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
第一章
1传播有哪些特性?
2传播的本质是什么?
3传播的定义是什么?
4怎样理解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5传播有哪些类型?
6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7传播有怎样的结构?
8线性模式有哪些主要贡献和不足?
9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有哪些异同?
10传播有哪些功能?
11所谓传播的负功能是?
12什么是传播的相对性?
13什么是传播的双向性?
14大众传播与“虚拟环境”有何关联?
15何谓“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语言?
1传播有哪些特性?
答:传播:从某一角度来说就是人类或者某事物在单独或两个【包括】以上 互相交流 互换信息的过程 分为 大众传播 群体传播 人际传播 自我传播等。。。。
传播的特性有以下几点:1时空遍布性 2行为伴随性 3形态多样性 4极端重要性
形态多样性 :事实上传播是我们最熟悉的活动之一。我们只要一出生就会接触并且参与传播不管是你到世界上的第一声哭泣还是在生活中与亲朋好友一起“恰恰奇谭”。当然
了也不是说传播就只有口头上和以“语言”为介质才能传播。在我们生活中 你写的第一个字也是传播 你打的第一个电话也是传播 你照的第一张照片也是传播 等等 他们都是传播
唯一不同的是传播的介质是不同的。所以说传播是处在不同形态下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表面其的形态多样性的特点。
时空遍布性:正如上方所言,你一出生就在传播直至你老死消失的无影无踪的情况下才会停止传播(死亡并不意味着传播的停止,这就有着特殊的含义,如考古学家在发现远古的某一古物 化学家发现某一气体的存在 艺术家欣赏画作 ……)所以传播有可能会是一直存在并且伴随的,不管你走到何处身处何方只要你是“自然物”必然就会体会到传播的存在,并且不以某种具体物质或特征存在,这就是它的时空遍布性。
行为伴随性:虽然说传播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是不以某种特定的物质或特性存在的但是传播始终是一种行为性过程,是有着信息为载体的自我或者是他我的互换交流的过程,所以它在某一互换 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会以一种行为存在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想要传播【也就是要与某一事物发生信息互换的过程】那么就会伴随着行为的存在不管是你与“你自己”传播还是怎样它总会存在。
极端重要性:传播我们可以说是人类和世界不可缺少的行为之一。因为我们离不开传播,哪怕是其他的什么物质都离不开传播。因为传播是一个物质的客观属性,他们只要有了(哪怕是人类精神)它就有着传播的属性存在。
2传播的本质是什么?
答:传播的本质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在我国的众多词典解释之中并未发现其切实的答案,但是在我国权威辞书《辞海》中有着“传布”一词,但是并没有在其中发现“传播”的含义,但是在辞海中的解释却和传播的解释是大质相同的。由两部分组成1是传 2是播 同时又是互相的信息互换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传播的本质就是沟通和互换。
3传播的定义是什么?
答:对于传播的定义我们都知道自从传播学诞生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位传播学家敢于给其下绝对性的定义的。但是介于传播学的特殊性我们也可以试着从传播学的集中类型中来探讨其主要定义
1共享说:我们一直都知道任何物质自从一出现就在传播,当然我们人类也是不会列外这里我就拿“人”来解释共享。我们人类在一出生就在对外界进行传播不管是你的主观行为还是客观行为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总是会呈现信息的存在,在我们将自己的信息传递出去并被受者接受并理解(这里不管受者是谁或是什么物质存在)就形成了信息的共享。同事我们又从
另外的一个角度来分析那就是传播一词的起源 communication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词的前段 commune 这个词被翻译过来就是“公社” 或者是communism 共产主义都是涉及了共享的意思。
2影响说: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伴随着信息的输出和受者的理解,只要是有传播的受者存在那么必然就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在加工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存在,只要反应产生就表明产生了影响这一点,不管是人类还是非人的物质都会存在。
3仪式说:这是一种传播的特殊的性质,因为是针对“人”而言 只有人才懂得仪式 也只有人才会有仪式。
4符号说:这个就不用国多的解释,用一句话解释。符号是一切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没有符号,传播就成了“空头支票”。
4怎样理解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答: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何为信息? 用信息科学规范来说,所谓信息及食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者间接地表述。那么传播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实际上传播和信息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两位一体”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我们说传播是信息的互相交流 影响 共享的过程,那么信息的收入输出就是传播。所以传播=信息 信息=传播 只不过传播多了一个行为。
5传播有哪些类型?
答:面对传播的类型我们可以分别从传播的两种分类方法中得到答案 1 二分法 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这里的着眼点是:传播的技术、手段亲生传播值得是以人体自身为中介或媒体,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表情和动作作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指的是: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为手段的传播方式。这样的分类是可以的。优点是简明扼要、缺点是过于笼统。
2 四分法 分为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里变换了视角以传播的范围、规模为着眼点。
6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面对大众传播和新闻事业时间的联系和区别主要从研究方向 范围 主体学科背景等各方面去分析。
1.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背景差异极大。新闻学是在媒介产生并运作之后而展开起来的,尤其是政党报的风行为新闻学的产生奠定了其初始的政治背景。在我国,这种情形尤甚。如果以19世纪末有关“新闻纸论”为新闻学的发轫,那么,一个多世纪的新闻学始终关注于新闻事业的功能,尤其是其政治功能,新闻学有着鲜明的政治取向。大众传播学则显示其交叉性、边缘性和多学科性,是受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影响而逐渐成型于本世纪40年代的。
2.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存在差异。新闻学历来研究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新闻、评论两部分,对报纸上的广告和副刊研究较少,对广播、电视的社交、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部分涉及更少;大众传播学研究对象广泛,研究内容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书籍这6大块传送信息的行业,而且包含着这六大块的全部内容。
3.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不同,两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新闻学主要以“新闻”研究为本位,研究媒介在以新闻采集为基础上的内部运行,包括新闻体制,以及媒介的特点、功能、新闻工作的原则、新闻的基本规律等。大众传播学主要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即社会对媒介的作用和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把重点放在对“人”即受众的态度、行为的影响,是大众传播学研究最主要部分。
4.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新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表现在新闻学研究偏向于媒介的新闻和评论部分,所以它带有强烈的理念成分,这使得新闻学首先以党报学的姿态出现,它的政治倾向、阶级性鲜明,比如新闻学的“五性”就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大众传播学则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更趋向于实证,以量化来说明问题的轻重缓急。它们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
5.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呈现风格差异,新闻学研究角度相对微观,大众传播学则更为宏观。新闻学的微观务实,表现在它着重研究研究具体的新闻业务方面,侧重于原则下的操作运作;大众传播学则以宏观为特点,它的理论部分与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紧密,更趋向于市场经济的整体运作,且由于重视实证研究而使得研究材料比较新鲜,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我们也可以从以下的图例来分析:
—
A 新闻 — 非新闻 B — 大众 — 传播 — —
——————————————— —
C 活动 — 活动 D —
非大众 — 传播 — —
研究方向: 传播学=ABCD 大众传播学=AB 新闻学=AC
7传播有怎样的结构?
此题答案请参考P39-45
8线性模式有哪些主要贡献与不足?
答:线性模式是由W.韦弗和C.申农于1949年提出。主要贡献是 对于媒介方面将媒介在此模式中一分为三对于讯息增加了一个要素 信号还增加了噪音概念,提醒我们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为各种外界的噪音因素导致信息改变让我们知道了信息的本质。
主要缺点是:它没有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依然忽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从纯粹的通信业务的角度来看这也没事,但是要是把这一模式完全照搬到传播领域中就会有问题了
9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有哪些异同?
答:相同:1都具有反馈机制
2相关传播要素是相同的
不同:1控制论模式是解决内部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考察的是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不重视对外界因素的考察无法解释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2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结构,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之一,把传播过程置于总的社会过程加以考察。
10传播有哪些功能?
答:传播的功能具有代表性的有“二功能说” “三功能说” “四功能说”
二功能说:传播具有工具性和消遣性
三功能说:分为个人层次 组织层次 社会层次
个人层次:从工具性角度看,传播的主要作用是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性看,调节个人身心。
组织层次:从工具性角度看,传播的主要功能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从消遣性传播角度看,是调节组织成员的情绪。
社会层次:从工具性角度看,主要作用是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的
关系,传承社会文化遗产,从消遣性传播角度看,是提供娱乐或调节社会大众的情绪。
四功能说:分为监测环境 协调社会各个部分 传承社会遗产 调节身心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传播的功能不能和大众传播功能相混淆 大众传播功能有其社会功能和其他方面的功能 其面对社会功能的有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学说:1环境监测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赖特的四功能学说就是在上面的三功能上加上娱乐功能
1何谓传播功能的相对性?
答:在传播中传播功能与内容的对应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即消息可以有劝服功能言论也可以有新闻功能,知识可以有娱乐功能文艺也可以有教育功能。
12何谓传播功能的双向性?
答:在传播中传播功能中插播绝大多数是双向性的,因为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在接受。如:我们在希望了解他人即“监测”的同时,
也有必要让他人了解自己“被检测”。同样我们即“劝服”“教育”“娱乐”他人,也被他人使用同样的行为。如果不能保持适度的平衡那么生活或者事业难免。
13何谓传播的负功能?
答:麻醉精神--对受众的长期作用。媒介提供伪环境,用符号构建媒介真实。过度沉溺于表面息和通俗娱乐中, 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行动力。大众传播媒介易混淆\"现实\"与\"虚拟环境\"(媒介环境),大众对媒介过分依赖,而媒介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再现生活情景,不能代表一种社会趋向,若被人利用则会造成不良后果。顺从现状。对批判内容不予理睬。信息的大量涌入造成信息过量,使人们对信息产生冷漠态度。并促长了\"社会服从主义\"削弱公众的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降低审美水平和鉴赏力。大众媒介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媒介以兼价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施拉姆--媒介是时
间的窃贼。使时间在消遣、娱乐和平庸之中化为乌有。
14大众传播与“虚拟环境”有何关系?
答:虚拟环境是大众传播的一大特性是不可缺少的,虚拟环境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虚拟环境在传播中扮演者未知世界的简介。
15何谓“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预言”
答:托马斯公理是指美国社会学者W.托马斯所提出的自我达成的预言 如果个人根据状况的错误理解而展开行动,结果就可能让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所以面对这样的概括我们提出了解决办法:
1站在受者角度 要知道大众媒介是不可以轻易相信的要认识到他有可能是一种虚拟环境 而是应尽可能的多接触各种媒介,在比较鉴别思考中接近事实的真相
2站在传者角度 作为一个传者,尤其是专业化的大众媒介工作者,应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担负着引导社会书写历史的重大责任,要慎而又甚的防止对环境作“歪曲”的反映。
3站在学者角度 作为传播着,则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科学研究,并以此贡献于社会,切实的帮助大众传播媒介改进实际工作。
第八章
1何谓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
答:传播效果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达到受众后,对受众思想与行为造成的影响。
英国传者麦奎尔认为,在讨论传播效果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以下几个角度的划分,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
首先,从外在形态看,三个层次:媒介的效果,之大众传播已产生的直接效果,而无论是符合传者的期望;媒介的效能,指大众媒介达成有关预期目标的功能;媒介的效力:
指媒介在给定条件下可能发挥的潜在影响,可能产生的间接效益。
当然从内在性质看可分为:心理效应 文化效应 经济效应 政治效果
2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答: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对每一个人都具有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
2随着深入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对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
3随着深入研究,着短期,直接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
3佩恩基金会的儿童研究有那些发现?有哪些意义?
答:佩恩基金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主要研究电影队儿童的影响。
1928年,电影研究委员会主席肖特邀请一大批大学里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及教育学家,制定研究计划,看展了13项专题研究,研究电影队儿童各方面的影响,这些研究可从
1929年到1932年,历时三年队,研究成果为10册出版。
这13项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分析电影的内容及观众的构成。一类研究电影的影响。
佩恩基金会的研究涉及儿童各方面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和情感等。
从研究成果看,佩恩基金会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泛,就范围而言,此后的媒介效果几乎没有脱离过,其中大多研究都针对态度和行为,这也是研究成果中最为瞩目的部分。
佩恩基金研究的出现主要归因与美国社会的两个变化:社会学研究的成熟以及公众对电影的关注。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大众传播对个人、社会的影响,但终端是“宜传
分析”而不是在一个科学的框架内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佩恩基金研究可以说是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的传播效果研究。
4“火星人入侵”的恐慌研究有哪些发现?有哪些意义?
答: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对报纸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于该研究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有人陷入恐慌而有人未陷入?得出的答案是:判断能力的不同
导致了人们对广播的反应不同,对某些人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而不同的社会群体归属,也是重要因素,家庭和教育都影响人们做出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研究结果还揭示,社会
关系对人们选择应对这次入侵的行为方式,有显著地影响,家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的看
法和行为,也影响个人对广播剧的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差异的选择性影响的观点,虽不是很
明确,但作为最早对“魔蛋论”发出挑战的研究之一,为选择性影响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
5选择性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其理论的基本观点可称为 1媒介把信息传给大众社会成员,人们有选择的接收、理解这些信息
2这种选择性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成员不同的认知形态上,
3认知形态不同,是因为每个个体通过社会学习,都具有各自的信仰、态度价值观。
4选择性的认知影响到选择性的理解记忆和反应。
5媒介效果不是一致的,强大的,也不是直接的,其影响是选择性的,并受制于个体心理反应的差异。
6信息流程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所谓“流程”,指信息从传到受的整个“流动”过程。其特点是不是作初步的分解而是对整个传播过程(重点是信息的流动状态、方向、作用)作进一步细致,深入的分析。
同时信息流动理论在曲折中前进,不断趋于完善,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两级传播模式的提出 2两级传播模式的证实 3两级传播模式的批判 4两级传播模式的深化 5 对两级传播模式的再补充。
1两级传播模式的提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高德特在美国俄亥俄州开展一项有关总统的行为调查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其实人机传播的作用更大。
具体的说,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频繁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经决定吧选票投递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意中人。前者称意见领袖。后者称追随者。
意见领袖也称舆论领袖,就是积极主动的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判断。
由此可以得出:所谓两级传播,指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然后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
2两级传播模式的证实
5年后为了进一步证实两级传播模式,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又以日常生活领域为对象,得出了支持假说结论。同时证实了意见领袖的存在
1水平型——这就是“意见领袖”和“追随者”的关系而言。多数情况下两者呈水平型。换言之,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难以形成传授影响的关系。
2单数型——据调查,在购买电影、流行、时事这几个领域,影响力跨四个领域的意见领袖根本没有,跨三个的只有3.1%,跨两个的也只有10.3%而仅仅在单个领域发挥影响力的最多,为27%由此可知,复数型的意见领袖是及其少见的。
3活跃型——不但积极接触大众传播,而且在人机传播中也十分活跃。即意见领袖往往是作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纽带发挥作用的。
3两级传播模式的批判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已经成为经典性,权威性成果的两级传播模式,产生了疑问,好几项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重大事情的消息一旦提出就立即被大众接受了,几乎不存在所谓的意见领袖。
那时媒介作用于受众的情况十分明显,这与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调差结果完全不同。这样一来,两级传播模式似乎要被推翻,被否定了。
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先前的投票也好,流行也好,着眼点都是态度,行为的变化,而这里的着眼点都是态度行为的变化,而这里的着眼点,却是新闻的流动。即一是影响 二是信息。这时人们才注意到,应先区别“流”的种类,于是做了如下划分: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影响流(influence flow)和感情流(sentiment flow)。原来并不是两级传播毫无用处而是太过笼统了。需要具体分析;意见领袖现象也并非虚构,而是多见于影响流(influence flow)中。
4对两级传播模式的深化
罗杰斯等人开展了革新(innovation)传播研究,也成“创新扩散”理论。对两级传播模式进行了有力的补充。这一研究,不是着眼于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而是将个人接受新事物(思想、技术)的过程
看做是一个认知到决定的过程包括5个阶段: 1)获知阶段——个人已接触新方式,但知之甚少,还未获得有关的全部信息 2)关心阶段——个人对新方式发生新区,想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3)评价阶段—
个人在头脑中构想新方式和将来的状况,联系自身需要决定是否试用,即一种“假想试用”; 4)试用阶段——为探明新方式的效果,先以小规模形式应用之,即进行一种可行性的测试,或者说“预备演习”
观察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5)采用阶段——个人决定采用还是拒绝新方式,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实施。
5对两级传播模式的再补充
进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流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1963年肯尼迪总统杯刺杀之后,众多研究着就传播与事件的关系展开调查,得出很多一些与前人不同的富有启发性的结论。
B.格林巴克概括为 1)即便在认知阶段,人际传播的作用有时(发生特别重大的全国性,微机型事件时)也很显著。 2)意见领袖频繁输出信息和影响,为此必须积极输入信息。即便不能把意见领袖和追随者的
关系绝对化。3)实际传播活动中的流程网网不是一级二级而是多级的。
另外,施拉姆认为,可将重大事件报道分为三个决断:事实传播阶段,疗程阶段、解释和采用阶段。他们分别与信息流、感情流、影响流相对应。
7劝服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霍夫兰是传播史上最著名的劝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研究者。
这类研究的重点在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43年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这一阶段,他在美国军方担任陆军部心里实验室主任,采用控制试验方法,研究军内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的作用和效果。
该实验研究的目标在于,评估影片对受众态度变化的影响,研究步骤为:1)把被试分为看影片的“实验组”和不看影片的控制组 2)实验组分别在看影片之前和之后匿名填写问卷,称“前侧——后侧法”3)在实验组看
影片后,再次填写问卷,并与控制组的填答结果进行比较。
第二阶段从1945年到1961年。这一阶段是研究走向高潮的时期。战后霍夫兰重返耶鲁大学,主持了“关于传播与态度改变的”项目并把战士的研究成果整理为《大众传播实验》。
劝服性研究的规律是认可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的负面影响,而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面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对于这一现象,霍夫兰等人
称之“休眠效果”。
8有限效果论与多元效果论有哪些差异?
答:20世纪40年代,传播效果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时期,“魔弹论”逐渐退出,有限效果论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各有特点的个体,而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因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的地位中
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受到影响,媒介并非影响受众过得直接和唯一的因素。构成有限效果论的代表性成果有,佩恩基金会有关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研究,霍夫兰的劝服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信息流研究、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研究等。
纵观传播效果研究史,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到多元效果论等阶段。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媒介效果观察的逐步深入而不断深化的。从受众的被动性到受众的主动性,从传者为中心到受众为中心,从媒
介对受众做了什么刀受众用媒介做了什么等。这些变化,都与受众的认知心理有关。
9知识沟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知识沟理论中的内容是: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量的普遍增长,但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低的人能更快,更多的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的累计,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会出现差距,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知识的鸿沟。知识沟理论假设,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低的人能更快、更多的获取信息,因而,随着不断积累,两个群体获取的信息量将出现差距,两种群体之间的知识鸿沟并不会缩小反而会呈增大之势。知识沟的本身意义久势揭示出造成其的根源在于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不同。
10“涵化”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答:所谓涵化就是培养理论,指的是受众在媒介长期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认知模式。“涵化”这一术语出自各伯纳1969年发表的《转向文化指标:大众媒介信息体系的分析》一文。他在该文中指出了媒介长期效果的重要性,使用“涵化”而非“长期效果”以此则是因为他强调的是长期接触大众媒介信息而形成的对认知的影响。
其主要思想是:当今社会,电视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电视又成为人们接受咨询的主要来源,透过媒介,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标准得以传递,成为主流文化,得到大众认同,当电视传递暴力信息时,重度收视者将给予电视提供的真是世界印象
建构起“卑鄙的世界”的社会信息,即认为社会充满暴力,犯罪,人与人之间缺乏信息,从而对个人产生害怕犯罪,害怕陈给犯罪受者的认知心理影响。
意义是1认知社会真是,了解收视动机,等他关注的是长期的积累的传播效果,强调受众的无选择性,从而突出了大众媒介的强大影响力。
11“第三人效果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答: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者菲利普斯 戴维森在《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正式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并阐述了第三人效果的主要假设,既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播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基本上有两大假说:1感觉假说,人们认为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2行为假说,在认识到第三人效果后,人们可能采取一
些动作防止他人收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而且,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 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
戴维森认为,人们普遍倾向于高估大汇总传媒对他人认识和行为的影响,“第三人”的命名,来自于对受众媒体的内容影响的主体的认知。也就是说 ,受媒体内容影响最大的不是“你”和“我”而是“他们”即所谓的第三人、
12框架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答:“框架”的理论概念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理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传播效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主要倡导着有加姆桑 恩特曼 艾英戈等 斯契夫认为,社会建构论取向的框架理论的基础,是,海德的归因理论和戈夫曼的框架分析,归因理论假设,框架的理论概念被认为来源于社会学和认知心理学两大学.框架理论可定义为自然框架和社会框架,自然框架被认为人们理解自然界和无意识事件,而社会框架被认为帮助人们定位 感知 判断有意识的人类活动。与上述社会路径不同,微观层面的心理学路径的框架则主要考察人格是如何接受和构建信息的。
而加姆桑认为,框架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指“界限”,人们借此观察客观世界。凡纳入框架的实景都被人们以此解释,转述或考评外在的世界的活动。
框架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名词,是界定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框架。
13中国传播效果的本土化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进一步发展?
答:p247-248
第二章
1传播学有哪些主要的思想来源?
2传播学为什么诞生于美国?
4作为传播学创立者的施拉姆有何贡献?
5传播学的经验学派有哪些特点?
6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流派?
7传播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8中国传播学有那几个主要的分支学科?
9中国传播学研究有哪些焦点?
10中国传播学研究有哪些主要问题?
——————————————————————————————————————— 1传播学有那学主要思想来源?
答:传播学的思想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有 1 达尔文的进化论 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4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思想先驱
1 达尔文的进化论
1)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卡尔马克思。
2)芝加哥学派的重要人物库利和帕克最初都将达尔文注意的某些概念引入社会领域。帕克有关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3)达尔文的学说推动了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开展,使其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迄今为止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使用,其中包括传播学者。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之中特别在于无意识中。
2)弗洛伊德影响了学习理论,而有些传播学理论,如:霍夫兰的人格研究,正是从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
3)弗洛伊德对拉斯维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研究产生了影响。
4)法兰克福学派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创造了批判的传播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1)马克思主义及近代的批判学派的理论团体,可看作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思想的一个来源。
2)批判学派注重大众传媒的所有权和控制问题。
3)批判学派对于社会贫困、劣势和微弱部分的强调对非批判学者而言,能产生提高其相应意识的影响。
4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
传播学的思想,深受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引导与影响,孔德 涂尔干 塔尔德 西梅尔 都是在这些领域有些杰出贡献的学者。其中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意味着美国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参考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由此有了大量有关犯罪的统计思想。
2传播学为什么诞生于美国?
答:传播学在美国的建立直接来源于这一领域的欧洲思想资源。希特勒的上台及二战的爆发加速了这一思想的跨越大西洋的步伐。为了逃避,大部分只是分子从其他国家转移到美国。1933年至1941年,
13.2万流亡者从德国到美国,这一知识分子的迁移潮流,是传播学的欧洲资源向美国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也是促成传播学在美国诞生的主要因素。
3传播学有那几位奠基人?他们各自有何主要贡献?
答:传播学的奠基人主要有 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勒温 李普曼 施拉姆
拉斯韦尔:其中拉斯韦尔的5w模式让世人第一次完整性的看到传播的重要概念 此概念是在1948年《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来的是一部纲领性的力作,涉及到传播学要就的许多基本内容
拉斯韦尔认为,一个传播过程包含了5大步骤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说 产生什么效果。
拉扎斯菲尔德:拉着斯菲尔德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认为传播中有意见领袖的存在,人们对传播的结果选择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而影响。
勒温:也翻译成卢因主要是把关人理论的提出 创立了场论和群体动力轮。
李普曼:《舆论学》早期的议程设置思想的提出。
施拉姆:传播学的第一人 第一次将传播学列为科学,并创立了一批以“传播”的机构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使传播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4作为传播学创立者的施拉姆有何贡献?
答:施拉姆是传播学的第一任,他第一次将传播学列为科学 并创造了第一批以“传播”为名的机构。20世纪50年代后他编写了多种大众传播方面的著作《大众传播学》 《传播的过程和效果》 《报刊的四种理论》成为当时主要新兴的传播学领域的主要教材。同时也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让传播学成为了现实。
5传播学的经验学派有哪些特点?
答: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6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流派?
答:1)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 该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其代表人物主要是英国莱斯特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默多克和戈尔丁等
2)文化研究学派 1964年,伯明大学城里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他是为博士研究生文化形式实践和制度以及他们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而建立的。
7传播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答:传播学经历了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萌芽阶段 (1956-1978) 很难鉴定这一阶段对传播学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整个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因此,所谓萌芽阶段只限于当时少数几位学者翻译了西方传播学的一
些片段,主要有张隆栋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以及一些内部刊物编译的相关书籍和文章。介绍日本美国法国的新闻与传播学理论。
2兴起阶段 (1978-1982) 1978年中国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一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万物复苏 新闻与传播学科也不例外。同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
究所和新闻系成立,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
3发展阶段 (1982-1997) 1984年第一部传播学译著在中国出版即施拉姆与波特的《传播学概论》。同时还有许多的著作和书籍出版。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传播学的前进的脚步。
4确立阶段 (1997-2007) 对于中国大陆而言1997年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在这一年传播学科的地位得到整合四确定。
8中国传播学有那几个主要的分支学科?
答:西方传播学划分为分支学科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按照个体参与传播的程度来划分,按照传播发生的语境来说;按照公众传播在西方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来划分 那中国在本次教材中的划分是 大众传播 组织传播 人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
9中国传播学研究有哪些焦点?
答:1996年,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网络舆情研究,网络设计媒体的影响力;网络治理与控制,媒介融合等,此外网络的实政也得到充分的展开。也就说说当时是新媒体和媒体经济是两大新型研究领域。那么关于另一个媒体经济的研究也是一大关注焦点那么何为媒体经济学?著名传媒经济学家罗伯特皮卡特认为媒介经济学旨在研究形形色色的的媒介操作者,如何在各种资源均属于有限而非无限的前提下,满足阅听人、广告业者与社会在信息与娱乐等方面的各种欲求与需求。媒介经济学意欲探讨各种媒介财货与劳务之生产,收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这些产品又在哪些条件下往外分配为人消费。它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如何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生产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并在现在或将来吧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和需求。
10中国传播学研究主要有哪些主要问题?
答:1从研究层次看,总体仍停留在介绍层面。
2从研究话题看,长期分散。
第六章
1何为人际传播?有哪些特点?
答:人际传播也称(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人际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其中包括了面对面和非面对面的交流(如:书信、电话等)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和过程。
人际传播有主要的三个核心要素:个人 信息 传播 及意义的形成。 人际传播的特点:社会性 互动性 灵活性 个体性
2与传统人际传播手段相比,网络人际传播手段有哪些特点?
答:1从载体和方式看,网络人际传播生成了网络语言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
2从范围和对象看,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随意性,不稳定性
3从性质和关系看,网络人际传播更加放松和平等和自由
3何为群体传播?群体规范与群体传播之间有何关联?
答:所谓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他们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单位,伯吉斯在《人格与社会群体》中将其定义为若干互动的具 有特定人格的个体集合体。
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3群体成员在心理上具有一种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于相互影响。
所谓群体规范,指群体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与组织相比,虽然行为规范比较宽松,但群体依然存在,并且起着重要作用,群体规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维系作用; 2认知的标准作用; 3行为的定向作用;4惰性作用
联系:1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 2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群体规范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结论: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起着规范作用,群体传播对群体规范是表现作用
4如何有效应对群体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
答:留言和谣言是突发性传播事件中典型的表现形式,留言和谣言的产生和传播的背景通常是社会突然发生某类事故,或突然面临某种寻求信息,集群中的信息传播,收到许多异 常的、非合理机制制约。而群体行为,有时是能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性结果的行为,是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全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保障正式渠道的信息流畅,是一种制止减弱留言或谣言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5何为组织传播?其正式渠道、非正式渠道与对内传播、对外传播有何关联?
答:组织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亦称次级社会群体”组织有五个特征,即有特定的组织目标,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普通化的行 动规范及一个开放的系统。由此可见,组织就是有序化的群体,即为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他与一般群体不同点 1是目标 2是管理
综上所述组织,传播和目的,这三者是构成组织传播这一概念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委主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组织的传播主体是组织和组织成员,因此组织传播必须凭借组织自身的系统进行。
在组织中,信息的流动网网顺着组织中的关系网络,而形成的传播的组织网络,组织中的传播网络,由正式的网络构成,正式网络是由组织规定、计划的传播渠道,而非正式
网络不是由组织规定,计划的传播渠道。
正式网络中是根据组织中的角色关系而制定的,组织中的各种关系,决定组织中有下行传播上行传播和横向传播,下行传播既有关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的信息,自上而 下的传播他是一种以指示教育、说服、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上行传播,即对下级部门或部下向上司汇报情况,提出建议、愿望、为主的传播活动。
非正式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属于人际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的传播史人际互动的一种形式
2传者发布消息时不一定的目的常常是随机的传播
3传播速度快
4很强的穿透力
5能散步大量信息,
多采用口传或其他人际传播方式,信息容易失真组织内传播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组织内成员的融合、价值的趋同。组织融合指组织成员形成一种集体身份的归属感,创造一种统一的价值观 ,从而认识到如何最有效的协同工 作。
组织外的首要目标是对环境的适应,组织委达到其工作目标而与外界沟通,它有助于一个组织对客户的反应和竞争对手的举动作出快速回应。为了达成组织目标,他必须与社会
环境协调一致,这种适应又分为:协调组织间关系,创立和维护组织形象,为顾客提供服务等。
6组织传播中存在哪些沟通障碍?如何克服?
答:所谓组织沟通,指组织中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组织沟通中最为常见的正式沟通,就是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沟通,这里主要从下行传播和上行传播中容易出现的沟通问题来透视组织沟通中的障碍。
下行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常有:1信息过载或信息泛滥 2传播时间安排不当 3信息收到过滤发生改变 4信息反馈欠缺或不足。
上行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常有:1 过滤 2 延迟 3 缺少直接沟通
克服的方法:1一个人要善于拓宽关系网,其工作就越得心应手 2要理解和了解自己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地位和角色,理解和行动组织沟通才能顺畅进行。
7何谓公众表达?互联网时代的公众表达有哪些特征和影响?
答:所谓公众,就是由很多这样的个体组成的松散的群体,把握公众主要的把握两点:1公众指涉的对象社会公共事务、公共问题,牵涉的是公共利益,当一个人为纯粹的私人事务奔波时,他并不是这里讨论的公众 2公众是普通民众,一个人也许在社会权利结构体系中占据某种位置,但他参与公众事务时,没有(或不能)使用特殊地位带来的权利。
表达一词是speech也可翻译成言论。根据阿伦特的说法在古希腊城邦里,言语和行动被看成是两种最重要的行政活动。人们认为讨论和争辩时达成真理的必要途径,自由主义思想家如霍布斯等人,则把
言论看成公共言论和私人言论两类,公共言论是有关公共政策,公共决定的言论,私人言论是表达个人思想的言论。
因而公共表达也就是普通民众有关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言论。
8何谓国际传播?有哪些特点? 答:对国际传播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1是国与过之间的外交往来,信息交流,包括首脑访问,双边会谈以及其他各种相关事务,狭义的国际传播,就是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说道国际传播的特点:国际传播主要从传目的的传播技术,传播内容形式 传播文化 影响和传播政治本质。
1目的:国际传播可出于一定目的,可以出于无意,也就是说国际传播可能是有意跨越国界向其他国家传播,也可能是无意跃出国界而向其他国家传播,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际广播电台是有意国际传播的。
2频道:国际传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个人的。所谓公共传播,指
大众能收到的传播,广播电视是一种公共传播,尽管广播电视的频道既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
3传播技术:国际传播系统采用的信息传播渠道有:无线电波,电线电缆, 影碟 录音带和录像等多种媒介
4传播形式:国际可采用许多种形式。如:由国际广播机构的娱乐或新闻节目,由著名国际电讯机构发送的原始新闻稿件、由国际数据处理和数据库公司提供的计算机数据和软件,由军方通过其
专用频道发送的加密信息等,国际传播有时也采用一些较为页数的形式,如必须经过特殊设备和专用地址才能实现的传真业务。
5文化影响:所有传播都是象征性的活动因而必然产生文化方面的影响,强国可能通过发达国家传播系统,将其文化价值观念强加给落后国家,国家之间的争议在于,有些国家师徒保护其认为的
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及交流方式,有些国家则认为这些习惯不利于跨文化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阻碍了信息流通和交流的权利。
6政治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国际传播都带有政治色彩。国际传播的政治倾向性,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隐含的,或只是受到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
9何谓大众传播?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网络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答:大众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纽约太阳报》的诞生将人类带进了大众传播时代,20世纪以来,随着广播,电视及网络等电子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以及信息的海量化,多样化,大众传播已成为
普遍的社会现象。
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1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受众的特征发生了改变。受众作为一集合名词,在大众传播事业出现后,成为大众传播所有对象的总称,在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被动接受信息,尽管也有反馈
,但是这种反馈和传者大规模发出的信息相比,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而且,在长期的单向传播模式下,受众已成为习惯沉默的看,被动的接受。
2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传者身份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的传者——媒介组织,体现为某个组织,机构或国家的代言人,代表所属的组织、机构和国家而传播信息。由于技术、经济或
国家媒体制度的原因,传统的大众媒介就很难被个人拥有,而网络媒介打破了传者的组
织性特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说。
3与传统大众相比,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统的大众媒介传播手段单一,有限,如报纸通过纸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一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而网络媒介兼容了文字、
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传播的手段。
4与传统大众传播相比传播速度更快。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和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
需要凄然手段来帮助获得信号,难免影响传播速度,而网络传播的载体是光前通讯线路所以……
10网络大众对舆论有哪些影响?
答:在中国现实情况下,网络大众传播对社会生活的一个突出影响,就是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在实施舆论监督,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中国民主化进程等方面,正骑着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舆论的一般特性,如公开性,及时行自发性和评论性。近年来,网络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促进信息公开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促进公民的社会参与,以及推动总过社会的民主进程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地作用。
11当代国际传播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以全球性重大事件报道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2跨国媒介集团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 3跨国传媒集团在业务上和产业上呈现进一步整个的趋势 4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第七章
1何谓传者?什么特性?
答:传者是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
特性是1代表性 2自主性 3专业性 4机构性
2传者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答:传者的权利是分专业性传者 或者 是非专业性传者 专业性有采访权 报道权 批评权 编辑权 匿秘权 安全权 著作权 等 非专业者有着大众所拥有的基本权利 如 言论自由权 和著作权 发表权 等 义务有:1不能透露国家机密 2尊重社会公众利益 3不能以权谋私 4与职业相关的契机性
3何谓受众?权利是?
答: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 其权利有 传布权 知晓权 媒介接近权 隐私权
4受众即市场有哪些不足和贡献?
答:贡献是:在这种理论中,受众被当做市场或者消费者被当做市场对商业媒介来说收视率 发行量便是一切,受众的媒介关系就是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
缺点是:在市场思维下有效的传播和受众的经验品质变为次要,更广大公域的大众经验也受到影响。
5使用与满足论有哪些贡献与不足? 答:贡献是在于指出受众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的内容进行选择的,即受众是具有能动性,也揭示了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缺点是:这一理论对社会条件或者是社会结构因素没有充分考虑,并且只关注了受众的接受需求,而忽略了受众对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主动的传播需求与权力。
6“制码”和“编码”论有哪些理论和现实意义? 答:意义是不仅仅说出了节目的意义不仅仅是传送者“传递”的同时也是接受者“生产”的。意识形态的被传送,不等于被接受。因为,传送者的揭示,并不等于接受者自己的揭示。观众、读者可以同意协商丙炔反对。这一理论在是约高与满足基础上,再次凸显了观众的能动性,乃至决定性。
7“观展/表演”论有哪些理论和现实意义? 答:1行为范式:泛指研究及使用与满足研究,该范式将受众分为接受媒介讯息刺激的个体,特别注重宣传。
2收编/抗拒范式:这是以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的霍尔与莫莉等人为主的接受分析去向,
此范式将受众视为社会建构的产物,意义由文本与受中共同协商
而成。
3观展/表演范式,它由观看、表演、顾影自盼、想象与影像几个重要概念构成,是继霍尔德制码/编码模式后形成的新媒介景象下最重要的受众研究范 式。
8如何看待“粉丝”现象?
答:在新媒介时代粉丝由于媒介的自由使用而带来其创造力的发展,他们通过颠覆、戏仿挪用、夸张、拼贴等多种样式来重新建构文本的意义,具体创作形、式表现为写作文字制作音频、创造主体桌面的等,即形成多元化的亚文本。粉丝生产的文化资本也是所有文化资本中最发达最显眼的。可见粉丝不只是积极的的受众,在新媒介技术的帮助下,他们便是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当然,粉丝文化的繁荣中隐藏的负面因素也值得注意,尤其是青少年粉丝的非理性行为,粉丝通常是在公众场合打出大幅标语、声嘶力竭,由于见到偶像而痛哭流涕,不同群体的粉丝在比赛中有语言,肢体冲突也是常见现象。 所以我们对粉丝现象的看法应当是两面的既要看到好的也要看到坏的,并且对坏的加以改正和教育。
9中国受众研究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答:中国的受众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1是受众研究的起步与探索阶段(1980年初——1992年) 2是受众研究是深入与成熟阶段(1993年至今)
10:新媒介环境下的传受角色和互动关系有哪些突破和问题?
答:1受众与传者之间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 2受众的话语权的到空前扩张 3受众的社会网络得以张力扩展
问题 1受众的媒介使用:麻醉作用 吞噬时间 2新媒介的信息内容:娱乐至上和深度缺失 3新媒介的信息质量:真伪难辩和良莠不齐 媒介的传播话语权:平等中隐含着不平等
11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答:1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以兴利除弊 2正确看待网络中的转型期社会冲突以审时度势。 第三章
1口语传播有何特点和意义?
2文字传播有何特点、意义和影响?
3印刷传播有何特点?它与大众传播有何关联?
4电子传播有何特点和影响?
5网络传播有何特点和影响?
6人类传播革命有何规律?
7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有哪些要点?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哪些要点?
9莱文森的媒介理论有何贡献?
10如何理论媒介融合现象?
11“媒介融合”已取得哪些进展?
———————————————————————————————————————
1口语有何特点和意义?
答:特点:
1)口语具有表述的自由性。口语可以表述过去、现在和未来,具体与抽象,在表述上不受时空的限制。
2)口语传播主要依托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传播距离及空间有限,因此,口语传播只能在同一时间和一个有限空间里发生。
3)口语使用的声音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 意义:口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概括起来,即增强人际沟通、维系社会、促进思维传承文化。
语言体现了媒介最基本的功能,即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语言大大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过程
2文字传播有何特点、意义和影响?
答:文字传播具有以下特点:1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性,在时间上能长期保存信息,便于记忆、储存。
2克服了物理空间和距离的局限,可实现大面积的传播
3文字记录的精确性,让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地依据
影响和意义:文字传播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人类进入了记录的文明社会,文字克服了声音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文字的生命和依托的物质载体一样长久,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存储不在单纯的依靠语言或者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而在人脑之外进行,并能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声音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的传承不在依赖不稳定的人恼记忆而是有了确切的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使传播的内容能以独立的方式永久存在,使传播突破了时间的界限。创造。这种文化的再创造,呈几何指数的快速增长。 同时文字传播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口语传播时代的人们有相同的感知手段——听和说,但文字打破了这种认知方式的平等识字的人比不识字的人拥有更多的权力。由于文字的出现,权力集中到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抄写员、神职人员手中。在埃及,只有那些拥有特权也就是将来会成为神职人员或政府抄写员的孩子,才能接受读写教育。当信息可以被记录下来,人们就可以对信息只是采取行动,那些能读能写的人就可以拥有特殊的社会地位。
3印刷传播有何特点?它与大众传播有何关联?
答:特点是:1表达性,能在传送范围广阔的思想和感情 2永久记录性:可以超越时间 3迅速性:可以超越空间 4分布性:可以达到所有阶层的人们。
与大众传播的关联是: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这一技术条件宣告了大众传播时代即将到来。
4电子传播有何特点和影响?
答:电子传播的特点是:1电子传播的内容丰富 具体,形式多样 2电子传播的速度快 3电子传播不受空间 时间 并且自由 不受距离的影响 4电子传播的记录性是前所未有的 5电子传播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互动的。 6电子传播的精确度高
电子传播的影响是:1促进经济发展 2推动政治文化 3承前启后文化传承
1促进经济。由于地域屏障被突破,商家及时了解把握不同地区的市场情况,同时,对自身的调节和控制也更为便利。经济组织的弹性和活力大大增强,整个社会的经济也因此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推动政治。电子传播技术在政治、尤其是军事方面,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他都是相当于眼耳鼻喉的重要工具。
3方便生活。就个人生活而言,电话电视已经成为几乎现代所有人不可缺少的生活用
品,其位置无可替代。
4传承文化。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变革,不限于空间距离和速度的突破。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传媒还在其他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5网络传播有何特点和影响?
答:网络传播的特点是:1信息量大 2技术融合 3信息双向流动 4超越时空限制
影响是: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从传播角度看使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在网络传播时代,传统传者主导的传播模式已经被打破,受众不仅仅作为信息传播课题而存在,可以自主的寻找和接受信息,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主体的一员,可以主动的发布信息
2传播的传授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传播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3传统媒介不再作为主要或是唯一的传播主体主导传播过程,其他组织机构个人也成了传播主体,传播主体由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媒体走向全民。
6人类传播革命有何规律?
答:人类的传播革命大多数是体现在传播介质上的,早期人类食欲语言为主,从无到有,经历了几百年,其次是文字,经历了几万年;再次是印刷媒介;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经历了上千年,然后是电影广播电视经历了几万年,再次是印刷最后是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只有短短数十年。
从上述变革规律是: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提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使人类传播第一次突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史电子传播的诞生,让人类传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围空前广泛,内容空前丰富。。。。
7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要点是 1媒介偏向 2媒介与权力的关系
1媒介偏向是指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 前者是指质地较
重耐久性的媒介 如粘土 石头河羊皮纸等,较合适与客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相反之。任何传播媒介,并不具备长久保持的。
2媒介与权力关系
就上述两类媒介同权力结构的关系而言,英尼斯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有利于形成等级严森的社会体质;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扩大贸易,有利于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不强的社会体制。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麦克卢汉的理论主要是1媒介即讯息 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媒介的凉热之分 4地球村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的思想的核心观点,人们往往认为媒介就是讯息的载体。传播学街在研究传播诸要素时,都习惯于将媒介语讯息区分开来,但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吧媒介语讯
息决然区分是十分勉强的。
媒介即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接受并发展了英尼斯关于媒介时空偏向性的思想,提出了“声觉空间”和“视觉空间”的新概念。
媒介的凉热之分: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详细阐述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比如:印刷媒介是人视觉的延伸,广播室听觉的延伸,电视
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
地球村:麦克卢汉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他用部落化(口头文化)、脱离部落化(拼音字母和印刷文化)、重返部落文化(电子媒介文化)来隐喻人类传播史。
以上就是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从本质(媒介讯息论)、功能(媒介延伸论)和(媒介凉热论),如广播 电影 书籍 演讲 报纸 等。
9莱文森的媒介理论有何贡献?
答:莱文森的主要观点有:1人性化趋势 2补偿性媒介
1)人性化趋势:纵观人类开发的历史,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模仿甚至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并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2)补偿性媒介:人类在媒介演化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以往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或补偿。换言之,人类技术越来越完美,但新的媒介又带来新的问题。
10如何理论媒介融合现象?
答:近年来媒介融合(media concergence)在学界和业界频繁出现,那么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什么东东?这个理论普尔说就是两个独立的传播模式的融合,根本还在于数码电子技术。
同时高登也提出了媒介融合的几个形式。1媒介科技融合 传媒机构的数字化传播内容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广泛的使用,可相对容易的将各种数字形式传送到不同的传播平台、媒介科技的统合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一切基础融合。2所有权融合:当下传媒集团最高层次的融合,是媒介所有权集中,维亚康姆公司、迪斯尼、维旺迪集团全球出边公司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常被人们誉为当今全球经济环境下媒介所有权合并的经典案例。 3战术联合:战术性联合不需要媒介所有权合并,常在不同所有制下,电视、报纸、电影,网络等媒介之间在内容和营销领域的通力合作,媒介战术性合作的初衷是为了推销各自的传媒产品。 4结构融合:所有权和战术的融合,不要求在组织结构方面发生显著地变化,在电视、报纸和网络的合并中,大多数人关注的仍是他们最初工作的地方。 5信息采集的融合:主要指记者何编辑需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 6新闻呈现方式的融合,网络的出现,让新闻形式的统一成为了可能。所谓多媒体传播形式,既融合了文字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种形态。
11“媒介融合”已取得哪些进展?
答:如今经常被人们提出并视为媒介融合的实践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时,一些拥有电视台的报纸已开始分享资源。如今经常被人们提到并视为媒介融合实践先锋的是,论坛公司和媒介综合集团,他们的融合已具体到日常的新闻实践中。媒介融合的前景。杰 尼尔森在《传统媒体的终结》里预言:未来五到十年间,大多数现行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他们将被以综合维特征的网络媒体取代。这一论虽有夸大值嫌,但从目前的宏观变革趋势、数字技术发展方向、受众需求变化等角度看、媒介统合已然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要看到以下的几点:1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 2受众需求使得媒介产业融合进一步向媒体集团方向发展 3媒介融合将对新闻传播和新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章
1传播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2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监督有何关联?
3中国大众媒介的舆论监督有哪些要求?
4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有哪些问题?
5新媒介的应用给传统政治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6社会对传播有哪些影响?
7传播对社会有哪些作用?
8“报刊的四种理论”有哪些要点?
9“媒介三种体系”有哪些要点?
10发达国家媒介伦理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11中国媒介伦理建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12新闻专业主义有哪些内涵和特点?
13新闻专业主义有哪些困境?出路何在?
———————————————————————————————————————————
1传播与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政治是指以政权为核心的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治思想、政治观念,以及在一定政治制度和环境中产生的政治制度和环境中产生的政治行为。 在大众传媒与政治之间深刻的关联与内在的相互制约和前值,体现为政治对传媒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传媒对政治的反作用。政治力量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的介入传播过程
1利用媒介对政府消息的依赖。
2利用媒介自身利益上的诉求,大众传媒作为营利性组织,希望获得政府的某种回报而在一些事情上和政府保持默契。
3利用广告投放实行软控制。
4积极主动开展政府公关活动。整蛊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方式从事新闻发布活动。
在大众传媒与政治之间,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
第一,政治对大众传媒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归属具有决定性影响,国家政治制度和统治阶级的立场,决定了占据主要地位的大众传媒的根本
立场;
第二,政治发展对大汇总传媒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对传播的制约程度,政治秩序与大众传媒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个政治民主的社会,必然重视大众传媒多元化发展,尊重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原则,并在一定程度上恪守并推动新闻自由。
2大众传播媒介舆论监督有何关联?
答:当今社会,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越严重,则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功能就越强大,对人类思想影响也就越大。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在早期大众媒介的四大功能里就提到了
检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 传承社会遗产 调节身心 所以在前两个功能的内涵就在于,通过新闻信息的传递,向人们随时传递政治环境的现状与发展,同时通过集合社会大众的意见与建议达到影响政治环境和推动政治环境民主化的进程目的。
3中国大众媒介的舆论监督有哪些要求?
答:中国舆论监督的要求如下:1通过公开报道,使公众了解政府工作内容,与了解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提高政治透明度,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批评和报道,从而有效的减少腐败现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2通过公开报道,使某些事件会现象在一定阶段成为热点,从而引导社会公众舆论向利于和谐的方向发展。
3通过公开报道,强调公众观点,坚持舆论的主体是人民,重视大众传媒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媒介必须保证人民通过舆论监督享有更广泛、平等和真实的政治权力。从实现人民对国家事务与和会事务的参与和管理。
4通过公开报道,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重视公民的舆论监督,听取来自草根阶级的声音。
4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有哪些问题?
答:在具体实践中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难免遇到各种阻力,这些阻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受到有关部门的研制。面对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实践,直接管理部门和负责关的第一反应,经常是希望能隐瞒或尽力降低信息公开的程度,以保持良好形象
2缺乏必要的法律武器。在中国媒介舆论监督的使命,更对的有赖于媒介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自我确认,而缺乏必要的法律范围,因此,在实际进行舆论监督时媒介的权利范围很小。
5新媒介的应用给传统政治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答:新媒介的应用给传统政治的挑战是:1新媒体的应用随之必然产生新的传播途径,在此之中容易产生一些“暴力”等不好的传播因素这是传统政治所跟不上的。
2新媒体的应用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其大众传播的公信力下降
3新媒体的应用会让随之产生的操作会有不透明的出现
4新媒体的应用会让横多的信息传递到人们的耳朵里,其中不乏一切没有用的媒介,容易让信息泛滥的情况出现
6社会对传播有哪些影响?
答:1社会的分层为传播的阶梯型提供了可能
2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
3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传播的发展水平
7传播对社会有哪些作用?
答:1协调社会关系 2监视社会环境 3塑造社会形象 4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8“报刊的四种理论”有哪些要点?
答:施拉姆的报刊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9“媒介三种体系”有哪些要点?
答:1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世界的媒介体系 3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
10发达国家媒介伦理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由于大众传播媒介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它既是社会价值观的传布者也是维护者,因而大众传播职业自身的道德和伦理就受到特别关注。所谓“职业道德和伦理”大体包括 工作观和专业规范两部分。而职业道德就是媒介从业者和媒介机构自身遵循普遍性的社会公德和特殊性的专业规范,对职业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有关媒介自律的思想,大约萌芽在19世纪上半叶。由于前述自由主义媒介制度的创立导致西方传媒滥用自由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日趋严重,迫使西方传媒业内外的有识之士开始 认真反思。
1841年,美国的霍勒斯在《纽约论坛报》创刊广告中宣称:“他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
美国是较早展开媒介职业道德建设的国家之一,他的杰出表现式,正面阐述新闻自律思想的专论温室。其中,最著名的是1904年5月美国报人在普利策在纽约出版的《北美评
论》上发表的《新闻学院》一文。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斯,主持制定了《新闻工作这守则》,首次提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媒介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11中国媒介伦理建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答:中国媒介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中国媒介理论的研究也是较为晚的中国对媒介理论的研究是从中国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来时思考并落实的。早期在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的失实新闻至以后导致1959到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引起了中央对新闻报道的道德问题加起了重视。1978年,中共十一届是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自此,新闻界掀起了“拨乱反正之风”将一批“文革”期间,发表在报刊上的假报道、假典型揭露出来,开始维护新闻正义。198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首都各新闻单位,共同制定了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记者守则》。1987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者协会召开有关职业道德建设的座谈会,并与同月颁布《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等
12新闻专业主义有哪些内涵和特点?
答:专业主义:专业主义就是西方社会学界对专业化的研究显示,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化而形成,强调个体在从业过程中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专业化称帝较低的职业,其职业行为更多的受到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压力的影响,这类研究应用一些社会学的标准,考察一个职业是否成为专业就是专业主义的具体表现。 在行业层面专业主义的标准包括:一这个职业为全时工作,建立专门的训练学校,建立行业协会;其代表人物具有政治动员的力量,为行业赢得自律的法律包装,专业协会自建的行业标准
就个体层面而言,专业主义的标准时一系列内化了的专业信念、价值观、行为标准和从业实践的规范。
特征:1新闻专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正式的全日制专业,这是新闻业获得专业称号的基本条件。
2新闻业时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需要利他主义为基础西方国家大众传媒要具备独立性,在信息传播中不能为党派团体,商业团体利用,不能有其私利。新闻业的独立性,时新闻专业主义得以形成的前提。
3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学的重要概念,最早兴起于美国。有人认为,杰费讯的第四权力理念是新闻专业化的基础。也有人认为,兴起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时报的产生,是询问专业理念的初步萌芽。
内涵:1客观性 2公共利益至上 前者是媒介行为表现和独立地位的要求,后者是对媒介理念及责任义务的要求。
13新闻专业主义有哪些困境?出路何在?
新闻专业主义最大的现实困境就是面临着媒介消费主义对它的消解。1新闻娱乐化、低俗化现象日益明显,各类媒介为吸引受众,大量充斥山区,低俗的新闻。
2媒介内容出现同质化倾向,真正有益于人们的有效信息却越来越少,硬新闻软招陆现象严重
3媒介只关注“有影响力的主流人群”非主流群体被迫边缘化,处于“失语于缺位境地”
4媒介公信力全面下降
5金钱主义,物欲崇拜主义观念驱逐社会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出路在于要解决新闻专业主义缺失、媒介职业道德滑坡的问题,就必须有的放矢的针对上述问题,从政治生态,商业环境两方面入手,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职业道德教育文基础,以中央、主流媒介为表率才可望逐步改善现状,最终达到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贯彻媒介自律精神的目标 第五章
1传播对文化有哪些积极作用?
2传播对文化有哪些消极作用?
3何谓“文化认同”?大众传播与文化认同有何关联?
4何谓“文化帝国主义”?大众传播与之有何关联?
5何谓“文化偏见”?大众传播与文化偏见有何关联?
6传播对经济有哪些作用?
7经济对传播有哪些影响?
8媒介的产业化为何必然导致集团化?
9新闻集团的媒介集团化实践有何启示?
———————————————————————————————————————
1传播对文化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大众传媒是维护主流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
大众传媒是促使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平台
2传播对文化有哪些消极作用?
答:降低大众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
湮没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
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
3何谓“文化认同”?大众传播与文化认同有何关联?
答: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
媒介对现实世界并不是镜子式的描摹,经过媒介高度把关的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存在偏差,即人们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因此作为社会的“文化装置”和社会情境的主要缔造者,大众传媒本身就是文化现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典型标志。既有的、特定的文化习俗、历史景观、生活理念等,都有意无意的渗透到媒介的传播内容、叙事方式和言论立场中,然后通过大众传播的告知功能、中介作用,传递给社会公众,进而影响受众对于现实社会的判断和文化认同的形成。
另外大众传媒还具有沟通功能和润滑作用,能充当社会的“减压阀”和“灭火器”。目前大众传媒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可谓前所未有、所向披靡。借助这一优势大众传媒能有效突破信息屏障和时空阻隔,及时为公众搭建意见市场,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信息交流、积极协调各方的利益冲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的新奇,施工中能自己架构意见交流的平台,而无需再借传统媒体,作为意见表达和协商名字的渠道,大众传媒不但解气了民众之间的而且还疏通了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4何谓“文化帝国主义”?大众传播与之有何关联?
答:文化帝国的是指,是少数国家控制国内外大众媒介,强制性的输出自己的政治文化、商业规范、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这是近代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延续。大众传播在文化渗透或文化扩张过程中,大众传媒因其卓越的传播能力而在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开始:“媒介帝国主义的提法流行起来。有学者这样界定“媒介帝国主义”一 是电视节目出口到外国 二是媒介出口由外国人所有并被其牢牢控制,三是传递了占支配地位国家的规范以及媒介商业主义,四是资本主义世界价值观的入侵以及侵犯了被社会采纳的本土生活方式。需要指出,媒介帝国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之间不能化作等号,后者比前者外延更加广泛,文化帝国主义即涵盖媒介帝国主义的范畴,又远远的超出媒介帝国主义限定的内容。
5何谓“文化偏见”?大众传播与文化偏见有何关联?
答:文化偏见是指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所属文化群体的成员视为自己人,而将其他文化群体成员一概划为外人,并对外人抱有一种本能不信任和排斥感。同时,由于民族中心主义观点人们往往把本民族、本国的问你话置于中心地位,并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点衡量其他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其他文化,体现出一种民族优越感。
文化偏见的思想过程大多数是需要通过媒介显现,学校教育社会交往等广泛传播,在固定人群中形成其思想过程。
6传播对经济有哪些作用?
答:传播对经济有着促进作用
1传递与解释经济信息 2监督市场秩序 3刊载商业广告以刺激满足消费需求 4发展媒介产业以丰富经济主体
7经济对传播有哪些影响?
答:1经济体制制约传播的功能发挥 2经济体制决定大众媒介的运作方式 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8媒介的产业化为何必然导致集团化?
答: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媒介的产业化。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变革,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趋于产业化发展。报纸 杂志 出版 广播 电视 电影 网络等,在市场化的浪潮只能和农业、工业、运输业一样,作为一个经济部门而存在专门生产某种独立的产品。狭义的媒介产业也称传播产业,是经营报纸杂志、杂志、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 介,并以此获取利润的产业的总称。广义的媒介产业还包括1)大众传媒的辅助行业,如通讯社,媒介市场调查公司、广告业流行音乐工业等。2)文化产业,也称只是产业包括电讯,卫星系统、光缆信息传输机构,公关关系机构,数据收集研究机构和学校图书馆等教育机构。
9新闻集团的媒介集团化实践有何启示? 答:深化改革,跨媒体发展
中国当下传媒业的经济实力还比较弱,国外传媒集团又在向国内扩张,“内忧外患”的情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可以借鉴默多克的媒介集团发展之路,兼并国内实力主流,组建自己的传媒联合舰队。但限制在于,中国大多数新闻媒介作为事业单位,还没有摆脱机关化管理模式。横向联合,多种经营。虽然媒介跨行业、跨国界发展目前在中国还是受到限制,但2001年12月在北京城里的中国广播影视几天,其范围涵盖广播、电视、电影、传输网络、互联网站、报刊出版等为我们带来了扩展的可能性。
媒介本是一家,在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国内媒体需要突破自身限制,将媒介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也行加以充分发挥,横向联合,多种经营,不同性质的媒介产业结合也能增加媒介之间的互相效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