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汇总

2023-02-12 来源:独旅网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理解课堂知识,所以布置作业是有必要的。但是,布置作业应该考虑学生特点、教学任务、课标要求等诸多因素,合理地分量适度地布置,不可以一味追求大量练习。过度布置作业采取“题海战术”存在太多的危害性。对学生来说,过多的负担会导致学习动机下降,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效率;过量学习会侵害学生休息权,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教师来说,过度依赖作业布置提高学生的分数,不利于改善课堂教学,阻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批改大量作业会加重职业负担,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师生关系。对家长来说,过多作业可能促使“家长成为编外教师”“家长批改作业”,花钱请课外辅导机构辅导学生作业等现象严重增多,造成精神经济双重负担。因此,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学校教师责无旁贷。

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布置要尊重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严禁“一刀切”,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作业布置不能太多,题海战术收效不大,反而造成学生厌学。作业布置要小而精,精心设计,既照顾学有困难的学生,也照顾吃不饱的学生。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更新教学理念,明白减负并不是单纯的减少作业数量,关键是如何

在\"减负”的同时提高质效。

我校在数学作业设计时,重点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控制好纸笔作业的总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

2.书面作业形式中,重点通过教材配套的数学补充习题这种形式途径巩固和锻炼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的熟悉程度。同时提倡让学生自己出题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如低年级学生,给你一幅图片,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大家;中年级学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自己编题,给你几个简单的词汇和一些数字,学生自己编出题目;高年级学生可以尝试应用思维导图学会梳理数学知识,可以按照单元或者知识内容分类,把你认为最重要或者最难理解的知识整理出来。出题比做题更有难度,如果孩子自己能出题,那么再去做题就没有难度,同时通过孩子的出题,也可以反应出孩子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对于孩子来说是难点。这需要长期的坚持,更需要科学化的设计、实践不断地验证和完善,才能真正检验效果。

3.利用数学报的阅读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报的阅读采取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校内利用延时服务的时间带着孩子开展阅读、思维训练的活动,帮扶着学生学

会并喜欢上数学阅读,然后激发学生利用校外的时间自主进行阅读,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

4.作业设计还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地进行筛选和整合,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操作性的综合类数学作业。

范例1:比如一年级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时,布置学生利用孩子们喜欢玩的橡皮泥做一做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夸一夸我的小作品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活动。

范例2:比如二年级多边形的认识这一单元中“有趣的七巧板”,根据这个内容也可以设计出一系列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学生们完全可以在玩中学、乐中学。而且这样的作业设计一定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作业。

范例3:六年级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孩子们更是想出了很多的方法。

五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小数”的数学的学习中布置一些实地观察记录的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身边出现的小数并记录分享;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找一找符合要求的多边形,通过自己的实际测量计算出面积,以此巩固学生对于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能力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

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的意义是有利于解放儿童天性,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作业练习只是手段,让学生在课后得到巩固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设计一些既能检测孩子的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型综合型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既让所学知识得到有效巩固,增强作业的有效性,又让“双减”政策落地生花,让孩子们真真正正感受到“双减”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新变化。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

略研究

一、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缺乏对作业研究。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探究精神。他们布置作业时比较随意,他们会随心所欲地布置。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传统,以书面练习为主,缺乏一种探索和创新,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知识的更新速度让人无法

想象,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在时代立足,就必须从自己做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研究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学生作业的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学习起到助力作用。

2.教师工作量大。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身兼数职,除了备课、上课,还要管理学生。许多职称较高的教师还要在学校从事其他管理工作。许多数学老师为他们上几节课,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仔细研究学生的作业。老师每次都很紧张,作业都没有考虑和精心设计,作业的评分,尤其是作业,多半转移到学生或者家长身上,没有时间给学生一一批改,学生不能就作业和教师达成一致,实行一对一交流,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阻断了两者的交流桥梁。

3.对学生的学习缺乏深入的了解。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完成自己的成绩考核,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比如课本练习题、配套练习题和指导材料上的作业,这些布置作业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厌倦了这种作业模式,时间长了甚至会厌倦学习。此外,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了解,大部分作业与实际脱节。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二)学生方面

1.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很多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边玩边写,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占用了他们的闲暇时间,从而讨厌写作业。而很多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陪伴。他们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把作业看成是“老师要我做的事”,而不是“我必须做的事”,导致作业完成的效果不理想。2.缺乏科学的学习观。面对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学生都抱着做对、做好与考试有关的问题的态度。他们是否少做或不做考试中未测试的问题并不重要。他们没有意识到这部分的问题对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只是为了解决问题,至于做作业的方法和技巧,从不总结,不去关注,达不到作业的目的和效果,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作业形式单一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和习题形式为主,实践型作业基本为零,作业结合生活的形式也基本空白。这种基于理论知识实践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对完成作业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给学生布置这些作业,脱离实际,学习呈现机械化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其他方面。这样的设计导致作

业形式单一,学生作业机械重复,缺乏创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四)作业与生活脱节

作业,老师大多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为目的,数学作业和考试内容多,因为大部分是书面作业,使得学生很少有机会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生活,让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学生的生活中没有实用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无益。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仅限于练习题,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容易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一刀切”的作业

教师在实际布置作业时,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每个学生的作业没有任何差别。教师没有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布置作业,也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布置作业,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对作业的不同需求和感受,违反了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规律。小学作业布置形式虽然降低了教师的布置难度,但他们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小学教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纠正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应成为应试教育

的“赛马场”。小学数学作业具体优化设计策略如下:

(一)优化书面作业

一方面,要进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学科整合。作业不是碎片化的状态,应用数学作业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克服学科拆分的局限,促进学生对各个分支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也可以加强联系学科之间,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非书面作业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为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非书面作业的设计应更加重视。

1.口头作业。小学数学教材以直观的图片、卡通、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口语作业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它不仅使数学作业更容易,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五年级学习小数的性质后,你可以设计一个口语作业:编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小数的性质编出各种精彩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这类作业的形式新颖有趣,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的学习。

2.数学游戏作业。游戏是儿童成长阶段的一项重要日常活动。可以说,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可以将枯燥的习题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例如,一年级学生学会了6后,他或她可以设计一

个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可以一起玩的猜谜游戏。家长手里拿着6颗花生,左手拿着1颗,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种游戏对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适中,但也需要思考才能回答。所需时间也很短,家长可以互动四五次,也适合所有学生和家长玩耍,拓展和丰富学生的业余时间。

3.练习动手作业。动手实践有利于数学知识从书本到生活,从抽象到具体。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动手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数学的奥秘。比如学完“小数加减法”后,安排学生和家长去超市购物,用现金给家长买单,计算返还多少钱。书籍中的小数加减问题是教科书作者设计的。学生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在实践中激活知识。

(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数学作业设计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或许能够快速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然而,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数学作业。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也就是常说的“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能力强、数学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难度系数高的相关数学作业。例如,根据教材内容扩展相关疑难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

和知识范围。对于数学学习能力差、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难度系数低的基础作业。例如,让学生在做作业时加强对数学定义或公式的记忆。这样,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缩短学生数学学习的差距,不仅保证数学学习能力更好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在原有数学基础上进行学习。

(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等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不宜过多占用学生与周围环境接触的机会。要注意方法,避免学生在解题中产生过多的重复计算,不仅费时,而且会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数学学习能力。通过完成不同学生的数学作业,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程度,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和布置,不仅可以让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变得更加生动,而且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水平。

(五)减少作业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减少数学作业量并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量,而是要求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减少数学作业过程中的重复计算和基础记忆问题,增加创新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同时,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丰富,对身边的事物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所以老师们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生活元素。既避免了小学数学的枯燥作业,又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熟悉程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通过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形成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有效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真谛,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和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这样有效缩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差距;其次,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要加强多元化设计。通过趣味与生活的结合,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上,还要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最后,教师在

批改小学数学作业时会给学生以鼓励,针对学生数学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内容和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要求

为贯彻落实“双减”文件精神,遵循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儿童学习发展规律,进一步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数学作业质量,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特制定本要求。

一、作业设计 (一)作业要求

1.遵循课标,紧扣教材。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小学数学作业来源主要为教科书课后习题,作业设计与布置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及教材规范要求。

2.单元视角,整体设计。数学教师是数学作业设计的主体,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单元教学目标等整体研读教材,基于学生学情设计指向学生素养提升的作业。

3.夯实基础,发展能力。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着眼夯实基础和发展能力,系统设计符合学习规律、重在迁

移运用、突出重难点、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层次性作业。

4.分量适中,难易适度。要加强对作业数量、质量的管理,布置作业分量适中,《课堂作业本》尽可能能够在课内完成。避免布置同质化作业,杜绝超越课程标准、超越教学进度的作业。

(二)作业内容

1.精选内容,精心设计。课内作业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编作业习题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素材,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的部分习题;课外数学作业以数学素养为导向,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紧扣学段要求和学习内容精心设计。

2.开拓创新,丰富形式。教师要勇于开拓尝试不同的作业类型,让数学作业的形式不局限于书面习题,还可以安排口头交流、动手操作、数学阅读、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

数学学习领域作业内容参考:

(1)书面习题:是最基本的数学作业类型。书面习题一般选自教材中的练习和配套作业本中的习题,时要深入解读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和对应目标,依据学情适当删减或补充习题。书面习题的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尊重和关注个体差异。

(2)口头交流:是学生通过口头语言表达的一种作业形式。口头交流作业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描述、

分析、解释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能有效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简洁、严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操作: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分、画、折、称、量、拼、做等活动来完成的作业。设计动手操作作业时要注意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选取适切的材料,明确操作要求。

(4)数学阅读:一般指阅读课本和阅读课外读物等。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教材内容有更整体地把握与更深刻的理解;阅读课外读物,激发学习兴趣,拓宽视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相关阅读材料,并做相应的数学阅读方法指导及阅读成果分享。

(5)数学游戏:指运用数学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的活动,如:玩24点、数独、魔方等。注重学科性、趣味性并重,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学会与人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6)实践探究:实践探究作业是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探究并解决数学问题或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实践性和知识性相结合,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作业布置

1.严控总量,协调布置。严格控制每天书面作业的总量和时长,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要各学科协调布置,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2.明确要求,养成习惯。学校要研究制定统、明确的数学作业要求。如书面作业的书写格式、作图工具的规范使用、自觉检验检查;口头交流作业的基本表达规范;动手操作时学具的选择和操作要领等要求,加强作业习惯的培养。

3.指向自主,因人而设。布置的作业,教师要提前试做。科学布置书面作业和其他类型的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倡导学生自主选择性作业,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三、作业批改

全批全改,及时规范。教师对布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批改作业。鼓励教师进行面批,强化作业批改的时效性。关注过程与方法,为学、教、评针对性把握精准的学情。

四、作业反馈

1.依据学情,及时指导。作业反馈要及时,对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例及时讲评,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数学书面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提高帮扶

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2.适时交流,家校共建。鼓励每学期安排阶段性的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注重榜样示范。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五、作业教研

1.加强研究,提升质量。学校教研组要将数学素养作业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加强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及作业管理机制的研究,撬动数学课堂教学与评价的调整。

2.建立资源,提升实效。鼓励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分析、诊断、积累数据的优势,制作学生电子错题集或指导学生自制错题本,建立学校和年级组优质作业资源库。

3.加强指导,扩大效益。县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的作业研讨活动。及时总结整理典型经验,扩大辐射效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