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都性内容描写情节]贾平凹《浮躁》的神秘之美
贾平凹在浮躁这部作品中运用象征手法建构神秘意象,把乡土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完美地融合。
《浮躁》是贾平凹先生1986年完成、1987年发表的一部继《商州》之后又一部以商州为大背景的长篇小说。笔者认为《浮躁》是一部颇具神秘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它显示了贾平凹先生自身创作风格的某种转变,是其小说创作由自然主义向神秘主义转变的重要作品,在其创作历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浮躁》的神秘之美做一简单分析。
一、神秘主义的涵义
“神秘主义起源于先民的巫术和神话,是人类原始的宗教哲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因子。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宗教,巫术和各种超验现象,有着不可验证、荒诞、非现实的特征,呈现出较强的非理性色彩。就其思想本质而言,它是关于宇宙本质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坚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超乎人的思考和言说的能力之外,惟能通过直觉和启示彻悟自然与生命的奥秘。同时神秘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哲学、宗教、心理学、美学和文学上均有其独立的存在形式,往往是直觉主义哲学、秘教、精神分析学和浪漫主义的重要源泉。”[1] (P33-34)神秘主义是一个难以定义的既普遍又模糊的概念,因为神秘是广义和不可言说的,它既可指称某种现象,也可以指称一种感觉和体验;既可以是一种文化、思想或精神,也可以是某种能力,所以,相应的“神秘主义”一词就有了各种各
第 1 页 共 18 页
样的含义。从文化角度上讲,目前学术界认为神秘主义一般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宇宙被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在,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它既是物质的,同时又是精神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与事件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在运动的。第二,认为宇宙中存在着神秘的,理智无法认识的超自然力量,并对这种超自然力量产生信仰和崇拜。第三,相信人本身也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人通过某种特殊的身心状态(心醉神迷、精神恍惚状态)可以掌握某种支配魔力的秘密,因而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够同自然力量打交道。第四,人的心理活动的非理性因素先于理性思维,对客体的认识之道,主要是通过沉思,集中注意力,与认识的客体发生冥合,产生顿悟,从而达到不可思维的彼岸。”[2] (P2)从文学方面讲,神秘主义和文学具有同源关系,两者都指涉人类原初的心理经验和隐秘的情感体验,所以桑塔耶纳认为:“一般适用于神秘主义的话,也适用于美学。”[3] (P86)一些当代作家把神秘主义作为一种小说元素,去表现自己关照人生和世界的思想,表达他们对生命和外在世界的感悟与思考,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是自身摆脱浅薄的一种努力尝试。
二、贾平凹《浮躁》神秘主义的文本体现
上面对神秘主义的含义做了初步介绍,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神秘主义在《浮躁》中的具体体现。
(一)《浮躁》中的神秘意象
《浮躁》中颇具神秘色彩的意象有很多,诸如“州河”、“看山狗”、“小白蛇”等,本文主要选取“州河”、“看山狗”这两个主要意象来进行分析。“州河”是贾平凹创造出来的、贯穿《浮躁》始终的一个意象。贾平凹在《浮躁》序言中说:“这仍是一本关于商州的书,。书里仅写了一条河上的故事,这条河我叫它州河,于我的设计中,商州
第 2 页 共 18 页
是应该有这样一条河的。”“州河流至两岔镇,两岸多山;山曲水亦曲,曲到极处,便窝出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盆地。”这是《浮躁》开篇对州河的描述,曲幽的自然地理环境给这篇小说布上了一层淡淡的神秘色彩。“州河”上流传的活灵活现的水鬼故事以及船工在平浪宫祭拜小白蛇等情节的设置进一步渲染着州河的神秘色彩。州河神秘色彩体现得最明显的是州河的几次发水:第一次发水是游击队进城时,第二次发水是金狗进城时,小说末尾天生异象也是州河发水的预示。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把这条“古怪得不可捉摸”、“性情暴戾”、“全中国最浮躁不安的河流”与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以及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结合起来,使其具有一种象征意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走到神秘的最深处。“商州”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而“州河”则是装帧这本历史书的线,它养育着州河一带的人民,在这些人的血液中流淌着州河的“水”,所以生活在州河两岸的人也就具有了州河的某种特性。
“看山狗”是《浮躁》中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看山狗”是一种鸟的名字。《浮躁》开篇对“看山狗”有过这样的描写:“接着就是狗咬,声巨如豹的,彼起此伏,久而不息。其实这不是狗咬,是山上一种鸟叫;州河上下千百里,这鸟叫‘看山狗’,别的地方没有,单这儿有,便被视若熊猫一样珍贵又比熊猫神圣,作各种图案在脑门上,屋脊上,‘天地神君亲’牌位的左右”。这段关于看山狗的描写,给人一种神秘恐怖的印象。在仙游川及其州河一带村民的心中,“看山狗”是土著部族的图腾,是正义与希望的化身,具有抗邪的功能。小说中段,小水和福运参加完成人节回来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福运在问:你害怕看山狗在叫吗小水说:是害怕。福运说:看山狗是辟邪的,它一叫,神鬼都不敢来哩!”由此可见“看山狗”对于仙游川人民生活的影响。而主人公“金狗”也与“看山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被看作是这种土著神鸟的化身。这种种关于“看山狗”的描写都透出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
第 3 页 共 18 页
贾平凹在《浮躁》序言中如此写道:“艺术家的最高目标在于表现他对人间的感应,发掘最动人的情趣,在存在之上建构他的意象世界。”[4] (P4)自商州小说创作伊始,他便开始了神秘意象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贾平凹对宇宙人生的苦思冥想空前沉静、深入,现实生存的无形压迫使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而一旦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便感到莫名的浮躁。于是便以幻想创造出各种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意象或朦胧境界,以寄托在现实中无可归依的灵魂。贾平凹《浮躁》中这两个神秘意象的构建是极其成功的,不但始终贯穿全文,而且为小说营造了一种朦胧的神秘气氛,把乡土气息与神秘主义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这两个意象极为贴近生活,作者再赋予这些意象一些独特的象征意义,读来神秘而不失真实,从而达到了虚实相间、亦幻亦真的艺术效果。
(二)《浮躁》中人物形象的神秘性
《浮躁》中塑造了八九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构成了白石寨、两岔乡、仙游川生动的生活世界,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很多值得挖掘的神秘元素。
其中最值得剖析的就是主人公“金狗”。金狗的名字与极具神秘色彩的土著神鸟“看山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狗”胸前有颗“看山狗”形状的黑痣,人们便说他是“看山狗”托生。同时“金狗”的出生具有十分浓厚的神话色彩,他的母亲在州河淘米落水身亡,却把他生在了米筛之中,而且还奇迹地漂在水中存活了下来,于是金狗的生命便和同样神秘的州河联系在了一起。而“金狗”刚健、强悍、顽强、诡谲的性格却又和“看山狗”和“州河”的脾性及其相近。
《浮躁》中韩文举也是个极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他是神秘主义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知阴知阳,会从“金钱卦”中断定天要大旱,可以从两狗对言判定金狗的牢狱之灾,还会讲
第 4 页 共 18 页
述善鬼成仙的故事。《浮躁》中另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神秘人物形象则是不静寺和尚。《浮躁》中还有阴阳师、小水等等具有神秘色彩的人,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作者寓意性的描写,给偏远落后的山村社会罩上了一层朦胧的神秘面纱,为小说的神秘色彩描上重重一笔。
(三)道禅理与巫鬼文化的神秘主义色彩
贾平凹的小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佛道禅理与巫鬼文化结合起来,使作品具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融合的既朦胧而又不失真实的艺术美,如《废都》、《美穴地》等,《浮躁》也不例外。《浮躁》开篇对于仙游川的风景描写,写出了商州神秘景观的优美神韵,文中作者更是把商州民间浓厚的巫文化意识与众多神异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融合在了一起。关于不静寺的和尚的描写,也是《浮躁》中佛道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尚在小说中是红尘世界的参照。《浮躁》中还有关于源流古远的“成人节”,横死在外的人要在村外“浮丘”,“船工在平浪宫祭小白蛇”,“州河上关于水鬼的故事”以及“招魂儿”等等的叙述,这种种描写营造了朦胧的神秘主义氛围,佛道禅理与巫鬼文化在这种氛围中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浮躁》中的神秘之美
具体而言,《浮躁》的神秘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神秘意象的象征之美
《浮躁》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贯穿始终,用以象征的载体主要有两个:一是“看山狗”,一是“州河”,这种象征手法暗示突出了小说的美感和神秘本质,起到了烘托和渲
第 5 页 共 18 页
染气氛的作用,使小说具有一种灵动的质感。在作品中,作者在开篇就写了金狗为“看山狗”所变,从而土著神鸟“看山狗”与金狗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金狗也就成为“正义与希望”的化身。小说中很多故事情节便围绕这一象征意象来设计和展开,如小说下卷第27节有这样一段描述:金狗“使那些官僚主义咬不动,吞不下,哭不得,笑不得,骂不得,打不得”,他成为“官僚主义的克星”,于是州河一带便掀起一股崇拜“看山狗”热。“州河”这一意象具有了冲击旧秩序的革命浪潮的象征意义,作者对州河的几次涨水进行巧妙安排,每次发水都象征着社会将会发生某种变化,如小说末尾,天生异象预示州河将要爆发最大一次洪水,而此时正是一场巨大改革的前夜。
“州河”和“看山狗”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神秘意象加重了小说的偶然性和神秘性,把读者导向一个神秘但不恐怖的世界。贾平凹运用象征手法,把“看山狗”和“州河”这两个意象连在一起,在二者的结合中展示山村生活的全貌。然而,种种神秘之事皆是神奇灵异而又常带有现实的根基,因为在原始美里面蕴藏着深刻的现实危机[5](P2) 。小说中创造的神秘意境之所以如此独特,是因为它达到了神秘和现实之间的完美契合。
(二)人物形象的时代精神之美
《浮躁》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贾平凹在《浮躁》中塑造了一个即将被改革气息打破的乡村世界,小说触及到乡土文化的深处,打碎了一个纯美的梦,揭露了宁静背后的浮躁和骚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原始纯美但是思想保守的精神世界。同时,这个世界的人们需要一个新的精神世界支撑他们在新的冲击面前生存下去,这种新的精神世界的支撑,就是《浮躁》中神秘而朦胧的乡村世界所透出的时代精神气息,这种气息主要在如“金狗、小水、雷大空”等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来。《浮躁》所透发的时代精神,主要的不是它直接叙写了改革开放的生活,而在于它准确地抓住了新的时代里
第 6 页 共 18 页
中国社会生活内在的精神的神髓,即中国历史大转折时期社会裂变中的痛苦和艰辛,以及从这种阵痛中所显示的热切朦胧的希望和信念。[6] (P117)
随着时代和社会大背景的极速变化,《浮躁》中一些年轻人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以“金狗”和“雷大空”为代表,他们不甘于自身命运,他们不信迷信,敢于反抗权势,具有生生不息的拼搏精神,在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乡村社会中山民残存的封建意识和愚昧无知。贾平凹一方面用象征手法把人物性格与神秘意象联系在一起,并把种种灵异的故事编织起来构成一个封建气息浓郁的乡村世界,另一方面又在大时代背景下反映出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人们精神的骚动,以及置身于乡土之外的人们对于这块远离城市现代文明的神秘文化的向往。拿“金狗”来说,他对乡村的原始美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他不能舍弃乡间的生活和情趣,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不看到现代工业文明对于他留恋的东西的冲击和破坏。“金狗”在努力走出乡村的过程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却无怨无悔,最后又戏剧般地回到农村,在走出农村再回归农村的过程中,他的灵魂经历了一次蜕变,也可以说经历了一次涅�。“金狗”的经历是一部农村改革的历史写照,也是一部励志的悲喜剧。虽然贾平凹《浮躁》中有很多封建迷信和封建宗法思想等糟粕性的东西,但透过表面我们看到了在一个大变革背景下的真实的乡村世界,文明的冲突给州河一带山民带来的烦恼和冲破思想禁锢的向往。《浮躁》中的浮躁情绪来自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低文明层次的不和谐的碰撞,这是社会改革发展所不能回避的,贾平凹在小说中表现出了厚重深沉的忧患意识。《浮躁》中“小水的单纯善良”、“雷大空的敢拼敢闯”、“金狗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幻化出了美丽的精神之花,浇灌着于《浮躁》中寻求走出浮躁的人们的心灵。
(三)民俗文化及传统文化蕴涵的神秘之美
近年来读者和评论界对于贾平凹小说中存在浓厚的神秘性色彩越来越关注,对其小说
第 7 页 共 18 页
中呈现出的神秘主义的审美渊源仍缺乏追根溯源式的探究。于是便出现一些仅从个体心理的角度出发所做的解释,认为贾平凹的作品呈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是来源于贾平凹的病态心理,是病态使得作者表现得过分敏感,使之处于一种现实与幻想混在一起无法分清的世界里,敬畏自然力和鬼神的力量。[7] (P13-15)笔者认为,对于贾平凹《浮躁》中所呈现的神秘性色彩的审美渊源,要从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来探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感受和体会《浮躁》中散发的浓郁的神秘美。
总的来说,在《浮躁》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建构神秘意象从而创造出清灵而拙朴、虚幻而真实的神秘意境的创作方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种创作方法,充分体现了作者积极寻找通往自然完美之路的创作追求,对于贾平凹在1986年之后其创作方法由自然主义向神秘主义转向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浮躁》中所呈现的深深植根于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中的神秘性特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寻。
二:[废都性内容描写情节]描写人物的段落内容
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有关人物描写的段落,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描写人物的段落1
1、枪声一响,两个姑娘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她们动作协调有力,在冰面上轻快地飞驰,仿佛两只飞燕,在紧贴地面飞翔,你追我赶,互不相让。最后,在教练员和观众热情的加油声中,两人几乎同时像一阵旋风冲过终点。
2、我向前冲了几步,有力地一跳,那矫健而倒立的身影在空中迅速旋转着,又迅速
第 8 页 共 18 页
落入了水中。
3、我倒了盆水,先用毛巾湿湿脸,再打上香皂,用劲地抓呀、搓呀,不一会儿就满脸香皂沫了。
4、我把鱼骨头一根一根地用牙齿咬,用手拨,总算啃掉了半个鱼头,一点鱼肉都没吃到。
5、我把游泳圈一甩,“扑通”一声跳进了奔腾的湘江,像小泥鳅似的游了起来。
6、那是由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表演的转伞杂技。节目开始了,只见一个小女子蹲下射,另一个女孩稳稳地踩在肩上。蹲下去的女孩慢慢地直起身,两个人手依然保持平衡的样子。只见,下面的小女孩慢慢拿起伞递给了踩在自己肩上的小女孩,凌空转起了伞。就这样,一支、两支伞在她们的手里又一次转了起来,旋转的小伞就像一支支翩翩起舞的彩蝶,两个纤细的身躯轻盈地移动变换着各种姿势恰似优柔的柳枝,蝶绕枝飞,是那样的和谐、完美。
7、我把拖把在水池里涮了又涮,再拧干,然后弯下腰,前腿弓起,后退绷着,“哼哧哼哧”拖起地来。
8、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9、那个运动员,在沙坑前做着准备活动,弯弯腰,踢踢腿,做两个开蹲。脸上洋溢
第 9 页 共 18 页
着自信的笑容。“下一位”,裁判叫道。那位运动员走到起跑线上,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形成“弓”字步,双手托地。眼睛睁得大大的,像一只猎豺找到了猎物,准备进攻。“砰”的一声,运动员似箭般冲了出去,才开始是慢慢地,稳重的慢跑。到了中间那条红白相间的我,他的后面似乎有人在推,开始加速,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换成一副严肃的表情。到了最后一条红白相间的线,用尽全力,脚上像了动翅膀,飞奔踏板。在左脚踏上踏板的时候,时间似乎凝住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只见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蹦高半米,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坠入沙坑,双腿弯曲整个人蹲在那里,双手握拳在腰旁。
10、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11、分好了队,我自然是两支队伍中最高的人,而且,我在投篮命中方面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和我一队的“同胞们”,自然都欢天喜地,喜不自胜。
12、施轩的脚步很均匀,双臂一前一后地摆动着,双脚越迈越快,身子向前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奋力向前迅跑。跑到终点线处,她头一抬,胸一挺,终于取得了第一名。
13、我的双脚冻得冰冷,简直快麻木了,双脚不停地跺着。
14、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第 10 页 共 18 页
15、轻飘飘的一根针,在我手里好像很重很重似的,每缝一针都让我费很大的劲儿,刚缝了几针就累得我开始冒汗了。
描写人物的段落2
1、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2、天上飞着小燕子,地下跑着小兔子,它们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可我拖着条残疾的腿,连步也迈不开。对他们,我真羡慕极了,时常一个人呆呆地望着它们暗暗地想:小燕子呀,你能帮我长出灵巧的翅膀来吗?小兔子呀,你肯借我一条健壮的腿吗?
3、我心里十分紧张,很担心爸爸回来骂我,一听到门外的脚步声,我就感到害怕,真希望我能逃过这一劫。
4、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5、我直呆呆地望着大门,仿佛听到了爸爸咚咚的有力敲门声和那嘎吱的咬牙声,他似乎正冲进家门,冲我举起他那有力的大手。我好像全身的每块肌肉都在颤抖,两腿直打哆嗦。
6、其实,海娃心里一点儿也不苦,他简直要高兴死了。他高兴得汗都来不及擦,就
第 11 页 共 18 页
一面喘着气,一面把手插在口袋里。他恨不得把信放在嘴上,狠狠地亲他两亲,像亲他的小羊羔一样地亲两亲呢!
7、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8、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9、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边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10、我捧着这碗热呼呼的姜汤,一股热流流遍我的全身。我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温暖包裹着。这碗姜汤凝聚着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限深情的爱。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姜汤带着温馨,带着深情流到了我的每一根血管。它是那么香,那么甜,香甜中又透出令人振奋的辣味,使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顿时,我眼睛发热,鼻子发酸,一颗颗泪珠滚到了腮边。
描写人物的段落3
1、别看张敏的个子矮,可是每次做扫除,她擦的玻璃最干净了!为了看看她到底有什么绝招儿,我仔细观察了她擦玻璃的动作。她敏捷地踩着椅子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迈上窗台。她先用一块干布掸了掸玻璃,然后再换一块潮湿的抹布,踮着脚,一只手抓住窗
第 12 页 共 18 页
棂,一只手从上到下用抹布蹭玻璃。接着,又自上而下从左到右蹭了一遍。玻璃上有污点的地方,她就哈一口气,使劲蹭几下,还不干净,她又用手指抠几下,啊,污点终于被她消灭了。她从窗台上下来,站在地上,端详着被她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美滋滋地笑了。原来她擦玻璃这样细致,还真有两下子呢!
2、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3、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他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4、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5、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6、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摞起来,左手按住菜,右手拿起刀,一刀一刀地切着,把白菜切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第 13 页 共 18 页
7、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坐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倒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腾起了油烟,发出“
三:[废都性内容描写情节]《废都》中的废都意识
作家贾平凹的《废都》从面世之日起,就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废都》是作者贾平凹于1993年发表的以当时历史古城西安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为原型的长篇小说。书中讲述了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古老的王朝故都——西京,在社会发展历史的大潮下,荒废成了中国西部一座普通的小城市,以此为小说命名。但伴随西京这个城市一起荒废的还有一群在畸形社会精神形态支配下,做着各种非主流畸形事情的文化人,他们的沉沦之路与废都的沉沦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由于小说大胆独特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前瞻的性描写,使《废都》自刊发之日起,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文学界对《废都》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时间在我国当代文坛掀起一股“废都热”。本文着重选举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分别为《废都》创作者在创作中所体现的“废都意识”,小说《废都》在内容、情节、思想以及人物塑造上所体现的“废都意识”以及小说创作背景。
一、小说《废都》内容、情节与人物塑造体现的“废都意识”
《废都》是一部城市题材的长篇小说,贾平凹在其创作的当年,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作者曾在小说出版后提到在《废都》创作时他个人所遭到的困境与苦难,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触动。俗话说“愤怒出诗人”,正因如此,作者将自己所感和前瞻性的敏锐观察力深入到了整个时代的大背景
第 14 页 共 18 页
下,也只有对整个时代的芸芸众生在完成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化中的行动、思索和途径的探讨,才是深刻社会变革留下的有意义的东西。小说《废都》可谓是对一种残缺和残缺修复的真实写照。
废都的原型是西安。西安作为中国的一朝古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成为了一座荒废的都城。相对于中国,西京是一座废都,相对于地球,中国又是一个废都,相对于整个宇宙,地球是一个废都。作品就这样渲染了一个膨胀的废都,突破了西京的小范围局限,具有历史的特点。表面上看,西京在社会转型时期百废待兴,市场兴旺,经济发展迅猛,而在这个城市的骨子里,在城市文化、政治领域都隐藏着腐朽的味道。“废”是世纪末艰难的生存状态与情绪,是过去辉煌所带来的文化重负。但在对小说《废都》进行解读时,不能一味地看成是颓废、不思上进的情绪,世纪末也是另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所谓物极必发,颓废后的废都必然会获得重生。
二、贾平凹在《废都》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废都意识”
1.废都意象 《废都》中的“废都意象”是“废都意识”的艺术载体。作者在小说中所有的描写都可以看出是对“废都意象”的铺垫与载体。
庄之蝶与孟云房从杨贵妃墓上取了坟土育出的四朵奇花,分别是唐婉儿、牛月清、柳月与阿灿的影子,这四朵奇花后来被庄之蝶不小心用热水浇死,是对四人命运的一种暗示,为文章奠定了一种悲伤的气氛。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了意象这一概念来传达小说的主题与“废都意识”的塑造。如庄之蝶的岳母、牛和拾荒的老头这三个意象,也创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气氛。“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敦厚、淳朴的形象,“牛”似乎是老牛和牛月清的一种暗示,传达出了对传统故乡社会文化的迷恋;庄之蝶岳母死而复生的
第 15 页 共 18 页
诡异,是入世不清的象征,表达了一种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能为力;拾荒老头的形象是一种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一种常见状态,是暴躁、急功近利心态的一种象征。以上这些都是“废都意象”对“废都意识”的一种体现和探寻。
2.废都性貌体现“废都意识” 小说《废都》遭到评论界谩骂和口诛笔伐的主要原因是《废都》中体现的“废都意识”,特别是其中对性貌的体现。分析《废都》中的“废都意识”可以借评论界之口窥见一斑。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和约束下的国人意识与行为,使人们对“性”多以邋遢、腐化和不健康的解读。此外,《废都》中大量性描写冲破了《金瓶梅》中的形象深度与广度以及读者的心理承受力。作者在小说《废都》上的包装也被指是有目的的“性包装”,被指用媚俗引发人们的性幻想,正因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出位“性”爱,不难理解到作者在创作中想要传达的“废都意识”。如果在小说中抽出性爱形貌而以所谓的阳春白雪代替,那《废都》这部作品以此命名还有什么意义以“废”为主旨怎么得以体现,又如何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可见在展现“废都意识”上,性貌描写绝不是细枝末节,它是连接整部小说的主干。
3.形而上的“废都意识” 小说《废都》绝不是对文人雅士昏暗、腐朽生活的简单投射,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性”的正视与思考,作者将小说中一个城市与一群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用“废都”缔结出一个意象,“废都意识”有两种形而上的解读:一是对庄之蝶等文化名人的追名逐利及欲海沉迷与灵魂挣扎的描写,来反思和探讨中国当今文化人的现状、心态与自我救赎的道路。二是对当今社会众生都市中存在着“废都意识”的大力批判,警示人们不要对名利的盲目追逐,对金钱的狂热崇拜,防备人性的沦陷和道德的滑坡。可见作者在小说《废都》中并不是外在浅显的性描写,而是有所寄予,通过对从废都中走不出“废”命运缘故的探讨,寄予废都以新生。
第 16 页 共 18 页
三、《废都》创作主题中体现的“废都意识”
1.文化之废 小说以“废都”命名,重在挖掘主题中“废”的具体形态与表现。文中对岳母、老牛、孟云房等角色的塑造,在文字上都洋溢着迷信之气,算得上是文化之废。比如:孟云房是一名古典文化的研究员,作者在情节安排上理应有所创新,挖掘新的文学观点,打破“废”的形象。但作为一个文化人,他却沉迷于卜卦与气功的虚无道学,一副迂腐封建的老夫子形象。但同老岳母一样,他的卜卦之术却常能使人信服,使周围人都陷入一种宿命论中。这是对封建腐朽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废都文化的一种体现。唯一可以对着“废都”形象拨乱反正的人物只有老牛,他算得上是个机敏的哲学家,他思考人类与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与环境,反思社会交际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鞭挞人类社会各种丑陋与黑暗之处,尝试揭露生命的本质。作者通过对老牛的正面形象刻画,看似与小说主题格格不入,但作者的巧妙安排正是借老牛之口,将有关废都的发展变化、精气神以及废都内芸芸众生的丑态一一道明。
2.社会之废 文化之废只是小说中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所刻画的外在表现,而“废都意识”的本质和内涵在于社会之“废”,这也是整部小说着力渲染与揭示西京这个小城市中浮华腐朽下社会圈的丑陋与黑暗。
社会之废体现在四处,这四处也是围绕小说中的四大文化名人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只是借这些文人雅士的形象来观察整个西京的“废都意识”。“一废”体现在作家庄之蝶,对其拜金主义与唯利是图的观念的刻画,这种思想只是西京腐朽意识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思想意识。庄之蝶与周敏、洪波等人为了追名逐利而相互利用,一方面,庄之蝶陷入官司中,使他备受痛苦的折磨;另一方面,他的追名之心被周敏利用,自食其果。此外,他还在四个女人间周旋而不负责任,害得她们最终以悲剧收场。作为一个文化名人,他的
第 17 页 共 18 页
“废”还体现在对朋友的出卖,对心灵的违背,对名利的追逐,他简直是名利场上一个内心满是腐朽铜臭味的伪名人。“二废”体现在书法家龚靖元,他功成名就后沉迷于赌场,将财产很快挥霍一空,最终也因赌博丧命。他的儿子也沉迷吸毒,过着消极悲观的生活,崇尚虚无缥缈的意识。“三废”体现在音乐家阮知非,他纵情酒色,乱搞男女关系,集虚荣、伪善等于一身。“四废”体现在画家汪希眠,作为一个画家,他才艺高超,却不专心作画,作艺术,反倒倒卖假画,敛财有方,最终被警察逮捕,是个典型的违法分子。小说围绕着这四个文化名人的各种肮脏思想与行为,通过一场官司将错综复杂,充满利益关系的人际关系和官场贿赂的权钱交易,贪腐贿赂之分表露无遗,扫荡着西京这个日益废弃的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贾平凹的《废都》,因其中大胆独特的性态度和出位的性描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方面,是首印五十万册,消费市场异常火暴;另一方面,却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中当今文学界和批评界的争论不休。争论的重点体现在了《废都》所体现的“废都意识”上,而这种意识的形成有着诸多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废都意识”的理解我们不能一味予以否定,其中更有作者对“废都”的寄予,世纪末的荒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新生。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