外舆情监测力度等解决策略[12]。张思瑶梳理了东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必然性,指出建设“一带一路”必须语言铺路,语言人才先行,尝试为东北地区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提出建议[13]。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学科建设研究。李茂林主要从三类高等院校研究我国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情况与特征,即国内九大传统外语类高等院校、京内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以及京外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中的即外语类高等院校要突出自身特色学科建设;京内教综合性大学,并为不同类别的高等院校提出可行性对策,京外教育部直属综育部直属高等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培养深入了解行业科学知识的高级非通用语人才;合性大学需完善学科门类,顺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非通用语人才[14]。龚献静考察了日本高等院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的状况。通过对日本七所教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的大学进行相关统研究和教授其他国家的语计分析,发现日本高等院校是在国家战略和外语教育理念及相关制度多重保障下,沿线国家语言教言文化,为日本对外发展战略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15]。同时,此研究为我国开展“一带一路”国家语言规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学与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赵世举、黄南津从服务“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与语言服务问题[16]。面向“一带一路”的语言学术服务和服务区域语言建设四方面探讨了没有结合区域特点从相对微上述非通用语教育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针对全国性问题自上而下进行的,无法为辽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提供全观的角度考虑“一带一路”战略对非通用语专业的需求,因此,针对“一带一路”战略对非通用语人面和充分的学术支撑。鉴于此,结合辽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发展实际,才的需求,分析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二、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非通用语招生专业偏少,学科培养层次总体不高辽宁省濒临渤海、黄海,拥有大连、营口、丹东和锦州等优良港口,地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是窑98窑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以求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辽宁省可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能够与更多国家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然而这一过程必定需要具有较强外语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非通用语人横跨65个国家,才助力。“一带一路”其中官方语言为非通用语的超过40种,而辽宁省高等院校仅有九个非通从非通用语专业培养层用语本科专业,其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对非通用语种的实际需求。此外,但主要集中在日语和俄语专业,次看,虽说大部分学校都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他非通用语专业一般仅限于本科教育,只有大连外国语大学拥有非通用语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也只能授予日语和俄语博士学位。(二)培养模式单一,各方面矛盾和问题突出传授文学、文化知识为辅目前,辽宁省高等院校大部分非通用语专业采用的仍是以训练语言能力为主,这不但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传统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的语言知识拓展和实践应用重视不够。的专业学习和毕业后工作需要,更不符合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17]。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球化时代,辽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教育应迈出改革步伐,走国际化、复合型的培养路线[18],培养以语言为主,专业为辅的复合人才。然而,目前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国内外教育教学机制不能实现充分而有效的衔接问题,或者说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还存在水土不服的但目前各专业庞大的课程体系与紧凑的问题。此外,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跨专业学习虽然都持积极的态度,大学生跨专业学习常常顾此失彼,复合课程安排,使得很多为跨专业学习而设置的课程安排起来十分困难,型人才培养说易行难。所缺师资急需培养(三)现有师资需要提升,大多数处于40从非通用语专业师资结构方面看,辽宁高等院校新近开设的非通用语专业教师年纪较轻,多以硕士学位为主,职称级别多为中级职岁以下,40~50岁之间的学科带头人相对不足,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第一批非通用语专业教师在近几年间会陆续退休,但在一些高等院校还没有形成在职的非通用语专业教师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尤其是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使其尽早成为高学历、高水平和高职称和教学科研潜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应从整体上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师资培养在很多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此外,部分非通用语急需设立专业但却面临缺乏师资的窘境,方面需要从零做起。三、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对策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一)合理增设非通用语种专业,“一带一路”目前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在本科、硕士和博士层面的招生情况尚不能满足战略的需要对急需语种、非通求,且总体看来,人才培养层次也相对较低。政府有关部门应提前做好语言学科规划工作,在此基础上合理优化非通用语种数量结构,用语人才缺口数量等方面认真做好调研及预测工作,优先发展辽宁省目前急需的非通用语专业,适当发展目前虽无急需但未来必有需求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另外,鉴于各高等院校急于抓住“一带一路”给非通用语专业发展带来空前机遇的心理,政府及有关高等院校应力避非通用语专业设置出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局面。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对非通用语专业的增设进行宏观调控,各有关高等院校在申报开设非通用语新专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论证,以免同一非通用语专业在多个学校重复开设致使市场有求无供,或者未来因无相关语言人令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同时,也避免有的非通用语专业无人问津,稳步推进,有序进行,才而难以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总之,非通用语专业的增设应做到充分调研,健康发展。除却合理增设非通用语专业外,针对目前某些非通用语语种还不具备设置专业的条件但却很有市场需求、某些非通用语语种既无专业设置条件又无人才市场需求,以及某些非通用语种虽无专业设置条件但未来可能存在市场需求的实际,辽宁省高等院校还应该积极与省外乃至国外相关高等院校开展合作,通过采取委托培养、交流培养和合作办学等方式培养非通用语专业人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本区域非通用语专业人才缺乏的困难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可能需要的非通用语专业人才提前做好储备。高层次人才储备对实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至关重要,相比于一般人才的短缺,高层次人才短缺会严重第1期姜丹:“一带一路”战略对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影响窑99窑“一带一路”战略迈向纵深发展和未来可影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级与质量。针对创造条件,能出现的更加复杂的情况和需要,各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应该积极而前瞻性地制定政策,全力支持非通用语专业大学毕业生攻读本专业硕士、博士,努力培养高端非通用语专业人才。(二)搭建跨学科培养平台,融入区域国别研究随着辽宁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的不断拓宽和加深,仅仅精通外语已不能充分满足国际交能够应对涉及不同学科各种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是流与合作的需要,精通一门或数门外语、掌握其他学科知识、当前乃至未来国内国际市场对人才的竞争焦点,更是当前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要应对的重大挑战。为此,各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应加大探索力度,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创新之举受到人们的关注。典型的国际化模式指三年,在大二或者大三时到对象国学习一年。复合型指的是的同时再学习一门其他专业。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大学生既可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识,优秀者毕业时还可获得第二学位证书[19]。因此,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应针对培养非通用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目标,识教育平台,增加政治、经济、贸易和法律等方向课程,发展,使他们成为既拥有高水平非通用语技能又拥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各国之间差异较大,解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风土人情等,在开展语言学习和研究的同时,兼顾区域国别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目前辽宁省已有部分高等院校成立了专门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这样高等院校可以将相关国家的语言课程融入相应区域的历史文化教学研究中,助于语言教学的深入开展,又能对区域国家的政治、专业”的双赢。(三)强化非通用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随着非通用语专业复合型、复语型和国际化等新培养模式的不断推出和日益发展,业教师作为人才的培育者,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己首先就必须是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师赴国内外相关高等院校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创造条件,专业教师应利用学习、进修的机会,夯实自己的语言教学基础,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通过学习、总结和实践形成完整、复合型非通用语专业人才。鉴于非通用语教师在年龄、轻教师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参加业务培训的同时,还可以邀请高水平的国内外专家来辽宁省高等院校访学,与高等院校教师进行教学或学术交流。此外,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或文化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总之,“一带一路”战略既为辽宁省对外经济、省非通用语教育和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通过梳理辽宁省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布局、师资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并结合辽宁参与“一带一路”即合理增设非通用语专业,加强复合型非通用语专业人才培养,伍建设,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求,开展“一带一路”业人才,从而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发展。[1]李辉,陈芳.辽宁“一带一路”建设对我省外语人才培养新需求及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7,(4):149.[2]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5):9-13.创新培养模式。近年来,国际化、复合型培养模式作“3+1”培养模式,即大学生在国内学习“非通用语+非语言专业”,即在学习非通用语专业又可拥有必要的专业知拟开设或增设非通用语新专业的高等院校可以参考上述模打破专业、学科壁垒,搭建通建构国际化、跨学科的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向多元化要做到“一带一路”战略提倡的民心相通,首先就要深入了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不能只培养大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既有经济和法律等专业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实现“外语+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因为要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教师自高等院校及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为非通用语专业教提供机会;非通用语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广博知识,了解和体验沿系统和实用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培养高水平学历和职称等方面相对偏低的现实,高等院校在支持年努力使之成为复语型、复合型非通用语专门人才。同时,也使辽宁培养模式和建设的实际需求,尝试提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新思路,采取国际化培养模式,持续强化和优化师资队沿线国家国别研究,培养高质量、复合型非通用语专参考文献还可鼓励非通用语教师突破单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限制,技术和文化等方面交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窑100窑[4]周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3]李茂林.我国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现状梳理与特征分析[J].大学,2014,(5):32-39.红.论大学英语教育跨学科认知能力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328-330.[5]王文彬.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464-468.[6]大连外国语大学官网.(2017-03-19).[2017-03-30].http://sia.dlufl.edu.cn/yxgk/jgsz/2017-03-19/54620.html[7]张日培.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4):48-53.[8]王[9]沈辉,王亚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2):13-19.骑,夏天.“一带一路”语言战略规划的基本问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1):36-43.[10]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26-32.[11]王艺静.“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6,(9):1-3.[12]李德鹏.“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性语言服务[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5-89.[13]张思瑶.“一带一路”战略下东北地区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7,(3):92-97.[14]李茂林.我国高等院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的现状梳理与特征分析[J].大学,2014,(5):32-39.[15]龚献静.日本高等院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现状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5):755-764.[16]赵世举,黄南津.语言服务与“一带一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17]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5-8.[18]李淑杰.我国专门用途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2017,5(2):31-35.[19]杨晓京,佟加蒙.中国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8,(5):58-62.TheImpactoftheBeltandRoadStrategyontheNon-universalLanguageSpecialtyConstructionofLiaoningProvince(CollegeofForeignStudies,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LiaoningProvince,China)JIANGDanAbstract:TheBeltandRoadstrategybringsnotonlyopportunitiestotheeconomicdevelopmentofLiaoningProvince,butalsochallengestoitshighereducationofnon-universalLanguages.Itisinseparablefromnon-generallanguageprofessionalswhohaveagoodcommandoflocallanguagesforLiaoningProvincetodevelopforeigntradeandmak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andexchangewithcountriesandregionsalongtheBeltandRoad.Asurveyongenerallanguageswhichareestablishedasspecialtieswhicharepermittedtorecruitstudents;thefoundationofthecurrentsituationofthenon-universallanguagespecialtyconstructionofLiaon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wsmasterateanddoctoraleducationisquiteweak;themodeofnon-generallanguagetalentcultivationissingle;teachersofnon-generallanguagesarenothighinacademicqualificationsandprofessionaltitlesgenerally;andthereareanumberofnon-universallanguageswhichlackofspecialteachers.OnthebasisofsuchsurveyresultsandinviewoftherequeststheBeltandRoadstrategymakestonon-universallanguagetalentsitisputforwardnotchteachersofnon-generallanguagesbuilt;researchesonthecountriesandregionsalongtheBeltandRoadcarriedout;andthecultivationofinter-disciplinarynon-generallanguageprofessionalsstrengthened.Keywords:thatproblemsexistinthenon-generallanguagespecialtyconstructionofLiaoningProvince:Therearefewnon-thatthenumberofnon-generallanguagespecialtiesshouldbesetupandincreasedreasonably;acontingentoftop-\"TheBeltandRoad\";non-universallanguage;non-universallanguageestablishedasspecialtypermittedtorecruitstudents;modeofcultivating;structureofteachingstaff[责任编辑李建波于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